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妊娠是胚胎寄生于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过程。母体和胎儿必须互相适应,否则会发生流产。而中医把母胎之间的微妙关系以“胎元”来涵盖。胎元即“胎气、胎儿、胎盘”三个方面。而胎气为“胎儿在母体内所受精气”,胎气、胎儿、胎盘任何一方有问题,均可发生流产。古人曰:胞脉者系于肾,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胎儿居于母体之内,全赖母体肾以系之,气以载之,血以养之,冲任通盛则贻固母安。目的:探讨在ART助孕黄体支持中联合应用中药穴位贴敷的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选取在我院生殖中心2016年1月—2016年7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助孕黄体支持均采用60mg注射黄体酮的病人。在胚胎移植日联合应用中药穴位贴敷加强黄体支持的为实验组(n=87),未联合应用中药穴位贴敷的病人为对照组(n=122)。统计分析两组病人的平均年龄、平均不孕年限、HCG日内膜、Gn启动剂量、Gn天数、Gn量、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流产率。联合应用中药穴位贴敷加强黄体支持的具体应用方法:从移植日开始取身体四个穴位,肾俞、神阙、命门、三阴,每日贴敷一次,一次2小时,直到验孕,期间如果有阴道出血则加用关元穴3-7天即可止血。中药穴位贴敷以养血滋阴安胎为主:菟丝子、白芍、黄芩、熟地等。纳入和排除标准:年龄23~38岁;BMI<28 kg/m2;不孕原因为输卵管因素及男方因素;长方案促排卵。排除获卵数<5个;排除子宫肌腺症;排除习惯性流产;排除超过3次IVF失败史;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结果: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平均年龄、平均不孕年限、HCG日内膜、Gn启动剂量、Gn天数、Gn量、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流产两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妊娠率(67.82%VS 56.56%,P=0.100)和流产率(8.47%VS 10.14%,P=0.747)较对照组有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的趋势。结论:在ART助孕黄体支持中联合应用中药穴位贴敷可能加强黄体支持的作用,改善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移植两枚优质胚胎妊娠与未妊娠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数据,探讨影响患者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4年10月来我中心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患者的妊娠周期307周期和未妊娠的165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指标: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相比,平均年龄、平均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基础FSH、基础LH、基础E2、Gn天数、Gn量、HCG日LH、HCG日P、HCG日E2、HCG日内膜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室指标中优胚数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5.05 VS 4.65,P<0.05),获卵数、受精数、卵裂数、可利用胚胎数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的一般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相似的实验室指标;在相似的实验室指标下,优胚数(率)多(高)将预示相对高的妊娠率。
摘要 目的:探讨异常受精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发生几率和在不同年龄组异常受精发生的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4年11月来我院生殖中心行IVF-ET 2146周期的临床资料,出现异常受精现象的有300个周期,无异常受精1846个周期。无异常受精组为对照组。研究中异常受精仅为原核观察时出现1PN、3PN,不包括出现0PN卵裂的周期。按年龄分组,分析各年龄组异常受精情况。结果: 入组的2146个周期中,有300个周期出现异常受精,异常受精的周期出现率为13.98%。30-34岁这个年龄段异常受精周期出现率最高,达到16.96%。<25岁年龄组异常受精周期出现率最低,为6.79%。对出现异常受精的300个周期进行异常比例的分析,大多数出现异常受精的周期,异常率均在30%以下。异常比例20%以下的发生率最高(38.00%),结论: 异常受精周期出现率与年龄有关(P<0.05)(χ2=19.356,P=0.001)。出现异常受精的周期中很大比例发生20%以下的异常比例,异常受精的卵子还是偶发的个别现象。同时有异常率超过50%的周期33个周期,占出现异常受精的周期的11.00%,占取卵周期的1.54%。
目的:通过对取卵日成熟卵泡中AMH表达水平的测定,探讨成熟卵泡液中AMH水平与胚胎质量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5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初步评估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正常的病人138人。根据所测得的成熟卵泡卵泡液中AMH表达水平排序,平均分成两组,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纳入和排除标准:1、年龄小于38岁,首次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2、无卵巢手术史,无输卵管积水,3、排除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4、基础内分泌、血清AMH水平正常,5、排除多囊卵巢及卵巢功能不全,6、排除甲状腺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卵泡液收集:在取卵日将卵泡直径大于20mm一个卵泡液分别收集,在卵泡液中可以找到卵子,如未找到卵子,则再抽取另一个大于20mm的卵泡,直到找到卵子,将找到卵子的卵泡液500g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放于Epp管中,做好标记后-20℃保存待检。为减少误差,采用同一批次试剂盒集中检测。AMH测量:用ELISA法检测卵泡液中及血中的AMH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剂盒检测(美国DSL公司),实验操作按照说明书步骤严格操作进行,检测范围在0-15ng/ml,批间批内变异系数都小于15%,测定的批间批内误差都符合标准。结果:两组在平均年龄、平均不孕年限、BMI、基础FSH、血清AMH、HCG日E2、HCG日P、HCG日内膜、Gn量、Gn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率、流产率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在窦卵泡数(15.23 vs 12.45,P=0.002)、优质胚胎率(54.95 vs 49.27,p=0.045)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反应正常的患者成熟卵泡卵泡液中AMH的表达水平能够反映卵巢储备功能。成熟卵泡卵泡液中AMH高水平组患者的平均基础窦卵泡数显著高于AMH低水平组(P=0.002).成熟卵泡卵泡液中AMH的高水平组较低水平组病人的优质胚胎率显著增高(p=0.045),说明成熟卵泡液中AMH的增高优质胚胎也会有所增多,证明卵泡液中AMH水平与优质胚胎有关,样本量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大样本量临床证实。
目的:通过对反复种植失败的病人采用两步移植法的临床观察,验证此种处理方法在反复种植失败病人应用的可行性,试图寻找应对这类病人的理想治疗方案。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2016年7月来我中心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18周期病例材料作为实验组,同时期年龄小于38岁、既往三次及以上移植至少1个优质胚胎未妊娠,无输卵管积水、子宫肌腺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甲状腺及其他内分泌疾病且行囊胚移植的复苏周期33周期作为对照组,分析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纳入和排除标准:年龄小于38岁,既往三次及以上移植至少1个优质胚胎未妊娠,行囊胚培养且有囊胚形成。排除输卵管积水、子宫肌腺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排除甲状腺及其他内分泌疾病。方法:收集患者本人囊胚的培养液滴中的培养液50μl/管分装于灭菌的EPP管中,并做好标记,然后冻存于-20℃冰箱中待用。复苏周期于内膜转化的第四天,吸取提前解冻该病人冷冻保存的囊胚培养液(1管50μl)20μl于移植管中进行一次移植操作。于内膜转化的第六天解冻并移植2个囊胚。结果:18例病人中有9例临床妊娠,1例流产与同时期小于38岁病人复苏周期囊胚移植妊娠率(50.00% VS 30.30%, χ2=1.933 P=0.164)无统计学意义。流产率(1/9 VS 1/10 ,Fisher精确检验 P=1.000)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苏周期于内膜转化的第四天移植囊胚冷冻液,在内膜转化第六天再移植2个囊胚,用此方法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妊娠率有提高的趋势。因样本少需要扩大样本进一步临床证实。
目的:探讨在ART助孕中应用拮抗剂促排卵方案GnRHa做为黄体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7月在我院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患者的助孕资料。入选标准:1、年龄小于40岁,2、拮抗剂方案促排卵,3、排除子宫畸形及子宫肌腺症,4、排除甲状腺疾病。根据是否使用GnRHa进行黄体支持分为2组:GnRHa使用组56例;GnRHa未使用组76例。患者选择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在月经第三天150IU至300IU启动,在Gn第五天加用拮抗剂0.25毫克,当有三个卵泡大于18mm,当晚注射HCG1万单位,36小时后取卵,黄体支持应用GnRHa组在促排卵第六天使用达必佳0.1毫克联合黄体酮,未使用组则不用GnRHa,两组黄体支持皆在取卵日开始应用。移植后14抽血验HCG是否妊娠,如果妊娠则一个月做B超确定临床妊娠。结果:黄体支持GnRHa使用组与未使用组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平均不孕年限、HCG日内膜厚度、Gn启动剂量、Gn天数、Gn总量、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和流产率两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黄体支持GnRHa使用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未使用组(57.14% VS 55.26%, P=0.830),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有升高趋势;GnRHa使用组的流产率低于未使用组(9.38% VS 11.90%,Fishers 检验P=1.000)。结论:在ART助孕患者拮抗剂促排卵患者黄体支持中是否使用GnRHa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使用GnRHa黄体支持组的妊娠率有上升趋势的同时流产率有降低的趋势。因为样本数少,黄体支持中使用GnRHa的有效性还需扩大临床样本数进一步证实。
目的:通过高龄卵巢功能不全病人在辅助生殖助孕促排卵中应用高孕酮状态下促排卵(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 PPOS)方案和微刺激方案的临床比较,探讨高龄卵巢功能不全病人的促排卵方案的选择。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2015.3—2017.6在我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病人就诊资料。入组标准:年龄>37岁,新鲜周期促排卵方案采用微刺激和PPOS方案。微刺激方案促排卵为A组(N=33),PPOS方案促排卵的为B组(N=61)。观察两组的平均年龄、BMI、平均不孕年限、平均Gn量、平均Gn天数、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利用胚胎率、未获卵周期率,无可用胚胎率,所得数据经SPSS统计分析,计数指标采用t检验,计量指标采用卡方检验,P<0.05提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平均年龄(44.52±3.55 VS 43.92±3.12,P=0.699),BMI(23.54±2.71 VS23.28±3.31,P=0.716),平均不孕年限(5.52±5.29 VS 5.49±4.72,P=0.983),平均Gn量(765.91±582.99 VS 2424.59±653.36,P=0.000),平均Gn天数(5.30±3.12 VS 8.08±2.18,P=0.000),平均获卵数(1.15±1.15 VS 3.00±2.90,P=0.000),受精率(Χ2=3.607,P=0.058),卵裂率(Χ2=0.752,Fisher精确检验P=1.000),优胚率(Χ2=0.130,P=0.718)可利用胚胎率(Χ2=0.350,0.554),未取出卵周期数(9 VS 10),未取出卵周期率(Χ2=18.334,P=0.000),无可用胚胎周期数(3 VS 2),无可用胚胎率(Χ2=3.179,Fisher精确检验P=0.132)。对于高龄卵巢功能不全病人采用PPOS方案与微刺激方案相比,在基线指标相似的情况下,在不影响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优胚率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卵(获卵数两组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可以获得较多的优质胚胎和可利用胚胎。PPOS方案较微刺激方案平均Gn量和平均Gn天数明显高于微刺激方案组,因为Gn的应用使得PPOS组较微刺激组未取出卵周率减少,因此可以降低这部分病人的周期取消率。对于高龄卵巢功能不全病人而言,时间成本算是最大的助孕成本,获得足够的卵数才是助孕成功的首要问题。结论:对于高龄卵巢功能不全病人采用PPOS方案较微刺激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助孕结局。
目的:近年来使用黄体酮注射液进行黄体支持出现严重副作用的病例,因此黄体酮注射液在黄体支持中的安全性备受关注,但其以低廉的价格,稳定的疗效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通过口服地屈孕酮联合阴道用安琪坦作为黄体支持在IVF-ET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的分析,探讨地屈孕酮联合安琪坦在IVF-ET中应用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IVF/ICSI助孕患者的资料。根据黄体支持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用地屈孕酮10mg bid po联合安琪坦200mg bid阴道给药作为黄体支持)和对照组周期(用黄体酮注射液肌注60mg作为黄体支持)。实验组中新鲜周期123周期,复苏周期65周期。对照组中新鲜周期234周期,复苏周期93周期。纳入和排除标准:年龄 23~39 岁;BMI<28 kg/m2;不孕原因为输卵管因素及男方因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排除获卵数<5 个;排除子宫肌腺症;排除习惯性流产;排除超过 3 次 IVF 失败史;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结果:1、新鲜周期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不孕年限、BMI、基础 FSH 值、基础LH 值、基础 E2 值、Gn 天数、Gn 量、HCG 日 E2、LH 以及 P 水平等一般情况指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65.04% VS 62.82%,P=0.679)、异位妊娠率(2.50% VS 2.04%,P=1.000)、多胎率(37.50% VS 32.65%,P=0.463)、流产率(10.00% VS 9.52%,P=0.908)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复苏周期:两组平均年龄、不均不孕年限、内膜厚、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60.00% VS 59.14%,P=0.914)、异位妊娠率(5.13% VS 5.45%, Fisher精确检验P=1.000)、多胎率(33.33% VS 34.55%,P=0.903)、流产率(5.13% VS 3.64%, Fisher精确检验P=1.000)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辅助生殖助孕黄体支持中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使用地屈孕酮30mg/d联合安琪坦阴道给药600mg/d可以获得黄体酮注射液相当的黄体支持的效果。地屈孕酮和安琪坦联合用药价格介于黄体酮注射液和阴道凝胶之间,口服和阴道给药的方式患者接受度高,痛苦小,副作用较黄体酮注射液少,安全性高。在患者经济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辅助生殖技术黄体支持的备用方案。通讯作者:胡淑敏
子宫肌腺症(adenomyosis)是一种以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肌层内异常生长为特征的疾病。该病通常伴随有月经不规律、痛经及不孕等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女性在追求生育时被诊断出此病,表明其发病率正在上升。子宫肌腺症与不孕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研究表明,该疾病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包括炎症反应、内膜环境改变以及输卵管功能障碍等。例如,炎症可导致输卵管纤毛损伤,从而妨碍精子的运输和受精过程。此外,子宫肌腺症患者常伴有其他生殖系统疾病,如内异症,这进一步增加了不孕的风险。在处理子宫肌腺症引起的不孕问题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病史及合并症等因素。治疗原则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如激素疗法)、手术干预(如高强度聚焦超声或腹腔镜手术)以及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等。研究显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妊娠率,而体外受精结合促排卵治疗也能提高成功率,但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综上所述,子宫肌腺症是一种影响女性生育的重要疾病,其对不孕的影响机制复杂且多样。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提高妊娠成功率并改善生活质量。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关注自己的生育健康,而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那么,子宫内膜异位症究竟会对女性的生育能力产生多大影响呢?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简单来说,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即通常在子宫内生长的组织)在子宫以外的地方生长,比如卵巢、输卵管或其他盆腔部位。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疼痛、月经不规律,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 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生育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异位的内膜组织会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影响周围组织和生殖器官的功能。其次,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输卵管堵塞,妨碍卵子与精子的结合。此外,内膜异位症还可能影响卵巢的功能,导致排卵不规律。因此,许多女性在面临怀孕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尽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对生育造成影响,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女性都会因此而无法怀孕。事实上,许多女性在接受适当的治疗后,仍然能够顺利怀孕。 首先,生活习惯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保持健康的体重、规律的作息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都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从而为生育创造更好的条件。研究表明,过度肥胖或过度消瘦都可能影响激素水平,从而影响生育能力。 饮食方面,建议女性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帮助减轻炎症反应。此外,适当增加omega-3脂肪酸的摄入,如鱼类、坚果等,有助于改善生殖健康。 运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适度的锻炼不仅可以帮助控制体重,还能提升身体的整体素质。建议女性选择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瑜伽、游泳或快走,这些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心情,同时也有助于激素的平衡。 此外,定期就医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您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如痛经、盆腔疼痛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建议药物治疗、激素疗法或者手术等方案,以帮助改善症状和提升生育能力。 总的来说,子宫内膜异位症确实可能对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绝对的。通过改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适度锻炼,女性可以为自己的生育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及时的医疗干预也至关重要。希望每位女性都能关注自己的健康,科学应对挑战,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