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4”形似鼻子,而鼻子有两个鼻孔呼吸气流,故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设定为“全国爱鼻日”——全国性的鼻科疾病宣传日,以“宣传健康知识、服务基层百姓”为宗旨。今年的爱鼻日主题是“关爱儿童鼻腔,守护气道健康”。本次爱鼻日活动旨在:倡导关爱儿童鼻腔健康,加强大众气道防护意识,巩固全国抗疫成果。通过专业的倡议指导,普及鼻腔相关疾病常识,增强鼻腔健康意识和护理习惯,保障鼻腔健康,提高全民、特别是儿童的生活质量。 据研究统计国外鼻炎类疾病的发病率高达20%~40%,我国大约为10%~30%,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曾具有不同程度的鼻炎样症状,保守来讲全球患有鼻炎者超过了10亿人,其发病率远超过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而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约占鼻炎类疾病发病的一半以上,据最新统计我国的变应性鼻炎发病率为18%。由于鼻炎类疾病通常不会直接威胁生命,虽然困扰众生但不被重视。其实鼻腔功能的正常与否对维持人体生理和心理都是息息相关的,有道是“小鼻子,大问题”。普及鼻病防治常识、打破世俗误区,方能认识和接受正确的鼻炎治疗理念,少走弯路避免使其变成难治性疾病。Q:鼻炎类疾病为什么难以治愈?A:从鼻炎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来看,常见的慢性鼻炎都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因而治疗离不开以鼻喷激素为代表的免疫调节、抗过敏、神经调节治疗方式,这需要规范、规律的治疗。但现实中,患者更易抱着“去根”和“短平快”的思维接受貌似对症实则无效的假冒伪劣药物或可使鼻腔快速通气的血管收缩药物(减充血剂),长期不规范使用这类药物必然越治越重,形成药物依赖,还可严重压制正确用药的应有疗效,往往丧失信心,难以自拔。Q:鼻炎类疾病的主流治疗方式是什么?A:主要是药物治疗。对于重度的过敏性鼻炎还可以考虑免疫治疗,只有极个别的病例方可考虑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外推崇的主要治疗药物是鼻喷激素。因为绝大多数鼻炎类疾病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它对鼻炎类疾病的治疗几乎均有效。这里需要克服夸大激素的副作用的误区,因为目前的局部鼻喷激素用量甚微,其副作用仅是全身用药的千分之一,几乎可以忽略,孕妇和2-3岁以上儿童都可使用,相比其它鼻喷用药堪称最为安全。但需要注意的是除非重症或术前用药遵医嘱,一般不需要口服或注射激素,那种图省事注射长效激素的做法不可取。Q:什么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能根治吗?A:过敏性鼻炎又名变应性鼻炎,它是一种典型的变态反应性(过敏性)疾病,是鼻黏膜的接触过敏原后的高反应性炎症。以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痒、鼻阻塞为主要症状,还可有嗅觉障碍、眼痒、流泪等表现,易与感冒相混淆。基于“一个气道、一个疾病”的上下气道统一原理,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发病有互为关联的可能。过敏性鼻炎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季节性鼻炎通常在春秋换季时发作,因与花粉播散有关,又被称为“花粉症”;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还可与尘螨、真菌、动植物有关。因为过敏性鼻炎与接触过敏原有密切关系,所以避免接触过敏物质即可不发病。特殊病人(如孕妇)在特别时期逃离过敏原所在地的季节性移民也可避免发病。此外,虽然繁琐,但免疫治疗(脱敏治疗)可实现长达十数年不发病,可算是根治?对于鼻炎类疾病的治疗要树立长期控制等于治愈的观念,而不是追求不切实际的短期根治,以免误入急于求成的歧途。Q: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什么?A:对于季节性发病者,发病前半个月就有计划的预防用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时间和经济成本都不高。主力治疗药物是鼻喷激素,如糠酸莫米松或布地奈德之类的鼻喷剂,一般要坚持使用1个月以上。在治疗之初为了填补鼻喷激素起效慢的时间差可以短期几日口服第二代抗组织胺药,盐酸(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啶、依巴斯汀等都可,一般宜睡前口服。也可在症状一过性加重时作为临时加强使用;对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或重症、伴有哮喘等全身过敏性疾病者可采用免疫治疗。查过敏原后可根据检测结果配置个性化脱敏制剂,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最新的舌下含服脱敏治疗相对注射法更加简单易行,便于坚持长期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病例,可以短期全身应用激素以快速、有效地缓解症状,有利于后续治疗和竖立信心。Q:什么是药物性鼻炎,其危害为什么很大?A:药物性鼻炎是指由于鼻腔局部或全身使用某些药物所导致的以鼻腔黏膜舒缩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类鼻腔炎症性疾病。多因鼻用减充血剂(鼻通气药)使用不当所致,以长期无节制滥用鼻腔黏膜收缩剂如盐酸奈唑林(滴鼻净)和某些国外网红鼻喷剂最为常见,还可见于麻黄素等违禁药物和某些打着中药旗号实际掺夹减充血剂的假药的不当使用。这些假冒伪劣鼻喷剂多以“外”(外用药)字号或“消”(消毒剂)字号擦边球样出现,绝无国家规定的“药”字批准文号。 药物性鼻炎的主要危害是破坏正常的鼻甲舒缩周期而造成的鼻功能紊乱,临床特征是鼻甲充血肿胀导致的顽固性鼻阻塞,具有不用就不通气的药物依赖性、越用效果越差以至于需不断增加用量的药物耐受性和不用就症状愈加严重反跳性。常使病人欲罢不能、越陷越深,或把本不需要特殊治疗的一过性轻症鼻阻塞变为重症和顽症,或由于其强烈的干扰作用,使正规药物治疗的效果淹没殆尽。更有甚者,长期滥用减充血剂的副作用还可以促成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生或加重,久治不愈的鼻功能紊乱还可以导致焦虑、抑郁、狂躁等精神障碍。Q:如何预防和治疗药物性鼻炎?A:严格控制和规范使用鼻用减充血剂。建议将这类药物取消OTC授权,只能在鼻阻塞特别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少量控制使用。正规鼻用减充血剂的说明书上一般都注明每天使用不超过两次,连续使用不超过一周,需要遵守。使用时能单侧鼻腔使用就不要双侧使用,一喷有效就不要两喷。公众需要了解鼻阻力、鼻甲周期的概念,明白鼻腔并非越通越好,适度的鼻阻力对维持呼吸生理是必要的。学会接受人体在感冒(又称急性鼻炎)、受寒冷刺激、怀孕等特定条件或时段的短暂性鼻阻塞、流涕等症状是生理反应而非慢性鼻炎的观念,适度治疗或短期对症治疗足矣,避免过度治疗和错误治疗。远离假冒伪劣鼻喷剂,对一喷就通的鼻喷剂要敬而远之。 一旦沾染上了药物性鼻炎就不得不拿出戒毒的决心,忍耐戒断反应的痛苦,短期使用正规减充血剂替代原违禁药,逐渐实现阶段性停药。期间可以用生理盐水喷鼻来缓解不太严重的鼻阻塞,用鼻喷激素辅助消除药物性鼻炎。如此,一般经过一两个月的戒药和治疗,鼻阻塞症状都能缓解,对于极个别鼻甲增生肥厚已不可逆者方可考虑鼻甲黏膜下减容缩型手术。Q:什么是鼻甲周期,鼻腔是否越通气越好?A:鼻甲周期是指正常人双侧下鼻甲黏膜内的血管每隔2~6小时的交替性轮换收缩与舒张,可使双侧鼻甲大小和鼻阻力呈相应的交替性改变,而总量不变。这种现象通常不被人体察觉,但在感冒和鼻炎时常会感到交替性鼻阻塞或睡眠时下位鼻阻塞,此为鼻甲周期的放大反应。鼻甲周期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对维持鼻阻力的动态平衡和促使睡眠翻身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试想如果我们整夜睡觉不翻身,睡眠质量可想而知;鼻腔也并非越通气越好,如果没有一定的鼻阻力,我们的肺脏就不能在吸气时充分膨胀,类似张口呼吸那样会苦不堪言。此外、鼻甲也是人体呼吸门户的空调和加湿器,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富含血管的一定鼻甲体积,如若不然,热冷、干燥空气对下气道的刺激也是人无法忍受的。Q:如何更好的发挥药物对鼻炎的治疗作用?A:首先,不要过度用药。对于轻度的鼻阻塞的对症治疗,鼻腔滴入或喷人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2-3%)即可,由于其不含药物成分同样适用于婴幼儿、妊娠哺乳期妇女和老人等体弱特殊人群。只有严重鼻阻塞、药物性鼻炎的治疗初期,方可使用减充血剂,不要追求过度通气。小儿只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低浓度剂型,婴幼儿禁用减充血剂。 对于主力药物鼻喷激素的使用要重在坚持,通常坚持使用1-2个月才能获得稳定的疗效。因其起效需要4-6小时,推荐症状发作前提前用药,考虑到过敏性鼻炎多晨起发作,而且新型鼻喷激素安全性很好,故推荐睡前用药效率更高。此外还应重视给药时机、顺序和方法,不要在发作时喷药(流失),应在喷嚏后给药或补药,如果鼻阻塞严重难以给药应先进行鼻腔冲洗或使用减充血剂鼻通常后再给药,鼻喷药物方向要朝向鼻腔外上方,不要向后以免流失。对于病情较重者可短期联合使用抗组织胺药口服3-7天,弥补鼻用激素启用初期疗效时间差;对于重症者短期清晨口服激素治疗5天左右可以有效压制鼻阻塞等症状,为常规治疗树立信心。对于激素禁忌或想减少激素使用者可以单用或联合使用鼻喷抗组织药氮卓斯汀鼻喷剂或鼻喷抗胆碱药苯环喹溴铵鼻喷剂,这两种药起效均较快,可随时使用,其中鼻喷抗胆碱药对以鼻涕多为主症者更为适合。Q:如何评价手术对鼻炎的治疗作用和地位?A:手术本身并不能去除炎症,只适用于少部分药物治疗无法改善病例,如鼻腔结构异常所导致的鼻腔狭窄或息肉形成等不可逆性病变和神经功能失调造成顽固性症状时。如果不去除病因,一般鼻甲手术多只有近期症状缓解,远期疗效不肯定;鼻部神经阻断手术难度大、副损伤大,除非绝对适应证通常不推荐。要克服手术是最好的疗法的误区,绝大多数病人经过长期规范的药物等治疗都会获得理想、稳定的疗效。即使手术也应术前先药物试验治疗一个月。包括口服激素(激素仿真鼻甲切除)、减充血剂试验等来评价手术的必要性。 青少年儿童由于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很高,而且手术难度高、黏膜破坏大,可能导致此后鼻腔功能长期损失,应该更加谨慎,尤其小儿应多考虑是否有腺样体肥大的问题。虽然“空鼻症”实属鼻腔功能紊乱综合征,大多并非空鼻所致,而倾向于神经心理疾病,但如有不成功的鼻甲手术史可能促成不同程度的鼻腔功能和感知障碍,或使病人平添心理障碍。所以医患双方对期望值过高的鼻腔手术均要慎之又慎。 祝愿大家爱鼻日里涨知识,都有健康畅快的鼻功能!
相信很多患者都有因咽喉部干痒不适、疼痛、声嘶、异物感、烧灼感、口臭以及慢性咳嗽等症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而被诊断为“慢性咽炎”或“慢性喉炎”的经历,病人常历经多种检查描述有咽喉黏膜充血甚至肿胀、淋巴滤泡增生等表现,为此服用了大量的、多种的所谓咽炎药、消炎药等,甚至为此接受了激光、等离子消融手术也未获得实质性的疗效,有人甚至因此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样心理障碍。 说来您可能不相信,根据临床资料证实所谓的“慢性咽喉炎”的最主要病因的喉咽反流或胃食管反流,在这些病人群中80%以上是“反流性咽喉炎”在作祟。常见的咽喉部淋巴滤胞增生、声带白斑、声带充血水肿、增生型炎症甚至癌变都与反流有关。可能有些人要问我也没有明显的咽喉部灼痛、返酸、烧心、胃痛、胃胀等消化道症状怎么就能诊断为反流性咽喉炎呢,其实这也是容易误诊的原因之一,因为反流性疾病的患者中确有一部分没有明显的反流症状,或者说白天没有反流的症状而只在晚间睡眠时出现反流而被称为隐形反流,有些病人甚至在接受胃镜检查时也没有观察到反流的现象。如果医生这方面的知识有限或者不认真询问病史,追问有关胃病反流的蛛丝马迹,经常会被告知是慢性咽炎,长期误诊误治就在所难免了。至于患者也应该放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方式,配合医生在反流方面的排查和治疗。 那么反流性疾病是如何发生的呢,我们知道在正常情况下,当食物经食道进入胃的入口贲门后,贲门括约肌关闭,胃内食物和胃酸等胃内容物不能反流到食道或更高的部位。而当各种原因引起食道下段及贲门括约肌松弛,这种单向活瓣的作用就减弱或消失致使胃内容物经食道反流到咽喉部,更有甚者可以到达鼻咽部造成痰多,甚至通过咽鼓管蔓延到中耳腔引发中耳炎。反流物中的胃酸、胃蛋白酶或胆汁可以刺激咽喉部局部黏膜,引起上述咽喉部的不适症状,如果合并有胃动力障碍等情况或饭后平卧的情况下胃酸反流到咽喉部机会明显增加,症状更加明显。因此,对于那些久治不愈、反复迁延的慢性咽喉炎患者,在排除了咽喉部实质性疾病,经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会诊排除哮喘等气道过敏高反应性疾病以及冠心病等心肌缺血性疾病后,医生和患者都应注意是否存在反流的可能,应该到消化科进行会诊进行胃镜检查、C14幽门螺杆菌检测等以明确诊断进行相应治疗。对于反流性疾病目前主要治疗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埃索美拉唑或奥美拉唑配合胃动力药和胃黏膜保护剂,进行抑制胃酸,促进胃排空,控制反流,促进糜烂黏膜或溃疡愈合的规范治疗,一般疗程不少于4周,推荐连续用药6-8周。有些即使没有明显反流症状的疑似病例也可以进行试验治疗,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应加用铋剂和抗生素的三联或四联药物10-14天。此外平时生活中注意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例如戒烟戒酒,勿食用各种刺激性食物、饮料,晚餐少食,睡前3小时不进食,睡前不大量饮水,可以喝半杯水冲刷咽部及食道,床头抬高或高枕垫肩等体位改变也有助于从重力作用方面控制反流。 诊治慢性咽喉炎,需要更新理念,目前亟待灌输“咽炎就是胃病”,“有咽炎、吃胃药”的观念。相信经过积极正确的治疗“慢性咽喉炎”患者都将获得满意的疗效。
为了唤起全民对睡眠健康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由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国际性健康教育活动,即将每年初春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意味着3、2、1倒计时立即睡着的良好愿望, 其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品质的关注。每年的睡眠日活动都有一个睡眠健康教育主题,2022年睡眠日的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重点提示公众睡眠对于健康的密切关系。 在第22个“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及所属全国各医院或机构都以线上或线下形式举办了多种多样的睡眠日宣传活动,以唤醒全民睡眠健康意识,实现健康中国梦。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生理过程,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良好的睡眠对维护正常生理功能乃至生命都至关重要。体力和脑力的休息与恢复、巩固记忆、激素分泌、组织再生、生长发育、免疫功能以及正常的心理状态都依赖于健康的睡眠。 据统计,全球27%的人有睡眠问题,其中以失眠、睡眠不足、睡眠呼吸障碍尤为多见。睡眠障碍已经成为威胁世界公众的突出问题。健康的睡眠应保证成人睡够7-8个小时,高中生睡够8个小时以上,初中生睡够9个小时以上,小学生睡够10个小时以上,而我国70%做不到。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超3/4的人晚11点以后入睡,近1/3的人熬到凌晨1点以后才能入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整体入睡时间延迟了2到3小时,对睡眠问题的搜索量增长了43%。长期睡眠紊乱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还会引发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疾病影响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临床常见相关疾病有高血压、心律失常、肥胖、咽喉反流、思维记忆力下降、生殖无能、癌症、抑郁等,更有甚者可直接导致猝死和交通意外,给患者、家庭、国家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身心多重负担。 由此可见,睡眠疾病涉及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呼吸科、心血管科、神经精神科、减重外科、口腔科等多学科领域,故睡眠医学属于多学科交叉科学,很多医院都有睡眠医学科或睡眠监测项目。关于就诊与诊断Q:与耳鼻咽喉科相关的睡眠疾病有哪些?A:概括的说由于耳鼻咽喉科掌管咽喉要道,接触最多的还是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代表性疾病是小儿腺样体肥大和成人鼾症,至于失眠等问题应该重点排查神经精神疾病或先在其它相关科室就诊。Q:呼吸睡眠疾病应该如何进行诊断?A:主要是靠患者提供完整、准确的病史、症状和疾病表现,例如患病的时间、诱因,有无打鼾、睡时张口呼吸,呼吸暂停和憋醒等。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诊断何种睡眠障碍性疾病,在睡觉时进行睡眠监测才是诊断的金标准。医生需要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查体,结合其它辅助诊断如影像学检查和化验检查进行诊断。Q:如何进行睡眠监测?A:睡眠监测是诊断睡眠疾病的首选无创检查,一般应在医院睡眠监测室进行,采用标准多导睡眠监测设备(PSG)来进行整夜6小时以上睡眠记录,数据包括脑电、肌电、血氧、心率与心律、口鼻气流、胸腹运动等,可对睡眠深度及觉醒、异常呼吸事件(AHI)进行比较全面、可靠的记录。对于不习惯睡眠环境改变或筛查、复查,以及疫情期间不便留院者,患者也可将小型便携机带回家,睡眠时开机,次日返回医院下载数据,但检测项目有限。近年来,智能穿戴的睡眠监测技术以接近便携机的功能,患者尤其是行动不便者或不配合的小儿可以在家睡觉全程佩戴华为GT2之类带有血氧监测功能的智能手表即可轻松完成初步筛查。此外,诊断治疗后的患者也可将其作为日常睡眠健康管理的辅助手段。关于成人鼾症Q:成人睡觉打鼾憋气的原因是什么?A:鼾症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简称,多与鼻腔、咽腔、软腭、舌根等上气道多平面阻塞或狭窄以及气道塌陷松弛有关,少部分或有中枢调节功能障碍。成人鼾症主要狭窄节段位于口咽,以扁桃体肥大、软腭低垂、咽峡黏膜肥厚、舌根肥厚后坠为直接原因,可由慢性炎症、肥胖、下颌短小等发育异常导致,鼻腔、喉部疾病引发的鼾症相对较少。Q:如何对成人鼾症的病情程度进行评估?A:鼾症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由此可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改变,所以结合病人的主观症状,进行局部和全身检查和检验是必要的。如前所述多导睡眠监测(PSG)是必做检查,头颅影像学的及内镜检查对病情判断特别是手术前也是必要的。Q:鼾症的治疗手段有哪些?A:治疗主要分两大类:1、手术治疗。目的是扩充狭窄平面如鼻中隔矫正、扁桃体切除腭咽成型、舌根减容等手术、下颌骨前徙等矫形手术适合于特定的病例,病情危重者可先行气管切开;2、非手术治疗。主要是睡眠时佩戴睡眠呼吸机以维持正常的呼吸。其它诸如减体重、适当运动、口腔矫治、侧卧睡眠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有辅助作用。此外,由于鼾症还与高血压、消化道反流、呼吸功能障碍等互为因果、互相加重,建立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更好地控制病情是必要的。Q:鼾症手术可以在门诊进行吗?A:不推荐。鼾症患者尤其的重症者因长期缺氧,一般都换有高血压等不同程度的全身基础病或脏器功能障碍,围手术期风险较大,对医疗设备、手术技术要求高。术前检查需全面,术中操作难度大,术后反应重,出血、窒息等严重并发症虽然不常见但都是致命的,所以患者及家属需要对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有充分了解,不可当成一个所谓扁桃体小手术来看待,最好请具有睡眠专业经验的医生进行手术。Q:为什么有的患者鼾症术后效果不理想,如何补救?A:主要是对手术适应证判断的误差,当然也可能有手术技术和设备方面的问题。对于中枢性或混合性病因者,单凭手术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鼾症的气道阻塞多由多平面狭窄造成,手术内容应立足于解决全部狭窄问题,只靠单一平面的局部手术往往不能全面改善病情。对于病情严重或复杂者,手术可能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余下的需要配合睡眠呼吸机辅助治疗,这样的病例对呼吸机的依赖程度和耐受性均优于非手术者。Q:什么是睡眠呼吸机治疗?其适应证是什么?A:睡眠呼吸机又称人工正压辅助呼吸机,是模拟感应正常呼吸节律,通过正压机械通气的方式,克服患者气道阻力,保持气道通畅的一种无创通气治疗设备。主要结构是主机和在患者睡眠时佩戴的口鼻面罩或鼻罩。睡眠呼吸机治疗无创、可逆但需要长期佩戴,作为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方式适用于绝大多数的鼾症患者,而且疗效肯定。也可作为中枢性复杂的病例的治疗和手术后疗效不理想者的补救措施,用于术前术后短期辅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一般状态则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Q:如何坚持睡眠呼吸机治疗?A:在国外对呼吸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高达90%;而国内患者更寄希望于手术一次性解决问题,对呼吸机治疗的舒适性和可靠性以及长期治疗抱有怀疑或医从性不高。对此患者需要有一个逐步了解、体验的接受过程,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应耐心解答患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试解决。如有鼻腔通气障碍,可考虑先进行鼻腔扩容手术以减低呼吸机进气压力,增加舒适性,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呼吸机治疗的优势,建立坚持使用的信心。目前的睡眠呼吸机虽然都已智能化,会自动匹配佩戴者的呼吸节律和气压,但最好还是请专业技术人员给每个呼吸机都做压力滴定等优化,方可使用者获得最为舒适有效的感受。关于小儿腺样体肥大Q:什么是腺样体肥大?切除腺样体会影响免疫功能吗?A:腺样体和扁桃体(腭扁桃体)一样是咽部淋巴组织的一个组成部分,又称咽扁桃体或增殖体,在幼儿期3-5岁发育最为旺盛,小儿普遍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性增生,通常对正常呼吸等生理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可以发生急性炎症,但经治疗后可以消退。如果反复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刺激形成慢性炎症就可以表现为以腺样体肥大相关的系列症状。腺样体虽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但趋于退化,类似我们人类的阑尾,一般在青春期就明显萎缩,成年后趋于消失,所以除非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腺样体切除一般不会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Q:腺样体肥大有什么症状?A:由于腺样体所在的鼻咽部是一个十字路口,上下联系鼻腔与咽腔,左右毗邻双侧中耳在鼻咽部的咽鼓管开口,所以腺样体肥大可以影响上下左右的相关器官。其主要局部表现是阻塞呼吸道的睡时打鼾、张口呼吸以及鼻通气障碍,并发鼻-鼻窦炎则流涕增多刺激咽喉部可出现长期慢性咳嗽;如阻塞鼻咽部咽鼓管咽口可引发分泌性中耳炎而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少部分患儿也可伴有全身症状,表现为身高和智力发育迟缓;睡眠多梦易惊醒、磨牙;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和性情暴躁等。极个别患儿由于长期无法鼻式通气而代偿性张口呼吸,可致使颌面部骨骼发育不良,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鼻中隔弯曲、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而呈现所谓的“腺样体面容”。Q:如何诊断腺样体肥大?A:对于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家长及监护人提供准确的病史非常重要,鼻咽部内镜检查或触诊虽有助于诊断但儿童不易配合,所以影像学检查是最常用的客观诊断依据,一般首选操作简单迅速、辐射较低的X线鼻咽侧位片,通过读片对腺样体整体形态及其对气道的阻塞程度可一目了然。如果腺样体与鼻咽腔前后径比率大于71%或伸入后鼻孔则可判读为病理性肥大。CT检查在腺样体肥大检查上不具优势,如做CT则需要带有矢状位。Q: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什么?A:手术治疗。因为目前非手术治疗对腺样体肥大没有明确的疗效。手术方法主要是全麻内镜辅助下的低温等离子消融切除术(见后面视频),术中出血极少或不出血,术后反应轻。对于单纯腺样体手术,术后几个小时后即可正常进食,当天即可出院。对于合并扁桃体肥大而构成打鼾原因者可同时进行扁桃体手术;对于同时伴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也可以同时进行鼓膜穿刺、切开或置管术。值得注意的是儿童鼻-鼻窦炎由于具有自愈倾向或随着腺样体问题解决而消退的趋势,故除特定病例之外无须同时进行鼻腔或鼻窦手术干预。Q:如何判断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纠结是否应等腺样体自然萎缩?A:如果患儿有明确的以打鼾、张口呼吸为主的症状且持续至少1个月以上或伴有反复不愈的分泌性中耳炎,影像学上支持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则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就很大。对于间断具有类似症状,就需要排除感冒、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体质的干扰,可以进行相应的药物试验性治疗进行甄别。腺样体虽然可以在青春期萎缩,但患者大多是3-5岁的幼儿,带病等待多年会很辛苦,而且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或并发症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手术的风险,故对于病史确切、检查诊断明确、试验治疗无明显效果的病例还是主张及时手术治疗,不宜长期观望等待以免形成对耳部、鼻部、面部的不良影响。Q:腺样体肥大手术有什么并发症或不良反应?A:如果适应证选择正确,正规医院、麻醉及手术医生的技术过硬,单纯腺样体手术作为日间手术,对患儿的不良影响很小,术后出血和复发等发生率极低。对于3岁以上儿童,短时全身麻醉是安全的,对于1-3岁的小儿,如病情严重影响大局,其手术可不受年龄的限制。
随着对家长儿童疾病防治知识的不断普及,以往不被熟知的腺样体肥大已经成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儿童就诊疾病。大家对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以及手术可能比较熟知,而对腺样体由于其位于比较隐蔽的鼻咽部,通常无法直视,所以顾虑和问题较多。那么,什么是腺样体,腺样体有什么生理功能,腺样体肥大可以引发什么症状,对健康有何危害,什么程度的腺样体肥大需要手术可能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首先,腺样体和扁桃体(腭扁桃体)一样是咽部淋巴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又称咽扁桃体或增殖体,在幼儿期发育旺盛,普遍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性增生,通常对正常呼吸等生理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腺样体虽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但趋于退化,一般在青春期就明显萎缩,成年后趋于消失,所以除非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腺样体切除一般不会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可以发生急性炎症,但经治疗后可以消退。如果反复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刺激形成慢性炎症就可以表现为以腺样体肥大相关的系列症状。由于腺样体所在的鼻咽部是一个十字路口,上下联系鼻腔与咽腔,左右毗邻双侧中耳在咽部的咽鼓管开口,所以腺样体肥大可以影响上下左右的相关器官,其主要局部表现是阻塞呼吸道的鼻通气障碍、张口呼吸、打鼾以及并发鼻-鼻窦炎后的流涕等鼻部症状,或可伴有阻塞咽鼓管咽口引发的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腺样体阻塞后鼻孔示意图当然部分患儿也可伴有全身症状,主要为慢性中毒、营养发育障碍和反射性神经症状。表现为全身发育和营养状态差;睡眠多梦易惊醒、磨牙;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和性情暴躁等。极个别患儿由于长期鼻式通气差代偿性张口呼吸致使颌面部骨骼发育不良,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鼻中隔弯曲、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的所谓“腺样体面容”。腺样体面容对于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家长及监护人提供准确的病史非常重要,鼻咽部内镜检查或触诊虽有助于诊断但儿童不易配合,所以影像学检查是最常用的辅助诊断依据,通常采用X线鼻咽侧位片或带有矢状位断层的CT扫描,如果腺样体与鼻咽腔前后径比率大于71%或伸入后鼻孔则可判读为病理性肥大,即对鼻咽腔有明显的阻塞。以下是腺样体术前术后鼻咽侧位片的模拟图:综上,如果患儿有明确的以打鼾、张口呼吸为主的症状且持续至少1个月以上或伴有反复不愈的分泌性中耳炎,影像学上支持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则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就很大。对于间断具有类似症状,就需要排除感冒、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体质的干扰,可以进行相应的药物试验性治疗进行甄别(可以参考我的其它相关文章),不宜匆忙做出手术决定。但对于病史确切、检查诊断明确、试验治疗无明显效果的病例还是主张及时手术治疗,不宜长期观望等待以免形成耳部、鼻部、面部等不良影响。经过临床观察如果适应证选择正确,麻醉、手术医生的技术过硬,单纯腺样体手术可以不受年龄的限制。对于同时合并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的患儿要考虑到较大的扁桃体也可以单独或协同腺样体肥大造成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往往需要分别或同时手术治疗;对于同时伴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也可以同时进行鼓膜穿刺、切开或置管术;而值得注意的是儿童鼻-鼻窦炎由于具有自愈倾向或随着腺样体问题解决而消退的趋势,故除特定病例之外无须同时进行鼻腔或鼻窦手术干预。至于手术方法,目前全麻内镜辅助下的低温等离子消融或机械吸切术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其中等离子消融出血极少或不出血,术后反应轻,但对术者技术要求高,费用较高;机械吸切较普及便于处理突入后鼻孔的增生组织但术中出血稍多,至于传统的局麻盲目刮匙刮除法甚至内镜下刮除法都已经淘汰不宜采用。腺样体不像扁桃体没有完整的被膜,所以理论上完全切除不容易实现也不提倡,以免创伤过深引发一些并发症,即使个别淋巴组织发育旺盛者可能术后有局部的淋巴组织再次增生,但发生率极低,再次手术也有效。本文系李慧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突发性耳聋概况 突发性耳聋(sudden deafness)又称“特发性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病因不明的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通常一日内进展达到耳聋最重。临床表现多为单侧听力下降,绝大多数患者伴有程度不同的耳鸣、还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无身体其它部位异常。目前突发性耳聋是困扰中年人因聋致残的并不少见疾病,由于预后总体不甚理想,所以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突发性耳聋的可能原因 虽然目前突发性聋的病因仍不明确,但据迄今的观察和研究普遍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病毒感染、血管循环障碍和自身免疫异常等。所以对于突聋的治疗主要是围绕这几方面进行的。突发性耳聋的检查诊断方法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外、中耳无特异表现,诊断主要参考发病经历结合临床听力学检查,通常纯音测听(电测听)即可作为基础确诊手段,但在操作时要注意隔音、掩蔽健侧耳、排除既往耳聋基线等,国际上通常认为至少在3个相邻的听力测量频率内听力下降大于30dB以上即可诊断。也可辅以声阻抗、耳蜗电图或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等检查,但除非病史或临床表现确有可疑,一般不必早期常规进行耳CT或MRI检查。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由于据临床观察在突发性耳聋病人群中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愈倾向,反过来还有部分虽经全力治疗仍以不愈为结局,所以国外有学者认为对于突发性耳聋患者可以不予治疗。但这不论与国内的现行的医学伦理观念还是现实临床实际情况都格格不入,更多的国内外循证医学资料证实,及时、积极、相对合理的医学干预有助于大多数突发性耳聋患者恢复更多的甚至全部的听力。即使这样医患双方也有必要就病情进行个体化的分析,对预后进行客观的预测。 通常预后不佳的因素有:重度聋或全聋、既往有耳聋基础或复发型聋、双侧突聋、伴有眩晕、焦虑状态等。从听力曲线来看,全聋型、高频明显下降性预后最为不好;低频、中频下降性较好;平均下降性尚可。 此外,据临床观察相对正确的治疗开始时间较晚对治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样的治疗方案一般在1-3天内进行疗效最佳,一周内开始尚可,两周内为限,两个月为极限,两个月或以上基本无效。所以,这里需要极其郑重的告诫突发性耳聋的患者,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它甚至是影响预后最为重要,最可能受人为因素干扰的因素!常有患者确诊后表示我现在工作或学习忙云云,过几天才能治疗,其实就是对拖延治疗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所致。珍爱听力,防聋拒残,一耽搁成千古恨,没有神马能比这更重要的了!知道了这些那么下面要知道重点就是:激素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的地位 这里要和突发性耳聋患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突聋的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虽然大家对激素的使用存在种种顾虑和误区,但合理、正确的使用激素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激素的正作用,避免激素的副作用。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上可以说激素功不可没,无论国内外关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指导意见或指南都把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的第一要项来推荐,这和糖皮质激素对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因具有强大而稳定的抗炎、促进代谢作用有直接关系。如果您的医生没有和您就治疗方案沟通有关激素使用的问题,那么可以初步判断他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没有经验或存在其它问题。当然激素的使用需要事先了解患者是否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急性感染等绝对或相对禁忌症,需要征得病人的理解配合和同意,如果存在激素全身使用的禁忌症或不愿使用的情况可以考虑局部使用。突发性耳聋治疗方案及相关事项 目前对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国内外都没有强制性或规定性的治疗标准,医生各自都以不同层次的经验治疗为主,一般推荐以下几类方法:1、糖皮质激素 常用口服强的松片冲击疗法,每日清晨顿服一次,剂量为50-60mg 或1mg/kg,5-10天后逐渐减量停药。国内一般剂量趋于保守,但总体每日不能少于30mg。当然也可以静脉给药,近年来我们也试用耳后注射或有报道鼓室穿刺给药可能有特别的疗效。2、改善血管微循环 推荐使用具有可靠监测指标的降纤或称溶栓药物,常用巴曲酶等。注意使用前和使用中要监测血流变及凝血功能等指标,对有出血倾向、肝肾功能异常或高血压患者禁用。以往常用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三磷酸腺苷(ATP)以及其它一些扩血管药物被指可能对微循环无明显改善作用,只扩张血管反而可导致盗血现象而无益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3、高压氧或混合氧 可能提高内耳供氧量而有益于治疗。应注意排除高血压、咽鼓管功能障碍、鼻窦炎等不适合的情况。4、抗病毒药 对于疑似病毒感染为诱因的患者可早期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一周以后给药一般无效。5、其它 银杏叶提取物作为一种改善微循环的温和治疗药物可以在门诊或后期治疗使用;活血化瘀类的中药注射剂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中使用比较广泛但循证医学疗效证据有限;前列地尔具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扩张血管作用但保存需要全程冷藏很不方便。各类激光照射、血疗和针灸等临床验证没有疗效。期望使用一般中成药和广告假药取得疗效也只是一厢情愿,个别的“疗效”可能源于突发性耳聋的自愈性,在统计学上无意义。而适当配合使用一些抗焦虑药控制情绪,缓解压力,提高休息质量似乎对治疗有一定的帮助。关于遗留耳鸣和眩晕问题很多患者抱怨耳鸣和眩晕甚至比耳聋更令他们心烦,确实耳鸣和眩晕可能对心理的影响更大,但一般来讲患者对眩晕具有习服性,配合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等药物治疗,即使眩晕症状再重,也会在1-2个月因逐渐适应而减弱或消失,所以对眩晕的顾虑不必太大,麻烦的是耳鸣,和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可能存留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可以通过麦角隐亭咖啡因等药物治疗,加上心理疏导、掩蔽疗法等进行治疗。心情越是放松,越是不计较它的存在,那么它就真的能早一天不存在。 更多有关突发性耳聋的详细介绍请参看有关专业资料,但不要随意浏览以赢利为目的网站的文章,可参考百度文库有关突发性耳聋的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41.htm?fromId=3801994 最后宽慰我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痊愈的突聋患者,尤其是单耳听障或高频听力下降对生活影响可能并不大,过去的事情不必过于纠结。虽然可能不能完美享受莫扎特那美妙的旋律,但要知道贝多芬是在双耳失聪后写出不朽的第九交响曲。只要心中有热情就能藐视和战胜一切困难。 2013年春节假期贡献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以鼻阻塞、鼻涕多、头痛为主的不适经历,这里就广大患者尤其是北方患者关注的慢性鼻炎为何“难以治愈”做一初步交流,具体诊疗还有必要请专科医生进行评估。首先,需要明确慢性鼻炎的疾病诊断定位,即哪些病人可以诊断为慢性鼻炎?如果是又属于哪个类型?究竟应该如何治疗?从我们接待的很多的所谓慢性鼻炎患者来看其实其罹患的疾病并不是慢性鼻炎或慢性鼻炎不是其鼻部主要疾病,如此说来误诊误治疗效可想而知。因此恐怕难治的首要原因是不仅有些病人、甚至更多的是很多专科医生对此类疾病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所导致的。现实情况是治疗不足是少数,更多的是错误治疗、过度治疗,这其间除了医院医生的不重视、不认真、知识有限、相关医学知识宣教不足外,更有具有社会上假医、假药、假医院、假手术尤其是被收买的不良媒体上泛滥的铺天盖地的假广告的欺骗和诱导因素的存在。疾病长期迁延的困扰使患者身心具惫,更有甚者不同程度的表现出焦虑、忧郁等精神心理卫生问题,可谓是小鼻炎大问题。关于诊断的问题需要有一个客观和辩证的认识,即从大的方面划分是否诊断为慢性鼻炎及其主要类型并不困难,如果这个层次出了问题多是医生的社会属性问题,少部分是专业技术问题;而诊断为慢性鼻炎后继续细分为是哪种具体类型(目前国际上对慢性鼻炎甚至可以细分为五十余种具体类型)更多是考验医生的知识水平,好在患有特殊类型慢性鼻炎的患者为数并不多,患者没有必要过多关心这方面问题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确有必要我们另行沟通。由于治疗原则、方法有诸多不同,目前亟待和慢性鼻炎进行鉴别诊断的几类主要疾病有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小儿腺样体肥大等不在这里赘述,请参考我的网站的相关文章。那么对于最常见的难治性慢性单纯性鼻炎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治疗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摆正心态,树立信心,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情绪,因为这是坚持正确治疗,避免受骗上当的前提和保证。摒弃“去跟儿”、“根治”等不切实际的思维模式,最好学习一点相关的医学常识,明白鼻甲周期等鼻腔生理知识,知道鼻炎不仅与鼻腔局部因素有关,更和全身因素密切相关。这样的好处是能够避免错误治疗和过度治疗而导致药物性鼻炎等更加被动结局的出现。要学会接受人体在感冒(又称急性鼻炎)、受寒冷刺激、怀孕等特定条件或时段的短暂性鼻阻塞、流涕等症状是正常生理反应而非慢性鼻炎的观念,此时不予治疗或短期对症治疗足矣,过度重视,长期多量用药就会导致症状愈来愈重,甚至无法摆脱。此外,对于由于心、肝、肾、甲状腺功能不良等全身因素所导致的鼻腔淤血、充血等所形成的类似慢性鼻炎其治疗重点还应该是原发病,总在鼻腔做文章是不会有满意结果的,原发病得到控制,鼻腔症状自然会获得缓解。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都显示慢性鼻炎归根结底都与变态反应也就是常说的过敏反应有关,所以除非合并细菌、病毒感染,常规使用抗生素(所谓的消炎药)治疗是没有道理的,也是无效的,鼻喷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织胺药物是目前的主力用药,这里需要克服社会上流行的怕激素不怕抗生素的思维怪圈,一提激素就和发胖、股骨头坏死联系到一起,而滥用抗生素却在所不惜。鼻喷激素的标准用法是每日上午每鼻孔2喷,喷向鼻腔外上方为佳。注意此类药不是顶药,不能用药后即可有效,起效最快4-6小时,坚持半月以上有效,最好能用1-2个月,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任选一种即可。对于重症病人也可以短期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加强治疗,注意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般口服即可,强地松片0.5mg/kg体重,清晨一次性顿服5-7天。第二代抗过敏药,如盐酸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啶、依巴斯汀等都可服用,提倡睡前口服,1-2周为一疗程。对于轻度的鼻阻塞,只用鼻腔滴入或喷人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2-3%)的治疗效果就不错,由于不含药物成分同样适用于婴幼儿、妊娠哺乳期妇女和老人等体弱特殊人群,即使对于重症或手术病人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和护理方法而值得推崇。对于鼻阻塞严重,药物性鼻炎的初期治疗可以适当应用减充血剂(鼻通气药)如盐酸羟甲唑啉(达芬霖)进行短期替代对症治疗,但一定阅读说明书,做到控制使用,从少用逐渐过度到不用,使用时还应注意能单鼻孔使用就不双侧同时使用,只要通气尚可就不要追求过度通气。小儿一般不能使用,个别患儿只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低浓度剂型。要充分认识到滥用减充血剂而形成的药物性鼻炎的危害性,警惕违禁减充血剂如滴鼻净(盐酸萘唑啉)、麻黄素等以及打着纯中药旗号实际添加了上述成份而不标注的假药的危害性。这类药的特点是用上几分钟内马上就能使鼻腔通气极大改善,但此类药物长期使用就会效果越来越差,或呈现用就通气,不用就不通甚至更不通的所谓依赖和反跳现象,长期成瘾使用不仅不能治愈慢性鼻炎,反而会扰乱正常鼻甲生理周期以及鼻甲过度增生使病情变得加重和不可逆,把普通的慢性鼻炎演变成更加难以理解和治疗的药物性鼻炎。此外由于其药理特性还可以引发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在治疗中一些细节问题也应该得到重视,经常可以看到使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药物治疗同样的疾病却得不到同样的疗效的情况,其原因可能就是具体细节问题,俗话讲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这个道理。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医从性,有研究证实医患是否互信能决定10%的疗效,如果在治疗中应该长期坚持使用的鼻喷激素自认为喷上没什么感觉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不应频繁使用的如减充血剂只图一时痛快就任性使用,这样疗效自然不理想。此外,用药的顺序等也很重要,通常在重度鼻阻塞状态下首先向鼻腔喷入减充血剂以打开鼻腔大门,然后使用生理盐水等冲洗鼻腔,洗净、擤净鼻腔分泌物后再最后喷入鼻喷激素,保持一段时间不再擤鼻或冲洗,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去除药物副作用,保留药物的正作用。由此看来心态和知识素养和学习能力在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最后谈一谈手术治疗慢性鼻炎问题。我认为最好的手术也不如不做手术,因为手术本身并不能去除炎症,只能用于一些药物治疗无法改善的确诊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例,绝大多数病人经过长期规范的治疗都会获得比手术更好、更稳定的疗效,要克服手术是最好的疗法的误区,不要迷信所谓不住院、不出血、无痛苦、一次性去根的蛊惑,任何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在内也不是包病百治没有副作用的。作为慢性鼻炎患者衡量自己是否应该接受手术的一个简单标准就是鼻阻塞是否是持续性的,包括即使使用减充血剂也不缓解,只要用药能够缓解通常就不急于手术。青少年儿童由于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很高,而且手术难度高、黏膜破坏大,可能导致此后鼻腔功能长期损失,应该及其谨慎的接受鼻腔鼻窦手术,尤其小儿应多考虑是否有腺样体肥大的问题。目前手术通常在鼻内镜下进行,术中尽量不破坏正常结构、只在黏膜下处理一些不可逆增生病变,严格保留鼻甲表面黏膜及其功能,从而以较小的创伤来争取理想的疗效。对于手术病例术前、术后的规范性药物治疗更加重要,术前的规范药物治疗准备可以帮助正确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范围,减少术中出血和副损伤,减轻术后症状。医患双方都应该坚决反对那种初诊不经任何治疗准备就做手术的错误行为,因为有些手术完全可以用药物治疗替代,不妨先药物试验治疗一个月看看,而手术带来的鼻腔生理功能破坏可能是终生不可挽回的。至于手术设备甚至都不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唯一的或最主要的条件,掌握手术设备的医生的理念和技术水平才是最重要的。更多情况请参考我的漫谈慢性鼻-鼻窦炎病因和规范化治疗等相关文章
时下很多患者都抱怨挂号难、看病难、耗时长、效率低,那么怎样看病才能做到效率高呢?其实做到效率高医患双方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医院、医生方面的不断改进固然重要,那患者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呢,不知您是否愿意听听来自医生看法。首先选医院选医生,选对了医院、选对了医生就可能一次解决问题,避免奔波劳顿。如果是感冒之类的小病没有必要到大医院找大专家,请自己比较熟悉信任的小医院全科医生看看就可,他们才是看小病的专家。所谓大医院的某些专科名医看惯了疑难杂症对一些小病可能一筹莫展,认真些的就要做一些化验检查,花费不菲,转了一大圈到头来还是感冒;有经验的两句话就给你打发走的你也可能不托底,感觉医生不认真。如果感觉真是患有急重症或专科疾病找一个或几个大医院的专家看一次还是有必要的。现在卫生部正指令各大医院开放网上或电话预约挂号(哈医大一院116114,114上可以查询挂号,另外也可以利用健康龙卡等进行自助挂号),比较公平和简单,我院现还设有挂次日号的便民措施,这些便民措施各大医院基本都有,患者可以充分了解利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挂号难的问题。假专家、假设备、假技术、假药充斥,专治绝症、医院治不好的病的承包医院、假军队医院不能去;民营医院由于它的特殊性质,这里不做品论和推荐。有一条真理就是凡是广告宣传的医院尽量不去,凡是广告药物、医疗器械尽量不要买,做到这一点就基本可以做到不上当、不受骗。关于选专家,建议你事先通过各种正规渠道了解专家信息,尽量选择专业或专项技术突出专家专病专治,疑难重症找科主任。一般来说教学医院的科主任、副主任和专科学术带头人医德医术都值得信任,但也不排除有滥竽充数的。医托或熟人介绍的所谓专家未必是水平高的,有些就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或酒肉朋友,您一接触就可能有感觉,特点是“双百方针”即:来看病的百分之百都有病,百分之百都需要住院手术或开大量的药,与唯利是图的某些医院不无两样。病人群虽然很多但都是小病或无病,没有高难手术或新技术。关于老专家要一分为二看待,有些老专家当年就是学科主任或学术带头人,离退休后也不断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学习新技术、新理论,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只要不是年龄太大,眼神体力跟不上,看病手术大可值得信任;而有些老专家原本就无业绩,更无新成绩,只是混年龄吃老本,甚至投靠假医假药唯利是图为虎作伥,那只能敬而远之。如果是初次就诊,不妨先看主治医师普通门诊,对疾病有个初步的划分,做一些相关的检查和化验,然后听听主治医师的推荐到找相应的专家会诊做到诊断治疗一步到位。否则可能好不容易挂的专家号由于毫无线索只是开具了一大堆检查和化验,把专家当成了小大夫用,过后出了结果专家又找不到;还有可能盲目找的专家专业不对口或不是看你的病的最好的专家,那么再次挂号找专家的麻烦就不得不重演。此外,一些细节也应该注意,否则也影响就诊的速度、质量和医生情绪。请相信医生也是人,虽然拼命克制,医生的不快将影响你的就诊质量。请您一定要正规挂号就诊并携带就诊卡和门诊手册。医生也不愿看后门,有很多挂号的病人盯着,多是敷衍了事,匆匆忙忙还没有记录,主要的是没有发生实质上的医患关系,过后复诊也没有什么依据,患者得不到什么方便和便宜。候诊期间吵吵闹闹、频繁打听就诊时间、将门诊手册等材料折曲打卷、跟进多名陪伴人员,肆无忌惮的接打手机、在医生午休或下班前要求加号都会影响医生的情绪应尽量避免。联系医生尽量选择网络联系方式,可以存留比较完整的信息和上传资料。大多数医生不愿意和病人直接电话沟通并非架子大,而是患者频繁不速之客般电话往往对医生的工作节奏、有限休息干扰严重,而且往往单凭语言对病情无法表白准确清楚,即使有医生的电话号码也提倡事先先发短信联系,与医生有预约时再行通话。就诊前应对自身病史作一简单总结和准备,有利于医生尽快了解病情。应重点提供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和发生时间或规律也就是病历上的所谓“主诉”,请告知患病的具体时间(年、月、日),而不要笼统地说成“老长时间了”、“好长时间了”等。如有近期的X线、 CT或MRI片、各种化验单、听力检查报告或其它辅助检查报告应一并提供,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好医生是不会拒绝你自带的检查资料的,而且是越多越详细越好,否则可以初步认定不是好医生。了解一些专科就诊常识如咽喉疾病就诊患者应当提前禁食水空腹4~6小时等有利于您一次完成就诊。总之,只要我们都注意科学的安排就诊活动,相信看病效率能够得到一个显著的提高。本文系李慧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除了终身免疫的天花、麻疹等疾病,可以说任何疾病都不能一次治疗终生不犯,请不要盲目追求根治,这是典型的广告骗语,勾引急于求成的患者。对于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如果治疗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很快得到良好的控制,虽然也有可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再发,但继续治疗有效。要树立长期控制等于治愈的观念,而不是追求短期根治。关键是目前在不法医药广告的误导下很多人不愿或不知如何进行正规的治疗,建议多与正规医院的医生咨询,学习正宗的医学知识。概括来说如果能够避免接触过敏原无需治疗过敏性鼻炎症状也能即刻缓解,例如,对北方的某种植物过敏去了南方接触不到了就不过敏了,或者吃虾过敏则忌食虾类食物就不过敏了,实在离不开可以考虑脱敏治疗,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否也算是根治?不能摆脱过敏原的困扰则采用国际通行的鼻喷激素和或新一代鼻喷或全身抗组织胺药物治疗的效果也是比较肯定的,如花粉症等季节性鼻炎只需春秋到来前半月提前用药就可有效控制症状的发生,时间、经济成本都不高。当然如果患者的经济情况和时间比较充裕,采用特异性脱敏治疗可能获得更加长期有效的治疗。在治疗选择上需注意几点:抗生素(所谓的消炎药)只有合并细菌感染时才可应用,对常规的过敏性鼻炎无效;减充血剂(鼻通气药)只有在严重鼻阻塞时短期控制使用,滴鼻净禁用;假药中药无效;扑尔敏、感冒药虽有疗效但具有副作用不做推荐使用。有些激光、所谓等离子鼻腔手术只是破坏了鼻腔黏膜使症状短期缓解,远期疗效很低,对常规的过敏性鼻炎无效;筛前神经、翼管神经切断术对手术设备、经验要求高、难度大、虽具有一定疗效但也有副损伤不宜推广,总之除并发鼻息肉及严重的鼻腔结构紊乱之外一般不需手术辅助治疗。
目前在喉科就诊患者中被诊断为“声带白斑”、“喉白斑”的有相当多的比例,不少病人及家属被告知这是一种癌前病变需要尽快手术,否则可能癌变,事实果真如此吗?据我们观察,在诊断为“声带白斑”而被告知要进行手术的病人群中,相当一部分、或者大部分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白斑病变,更多的是声带受到某些刺激后的黏膜糜烂类炎症反应,充其量是声带白斑的前驱期,与真正需要手术治疗的增生性白斑类病变从病理和临床表现上都具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也看到很多患者接受手术后很快短期“复发”,更有个别甚者前后曾接受9次手术之多,其中也有因手术损伤了声带造成发声异常现象。其实这些声带白斑病或类声带白斑病归结为生活方式病可能更为合适。因为从大多数病人的病因调查来看,酗酒、胡吃海造、生活不规律、滥用嗓音是主要诱发因素,由此引发的直接刺激和胃食道反流刺激是主要致病因素,加上这部分人大多有各种理由不愿或不能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懂或得不到正确的治疗指导,所以治疗效果很差,即使做了手术术后也会快速复发就不难理解了。那么如何控制或治疗这类疾病呢?从上面的病因可以看出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是最根本的措施,绝不饮酒加高声滥喊,积极治疗反流性疾病,大多数的病情均可控制或治愈,更不会引发癌变。从临床来看,病程较短,喉腔黏膜充血、单侧或双侧声带肿胀、后端肉芽以及声带所附白色苔膜可以咳掉或碰掉的病例一般不急于手术,在控制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前提下可以局部雾化吸入或服用控制胃酸和抗反流药物治疗6-8周试试,相信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对于保守治疗一个月以上无效或病情有发展的病例可以考虑在电子喉镜下采取病理检查,对于附着紧密的白色斑块即真正白斑病变可以在全麻显微喉镜下实施CO2激光切除并送病理检查。再次强调的是术后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必不可少!本文系王雷波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慢性鼻炎和鼻窦炎是以鼻阻塞、分泌物增多、头痛等为主要表现的鼻腔及鼻窦炎症性疾病。由于二者具有多重相关性,所以也统称为慢性鼻-鼻窦炎,是北方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通常慢性鼻-鼻窦炎一次发病持续8周以上,每年发病在4次以上。慢性鼻-鼻窦炎难以治疗的原因与其复杂的病因有关,加上不规范的治疗和对疾病认识的误区等常常导致疗效的不理想。目前临床研究证实慢性鼻-鼻窦炎的病因主要有:1.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2.变态反应即所谓的过敏体质;3.影响黏膜纤毛功能的相关遗传性疾病;4.免疫缺陷;5.鼻内阻塞性结构改变。虽然就总体来讲其最基本的病理学改变是炎症反应,但是治疗却涉及到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以及辅助性手术等多种治疗手段。目前对于慢性鼻-鼻窦炎的规范化治疗是由包括抗生素治疗、抗变态反应治疗、手术治疗、免疫治疗、鼻腔局部护理、理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组成的治疗体系。对于具体的病人个体应该根据其病情合理选用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法来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对于以感染为主的急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抗生素,配合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粘液促排剂以及鼻腔冲洗等治疗。在抗生素的使用上要注意选择安全、敏感的药物,疗程要充足以对抗细菌的耐药性以及超菌膜保护作用。而对于以变态反应(也称过敏反应)为主的非感染性及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抗变态反应药物,配合免疫治疗等疗法。其中鼻内激素因其良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和较低的副作用,在国内外都已经普遍作为治疗这类鼻-鼻窦炎的主要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安全连续使用3-6个月以上。至于手术治疗并不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主要或是首选方法,手术本身并不能去除炎症,而是为炎症的消退创造有利条件,手术的内容主要是矫正影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障碍的异常结构,去除不可逆的病变组织,清除鼻窦腔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术前、术后也应配合规范的药物治疗。手术通常在鼻内镜下进行,术中尽量不破坏正常结构、保留可恢复的黏膜及其功能,从而以较小的创伤来争取理想的疗效。鼻腔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冲洗作为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崇。它具有清除鼻腔分泌物、改善通气、保护黏膜等多重功效,对小儿、老人、孕妇等尤为适用,对于较轻的鼻腔疾病单独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鼻腔冲洗即可达到治疗目的。此外,一些治疗方面的细节也不应忽略。例如:减充血剂的正确使用问题;鼻腔局部用药的顺序问题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鼻-鼻窦CT扫描检查对了解鼻腔、鼻窦内结构、窦腔分泌物以及窦壁情况等进而对病情进行正确判断很有帮助。为了预防或防止鼻-鼻窦炎复发迁延,还应当注意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注意防护,避免寒冷,过敏源等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只要我们摆正心态,科学地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正规治疗,就一定能够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