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满足南湖区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教学需求,提高我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水平,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南湖区计划本年度开展三期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4月15日,由南湖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主办、东栅中心小学承办的2023年南湖区科学健身大讲堂暨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第一期)在东栅街道双溪社区成功举办。来自南湖区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教员、体育类协会成员等共计16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聘请了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吴华副主任围绕《运动损伤与运动扎贴》课题,通过“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科学健身方法和肌内效贴的运动康复使用等方面为学员们进行了详细讲解。南湖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工作人员也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请、注册、激活等流程操作进行培训讲解,督促学员们在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后向多平台多人群多区域提供传授运动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全民健身运动志愿服务,切实提升履职水平。本次培训注重加强体医融合、科学运动,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不断提升知识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和指导能力,扎根基层、强化服务,更好引领科学运动、文明运动、快乐运动。南湖区圆满举办2023年科学健身大讲堂暨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第一期)
康复锻炼有风险,请患者朋友谨慎选择训练方法。如有不适,请门诊随诊。运动康复治疗专科门诊时间:星期二上午;星期二上午;星期二上午(是本人,好大夫上可申请加号或问诊)前交叉韧带术后不仅仅是关节角度问题,肌肉力量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后期功能恢复。患者会明显感到受伤侧下肢的肌肉无力,这被称为关节源性肌肉抑制,一周以上的抑制就会产生明显的肌肉萎缩。失去肌肉保护,会加重关节的不稳定,进一步增加关节损伤的风险。术后各阶段的训练方法0-4周等长收缩01在术后早期0-4周,就需开始激活受伤处肌肉,令神经重新支配。等长收缩在这一期可以很好的改善肌肉抑制的情况。等长收缩是指肌肉在收缩时,肌肉的长度不变,不产生关节的运动,只是肌肉内部张力增加。(如图)抗重力训练02当肌肉能完成不错的等长收缩时,便可增加负荷,抗自身重力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如下图)。抗阻训练03当自重直腿抬高训练无伸膝滞后(如下图)表现,便可增加负重,进入到抗外部重力的直腿抬高环节。此时可以选择弹力带或者沙袋作为抗阻训练的负荷工具。注意:此图为伸膝滞后现象,直腿抬高训练要将腿伸直4-12周进入术后第二期4-16周,可加入更为功能性的力量训练。此期力量训练需首先获得正确的下肢力线排列,确保没有膝关节内翻与内旋。功能性力量训练01低高度的上下台阶训练可以是这一期的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第一步。患者也可以从靠墙静蹲训练、深蹲训练(GIF)、箭步蹲训练(GIF)中获得更具功能性的力量训练。(如图)上下台阶训练:靠墙静蹲:深蹲:腘绳肌力量训练02在这一期,腘绳肌开始从取腱的损伤中慢慢恢复回来,因此也同时需要关注腘绳肌的力量训练。可以选择双腿臀桥、单腿臀桥以及与各种负重的结合训练。双腿臀桥:单腿臀桥:小腿后侧力量训练03最后可以加上小腿后侧的肌力训练,可以选择双腿提踵、单腿提踵加以训练。双腿提踵:16-24周进入第三期16-24周,当患侧腿获得不低于85%的对称腿力量时,可向爆发力的方向进行力量训练。关注跳跃运动和爆发式训练(plyometictraining)。此期应注意跳跃中患侧下肢在受干扰时的稳定性。可推荐单腿跳跃训练爆发式预备训练Pre-plyometrictraining。跳跃训练:爆发式预备训练:(1)首先可尝试双脚快速落地:力量训练的原则力量训练的原则是重量、训练的组数、休息的时长、单次训练的次数的选择。每个动作20次,3组,一天训练三回。结合自身情况,听从康复师的专业指导,避免过度或者剧烈运动,造成不必要的疼痛、肿胀,甚至再次损伤韧带。针对不同类型的肌肉,有不同的训练参数,肌肉按不同类型可分为耐力型肌肉、力量型肌肉和爆发力型肌肉。详细参数请见下表。推荐从耐力训练开始进行力量训练。同时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力量训练指南中推荐。每次训练间隔需有4小时休息时间。要有强的足够的训练量,每组最后一次动作需感受到疲劳。
通过这个病例,我想说的是,虽然可能骨科医生给患者判了重刑,但是只要身为康复师的我们不放弃,患者不放弃,我们就应该尽最大努力,还患者一个有品质的生活!今天请大家将目光聚焦于我们的肘关节,手上曾有这样的一名患者,从骨科角度看,她的损伤程度在临床上绝对是相当严重,康复的预后绝对是不理想的,面对这样的一个病例,我们该如何处理?在此,我和大家分享下我的经验。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PART01患者于2019年2月18日第一次来进行治疗时间点为术后大约5周多,患者在家中有一定量的活动,但并未活动完全,有一定不适后就即刻停止。肱二头肌有一定程度的短缩,上臂前臂肌肉有一定程度的萎缩。阶段目标:1)关节疼痛减轻2)关节肿胀消退3)伸展角度尽量接近0°4)屈曲角度尽量接近90°5)关节周围软组织延展性的恢复治疗措施:1)IASTM筋膜刀软组织松解粘连/软组织松解手法→ 肱二头肌(由于长期处于肘关节屈曲状态,造成肌肉短缩)→ 内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前束过紧会导致伸展受限)→ 外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在屈曲时完全变紧,若延展性变差,会导致伸展受限)→ 肘后瘢痕处周围2)肱尺关节长轴牵引(柔和)3)肱尺关节分离牵引(柔和)4)加压冰敷5)超声波治疗6)肘关节各个方向肌肉力量等长训练家庭训练:1)轻负荷关节被动伸展2)关节压墙被动屈曲3)关节各个方向主动无痛范围内活动度练习4)肘关节力量练习,等长训练过渡到轻负荷训练5)定时冰敷这里被动活动家庭练习我将它拆分成上下午做,为的是不让关节软组织在短时间内有较大负荷,反而导致关节活动度的反弹问题,造成角度的退步。注意事项:1)肘关节术后较易产生骨化性肌炎→手法治疗一定要控制力度,要柔和,切忌暴力,以患者主观可耐受为主。肌肉力量等长训练亦是如此。多冰敷,定期复片,若发现,早期应通过药物控制并观察。2)早期避免过伸。伸展,旋后肘关节应注意安全,结构相对不稳定备注 这一阶段是治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改善患者关节的僵硬不适的初期阶段,必然会带来一些影响,比如关节夜间的胀痛,手法后皮温的上升等。 与患者的沟通尤为重要。首先要告诉她术后相应的预期效果,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降低预期,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其次告诉她一些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并让其安心,一切都是治疗恢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我的这名患者前后出过两次状况,一次由于家中训练不得当,导致夜间超越平时的异常疼痛,另一次是由于家中不慎再度摔倒,好在复片后一切都正常,并没有造成术后固定松动,骨折移位,骨化性肌炎。PART02治疗三周后,3月4日阶段性评估患者肘关节在早晨起床关节未活动开的情况下,达到屈曲90°时,进入下一阶段阶段目标:1)关节疼痛减轻,活动时无痛2)伸展角度尽量接近0°3)屈曲角度尽量接近120°4)关节周围软组织延展性的恢复5)日常功能的恢复 这个阶段的治疗措施其实更多的是前一阶段的进阶,但从前一阶段的治疗中我们要学会反思问题,改进措施去解决问题。1)患者进行当日治疗前的伸展角度一直不是很理想2)患者夜间胀痛影响睡眠,有时候主诉有手指麻的症状思考及解决:患者肱二头肌肌腱虽然较前一阶段相对软化,但伸展角度一直没有达到预期。后来我将目光移至邻近关节,发现患者肩关节也有小部分角度的丢失,肩周肌肉较为紧张,于是着手肩关节的治疗,结果方向是正确的,患者夜间疼痛和伸展角度得到了一定改善。而针对麻木的问题,怀疑是肘关节内侧肌肉在训练后没有得到放松,长时间积累,导致肌肉过于紧绷造成尺神经的轻微卡压,这个问题也在放松之后得到解决。治疗措施:1)IASTM筋膜刀软组织松解粘连/软组织松解手法(肩关节/肘关节)2)肩关节关节松动术3)肱尺关节长轴牵引4)肱尺关节分离牵引5)桡尺关节远端近端松动(主要改善旋前角度)6)加压冰敷7)超声波治疗8)肘关节各个方向肌肉力量等长训练过度至渐进抗阻训练家庭训练:1)中负荷关节被动伸展(上午)2)中负荷仰卧位被动屈曲(下午)3)关节各个方向主动无痛范围内活动度练习4)肘关节力量练习,轻负荷过渡到中负荷训练5)肩关节力量练习6)定时冰敷7)家中日常功能恢复,轻负荷中度活动的家务PART03治疗九周后,4.19评估一些问题仍然存在,患者旋前角度和伸展角度依旧没达到我最佳的预期,可能与桡骨头置换手术相关,这也是我的推断,当然随着肌肉力量训练和治疗的继续,可能还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下阶段目标我将治疗重心更多的放在日常功能恢复,肘关节的复合运动,因为这更贴近我们生活中肘关节的使用,能让患者更大程度地灵活运用患肢是我的主旨。病例分享到这,已经把我想分享的东西展示出来,后续在康复方面并没有新的问题出现,而我这位病人最终的屈伸角度也定格在3-125°,旋前60°,旋后90°,对于日常生活而言,已经达到功能角度,她也回归到她正常的生活中。早期康复,功能重建。科学复健,重返运动。
为什么膝关节韧带容易损伤或断裂?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吴华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吴华来,认识一下膝关节韧带捆过包裹吗?前交叉韧带,在膝关节的中心位置,和后交叉韧带一起,十字交叉,就像打包时,绳子在包裹中间来个十字交叉,让膝关节坚固稳定。在膝关节“部队系统”,前交叉是“主将”,膝关节周围肌肉和软组织是“三军”为什么运动时容易受伤的,总是倒霉的“前交叉”?每一次运动,就是膝关节的一次冲锋陷阵。前交叉就是前锋“主将”,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软组织就是“三军”,前呼后拥,保护主将,协同作战。前交叉损伤的主要原因有二:前交叉自己不过硬,又担当主力,在运动中容易受伤。膝关节周围肌肉和软组织不够强,三军不力,前交叉就像光杆司令,没人保护,容易牺牲。前交叉断裂或损伤后为什么要康复?为什么要“全面康复”?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即便经过骨科手术修补,一个元气大伤的主将,能力有限,对膝关节固定不足,关节hold不住就会乱晃,关节面互相异常摩擦。磨着磨着,关节面就残了,炎症就来了,疼痛就来了。因此,即便做了手术,也只解决了50%的问题。另外50%留给了——康复。三军强,则膝关节整体实力还是不弱,团队作战,回归运动又快又好。所以,前交叉损伤的康复,必须是全面的康复,要求对膝关节韧带、关节、肌肉、软组织进行全方位康复。低质量的康复,不仅把恢复的时间拖得很长,更留下日后关节炎症、韧带再次断裂的重大隐患。这,真的不是开玩笑,对一辈子的大事,还是要长点心的。康复是如何让膝关节重新恢复运转的?第一阶:清理战场——先来给膝关节做个全面清理,扫除入侵的敌人和内奸,比如手术创伤带来的炎症、水肿、疼痛等。康复的轻武器部队借助冷疗、热疗、超声波、低频、高频、红外线等手段快速实现。进口超声波治疗仪第二阶:强健主将, 重整三军——循序渐进,增加手术修复后的前交叉强度和弹性,让膝关节屈曲的角度不断增加。同时,建设膝关节周围肌肉、软组织的力量,让三军强大给力。之所以强调循序渐进,因为内奸和敌人随时会反扑,地基不稳,大厦动摇。最差的康复才是“掰角度”。角度是循序渐进中实现的,不是一下子掰出来的!当然,当主将和三军力量薄弱时,引入支具、拐杖这些外援是必要滴。对比一下某些医院所谓“掰角度”的视频,和循序渐进产生角度的视频,选个自己能接受的吧。——该影像视频来自网络第三阶: 全面恢复膝关节部队的作战能力——回归生活和工作。术后50天,可以无痛上下楼梯术后100天,专项运动能力恢复——连续跳箱运动第四阶: 高级运动能力和防卫再次受伤的能力——回归运动、甚至返回竞技比赛。前交叉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1、什么时候可以解除支具、脱拐步行?支具、拐杖是自身膝关节主将、三军能力不足时,引入的外援。自身强大了,自然也就不需要外援了。为了保护重建的韧带,一般情况下,术后一周内,把支具锁定在膝关节伸直位。一周后可在康复治疗训练时解除支具。当膝关节弯曲可达到100°以上,且伤腿能完全伸直,直腿抬高有力,下降时也能保持伸直,步行中没有疼痛,就可以解除支具了。脱拐要求必须能够达到无痛的正常步态。因此,我们需要在力线,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步态等多角度进行考虑,早期对于这些基础运动功能的重获非常重要。2、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去正常生活、工作?常规生活和工作,一般考虑正常的室内外步行能力、上下楼梯的能力,使用交通工具的能力等。而在达到这样的功能活动之前,要对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柔韧性等打好坚实基础,一味的“静养”是做不到的,可能会适得其反。术后28天,脱支具步行3、我的伤腿看起来比好腿细了好多,怎么办?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双侧大腿粗细差异明显,患侧肌肉萎缩伤腿膝盖不能完全伸直伤腿膝盖弯曲不足伤腿膝关节无力或不稳步态不良平衡不佳并发症往往是由于康复开始时间太晚,或者康复质量不高,没有进行全面康复造成的。并发症一旦出现,也会拖累膝关节康复的进程。所以康复强调及早、高质量,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出现。一旦并发症出现,这个时候的康复已经不是从零开始了,而是从“负数”开始,时间长,花费大。4、做康复时特别疼,疼得我都想跳楼了。有人告诉我,康复就得疼,不疼就没效果,对吗?不对!这是胡说八道!像上刑一样做康复,那是国际上几十年前就摒弃的错误做法。有疼痛,必须及时处理。无痛康复,是高质量康复的原则。因为,刺痛或急性疼痛是一种身体的警告信号,提示着我们身体出问题了。硬掰,不仅低效,而且是对关节的二次伤害。这时如果打开关节腔,里面其实都是炎症和出血。不及时处理疼痛和炎症,会抑制肌肉的正常收缩,这也是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力量下降产生的原因。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疼痛。但很不幸,这样落后的康复还是很常见.....5、我担心以后还能不能做喜爱的运动了?按照国际标准进行高质量康复,约90%的人能够重新回归运动。从结构和时间上来讲,重建韧带的移植物在术后韧带化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比较脆弱,根据“移植物”的不同,时间上有区别,采用“髌腱”的移植物,重建韧带最脆弱是10周左右,采用“腘绳肌”的移植物,最脆弱的时间大约是12周左右。因此在术后3个月内不能跑步,因为移植物尚未痊愈。回归运动的前提,是在康复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并发症,且专业的康复人员进行了全面的功能和运动风险评估。运动风险评估——功能性活动筛查举例6、术后一年多了,我的伤腿还有疼痛,会不会是后遗症?会不会影响半月板?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常见的疼痛有以下几种,膝前痛:常见原因——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膝关节内外侧的肌肉不平衡会导致关节活动轨迹偏离,导致摩擦和挤压滑囊炎:力量和柔韧性差,导致摩擦过多,而产生炎症 髌腱炎:在股四头肌力量不足时,急于进行大强度的运动,导致髌腱压力多大,引起损伤膝盖后面痛:常见的原因——腘肌疼痛:膝盖不稳定和大腿后侧肌肉力量不足,导致这块肌肉过多的使用,引起劳损关节囊过紧:膝盖伸不直关节里面痛:常见的原因——膝关节炎:膝关节稳定性差,关节长期磨损导致的关节软骨退化。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是膝关节的缓冲垫,在关节负重、扭转中分散膝关节的压力。康复没有循序渐进,过早负重、扭转;或者康复不全面,都可能引起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本身不痛,但会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疼痛。上述的问题,都与康复的不全面、不充分有关。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绝不是简单的“掰角度”。全面康复,需要注意全面增加伤腿的力量,促进膝盖前后、两侧肌群的平衡,同时恢复膝关节的角度等。另外,康复还需要科学地“量力而行”,每一阶都为下一阶打好基础,不要越级进行训练和康复。记住,拔苗不会助长,Faster is not better!
很多叉友都会问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老是无法进步,为什么最近角度老是反弹?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吴华尤其是经过一天的训练,第二天早上起来膝关节反弹很严重。还有的叉友在初始3-4周训练,屈伸角度进步很快,但是三周以后屈伸角度反而不如以前。令人感到很苦恼。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膝关节周围有很多肌肉、韧带和滑囊,这些都属于软组织。组织具有粘性和弹性的性质,在受到牵拉和牵伸后,具有回缩的趋势。在经过一天的康复训练后,组织受到的牵拉,使关节的屈曲角度增加。但经过晚上的休息后,弹性组织回缩,所以屈曲角度就在第二天就减小了。只有长期训练以后,组织发生了塑形形变,才可以得到持久满意屈曲角度。2)在受伤后的早期,或者手术后的早期3-4周内,膝关节的康复训练使膝关节的屈曲角度增加,效果很好。但在3-4周后,软组织内的纤维瘢痕组织大量增生,伤口内也开始形成纤维组织,纤维组织的弹性很差,这时候病人就会感觉到屈曲角度的下降,康复训练的效果不好。患者往往感觉到很灰心。但是这时候一定要认识到,一定要严格的科学的坚持训练。纤维瘢痕组织也可以被牵伸开,从而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3)一些不正规的康复训练,会造成组织的撕裂,从而加重组织的粘连,造成屈曲活动度的下降。患者的疼痛加重,从而更加不愿意训练,造成康复训练的效果不佳。4)膝关节周围滑动的重建需要大约一年左右。在一年之内,膝关节的屈曲活动度,都有可能反弹。所以康复训练贵在坚持、科学、系统,不要急功近利,否则适得其反,只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前十字韧带反射:韧带的伤让大脑抑制了肌肉从事康复的一定知道肌肉的代偿有时候是疼痛的来源,以及韧带受损或是关节不稳定时,可以透过肌力训练使肌肉协助稳定关节。因此试着理清与解除肌肉代偿、透过运动治疗与肌力训练来改善活动与运动问题,是康复医学、运动医学很重要的一环。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以前医疗界一直有个说法认为前十字韧带受伤的人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力)比前十字韧带没受伤的人更难锻炼,但原因不得而知。2003年Konishi教授为了测试韧带里的压力受器是否和肌力有关联,于是透过注射麻药来阻断前十字韧带上的压力受器。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被打针的人股四头肌的力量在肌电图上这时候竟然变大了!--------------------------------------------------------------- 前十韧带反射的原理 后来我们发现如果韧带受伤或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大脑会自动去修正韧带或者不稳定地方附近的肌群,来防止进一步的伤害。以前十字韧带受伤的例子来说,大脑会抑制大腿前侧与后侧的肌群,也就是股四头肌与腘绳肌,这是因为大脑觉得膝关节不稳定,所以不要让肌肉出太多力以防小腿骨头(胫骨)跑掉,这同时也会让膝盖下方的髌骨韧带因为力量不均衡而疼痛。 前十字韧带反射这样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前十字韧带反射 这样的现象会带来许多困扰,例如并非全部的十字韧带受伤都需要开刀,而透过肌力训练确实证明能够协助韧带稳定关节,现在肌力却被大脑抑制住了。另一个问题是某些肌肉的力量被抑制后,很容易出现其他代偿的状况,这也不是我们所乐见的。<section style="margin: 0px 4px 0px -3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border-width: 1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color: rgb(122, 58, 144); height: 35px; background-image: url(" wx_fmt="png");" background-position:="" background-size:="" background-repeat:="" background-attachment:="" background-origin:="" background-clip:="">评价与治疗的方法 幸运的是这些年来学界发展出很多种评价与治疗方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在神经动能疗法NKT里面就有提到疤痕与韧带对于肌肉的影响。而在NKT的源头理论:应用肌动学(Applied Kinesiology)中,有提到透过按压的手法或是其他方法(例如磁力)来暂时阻断韧带、大脑与肌肉间的反射,来测试肌力是否因此改变。▼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中后期ACL角度问题】治疗的相关处理方式。【患者基本情况】李先生,男,24岁,右膝关节术后活动受限17周余,爱好打篮球。2019年打篮球导致右膝关节损伤,术前制动半个月,并于2019年12月7日行关节镜下【右膝前交叉韧带重建+外侧半月板缝合+探查清理术】。术后3周,右膝关节周围皮肤及伤口处出现湿疹,制动2周(术后曾在医院康复:SLR、足跟滑墙,膝关节松动术,角度:术后第13周75°)。【康复师评估】视诊:右下肢肌肉萎缩明显,步态异常,站立位重心偏向左侧触诊:伤口瘢痕粘连,右髌前侧紧张,右股四头肌紧张特殊测试:前抽屉试验阴性;Screw home :不能“锁住”,不能维持。关节活动度:功能测试:肌肉围度:肌肉力量:MTT诊断结果:术后17周首次介入康复评估,主要存在问题有右膝关节活动受限,下肢肌力减退,股四头肌肌肉萎缩,臀肌萎缩。下肢活动功能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康复师训练内容】早期以解决关节粘黏,活动受限,恢复关节正常活动范围,激活恢复萎缩肌群,重建下肢正常功能模式为主。1、牵拉关节囊2、手法松解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关节松动术增加关节活动范围3、Compex+激活股四头肌4、更多康复训练(腘绳肌为主臀桥)(臀中肌激活)【康复末评】经过康复训练,活动度达到下肢正常功能角度,肌肉恢复至可完成日常生活功能状态,可无拐杖独立行走,可独立上下楼梯。可以顺利进阶下个康复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