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指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降低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性,消除炎症、减轻水肿,放松肌肉,同时可以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致痛物质的代谢,促进受损部位神经的修复,从而解除或减轻疼痛。它是按神经的走行和支配规律进行药物注射.所用药物更合理,更广泛,更具安全性。适用范围更广,不但在临床上可用来镇痛、治疗,还能进行诊断、判断预后和预防疾病。并且技术操作难度更大、操作更复杂、要求更精确,适用于各种痛症、一些非痛性疾病。封闭治疗起源于原苏联,是将药物注射于人体的局部痛点,以起到止痛的作用,可以简单理解为哪痛打哪。两者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概念,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神经阻滞疗法作为疼痛治疗的最基本的手段,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疼痛患者解除切身的痛苦。1、使用药物不同 “封闭”一般使用药物浓度较高,而“神经阻滞”使用较低浓度的药物就可以达到治疗的作用,所以不会有肢及全身产生不良反应。 2、部位不同 封闭注射药物的部位是疼痛点,相当于神经阻滞的靶区阻滞,神经阻滞是按神经的走行和支配规律进行药物注射,如临床常用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部位是在颈部,但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交感型颈椎病,高血压,面瘫等十几种疑难症。 3、技术操作难易和疗效高低不同 “封闭”只是把药物注射到病变部位的近端或附近就达到目的,甚至“哪疼打哪”,精确度要求不高。而“神经阻滞”是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培训才能正确实施的技术操作,心须要把治疗药物准确地注射到病变组织内或其周围,才能达到治疗的预期效果。 4、对诊断的要求不同 “封闭”疗法是根据疼痛封闭以阻断疼痛弧的持续,注射前诊断不一定明确,注射部位也不一定是病灶,因此诊断不明确也可以进行,往往疼痛减轻了但病灶可仍有发展。而施行“神经阻滞”疗法前,必须明确诊断,了解病灶所在,药物必须注射到病灶处。因此,两者疗效相比,就不能同日而语了。“神经阻滞”疗法的特点是“用最需要的药物,以最直接的方法,十分准确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因此,“神经阻滞”是集中药力优势,打歼灭战和快速战的一种治疗,收效快、疗效高、病人到医院次数少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由此可见,两者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概念,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神经阻滞疗法作为疼痛治疗的最基本的手段,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疼痛患者解除切身的痛苦。
1 心理疏导中风后遗症患者在经抢救治疗后,大部分神志是清楚的,但是由于突然的疾病造成患者的心理遭到严重的打击和挫伤,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常表现为惊恐、抑郁、自卑、烦躁等心理状态,性格也变得暴躁,对康复失去信心,故而家属要多给予理解和爱心,要解除病人思想负担,告知病人所有症状通过顽强锻炼,均可在1~3 年内逐步改善,从而尽力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改善其心理感受,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为了减轻患者的情感障碍, 提高生活质量, 应对患者进行益智活动的训练和情感支持, 如多带患者到邻居家串门, 鼓励患者辨认原来的熟人, 辨认图画, 写简单的字, 画简单的图, 用健侧手吃饭, 给患者读报等等。每天多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语言要亲切、对患者多鼓励、多安慰, 多谈一些积极偷快的话题, 让患者生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及时的心理疏导,包括家人、亲友的安慰、鼓励,情感联系的加强,患者感受到自己仍然被家庭和社会需要,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2 家庭环境布置患者由于后遗症导致行动不便,所以保持一个干净、舒适的室内环境很重要。室内应该保持温度20~24℃,湿度50~60%。一定要保证足够的阳光照射,要注意室内的空气新鲜,经常通风,但是要避免直接风吹患者,房间应该宽敞些,家具要少些,地面不要太滑,给患者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可经常播放一些患者喜爱的音乐,让患者保持乐观轻松的心情。另外患者的居室一定要摆两张床,患者家属和患者各用一张床,患者的床要大一些,这样有利于翻身、起坐的训练。3 饮食护理指导原则上,脑中风后遗症病人的饮食结构应调整为足量高蛋白、蔬菜水果、低糖低盐低脂肪,并要戒烟、酒。凡膏粱厚味、肥甘辛辣之品,均有动火生痰之虞,应予避免。脑中风后遗症病人饮食要有节制,每餐食不宜过多,尤其晚餐量应有所控制。每天摄取的热量应较正常人为低。蛋白质的摄取以鱼类和豆制品类为好,瘦猪肉、禽类、蛋清、兔肉等的胆固醇含量亦较低,也可以选用。维生素以B 族和C 为主,目的在于调节代谢及增强抗病能力,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恢复。脑中风后遗症病人因肢体功能不便,活动较少,常易出现便秘,故应多食新鲜蔬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青菜、芹菜等。4预防并发症指导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和褥疮。因此,应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4~6次/日,每次拍背10分钟左右。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达到清洁尿路的目的,对女患者尤其应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预防交叉感染。对于瘫痪在床的患者,每2~3小时翻身1次,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定时温水擦澡、按摩,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预防便秘: 患者长期卧床,由于肠蠕动减慢,常见便秘现象,有的患者因为用力排便致使脑出血再次发生。因此应注意饮食结构,多吃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并给足够的水分,必要时应用通便药物或灌肠。5 功能锻炼当患者病情稳定(一般脑梗塞发病1周后、脑出血发病3周后)即抓紧早期功能锻炼,以防止关节出现废用性挛缩。5.1 按摩与被动锻炼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家人可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家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在上述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5.2 逐渐开步走路并做上肢锻炼在上述阶段基本巩固后,可常做些扶物站立,身体向左右两侧活动,下蹲等活动;还可在原地踏步,轮流抬两腿,扶住桌沿、床沿等向左右侧方移动步行,一手扶人一手持拐杖向前步行。锻炼时,应有意使患肢负重,但要注意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掌握时间不宜过度疲劳。同时可作患侧上肢平举、抬高、上举等运动,以改善血循环,消除浮肿,平卧床可主动屈伸手臂,伸屈手腕和并拢、撑开手指,手抓乒乓球、小铁球等。5.3 逐步加强功能锻炼,达到生活自理在能自己行走后,走路时将腿抬高,做跨步态,并逐渐进行跨门槛,在斜坡上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逐渐加长距离;下肢恢复较好的病人,还可进行小距离跑步等。对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精细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在进行功能性康复锻炼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药物防治,还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注意除应树立患者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大多数缺血性脑中风病人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6语言的指导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语言训练应和肢体训练一样,越早开始效果越好。只要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患者能耐受集中训练30 分钟以上,就可以开始了。家属可以通过听觉语言刺激训练,促进听理解及阅读理解能力恢复;通过言语构音训练对语言障碍、构音失用等患者,进行舌、唇、齿、软腭、咽喉、下颌及口部肌肉的多种运动及发音练习;通过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训练对于重度失语者,可在听理解、选择、判断的基础上尽快找到与患者交流的技巧,尽可能地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流[4]。脑中风病人可有各种类型的语言障碍,往往因不能表达自己的要求而焦急、烦躁。家人必须耐心、细心观察病人的表情,准确判断病人的心意,满足病人的要求,在训练的过程当中,给予患者多一点鼓励,帮其树立恢复的信心。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且恢复极为缓慢,使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95%以上的患者在症状平稳后均转入家庭疗养。本文从心理疏导,家庭环境的布置、科学的饮食调护、功能锻炼、语言的训练等方面指导家属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地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功能缺陷,有助于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医生,不好了,患者***晕了!”在门诊或住院部对患者进行针刀治疗时,有部分患者因针刀出现晕厥的现象,在一旁的家属会这样大声呼叫我。面对这种情况,我一般都会先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然后停止操作,使患者平卧或头稍低位,注意为患者保暖,立即灌入温开水或白糖水。若仍人事不省,呼吸细微,脉细弱者,便嘱护士为患者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心电监护,对症处理。一般患者经过10分钟左右基本可以恢复正常。上面所描述的画面就是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晕针刀的情况,由于及时的采取了正确的处理,没有一例发生医疗事故。但因为有些患者及其家属对此种情况不甚了解,因此会惧怕再次进针刀治疗。为了让患者能正确认识此种情况,特为大家全面介绍一下晕针刀。那么晕针刀的机理是什么?这一定是大家首先要认识的问题了。晕针刀是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或称血管减压性晕厥),属于反射性晕厥的范畴。它是由于强烈的疼痛及恐惧心理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床(尤其是周围肌肉)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脏的输出量减低,血压下降,导致短暂性、广泛性的脑血流量减少,而发为晕厥。那么晕针的原因有哪些?1、初次接受针刀治疗的患者,由于思想顾虑重重,精神过度紧张;2、有晕针史;3、患者平素体质虚弱;4、患者过饥过饱、疲劳、或体位选择不当;5、针刀手法操作过重。晕针的一般症状是什么?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眼花、天地翻转、心慌气短、恶心欲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二便失禁、不省人事等。既然知道的晕针刀的机理和原因,那么如何预防晕针?1、做好患者思想工作,消除患者顾虑,缓解患者精神紧张;2、避免患者饥饿疲劳;3、选择合适的体位;4、注意操作手法和轻重;5、注意观察患者神色变化,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了解了上面相关内容后,患者朋友们应该对晕针刀有了更清晰明确的认识吧。进行针刀治疗时患者只需积极配合医生,提前做好针刀前的准备工作,应该会很大程度的避免出现晕针刀的现象,即便出现了晕针刀的现象,也无需惧怕。
患者李xx,因“右侧腰臀部及下肢疼痛不适1年,加重2月”入院,入院后症见:右侧腰臀部及小腿外侧酸胀痛,行走活动受限咳嗽及喷嚏时症状加重,右侧踝关节麻木不适明显,双下肢无放射痛。查体:腰椎生理凹陷消失,腰椎1-5棘突及两旁肌肉无明显按压痛,右侧腰臀部及小腿外侧肌肉有明显按压痛,双侧下肢无放射痛,末梢循环及感觉运动正常。双侧股神经牵拉试验(-),右侧直腿抬高试验45°,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双侧“4”字试验及梨状肌紧张试验(-),双侧足踇背伸肌力正常。辅助检查:腰椎正侧位片示: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椎间盘CT平扫示:L4-5、L5-S1椎间盘向周围膨出并向后突出,L5-S1椎间盘层面后纵韧带钙化。根据影像学资料及患者体格检查结果,考虑患者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伴有骨盆前倾。因此治疗上除了对患者进行腰椎椎体旁神经阻滞治疗,同时进行骶髂关节神经阻滞治疗及髂腰韧带针刀治疗改善症状。经过7天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除右侧臀部及小腿外侧略有酸胀外,无其它疼痛不适表现,腰部活动基本正常。治疗前患者行走情况治疗后情况:
经常遇到颈椎病的患者跟我抱怨说:“这头晕脖子痛到底怎么治疗啊,康复科医生告诉我要进行针灸按摩治疗,疼痛科医生告诉我神经阻滞、小针刀治疗,骨科医生吓唬我说赶紧注意,不然就要手术治疗,到医院跑一圈后还是不知道怎么治疗啊?”在这里我要告诉您的是,他们说的答案都没错,目的都是要帮你解决问题,只不过是看颈椎病出发的角度不同而已。在跟各位介绍颈椎病的治疗之前,首先需要向你们简单的介绍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分型,然后各位就自然明白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况了。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邻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受累而引起的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发病因素有:1、椎间盘变性;2、慢性劳损;3、头颈部的外伤;4、颈部炎症;5、发育性椎管狭窄;6、先天性畸形;7、颈肋和C7横突肥大。颈椎病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病理学角度讲,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一)颈椎盘变性阶段;(二)骨刺形成阶段;(三)继发性改变。依据以上的发病原因、病理学改变及临床症状颈椎病可分为7类:1、颈型颈椎病(落枕型)——以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头部转动时闻及异响;2、神经根型颈椎病(麻木型)——以神经分布区的感觉障碍为主,其中以麻木、痛觉过敏、感觉减弱为多见;3、脊髓型颈椎病(痿废型)——以缓慢的进行性双下肢麻木、发冷、疼痛和乏力,步态不稳、易跌跤多见;4、椎动脉型颈椎病(晕厥型)——以眩晕为主,眩晕为旋转性的、浮动性的、摇晃性的、或下肢发软站立不稳,有地面倾斜后地面移动等感觉;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五官型)——以头痛、睑裂增大、视物模糊、心跳加速、心前区疼痛和血压升高等。6、食管压迫型颈椎病——以吞咽硬食物时有困难感及食后胸骨后的异常感觉(烧灼、刺痛感),进而影响饮食与流质进食。7、混合型颈椎病——有以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颈椎病同时存在。以上简单向大家介绍了一下颈椎病的发生病例机制及临床分型,现在可以回归主题向大家介绍治疗方法了。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总的来说可以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需要告诉大家的是,任何类型的颈椎病都可以选则非手术治疗,但考虑到最终效果以及治疗条件,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包括:1、局部型和轻型脊髓型颈椎病;2、单纯性颈椎间盘突出症;3、某些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4、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但其诊断依据不足,宜先选择非手术治疗;5、已确认有颈椎病,但患者有严重的脏器疾患,不能承受外科治疗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6、需要手术治疗,术前准备和手术后恢复期的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手法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神经阻滞疗法及穴位注射;小针刀治疗;颈椎牵引疗法等。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包括1、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资料及其他的诊断资料,明确诊断并至少经6周以上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者;2、严重的神经性损害(脊髓型、神经根型)以及进行性或无明显好转的神经性病变者。手术治疗包括:以颈前路减压、摘除突出椎间盘、椎体间植骨融合为首选;多节段受累伴椎管狭窄或后纵韧带骨化者,选择颈后路减压术。看完上面的介绍,大家现在应该明白为什么会出现文章开头的情况了吧。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颈椎病的患者都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保守治疗的方式解决自身的问题,只有少数病人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采用手术方式解决。但是具体哪种方式最适合患者,这就需要临床医师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以及疾病发展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得出一种既能让患者接受又能取得很好效果的治疗方式。颈椎病患者也不必一定要拘泥于哪种或哪几种治疗方式,只要对自己疾病的康复有很好效果的治疗方式,都可以尝试。毕竟任何一种保守治疗方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每一种方式治疗时的侧重点不一样,但最终的都会有满意的效果。现在您应该对颈椎病改怎么治疗心里有一个自己的答案了吧。
每次我在门诊为腰痛患者看病时,病人问的最多的一句是:医生,我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吗?今天我就给广大患者科普一下:怎么用简单的方法初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绝大部分都会有腰痛,这一点大家应该都同意,但是不是腰痛的患者一定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呢,很显然不是的。腰痛的患者也可能是患有腰肌劳损,腰三横突综合征,棘上或棘间韧带损伤等等;那怎么办?不要急,接着看第二步。第二步:患者朋友有腰痛症状的基础上,又出现单侧或者双侧下肢的麻木或放射痛。在这种情况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性就大增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腰痛的症状和下肢麻木或放射痛的症状必须是同时出现或者在同一时间段先后出现,那么患者患病的可能性更大。腰痛和腿麻同时出现,腰痛和腿麻同时出现,腰痛和腿麻同时出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也有朋友问我:“我父亲中风3年了,右侧下肢一直麻木,最近腰疼,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啊?”,我肯定的告知他“你父亲运气好,应该不是患此病”;第三步:有意识的用力咳嗽或打喷嚏一下,会出现腰部疼痛及下肢麻木或放射痛加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因为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腹压增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此时椎间盘的突出会加重,同时对神经根的压迫也会加重,故症腰痛及下肢麻木疼痛不适症状会加重。第四步:回想自己一直从事的工作是否需要长期弯腰或腰部长期处于弯腰或慢性劳损状态。如果以上四步都存在,那么您有90%的可能性已经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了。此时建议患者于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在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后给患者进行查体,做一个股神经牵拉试验和直腿抬高试验,进一步确定患者是否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查体方式如下图:如果此时患者刚好查体试验是阳性,那么患者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性增到95%。也许有患者会问,那现在应该可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了吧。不,还差一步——结和影像学进行检查。一般我会建议患者进行腰椎CT和MRI检查,如下图:如果有腰椎间盘的影像学改变,并且影像学改变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吻合才能最后100%确诊就诊患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本文系陈凡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小针刀疗法主要治疗哪些疾病?答主要是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所致的颈椎病、颈肩综合症、腰腿痛(包括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等等)、网球肘、跟痛症、腱鞘炎、各种关节韧带损伤,以及由于扭挫伤、挤压伤、骨伤、手术或者肌肉注射等引起的局部软骨组织长久性疼痛有独特疗效。2、小针刀的上述适应症是否属于骨科范围?答:针刀适合症主要是软组织外伤,是属于一门新的学科——软组织疼痛专科,而骨伤科是针对骨性病变如骨折、关节脱位,各种骨性破坏等为是要适应症的,所以不属于骨伤科的诊治范围。3、小针刀是刀吗?做针刀手术时有无痛苦吗?答:小针刀是一种似针非针,似刀非刀的治疗器械,是一种尖端只有0.8毫米宽刀刃的针具,进入皮肤时,轻微疼痛,只有病变部位松解时有较强的酸感,一般80岁以下、血压基本正常、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都能忍受。4、针刀治疗后,回去配合牵引、推拿是否更好些?答:不,有些病回去再行牵引、推拿可能反而会加重,所以建议尽量不要“画蛇添足”。5、针刀治疗后有时局部疼痛反而加重,这是为什么?答:扎针的部位有时有三天左右的加重反应,身体虚弱或者尿病患者加重反应的时候可能会更长些,这是小针刀治疗后正常的反应。反应的出现和轻重与病程的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病变部位越重,时间越长,反应反而越小,反之加重。所以有“病程越长,疗效越好”之说。6、我的腰腿痛在治疗后,为什么臀部以下到小腿反而胀痛更厉害,这是为什么?答:对腰腿痛病人来说是最常见的下肢反应,严重的患者下不了床。这是因为下肢长期受压迫的神经突然兴奋性增加而导致。这种反应有人有(如下肢疼痛时间较长的人),有人为有(如下肢疼痛时间短,症状轻),有人重,有人轻,也因人而异,有快有慢,不必担心和误解。经治疗后如症状转移到小腿以下,而腰臀部无疼痛,可暂不复诊,继续休息,下肢症状会自然消退。7、为什么各人的复诊时间和治疗次数不相同?答:患者复诊时间是根据疼痛部位大小、痛点多少来决定的,原则上每次治疗点不重复,复诊时,主要是查找被上次主要痛点所掩盖的部位,直到痛点全部消失,方告知治疗结束。所以疼痛范围越大,复诊总人次越多。另外,只看门诊与住院观察的人就诊次数有明显区别。治疗次数的增多与休息不当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治疗次数的多少是因人而异,应密切配合,切忌心急。8、我们曾在其他地方做过针刀治疗,但效果不好,到贵院很快就痊愈了,同样是小针刀疗法,在认识脊柱疾病手术方面有何宝贵经验?答:本人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针刀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全身骨骼运动系统的活体解剖极为熟悉,并发现了大手术治疗所带来的许多弊端——病人所受痛苦大,费用高(10000元以上),术后并发症多,并且有20%的病人完全无效,还有80%的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一旦手术失败,则再无更好的办法治疗。9、你们每天接诊的部分病人有来自周边一些医院(经骨伤专家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或准备)手术而未能治愈)的病人,在这里都神奇的治愈了,难道大医院的条件和医生水平反而不如小医院吗?答:不是。我们医院的医疗条件和医生水平也许根本不能和大医院相比,大部分疑难病还需要转大医院诊治。但每一位医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人人都希望通过种种不同的手段和治疗方法尽快使病人康复。但由于对颈肩腰腿病人的病因道理认识、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的不同,带来了不同的治疗效果,同时不管医院大小,关键是有无专科特色。区内外病人来到我们这里求诊,都是受其他已经康复的宣传影响而来,患者之间的相互介绍,是最有说服力的广告。10、针刀术后要注意哪些问题?答:一、首先必须注意休息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关节功能受限的人),只要注意在术后两天内不要受洗澡和其他因素影响而污染伤口,是不会感染的,因为我们的手术严格无菌操作,针具也是严格消毒的,不会造成感染,更不会造成交叉感染。二、腰腿痛病人及四肢大关节病人须术后休息1—2天,平卧硬板床,严禁性生活1周。三、术后48小时内严禁抓挠针眼,不能洗头或洗澡。四、术后根据情况必须服活血消炎药或点滴抗生素。
姓名:陈##性别:女年龄:71岁0)0)病例特点:OE(00000013,0,0)主诉:摔伤致腰背部疼痛伴活动受限2天OS(00000014,0,0)现病史:缘患者于2天前在骑车时不慎摔伤,臀部先着地,即感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当时无昏迷呕吐史,速送至人民医院门诊治疗,行腰椎正侧位片检查示:T12、L1椎体前缘稍变扁;予药物口服治疗无明显好转,今日来我院门诊就诊,复查腰椎正侧位片示:1、T12、L1椎体前缘变扁;2、腰椎退行性改变;3、L3/4、L4/5、L5/S1椎间隙变窄,考虑为椎间盘病变可能。门诊以"T12、L1椎体压缩性骨折"收入院。入院症见:现患者腰部酸胀疼痛难忍,腰部活动明显受限,咳嗽及喷嚏时腰部疼痛症状加重,大小腿局部肌肉偶有痉挛。纳寐尚可,小便正常,大便调。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史40年前曾行输卵管结扎手术;2年前曾行阑尾炎手术。体检:体温:36.6℃,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0/80mmHg望诊:神志清醒,目光灵活,呼吸均匀,肌肤润泽,左侧臀部局部有青紫,腰部活动受限,舌质暗红,苔薄白。闻诊:言语清晰,语调和谐。切诊:腰部局部肌肉有按压痛及叩击痛,脉弦。专科检查:腰部外观无明显畸形,T12、L1椎体棘突及两旁肌肉有明显按压痛及叩击痛,无双侧下肢麻木及放射痛,末梢循环及感觉运动正常,双下肢拇背伸肌力正常。门诊资料:腰椎正侧位片示:1、T12、L1椎体前缘变扁;2、腰椎退行性改变;3、L3/4、L4/5、L5/S1椎间隙变窄,考虑为椎间盘病变可能。腰椎核磁示:1、T12椎体压缩性骨折。2、L3椎体向后Ⅰ度滑脱,L3、L4及L5椎体终板炎;3、L1/2、L2/3、L3/4、L4/5及L5/S1椎间盘均示膨出并向后突出;4、腰椎退行性改变。2016-08-09上午8时入手术室在局麻下行T12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