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性腱鞘炎,是在手上、肌腱和鞘板交界的地方形成的炎症,属于非细菌性的炎症。腱鞘一般是有包绕肌腱的鞘状结构,将肌腱固定的骨膜上,防止肌腱弹起或者向两侧进行滑移。常发生于于1-5指和腕关节。由于长时间过度的劳累、摩擦、刺激,久而久之,就会发生无菌性炎症。病人会表现为局部的肿胀、疼痛、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屈伸活动受限,并且会有弹响的情况。治疗方案:1、非手术治疗①休息,保暖,外用膏药②舒经活血累药物2、手术治疗保守一个月效果差,预约门诊手术,局麻约1cm切口,切开腱鞘,手术时间约15分钟左右,效果立竿见影!希望我的解说通俗易懂,对您的康复有帮助,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手麻是一种常见病,特别是手麻持续不缓解,同时伴有手僵,不听使唤,这就需要引起重视了,您可能是患了肘管综合症或腕管综合症,这两种病原因是周围神经受了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与颈椎病,脑梗或脑血栓无关,临床上有上述症状的误以为是,结果误诊了一年以上的病例比比皆是。
典型症状:晨起走第一步时特别疼,忍着走几步后疼痛缓解,休息后再走又特别疼,拍片有“骨刺”!病程反复,时间长,影响日常生活。步态测量与分析治疗:1.口服药物对症治疗2.温水泡脚3.选用合适鞋垫
脊椎微创技术日新月异,将过去令人生畏的脊柱手术微创化,其代表技术即可椎间盘镜和椎间孔镜技术,对于广大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绝对是福音。哪么问题来了,选做椎间盘镜呢还是椎间孔镜呢? 其实两种技术均可 椎间盘镜技术类同于开放手术,效果确切,但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复发机率较小,适合于相对较年青患者和椎管严重狭窄患者,并且可行纤维环修复。 椎间孔镜技术手术创伤较小,几乎微乎其微,出血少,但复发几率大,适合于中老年人,特别是适合游离型的或脱出型的椎间突出患者。但对椎管严重狭窄者效果差。 另外一个影像因素是术者对那个技术掌握的情况,如对孔镜应用自如,可能多数情况他会选孔镜,反之亦然。如医生对两种技术均熟练,则可能会根据疾病情况选择。 椎间盘镜,因是空气介质,有出血便呈红色画面
作者:姜晓彤 2017-08-29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骨脆性增加以致骨折风险提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障碍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相关性骨折的发生,但是其长期治疗效果存在争议。 巴黎笛卡尔大学的 Roux 博士对骨质疏松药物的长期治疗效果进行了综述,发表于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 杂志。 目前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维生素 D、钙剂等,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一线用药。(2)抗骨吸收药物:如双膦酸盐、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激动剂(以雷洛昔芬为代表)及降钙素等,这类药物能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减缓骨质丢失过程。(3)促骨形成药物:如甲状旁腺激素、特立帕肽、氟化物,这类药物能促进成骨细胞骨形成作用。(4)其他药物:如他汀类药、地诺单抗等。 1、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抗骨折效应是否长期存在? 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许多药物的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在治疗第一年内最明显。 为了观察延长药物治疗时间的疗效,许多试验都进行了延期处理。这里简要列举 2 例: (1)Evista 试验提供了雷洛昔芬治疗 8 年后的数据。8 年随访结束时发现,雷洛昔芬对非椎体骨折的发生并没有明显预防作用。 (2)对利塞膦酸盐最长的研究是对 68 例研究对象随访 7 年。研究发现用药 0-3 年与 6-7 年患者年椎体骨折发生率基本一致。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 3-5 年以上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具有更好的抗骨折作用。 2、停止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是否存在风险? 不同的药物在停止治疗后预后明显不同。简要列举几例: (1)停止抗骨质疏松治疗导致骨密度下降,这在雌激素替代治疗患者更为明显。 81 例研究患者连续两年内服用结合雌激素(0.625 mg/d)后,改为安慰剂治疗一年,随访发现脊柱以及股骨转子粗隆骨密度分别下降了 4.5% 和 2.4%。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减少髋骨和脊柱的发生,停止雷洛昔芬一年后腰椎骨密度下降了 2.4%。 (2)在停止地诺单抗治疗后骨量也会减少,有研究发现在停止治疗一年后骨密度下降最明显。 (3)在针对唑来膦酸的 HORIZON 临床研究中,病人使用 3 年唑来膦酸盐治疗后部分患者改为安慰剂治疗,随访 3 年。研究结束时发现,与服用唑来膦酸盐 6 年治疗组相比,转为安慰剂治疗组的骨密度轻度下降,但骨吸收标志物并无明显差异。 3、延长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时间是否有害? 抗骨质疏松药物有许多不良反应,比如口服双磷酸盐的胃肠不适、静脉应用双磷酸盐的肾毒性、使用雷洛昔芬的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等等。但没有证据表明随着用药时间推移此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1)严重骨疾病者静脉使用双磷酸盐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下颌骨坏死。据美国报道,发生率在 1/10000 到 1/100000 之间。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双磷酸盐会增加下颌骨坏死的发生率。对持续使用此类药物的 2191 例患者随访不到 2.5 年,并无该并发症发生。 (2)使用 6 年地诺单抗治疗的 2343 例患者共发现两例下颌骨坏死。地诺单抗引起股骨中段骨折的病例已得到证实,但骨折的发生可能与治疗时间的长短有关。 可见,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副作用确实存在,但非常少见。 4、给临床工作者的启示 在骨质疏松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避免两个误区: (1)「没有证据表明抗骨质疏松作用会超过 5 年,所以治疗应当停止。」 持这种观点的医生并没有考虑患者的高骨折风险。 (2)「同高脂血症一样,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病,药物治疗不能停止,抗骨质疏松治疗是伴随终身的。」 与其他慢性病治疗不同,抗骨质疏松治疗会导致骨骼重量或者结构变化,而这种改变将无法逆转。 因此,我们的治疗要遵循个体化原则。 那么应当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决定治疗方案呢? 答案是:骨质疏松患者的长期治疗方案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初始治疗的方案。具体临床情况处理如下: (1)一位年老体弱的女性患者,应当考虑是否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或者既往有骨折史来决定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疗程。骨折发生风险、既往骨折病史、骨密度、年龄均是评估个体是否需要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指标,也可以用来决定治疗的疗程。 (2)患者第一次发生骨折后,短时间内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较高,因此初次骨折后的短时间内接受药物治疗是较好的选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发骨折的风险会逐渐减少,这时如何决定患者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持续时间? 骨密度是一个能够很好地预测患者再发骨折风险的指标。同时也有研究显示,股骨颈的持续性骨质疏松预示着需要长期抗骨质疏松治疗。 (3)既然骨密度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延长治疗疗程,那么骨密度本身是不是一个评价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的指标呢? 回答并不确定。因为阿伦膦酸盐、利塞膦酸盐、雷洛昔芬等药物抗骨质疏松效应与药物本身导致的骨密度改变的关系还未得到证实,但是唑来膦酸盐以及地诺单抗已经得到验证。与双磷酸盐类相比,地诺单抗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骨密度,骨密度达标的可能性较高。 对于骨密度非常低的严重患者,可以采用考虑联合治疗方案来纠正骨密度值(例如特立帕肽或骨硬化蛋白抑制剂进行初始治疗加用其他类药物延长治疗效果的时间)。 (4)由于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停药后的反应差异显著,所以并不是所有患者都必须按期停止治疗。 对于使用双磷酸盐患者治疗可以依患者情况延长治疗时间,但对于雌激素替代治疗患者则不可以延长。停止药物治疗的骨折疏松患者必须定期监测骨吸收标志物以及骨密度。 (5)延长治疗的决定必须在评估骨折风险的基础之上。 使用双磷酸盐类治疗 3-5 年可以停药。但对于具有高骨折风险的患者,停止治疗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必须考虑到药物副作用发生的可能性。
随着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矫形术手术例数逐渐增加,我注意到有些患者出现术后内固定失败,有些患者出现感染,有个别的出现一些残余症状。很多患者强直性脊柱炎接受VCD矫形术以后,会询问我如何运动,有什么注意事项,才会保证不出现并发症,防止内固定失效导致矫正丢失。 运动: 1、脊柱需要静养,术后两周之内,一定要请医生床旁严格换药,换药不是光换药,而是要有经验的医生去观察刀口情况,进一步推测内固定的情况。切口1到3周之内是纤维连接,三周到三个月时,逐渐形成瘢痕。早期起身一定要慢,建议俯卧位起床。此期要注意多做下肢活动。术后1个月之内,相对卧床,可以起床大便;起床活动时必须佩带支具再起身。 2、术后1-3月,可以逐步室外活动,建议晒太阳,补钙增强骨质。骨质疏松患者要专业抗骨质疏松专项治疗。运动以带支具散步为主。 3、术后3-6月,增强六点支撑腰背肌锻炼。室内摘掉支具,不要故意弯腰,可以佩戴支具室外锻炼。 4、术后6-12月,摘掉支具,快走,游泳是推荐的运动。 5、术后一年以后,逐步恢复到正常 但是避免外伤。 需要提醒的是: 康复方案应该个性化,每个患者依从性,体质,弯曲情况、手术情况和恢复情况都不相同,需要在术后每三个月复查由主管医生为患者拍片后,配合使用专业评估 如VAS,ODI评分后决定个性化快速康复方案。 本文系曹振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要明确“磨掉”关节骨刺这个问题的可行性之前,得明白什么是骨关节病?骨刺和骨退行性关节炎是否是一回事? 其实,骨刺、骨的退行性变、骨质增生和骨性关节炎都是一回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俗称骨关节病。 正常关节表面有一层软骨膜用以保护其下的骨组织不被磨损,破坏,而骨关节病的特征是关节软骨不断被磨损,破坏以至于其下的软骨下骨不断地磨损、增生而形成骨刺。对此,有下面一系列的问题也须搞明白。 一、什么样的人容易长骨刺呢? 人到了一定年龄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发生了退化,骨组织也不例外,因此,退变是产生骨刺的基础,再加上先天遗传因素,先天性关节结构异常;后天性关节面不平整,损伤或机械性磨损,关节外畸形引起的关节对合不良,关节不稳定等等因素,使得每一个个体的骨增生程度也不一样。 二、患了骨关节病都有那些症状呢? 从发病年龄看,40—50岁开始,起病缓慢,开始可因受凉,劳累或轻微外伤而感到关节酸胀或钝痛,以后逐渐加重,可有关节摩擦痛。如果关节处于一定位置过久,可出现暂时性僵硬,不灵活,变换姿势时疼痛。因此,病人常有晨起活动痛,而活动一段时间后渐灵活且疼痛减轻,但过度活动又可加重表现。病人常感到关节活动时有嘎吱声。如增生的骨刺脱落形成游离体,可出现关节卡住症状。发作间歇期逐年缩短,最后症状可呈持续性。 从外表看,关节可无肿胀或轻度肿胀,有的可见关节内拐和外拐,医学上叫内外翻畸形。用手按压关节可有压痛,活动无受限或部分受限。可见不同程度的肌萎缩或肌痉挛。当膝关节伴有滑膜炎时,肿胀可加重并出现关节内积液。 X线检查可以证实骨刺的程度。 三、关节骨刺是不是越磨越好? 有些人认为长了骨刺会越磨越好,关节越磨越不疼。于是,有些老年人开始练爬山、上下台阶、长时间的行走和跑步,希望通过这些运动来磨掉骨刺,结果非但没有磨掉骨刺,剩余好的软骨膜和正常的骨头也被磨掉了,使临床症状加重,甚至于造成了骨缺损,给以后的关节手术造成很大麻烦。 四、怎样治疗骨刺,药物能消除关节骨刺吗? 骨刺属于正常的骨组织,它不能被药物消除。大多数的骨性关节炎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完全可以通过药物、关节注射、理疗和体疗方法来解决;而严重骨刺所引起的关节炎只能通过关节腔清理和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来解决。 五、如何预防或延缓骨刺的发生? 1.注意保持适当的体重,以减轻关节的压力。 2.必要的体育锻炼,特别是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以增加关节稳定。 3.尽量避免关节的超负荷运动,避免硬路面的过长跑,避免不适当的爬山爬楼锻炼,以减少对关节面的磨损。 4.注意保暖,特别是季节变化时,夏天不要让电风扇和空调直吹关节部位。 5.产生关节痛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和锻炼,并且关节腔注射专业药品和关节周围注射封闭,绝大多数骨关节病患者能够解除和缓解症状,并能减少和延缓骨刺的发生。
手麻不是小问题,有些朋友常常说手指麻木,甚至半夜麻醒来,常常需要甩手,才能缓解症状,那我告诉您,您很可能得了病,不是老百姓常说的心脑血管病,而是周围神经受压迫,医学术语叫肘管综合症,或者叫腕管综合症,一旦得了这种病,不仅手麻,时间长了,甚至出现手部肌肉萎缩,手指不听使唤,手指夹不住筷子。一旦这样,就得考虑手术了。 如图所示,粉颜色表示正中神经受压奥,无色代表尺神经损伤。
1.典型症状小腿前外侧酸痛、无力表现为行走时加重,休息后减轻。足背伸或伸趾无力尤其当腓骨头、颈部骨折后,腓总神经损伤,可出现伸踇伸趾功能消失,足背伸感觉障碍。2.其他腓总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3.足下垂胫前肌、足拇长伸肌、腓骨长肌肌力不同程度下降,严重者可表现马蹄内翻足畸形及行走跨阈步态。诊断要点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不良体位等诱因或有占位性病变。胫前肌、趾长伸肌、踇长伸肌、腓骨长肌肌力减弱,小腿外侧及足背部皮肤感觉减退。有时局部可打及肿块,腓骨颈部Tinel征呈阳性。症状严重,出现足下垂者,需高抬膝、髋关节,足向上甩。对于腓深神经卡压程度的检测,可通过检测胫前肌的背伸踝关节功能和踇长伸肌、踇短伸肌及2~4趾的伸趾功能改变来判断。拇伸功能往往表现微弱和不完全麻痹这时可以通过双侧对比来确定。肌电图检查可见无随意活动电位,刺激诱发电位可正常X线检查可对本病辅助诊断,并排除膝关节其他病变鉴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症状为放射痛,即疼痛从腰部至臀后部、大腿后外侧、小腿至足跟部或足背部发散。故也可出现与腓总神经相似的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障碍,但足下垂少见,可通过腰椎CT或椎管造影检查来鉴别两种疾病。治疗腓总神经卡压症主要采取保守治疗,通过药物、支具等方法解除对腓总神经的压迫;当解除压迫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或患者症状严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1.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营养神经药物2.保守治疗支具治疗:可佩戴矫正鞋,将踝关节固定,避免脚踝受伤封闭针:局部封闭,解除神经压迫针刺:松解局部卡压点3.手术治疗腓总神经松解术神经移植或肌腱移位术手术探查松解腓总神经预后腓总神经卡压症的患者,轻症者经过早期及时的解除压迫,辅以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神经功能可恢复正常;当患者受伤严重或神经受压解除不及时,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1.平时运动或参加体育项目时,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措施。2.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久蹲、盘腿坐等。3.积极治疗腓骨周围的原发病,以免肿瘤或囊肿等对神经的压迫。4.当骨折后需要石膏、夹板固定的患者,固定时避免太紧,出现下肢肿胀时,及时解除并更换石膏。
希望我的解说通俗易懂,对您的康复有帮助,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