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内生性软骨瘤也称Ollier病常累及长管状骨和手足的短管状骨的骨干和干骺端,导致患者肢体发育异常和畸形,累及关节功能和外观。多发性内生性软骨瘤的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包括单纯刮除、病灶刮除后人工骨或自体骨植入、病变骨截骨自体骨移植、伊氏架骨延长术改善患肢长度。
强直性脊柱炎后期累及颈椎、胸椎、腰椎,形成胸腰段后凸或侧后凸,严重者形成“折叠人”“无头人”,水平视线受限,无法正常生活(平卧、咀嚼、吞咽)后期胸腰椎后凸会出现行走困难、脏器受压及肺功能受限严重影响基本生理功能的完成。手术的作用:1、恢复平视2、恢复矢状面平衡3、改善肺功能和消化功能4、改善生活质量,恢复劳动能力,重返社会。
轻度的脊柱侧弯除引起脊柱的不对称外,不会影响脊柱的灵活性、稳定性。但如未经治疗,大部分侧弯患者将发展加重,不仅可导致明显的外观畸形如双肩不等高、剃刀背畸形。双侧腰线不称,这种外观畸形会对患者融入社会时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会心理压力,而且畸形程度越重,心理压力越大。脊柱侧弯患者会出现肌肉的疲劳、疼痛,脊柱关节退变、僵硬、躯干的塌陷进而导致心肺功能障碍,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危及生命,部分患者神经受压导致下肢疼痛、麻木、无力,大小便异常,严重者可导致瘫痪。所以要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本文系王庆雷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国内外文献表明:支具治疗可有效控制早期脊柱侧弯的进展,特别是对轻型特发性脊柱侧凸,可以避免手术或减轻手术患者的严重程度。支具治疗是脊柱侧弯的非手术治疗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它的适应症如下: 1、侧凸在20度至40度之间的轻度脊柱侧凸,尤其婴儿型和早期少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弯。 2、在生长发育期,骨骼未成熟的患儿早期宜用支具治疗。 3、侧弯的节段长,支具效果佳。 4、40度以下的柔韧性较好的腰段或胸腰段侧凸,支具治疗效果最佳。
儿童骨囊肿是好发于长骨干骺端的囊性病变,也称孤立性骨囊肿,常发生于5至15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好发于肱骨和股骨,通常没有症状,往往出现病理性骨折后被发现,分为活动型和静止型,一般10岁以下,x线片病变距离骺板0.5cm以内的为活动型,年龄较大,病变距离骺板大于0.5cm通常为静止型。治疗分1.手术病灶刮除植骨内固定2.注射类固醇激素3.穿刺引流4.注射自体骨髓5.经皮穿刺抽液注射人工骨。目前经皮穿刺抽液注射人工骨效果良好,被逐步广泛应用。本文系王庆雷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支具治疗是脊柱侧凸的非手术治疗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脊柱侧凸都适合支具治疗,如: 1、大多先天性脊柱侧凸支具治疗效果差。 2、青少年型的脊柱侧凸角度超过40度时,不宜支具治疗。 3、合并胸前凸的脊柱侧凸,不宜应用支具治疗,因为支具会加剧前凸畸形,使胸腔的前后径进一步减少。 4、病人及家长不合作者不宜支具治疗。 5、支具治疗过程中侧凸迅速进展每年超过5度以上,已证明支具无效,应手术治疗。
弹性髓内针可以做到闭合置钉,骨折处无需切开,高度符合微创理念,愈后佳;创伤小且美观,骨折愈合后取出方便。最近我做几例,汇报如下:病例一:7岁男孩,肱骨骨折,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病例二:10岁男孩,有股骨干骨折
胎儿期脊柱的矢状面呈现“c”形,出生后脊柱变直,当孩子站立的时候,首先形成腰椎前凸,同时形成代偿性胸椎后凸,最后形成颈椎前凸以平衡头部。姿势性后凸一般是轻微的后凸,拍片不会观察到结构性变化,预后一般较好,不需特殊处理。对于结构性脊柱后凸,常常拍片发现椎体前部的高度减低,常见原因:先天性发育异常、代谢性骨病、肿瘤、感染、外伤、还有一些特发性的疾病。常见的脊柱后凸畸形类型:特发性休门病脊柱后凸、先天性后凸畸形、创伤性脊柱后凸、感染性脊柱后凸、脊髓发育不良性脊柱后凸等。这些疾病通常需要矫正和固定,手术方法多样,如:Pont截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so)、蛋壳手术和后路椎体切除术等,同时进行椎弓根钉棒固定技术,目前前路手术很少应用。
低龄儿童的脊柱侧凸具有发生早、畸形进行性加重等特点,治疗困难,是脊柱外科的难题之一。通过支具治疗推迟手术年龄的方法对其矫正作用有限,患儿也很难坚持佩戴支具。严重脊柱侧凸的青春期患者,可以行矫形融合手术,手术对其脊柱发育和心肺功能影响较小。但是对于脊柱侧凸低龄患儿,矫形融合,手术明显影响儿童脊柱和胸廓的发育,导致躯干和下肢比例失凋,很难让人接受。一般来讲,胸椎高度在5岁以前,10岁以后生长较快,肺泡在8岁左右达到成人水平,所以对于5岁以下儿童,脊柱融合手术还可影响患者心、肺的发育和功能。此外,手术后脊柱活动度和功能必然受影响,融合脊柱相邻节段尤其是腰段脊柱退变、相邻节段后凸畸形、下腰痛、内植物相关的并发症以及迟发感染的发生率亦较高,因此,国内外一些学者一直尝试用一些不融合脊柱的方法来治疗低龄儿童脊柱侧凸。目前临床上脊柱侧凸非融合手术主要包括三大类:(1)脊柱生长阀技术;(2)垂直可延长的钛肋骨技术(vertical expandable prosthetic titanium rib, VEPTR);(3)前路椎体U形钉技术。其中前两者为延迟融合技术,后者是完全不融合技术。脊柱生长棒技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一种脊柱非融合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