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 张超 医师
血管瘤是由胚胎期血管网增生所形成,是先天性的。是血管发育异常,属于错构瘤性质,而非真性肿瘤,但是具有畸形和肿瘤的双重特性。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病,约3/4病例在出生时就可看到,其余1/4亦大部分在婴儿期即被发现。女性较男性多l-2倍。一般血管瘤有自然消退的可能,但是不是所有的都能消退,由于生长呈破坏性所以应早期干预。血管瘤的命名和分类非常繁杂,本文按传统的临床分类法介绍如下。分为三大类:第一类 毛细血管瘤:再分3类:1、新生儿斑痣:是一种淡红色或淡蓝色的表皮变色,通常位于头顶中线后部、颈部或骶部,也可见于眉间皮肤或胸腹部,出生时即存在,一般在数月内逐渐自行消失,一般毋需治疗。2、皮内毛细血管瘤:有三种临床变异型,都需要治疗。1)、橙红色斑:特征是一种从橘红色到铁锈色的斑块,平坦而不高出皮肤表面。多数在前额、上眼睑、鼻孔周围、枕部或颈背部。出生时即存在,面积大小不一,手指压迫可暂时退色。2)、葡萄酒色斑:颜色深,呈暗紫色。葡萄酒色斑特别是在面部的,因影响美观,使患者产生心理烦恼。5岁后多应用手术切除治疗以免产生心理影响。3)、蜘蛛形痣:特征是从一个皮下中心小动脉,发出许多放射形扩张的皮内毛细血管,其形态酷似蜘蛛。可在放大镜下,用烧红的针头触灼痣的中央进行治疗。3、草莓状毛细血管瘤,本病非常多见,通常在出生后初几日内发现,以后逐渐增大,常高出于皮肤面,鲜红色,呈现许多小叶。虽然有完全或部分自行消失的可能,但是多数病例手术切除比较安全。也可用冷冻疗法,缺点是常常留下显著的疤痕。硬化剂注射疗法,要求分点多次注射,有引起疤痕的危险,现多已摒弃。放射疗法,小儿应特别慎重。第二类 海绵状血管瘤是由大量充满血液的腔隙或窦所形成。治疗过去虽也采用过硬化剂注射、放射疗法、电凝固法等,都不能完全治疗本瘤,而且有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故均已很少应用。目前对海绵状血管瘤主要是手术治疗。第三类:蔓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它是包含有小动脉和小静脉吻合的血管瘤。比较常见是头皮或肢端的蔓状血管瘤。应早期治疗。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我们孩子是在两岁左右的时候发现的的小阴唇粘连的 2011年10月份左右孩子2周岁左右吧去医院北京儿研所外科看的,大夫给开药说是回家洗了再抹,等不红了再来,第二次去了,大夫说可以做分离手术,就给做了。当时也有血。孩子表现很痛苦哭的很厉害。开了洗的药和红霉素药膏,回家一直用。也每天洗。偶尔两天洗一次。可是最近2012年2月9日我发现好像又有点粘连,反正看着阴道口很小,不知道是不是粘连了。 我想知道为什么会粘连呢。我们家长需要平时怎么给护理。还有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总是粘连呢。有的自出生都可能不会洗也不会粘连。我想知道粘连的原因和怎样护理。谢谢大夫们了。沈阳市儿童医院外科张超: 小阴唇粘连一般是因为局部清洁不好发生炎症出现的。你说的情况考虑还是你洗的时候没有真正的清洗干净。别的没有什么。患者:谢谢张大夫在百忙之中回答我问题,我还想咨询一下。那清洗的时候是不能太用力吧。能用盐水清洗吗?现在能看到阴道,但是看着很小。我不知道是不是又粘连了,谢谢您的答复患者:洗的时候,要是看到有白的东西能用布好好擦洗吗?我不敢太用力擦洗。还有看到红用不用擦什么药膏啊沈阳市儿童医院外科张超: 清洗的时候不可以太用力,不要用盐水清洗,清水即可,可以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看看,如果发红可以用药膏,比如红霉素眼膏,或者多粘菌素B软膏也行。患者:谢谢张大夫的回复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男孩,13个月 B超结果 右侧睾丸 横切(钩) 纵切(钩) 鞘膜腔(钩) 大小(上下*前后*横径) 15*8*10mm左侧睾丸 横切(钩) 纵切(钩) 鞘膜腔(钩) 大小(上下*前后*横径) 16*10*12mm右侧附睾 头部(钩) 体部(够) 尾部(够) 左侧附睾 (钩) 体部(钩) 尾部(钩)左侧鞘膜积液 男孩,13个月,怀疑的小儿疝气,做了B超,医生说需要开刀,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说明,是因为小儿疝气还是左侧鞘膜积液.如果需开刀的话是不是马上需要动手术,还是可以稍微缓一缓,等稍大一点儿为好.谢谢沈阳市儿童医院外科张超: 小儿一岁以后疝气和鞘膜积液是一样的手术方法,不可能自愈了,所以只能手术治疗。说的没有问题。患者:谢谢,能否再问一下,这个手术在那个年龄段比较适宜呢,听说有一种微创手术,这种手术后是不是伤口不太疼呢,我怕现在动手术孩子会因为伤口疼痛,不停的哭.沈阳市儿童医院外科张超: 微创就是用腹腔镜做手术,创伤小口很小,一岁以后就可以做了。患者:谢谢张大夫,这样我就安心多了.沈阳市儿童医院外科张超: 不用客气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孩子12周岁,无不适感觉也无外伤。2011.8.11去看医生,说可能是鞘膜积水,做了彩超,结果如下:右侧睾丸大小约26*10*16mm,左侧睾丸大小约31*14*19mm,双侧睾丸内见弥漫性强回声点,较大的大小约0.5mm。右侧附睾头大小约6*6mm, 附睾体厚约2mm,附睾尾大小约5*4mm,回声尚均,未见明显异常。左侧附睾头大小约7*5mm, 附睾体厚约2mm,附睾尾大小约6*5mm,附睾头部可见一囊性回声,大小约4.2*3.5mm,边界尚清,CDFI:囊性回声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侧附睾头部囊性回声,双侧睾丸弥漫性微结石 医生说观察,半年多了,还是没啥变化 不知道要不要手术?孩子刚要发育沈阳市儿童医院外科张超: 睾丸附件囊肿要是没有扭转或是坏死不用处理,看看发展情况,定期复查早期3个月,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超声即可。患者:非常感谢您的回复。若果是畸胎瘤,那一定要手术吗。我曾在网上看到过有畸胎瘤这种说法。母亲有过单侧卵巢畸胎瘤,这种病会不会遗传啊?沈阳市儿童医院外科张超: 畸胎瘤是需要手术的,但孩子超声显示不像畸胎瘤,另外不是遗传病不会让孩子得的。患者:谢谢张大夫的回复。沈阳市儿童医院外科张超: 不用客气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孩子年龄12周岁,做彩超后所见双侧睾丸连续扫查,大小形态正常,左侧大小:29mm*15mm,右侧大小31mm*17.6mm,轮廓光整,实质回声均匀。左侧附睾头大小9mm*6.7mm,轮廓光整,其内探及大小为8mm*6mm无回声,实质回声均匀,右侧附睾头大小12mm*12mm轮廓光整,其内探大小为11mm*10.5mm,实质回声均匀。CDFI:睾丸内及附睾内血流信号正常 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现在我应怎么做?此病有没有什么危险?沈阳市儿童医院外科张超: 不危险,但是需要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患者:张大夫您好,谢谢您百忙之中的回复,那请问一下,这种情况用做手术吗?我现在要注意些什么?沈阳市儿童医院外科张超: 现在不需要注意,他张在那里不用管它,大约三个月给他复查看一下,没有长大,或是扭转就那样,之后就半年给他复查一下,有事再找我。患者:多谢张大夫!沈阳市儿童医院外科张超:不用客气,呵呵
患者: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检查部位:腹股沟影响表现: 左侧精索区可见液性暗区,范围2.1X1.3X3.7CM,透声可。 探查时,双侧腹股沟区未见腹腔内容物疝出。右侧睾丸大小为1.5X0.8CM,左侧睾丸大小为1.6X0.8CM,双侧睾丸实质回声未见异常。 注意穿内裤,无具体治疗 希望专家帮看看这种情况有没有问题,不管他有没有影响,是不是很紧急,能否自愈,给些中肯的建议和评述。非常感谢~!沈阳市儿童医院外科张超:孩子现在考虑单纯左侧精索鞘膜积液。一岁以上只能手术治疗,没有其它办法。患者:谢谢,张大夫
(来自网络作者再次编辑总结)膈肌肌纤维发育不良或萎缩,出现膈的位置上移,分先天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膈膨出指胚胎时膈肌发育障碍,发育不全,腹内正压和胸腔内负压增高,膈肌本身逐渐伸长变薄,上升入胸腔内,膈肌的全部或一部分发育不全,致成全膈或单侧膈膨出;局部受累可引起部分膈膨出(如前面,后外侧及正中部位)。先天性膈膨出可合并其他内脏畸形,如肺发育不全,胃逆转,肠旋转不良和异位高肾等,后天性膈膨出的原因多为膈神经受损引起的膈麻痹,膈下感染也可并发膈膨出。局部膈膨出多见于右侧。膈膨出若为完全性,可使食管进入胃的角度变小,食物通过障碍,发生返流。胃底亦可扭转或升高,食物不易通过贲门和幽门,完全性膈膨出的儿童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食欲不振,间歇肠梗阻。单侧和局限膈膨出多无症状。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于女性,比例约2~3:1。病理: 本病的原因尚无一致意见。一侧性多发生于左侧,局限性多见于右侧膈顶内前方,二者均可发于两侧,但较罕见。大多数认为膈膨升是由于膈肌全部或局部发育不全、萎缩和麻脾所引起,在病理上膈膨升的膈为一层纤维性薄膜,除膈肌纤维性先天性发育异常外,可能与继法与肺发育不全使膈肌下降能力减弱有关。而后天性多由神经原性和肌原性因素造成。如外伤、手术、纵膈疾病等损伤神经兼有腹压增高,胸压减低等因素导致发病。临床表现: 一般无任何自觉症状,或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痛、上腹不适、呕吐、吞咽困难等。新生儿因膈膨升压迫心脏,纵膈摆动,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和紫绀等症状,急需手术治疗。影像学表现:1、膈顶显示完整的弧形阴影,明显升高,可达三、四后肋或高达第二肋间隙。其下紧贴胃泡及含气肠曲,右侧膈膨升易发生间位结肠,而误为游离气体。2、膈的动度减弱,完全消失,甚至出现矛盾运动。3、因膈膨升产生推压征象,心影纵膈移向健侧,随呼吸纵膈摆动明显。肺组织受压可出现盘状肺不张。4、左侧出现膈膨升如伴发胃扭转,钡餐检查胃呈纵轴翻转,紧贴膈下如虾状。5、由于肌纤维稀少,甚至缺如膈明显变薄,CT三维成像呈弧线状阴影。局限性膈膨升多见于右侧内前方,呈半圆形阴影,突向肺野,密度均匀,境界清晰,吸气明显,呼气变平,深呼吸可不显示。侧位与心影重叠,局密度增高,很似叶间积液或中叶病变。CT三维示膈顶下局限突出的肝脏阴影与膈膨升的膈范围相对称。侧位片与心影重叠,右侧略偏后,为实性阴影,而左侧则偏前,为含气胃泡影。鉴别诊断:1、 膈疝、膈膨升、膈麻脾鉴别诊断 膈疝 膈膨升 膈麻脾膈的位置 正常 显著上升 轻度上升膈的轮廓 模糊 清晰 清晰膈动度 正常或受限 减弱、消失、矛盾运动 矛盾运动胃肠位置排列 胸腔内,紊乱 膈下、伴发胃扭转 膈下、位置正常胸腔脏器移位 无、轻度 显著 无、轻度病史 无或有外伤史 无 膈神经损伤史2、肺底积液 卧位患者肺野透亮度减低,膈的位置正常。膈膨升肺野透亮度无改变,膈膨升仍然位置很高。
“隐匿阴茎与埋藏阴茎”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名称也不一致。国内多数人称为“隐匿阴茎”者,相当于国外的Buried penis(埋藏阴茎);国内也有人称之为埋藏阴茎。定义为“埋藏阴茎自幼即表现为阴茎短小或缺如,多无肥胖,虽耻骨联合前也可见脂肪层较厚,但较为局限,多有包茎,诱发阴茎勃起可见阴茎皮缺乏。”沈阳市儿童医院外科张超国内多数人称为“埋藏阴茎”者,相当于国外隐匿阴茎(Concealed penis),文献较少,一般多见于肥胖患者,阴茎皮肤缺乏不明显,阴茎头能外露,无包皮口狭窄,但由于阴茎皮肤与阴茎体之间活动度过大或不附着,随着阴茎根部和下腹部脂肪堆积,使阴茎隐匿于皮下组织内。国内知名教授如“李旭良,龚以榜,林涛”等严格按照国外的定义见“小儿埋藏性阴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李旭良,龚以榜等。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6年8月第17卷第四期。”笔者较为认同。其他一些国内学者与之相反。因此,国内外也有人将Buried penis与oncealed penis视为同义词。
小儿疝气嵌顿了(卡住了)是非常危险的,是小儿急症,不及时处理,后患无穷!如肠管坏死、睾丸坏死(女孩卵巢坏死),睾丸萎缩等。必须给予重视!参见http://www.webpds.net里面的阐述。应急办法:1、立即到医院,如果嵌顿时间在12小时内,没有禁忌症时医生可以试行还纳(新生儿不能还纳,立即手术),如果复位成功,2-3天后(水肿消退)手术,否则立即手术。
全网发布:2012-01-03 19:46 发表者:张超 (访问人次:66)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扳机拇指,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多在出生数周或数月才被发现,常以病儿拇指不能主动伸直而就诊。单双侧均可发病。在掌指关节部位的拇长屈肌的腱鞘有一狭窄性病变,致拇长屈肌腱的梭形肿胀是造成拇指伸直受限的主要原因。沈阳市儿童医院外科张超临床表现:拇指指间关节保持在固定的屈曲位,不能主动的伸直拇指,有时在被动伸直时可出现弹响并伴有疼痛。于掌指关节掌侧,可以摸到硬的结节状肿物。治疗:对症状轻的可以先观察,轻柔的被动伸直,有些可以逐渐自行缓解。大多数的扳机拇指需要手术治疗,在拇指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做一小横切口,显露腱鞘的狭窄部分,纵行剪开。手术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