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日子每年如期到来。回想七、八十年代,由于那时高考招生录取比例低,老师们会常说:高考,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有硝烟弥漫,强者先,勇者胜的意思。当年高考,那时我们亲爱的班主任,在考前几天给我们读了一篇鼓舞士气的文章,像是“战前”的动员和宽慰,始终还记得文中的一句话:“一点浩然气,千秋快哉风。”那一刻,我顿时没了胆怯,变得平静而有勇气。内心的不平静,一些同学上高中后就出现了,烦躁、坐卧不安、易发脾气、内心讲不出的难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具体细分可能是紧张,担忧,懊悔……也可能会伴有情绪低落,内里的成分可能简单,也可能很复杂,这时候可以对人说出来,尤其家人听孩子说的时候,首先要做个忠实的听众,不要不耐烦。没法对人说也可以写出来,真是难以言表的可以听听音乐,也可以唱唱自己喜欢的歌;也可以多参加体育锻炼,跑跑步,打打球;在林中散步,仰望星辰……内心的不平静,也常见有胡思乱想,什么前途、老师家长的希望、名声常常一股脑浮现在脑海里,想想其实也没什么,也算是放空大脑,只要不沉溺,不悲观,不焦躁,注意力可以收回,放在当下就好。考试几天心中的概念:考试就是检验一下所学,思考做题就可以了。心里平静调试的方法,各人会有自己的办法,家长有家长的办法,也会有人在考试之前祭拜祖先,拜拜文殊菩萨,祈求祝福,这些是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些信念的方法对平静心理是有效的;作为考生,你如果一向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或立志成为一个科学家之类,那是另外的心境,已在较高层次,普通考生,临到考试,没有自信,临时抱佛脚,积极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我可以”,会心里不那么慌了。心理咨询电话是个应急的方法,又一个心理保障。考试前几天就有家长要约时间,让我和其要参加高考的孩子通电话,因为孩子有些烦躁,需要心理疏导;网上平台和一些医院都可以提供咨询;多数学校也都配备了一些专业的心理老师,一些有经验的班主任亦深谙考生心理。考前持续的心情激动,难以平静,晚上不能入眠,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助眠的药物,最好用之前用过的。平静的理念,在生活中也甚为广泛,许多徽州古民居厅堂里,会见到在条桌上放一个镜子,一个座钟,取意终身平静(钟声平镜)。平静生智慧,可以做事。
不管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还是广泛性焦虑症、强迫症等,初次就诊后,常会遇到是选择住院治疗还是门诊治疗的问题,一时难以抉择。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规定:严重冲动伤人、毁物、自杀倾向、无法照顾自己生存的患者可以被强制住院,其他情况一般不能强制患者住院。强制住院的患者多数是住在了封闭病房。临床医生一般以此把握患者的住院指征。门诊治疗对于有能够较好自控的患者或家人能够很好控制的患者,我们建议可以在门诊检查、治疗,开始1到2周来门诊复诊检查一次,病情稳定后1到2个月来门诊复诊、检查一次。门诊检查治疗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患者较容易接受,较少影响患者名誉,减轻病耻感,饮食、生活环境没有大改变,比住院在许多方面都要方便,很重要的是没有隔离出普通社会环境,可能的话,还可以工作。曾经有位年轻患者,因为恋爱的波折等,出现了一些异常思维,周六的一天,家人带其来门诊,开始家人想让患者住院,家人介绍了患者病情,与其家人一起分析情况后,建议其门诊治疗,家人采纳了医师意见,家人与医生之后保持了很好的联系,一段时间后,患者顺利康复,现在工作生活一切正常,一晃有好几年过去了,家人说:当初要是住院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这样例子有很多。病耻感强的患者,不愿去精神病医院门诊,同样可以去综合医院医学心理科,一样会得到好的诊疗。随着微信等互联网手段的普及,医患联系更加便捷了,这无疑更加方便了门诊治疗的实施。住院治疗而住院尤其是封闭式住院会严重地加重部分患者的病耻感,失去许多自由,这些患者,不愿住院,被家人强迫住院,住在封闭病房里,还要外冲,被保护在床上,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出院后,绝对不再来医院了,每次取药都是家人代劳,或者出院后就拒绝服药。有位患者,50岁,男性,1年前做过脾切除手术,体质欠佳,乱语1月,称感觉有人害他,被儿子强迫送住院,被保护在床上,不停喊叫,晚上11点,患者突然出现了意外。家人打官司,很快获得些赔偿。假如当初家人选择不住院,结局一定不会是这样吧?赔偿又怎么能抹去家人的失亲之痛呢?病耻感过强的患者还是尽量不选择住精神病医院,有选择的话,可以选择综合医院医学心理科、身心科等病房住院。医学心理科、身心科等病房一般是开放性病房,开放性病房较封闭病房有较多的自由,家人可以陪伴,或许也是一些合作而无冲动患者除选择门诊治疗之外的较好选择。住院治疗好处是治疗手段多些,比如可以进行注射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人员充足的话,有更多些的心理治疗,还有些注重康复的医院会提供直接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中,如果有药物副作用,可以得到及时处理。决定之权利到底门诊治疗还是住院治疗,和接诊大夫一起商量吧,除非患者有肇事肇祸,最后决定患者是否住院还需家人来确定。病情严重一般可以先住院一段时间,再门诊维持治疗。本文系程赓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我来如何帮助你? 昨天来诊室的女孩是妈妈陪着来的,因为老师找她谈话,让她上职业高中感到压力很大,之前家里为了她更好学习,花了几十万请辅导机构老师,但是效果不明显,孩子自己感到很愧疚,有很大的压力,在班上成绩大概是倒数10多名。 但是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自己说在六年级的时候就不太想读书了,初中以后开始感觉自己还聪明,带学带不学,以为到后来花点时间就能补上,初二的时候还是这样想的,可是到了初三,感觉自己基础比较差,补不上来了。 自从老师找她谈话建议她上职高以后就不想上学了,春天时候直接上职高。为此她妈妈和爸爸很伤心,爸爸都急着跪下了,但是孩子还是要上职高,妈妈思想怎么也转不过来弯,所以带她来到了诊室,想一起分析分析帮她转变过来,使她参加中考,去上普高,普高是有分数线的,如果达不上分数线,准备高价去上私立高中。 妈妈和爸爸经济条件还可以,但是孩子就是不同意。孩子说学不下去了,班主任老师说职高很轻松,没有压力,所以孩子就是想去上职高,要求自己做主。妈妈帮孩子分析了她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不主动,懒,每次请老师辅导课,留的作业一般都不写,所以掌握的比较差,孩子也承认有这一点,在学习上比较懒惰,太被动。孩子说以后要学音乐,具体想法是学习弹吉他,妈妈也比较担心,以前孩子学古筝的时候也学不长就不学了,孩子说学古筝主要是家里人建议的。 孩子在诊室里仍然坚持要上职高,妈妈很着急,觉得普高的路比职高宽,她希望孩子的路越宽越好。孩子不能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对孩子说:不管学什么有两点要做,第一要勤奋,为什么?你不勤奋,怎么学?就是学音乐也需要勤奋;第二是爱好,要养成爱好,学习文化课还是学习音乐课,都需要有一种爱好和喜欢,这样容易学进去,学得深入。孩子点头,和妈妈走出了诊室。 跨过这道坎 今天你又来了一个孩子,也是初三的学生,因为化学、物理学的不好,也不愿去上学了,并且总是会在意别人,自己对一个同学很好,觉得那个同学对她很差,她很生气。 回到家,又不好意思出门,怕邻居问她为什么还没有放假就回家了,在家里干什么?所以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不愿意碰书本,也不愿意想年后自己是休学还是继续上学?感觉自己注意力也不能集中,记忆力变差了,心情烦躁,来这之前,在其它地方就诊,已经吃了两个多月的氟西汀,没有什么效果,反而出现了几次咬自己及妈妈的手背,才会感觉好一点。 孩子数学、英语、语文成绩都很好,老师也夸她对同学很好,鼓励她回到学校。但她自己就是迈不过去物理、化学暂时落后这道心坎,她说她做梦比较多,总是梦到小时候,小时候成绩很好。现在每天在家,晚上2:00才睡觉,因为晚上睡不着,就看看手机,第2天睡到上午10点多才起床。每天看看电视和手机,不能看书,家里人也不能提上学的事情,家人讲到上学的事情,患者就受不了,大声的吼叫,歇斯底里。 倒是在诊室里面,妈妈讲到孩子上学的事情孩子也没有发火。是的,孩子不能面对自己化学、物理成绩差的情况,不能面对自己成绩的落后,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似乎成为了一个困兽。孩子焦虑是肯定存在的,配了一些调节情绪的药以及睡眠的药。告诉她不要总想别人的想法,自己觉得做对了就可以了;调整作息时间,白天要出去活动,这样有助饮食睡眠等,你呆在家里先调养好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等注意力能集中以后再考虑看书,对于物理、化学再看看怎么样去理解,多换点角度,也可以找一些授课的视频,听一些音乐是需要的,特别是一些鼓舞心灵的歌曲。开学是否参加这次中考再看情况,自己不要纠结,大家一起讨论决定。 孩子表示愿意改变,母女平静,拿药后离开了诊室,过2周再过来。 学生在学校、学习中遇到的情况总会有些不同,心理医生在许多时候大多可以为她们提供有益的帮助。
许多心理、精神疾病患者单单经药物等治疗后,不能痊愈,存在认知、社会功能的缺省,如注意不集中,记忆差,看书看不进去,不能上学了,不会做事了,不愿出门,拒绝与人交往,不会与人交往,快感缺失,服药后乏力、思睡,懒散,不想工作,好有冲动,病好复发,总不想吃药,对患了心理精神疾病总有羞耻感,拒绝婚姻,疗效总不满意等,为改善此情况,有必要进行社会功能康复。越早介入社会功能恢复,患者的功能水平才有可能恢复到最佳状态。什么时候介入呢?部分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就可介入,让患者得到的是综合性的康复措施。随着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成为心理精神疾病等治疗的最重要目标,世界生物精神病学会联合会(WFSBP)治疗指南,已将社会功能改善作为许多心理精神疾病治疗的最终目标,所以,在临床治疗心理精神疾病中,从开始就应以社会功能康复为最高目标。对于学生、年青心理精神疾病患者,由于其人生道路刚刚开始,所以他们社会功能康复的意义更加重大。当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改善时,不仅能缓解病情、缩短病程、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而且可大大减轻社会和患者家庭的负担,真正使患者重返社会。寻求社会功能康复者,可在每个周六上午,来工作室门诊,确定社会功能康复训练方案,进行社会功能康复训练,有效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Wiersma等(2000年)在欧洲进行的一项为期15年的多中心调查发现,社会功能受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普遍、持续存在,在接受调查的695例患者中,只有17%的患者社会功能完好,而有24%的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非常严重,国内的报道与这一结果类似。中国仅有2万多名精神科专科医师,3.5万名护士,社区中可以利用的康复人员亦很少,因而,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康复的任务是巨大而繁重的。康复时机Anthony等指出,精神科的治疗和康复如果能同时进行最理想,对院内康复措施的指导思想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经住院,在生物性干预即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同时,如果无冲动行为,就可以有步骤地实施矫正始动性缺乏、康复社交技能缺陷、院内职业培训,以及药物管理、症状监控两种技能训练等,以期使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得到控制,改善社会功能,并达到防止复发及提高就业率的目的。康复个体化对每位患者而言,情况不会完全一样,最好是先确定患者社会功能方面存在的主要缺陷,有针对性进行康复训练,进行个体化康复,比如,有的患者每次病情复发是在遇到困难、危机时,针对这位患者最好的康复措施就是帮助其分析危机,学会应对危机的方法,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有的患者存在明显情绪认知的情绪,比如从别人平静的表情中,患者却感知到敌意,对别人善意的微笑,患者却无法感知体会,这样的患者就要针对做情绪感知方面的训练。康复方法优化药物治疗是康复最重要方面之一,这里涉及临床用药经验,所以专家或专家组的用药意见需要患者和家人始终加以重视。住院康复,患者在住院及出院随访期间,予以Liberman编制的社区独立生活技能程式、药物自我处置程式和症状自我监控程式训练,训练采用技巧介绍、放录像并提问、角色扮演、选择必备资源、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实际练习等步骤。其中,每一学习步骤都是以过去所学到的知识为基础,并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特点考虑在内,在训练中以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克服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每周3次,每次90-120分钟。患者出院后,小组工作制成员每2个月与患者及其监护人面谈1次,指导其治疗和康复,并鼓励患者融入社会及就业。 北京等地的园农康复治疗、农娱治疗是值得赞赏的康复方法,因为患者可更多接近自然,在自然、轻松的劳作中康复。许多患者和家属对这样的康复训练比较向往,也有为此去北京的病家,同样大多数精神卫生工作者也支持这样的训练。但是精神衰退者,通过这种治疗,仍不能恢复其社会功能。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与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这一点与国外不同,家庭支持的好坏是决定患者康复与否的重要因素,照料者对患者的照料水平和态度都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因而,部分精神卫生工作者专注于家庭干预,入院时,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专业医师对家属和患者进行有针对性个别指导,做精神病科普知识讲座,提供精神科健康教育手册、精神康复报、有关精神病的科普书籍等,举行患者及家属间的交流会。我国大部分社区精神卫生虽然正处于初级阶段,社区康复队伍建设正在开始,但是我国部分发展较快的地区已开始学习、应用先进的个案管理方案,个案管理(Case Management)是一个充分合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监督和评价,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通过多种交流和选择治疗条件而达到高质量的社区服务。个案管理系统主要有五个基本的功能:1、对病人需要的评估;2、制定一个全面的服务计划;3、联系并给予相关的服务;4、监督和评估服务的落实情况;5、评估和跟踪病人的情况。正如我们看到的,门诊有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进行社会功能康复。于是,在2013年9月,我们成立了社会功能康复组,社会功能康复组在省内率先开展了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项目,参考Jesse H Wright、Til Wykes、Alan S Bellack、Liberman、翁永振等人的方法,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目前开展有防止疾病复发策略训练、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应激处置技能训练、支持系统分析、病耻感处置、症状自我监控技能训练、认知缺损改善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至今,我们利用周日,在门诊训练精神疾病患者,深受病家欢迎,尤其受到年轻患者的欢迎。展望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精神疾病的康复,可分为社区防治康复和医院康复,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医院康复是基础,目前应优先发展,它可为社区康复提供方法以及指导。
儿子是个孝子,母亲七十六岁了,近几个月,睡眠不好,晚上总是睡不着,老太太晚上睡不着就着急呵,长夜难熬。老太太年纪大,行动不便,第一次来门诊看过后,后来都是孩子来叙述其情况,然后取药。孩子说:上次换的药还是无效。看看老太太的诊断,其未检查出严重躯体及脑器质性问题,考虑是失眠症。精神科药已调换有五次了,按常规来说,早该见效了。许多即使在内科看了很长时间看不好的失眠病人来精神科进行治疗大多亦都是很快见效的。我说:你让老太太来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吧。老太儿子说:天冷,现在有点不方便,你再给想想办法,如果还不行,就带她来住院。 询问老太的饮食情况,得知老太现在很喜欢喝牛奶,每天中、晚都要用奶粉冲一大碗很浓的牛奶喝,晚上精神看起来很好。我告诉其子:晚上叫你妈妈不要喝牛奶了,吃稀饭馒头等淀粉类食物,要喝牛奶就早晨或中午喝。并简单给他开了些镇静催眠药。一周后,老太的儿子告诉我,老太睡眠现在挺好的。一般认为晚餐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晚上人的精神会较好,这不,老太太精神太好就睡不着了。牛奶有助眠的说法,但牛奶助睡眠亦因人而异,这个老太例子生动说明牛奶未帮助她睡眠。不久后的一天,一个实习同学说她哥哥晚上睡不着,吃了催眠药也未见效,问怎么办?巧合的是她哥哥每天晚睡前都要喝一杯牛奶,而且是纯的。我告诉她,牛奶暂时不喝,可以喝点蜜水或吃个苹果。后来,她说她哥哥睡眠好了。 影响睡眠的因素很多,失眠的原因中情绪因素占了大部分,在这里,我们却要考虑我们的饮食。
学校越来越美,可是一些孩子特别是中学孩子因为学习产生了不少焦虑,常常担心考试考不好,在班里排名靠后,考大学不如其他同学怎么办?轻者紧张不安,不能静心学习,重者厌学,逃学,拒绝上学,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出门。 陈立群校长在浙江率先设立宏志班,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一方面是救济了贫困的孩子,另一方面是更激励寒门学子树立了远大志向,学子们迸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沉浸于奋斗、报国理想的快乐中。宏志班契合了一句名言------志当存高远,许多学校也都纷纷设立。 日常生活中,如果家人、老师注重培育孩子的崇高志向,唤醒他们的内心斗志,使得孩子志向萌芽,他们的学习动力自然强大;心存正念,那些产生焦虑的杂念,诸如考不好,以后怎么办等等自然寻不到踪迹。
分裂症的治疗开始一般是单一用药,一个药不行换用另外一种,在换的过程中可能形成了两种药物同用,如果一种药没有完全减掉的话,最后患者吃两种药。在其后病情稳定时,可以慢慢减去一种,如果病情没有波动,这样以后用一种药物应该是很好的情况。许多时候没有再减,患者会长期服两种药。 患者用药,还要看患者有没有什么明显的副作用,有明显的副作用的话就要调药,否则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患者会因为副作用而容易停药。 许多分裂症患者用药是个长期的过程,医生应细致的、从患者利益角度出发为患者制定用药方案。
李芹来到诊室,医生给她检查后,诊断其为“分裂症”,准备开药给她。李芹:要吃药?医生:是的,首次发病,一般服2到3年的药。李芹:要服这么长时间?医生:分裂症治疗缓解后,如果不继续服药,第一年有55%概率复发,服药仅20-25%复发,复发对工作,生活影响较大。李芹:精神药物是不是激素,许多人服药后长的好胖。医生:为什么这么说?李芹:吃激素强的松的人长的好胖啊。医生:精神药物没有划到激素类药品中,但不少人服药后确对其神经、内分泌有影响,引起体重增加,不过不用担心,药物种类多,通过症状观察,定期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性激素、心电图、脑电图等,可以及时调整药物,增加运动,控制饮食等,使我们的药物副作用尽量减少。
1 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做什么?患者家人:我孩子患了精神分裂症后,需要做什么康复?医师:简单说一般需要做社会功能方面的康复。患者家人:什么是社会功能?医师:社会功能是指与人交流,与人协作,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的能力。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与人交往、学习、工作、婚姻、家庭、自我照料、娱乐、社会活动、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功能。2 分裂症病人都需要做康复吗?患者家人:我孩子患了精神分裂症后,一定需要做康复吗?医师:具体要看个人的情况。患者家人:我孩子服阿立哌唑以后,恢复很好,要不要做?医师:如果你的孩子病前社会功能良好,仅是发病后,精神症状导致其社会功能受损,症状控制良好,其社会功能恢复正常,这些病人一般不需要康复训练。坚持服药,门诊随访就可以了。3 孩子生病以前社会功能就不行,怎么办?患者家人:我孩子生病以前就不爱和人讲话,不会做事情,现在有分裂症,怎么办?医师:你孩子和一些病人一样,在发病之前,就已经有社会功能的问题,如对人冷漠、不愿与人交往、不关心周围的事,这些病人在症状得到一定的控制后,社会功能多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患者家人:多长时间有效果?医师:康复训练有时是长久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不能轻易丧失信心,轻言放弃。4 什么时候开始康复?患者家人:我家人患精神分裂症,需要康复,什么时候开始做?医师 :有没有打人、摔东西?患者家人:没有,有时生气。医师:精神科的治疗和康复如果能同时进行最理想。患者家人:住院怎么康复?医师: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经住院,在生物性干预即抗精神病药治疗的同时,如果无冲动行为,就可以有步骤地实施矫正始动性缺乏、康复社交技能缺陷、院内职业培训,以及药物管理、症状监控两种技能训练等,以期使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得到控制,改善社会功能,并达到防止复发及提高就业率的目的。5 长期住院的分裂症病人怎么康复?患者家人:我的弟弟分裂症长期住院需要做康复吗?医师:长期住院医院会安排适当的康复。患者家人:病房有医师、护士、工人帮助他,康复对他以后还有哪些意义?医师:许多患者精神症状不能完全控制,有些是阴性症状长期存在,对这些人进行康复训练,以期改善社会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感,以后社区有康复站,他们可能回归社区康复站,回归社区。6 精神分裂症康复每个人有差别吗?患者家人:我孩子分裂症想要做康复,会和其他分裂症病人一样做吗?医师:临床调查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的主要社会功能缺陷:交往障碍、退缩、学习、工作困难、应对方式异常、应激功能缺陷等,严重的有生活自理困难,轻微的表现为计划性缺乏,不参加家庭外活动等。患者家人:我孩子究竟要做哪些方面的康复呢?医师:对每个人而言,可能情况有其不同的特点,最好是先确定你孩子社会功能方面存在的主要缺陷,有针对性进行康复训练,进行个体化康复。7 精神分裂症康复能预防疾病复发吗?患者家人:我的亲戚分裂症,总是复发,药也没有停,做康复能不能阻止其复发?医师:精神分裂症康复能预防部分病人疾病复发,比如,有的患者每次病情复发是在遇到困难、危机时,针对这位患者最好的康复措施就是帮助其分析危机,学会应对危机的方法,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可能部分预防其疾病复发。患者家人:康复一定能预防疾病复发吗?医师: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有许多原因,一些病人的复发预防有困难。8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与用药。患者家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能离开药物吗?医师:许多患者不想长期服药,想通过其他方法康复。目前来说不行,药物是精神分裂症康复最重要的手段,康复的基础是抗精神病药物应用。患者家人:就是说要正确看待药物在康复中作用?医师:是的,优化药物治疗是康复最重要方面之一,这里涉及临床用药经验,所以专家或专家组的用药意见需要患者和家人始终加以重视。9 家庭在精神分裂症康复中作用。患者家人:孩子患精神分裂症,我们作为家人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进行康复?医师: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与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这一点与国外不同,家庭支持的好坏是决定患者康复与否的重要因素,照料者对患者的照料水平和态度都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患者家人:具体我们这么做?医师:参加精神病科普知识讲座,获取精神科健康教育手册、精神康复报、有关精神病的科普书籍等,参加患者及家属间的交流会。患者家人:还有什么?医师:得到家庭医生支持最好。最近和未来,家庭医生正在走近家庭,为患者制定可行的康复计划,遇到情况及时联系医生,及时复诊。10 社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中作用。患者家人:家里人工作忙,不能有多少时间照看患精神分裂症的家人,怎么办?医师:可以寻求外在的帮助。患者家人:可以寻求社区帮助吗,社区卫生中心有个人有时打电话来问孩子情况。医师:可以,能得到他们帮助最好。大部分社区精神卫生现在已处于初级阶段,社区康复队伍建设正在开始,我国部分发展较快的地区已开始学习、应用先进的个案管理方案,患者家人:什么是个案管理?医师:个案管理是一个患者与个案管理者充分合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监督和评价,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通过多种交流和选择治疗条件而达到高质量的社区服务。患者家人:希望能得到类似帮助。本文系程赓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