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疼痛的根本原因经常是前交叉韧带损伤,但是经常被误诊误治,确诊前交叉韧带损伤需要医生具备以下技能:1. 高超的磁共振看片子水平,才能发现那些“不明显”的前叉损伤。2. 医生必须掌握精准的查体手法。只有同时具备这两项技能,才能避免将前叉韧带损伤误诊成其他伤病,或者错误地认为患者膝盖正常、是心理有问题和精神有问题。前交叉韧带损伤不及时治疗,经常会造成多年后膝盖严重老化,最后只能换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容易被误诊漏诊的原因:根据发表在《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美国版》(JBJSAm)的研究,前交叉韧带在受到牵拉时,即使表面看起来完整,显微镜下韧带纤维已经广泛断裂。当拉力进一步加大时,韧带表面才断裂。这项研究表明,即使表面看似完整的前交叉韧带实际上已经严重损伤,这是导致受伤后膝盖疼痛、无力、发软和不稳的根本原因。因此,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隐蔽性是导致其容易被误诊漏诊的关键因素。
直腿抬高,增强肌肉,保护膝盖。掌握动作要领非常重要,腿抬起来和放下在空中的过程中,膝盖必须伸直,否则达不到锻炼肌肉的效果,而且会劳损膝盖发生肌腱炎(髌腱炎、股四头肌腱炎),加重膝盖疼痛。每次做20个直腿抬高。每天在3个时间做,开始锻炼时,每天做60次直腿抬高。几周后,量力而行,逐渐增加到每天抬腿100次。
德国年龄19-30岁的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继续运动,4年后全都被迫结束了运动生涯。到受伤20年时,95%有严重的膝骨关节炎。到受伤35年时,50%的人做了膝盖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大家可能都有摔伤膝盖的经历,通常几天后疼痛就会缓解。然而,有些人膝盖摔伤后,疼痛却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为什么?很可能是前交叉韧带出了问题。
膝盖肿,是滑膜炎吗?正常的膝盖里有少量液体,由膝盖里的软组织(滑膜)分泌,作用是营养关节。当膝盖里的液体过多时,就会出现膝盖肿胀,称为“膝关节积液”,或者称为“膝盖积水”,可能有膝盖疼痛,或者膝盖伸不直、膝盖弯曲受限。膝盖积液的原因有很多种,需要治疗的是引起积液的原因,不一定是滑膜炎,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膝盖受伤后立刻出现肿胀:经常是前交叉韧带损伤或者后交叉韧带损伤,最常见于以下情况:打篮球、踢足球等运动中扭伤膝盖,走路、骑车、交通事故中摔伤或者撞伤膝盖,受伤时膝盖疼痛明显,受伤后膝盖肿胀持续3天-几个月不等。二、半月板损伤:膝盖肿胀可能是半月板损伤的表现,经常是运动后或者走路多时出现膝盖肿胀,休息后肿胀消失,肿胀可反复出现,膝盖疼痛可能不明显。三、滑膜炎:1、骨关节炎:是由于膝盖里骨头表面的软骨磨损、脱落,刺激滑膜增生。2、类风湿性关节炎:除了膝盖肿胀,早晨手腕或手指僵硬,化验血类风湿因子升高。3、痛风:膝盖红、肿、热、痛明显,化验血尿酸升高,多数人曾经有大拇脚趾红肿发作。四、囊肿前交叉韧带囊肿,后交叉韧带囊肿,经常有膝盖弯曲受限。五、肿瘤:腱鞘巨细胞瘤,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膝盖可能持续肿胀。
小李踢足球时扭伤了膝盖,当时膝盖剧痛,并且立刻肿了,到医院拍片没发现骨折。小李休息了2周,膝盖才消肿,3个月后,小李感觉膝盖恢复好了,就兴致勃勃又去踢球,可是绿茵场上受伤的膝盖却不能发力,不能做急转、急停动作,只能慢跑,勉强踢了一场。小李又休息了几个月,可是膝盖还是老样子,不能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小李只好求助运动医学专家,发现是“前交叉韧带损伤”,做了关节镜微创手术,再造了一根新的前交叉韧带,手术后3个月,小李又驰骋在足球场上。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后果很隐匿,却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运动时膝盖无力(打软),不稳(打晃),可能不能急停、急转弯变向,少数人走路转身或下楼时膝盖无力、不稳。韧带像绳子一样连接两块骨头,膝盖(膝关节)里面有两根重要的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分别拉住大腿骨和小腿骨,保护膝盖的稳定和正常活动(见图1)。膝盖受伤,在各种运动中很常见,例如打篮球、踢足球,前交叉韧带最容易受到损伤(见图1),中国每年有几十万人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大多数是运动受伤,少数人是走路、下楼扭伤、摔伤或者撞伤。为什么前交叉韧带损伤对膝盖影响这么大? 首先,由于前交叉韧带的愈合能力差,受伤后不能自行愈合,就失去了稳定膝盖的作用,导致无法剧烈运动。其次,由于膝盖不稳、无力,很容易造成半月板损伤,出现膝盖疼痛和大腿肌肉萎缩,膝盖的伤雪上加霜。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使膝盖处于危险之中、恶性循环:造成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膝盖过早老化,不及时治疗,病情发展,最终可能导致需要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造成极大的身体和金钱损失。膝盖受伤怎么治疗?首先,进行初步处理:冰敷膝盖、拄拐杖保护,减轻膝盖疼痛和肿胀。其次,看运动医学科的医生,医生会对膝盖进行专业检查,并做核磁共振确诊。确诊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需要做关节镜微创手术:运动医学科医生会用肌腱、人工韧带等材料,为病人再造新的前交叉韧带,病人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医术高超的医生,手术当天病人就能下地活动、不到24小时就出院,完全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学习。
后交叉韧带和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最重要的韧带(图1),这两根韧带在膝关节深部,连接大腿骨和小腿骨,保护膝关节。在膝盖弯曲(弯腿)时,后交叉韧带发挥最大作用,保护小腿不过度向后移动。在运动、骑车摔倒,或者车祸中,膝盖前方着地或者受到撞击时,对膝盖的冲击力比较大,容易发生后交叉韧带损伤(图2),在足球、篮球、滑雪、橄榄球运动中常见。后交叉韧带损伤会出现膝盖疼痛、肿胀,损伤严重时,走路、下楼困难,感觉膝盖不稳(打软);有时后交叉韧带损伤轻微,病人还能走路,疼痛、肿胀不明显。后交叉韧带损伤怎样确诊?看运动医学科医生,医生对膝盖进行专业检查,并做核磁共振确诊。后交叉韧带损伤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取决于后交叉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如果后交叉韧带损伤轻微,拄拐杖、佩戴支具保护膝盖,可能几周就痊愈了。如果后交叉韧带损伤严重,膝盖不稳(打软),或者同时有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就需要做关节镜微创手术。运动医学科医生会用人工韧带、肌腱等材料,为病人再造新的后交叉韧带,病人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医术高超的医生,手术当天病人就能下地活动、不到24小时就出院,完全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学习。
膝盖是人体最大的关节,膝盖的正常伸直和弯曲,对我们正常的生活非常重要,如果膝盖伸不直,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膝盖由大腿骨(股骨)和小腿骨(胫骨)组成,骨头的表面是软骨,骨头之间有两个垫片: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图),在站、走、跑、跳等各种活动中,半月板承担人的体重,保护软骨。半月板的特点:正常的半月板,是半月形,覆盖在膝盖里小腿骨表面的1/3;半月板内部的血管很少:半月板边缘的20%-30%有血液供应,半月板中央的70%-80%区域没有血管。半月板损伤(撕裂)后,一方面,裂口的血液供应很少、甚至没有血液供应;另外一方面,人每天都要走路,半月板都会承担人的体重,(膝盖负重),由于受到体重挤压,半月板裂口的两侧是分离的、完全不接触,因此,半月板损伤后难以愈合。那么膝盖伸不直,是什么病?一种特殊类型的半月板损伤——盘状半月板损伤,是主要原因。另外,老年人严重的膝关节骨关节炎,膝盖骨刺增生严重,也会妨碍膝盖伸直。图 半月板损伤(撕裂)盘状半月板,是半月板的畸形,一般发生在外侧半月板。正常的半月板是月牙形(大小相当于圆的1/3),盘状半月板是圆形、形状像吃饭用的盘子,所以称为盘状半月板。盘状半月板比正常的半月板更大、更厚,质地也比正常半月板差,血液供应更差。膝盖里骨头之间的正常空隙比较小,盘状半月板比正常半月板大,在每天的步行等活动和运动中,盘状半月板受到的挤压更多,更容易发生撕裂。由于盘状半月板比正常半月板更大和更厚,盘状半月板损伤,其撕裂的部分也更大,会阻挡膝盖伸直,主要表现是膝盖痛、膝盖伸不直,活动时膝盖里面可能有响声,有时候感觉膝盖卡住。膝盖痛,膝盖伸不直,很可能是盘状半月板损伤。盘状半月板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半月板会严重撕裂、磨损。因此,要尽早看运动医学科专家,及时治疗,以免影响疗效。确诊半月板损伤后,运动医学专家会给病人做膝盖的关节镜手术(微创手术),修整和修复损伤的半月板,当天就可以下地活动,第二天就可以出院上班。必须强调的是,盘状半月板损伤的诊治,非常考验医生的水平,很多骨科医生缺乏对盘状半月板损伤的诊治经验,导致漏诊、误诊,或者手术技术不过关、疗效差,给病人造成极大的身体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
6.25中午办理了住院,在护士站进行登记。入住后一会儿,护士来量血压、验尿。随后组织十名病友学习使用双拐及支具。有老有少,大家学习的很认真。支具主要用来限制膝盖的活动范围,提供必要的支撑。将拐杖立于体侧,拐杖的上端距离腋窝3指左右(避免架拐时体重压于拐杖上端伤及腋神经及相关血管)。手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微屈,扶手高度位于腕横纹处。此时手掌用力,保持腕关节中立位。两拐的底端略宽于肩膀。再由上肢各部肌群共同发力将身体撑起以实现支持作用。上完课后发放了病号服,平生第一次穿。护士妹妹讲的很认真,态度温和,有问必答,气氛轻松愉快。感谢她们的付出。
高凯医生门诊后,细心的给我嘱咐了如何办理入院,准备哪些证件及物品,叮嘱我不要忘记了办异地就医备案。虽然病在身心里是暖的,增加了我对康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