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抽动症如何治疗?1、综合治疗主要包括针灸、穴位注射、拔罐、耳穴、皮内针等多种手法。中药治疗存扶正祛邪总原则的指导下,根据不同阶段的证候分别辨治,显示了明显的优势。为了巩固疗效,用药过程应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外风可引动内分,导致抽动加剧。2、关怀和爱护患儿,耐心讲清病情,给予安慰和鼓励,不在精神上施加压力,不责骂或体罚。3、饮食宜清淡,忌食海味、发物、兴奋性、刺激性等食品,以免生痰助热引动肝风。4、注意休息,不看紧张、惊险、刺激的影视节目,不宜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和游戏机。二、儿童抽动症的预防1、平时注意合理的教养,并重视儿童的心理状态,保证儿童有规律性的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2、不过食辛辣炙煿的食物或兴奋性、刺激性的饮料。
饮食忌口是中医特别强调的,基本上很多疾病都有饮食禁忌,大部分疾病医嘱的饮食要求普通清淡饮食为主,还有一些治疗饮食,如:低蛋白饮食、低脂肪饮食、低盐饮食、无盐低钠饮食。门诊上反复咳嗽的小孩很多,老是不好,老是有痰,中医认为“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为什会脾虚呢?你的孩子忌口了吗?哪些需要忌口呢?咱先讲讲儿童咳嗽的饮食禁忌!孩子反复咳嗽,怎么忌口?下面总结了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出院医嘱的饮食禁忌,希望家长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能引起重视。1、忌寒凉食物中医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而咳嗽多因受寒引发的肺气不宣、肺气上逆所致。咳嗽时不宜吃冷饮或生冷食物。最忌冷冻酸奶水果!!此时如饮食过凉,就容易造成肺气闭塞,加重症状。2、忌肥甘厚味食物肥甘厚味最忌骨头汤、鸡汤、鱼汤、老火汤!!中医认为咳嗽多为痰湿引起,儿童尤其如此。日常饮食中,多吃肥甘厚味可产生内热,加重咳嗽,且痰多粘稠,不容易咳出。对于哮喘的患儿,过食肥甘可致痰热互结,阻塞呼吸道,加重哮喘,使疾病难以痊愈。油炸食物也不要多吃。孩子咳嗽时胃肠功能比较薄弱,油炸食品可加重胃肠负担,且助湿助热,滋生痰液,使咳嗽难以痊愈。3、忌海鲜鱼虾一般人都知道咳嗽需忌“发物”,不宜吃鱼虾等,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萝卜青菜保平安”,鱼虾对“风热咳嗽”影响最大。咳嗽患儿在进食鱼虾类食品后咳嗽加重,这与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对鱼虾食品的蛋白过敏有关。对某些鱼、蛋过敏的小孩子更应注意忌口鱼虾海鲜。4、忌甜酸食物酸食常敛痰,使痰不易咳出,使咳嗽难愈。咳嗽严重时苹果、香蕉、橘子、葡萄等都不宜吃。吃甜食也会助热,使痰不易化掉。很多人有“雪梨炖冰糖”治疗咳嗽的习惯,这种吃法对秋季的干咳燥咳(干咳无痰者)有点用,对儿童咳嗽初起者或是咳嗽痰多者是不妥当的,而且梨性寒凉,对此时虚弱的脾胃造成更大的负担。5、忌柑橘和糖分高的水果生冷瓜果是要忌口的!!许多人认为柑橘是止咳化痰的,于是让患咳嗽的孩子多吃柑橘。实际上,橘皮确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橘肉反而生热生痰。咳嗽期间,最好忌口水果,葡萄、提子、桂圆、菠萝、哈密瓜等均不适!实在要吃就吃点苹果吧,最好热水烫一下,少吃!6、忌食物太咸多吃盐的人易患感冒。因为高浓度食盐能抑制呼吸道细胞的活性,抑制其抗病能力;同时还可减少唾液,使口腔内溶菌酶减少,增加病毒和病菌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吃得太咸易诱发咳嗽或使咳嗽加重。7、忌油脂多的食物花生、瓜子、巧克力等食品含油脂较多,食后易滋生痰液,使咳嗽加重。8、忌食用补品不少家长给体质虚弱的孩子服用一些补品,但孩子咳嗽未愈时,脾胃功能未恢复时,此时进补,更易导致咳嗽复发,以致咳嗽难愈。总而言之,不论大人、孩子,生病期间清淡饮食,米粥面条,馒头青菜就对了。记住一句话,“五谷杂粮最为养,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大部分患儿到青年期症状会好转,只有一小部分儿童会持续至成年。家长们不必为这种抽动担心,更不要担忧孩子长大会落下什么毛病,绝大多数孩子发生的习惯性抽动行为,对孩子的精神活动和身体健康并无影响,只要家长懂得怎样去正确地对待孩子,适当进行调理和治疗,孩子的抽动行为就会好转和痊愈。抽动症能自愈吗?有些人认为抽动症不用治疗,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这种想法缺乏理论上和临床上的依据。据临床资料看,发病在一个月以内,家长能知道引起孩子患抽动症的原因,并能立刻把病因去掉,再加以恰当的护理,这种孩子确实能不治自愈。但当发病超过2个月,病因搞不清楚或者不能去除,就很难自愈。而且,有些患儿即使去除病因了,由于机体功能已经失调,不服药调理也难自愈。所以,“自愈”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单纯的说“抽动症可以自愈”是不对的。
1、抽动症与多动症的区别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又称学习技能发育上的障碍,比抽动症发病率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性疾病,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学习和行为及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数从婴幼儿期即出现症状,表现为易兴奋、夜睡不安、喂养不合作等。年龄渐大,症状逐渐明显,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好走神,动作过多,上课好做小动作,好说话,任性冲动,情绪不稳,自控能力差,做事拖拉,缺乏时间和任务观念,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纽扣等有困难,不服管教,我行我素,严重者有偷窃,说谎,打架行为。其自愈率极低,且在所谓的自愈的人中 ,只是多动症状好转,多数人遗留有人格或行为障碍,如急躁、冲动、做事不顾后果等,犯罪率较高。抽动症是一种抽动障碍。即快速,反复,单一,复合的肌群收缩。主要表现是:先从眼肌,面肌部开始,出现眨眼,摇头,挤眉,继则耸肩,甩胳膊,踢腿,鼓肚子,肢体、躯干扭动,喊叫声等,严重时出现污秽言语。这些动作反复发作,无法自控,若失治误治,呈渐进性加重,出现心理障碍,有的继发性精神异常、强迫症等,或有行凶、自杀行为。一般不能自愈,只有极少数到青春期才有缓解。可见,抽动症与多动症分别是两种不同的病症。部分抽动症患儿可合并有多动症状,但多动症儿童绝无抽动现象,这是鉴别的关键。2、抽动症与强迫症的异同相关处:①症状的重叠性很高。据统计30-90%的抽动症患者有强迫症状。②有些症状如重复摩擦、反复拍击、反复触摸行为介于抽动和强迫行为之间。③家族史研究发现,抽动症与强迫症在遗传上可能相关,故两病可能为同一基因异常的两种表现形式。④病理学研究证明,基底神经节是两者的共同病变部位。 不同处:抽动症患者有强迫行为而无强迫观念,强迫症病人多是有强迫观念而决定强迫行为。在治疗上,抗多巴胺药物治疗抽动症有效,治疗强迫症无效。相反,5-羟色胺能药物作为治疗强迫症的首选药对抽动症却毫无作用。3、抽动症与肌阵挛性癫痫区别抽动症与肌阵挛性癫痫都表现为面部及肢体肌群的突发性抽动,且反复发作,但抽动症抽动频率快,用意志可短暂控制,发作频度与精神、情绪有一定关系。智力大都正常,脑电图无特异性改变,一般用镇静药效果不佳。而肌阵挛性癫痫发作时有特异性临床特点:头下弯,两上肢伸展,两大腿向腹部屈曲。有突然剧烈躯干肌肉收缩时可使病儿突然摔倒,但可马上爬起。抽动频率慢,用意志不能控制,严重者可发展为癫痫大发作。发作越频繁,智力越受影响。脑电图异常,可见癫痫波,用硝基安定效果较好。4、抽动症与肝豆状核变性区别抽动症与肝豆状核变性均有不自主群肌抽动、面部肌肉抽动和异常发音。均为儿童期发病。抽动症只是神经系统轻微异常,病情相对较轻,易于治疗;而肝豆状核变性病情重,预后差,治疗较困难。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铜代谢异常所致,主要累及脑基底神经节、肝脏、肾脏。病儿同胞中可能有同样病人,父母双方多为杂合体,或为近亲结婚。典型症状是手足舞蹈样不自主动作,语音不清,肌张力亢进,面部肌肉僵直,呈现面具脸,行为幼稚,神经系统检查巴氏征多(+)。此外还可有肝病症状,黄疸、腹水、肝肿大、肾脏损害类似肾炎症,眼部有特征性症状-角膜色素环。此病只有神经系统症状时要注意抽搐形式、智力情况,与抽动症相鉴别。裂隙灯检眼及测定血浆铜蓝蛋白、血铜、尿铜,有特异性诊断价值。5、抽动症与风湿性舞蹈病区别抽动症和风湿性舞蹈病在症状上都有肌群的不自主的抽动,包括面部、四肢不自主抽动,喉部肌肉抽动出现语音障碍。但抽动症的抽动表现为突然产生、迅速动作、瞬间消失,虽多组肌肉均有抽动,但抽动形式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精细动作一般无异常,如能很好完成系鞋带、扣纽扣等,病情持续时间长,男孩多于女孩。风湿性舞蹈病在抽动表现上也为突发性,但动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动作幅度相对较大,全身及部分肌肉抽动不规则变化,动作有时不相同,上肢近端大动作如舞蹈样。足及足趾乱动,不能走直线。精细动作不能完成,甚至因口舌多动不能进食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部分患者伴有风湿热表现,约25%的患儿最后发展为心肌炎。一般病程为1-3个月,可自行缓解,女孩多于男孩。6、抽动症可以以肢体疼痛为首发症状本病个别病例以肢体疼痛为首发症状。特点是无明显诱因的四肢关节疼痛,逐渐发展到颈部、躯干部等。疼痛部位不固定,变化无规律。与同伴玩耍时症状减轻或消失。无不良病史。各种化验检查、X线等均无病理表现。抗风湿治疗无效。随着病程的延长,可逐渐出现肌群的不自主抽动、发怪声、模仿语言、吐口水、秽语等症状,此时诊断比较容易。待适当治疗后,随着抽动症状的好转,肢体疼痛也好转或消失。所以,对于肢体疼痛反复不愈又无其他阳性体征的患儿要注意是否患有抽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