聪是指听觉灵敏;明是指眼力敏锐,只有耳聪目明我们才能听得清楚,看得明白,才能更好地感知这美好的世界。我们平时最关心的是眼睛的健康,而往往忽视耳朵听力的问题。如果你总是要求别人重复他们说过的话,或者发现自己把电视的声音开得比平时大,或者别人告诉你,你说话声音太大了,那可能说明你的听力下降了,需要到耳科检查一下听力了。世界卫生组织称全球有约11亿年轻人正面临着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而音频设备音量过大是造成风险的重要原因!现在很多年轻人在乘坐地铁公交车时戴耳机听音乐,由于音乐的音量需要调整到掩盖交通工具的音量,所以这时的分贝数会比安静时高很多,也就是说,为了听到耳机里的声音,会不自觉地调高了音量,长时间暴露在这种条件下,就很容易损害听力。还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在工作、写作业或者睡觉前听耳机的不良习惯,甚至睡着了耳机还一直开着,长时间收听导致听力系统过于疲劳而受损,听力下降。听力损伤的风险是依据声音的强度及其持续的时间而定,你戴着耳机听歌音量强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对于听力的危险性就越高。另外,很多年轻人喜欢长时间“煲电话粥”,一打就是几十分钟甚至超过1小时,频繁接听电话或长时间接听电话,对听力也有害的。所以建议大家,减少打电话的频率,尽量使用微信;需要打电话时候,最好一次不要超过3分钟,话筒要远离耳朵一些。还有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经常泡吧,经常去KTV或者迪厅,看电影,听演唱会。在这些娱乐场所经常接触高分贝的强声也是非常有害听力的。有文章指出,卡拉OK包厢里的声音大约相当于110分贝,美国言语听力协会就提醒: 长时间接触超过110 分贝声音,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去音乐节见着自己的偶像是一件令人无比兴奋的事情,但若是不采取预防措施,音响发出的震耳欲聋声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听力损伤。过度暴露在噪音中会对耳蜗中的毛细胞造成损伤,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在参加完一场吵闹的活动之后,会出现耳鸣或听力明显减弱的现象,症状一般数日内就会消失,但若耳蜗内的毛细胞受到过度刺激导致受损,很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下面再讲一下年轻人的突发性耳聋问题。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听力损失,其发病急、进展快,故称“耳中风”,其发病率在上升,并趋向“年轻化”。从临床观察,目前突发性耳聋以25-40岁的年轻人居多,其原因在医学上还不是很明确,在目前,血管病变在突聋发病机制被大多数人认可,推测可能和熬夜、工作压力大、长期疲劳、睡眠不足等有关。人在高度紧张时,支配内耳的动脉血管收缩痉挛,甚至出现耳蜗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内耳缺血缺氧,发生耳聋。常常伴有耳鸣,或者伴有眩晕,或者伴有耳部的闷胀感。西医对于急性耳聋的治疗用药主要是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凯时(前列地尔)、激素、东菱克栓酶、甲钴胺等,可以配合高压氧治疗。中医的针灸治疗是一种很好的耳聋治疗手段,中医学认为:耳为肾之窍,为肾所主,又与其它脏腑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血失调皆可导致耳鸣、耳聋。尤其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均入于耳中。因此,针灸取穴多取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穴位,配合耳的局部取穴、经验取穴等治疗往往能取得一定的疗效。永久性听力损失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重在预防。年轻人怎样才能保护好的听力呢?提醒我们的广大的年轻人在享受音乐、电影、游戏等带来的乐趣时,我们也一定要牢记:保护听力是一项重要的事情!我们在音乐会、夜总会、酒吧等公共场所,尽量远离扩音器等声源,避开巨大声响,待在场所内比较安静的地方以减少接触噪音。在酒吧、歌厅、迪厅嘈杂的场所可以用耳塞来保护听力,不时离开嘈杂的环境让你的耳朵暂时休息一下。在使用音频设备时除了降低音量之外,还要限制使用时间,每天不要超过1个小时。另外,为了保护好听力还要做到游完泳一定要把耳中的水抖出来,避免感冒时乘坐飞机,避免在擤鼻子时同时捏住两个鼻孔,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避免头部外伤,远离放爆竹的现场,不要自己掏耳朵,不要熬夜,戒烟限酒。另外还要做到心态平和,避免生气着急。做到这些,就会大大减少发生耳聋的机会,让我们的耳朵永远保持灵敏的状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 夏淑文 2019.9.24
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许多疾患。来针灸治疗最多的病患还是颈肩腰腿痛,坐坐地铁(MRT)就知道啦,车厢里一半以上都在低头刷手机,是“低头族”,而忙于工作的白领们多是整天坐着电脑前,是“久坐族”,不是低头,就是久坐,这是颈肩腰腿痛高发的重要原因。随着当今智能手机以及电脑的普及,“低头族”、“久坐族”越来越多。低头族容易导致视力损害和颈椎病,颈椎病临床上主要分以下几个类型:1、颈型:临床表现为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主要颈部不适感有颈部疼痛、颈部酸胀、颈部发僵活动或者按摩后好转;晨起、劳累、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活动颈部有“嘎嘎”响声;颈部肌肉发板、僵硬;用手按压颈部有疼痛点;按摩颈部有韧带“弹响”,转动颈部不够灵活等。 2、神经根型:手掌或手臂麻木、疼痛、握力减弱,有时连杯都觉得没有力,病情严重时,整夜疼痛于入睡。3、椎动脉型:征状是偏头痛、头晕,每次眩晕发作都和颈项转动有关。4、脊髓型颈椎病:表现为步态不稳,四肢麻木无力,肌张力高,痉挛甚至强直,腱反射亢进。5、交感型颈椎病:增生或颈椎间盘突出在椎间孔或横突孔处,压迫交感神经,引起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其表现,如眼部、眼睑无力、视物模糊、瞳孔散大、眼球后疼痛、流泪等。头部:颈性头晕、恶心呕吐、头枕部疼痛。心脏症状:心跳加快或减慢,心前区疼痛,常被误认为冠心病发作。发汗障碍:一侧头面、颈手足多汗或少汗。另外常伴有耳鸣、耳聋、平衡失调等症状。6、食道型颈椎病:临床较少见,主要是椎体前缘出现骨刺,颈椎椎体前缘乌嘴样骨质增生压迫食管引起病人吞咽困难的临床症状;或者刺激或压迫膈神经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刺激或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等,并出现其他相应的临床表现。表现为咽喉干涩、咽喉部疼痛、明显异物、吞咽困难、音哑等咽喉、食道症状。久坐族不仅容易导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还会导致前列腺增生、腹胀、便秘、痔疮、下肢静脉曲张,希望大家改变低头和久坐这两种不良的生活习惯。针刺治疗颈椎病可以试用“颈四针”加上双侧风池、风府治疗颈椎病疗效颇佳。“颈四针”分别位于颈椎第4至7椎棘突下,其中颈椎第7椎棘突下为大椎穴。“颈四针”位于后正中线上,属于督脉,能够活血散风通络。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可以试用“腰六针”,即腰阳关、十七椎、双侧的大肠兪、双侧的秩边、双侧的委中。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于腰4/5和腰5/骶1,而腰阳关、十七椎分别位于腰4/5和腰5/骶1,可疏通局部气血,大肠兪善治腰痛,秩边善治腿痛,委中是“四总穴”之一,“腰背委中求”。
大家知道心脑血管病是当今健康的第一大危害,其风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等,而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又与肥胖高度相关。所以说肥胖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减肥对控制血压、血糖非常关键。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过少和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肥胖的人数越来越多。减肥对控制血压、血糖非常关键。其实减肥并不那么困难,只要一方面加强运动量以消耗储存起来的脂肪,另一方面控制卡路里的摄入量,就会逐渐显示出减肥效果。我是2017年6月被医院委派到新加坡明医馆工作的。我刚到新加坡的时候,参观过新加坡亚历山大医院(Alexandra Hospital),医院墙上的绘有体重与健康的关系表,你只要一站到那里对应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就会马上知道自己的患有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有多大,我当时好奇试了一下,结果是中等风险。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每天坚持运动和控制卡路里的摄入,从开始的83公斤,体重指数为26,属于超重。经过三个月的减肥,体重降至68公斤,减了15公斤,现在体重指数不到22,已经达标!(亚洲标准18.5~22.9),腰围也从90cm减到了现在的83cm(男同胞正常应该在85cm以下)。作为一位中医师,现在在临床上我见到那些体重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就现身说法,告诉他们体重超重或肥胖的潜在的风险,教他们如何锻炼身体、减肥。除了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之外,如果再配合上针灸减肥,那么减肥的效果就更加明显。针灸治疗肥胖症主要思路为:一是祛痰;二是祛湿利水,三是通腹。基本方为:列缺、内关、中脘、天枢、带脉、滑肉门、水道、阴陵泉、丰隆、商丘、公孙。其中列缺、中脘、滑肉门、丰隆、内关、公孙以祛痰;列缺、水道、阴陵泉、商丘以利水,而列缺宣肺以提壶揭盖,加强利水、通便之功;天枢、水道、丰隆以通腹。针灸减肥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达到减肥的目的,非药物治疗,无副作用,减肥后不易反弹。
门诊量从零到百余人,从6张诊床增加到18张外加一间放血室,从没有优势病种到选定6种并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短短两个月,山东淄博万杰肿瘤医院针灸科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改变都源于一个人,他就是夏淑文。2013年9月下旬,北京中医医院与山东省淄博市万杰集团签订协作协议,成立了北京中医医院淄博协作医院,夏淑文成为第一批到那里协作支援的医生。一切从头开始门诊量是零;没有配套的护理人员及设备,就连针灸器具也不齐全。面对这些,夏淑文知道一切要从头开始!夏淑文没想到第一天出门诊,竟然来了20多位患者,大家都冲着“不出博山看北京名医”来的。夏淑文在那里针灸治疗的第一位病人是万杰集团的老书记,他多年的耳聋耳鸣经过针刺治疗,竟奇迹般地缓解了。很快,大家都慕名而来,夏淑文的一天门诊量高峰达到100余人。诊床不够用,红外线烤灯不够使,理疗机器也紧张起来。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医院紧急购买设备,并配备了两名专职护士。护士小刘说:“现在病人真多,夏主任一早7点就出诊,我们也跟着倒班,刚开始还真不适应这么忙。”除了日常治疗,夏淑文还率先在这里开展了火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乡亲们从来没听说过,针灸还能治疗静脉曲张,纷纷来找他求诊。医院专门为夏淑文腾出一间大诊室作为火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放血室。不仅如此,病房还新成立了针灸治疗组,设有30张病床收治需要针灸治疗的患者。4名内科医生转入新成立了针灸治疗组,跟着夏淑文学习针灸技术。乡亲组团来扎针 多岁的患者焦女士是夏淑文的第一拨病人,爱美的她七、八年一直为自己右眼上眼睑内侧绿豆般大小的赘生物而烦恼,夏淑文决定用火针为其治疗。三四次治疗后,眼睑上的赘生物结痂了,又经过四次治疗,结痂彻底脱落,一点痕迹都没有。焦女士开心极了,她没想到一根针就解决了困扰她多年的问题,成了夏淑文的铁杆粉丝,带着村子里的乡亲们包了两辆车,组团来找他扎针。协作还在继续夏淑文加紧了万杰协作医院针灸科专科建设的脚步,他结合我院针灸科优势病种和万杰医院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选定了“中风、头痛、失眠、耳鸣耳聋、下肢静脉曲张、肩背腰腿痛”6种疾病为优势病种,并制定出相应的诊疗方案。同时,他还收了三名徒弟,无私地将自己珍藏多年的针灸知识读本、学习材料以邮件的方式发给他们。万杰协作医院针灸科的工作风生水起、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了,但是后续的支援活动还远未结束,现在夏淑文每周五、六都会不辞舟车劳顿到万杰协作医院工作,并参加在那里每周六举办的北京专家义诊活动,为淄博的乡亲们送去健康的福音。展望未来的万杰协作医院针灸科,夏淑文充满信心,正如他诗中写的那样的“千里志救苍生苦,百病回春自心甜。万杰协作大功日,定是岜山不夜天。”
他是医术精湛的针灸师;他是热忱无私的青年志愿者;他是远赴“非洲屋脊”的友谊使者。中医奇葩在“非洲屋脊”绽放兆丹 帅东位于东非高原的埃塞俄比亚,平均海拔近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去年8月,我国12名青年志愿者远赴那里,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这是我国青年志愿者首次前往非洲开展志愿服务。在这12名志愿者中,年龄最大的是来自北京中医医院39岁的夏淑文。这位有着14年临床经验的针灸师,不仅用精湛的中医针灸技术为病人解除了痛苦,还以无私的志愿者精神谱写了一首中埃友谊之歌。“中国派来了天使”到达埃塞俄比亚后,12名志愿者被分到各地,夏淑文来到距首都100公里外的纳兹瑞特市阿达玛医院。夏淑文说,虽然此行之前,自己有了思想准备,但看到眼前的医院,觉得落差还是很大。医院办公楼是二战时意大利的仓库改建的,陈旧简陋。院子没有硬化,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泥坑和积水池。虽然这是埃塞全国第二大城市的州立医院,但规模仅相当于我国差一点的县级医院。夏淑文到的时候,正是当地雨水多的季节,蚊子、跳蚤到处都是,疟疾流行。夏淑文说,我们认识一位在当地开餐馆的中国老板,他已经患过17次疟疾,我们都叫他“疟神”。到了医院,夏淑文最着急的是赶快开诊,但是诊室一时无法落实。在焦急中等待了一周以后,诊室被安排到了刚建成的原本作为放射科机房的房间里。夏淑文搬进去的时候,“装修”的气味很浓。诊室只有一个小窗户,还不能打开通风。夏淑文在屋里养了一盆吊兰,越来越枯,挪到院子里,很久才缓过来。开始,房间没有通电,黑洞洞的,夏淑文只好从隔壁放射科引来电灯。因为想尽早开展诊治工作,尽管有射线辐射的危险,但夏淑文已经很满意了。没有诊桌和诊床,夏淑文就四处搜罗来大小不一的三张诊床。匆忙之中,针灸科就这样开诊了。其实,在正式开诊之前,夏淑文就开始了救治病人的工作。原来,在筹备针灸科的过程中,夏淑文无意中发现在医院西北角有一家孤儿院,收养被遗弃的儿童。其中有名小男孩叫亚蒂斯,患面瘫已经一个月了,没有得到任何治疗。从发现他的那天起,夏淑文每天上门为他免费针灸。针灸科开诊后,亚蒂斯就转到医院来了。夏淑文对亚蒂斯很挂念,晚上下了班,还常去孤儿院探望他。每次去,夏淑文都没忘了给孩子们带些零食过去。9月11日,是埃塞俄比亚的新年,夏淑文特意赶过去和孩子们一起庆祝,孩子们兴高采烈,称呼夏淑文是“中国派来的天使”。小亚蒂斯经过近三个月的针灸治疗,面瘫基本痊愈了。找回失去七年的笑容针灸科开诊的第一天,来了一位中年人,带着12岁的女儿。小姑娘名字叫碧再特,七年前患了面瘫,留下了明显的后遗症,脸上只有一个表情——僵硬。他爸爸说,已经七年没有看到孩子脸上的笑容了。听说来了中国针灸大夫,爸爸带上女儿特意从两百公里外的家赶来。为此爸爸向单位请了假,为碧再特办了短暂的休学。爸爸说,诊室还在筹备的时候,父女俩就住在旅馆里等候了。因为碧再特病得太久了,为加大治疗力度,夏淑文就在针刺的基础上,加用了电针,并配合耳针。由于针灸有一定的痛感,为分散碧再特的注意力,细心的夏淑文特意给她播放MP3听。针灸的同时,碧再特听着优美的中国歌曲,有时竟情不自禁跟着哼唱起来……十天一个疗程过去了,奇迹出现了:碧再特面瘫症状不断改善。一天,碧再特拿来了她写的日记,上面记录了自己的针灸感受,从用针的个数、针刺的时间、针刺后的感受,点点滴滴都很详细。从日记中,可以看出,碧再特的小脸“一天一个样”:从患侧鼓腮不漏气,到眼泪不再异常分泌;从咀嚼不再疲劳,到微笑时露出了牙齿……从家里回来后,碧再特的爸爸高兴地告诉夏淑文:周末回家后,家人和邻居们都非常惊讶,觉得碧再特好像变了一个人。脸上有了笑容的碧再特更加漂亮,更加活泼了。每次针灸后,碧再特总是在诊室里不肯回去,为大家表演体操和舞蹈。爸爸还特意花了上千比尔(埃货币名),买了照相机,留下了这些难忘记忆。第二个疗程结束后,碧再特的脸上还残留轻微的症状,但她的爸爸不得不回去工作了。父女俩向夏淑文告别的时候,留下了详细的家庭住址和乘车路线,盛情邀请夏淑文到他家做客。夏淑文的精湛医术名声远扬,不少患者从几百公里外赶来进行针灸治疗。病人从最初每天2、3个,到每天有二、三十位患者,其中多数是疑难病、慢性病。为治疗这些疑难病症,除针刺之外,夏淑文使用了多种治疗方法:艾灸、耳针、电针、火针、拔罐、放血等。为增加疗效,夏淑文还开展了特色诊疗项目——按摩治疗,这在国内针灸科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在给病人施完针后等待的间隙,夏淑文就给替病人按摩穴位。夏淑文说,三两个病人按摩下来,累得浑身都是汗。银针下落祛痼疾患者兹法是位女警官,今年35岁,患双膝关节炎已经5年了,夜里痛得睡不着觉,走起路来都打晃。兹法来就诊都穿便装,但随身带着枪。夏淑文说:“扎针前,兹法总是趁人不注意,把手枪藏在诊桌最下面的抽屉里,走的时候再别在腰里。”夏淑文对兹法的病腿施行两次针灸加艾灸治疗后,不见效果。后来,夏淑文决定用火针和放血疗法交替进行。但问题是,这里的病人艾滋病阳性率较高,为避免血液交叉感染,不能重复使用合金材料的坚硬火针,只能以一次性毫针代替。但毫针经火烧之后会变软,要求针灸师操作时不仅动作要快,还要指力适当;否则,不但针身易弯折,而且会增加病人痛苦。夏淑文凭着自己的“指上功夫”,顺利地施行了火针疗法。放血疗法更不容易,由于医院没有专用的三棱针,夏淑文就去门诊采血站要来了采指尖血用的一次性针。点刺穴位后再拔罐,利用火罐的负压使淤血放得更充分。一个疗程过后,兹法的双腿夜里不再疼痛;两个疗程过后,病人基本痊愈。兹法欢天喜地,不知道怎么感谢夏淑文,干脆扛来一大口袋自家种的木瓜和柠檬。夏淑文回国之前,兹法前来送行,依依不舍,说:“夏医生,留下来吧,我去帮你申请。”这次,夏淑文从国内带得最多的是一次性的针灸针,一共2万只,分装在两只大纸箱里。走的时候,刚好全部用完。因为埃塞俄比亚艾滋病高发流行,阿达玛医院的住院病人中有许多的艾滋病人。针灸的特殊性使医生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几率更高。针灸直接接触血液,尤其是火针、放血疗法,一旦被感染将是致命的。对夏淑文来说,如果施诊时不小心手指被被针扎破,都存在感染的可能。为了防止病人间的交叉感染和做好自我防护,夏淑文采取了很多措施:严格消毒,针具都是一次性使用,每个病人更换一次无菌止血钳,扎针和起针都要戴手套。夏淑文说,有时候一个上午下来,带着胶皮手套的双手都被汗水泡白了。“我的爸爸是夏大夫”在埃塞俄比亚,夏淑文始终牢记自己不仅是一名志愿者,更是中埃两国友谊的使者。去年11月初,埃塞政治局势非常紧张,发生了动乱。纳兹瑞特市受到波及。但夏淑文仍然坚持为病人诊治,没有停下手中的银针。这段时间,来就诊的患者小叶希让夏淑文最难忘。小叶希今年10岁,是位活泼漂亮的小女孩,第一次来看病坐在轮椅上。送她来的亲戚介绍说,她是被一家慈善机构收养的孤儿,四个月前出现四肢无力肌肉萎缩,双手不能持物,下肢不能站立。小叶希到各地看过众多医生,打针吃药都不见效果,病例都厚厚的一摞了。夏淑文在为孩子惋惜的同时,暗暗发誓:一定尽力帮助她站起来。上午治疗完毕,中午下班后,夏淑文都推着轮椅把她送回住处。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小叶希病情逐渐好转,不仅能自己穿衣服,还能被搀扶着站起来,后来可以扶墙走几步了。小叶希深深喜欢上了这名来自中国的中医大夫,逢人便说:“My father is doctor Xia(我的爸爸是夏大夫)。”夏淑文说,这是对我付出的最好回报。阿达玛医院还承担了多个学院的临床教学任务,每天有5-8名实习生到针灸科实习。实习生们对中医和针灸都非常感兴趣,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夏淑文耐心给予解答,从中医最基本的理论讲起,并结合了病例和临床实际操作,增加了他们对中医针灸乃至中国文化的认识。在将近半年的志愿服务中,夏淑文累计为病人针灸1530人次,按摩220人次。夏淑文不仅用精湛的医术治愈很多病患,也为中埃友谊以及中医传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正像他在诗中所写的那样:“带来针灸中医,跨越万里传递友谊。正大好年华,弘扬奉献,艰难困苦,披荆斩棘!……”。
“人才京郊行”活动是北京市委组织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业务技术带到京郊。作为首届“人才京郊行”活动的成员之一,2008年12月开始来到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工作,挂职院长助理,参与医院管理并开展医疗业务工作。一、 真情连通医患情,银针引出农民粉丝团从挂职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决心要用手中的银针帮助这里的患者解决痛苦。在医院领导没有规定任务的情况下,我主动要求并坚持每周出三次专家门诊。为了不与本院针灸大夫“抢夺”空间和病源,我要求把门诊全部安排在相对闲置的下午,但病人很快增加到五六十位,我就早上班晚下班,不限号,看完为止。常常是后面的病人还没扎完,前面的病人又该起针了,根本就顾不上喝口水,每次都要忙到晚上七八点钟。五月到十月门诊下午两点开诊,但是为了诊治更多的病人,我牺牲午休时间,一直坚持一点半开诊。由于长时间站立和弯腰得不到片刻休息,针灸结束的时候总是腰酸腿痛,可是看到病人的痛苦解决了,我的心里比什么都高兴。一位徐老大爷耳聋已经三十年了,经过针灸治疗一次就能听到声音了;一位姓史的老大妈患急性左侧面部丹毒一个星期,左脸红肿热痛,痛得夜不能寐,经过两次三棱针放血便好了;一位50岁妇女患类风湿,双腿肿痛不能打弯儿,以为自己只能病退了,针灸一个月后她竟能自己上下楼了,现在又高兴地回到工作岗位上。一位中度智障的女孩,家住酒仙桥,每次奶奶带着坐几个小时的公共汽车来门头沟扎针,几次针灸治疗后,女孩的智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心情变得特别好,总是想唱歌、跳舞,带来自己画的画给我看。怕我忙得又渴又饿,每次从家带袋牛奶给我喝,特别让我感动!孩子有了如此快的变化,奶奶逢人便说:“夏大夫的针法太神奇啦!”。就这样,患者们自发形成了一个“粉丝团”,帮助我做广告,口口相传,远在几十公里外清水、斋堂等门头沟区深山老区的病人来了,远在几十公里外昌平、顺义、通州的病人来了。病人们看到我这样长时间弯腰工作,都心疼得说:“我们的腰间盘突出被你一个个治好了,可是你的腰间盘快要突出了,多保重啊!”。到了家,儿子也心疼得说:“腰疼得厉害您就限号吧,每天二三十个病人就行了,身体最重要!”是啊,他们说得很有道理,但我又怎么能拒绝郊区百姓渴望得到专家治疗的需求呢?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我所能,把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回报给远郊区的父老。二、 将银针深深插入京西这片土地挂职时间是短暂的,要让山里的百姓得到长期有效的治疗,就是要把针灸的技术留下来。一方面,我手把手给年轻医生培训,手把手教捻、转、提、插的手法。每周中风病房进行一次主任查房,讲解疑难病例,办专题讲座,从如何看懂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等基础入手,到系统进行神经内科知识培训。过去中风病房没有医生扎针灸,现在年轻医生都主动找我学习,而且都可以独立针灸了!服务为主、多做实事是我这次京郊行的座右铭。我为中风病房重新制定了《门头沟区中医医院中风病的诊疗规范》,提高了这里中风病的诊疗水平;我积极搜集和整理各科的协定处方,组织专家审定,方便了临床应用;帮助各科室开展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项目,亲自制定了中药泡洗处方;针对病历检查存在的问题,我成功地组织举办了“门头沟区中医医院首次病历和处方展览”,极大的提高了医生正确书写病历和处方的的意识,王院长感慨地说:“这是我们这几年一直想做但没做成的事,现在终于做成了!”三、 让人才京郊行活动惠及更多的山区百姓为了扩大医治范围,我积极组织并参加了多次义诊活动。今年五月初,我组织了北京中医医院专家来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大型义诊活动,并且开展健康大讲堂,宣讲脑血管病的防治;九月份我深入到潭柘寺镇卫生院、永定镇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十一月份,我到曹各庄村进行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和讲解,使众多郊区农民从中受益。通过“人才京郊行”活动,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北京城区和郊区医疗水平分布的不均衡,深切地感受到远郊区县人民看病的不易以及他们渴望得到优质医疗服务的迫切心情。值得我特别欣慰的是,通过这次“人才京郊行”活动的实践,把一缕缕爱的阳光洒向京郊大地,使得中医针灸这一“简、便、灵、验”治疗惠及了更多的京郊百姓,使得针灸这一奇葩在京郊大地上绽放出来。2009年6月5日《北京晚报》第37版整版报道了我在门头沟区为百姓针灸治病的事迹。随后,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和门头沟区电视台分别录制并播放了电视专题片。北京中医医院以我的事迹为素材拍摄的《百姓医生夏淑文》还获得了北京市卫生系统第18届“杏林杯”优秀电视片汇映三等奖,并且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为祖国骄傲”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纪录片展评铜牌奖。媒体宣传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也使更多的人知晓了本次“人才京郊行”活动。挂职时间是短暂的,但是“人才京郊行”活动留给了京郊大地一份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