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形骨科开通了网络咨询和远程会诊,我可以根据您上传的大体影像、畸形部位、X光线片以及走路步态视频,针对您的病情做出诊断,给出准确的治疗建议。但网上的三言两语有时很难准确描述出疾病的特征,还会因为对于疾病的叫法不同闹出误会,影响医生的判断导致误诊和漏诊。许多患者在网上咨询时拍照上传了很多影像资料,但相当一部分看不清楚;争取一次上传到位,避免出现图像质量不佳需要反复上传的情况发生。今天教大家如何上传资料,医生才能更大程度知晓您的病情。一、如何拍摄大体照片和视频1、找一个相对整洁的背景,尽量减少其他杂物在视野内干扰,比如选在白墙的前面;2、穿短裤或短上衣,不穿鞋袜;3、拍摄时不要自拍,邀请别人协助拍摄;4、照片范围:下肢要包括从腰到脚的整个肢体,上肢则要包括从肩膀到手的全部上肢,如果脚的畸形,则请患者跪在床上,拍摄足底;5、照片角度:患者立正位前、后角度和左、右的角度,拍侧面时要两腿前后叉开(如图);图示患者站在白墙的前面,前后左右,以及关节活动的范围显示,畸形状态一目了然6、如果有疼痛,请用一个手指,指着疼痛的部位拍照,或者拍完之后自己在图片上标记一下疼痛的位置。拍照时要尽量包括全貌,以便判断疼痛的位置用红色圆圈来显示足底疼痛的位置7、如果有针道感染,请拍照时,尽量在照片中显示清楚;8、关于视频:请您放松走路,走过来,走回去;从左边走到右边,转身,从右边走到左边。二、如何拍摄X线片和CT或核磁片1. 透光拍摄的小窍门:1)最好在医院或诊所的读片灯下拍摄,在医生协助下拍摄照片能够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2)把片子附在电脑显示器上,打开一个空白的文档,将片子覆盖在屏幕上进行拍摄;3)自然光线下将片子放在窗户玻璃上拍摄,一定不要直接对着阳光,对着白墙或者明亮素净的天空拍摄效果较好,也不可过暗;这是对着白墙可以拍出这样的效果2、判断片子的正反和上下,最简单方法就是:看到片子上的字母或者汉字是正的,即是图片正确位置。正对片子拍摄,避免扭转的视角引起观察者的错误判断3. 拍摄时不要使用闪光灯,防止在图像上出现巨大的反光斑4. 拍照时不要抖动:拍照时抖动会使照片比较模糊,建议开启相机的防抖模式或者使用三脚架拍照这是在医院观片灯下拍出的效果5. 拍摄CT或核磁片时,建议先拍整张片子,然后再拍包含疾病的局部图片,最好每张照片只包括6-10幅小幅图片,这样对病灶的显示更为清楚;如果不知道哪几幅图片是包含疾病的部分,可以事先咨询当地的医生,让他们帮忙把片子放在医院的阅片灯上拍摄,也可以把包含疾病的几幅图片做好记号图示核磁的片子6、纸质病历拍摄较为简单,将纸张展开、平铺后在正上方拍摄,对好焦距保证字体清晰。切忌不要只上传片子的报告,因为诊断报告提供的信息有限,每个医生对于形态的观察和细节的关注都不同,根据治疗的需要了解的侧重点也不同7、建议用高像素的手机或相机拍摄,尽量使用最大像素,如果在上传时受到网站限制,可以将图片通过图片处理程序压缩到规定范围内,这样做有利于获得更好的图片细节 以上是大家咨询病情时需要上传资料的格式,我们也理解,不可能每位患者都很会拍照,照的马马虎虎也行,但是总比没有影像资料要好;关于拍好照片如何上传,可以按照网站提示进行,必要时可以给我专门留言。
1.为什么外固定如此常用?外固定器微创、简单、有效、可调,是治疗复杂性骨折、矫正先天性或后天性各种畸形以及肢体延长的常用方法,一定程度上,堪称“畸形矫正和肢体重建的神器”。 外固定器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外固定器的种类也不断更新,但是外固定器与骨骼连接的方式没有变化,即贯穿骨骼的细克氏针和从一侧插入骨骼的螺纹钉或称半针,再与环形或单臂外固定器连接,形成完整的骨外固定系统。通常将克氏针或半针与周围的皮肤及软组织形成的界面称为针道。 “针道”无疑是细菌侵入局部组织的门户,因而针道感染也就成为外固定应用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轻者引起局部渗液、肿痛,重者可引发克氏针和半针松动,进而导致固定失败,所以如何清楚认识、从而预防和控制针道感染是使用外固定器必须要知晓的常见问题。2.引起针道感染的常见原因(1)针皮界面不稳定所致针与皮肤之间的摩擦或压迫等,引发物理性炎症。(2)固定时间过长,针道口接触外界,微生物在此停留,形成细菌寄殖,增加了污染机会,导致细菌性炎症。(3)钢针穿入肢体刺激产生的排异反应,产生大量的炎性分泌物;(4)钢针松动增加了针道感染机会,这是临床功能锻炼中,针道红肿疼痛的重要原因。(5)针眼较深较小,且经常被血痂或脓痂堵塞,使分泌物淤积于针眼内,导致细菌繁殖;此外,针眼感染还与患者体质、周围环境及某些不当的护理操作等因素有关。3.针道护理应掌握什么原则?(1)针道护理目的在于维持针道周围皮肤清洁,将分泌物顺利引出,减少针道感染及松动的机会。(2)清洁干燥的针道,无需处理,或仅仅以无菌纱布包扎保护,每周观察即可。(3)术后早期针道周围浅黄色的透明分泌物是正常的,不用担心,无需处理,或仅仅以无菌纱布包扎,每周观察即可。(4)针道周围干燥结痂,应保留,因为痂皮可起到阻挡外界细菌入侵的作用。(5)针道渗出积脓,重在“将其引流”,同时减少活动。(6)纱布包扎的目的是降低“针皮界面不稳定”所致针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制动可以降低70-80%的炎症反应。所以,纱布包扎的基本要求是适度加压。太松会增加摩擦,太紧会形成更大的压迫,所以掌握适当的力度,请注意留心观察医生是怎么掌握的。4.针道护理的细节(1)准备工作:肥皂,纸巾,无菌纱布,无菌棉签/棉球,消毒液(碘伏或酒精为宜,有时需要备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 (2) 注意事项: 1)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不过分刺激正常组织,针眼及钢针处的结痂,应湿润后清除。 2)消毒时先针眼,后针眼周围;先针眼外,后针眼内,再针眼外,掌握这样的顺序。 3)每一个步骤用一个棉签或棉球,钢针处必须按照由近针眼端到远针眼端的方向消毒,禁止来回涂擦。 (3) 基本步骤: 1)先将针道周围的纱布去除,然后用肥皂洗手,纸巾擦干双手或晾干。有条件要戴手套。 2)手指轻轻按摩针道周围皮肤,使针道渗液流出,用无菌棉签蘸取消毒液(注意只要棉签接触皮肤或骨针就不再蘸取消毒液),轻轻从中间向四周擦拭针道周围皮肤。 3)擦完皮肤后再用棉签擦净骨针外露部分,方向是从靠近皮肤部分擦向远离皮肤部分。 4)使用无菌纱布,最好用酒精打湿,抖开,牵住斜角,重新抖成管状,缠绕在针道周围, 5) 干燥无渗液针道可以不缠纱布,大腿的架子一定要缠,为避免纱布在钢针的话滑动,一般可将相邻的钢针同时缠绕,所以建议使用大纱布。(4)对有脓性分泌物的针道: 通常发生在大腿等肌肉丰厚的位置,但并不常见。 1)用纱布将脓液擦掉,之后用注射器抽取适量双氧水冲洗针道; 2)再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冲洗针道直至将双氧水冲洗干净为止; 3)采用医用棉签将针道及其周围皮肤擦拭干净,然后用纱布缠绕包裹针道,注意松紧适度。(5)其他特殊情况: 如果渗出物突然增多,颜色变得浑浊,并且伴有针道红肿疼痛,需要考虑针道感染可能,此时需要加强针道护理,一天两次或多次,减少活动量,纱布加压包扎,并口服头孢类抗生素3天,如果还不能控制,需要联系主管医生,必要时将固定针拔出。如果顽固的针道感染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针道松动,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出现骨髓炎,需要进一步治疗。(6)针道感染期间的功能锻炼: 一边说来,减少活动会降低某些炎症反应,锻炼太少又不利于骨关节功能恢复,所以,针道护理要与自身的整体康复方案有机结合。有时针道感染与外固定器位置有关,长久不愈合,炎症不见好转时应与医生联系复查。(7)关于洗澡的问题: 在带外固定架期间禁止将长时间泡在水中洗澡,但是在切口拆线三天以后可以淋浴。 淋浴将架子上的浮尘冲洗干净,洗完后用干净的毛巾或大块的无菌纱布将水擦干,用吹风机吹干,采用医用棉签将蘸双氧水、生理盐水擦拭将针道及周围皮肤擦拭干净,用无菌纱布缠绕。 条件不具备时可以用塑料袋将外固定架包裹,袋口扎紧,淋浴后湿巾擦拭局部。(8)小贴士: 患者及家属在佩戴外固定器以及针道护理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及时在“好大夫网站”反馈,对于描述不清的问题,例如:针道周围皮肤红肿等问题,可以用图片、视频的方式上传,从而获取针对性指导并进行正确的针道护理。 相关图片正在遴选中,如果您在阅读中或操作中有任何疑问或建议,可直接给臧医生留言,希望可以帮到更多人。
马蹄内翻足畸形伴有负重区慢性溃疡者多见于脊柱裂、脊髓损伤或创伤后遗症,由于负重区感觉异常及神经营养障碍, 容易出现反复发作不易愈合的慢性溃疡。畸形程度不同, 其负重区位置也有很大的差别。 I度马蹄内翻足负重区多位于第4、5跖骨头部,Ⅱ度位于第 5 跖骨外侧,Ⅲ度位于足背跗中关节区。 在这3个负重区,第5跖骨头、第5跖骨基底、距骨头的骨性突起成为负重区的应力集中部, 在无感觉神经障碍的患者往往形成胼胝体或者滑囊, 如果负重区存在感觉障碍,则在负重压迫及磨损的持续作用下会形成慢性溃疡,迁延不愈,重者可形成骨髓炎,甚至出现自发性截趾。按照外科学无菌术的原则,马蹄内翻足的矫形手术属于无菌手术,应该在术区溃疡愈合后进行手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这就需要患者长期卧床,或者扶双拐术肢不负重行走,在解除溃疡部压迫和磨损的情况下进行外科换药,促使溃疡愈合。但该类患者多数较年轻,活泼好动,且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二便失禁,长期卧床增加泌尿系感染的风险,往往不能配合治疗; 同时神经营养障碍性溃疡的特点也是局部血运差,迁延难愈,患者难以坚持治疗。怎么办?马蹄内翻足传统治疗方法是软组织松解、 肌力平衡和截骨矫形后采用内固定和(或)石膏固定以维持矫形位,而皮肤溃疡的存在使这两种固定方法完全不能得以实施。穿针外固定技术,对,外固定架应用于畸形矫正和之后的固定,可以方便地观察切口和溃疡的换药,使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左图示“前足足底大溃疡,迁延不愈,因为罹患马蹄足畸形,起因是脊柱裂”,右图示接受外固定矫形手术后10天,畸形矫正与溃疡愈合同步进行
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嗜神经病毒感染脊髓前角细胞和某些脑干运动核的急性传染病,特点是发热后出现肢体弛缓性瘫痪,部分患者留下终身残疾。这种病毒主要损害脊髓中前角运动神经细胞,从脊髓横断面上看,前角细胞呈灰色,故称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发病时的年龄85%以上是3个月~3岁的婴幼儿,中国俗称小儿麻痹后遗症。急性发病后2年内属恢复期,但通常在发病后5~6个月内肌肉恢复最多,2年后即为后遗症期,此时肌肉能恢复者已完全恢复,未恢复者亦不再恢复。每个患者肌肉瘫痪的程度、范围不同,随着患者年龄增长,不正常的负重应力而发生不同类别的肢体畸形和功能障碍,因而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伴随着患者从“儿童—成年—中年—老年”的全过程。儿麻后遗症患者走到中老年,身体机能日渐衰退,再度出现症状,比如疲劳乏力,怕冷,关节/肌肉疼痛等等,不知不觉开始用手扶腿才能走路,有的患者瘫痪的健侧出现不适感,髋关节膝关节出现畸形疼痛,导致一些患者难以继续担任工作,降低了活动能力,甚至不能自理生活,这种新出现的症状称为小儿麻痹症后期综合征,该何去何从?首先可转换生活方式和适当的康复治疗,减轻体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远距离行走应扶手杖或支具辅助。其次确立适合的治疗目标,窍门就是把合理的力控制在自己手里,把分散的力转化成控制骨愈合的力,把原本没有力量的肌肉转变成适合负重行走的角度。当然,存在骨关节畸形者应实施手术矫正,肌肉动力失衡者可手术调整,儿麻患者到了一定程度和年龄都有骨关节炎和关节蜕变,这时候大关节能不融合就不融合,但因为肌肉瘫痪,也不适合关节置换,矫形外科手术则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重新恢复下肢负重力线和行走功能。
一、病因1原始骨基质发育异常学说:距骨内的原始胚芽缺陷引起距骨持续性跖屈和内翻,并继发多个关节及肌肉肌腱复合体的软组织改变。2.神经肌肉学说:神经肌肉单位内的软组织原发性异常,引起继发性骨性改变,小腿肌肉明显萎缩,经过治疗后改善不明显二、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患儿足部可有1.足内翻;2.踝跖屈;3.足前部内收;4.胫骨内旋;5.其患足被动矫正无法背伸。(二)辅助检查本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均能做出诊断,一般不需要辅助确诊。1.X线检查:对于诊断马蹄内翻足畸形程度和治疗疗效的客观评价。足前后位和极度背伸侧位片,双侧足部进行对比,马蹄足患儿的正位片示:跟骨距骨重叠,且均朝向第五跖骨,跟距角度消失。2.B超检查:是可以用来诊断婴幼儿马蹄足的常规检查,对于观察软骨的情况具有X光片无法替代的作用。3. MRI 和CT 扫描也被推荐用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术前及术后评估, 但大多数患儿没有必要进行这些检查。(三)鉴别诊断1. 先天性跖骨内收:外观上于先天性马蹄足相类似,容易误诊,其有足前部内收及姿势性足内翻,但无马蹄畸形,在进行X光片检查时可以发现其正侧位片跟距角均正常,在背伸情况下患儿踝关节可以背伸到正常儿童程度(30度以上)。2. 先天性垂直距骨:此类患儿为距舟关系异常导致的足部畸形,其外观与先天性马蹄足有较明显不同,但仍引起足够的重视,患儿足底部可以触及1枚明显凸起的骨头,为脱位的距骨头,踝关节活动范围缩小。X光片在极度跖屈情况下距舟关节呈脱位状态。3.扁平足畸形:患儿可有足部扁平,在婴幼儿期不明显。但年龄较大的患儿可有足部疼痛等不适,X光片提示:跟距角度正常,足弓消失。无需特殊治疗。4. 多关节挛缩: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是指婴儿出生时即有2个或更多的关节先天性挛缩,其足部可表现为双侧马蹄内翻畸形。在婴幼儿阶段早期进行手法治疗,大多数患儿治疗效果满意。患儿生后最初的4个月中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手法治疗能改善关节活动度、保持和加强肌肉生长、减少手术。5. 神经源性:各种神经原因引起的马蹄内翻畸形,包括: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栓系、遗传性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脑瘫后遗症等,此类患儿治疗足部畸形较为僵硬且容易复发,治疗也应及早进行,但术后需要佩戴支具维持。疾病治疗(一)早期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案1.Ponseti矫形方法:目前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肯定,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应用于年龄小于2岁的患儿):1.手法扳正、石膏固定(Ponseti石膏固定):适用于1岁以内患儿,将畸形的组成部分按一定程序逐个予以矫正,然后用石膏管型固定(通常门诊固定4-6次)。2. 石膏固定达到足部外展75度以上时可以进行跟腱松解手术,术后石膏固定3周,3周后拆除石膏,同时更换矫形鞋。3.术后佩戴Dennis-Brown矫形鞋进一步治疗,通常到4岁。2.法国按摩技术:新生儿应立即手法治疗,操作时屈膝90度,一手握住足跟、另一只手推前半足向外展,矫正前足内收,其次握住足跟进行外翻,最后怡手掌拖住足底进行背伸,矫正马蹄,每日多次手法矫正直至畸形矫正。(二)手术治疗但是对于错过非手术矫形时机的患儿或矫形后由于未按照医嘱要求佩戴矫形支具造成畸形复发的患儿则根据其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对症手术治疗。1.广泛软组织松解术:任何一期广泛性松解治疗马肺内翻足的一般原则包括:①手术完成时松开止血带,并电凝止血;②必要时使足处于跖屈位,仔细地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以免皮肤张力过大;③术后2周首次更换石膏时,可把足置于完全矫正的位置。2.跟腱延长术:对于错过跟腱松解手术年龄的患儿(一般2-3岁)需要将松解跟腱,使跟骨下落需要进行跟腱延长术,将跟腱行z字切开。术后石膏固定6周。3.胫前肌外移术:适用于马蹄足早期轻度复发,或治疗后残留前足内收畸形的儿童。4.外固定支架:对于大龄僵硬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一般5岁以上),足部骨骼已经骨化,单纯通过软组织无法矫正畸形,可以使用外固定支架技术,术后需要定期调节支架,外观基本满意,但会残留足踝关节僵硬。5.足部截骨矫形术:有很多手术方式,一般患儿年龄大于5岁,根据其畸形情况选择不同部位的截骨,可以与外固定支架联合矫正马蹄内翻畸形。6.三关节融合术:适应征:10岁以上儿童;合并跖骨内收、后足内翻、跖屈三种畸形;可以考虑行此手术。评估诊治指引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指引表测量参数可复性分数矢状面上跖屈(图A)90~45°4冠状面上外翻(图B)45~20°3水平面上跟跖块去旋转(图C)20~0°2水平面上前足相对于中足内收(图D)0~ -20°1<-20°0其他需考虑的因素后方的明显皱褶1足附中部明显皱褶1跖肌挛缩或弓形足1全身肌肉条件差1可能的总分20分入院标准1.门诊行Ponseti治疗时:X光片及常规体格检查均提示:马蹄内翻足畸形,门诊经过4-6次石膏固定治疗后。患儿足部畸形已经部分矫正,外展75度以上。2.畸形复发时:无论何时,一经发现立即入院治疗。3.年龄超过1岁的患儿均需要入院进行石膏外固定治疗。
1月20日,在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汇爱大厦三楼报告厅,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北京市肢残人协会主席汪凯燕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徐峰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书,双方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小儿麻痹症)病情咨询、矫治康复、科学普及及健康促进等多方面达成共识。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组联部主任杨泰峰与“中医骨伤治疗与运动康复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原副院长陈卫衡共同为“北京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康复服务中心”揭牌。北京市肢残人协会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足外科臧建成纳入专家智库,特聘为彩虹桥儿麻之家指导老师。为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人民至上”,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八代会和北京市残联八代会精神,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足外科和北京市肢残人协会彩虹桥儿麻之家心系肢体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过充分调研、多次协商,筹备成立“北京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康复服务中心”,共同为北京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友造福,为全国肢体残疾人矫治康复、康复训练、健康服务提供经验。新揭牌的“北京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康复服务中心”设立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足外科,依托“中医骨伤治疗与运动康复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籍借下肢畸形专病门诊发挥“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门诊(polioclinic)”职能,将分批分期组织北京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残疾人进行矫治康复服务需求筛查,了解其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建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人群的病例档案,研究和实施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全生命期矫治康复服务方法,开展矫治康复服务试点,编制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康复服务指南等。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足外科主任魏芳远介绍,自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发起“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倡议”以来,其发病率已降低99%以上,当今世界已进入“后脊灰时代”。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西太平洋区域无野毒株脊灰”,我国也被证实进入“无脊灰状态”。20多年来,大部分人认为不需要再关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这个人数正在减少的人群及其相关问题,但是,上世纪遗留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在我国仍有数百万,这个群体正逐渐步入中老年,常常表现为肢体软弱、乏力、关节和肌肉疼痛、肌肉萎缩、原有畸形加重、健侧下肢功能减退以及呼吸睡眠障碍等等综合征。这类人群的临床表现繁杂多样,常规诊疗难以收效;国内大医院并不再设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专科门诊,国家相关部门科普和政策亦显不足。这个被忽略人群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医疗照护和公共卫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北京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康复服务中心的成功揭牌,得到了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肢残人协会、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以及北京协和医学院教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对积极促进和全面提升这个人群的健康福祉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市肢残人协会2024年迎新春团拜会同期举行,各平台各单位、广大肢残患友180多人出席了本次活动。(臧建成)
冬云飞絮冷香凝,癸卯年末话新篇。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足外科、“中医骨伤治疗与运动康复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办,中华足踝医学培训工程专家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足踝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家志愿者委员会手足外科专业组、《足踝外科电子杂志》编辑部学术支持的“中西医结合足踝医学新进展学习班”于2023年12月30-31日在北京成功召开。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北中医三院”)院长王成祥教授莅临会场致欢迎辞,大会名誉主席张建中教授、王正义教授分别带来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监事长姚春雨先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铜华教授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教授充分肯定了中西医结合对足踝医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性,充分肯定了北中医三院手足外科王正义、陈兆军、魏芳远主任老中青三代人,博采众长、精勤不倦、齐心协力,传承创新,率先搭建中西医结合足踝医学平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中西医结合足踝医学新进展学习班会议厅,全国顶尖足踝医学专家、教授、学者、精英300余人,齐聚一堂,分享足踝医学领域近年来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新理论以及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教授基于对生动实例的精辟分析得出“思考是创新的源泉”,鼓励大家把“国家需求,人民健康”放在首位,用思想去读书。北京同仁医院张建中教授、国家康复医院秦泗河教授、上海同济医院俞光荣教授、上海华山医院王旭教授、上海瑞金医院徐向阳教授、北大人民医院徐海林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王岩教授、杜辉教授、西安红会医院梁晓军教授、浙医二院苗旭东教授、天津医院曾宪铁教授、山东二院胡勇教授、北医三院胡跃林教授、张龙教授、广西医大一院花奇凯教授等50位国内足踝医学领域著名专家、知名学者针对足踝医学领域复杂和疑难病例进行学术讲座和研讨,涉及足踝创伤骨折救治、足踝运动损伤修复、足踝复杂畸形矫正、足踝疼痛、足踝护理、足踝康复、学科交叉与转化等,会场时常响起热烈的掌声。北中医三院王正义教授、陈兆军教授、陈卫衡教授、魏芳远教授、李昕宇教授、臧建成教授等关于中西医结合足踝医学疾病临床诊治、科研转化经验的分享将会场的气氛推向高潮。北中医三院手足外科王正义教授指出,学习班提出和倡导的“中西医结合足踝医学”的发展思路,是基于“西医临床结合祖国中医药优势”的创新成果,有益于提高疗效,更有益于患者健康。中西医结合足踝医学新进展学习班拉开帷幕,是老一辈足踝医学专家不懈努力,持续推动的丰硕成果,更是全国上下有志之士不忘初心,勠力创新的生动写照。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教授在致辞中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祖国大地会涌现出更多的中西医结合足踝医学精英。让我们不忘初心,奋发进取,共同推动中国足踝医学事业向着更深入、更精准、更有情怀的目标迅猛发展。(臧建成)
先天性跖骨短小症(congenitalbrachymetatarsia)是较为罕见的足部畸形,由跖骨骨骺板过早闭合导致跖骨缩短引起,最常见于第一和第四跖骨,当跖骨末端距正常5个跖骨头组成的抛物线弧大于5mm时即可诊断。据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0.02%至0.05%,并且以女性患病多见(女性/男性比例25:1)。目前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唐氏综合征、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脊髓灰质炎、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内分泌失调和特纳综合征等。跖骨短小症最常见的症状是转移性跖骨痛、脚趾畸形、影响美观。然而大部分患者足部不会出现疼痛,寻求治疗的患者通常因美容问题。跖骨短小症的非手术治疗包括特定矫形器或定制鞋垫来改善跖骨头的舒适度;然而,保守治疗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手术治疗是寻求满意的足部外观和功能结果的一种不二选择。最常见的外科手术包括一期截骨延长术和/或植骨术,或通过牵引成骨延长术。使用外固定支架的牵张成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特别是当需要延长大于1厘米时。虽然选择这种技术时治疗持续时间较长以及需患者的理解和耐心合作,但是使用外固定支架具有以下优点:增加结构的稳定性,更大程度拉伸、更好地控制拉伸、更短的手术时间、不需要足背部广泛切开,术后足背瘢痕小、不需要骨移植(移植骨吸收风险大)及上钢板内固定装置(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装置)。Lamm等报道了经皮外固定技术用于进行牵引成骨治疗短跖骨症,该技术强调了保持适当的延长长度和延长角度的重要性,以确保恢复跖骨解剖位置。通过Ilizarov技术逐步牵引跖骨延长是一种安全、准确且可预测的方法。患者能够在外固定牵引骨骼的同时牵拉拉伸肌腱、神经和血管,并且不需要骨移植,因为牵引会使自然再生骨形成。研究证实,Ilizarov技术可以恢复跖骨长度、脚趾位置、足部和脚趾功能,并改善美观。通过恢复正常的跖骨抛物线以及恢复脚趾功能可以减轻疼痛。并发症也有报道,包括过度延长、跖骨不愈合、延迟愈合、跖趾关节半脱位、跖趾关节僵硬、疤痕、钉道感染、畸形愈合、缩短、骨髓炎、脚趾挛缩等,手术操作和术后的管理非常重要。
一 骨折不愈合简介骨折不愈合的定义:当骨折未能在预期时间内愈合、并且在没有新的干预的情况下不可能愈合时,定义为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的定义:当骨折在预期时间内尚未完全愈合,但仍有可能在没有进一步干预的情况下愈合时,定义为延迟愈合。但其中骨愈合的预期时间并不确定,一般默认的时间范围通常为6至8个月,较为主观。二 骨折不愈合的分类骨折不愈合可以根据感染的存在与否以及骨折部位的相对生物活性进行分类。脓毒性骨折不愈合意味着该部位存在感染过程,而无菌性骨折不愈合则意味着没有感染。萎缩性,少营养性和肥大性骨折不愈合代表了骨折愈合的生物学潜力。1、萎缩性骨折不愈合:也称为无血管、无活力性骨折不愈合,表明愈合反应差,骨折部位几乎没有或没有骨形成细胞活跃。血供通常很差,在放射学上表现为没有任何骨反应。治疗萎缩性骨折不愈合的策略通常包括向骨折部位提供生物刺激的方法,最常见的是自体骨移植或BMP。清创或切除非活性骨端是治疗萎缩性骨折不愈合的另一个原则。2、肥大性骨折不愈合:也称为血管性骨折不愈合。这些骨折缺乏足够的稳定性以进展至愈合,在放射学上表现为骨痂形成。刚性稳定允许肥大性骨折不愈合部位的软骨细胞介导的纤维软骨矿化,通常为8周。与萎缩性骨折不愈合不同,生物刺激(例如骨移植)不是肥厚性骨折不愈合的治疗必要条件。3、少营养性骨折不愈合:可能代表萎缩性骨折不愈合和肥厚性骨折不愈合之间的某种情况。为了区分这种类型的骨折不愈合和明显的萎缩性骨折不愈合,可能需要进行骨骼扫描。缺乏营养的情况将表现为摄取增加,而萎缩性不愈合在骨扫描时相对较冷。通常采用骨移植或生物和机械组合的方法来解决。4、假性关节:是骨折不愈合的一个亚类,具有肥厚性骨折不愈合的特性,但由于过度和慢性运动,形成了一个实际的滑膜假囊,其中含有与实际滑膜关节非常相似的液体,髓腔末端通常是密封的。这些骨折不愈合的治疗通常需要清创假关节,打开髓腔并增强稳定性,通常在骨折不愈合部位进行加压,生物刺激有助于促进更快速和可靠的愈合。5、骨缺损:没有广泛接受或使用的骨缺损分类方案。通常采用某种类型的移植或运输,以及骨骼稳定以实现愈合。三 骨折不愈合治疗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无论选择何种手术治疗不愈合,都可以应用共同的原则。准确识别诊断是关键第一步,将骨折不愈合分类为肥大性、少营养性、萎缩性或假性关节病,确定其是脓毒性还是无菌性,并识别相关畸形,对于制定完整的诊断以及首选的治疗计划至关重要。骨折不愈合的分类决定了是否需要直接显露和清创,以及是否需要辅助骨移植。肥大性不愈合具有固有的生物学能力,但缺乏完成愈合所需的足够机械稳定性,因此这种诊断的治疗重点是增加机械稳定性,对骨折不愈合部位进行清创和骨移植并不是实现愈合的绝对要求。萎缩性骨折不愈合和假性关节则都需要对骨折不愈合部位进行清创,清除无法存活的骨骼,最终恢复到健康的活性骨,这两类骨折不愈合通常需要骨移植。少营养性骨折不愈合的治疗则是旨在改善生物和机械环境。控制并根除任何相关感染是不愈合治疗的另一个基本原则。若在骨折不愈合治疗之前就诊断出感染,那么治疗感染比治疗骨折不愈合更重要。有时,感染和骨折不愈合可以同时成功治疗。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谨慎的做法是首先优化感染治疗,然后进行最佳的骨折不愈合治疗。这种串行而非并行治疗感染和骨折不愈合的策略是以额外的治疗时间为代价的。与骨折不愈合相关的感染的最佳管理首先要移除相关的植入物,随后对坏死的软组织和骨骼进行连续清创,直到完成稳定的健康环境。通常使用外固定装置来保证骨折的稳定性,避免内固定,但抗生素涂层的髓内钉在这种情况下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感染治疗继续使用敏感抗生素,通常需6周,一旦临床和实验室数据表明感染得到控制,就可以对骨折不愈合进行最终治疗。如果计划将外固定转换为内固定,则需分阶段进行,包括移除外固定器和石膏。在存在力线不正的情况下,纠正任何相关的畸形至关重要。矫正力线不仅可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并提高功能恢复的潜力,还可在骨折不愈合部位建立适当的力学机制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愈合。最后,对于治疗骨折不愈合的选择至关重要的是患者对先前治疗的个人反应、他们目前的残疾程度、未来负重的时间限制以及他们的职业需求。在所有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骨折不愈合导致疼痛和残疾严重的患者比症状轻微的患者更有可能从手术干预中受益。相反,具有明显骨折不愈合影像学征象但疼痛有限和功能障碍轻微的患者可能更适合采用微创治疗手段,如外部骨生长刺激,特别是如果合并症使手术风险增加等情况。肥大性不愈合具有固有的生物学能力,但缺乏完成愈合所需的足够机械稳定性,因此这种诊断的治疗重点是增加机械稳定性,对骨折不愈合部位进行清创和骨移植并不是实现愈合的绝对要求。萎缩性骨折不愈合和假性关节则都需要对骨折不愈合部位进行清创,清除无法存活的骨骼,最终恢复到健康的活性骨,这两类骨折不愈合通常需要骨移植。少营养性骨折不愈合的治疗则是旨在改善生物和机械环境。控制并根除任何相关感染是不愈合治疗的另一个基本原则。若在骨折不愈合治疗之前就诊断出感染,那么治疗感染比治疗骨折不愈合更重要。有时,感染和骨折不愈合可以同时成功治疗。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谨慎的做法是首先优化感染治疗,然后进行最佳的骨折不愈合治疗。这种串行而非并行治疗感染和骨折不愈合的策略是以额外的治疗时间为代价的。与骨折不愈合相关的感染的最佳管理首先要移除相关的植入物,随后对坏死的软组织和骨骼进行连续清创,直到完成稳定的健康环境。通常使用外固定装置来保证骨折的稳定性,避免内固定,但抗生素涂层的髓内钉在这种情况下已被证明是成功的。感染治疗继续使用敏感抗生素,通常需6周,一旦临床和实验室数据表明感染得到控制,就可以对骨折不愈合进行最终治疗。如果计划将外固定转换为内固定,则需分阶段进行,包括移除外固定器和石膏。在存在力线不正的情况下,纠正任何相关的畸形至关重要。矫正力线不仅可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并提高功能恢复的潜力,还可在骨折不愈合部位建立适当的力学机制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愈合。最后,对于治疗骨折不愈合的选择至关重要的是患者对先前治疗的个人反应、他们目前的残疾程度、未来负重的时间限制以及他们的职业需求。在所有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骨折不愈合导致疼痛和残疾严重的患者比症状轻微的患者更有可能从手术干预中受益。相反,具有明显骨折不愈合影像学征象但疼痛有限和功能障碍轻微的患者可能更适合采用微创治疗手段,如外部骨生长刺激,特别是如果合并症使手术风险增加等情况。
2023年金秋10月,《矫形外科原则》中文修订版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隆重出版,面向全国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