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双相障碍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往往是遗传叠加上心理、社会等其他因素,最终才导致疾病的发生。双相障碍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足量、足疗程、规律服药。盲目自行停药不但生不了健康的孩子,还会导致病情复发。如何平衡疾病复发和药物副反应之间的风险,是双相障碍女性患者孕育健康孩子的关键。下面给准备孕育孩子的双相障碍女性患者提供六条锦囊。1.正常认识遗传在双相障碍发生的作用,不作无谓恐慌遗传因素与双相障碍发生的有较大关系,但并不意味着遗传是双相障碍的唯一原因。即使有这种疾病的家族史,也不一定会发展成这种疾病。大多数双相障碍患者的家庭成员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你得了双相障碍的话,可能子女得这个疾病的几率要变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得了双相障碍,孩子一定会有这个疾病,因为它本身不属于遗传性疾病,遗传只是它的一个因素而已。它会增加这种患病的可能性,但不是100%的人一定会得这个病的。2.怀孕前准备充分,不打无准备之战认真了解双相障碍的知识,充分认识双相障碍的发生发展规律。最好能选择固定的医生就诊,以便医生有规划的使用药物。日常要记录用药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疾病的波动情况。准备怀孕前,与医生充分商量,评估自身病情状况,切不可擅自停药或减药。要清醒地认识到,生育给孕妇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所以孕前必须病情稳定,无复发迹象。有生育计划的双相障碍女性患者,最好保证病情稳定至少1年以上。坚持按时按量用药是病情稳定的基础。当病情处于发作或复发阶段,病情容易波动,不宜怀孕。病情稳定,状态正常,有一定社会功能,是准备生育的基本前提。3.有计划怀孕,选择好受孕时间怀孕头3个月是胎儿器官形成的关键期,尽量不服药,以减少对胎儿发育的影响,避免药物导致胚胎流产和胎儿畸形的风险。所以受孕时机要选择一年之中病情最平稳的时间,力争找到不服药的3个月稳定期。无论是在备孕期间还是孕期,都应与妇产科和精神科医生保持联系,遵循医嘱,定期复诊,密切监测胎儿发育和孕妇病情,及时完成各种产前检查,尤其是B超检查。一般来说,B超能排除大部分的胎儿畸形。(1)、不敏感期(胚胎早期):末次月经后14~28天,即妊娠0~2周。在这个时期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全或无”:要么胚胎因为受致死剂量药物的影响而死亡(流产),要么胎儿未受到药物的影响,一般不会导致胎儿畸形。(2)、敏感期(胚胎期):末次月经后29天~70天,即妊娠3-8周。这个时期属胎儿器官分化时期,如中枢神经系统(脑)、循环系统(心脏)、感觉系统(眼、耳)、肌肉骨骼系统(四肢)等。在这个时期,胚胎对药物最敏感,易发生严重畸形。(3)、低敏感期(胎儿期):妊娠9-38周(孕第11-40周)。这个时期属大多数组织发生和功能成熟期。药物的影响可能涉及到生长和功能方面,比如精神发育和生殖功能。4.1+1+3是许多双相障碍女性怀孕前后的停药密码首先要明确,如果病情尚未完全稳定,仍在服用较大剂量抗精神疾病药物时,无论是疾病本身还是药物都会对胎儿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要考虑推迟妊娠。对于停药怀孕时间与时期,目前还没有统一定论。病情稳定1年以上,停药1个月以上,怀孕头3个月不服药,是比较理想的情况。可以认为1+1+3是许多双相障碍女性怀孕前后的停药密码。但事实上很多患者停药后复发的风险很高,对于此类患者,宜选择对胎儿影响小、安全级别高的药物,在能控制病情的情况下使用最低的剂量,且尽量单一用药。5.怀孕后疾病复发,学会积极面对怀孕后双相障碍的病情反复了,应该学会坦然面对。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有哪一种抗精神疾病药物对于胎儿和孕妇来说是绝对安全的,因此妊娠期不采取药物治疗是最好的。通常来说,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的手段进行控制,比如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如经颅磁刺激)、针灸等。但我们不能忽视疾病控制不良带来的危害,例如严重抑郁发作的孕妇可产生自伤自杀行为。因此,对于疾病反复病情较严重、非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病情时,要考虑药物治疗,甚至中断妊娠。病情复发的时间,可大致分为怀孕头3个月和3个月后两种情况。对于年轻、生育需求不太迫切的部分患者,如果复发发生在孕期头3个月,权衡利弊后,可能需要终止妊娠,以控制病情为先。而年龄大、有强烈生育需求者,可在医生的严格监护下以能控制病情的最小剂量服药,待头3个月过后再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疾病在怀孕4个月后复发,药物可加到治疗量,对胎儿通常影响不明显。6.服药期间意外怀孕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双相障碍女性患者意外怀孕会让用药陷入两难境地,导致治疗方案复杂化,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主张在治疗期间做好安全措施,尽量在停药后再怀孕。双相障碍女性患者孕期服用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并非一定致畸。服药期间意外怀孕了,也要过于担忧,应该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给出合适的建议。参考文献:于欣,方贻儒.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J].第二版,50-52.
情绪与抑郁症为什么抑郁症会影响青少年青少年抑郁症的危害青少年抑郁症的特点青少年抑郁症的情绪管理
在经历一次情感上的波动后,18岁的平平(化名)十分苦恼,不愿与周围同学交往,每天课后常独自一人发呆,总是感到自责和莫名的空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慢慢地,她发现自己在吃东西时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冲动:在吃下去正常分量的食物后,仍然不停地把水果、蛋糕或其它零食填进肚子里,即使胃里已经觉得撑了,也还是要硬塞。平平深知这并不正常,更曾多次下定决心要节食,但均以失败告终。如此不到两个月,体重增加了8公斤。 后来,无法抑制的进食冲动似乎会随时随地发生。有时候走在街上,也要钻进路边的麦当劳,吞下几个汉堡包。为了减肥,她又不得不在大量进食后,用“扣喉”的方法,强迫自己将刚吃进的食物吐出来。为了避免催吐时的尴尬,她在手提包里放了一条折叠的长胶管,在大量进食后,她会躲进洗手间,把胶管缓慢通过喉咙插进胃里,把胃里的食物通过胶管导出。消化系统与神经系统影像学的检查,都没有发现平平有明显异常。最后,在心理门诊,她被诊断为抑郁障碍及神经性贪食,使用药物和心理治疗后,病情逐渐改善。 进食障碍的危害 平平所患的贪食症是进食障碍的一种,另一种是处于另一极端的厌食症。近年来青少年进食障碍呈现逐年增多趋势。本人近几年一直在关注青少年进食障碍患者。我门诊就诊的进食障碍患者青少年女性多见,年龄12-18岁之间,多有共病,比如同时患有抑郁症、强迫症,甚至双相障碍等。求助治疗时间偏迟,很多患者都拖延了至少1年以上。 西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厌食症的发病高峰年龄是14岁~19岁,贪食症的发病高峰是15岁~19岁,大约有10%的青少年女性出现不同程度的进食障碍的症状。其中又以13岁~14岁和17~18岁这两个年龄段最为常见。 进食障碍是一种伴随严重医学后果的心理疾病,和其他心理疾病相比更加影响青少年的病理思维、行为和情绪,并导致十分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医疗并发症。由于这些个人思维、感觉和行为方式的紊乱反过来导致食物摄入的剧烈变化,进食障碍可能比目前已知的任何其他精神疾病都更容易引起生理疾病。 神经性厌食的青少年会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系统、血液系统、代谢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最严重的急性问题时心动过缓、体温过低和脱水。所有这些并发症都可能危及生命。患有神经性厌食的青少年最重要的慢性医学问题是可能存在显著的生长迟缓;青春期延迟或中断,会对月经和生育能力造成影响;骨质疏松等。营养不良还可能导致大脑或部分大脑的体积缩小,心脏功能异常等。神经性贪食的主要特征是暴食和清除发作,会出现脱水、酸中毒、肾脏问题、癫痫、心律失常、多发性龋齿等。 进食障碍常常伴发其他心理疾病。比如三分之一以上的慢性神经性厌食患者都患有强迫症。进食障碍患者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高达63%。 进食障碍的原因进食障碍的发病原因目前仍然不清楚,可能和以下多种因素有关 一些关于进食障碍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发现,双胞胎患进食障碍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进食障碍的易感性似乎是遗传的。 不仅进食障碍表现出一些遗传特性,与进食障碍有关的完美主义、强迫症、焦虑、进食行为和消极情绪状态等特质也可能是遗传性的,从而构成了进食问题发展的特殊易感性。 也有研究表明,许多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与进食障碍有关。现有观点认为,由于某种原因(如遗传、环境压力、营养等),这些神经递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出现了问题,增加了进食障碍产生的可能性。 进食障碍通常开始于青春期,许多青少年进食障碍患者往往显得不成熟、幼稚、不太自信。许多心理学理论家认为进食障碍与这个特定的发展时期有关,特别是与争夺自主权有关。 另一种对进食障碍发病原因的解释侧重于社会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这种社会文化的力量可能导致进食行为、体像顾虑和低自尊等问题的增加。在这些社会文化力量中,媒体图像、西方文化理念和财富被认为是影响最大的几个“罪魁祸首”。 与此同时,创伤在一些儿童和青少年进食障碍的病因学中的作用似乎很重要。许多人报告说,出现避免进食的关键事件是噎食事故。在发生这种情况之后,一些孩子变得担心因噎食窒息或者死亡,因此他们害怕进食。 进食障碍的发病原因仍未可知,而父母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确定的。孩子患进食障碍不是你的错。如果你觉得是你导致了进食障碍并感到内疚,那么当你面对帮助孩子改变进食行为的任务时也可能会感到无望和无力。 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帮助这些孩子们?1 了解进食障碍 家长和老师应该了解进食障碍是严重的医学和精神疾病,大多数的进食障碍患者的问题都是逐渐发展形成的,有时甚至是隐匿的,“家长和老师最好能明白典型的、暂时性的进食问题,以及孩子对体重的关注,是通过什么途径发展成真正的进食障碍,这样你就会知道孩子处于该轨道的什么位置了”。 比如,神经性厌食通常从节食开始,逐渐发展至威胁生命的饥饿状态。暴食发作以及清除行为的发生,通常略迟于神经性厌食的极端节食。大多数有暴食障碍患者的青少年会说他们使用食物来帮助其处理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等。 2. 留意这些警示信号 发现孩子出现进食障碍的警示信号后,家长和老师应该积极合作,尽早鼓励孩子找精神心理科医生做专业评估。 比如,发现孩子有节食行为,经常阅读节食的书籍,突然决定素食,不吃正餐,拒绝与家人一起就餐,伴随体重下降出现停经,有暴食行为,发现减肥药或泻药等等,都可能提示孩子有进食障碍的风险。“进食障碍患病时间越长,治疗起来就越困难。尽早开始行动,可以最大可能的帮到孩子。”蒋泽宇说。 3.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治疗中。 作为父母,更需要对进食障碍有足够的了解,需要知道如何合理地评估孩子在好转还是恶化。父母应学会了解进食障碍的患者如何思考和行事,以及他们为什么做奇怪的事情,能有助于他们在帮助孩子时更有同情心,给到孩子更大、更有效的支持。 父母应该认识到不良情绪是导致暴食或厌食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当孩子的情绪爆发时,首先我们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要给他太多的心理负担。其次,引导他分析情绪,引导孩子思考他的情绪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才会消除掉这样的负面情绪。接着,引导他反思情绪,指出发怒哭闹并不会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沟通一起商量一起解决问题,并引导他体会他人的感受。 4.不要浪费时间问“为什么”。 如上文所说,进食障碍的发病原因仍未可知,而父母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确定的。孩子患进食障碍不是你的错。如果你觉得是你导致了进食障碍并感到内疚,那么当你面对帮助孩子改变进食行为的任务时,也可能会感到无望和无力。 5.父母应积极有效地承担起父母的职责 在与进食障碍的斗争中,充分使用作为父母的爱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青少年神经性厌食患者几乎没有任何恢复的动机,如果没有你的力量,孩子会陷入疾病所致的体重螺旋式下降和对于食物和热量的强迫思维中。神经性贪食也是如此,疾病的羞耻感会将孩子囚禁起来。当你能够参与其中并支持孩子度过困境,羞耻感实际上也会减轻。父母要给孩子定规矩,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耐心地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要遵守规矩。父母应该与孩子平等有效地沟通,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内部环境。 进食建议 对于进食障碍的青少年,必须把改变紊乱的进食放在首位,保持专注,通过干预来改变行为,建立一个有规律的进食模式,并找出方法扩大食物选择的范围。 无论对于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还是暴食障碍患者来说,有一点非常重要:确保一整天中他们的进食行为都是有人看管的情况下进行。同时,保证有规律的进餐时间也是必要的。在神经性厌食的情况下,身体需要有规律的进食来维持生理运作。对于那些患神经性贪食和暴食障碍的人来说,不吃饭还会带来因为饥饿的增加而增加暴食的风险。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下,结构化的进餐时间可以有助于进食模式的正常化。 除了规范进食时间并帮助孩子吃得更多外,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拓展他要吃的食物的种类。患有进食障碍的青少年通常会列出一份他们觉得吃起来很舒服的特定食物清单。通常是些极低热量、无脂或低脂、低能量的食物。或者,正如神经性贪食和暴食障碍患者一样,他们有自己渴求的食物(通常是糖果、淀粉类食品等),但是他们只允许自己吃很小的量——直到一次暴食发作。这两种情况下,孩子都有一些方式来进一步展现他们在食物选择上的先占观念,包括计算热量、脂肪量、称重和计量食物来划界,要求有他们自己(有时是和别人)来准备所有食物,有时使用特定的炊具、盘子、碗或餐具。 进食障碍患者设定的这些规则最初似乎是为了防止自己吃得太多和体重增加,但这些规则最终适得其反,成为一个妨碍正常饮食的规则牢笼。所以,当家长挑战这些规则的时候,可以说是在挑战那些障碍背后的对于食物的歪曲思维。可以说,全面打击这种思维歪曲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也是许多患者实行饮食改善的基础。 概括来讲,对进食障碍患者主要有一下几点建议: 1. 配合父母全面挑战进食障碍背后的对于食物的歪曲思维; 2. 规律饮食,保证按时一日三餐,营养均衡,每天应当适当控制零食的食用量,尽量不吃零食或甜食; 3. 不挑食偏食,注意均衡摄取营养。 4. 饮食注意合理搭配,每天不仅要吃肉、蛋类食物,还应该吃一些杂粮,保证荤素搭配。
睡眠昼夜节律是双相障碍的核心特征,与双相障碍的发病、症状、功能以及复发均相关,昼夜节律的稳定性是双相障碍急性发作期间以及长期管理的重要治疗目标。目前聚焦于睡眠昼夜节律的干预策略技术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锂盐、褪黑素)、心理治疗(人际与社会节律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其他物理手段(光照/黑暗、蓝光)。(1)锂盐锂盐作为一种情绪稳定剂,是双相一线治疗药物,可预防双相发作。一项锂盐对缓解期双相患者的睡眠与生理时钟类型影响的研究显示,与未接受锂盐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锂盐治疗的正常情绪双相I型患者的睡眠效率更高、睡眠时间更长。在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时长以及夜间镇静剂使用频率方面,对女性的治疗效果更好。锂盐的公认作用之一在于延长昼夜节律周期,可作用于视交叉上核(SCN),延长SCN神经活动,从而矫正双相患者的节律前移(推迟睡眠-觉醒和体温节律)与减弱,进而有望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此外,锂盐还可能调节体温与光敏感性等行为与分子节律,比如作用于SCN与松果体通路,促进褪黑素的分泌。有研究显示,锂盐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影响与生物钟有关的基因的表达,影响个体的生物节律。(2)褪黑素褪黑素不仅参与个体睡眠节律,还参与情绪调节过程,因此目前的研究主要将阿戈美拉汀或雷美替胺这两种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作为干预双相昼夜节律失调和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的辅助药物,其作用机制均为对视交叉上核的MT1和MT2受体发挥作用,进而促进睡眠。比如两项初步开放式研究分别针对双相I型和II型患者使用每天25mg的阿戈美拉汀作为锂盐或丙戊酸盐的辅助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均显示有效。一、人际与社会节律疗法EllenFrank开发了一种人际与社会节律疗法,这是一种循证治疗,可有效帮助情绪障碍患者管理生活,显著延缓情绪发作,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规律并改善职业功能[33]。EllenFrank在其《TreatingBipolarDisorder:aClinician‘sGuidetoInterpersonalandSocialRhythmTherapy》一书中提到,人际与社会节律疗法本质上是对慢性复发疾病的预防疗法,主要目标在于预防障碍再次发作或至少延长障碍发作间的间隔。她确定了双相患者障碍发作的三种途径:①药物治疗不依从;②压力性生活事件(尤其是人际冲突与社会角色转变);③社会节律紊乱。因此该疗法针对这三类问题进行治疗。治疗基本成分:管理情绪症状与减少人际问题。当人际与社会节律疗法作为一种急性治疗时,其目标是改善情绪症状并解决与当前心境发作关系最密切的人际问题;而作为预防性治疗时,旨在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并改善患者人际生活与社会角色功能。治疗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中间阶段、持续或维护阶段以及后期阶段。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可以将其看作一系列的治疗模块:评估模块、心理教育模块、社会节律调节模块以及人际问题模块,这些模块在治疗过程中可反复出现,取决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和经历。①初始阶段:通常需要3-5次咨询。主要回顾患者病史,梳理患者社会节律中断、人际问题或社会角色转变与心境发作间的关联模式。对患者进行双相障碍、日常活动的稳定对于心境维护的重要性等心理教育。利用人际关系量表和社会节律量表评估患者人际关系质量与社交活动的规律性。然后,治疗师与患者从五个方面的人际与社会节律问题中共同选择一个作为治疗重点,包括:患者未走出的悲伤(丧亲等);角色转变(婚姻-离婚、成为父母);角色争端(与配偶或父母起冲突)以及人际关系矛盾(持续的社交隔离等)。社会节律量表可用于评估社交活动规律,记录并跟踪起床、第一次与他人交流、开始工作、学习或做家务、吃晚饭以及就寝等日常活动的准确时间。②中间阶段:通常每周一次,建立良好治疗联盟后可改为每月两次或每月一次。侧重于调整社会节律和干预重点人际关系问题。利用社会节律量表评估患者参与社交活动的数量以及活动对情绪的影响,患者与治疗师共同规划如何通过增加某些行为矫正来保证日常活动的规律性(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可运用的策略包括:鼓励患者建立适宜的睡眠卫生习惯,形成有规律的睡眠-觉醒周期(设置规律的起床和睡觉时间;避免咖啡因或其他刺激干扰睡眠;不在床上看电视、做作业或其他睡觉以外的事;起床时间与日间工作学习时间一致,同步生物钟);保证三餐规律(前一天计划好第二天吃什么;为坚持进食习惯,可在需要时摄入零食);鼓励药物依从性并固定服药时间(用手机或闹钟提醒自己吃药);使用社会节律量表检测社交互动的频率与强度(记录社交时间并适当调整以形成规律);尽量减少社交互动的过度刺激(避免频繁的party或过度兴奋活动;必要时休息几天);利用行为激活解决抑郁情绪(参与令人愉快且获得掌控感的活动;聚焦于小的、可达成的目标来帮助自己参与其他活动,比如加入篮球队之前先开始慢跑);识别具有帮助或负面影响的人际活动(花时间和那些给予自己支持且稳定的人在一起;减少与那些具有破坏性的人在一起的时间)。③持续或维护阶段:随着从中间阶段到这一阶段的过渡,咨询从每周一次逐渐减少到两周或每月一次。强化治疗早期学到的技术,从而维持社会节律与积极的人际关系;回顾关于心境发作早期迹象的讨论;每次咨询要求患者利用社会节律量表评估日常生活中的心境变化,以监测其症状与功能改变。④后期阶段:咨询频率逐渐降低。二、认知行为疗法Harvey等人开发了一种专门针对双相障碍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该疗法聚焦于双相障碍I型缓解期患者的睡眠与昼夜节律功能障碍,将人际与社会节律疗法、生物钟疗法和动机性访谈中的成分进行整合,结果显示该疗法可降低复发风险并改善睡眠与双相障碍部分功能。光照/黑暗疗法基于双相障碍患者当前所处的情绪状态,通过调节在光照下的暴露对患者的昼夜节律紊乱进行干预。目前研究认为,蓝光在同步人类昼夜节律方面的作用最强,在夜间或睡前暴露在低水平蓝光或明亮光线下可能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引起神经生理觉醒,进而影响睡眠和扰乱昼夜节律。(1)强光疗法在正午给予双相抑郁患者强光照射,或许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与睡眠节律。正午照射优于晨光照射。一项系列个案研究(n=9)将患有双相I型或II型的双相抑郁女性患者置于50lux的红光下2周,而后接受7000lux的光照疗法,每天15、30或45分钟,为期两周。其中四人接受晨光照射,剩余5人接受正午照射。结果显示晨光照射的4名被试中3名出现混合心境症状,正午照射的5名被试中有4人出现改善。中午的明亮光线可促进褪黑素分泌节律提前并增加夜间褪黑激素生成。随机对照实验针对两组被试分别提供一天的昏暗光照加连续三天的正午(11:00am-17:00pm)5000lux强光照射和连续4天的昏暗灯光照射(小于200lux),在第四天和第五天测量血浆褪黑素昼夜节律。结果显示,强光组的血浆褪黑素开始分泌时间显著提前,且曲线面积显著大于昏暗光照条件。中午的强光有助于双相抑郁患者症状减轻并提高缓解率。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将双相I型或II型的抑郁成年患者随机分配到中午照射7000lux(照明单位)明亮白光的实验组(n=23)或昏暗红光安慰剂组(n=23),为期6周。结果明亮白光组被试的抑郁缓解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68.2%vs22.2%),抑郁得分显著降低。(2)蓝光阻断蓝光阻断疗法可作为黑暗疗法中的一种途径,通过在夜间减少蓝光照射矫正患者睡眠延迟问题,比如晚间减少含蓝光的发光或电子设备使用,或佩戴蓝光眼镜。在电子与发光设备在夜间盛行的今天,抗蓝光眼镜是一种安全、经济且实用性高的调节睡眠延迟的手段。研究将失眠患者分为就寝前佩戴抗蓝光的琥珀色隐形眼镜的实验组与佩戴透明隐性的对照组,两组均连续7晚就寝前2小时佩戴眼镜,结果显示佩戴抗蓝光眼镜的患者的醒来时间显著延迟,平均主观睡眠时间、总体睡眠质量等测量显著高于透明镜片佩戴组。针对23名接受正常治疗的双相躁狂患者(12名实验组,11名对照组)进行随机对照实验,实验组被试每晚6点至第二天早上8点佩戴蓝光眼镜作为辅助治疗,对照组佩戴透明镜片眼镜,为时7天(睡前关门时可取下眼镜,如果在上午8点前开灯则需佩戴),每天通过杨氏躁狂量表对被试躁狂症状进行监测。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在杨氏躁狂量表上的得分在干预第三天开始就显示出显著差异,躁狂某些症状从第一晚后就开始减弱,因此抗蓝光可作为有效辅助治疗。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现在的生理时钟类型怎么办呢?如果这样的生理时钟类型给你的婚姻、家庭或者事业带来了困扰怎么办?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尤其是猫头鹰类型的个体,可以考虑通过以下方法来改善目前的情况:1、起床后哪怕你不饿,也要一份吃富含蛋白质的早餐。让你的消化和睡眠-觉醒循环同步,这样就能让你在前半天里保持清醒和精力充沛。2、下午三点后不要再喝咖啡或者其他含咖啡因的饮料。3、将晚餐时间提前,这样睡前就能有三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消化,方便入睡且有助于调整昼夜节律,从而让你从猫头鹰型转变为蜂鸟型。4、碳水易于消化且具有镇静作用,应作为晚餐的重点。5、睡前至少提前一小时关闭手机铃声、邮件和短信提醒。夜猫子的朋友通常也是夜猫子,所以要提前告知朋友,以免他们联系不到你时感到被冷落了。6、把锻炼的时间安排在中午或晚饭前,而不要放在夜间。晚上需要平静而不是能量唤醒。7、晚上不要选择那些让你精神振奋或不由自主集中注意力的电视节目或网络活动。8、晚上把房间的灯光调暗但令人舒适的程度(如果你用的是不可调节的高功率白炽灯,可以考虑换成可调节式灯泡)。9、夜间将电视或其他电子屏幕亮度调暗到舒适程度,不要过亮。10、你可以在秋冬和春天的时候把房间窗帘拉起来睡觉,这样你就能捕捉到自然时间的天亮或天黑讯号(当然还要看你所生活的地区,而且夏天的时候天亮得格外早天黑得晚,或许并不会对你有好处,反而延迟了你的生物钟,让你越来越像夜猫子)。如果上面提供的方法还不足以让你有所改变,或许你应该考虑一下更直接的生物钟疗法(chronotherapy)来改变你当前的睡眠类型。针对“双相夜猫子”的生物钟疗法没法在理想的时间入睡是一种常见的失眠症状,那么生物钟疗法(chronotherapy)的作用有哪些?治疗步骤是怎样的?什么地方最适合进行时间治疗?个体失眠可有很多原因,有时候是因为个体想睡觉的时间出了问题。包括睡眠模式在内的众多生理过程都遵循昼夜节律,而昼夜节律的紊乱则可能导致昼夜节律睡眠障碍,最常见的往往是睡眠相位后移或前移症候群。重置睡眠时间:生物钟疗法(chronotherapy)作为设置睡眠时间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指在连续几天内推迟入睡几个小时。但这种推迟是指睡觉时间在前一天的基础上再推迟几小时,睡眠周期在24小时内不断移动,相比于提前入睡,推迟睡眠显然更容易。举个例子,如果你有睡眠相位后移,你目前睡觉的时间是凌晨3点,而你真正希望的睡眠时间是晚上11点。那么你就可以按照下面的时间疗法步骤来调整自己的入睡时间:第一天:早上6点睡觉第二天:上午9点睡觉第三天:中午12点睡觉第四天:下午3点睡觉第五天:下午6点睡觉第六天:晚上9点睡觉第七天及以后:晚上11点睡觉这样的安排不仅要严格遵守,通常还有必要在医院这样的控制环境下进行接受生物钟治疗。有些情况下,可能还要在每天的睡觉时间间隔上做一些调整,比如把就寝时间提前一到两个小时。此外,一点小的变故或中断都可能导致你变回到原来的生理时钟类型,因此新的睡眠周期一旦建立起来,就应当严格遵守。昼夜节律对个体生理与心理健康意义重大,受到基因、生理时钟、激素以及环境因素影响。昼夜节律障碍是双相障碍患者的核心特征,聚焦于昼夜节律的治疗或许对双相障碍而言效果显著。因此双相障碍除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可以考虑将聚焦于昼夜节律的心理治疗以及其他物理治疗作为辅助手段。
前几天收到一位挚友的来信,她在信中说:“到现在还不明白你为什么非要干精神科。”读着她的来信,脑子中总觉得有许多东西打转,想了想还是把它写出来好。 我读中学时,成绩最好的科目是“数理化”,当年报医学院绝对是被逼的。亲朋好友“关心备至”,非要说医生“这碗饭好吃”,无奈间拣个好听的系报,咱就来个“精神卫生系”。当时猜想它一定是个“新兴科学”或“边缘学科”什么来着。一入校门,马上顿悟,“精神卫生”原来就是治“精神病”。当时那个后悔简直没法说,放假回家,好事者问“你读‘医大’哪一个科呀?”“内科”。声音怯怯,好像做了贼似的。好友欢聚,举杯畅饮,无话不谈,他们多次想把我拉下“贼船”,说毕业分配时一定帮我联系一个综合医院或干脆转行。当时只感到还是这些“好友”够“铁”,最知我心。 俗话说“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我读到大学二年级时的一件事情,算是最终把我留在了“贼船”之上。那一年我班上的一个同学得了精神病。他是我的老乡,也是我的知心朋友。他为人忠厚老实,讲话幽默风趣,学习刻苦认真,同学关系特好。我们一起闲聊时,他曾自言:“上大学期间,决不涉足爱河,因为我不会游泳。”然而正是在上大学期间,他确确实实掉进了爱河,并且从此再也没有出来。他在“大二”时痴爱上我们班的一个女孩,后来不知为什么,又突然间失恋了。失恋对他的打击不亚于“狂涛巨浪”,因为他“不会游泳”。一段时间,他变得不喜欢说话了。他一个人时常独行在校园里那条苍白的水泥路上,有时仰望北方的天空,独自喃喃。因为中原大地有他白发苍苍,辛勤劳作的父母亲,因为黄河故道有他自卑情结的渊薮。后来他出走了,一走就是五十多天。记得是92年中秋节前后我们在湖南娄底火车站找到了他。当时我们一行五人,刚下火车,一声凄凉的呼唤声飞旋耳际“哎!我是××,我在这儿!”循声观望,只见他满脸污垢,泪流满面,在不远处正向我们招手。我们飞奔过去,一起抱住他失声痛哭……后来他住进了学校附属医院的精神科。后来他退学了。临走那天,他的已过花甲之年的老父亲,不远千里,亲自从家里来接他。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到火车站为他们送行。火车就要开了,他苍老的老父亲用他那长满硬茧的双手和我们一个个握别。当抓到我的手时,我看到他双眼盈满浑浊的泪水,我感到他那粗糙的大手微微颤抖。他那盈满双眼的泪水终于滚落了,一滴一滴沿着他那张被岁月的风沙吹蚀了大半辈子的苍老脸颊滚到我的手上,滚落到我的心里……看来,我必须学好精神科了。 毕业分配时,好友劝我改行,说帮我联系好了一家很有名的冰箱厂,待遇不错,并说如果我舍不得医生这一行当,可以到他们医务室当个保健医生。看来“好友”确实够“铁”,关系也够硬的,不过最终我还是选定干精神科这一行当。 多年的专业学习和临床实践,使我觉得自己已经不能离开它了。精神科有它特有的魅力,真正要干好一个精神科医生的工作不容易。因为人类社会文化几乎无所不包的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到人的大脑功能或精神运动,精神医学横跨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一系列学科,它要求从事这一学科的人具有很好的素质和文化修养。 沧海悲歌,每一个精神病人都有一串诉不完的辛酸事。精神病人特别是无自知力的精神病人,应该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因为精神上的痛苦比肉体上的痛苦更痛苦。精神科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因为他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服务。 在给挚友的回信中我这样写道:“一个人选定一份职业有时很难说清到底为什么。不过我只是喜欢而已。社会上确实有许多人对精神科这一行不了解。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精神卫生知识普及不够。另一方面呢,可能与我们精神科医生的自信不够有关。其实,不管干哪一行,只要自己喜欢就够了。过多顾及别人对你怎样看,是你内心作怪的缘故。只有生活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活着如果仅仅是为了满足别人的眼睛,那么留给自己的便常常只是难以咽下的东西了。”
社交焦虑症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美国国立共病率研究(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NCS)发现社交焦虑症的终生患病率是13.3% ,是继重型抑郁(17.4%)和酒精依赖(14.1%)之后第三位常见的精神障碍。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常被过低诊断的疾病,许多情况下社交焦虑症要早于其他精神疾病出现,通常是和其他疾病发生共病后才被人们所认识,它通常比其他焦虑障碍功能损害更严重。与社交焦虑症发生共病的其他精神障碍比不发生共病时病情和功能受损更严重,对治疗反应更不佳,预后更差。未治疗的社交焦虑障碍可导致社会隔离、受教育和职业功能受损、易合并其他精神障碍。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发现:社交焦虑症很少是单独存在的,往往伴有其他精神障碍。大约有70%-80%的病人除了有社交焦虑症外还伴有至少一项其他的精神障碍。社交焦虑症患者比常人更易罹患其他精神障碍。常见的有场所恐惧症、单纯恐惧症、重度抑郁、药物滥用、强迫症、惊恐障碍等。有研究报道51.7%社交焦虑症患者和轴I其它焦虑障碍发生共病,其中12.6%与惊恐障碍共病,10.3% 与广场恐怖症共病。文献指出在社交焦虑症中,广泛性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轴I障碍,30.6% 的社交焦虑症患者与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发生共病,27.8%的社交焦虑症患者与惊恐障碍共病,社交焦虑症发生惊恐障碍或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概率为正常人群的9倍。国外另有研究报道,社交焦虑症发病多合并其他精神障碍,80%的社交焦虑症患者至少合并1种其他精神障碍。其中67%合并其他类型焦虑障碍,41%合并情感性精神障碍,40%合并物质滥用。共病问题增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总体负担,而且导致自杀行为增多。合并抑郁症者比未合并者自杀率高6倍。国内一项研究显示,社交焦虑症的共病率为30.87%,其中前3位疾病依次为心境障碍(73.91%)、焦虑障碍(58.70%)、物质使用障碍(10.87%)。国外研究显示社交焦虑症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率为59.0% 一67.8% ,其中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共病率为47.0% ~60.0% 。除了上面提到的障碍外,社交焦虑症与其它精神障碍也具有很高的共患率,比如躯体变形障碍、进食障碍、特定恐怖(以前称单纯恐怖)和PTSD。在DSM—Iv中不包括由于躯体疾病所致的社交焦虑症。然而,社交焦虑症常与许多躯体疾病共存,如良性实体瘤、口吃、消化性溃疡、肠激惹综合征和帕金森氏病等。有资料提示,病理性肥胖和烧伤患者也常发生社交焦虑症。绝大多数社交焦虑症患有另一种精神障碍。最常见的共病是重型抑郁症、惊恐障碍、PTSD和酒精滥用/依赖,可能会使社交焦虑症患者遇到治疗阻抗、症状慢性化和致残。大量证据表明,社交焦虑症是发生其它精神障碍(特别是重型抑郁症)的一种危险因素。共病本身也升高发生其它精神障碍和功能损害的危险,提示社交焦虑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能预防病程慢性化和功能损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