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小蔡是江苏盐城一家国企的职员,也是一个7岁女孩的妈妈。皮肤白皙、温柔善良的她是一位贤妻良母。当她得知自己再次怀孕时,欣喜若狂,全家人都在期待这个新成员的到来。然而就在第一次建卡产检的时候,医生
当然会!现在有一种普遍的观点是,不生育不哺乳的女性发生乳腺癌几率较高。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女性在怀孕、哺乳期间,是妊娠期相关乳腺癌的高发期。这是因为怀孕哺乳期的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为改变,雌孕激素分泌旺盛
乳腺钙化灶是何方神圣?长啥样?通俗地说,就是乳腺钼靶黑胶片上的白色“亮点点”。针对乳腺的三个检查:B超、钼靶、磁共振,乳腺钼靶对钙化灶最敏感。在钼靶的黑胶片上,不仅可以看到钙化灶的分布走向图,还可以根
乳腺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继乳房B超和钼靶之外的另一项检查。如果说, B超对乳房结节敏感,钼靶对乳房钙化灶敏感,那么,磁共振则是对乳房病灶良恶性质的
乳腺癌的病理报告如同判决书,可以告知我们癌细胞属于哪一类型,乳腺癌处于哪个分期,后续该如何治疗,预后又会怎样。只能感叹:病理报告的功能真是太强大了!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呢?也许有人会说,乳腺癌的病理报
癌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复发和转移的特性。它们无孔不入,像强大的病毒一样入侵人体的重要脏器,安营扎寨、繁衍后代,从而影响了器官原本正常的功能。化疗,是一种药物治疗,化疗药溶于血液中,以血液为载体,随波逐流,
一提到淋巴结,人们总是最先想到会不会得癌症了?乳房离腋窝最近,腋窝淋巴结是不是就是乳腺癌?B超或钼靶报告上提示的腋窝淋巴结肿大,到底要不要紧啊?通俗地说,淋巴结是抵抗外界异物入侵的一道关卡,这些异物包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杀手,仅次于肺癌。但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好,5年存活率高。这不得不归功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在外科史上,乳腺癌的手术方式不断革新,手术范围越来越小是必然的趋势。那么,目前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方式有哪些,又该如何选择呢?其实,简单地说,不管哪种手术方式,都包含两个部位的处理:一是腋窝,二是乳房。1. 腋窝首先,我们谈谈腋窝部位,即腋窝淋巴结的手术处理。乳腺癌的肿瘤细胞最先扩散的部位就是腋窝淋巴结。因此,明确腋窝淋巴结有无癌转移及转移的个数,有助于术后的化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主要分两步走: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所谓“前哨”,就是哨兵的意思,是所有腋窝淋巴结的“排头兵”。当前哨淋巴结没有癌转移时,则可以判定腋窝其他淋巴结也是阴性的。即“排头兵”未被打败,坚守阵地,后方部队就是安全地带。腋窝部位的手术处理就到此为止。目前,临床上较普遍的就是运用美蓝染料法寻找前哨淋巴结。将美蓝注射乳头乳晕附近的皮下组织,染料就会顺沿淋巴管到达腋窝第一站淋巴结,即前哨淋巴结。将它们取出,送检化验,判定是否存在癌细胞。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如果前哨淋巴结中见癌细胞转移,“排头兵”阵营沦陷了,那么对后方部队也要进行整顿。这时手术就需要继续将腋窝的淋巴组织和脂肪组织进一步清除。相比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范围较大,对腋窝血管和神经的损伤也较多,手臂疼痛、活动障碍、上肢淋巴水肿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那么,这两种手术方式该如何选择呢?请看下面这张流程图:因此,只有当术前临床检查提示腋窝无肿大淋巴结,才适合做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当各项临床指标都判断腋窝淋巴结癌转移可能性大时,则直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2. 乳房腋窝部位的手术处理主要是根据病情决定的,即“成事在天”,而乳房部位的手术处理则选择性大,属于个体化治疗,即“谋事在人”。全乳切除术即乳房组织全部切除,但不切除肌肉组织。这种手术方式适合所有早期乳腺癌病人,是一种标准的手术方式,但对外观影响较大。乳房部分切除术即“保乳手术”,仅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术中送检,以确保周围组织中无肿瘤细胞残留。术后需要对保留下来的乳腺组织进行放疗,以降低局部复发率。选择这种手术方式,需要前提条件的:1.术前钼靶和磁共振提示为单发肿瘤。2.肿瘤远离乳头乳晕至少3厘米。3.肿瘤小于3厘米。当然,如果切除的组织切缘存在肿瘤残留,医生会再次扩大切除,如果仍存在癌残留,则也不适合保乳术。保乳手术基本能够保留乳腺外观。全乳切除术+假体置入术有些患者的肿瘤较大,或者是多病灶的,不适合保乳手术,但对自身的美观要求又较高,这时就可以让假体来帮忙!如果病灶远离乳头乳晕,则可以选择保留乳头乳晕的全乳切除术,并在胸大肌后方置入假体。术后双乳基本对称,美观效果好。当然,这种手术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前提就是前哨淋巴结必须是阴性,即没有癌转移。这样才能保证术后不需要放疗。因为放疗对假体的形态有很大的影响,会产生包膜挛缩、假体变形等并发症。总之,手术前医生都会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手术方式,病人和家属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任何一种手术方式的选择,都是医患双方共同决策的。本文系傅少梅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加入生育大军的女性朋友越来越多。优生优育的理念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孕前检查。乳房,是体现女性柔美的第二性征,更有着承担哺育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因此,乳房体检是孕前检查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健康的乳房是保证宝宝拥有绿色“粮袋子”的前提。那么,怀孕前乳房需要做哪些检查呢?1.乳房的体格检查。通过询问病史(生育史、月经史、家族史等),医生根据视诊(看)及触诊(摸),对乳房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是否存在乳头内陷、乳房小叶增生、乳房肿块等异常体征。2.乳房的辅助检查。乳房B超的无创性和安全性在孕前检查中有独特的优势。并且B超对于那些手检无法触及的较小、较深的乳房结节也很敏感。除非高度怀疑乳腺癌可能,孕前一般不建议钼靶检查, 毕竟存在一些较低剂量的放射线。如果做了钼靶,建议半年至一年后再怀孕。根据这两项检查,医生就可以整体评估乳腺的健康状况,及时对症治疗,减少孕期及哺乳期乳房疾病的相关风险。乳腺小叶增生会影响哺乳吗?不会!90%以上的育龄女性都存在乳腺小叶增生,是乳腺组织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形成腺体的过度增生,变硬呈结节状或团块状,是一种良性病变。轻者无不适感,重者可表现为双乳疼痛,通常月经前明显,月经后缓解。哺乳通过乳汁分泌,疏通乳腺导管,在很大程度能够消除小叶增生的疼痛感,使乳房变得松软。同时,也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因此,哺乳是缓解乳腺小叶增生最好的良药。对于重度小叶增生的女性,更应该提倡母乳喂养,延长哺乳时间,最好坚持两年。乳房结节,孕前需要手术治疗吗?一般来说,大于1厘米或者BI-RADS 4级以上的乳房结节,不管是否处于备孕阶段,都是建议手术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明确诊断,排除恶性及恶变的可能。小于1 厘米且BI-RADS 3级的乳房结节,如果不准备怀孕,可以定期观察。如果准备怀孕,从妊娠到哺乳结束,前后将经历两年左右的时间,期间体内雌孕激素水平都较正常状态要高,不排除结节长大或变性的可能。并且,这段特殊的生理时期,孕妇或产妇们的关注力会集中在胎儿或宝宝身上,对自己的健康容易掉以轻心。加之,妊娠期/哺乳期乳腺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复发转移多,症状类似炎症,容易被忽视。因此,为了减少孕期及哺乳期手术风险,这类小结节还是建议孕前微创手术治疗。并且术后一个月就能怀孕,也不影响日后的哺乳。乳头内陷会影响哺乳吗?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这里,简单地把乳头内陷分为三种:(1)轻度乳头内陷:用手能轻易地将乳头挤出。这种类型的乳头内陷,不需要特别处理,不影响哺乳。甚至通过怀孕、哺乳,能够矫正乳头内陷的状态。(2)中度乳头内陷:用手能够将乳头挤出,但去除外力后,乳头又陷入乳晕内。这种类型的乳头内陷可以通过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治术进行纠正。这种矫治术对乳头及导管的损伤非常小,通过导丝牵引作用将乳头进行固定,通常需要3个月。术后也不影响哺乳。(3)重度乳头内陷:用手无法将乳头挤出。这种类型的乳头内陷可能存在乳头发育不良,需要较复杂的乳头切开成形术进行矫正。而这类手术能够改善乳头外观,却也对乳头及导管结构造成损伤。因此,不管手术与否,都可能影响哺乳。乳房小,会有奶水吗?A罩杯的乳房会有奶水吗?在妊娠期,乳房将历经第二次发育,乳腺导管进一步成熟,乳房变得丰满而富有弹性。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哺乳蓄势待发。经过十个月的洗礼,A罩杯可能发展为B罩杯,甚至C罩杯。因此,不要轻视小乳房,它也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小乳房的奶量不比大乳房的少。而且也要相信:奶汁如同时间,挤挤总会有的!乳房假体置入术后会影响哺乳吗?不会!目前乳腺假体的材料主要是硅胶,是一种安全的生物学材料。隆胸手术一般将乳房假体放置于胸大肌后方或乳腺组织后方,不会影响腺体分泌生成乳汁,也不会影响乳汁的运输和排出。健康的乳房才能产出“绿色”乳汁。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品,没有之一。同时,哺乳还能缓解乳腺小叶增生,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想怀孕吗,现在就准备起来吧,千万别忽略了乳房哦!
乳腺钼靶检查又叫做乳腺X线检查,通俗地说,就是乳腺的“夹板拍片”,是将乳腺放置于两块特制的平板中,压紧后进行摄片。通常每侧乳腺需要拍摄两个体位。一是正位,将乳腺上下压迫;二是斜位,将乳腺从内上往外下压迫。因此,一次钼靶检查,可以拍出四张摄片。放射科医生和临床医生就是根据这些片子判断病灶的位置和性质。哪些人群需要选择钼靶检查4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年一次钼靶检查,对早期乳腺癌有一定的筛查作用。60岁以上的女性可延长到两年一次。对于40岁以下的女性,因为年纪轻、乳腺致密,钼靶射线对这样的乳腺组织穿透力差,所以40岁以下女性的乳腺辅助检查首选B超。如果B超可见异常钙化,或者存在其他高危因素,例如乳腺癌家族史,则建议进一步检查钼靶。常规乳腺钼靶检查的射线剂量低,不会危害女性健康,但正常女性无需短期内反复进行乳腺钼靶检查。因此,40岁以上的女性一年一次的钼靶检查是必要的,也是安全的。钼靶检查和B超检查,哪个更好?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钼靶主要侧重于乳腺钙化和结构形态的检查,B超主要侧重于乳腺结节及血流分布的检查,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孰优孰劣。对乳腺病灶的判断,很多时候需要两者的结合。并不是说,做了钼靶检查就不需要B超检查,也不是说做了B超就不需要钼靶检查了。因此,如果钼靶上提示有结节形成,这时就需要B超进一步验证。如果B超报告上提示有钙化存在,也需要钼靶进一步检查。总而言之,如果提示存在钙化灶,以钼靶报告为准,如果提示有结节形成,以B超报告为准。钼靶摄片上的病灶如何定位部位:左乳or右乳,通常在摄片上标有“L”代表左乳(Left),“R”代表右乳(Right)。有时电脑里的影像并未标记,那么,乳头朝右侧的乳房则代表左乳,乳头朝左侧的乳房则代表右乳。方位:前文说到每侧乳房需要拍摄两个体位,一是斜位,一是正位。在斜位上,可显示胸大肌和淋巴结,以乳头分界线,主要观察乳房上方及下方的病灶。在正位上主要观察乳房外侧和内侧的病灶。在正位摄片上,以乳头分界线,位于乳房上半部分的是乳房外侧,下半部分的是乳房内侧。怎么看懂钼靶摄片上的钙化灶钼靶检查对乳腺的钙化灶特别敏感,主要表现为摄片上透亮的“白点”。良性钙化灶,“白点”较粗大,散在分布;恶性钙化灶,“白点”颗粒小,呈细沙样聚集。当然,还存在一些可疑钙化灶,无法从钼靶上直接判断,需要进一步B超或磁共振的检查,甚至建议手术活检明确性质。钼靶报告的BI-RADS分级同B超报告类似,钼靶影像诊断中也采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即BI-RADS分级。可分为7级,级别越高,恶性病变可能性越大。1级:正常乳腺。2级:乳腺小叶增生。3级:乳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最常见的是结节形成可能或者良性钙化。4级:有恶性病变可能。又分为4a级:恶性可能性<10%;4b级:恶性可能性10%-50%;4c级:恶性可能性>50%。5级:临床诊断几乎认定是恶性病变。6级:病理(已做过穿刺或手术活检)证实是恶性病变。第7个级别比较特殊,是0级,指的是仅从钼靶摄片上无法判断,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B超、磁共振等)以及病史、临床体检进行综合诊断。好了,准备工作已就绪,让我们来实战演习一下吧。实战演习1解读:左乳上方(斜位片)中央区(正位片)钙化灶,左腋下可见肿大淋巴结,左乳腺癌可能性大。右乳斜位片上显示的下方结节(红圈处),在右乳正位片上并未显示。这就需要B超检查进一步证实。实战演习2解读:右乳上方(斜位片)外侧(正位片)团块,呈毛刺状(从肿块边缘发出放射状线影,是恶性肿块的特征之一),右腋下见淋巴结,右乳腺癌可能性大。目前,到医院进行钼靶检查,通常只取到报告结果,如果需要进一步阅片,可到放射科免费打印摄片。读到这里,相信您不再认为钼靶摄片和报告是天书了。钼靶主要对乳腺的钙化灶敏感,从片子上我们可以了解病灶的位置,并初步判断良恶性。对那些细小聚集的钙化灶,或是毛刺状肿块,要多加警惕。当然,如果钼靶上未显示病灶,也不代表乳腺是健康的,有很多无钙化灶的乳腺肿块在钼靶摄片上是不显影的,这也是钼靶的局限性。因此,钼靶还需要结合病史、临床体检、B超等,才能对乳腺进行全面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