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病友反映挂号预约不上,可能与近期疾病高峰,预约患者较多有关,另外有些病友及家属不知如何预约,在此再次发此通知希望大家都能顺利预约挂号。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和医学的严谨性,建议首诊病人最好还是来医院找我门诊面诊确立诊断及治疗方案。2.疾病是动态变化的,需要多次及时的复查和调整药物才能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3.在病情恢复过程中有些小问题,不方便来医院的情况下,建议您使用“网络咨询”,请将您的病历信息填写完整,这样我才能最大限度给您最中肯最客观的建议指导。4.情况紧急的或者想要得到快速解答的患者可以申请“电话咨询”节约时间成本。5.需要长期随访的患者,可以申请“家庭医生服务”,此服务无咨询次数的限制,如病情需要长期咨询和我保持联系的,可以选择此服务。6.如果不习惯这些方式,可以来医院直接找我面诊。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上午门诊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西山院区门诊部二楼207诊室(温州市西山东路552号)我院地址: 浙江省温州市西山东路552号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西山院区;邮编:325005预约挂号方式:微信预约挂号流程:打开微信,选择通讯录,添加朋友,公众号“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移动平台”关注,(大家一定注意是移动平台不是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因为老平台不提供挂号预约信息)再在“导诊”栏目中找到“预约挂号”,在搜寻栏输入“徐道祥”或在“(西山)临床心理科;中西医结合精神障碍治疗”打开,选择就诊医生“徐道祥主任医师”,再选择需要就诊时间进行预约,因网络及电话预约患者较多,建议微信要提前1-2周左右。现场预约:直接到医院门诊一楼大厅自助机预约,预约时间可延长至45天;电话预约:0577-86188516(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挂号室直接预约电话);114网上预约:登录www.51gh.net(温州挂号网)注册预约。最后,预祝各位身心健康!您的康复是我最大的心愿!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会逐渐出现社会功能减退,无法适应社会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家属该如何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呢?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吧。作为家属,你可以这么做:1.找出问题,制定计划 家属要善于观察患者已经丧失的生活技巧及日常表现,找出需要帮助的主要问题以及确定从何入手,然后全家动员制定患者重建生活技巧的计划和日程表。2.技能训练应循序渐进针对患者懒散、退缩、淡漠等表现,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像教孩子一样从一点一滴做起,一点一点地予以改变。在训练过程中充分肯定患者点滴进步,并给予鼓励和奖赏。家属对待这种训练要有持久的思想准备,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灰心丧气而要坚持不懈。3.全体家庭成员对患者的要求和态度保持一致 动员全体家庭成员帮助患者,在训练中大家对患者的要求和态度应该一致,切不要母亲要求TA早餐7点起床,而父亲却同意TA睡到中午12点。在帮助训练的过程中,家属应避免过分介入患者的生活和过分干预TA解决问题的方式。4.培养并参与患者兴趣爱好,安排患者家务劳动 根据患者的爱好,组织开展家庭娱乐活动,如一起打扑克、下棋、听音乐、看电视等。在融洽的家庭气氛中,于娱乐中启发患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想。另一方面,可以安排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购物、打扫卫生、洗菜、做饭等。培养、恢复患者动手能力和关心家庭帮助他人的精神。5.促进患者进行人际交往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表现是社会退缩、封闭自己。家属应主动地、有目的的安排机会促进患者与人进行交往,参加社会劳动是促进患者恢复人际交往的最好办法。家属可以依靠社区等支持为患者创造条件鼓励TA参与力所能及的工作。有了以上我和大家分享的小贴士,相信各位家属们对如何指导患者适应社会有了清楚的了解了吧。那么,就请立刻行动吧!
作为患者如何找到一位真正的好医生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但每个医院肯定有一定比例的混日子的庸医,就像社会上任何一个单位一样,都存在无心于工作但工资照拿的人。如果在病重的时候踫上这么一个医生,无异于雪上加霜,花了钱而治不好病。严格说来定义好医生是很困难的,如某医生技术水平一般、但服务态度很好、很有人情味,人们也称之为好医生。但这里显然不是指这种通俗称谓,而是指那种有技术专长、手到病除或对治疗某种疾病有独到之处的医生。首先应该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和其它各行各业一样,医生的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是存在很大差别的,越是技术尖子越少。仅凭医院公布一些专家资料,表面好象都是教授或主任医师,以这些介绍去就诊找好大夫显然是不够的。即使是三级医院那些顶着“名医”头衔和光环的很多医生其实都是徒有虚名,根本就不会看病。那么,如何在医院找到一个真正的好医生呢?1.看职务:一般而言,一个科的主任或副主任(尤其在住院部和病房工作的科主任)都是业务能力很强的,但是,如果你找的医生,是该医院的院领导,尤其行政领导,包括是其它辅助科室如后勤院长之类,你可小心了,因为对他而言,他的现任职务比医生职务重要得多,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口生。特别是外科医生,不经常做手术,技术好不到哪里去。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2.听患者口碑:可以打听患同一种病的病人及其家属,听听他们的就医经历,他们可以告诉许多他的感受。如果有他们推荐的医生,你可放心找所推荐的医生。现在最靠谱的应该是好大夫在线网站,上面的内容相对专业严谨,患者评价的真实性也比较高。除了官方、学术方面的评价,还可以看看来自患者的点评。就像我们在淘宝或者大众点评看买家评价一样,看看别人是怎么评价这个医生的。看患者评价,主要看感谢信和看病经验。这些都是患者看过病之后在网上发表的,所以是很靠谱的。尤其是那些写的比较详细的,描述自己的看病经历,参考价值非常高。除了患者评价,好大夫在线网站上还有比较全面的专家介绍、科普文章和病例问答。可以看医生发表的相关文章,跟其他的患者交流的情况。从医生和患者对话的过程,也可以间接判断一个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对待患者的态度。当然,也不是写文章好的就一定是好医生,毕竟不是所有的医生都喜欢写东西。好大夫的看病经验和感谢信,还有医生的资质及职称级别,医生发表的内容,都是相对严谨和专业的,基本上都经过各种人工审核或者机器审核,还是可以信赖的。3.看医生病人的多少。如果这个医生有很多病人找他,可以肯定该医生的水平是很高的,就像到外地去吃饭,而你又不知道哪个饭店好吃,一般人只选择客多的。千万不要认为好医生难得等,住院的床位要等几天甚至一两个星期而选择一个病人少或马上就有床位的医生做手术,特别是在大医院,找一个床位确实不容易。4.听言语。造物主是公平的,如果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特别强,那他的操作能力不一定强,反之亦然。两者都强的人,那是天才。如果一个医生向你滔滔不绝吹嘘他的水平多高,治好过很多类似的病人,或有苏秦式的口才,让你呯然心动,或将你的病说得像吃小菜一样容易。这样的医生我建议你躲开点。5.看相貎。我所见过的好医生,甚至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大教授,都是貎不惊人、平易近人的,因为医生为病人服务的特点就决定了好医生是很亲切的,那种让人敬而远之的或非常威严的医生或者是不严肃的医生,如叼着一支烟跟你大谈自己医技的人,或者是跟你大谈跟哪个领导是铁关系,跟哪个明星熟,这种医生的外表就告诉你,他不是你能依赖的人。6.问内行人。一般而言,一个主任医生水平的高低,他下面的经治医生或主治医生最为了解,他那个科的护士或手术室的护士也非常了解。如果能问问他(她)们,或他们能给你推荐,那你就放心找所推荐的医生好了。7.看科研成果。现在大医院都成了科研型医院,医生除了看病,还要兼顾做科研。依我的经验,没有论文发表的人,水平肯定一般,因为经验是要不断地总结,不总结经验的人水平提不高。但文章太多的人临床水平肯定也不行。特别是科研课题很多的人,这种人很努力,但他们的主要精力都在科研上,病人只是他们的一个科研对象而不会真正关心病人疾病的转归。就像很多大教授,每年都能拿到几个国家级课题,而实际上基本不会看病,如果慕名找这样的医生,您会大失所望的。所以,科研成果得有,但不能太多,这样的人可能更用心于临床,更用心于病人。8.一定要找当地公立医院的好医生。私立医院的性质就决定了它是以盈利为目的,大多数的私立医院都是充满各种陷阱,包括医生的资质存在造假、不正规、流动性及乱收费问题,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非法宣传及夸大疗效,大家一定要睁开眼睛仔细辨认,千万不要被不良媒体误导。这里特别提醒一点,很多网站的虚假信息和坑爹广告很多,所以网上搜索一定尽量去一些相对专业正规的医学网站查询。不要轻信非正规医学网站发布的信息,尤其要谨慎百度知道或者一些贴吧的信息,以免耽误病情或者夸大病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甚至上当受骗。
给“双相”孩子监护人的几点建议……在精神科,青少年患者的康复问题一直是一个难点。一方面,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有着和成人不同的身心理特征,在康复和护理过程中比成人需要更多的家庭支持。另一方面,大部分父母对待精神疾病的治疗、用药和护理的理解是有误区的,很难专业、有效地护理孩子,甚至那些不专业的举动很可能导致孩子病情反复。本文就以双相障碍为例,谈谈面对家里的小病人,父母该做什么?“我孩子没法上学,治疗又还没开始,这段时间该怎么办?”“如果孩子的病情一旦恶化了,怎么办?”“我该怎么跟孩子相处,才不会刺激他?”……患者家属群体普遍都弥漫着焦虑情绪,孩子得病了,父母也成了半个病人,我十分理解。下文中,我就家长如何调整心态、缓解焦虑情绪等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能够为大众提供一些帮助,也为临床医生的宣教提供一些参考。1、正确了解疾病是支持治疗的第一步一般来说,精神科或心理治疗机构都会有相应的宣传栏和宣传书籍、公众号等,这是经过专业人士审核、筛选的有用信息的汇总,比起不知来源的网络信息更可信和专业。在孩子就诊前,家属要尽量做好这方面的功课,对疾病树立一个正确、客观的认知。——这是家庭治疗的基础。对于在我们机构进行过面诊的患者家属而言,我在面诊时已经较全面地分析了患者的病情、诊断、介绍了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和预期效果。在等待期间,家长可以提前更具自己学习到的精神疾病知识,将患者的成长经历、情绪变化、就诊经历、服药情况、应激事件等与疾病相关的要点梳理好,这对医生快速、准确地获取患者信息十分有帮助,可以有效提高诊疗效率。2、过度关注学习成绩是错误的孩子患病了,对学习肯定有影响,如果休学则影响更大,家长自然非常担心。虽然明知道孩子是病人,但部分家长还是忍不住在孩子面前提及学习问题,甚至逼迫孩子学习。大部分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或抑郁症的青少年都伴有学习障碍,轻重程度不一。具体表现为拒绝学习,或虽有主动学习的意愿,但一接触学习相关的事物(如作业、老师、同学、学校)就烦躁不安,静不下心来。这可能源于一些校园创伤事件(老师的语言暴力甚至体罚、同学的欺凌或嘲笑、重大考试失利等),也有可能因患病后学习效率下降和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导致孩子学习成绩急速下滑、自信心备受打击。这些孩子已经对学习形成了负性的条件反射,无法控制自己。在得到有效治疗之前,如果家长逼迫孩子学习,或者只是有意无意地提及学习问题,都会让孩子更加焦虑。所以,家长要学会以长远的目光看待事情,当务之急是先改善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康复,再解决学习问题,把落下的功课慢慢补回来。3、肯定孩子的良性改变包容小的恶性事件大部分孩子患病后出现一些行为问题:可能是特定症状,也可能是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最常见的是沉迷电子游戏。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特别沉迷游戏,经常抱着手机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生活懒散,为此跟父母经常发生口角。我能够理解父母的心情,但我更理解孩子的苦闷。抑郁和双相患者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心情非常压抑的,尤其是休学在家的孩子。过去的经历让他们痛苦,现在又面临种种难题导致烦躁不安,想到未来更是绝望。玩电子游戏是这些孩子为数不多的、可以暂时逃离现实、得到放松的方法之一——但这种逃避是阶段性的,只要孩子的病情得到有效解决,沉迷游戏的问题多半也能有效缓解。我曾经接诊过一位被诊断为双相的患者,非常爱玩游戏,跟父母吵得不可开交。但他对我说,他并不是真正喜欢玩游戏,只是因为无事可做,想打发时间。后来经过治疗,他顺利返校学习,再加上我引导他找到了奋斗目标后,他自然就不再沉迷游戏了。至于其它对病情没有影响的不良行为,家长也可以选择性地包容,如果不清楚孩子的行为是否会导致疾病恶化,可以用纸笔记录下来,在复诊时咨询主治医师。对于病情严重、等待治疗的孩子而言,家长要守住的底线就是要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如果孩子出现自杀倾向、行为,必须马上就医,不能拖延!在做家庭治疗的时候,我经常跟家长说:你们跟孩子相处的时候,千万不要跟你们理想中的孩子作对比。一旦发现孩子的改变和进步,给予认可和表扬,这容易形成一个正反馈,对孩子的康复很有帮助。4、主动修复和孩子的关系只要家长一发现自己的不足或曾经犯下的错误,就应该主动修复亲子关系。如果愿意或有需要,家长可以诚恳地向孩子道歉。我并不是指责父母。虽然很多家长因自身的情绪、行为问题曾对孩子造成伤害,但并非出于恶意,绝大部分都源于对孩子的爱。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所以,父母要自省,但不要沉溺于内疚,而是要积极改变,避免再做出伤害孩子的行为。此外,如果条件允许,在能保证孩子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可组织出游,带着孩子去户外走走。暂时离开压抑的环境不仅能缓解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的病情也有好处。5、千万不要擅自改变药物用量!药物的调整也是家长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很多家长担心副作用,看孩子症状缓解就擅自改药,这是绝对错误的!没有得到原来就诊的医生指引或允许,家长不该擅自调整已在服用的药物(包括药物种类和药物剂量)!在复诊之前,如果孩子出现了很严重的药物副作用,不要盲目等待,应立即找原来就诊的精神科医生挂号、咨询!青少年心身健康与家庭系统密切相关,家长不能认为把孩子安心地交给医生就可以放手不管了。事实上,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对孩子的治疗至关重要!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应该不断学习、反省和进步,尝试走进孩子的世界、理解孩子的内心。家长的改变对孩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往后更长的日子里,陪伴孩子的不是医生,而是你们!
点燃希望,重塑人生—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治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市心理卫生中心)徐道祥主任医师主讲通过本次讲座,您将会了解以下内容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医生会怎样帮助您?面对双相情感障碍,您能做些什么?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主要有哪些表现?双相情感障碍 ≠ 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 精神分裂症医生会怎样帮助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有哪些治疗选择? 抗抑郁药? 抗躁狂药?心境稳定剂主要药物:心境稳定剂心境稳定剂症状控制了,还要维持服药双相情感障碍常会反复发作,病情迁延则会影响康复治疗不仅应着眼于解除急性期症状,更需防止复发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更好的疗效心理治疗关键在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发病后第一年是患者了解和适应疾病、恢复自知力和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关键时期面对双相情感障碍,您该做些什么?注意观察,及时交流坚持用药,定期复诊树立信心,坦然面对观察些什么——“抑郁”很容易发现,但是“躁狂”呢?心情异乎寻常的好,或特别兴奋?容易被激怒?比往常睡得少,而且并不觉得疲倦? 比往常健谈很多,或者语速变得很快?思维异常活跃,甚至无法控制思绪?很容易分心,无法集中注意力 ?比往常更为精力充沛?比往常更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交流些什么 ——将病情详尽告知医生获得正确诊断和恰当治疗的唯一途径就是及早将所有的症状都告诉医生同时包括情绪高涨以及情绪低落等各种情况总结双相情感障碍也是精神障碍中的一种类型及时、详尽地告知病情有利于医生作出正确诊断心境稳定剂是主要的治疗选择坚持用药、及时随访有助于防止病情复发
徐道祥主任医师谈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及体会 要了解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必须先了解抑郁症的发病原因,目前认为抑郁症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如病前性格,不良的生活工作事件,遗传因素,压力等等,不是某一个因素导致的,这些因素都是诱因,抑郁症发病的病因至今不明。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发病诱因会导致大脑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失衡,造成抑郁等症状的出现,而抗抑郁药可以使失衡的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抑郁症状消失,情绪恢复正常。补充一句:大脑的功能都是通过神经递质来进行传递的,神经递质就好比是邮差,来传递信息,发挥生理功能。比较重要的神经递质有:5-HT(五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DA(多巴胺)等等。 抑郁症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好,预后也不错的情绪障碍,因此即使你被确诊为抑郁症,也不必过分担心。抑郁症的治疗通常包括中西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及物理治疗。 治疗目标: ①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限度减少病残率和自杀率,②临床症状尽可能治愈,但不过分追求症状的完全消失③提高生存质量,恢复社会功能④预防复发。 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思路: 单一用药为主,必要时联合用药: 单一和联合是指同一类药物之间,如难治性抑郁症可以度洛西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或者联合米氮平,或者联合安非他酮,一般是不同药理学作用的药物之间联合,同类药物一般不联合。 疗效不好的调整思路: 药效不好,请检查诊断是否有误,是否有躯体疾病等器质性因素干扰了治疗,请做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一般来说药物的调整多是换药、加量或者联合。 (一)药物治疗原则: 1.足量:如果服用的药物剂量不够,就会使药物起效慢,疗效差。一般来说,说明书介绍的常用药量就是治疗量,具体到每个患者,要有精神科医生根据患者服药后的反应、表现来判断是否足量。 2.足疗程:也就是说服的药量够了,服用的时间也要够,时间不够的话疗效也会不好。一般来说充足药量服用6-12周后再评估疗效,比较客观和准确,根据疗效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是继续服用还是换药还是合并用药。 3.个体化原则:是指每一个患者对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都不一样,会有较大的差异。可能我吃这个药疗效好,没啥副作用,而你吃这个药效果差副作用大。我会根据病人服药后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药量和服用的时间,这就是个体化原则。 注意:服药的常见问题就是服用的量不够、时间不足就调药、服药时间不够、维持时间不够、过分担心药物副作用而自行停药减药。 由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容易复发的情感疾病,文献报道如果不给与药物干预的话,可能有10-20%左右的患者一生只得一次,以后不会复发,但大部分的患者有可能会复发。所以为了让每一位患者尽量少复发,不复发,长期的药物维持治疗必不可少,长期的药物维持对于防止复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啥有的患者不会复发?我观察了一下没复发的患者,共同点就是有一个好的性格:开朗、乐观、胆子大、独立自主性强,可能性格原因是不复发的最重要因素了。 一般来说第一次得病痊愈后系统服药一年以上,得病两次要服药2-3年以上,得病三次及以上的患者要长期服药,这个服药的时间仅供大家参考,最近有观点认为复发的患者服药时间不需要那么长时间服药,具体到每一位患者如何服药、服啥药物、服多久的药物,精神科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再具体确定服药的时间。 (二)抗抑郁药物副作用: 一般来说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泻、口干、震颤、失眠、焦虑及性功能障碍、镇静、倦睡、头晕、疲乏、食欲和体重增加、头痛或偏头痛。 一般来说不良反应和服用的剂量、服用的方法、药物的种类有关系,也和个体有关,也和开始服药的剂量有关系,大多数不良反应在服药后的1-2周消失,如何把药物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个人经验:开始服药剂量要小,如赛乐特开始服用5或者10mg,也就是开始服0.25-0.5片,加药不必过快,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如服用安定类药物抗焦虑,病情较重的话那就加的快一点。 不要被说明书列的一堆副作用吓到,不少患者以为只要用了这种药,说明书上标列的不良反应就一定会出现,因此,许多药都不敢用,结果延误了疾病的治疗,其实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程度不重,尤其是严重副作用其实很少见,如果您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如果您既往已经发生过某些不良反应,在就诊时也一定要告诉医生,我们会有办法处理的。 (三)临床心得: 在介绍治疗心得之前,先说一下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发生了哪些生物学改变:研究表明,患者大脑的神经递质失衡了,主要有 1.5-羟色胺(5-HT)功能不足 2.去肾上腺素(NE)功能不足 3.多巴胺(DA)功能不足 4.其他递质功能异常 可以说抑郁症是大脑发生了神经生物学改变的疾病,它的发病是有生物学基础的,物质决定意识,大脑神经的生物学改变与抑郁症发病紧密相关,抑郁症不是思想问题,也不是意志不坚定,就像感冒一样,它是情绪上感冒了。 我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简单介绍一下目前临床常用的一些药物,一些不常用的药物就不介绍了。 1、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物): ①氟西汀(商品名百忧解,奥麦伦) 进食障碍(贪食症、厌食症的首选药);对少动少语等阻滞性比较明显的抑郁症效果较好,对强迫症的疗效也较好。常用剂量每日20-60mg。 ②帕罗西汀(商品名赛乐特,乐友) 它是各种焦虑症的首选药物,对焦虑的效果好,对伴有明显焦虑的抑郁症是首选的,对恐怖症,强迫症疗效也很好,是社交焦虑症的首选药。常用剂量每日20-60mg。应用的一点体会:开始服用赛乐特时,先吃0.25-0.5片,吃几天后再加到0.5-1片。如果停药的话,慢慢减量,不可一下子停用赛乐特。个别患者服药后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放到晚上服药,一般是早上服药;个别患者会出现一过性的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监测血压。这个药物治疗抑郁、焦虑效果很好,可以用卓越来形容,只是副作用稍大一些,使用需要技巧。 ③舍曲林(商品名左洛复,乐元) 儿童抑郁症的首选药,副作用偏小,对老年抑郁症,伴有心脏疾病的抑郁症比较适合。常用剂量每日100-200mg,治疗强迫症也较好。 ④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商品名喜普妙,来士普,百洛特等) 副作用少,是老年抑郁症和伴有躯体疾病的抑郁症的首选药。西酞普兰的常用剂量每日20-60mg。艾司西酞普兰的常用剂量每日10-20mg,艾司西酞普兰药效更好,可能对一小部分患者有明显困倦的副作用。艾司西酞普兰效果很好,副作用几乎是最小的。 ⑤氟伏沙明(商品名兰释) 第一个上市的SSRI类抗抑郁药物,有助眠的作用,作用于褪黑素系统,对伴有失眠的抑郁症患者较适合,治疗强迫症效果好,难治性强迫症以及儿童强迫症的首选药。 一般认为服用了一种5-HT再摄取抑制剂疗效不好的话,换用另外一种5-HT再摄取抑制剂仍然会有疗效。这五种药物尽管属于同一类药物,但实际上还是各有各的特点,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药物也是一样。 2、NE/5-HT再摄取抑制剂(SNRI类抗抑郁药物) ①文拉法新:(商品名怡诺思,博乐欣等) 对于重性抑郁疗效较好,对于躯体不适主诉较多的抑郁症也是首选的,作为双受体作用的药物,疗效好是它的特点。常用剂量每日75-225mg。 ②度洛西丁(商品名欣百达,奥思平等) 疗效不错,对于迟滞性抑郁,伴有疼痛明显以及躯体不适主诉较多得抑郁症是首选的药物。抗焦虑效果也不错。常用剂量30-60mg。我用这个药比较多,临床实践疗效卓越。度洛西汀联合SSRI类药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是我的主要思路。 3、NE及特异性5-HT受体拮抗药(NaSSA) 米氮平和米安色林片 这两个药有血缘关系,米氮平是在米安色林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作用于神经细胞突触前膜的α受体,从而提高5-HT以及NE的释放,提高5-HT以及NE神经的功能,抗抑郁,有催眠的作用,适合夜眠不好的患者,常和5-HT再摄取抑制剂合用用来治疗难治性抑郁。我用的不多这个药物,有研究认为联合SSRI类药物使用,抗抑郁效果较好。 4.DA/NE再摄取阻断剂(NDRI) 安非他酮 这个药是NE/DA再摄取阻断剂,提高中枢的DA以及NE的功能,是双相障碍抑郁相的首选药,不容易诱发躁狂,也可以与SSRI类药物连用,治疗难治性抗抑郁。安非他酮可以用来戒烟,缓解戒烟的戒断症状,联合安非他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是我的一条思路。 5.三环类药物(TCA) 阿米替林,麦普替林,多塞平,氯米帕明等 老药,价廉是其优点,副作用偏大是它的缺点,但是疗效不差,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来说是首选药物。常用的药物有。阿米替林可以说是抗抑郁药物中疗效最好的抗抑郁剂之一了。 6.NE再摄取抑制剂(NRI) 瑞波西汀 瑞波西汀为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NE)重摄取抑制剂,通过对NE再摄取的选择性阻滞,提高中枢内NE的活性,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一般认为对兴趣减退等NE缺乏的症状效果较好,单用该药抗抑郁效果可能不是很强,因为抑郁症和5-HT的关系似乎更紧密,联合瑞波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是我的一个思路。 7.增效剂: 对于双相抑郁以及难治性抑郁,失眠严重、情绪不稳、焦虑明显的抑郁症患者,有时会合用奥氮平、喹硫平等抗精神病药,它们同时也是情感稳定剂,可以起到增加抗抑郁疗效的作用,有时还会对病情恢复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都是神经递质的均衡被破坏,几乎所有的精神疾病都和DA、5-HT、NE关系密切。增效剂有时会有很神奇的效果。 8.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抑郁症属于郁证,我查阅了大量文献,大家一般认为抑郁症的主要病症是肝郁,也有认为是肾虚、肺气虚等,治疗多多采用疏肝理气,健脾补肾之法治疗,常用的方剂逍遥散、柴胡舒肝散等,针灸亦有疗效。 我的经验是:中医配合西医治疗抑郁症,确实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治疗依从性,我会继续总结经验,探索更好的治疗。 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选用什么药,要根据患者发病的次数,症状的特点,既往服药治疗的情况,经济条件,年龄等等综合考虑,要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四)抑郁症药物治疗的难点: 一次抑郁发作的药物治疗期分为:急性期治疗(6-8周)、巩固期治疗(12周)、维持期治疗(6-12个月)。 药物治疗的不足:急性期痊愈率还是不太高,起效时间还是不够快。巩固期往往有残留症状,维持期患者治疗依从性不好,随意停药、减药,复发率较高。 对策:实践和资料表明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在抑郁症的整个病程治疗中,都异常重要,不但早期提高痊愈率,消除残留症状,关键是改善治疗依从性,大幅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五)联合用药的利弊: 中医讲究药物组合,讲究君臣佐使搭配使用,起到互补的作用,而抗抑郁药物治疗提倡单药治疗,主要是考虑的抑郁症具体发病机制不明,联合用药可能副作用大,不好判断是谁起到治疗作用等。当患者治疗有困难时,药物治疗可以考虑联合使用,我的实践表明联合用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会有很好的效果,中医的学习使我对药物的联合使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总结: 1、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它可治疗、可预防,预后好。大家消除偏见,正视抑郁症-情绪的感冒而已,积极求医,积极治疗。 2、抑郁症需要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治疗,症状缓解后还需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的药物,不可自行停药,配合心理治疗,对于抑郁症的恢复,效果更好。各种抗抑郁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以及首选适应症,请务必系统治疗、规范治疗。 3、我的实践来看,健全的性格是抑郁症预后好、不复发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中医心理治疗(TIP疗法),完善性格,是防止抑郁症复发的核心点。药物联合心理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是提高抑郁症疗效的关键。 4、建议广大患者多学习各种精神卫生常识,做到患病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减少病痛,意义重大。 最后想说,抑郁症一点也不可怕,它可治、可防、可控,就是一种情绪上的感冒,没啥大不了得,怕的是患者和家属回避疾病,不听医生的意见,不配合治疗,不承认有病,要想恢复正常就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情了。 至于每一位患者服用哪种药物合适,则要综合考虑到患者的病情,既往用药经历及服药后的效果,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副作用情况,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情况,综合考虑后做出决定,然后再随访患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逐步走向康复,让笑容绽放在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脸上。
徐道祥主任医师谈焦虑 焦虑是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症状,它可以出现在多种精神科疾病中,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等。多了解一些焦虑的知识包括药物治疗,对于广大患者及其家属是非常有意义的。 那什么是焦虑呢?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躯体方面的不舒服体验。 焦虑有很多种类型,临床常用以下方法进行分类: 1.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焦虑常分为: 1)广泛性焦虑: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过分担心、紧张害怕,但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除此以外,患者还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这种焦虑一般会持续数月。 2)急性焦虑发作(又称为急性惊恐发作):在正常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并没有恐惧性处境时,患者突然出现的极端恐惧的紧张心理,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同时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注意!这种类型焦虑的出现是发作性的。 急性焦虑发作误治率很高,患者做心脏造影的也不少见,既耽误治疗也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2.按照病情严重程度,焦虑可以分为: 1)轻度焦虑(焦虑反应):大多属于生理性的焦虑,常由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引起,如考试、面试、晋升职称、工作变动等,有时经过自我调整,就能缓解。 2)中度焦虑(过度焦虑) 3)重度焦虑(焦虑症):是病理性的焦虑。 3.按照有无诱因,焦虑可以分为: 1)原发性焦虑:指由于内在的生物学发病原因导致的焦虑,焦虑症就是原发的焦虑,多为重度或者中度焦虑。 2)继发性焦虑:指具有环境或心理因素导致的焦虑,如考试焦虑,抑郁症伴发的焦虑,强迫症伴发的焦虑等等。 焦虑的药物治疗 出现焦虑症状后,患者应尽快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以明确焦虑的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如果是继发性焦虑,应在系统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服用抗焦虑药物。 治疗焦虑的药物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苯二氮卓类药物(又称为安定类药物) 1)优点:①见效快,多在30-60分钟内起效 ②抗焦虑效果肯定 ③价格一般比较便宜 2)缺点:①临时管用,不适合长期大量使用 ②有可能产生依赖。安定类药物抗焦虑,好比是车速过快用脚踩刹车,管用但是不适合常用。 3)常用药物:劳拉西泮(罗拉),佳静安定(又叫阿普唑仑),奥沙西泮片(又叫优菲),这三个药物属于中效的安定类药物,抗焦虑效果好,镇静作用相对偏弱,对白天的工作影响小一些。其实所有的安定类药物都可以抗焦虑,只是副作用还有效果各不相同,以上三个药较为常用。 小常识:凡是药品后面是某某西泮或者某某唑仑的,都是安定类药物。 4)如何使用安定类药物: ①间断服药原则:焦虑严重时临时口服,不长期大量服用。 ②小剂量原则:小剂量管用就不用大剂量 ③定期换药的原则:如果是病情需要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抗焦虑,3-4周就换另一种安定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避免依赖的产生。注意换药时,原来的药慢慢减,新加上的药慢慢加,两种药物交叉服用一段按时间后,再撤掉原来的药物,新加上的药物加到治疗量。如果患者年龄偏大,服药剂量不大,疗效较好时,也可以不换药,只要安定类药物服用的剂量不增加,在正常范围内,疗效不减弱,就可以认为没有产生依赖性。 注意!如果停用安定类药物,请慢慢减量至停药,不可突然停药,否则极易引起停药反应,加重病情。 2.抗抑郁药 如果用车速过快比喻焦虑,那么抗抑郁药就是松油门,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焦虑,因为焦虑的病因与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紧密相关,而抗抑郁药可以改善脑内神经递质的不平衡,从而缓解焦虑,从根本上治疗焦虑。 常用药物:首先考虑使用的药物有: SSRI类的: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 SNRI类的:文拉法新,度洛西汀。 1)优点:①抗焦虑效果肯定 ②从根本上改善焦虑 ③无成瘾性,适合长期服用。 2)缺点:①抗焦虑效果见效慢,2-3周后起效,可以同时短期合用安定类药物。 ②价格偏贵。 具体使用哪种药物一般要根据病情,身体情况,经济等情况综合考虑。 注意! 1)在服药初期可能会加重焦虑,一般在2周后消失,注意开始服药时剂量小一点,慢慢加量,焦虑明显的话,可以加用安定类药物缓解焦虑。 2)症状缓解后,建议服药1年左右,停药以及加量请与医生协商,不要自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3)服药期间会出现副作用,注意和医生保持联系,不要慌张,一般来说2周后副作用大多会消失,因为身体已经适应了。如果副作用患者不能耐受,请与医生联系,调整治疗方案。 4)精神科药物有个体化差异:是指不同的患者,即使诊断一样,年龄性别一样,体质也差不多,对药物治疗的效果会有明显的差异,起效的药物剂量,药物的副作用也会用很大的差异,患者在服药的时候,注意和医生保持联系,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要害怕药物的副作用,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它。 常见抗抑郁药物及优缺点: 1)帕罗西汀片:商品名赛乐特,乐友等,常用剂量为20-60mg/天,单次服用即可,抗焦虑效果卓著,是治疗五种焦虑障碍的首选药。需要注意的是,该药副作用稍大,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有些患者会出现一过性的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监测血压。 2)艾司西酞普兰:抗焦虑效果不错,副作用小是其优点,适合老年人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价格偏贵。 3)文拉法新:有缓释制剂也有速释制剂,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该药为双受体作用的药物,抗抑郁抗焦虑效果好。注意有可能在服药初期焦虑会加重,一般持续两周大多消失。 4)度洛西汀:有缓释制剂也有速释制剂,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同样也是双受体作用原理的药物,而且在双受体的作用程度上有其优点。抗抑郁抗焦虑效果较好。 像舍曲林,兰释,喜普妙,氟西汀,也可以作为抗焦虑药物来使用。 3.丁螺环酮,坦度螺酮 属于5-HT-1A受体激动剂,对广泛性焦虑效果好,无依赖性,缺点是见效慢,2-3周见效,如果患者先服用过安定类药物的话,效果多不理想。可以与抗抑郁药合并使用。 4.其他药物 1)急性焦虑发作时可以考虑服用普萘洛尔(心得安)10-20mg,临时服用,能够改善症状。 2)三环类药物:如氯丙咪嗪,阿米替林等,药效不错,价格也较便宜,但是副作用偏大,已经不是首选药了。 3)黛力新:我不常用这个药,它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和一种抗抑郁药的混合品。 至于每一位患者服用哪种药物合适,则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既往用药经历及服药后的效果,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副作用情况,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情况,综合考虑后做出决定,然后再随访患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逐步走向康复,让笑容绽放在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脸上! 最后,祝愿广大患者早日康复,让笑容回到每一个家庭!
点燃希望,重塑人生—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市心理卫生中心)徐道祥主任医师通过本次讲座,您将会了解以下内容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有什么好处?心理治疗有哪些局限?心理治疗有哪些方法?家属和患者应该如何参与心理治疗?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就是应用心理学的方法,治疗患者的心理、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心理治疗的基础在于患者必须具有求治愿望,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并且已经和医生建立起彼此信任的良好关系心理治疗能为患者提供哪些帮助?促进自知力的恢复矫正人格障碍和缺陷增强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促进恢复、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心理治疗也并不是什么都能治在精神分裂症的某些发病阶段,如急性期,难以进行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症状,如幻觉和妄想,无法通过心理治疗获得纠正给予心理治疗之前,还必须先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需要被尊重需要理解和沟通需要安全感需要关心和同情需要支持心理治疗要想获得成功,也不能光靠医生医生能够给予患者哪些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心理咨询技能训练集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行为治疗音乐治疗家属也应该参与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技能训练家庭治疗家属如何参与“支持性心理治疗”?倾听与理解鼓励与支持说明与指导控制与训练家属如何参与“技能训练”?交际技能学习技能工作技能生活技能什么是“家庭治疗”?如何参与“家庭治疗”?家庭治疗——将家庭作为一个治疗对象,通过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人际关系,促进成员之间良好互动,进而促进患者的精神健康家属应该——接受健康教育、接受心理干预患者也应担负起责任患者才是心理治疗中的主体,医生和家属只是协助者和指导者。总结通过这次讲座,大家应该能够了解到:1、心理治疗是重要的精神分裂症辅助治疗方法2、恰当的心理治疗能够促进恢复、巩固疗效、预防复发,并帮助患者健康地回归社会3、成功的心理治疗离不开医生、家属和患者的同心协力4、患者也应该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一、睡眠知识、失眠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资料1.睡眠的生理知识:睡眠分为眼快动睡眠(REM睡眠,又称为快波睡眠)和非眼快动睡眠(NREM睡眠,又称为慢波睡眠)。NREM睡眠又分为4期,1期为浅睡眠,2期为中度睡眠,3~4期属深度睡眠。我们入睡后先进入非眼快动睡眠,然后进入眼快动睡眠。一个NREM睡眠和一个REM睡眠组成一个睡眠周期,每个睡眠周期历时约90分钟。我们每晚的睡眠通常经历4-6个睡眠周期,在一整夜的睡眠中,REM睡眠约占20%-25%,NREM睡眠约占75-80%。REM睡眠时间和3-4期NREM睡眠决定了睡眠的质量。梦绝大多数出现在眼快动睡眠中,也就是说一晚的睡眠我们要做4-6次的梦,梦正常情况一般占整个睡眠的20%左右的时间,所以说人人有梦,夜夜有梦都是正常现象,只是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而已。梦对身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梦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和加强。2)梦能给人带来愉快的回忆(这里指美梦而言)。3)梦能预示某些疾病的发生。4)有梦睡眠可以延长人的寿命。5)梦能增加人的创造思维。6)梦有助于稳定人的精神状态。睡多久是正常的呢?一般来说正常的睡眠时间为5-10个小时,儿童睡眠时间要长,9-10个小时以上,成年人平均每晚睡7.5个小时。每100人中约有1-2人每晚只需睡5小时,其他少数人则需睡10个小时,并非每个人都需要8小时睡眠,少于8小时也可以精力充沛,不管睡眠时间有多少,只要能保证白天的工作效率和需要的精力,那么睡眠就是正常的。睡眠有什么作用呢?1)保护大脑,恢复精力。2)增强免疫力,康复机体:睡眠能增强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同时睡眠还可以使各组织器官自我康复加快。3)促进生长发育:睡眠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婴幼儿在出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大脑继续发育,这个过程离不开睡眠;且儿童的生长在睡眠状态下速度增快,所以应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以保证其生长发育。4)延缓衰老,促进长寿:健康长寿的老年人均有一个良好而正常的睡眠。5)保护人的心理健康:睡眠不佳,就会出现注意力涣散,而长时间者则可造成不合理的思考等异常情况。2、失眠的定义是:一种持续较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频醒,早醒不能再入睡,或者醒后不解乏。睡眠时间长短不是关键的,关键是失眠造成白天功能减退,影响白天正常的活动,这是失眠的必备条件。失眠可以造成一系列的机体损害,包括注意力、判断力和记忆、及完成日常工作能力的下降等。失眠症的存在还可增加患抑郁症的危险。睡眠时间过短是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碳水化合物和内分泌功能可产生有害影响,使免疫力降低;还可导致糖耐量降低、内分泌紊乱等。3、失眠的分类: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CSD-3》,失眠根据病程可分为:(1)短期失眠障碍(病程小于3个月);(2)慢性失眠障碍(病程大于3个月);(3)其他失眠障碍。《中国失眠症诊疗指南》的分型按病程分为:(1)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2)亚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6个月)、(3)慢性失眠(病程≥6个月);按病因分为:(1)原发性失眠,缺少明确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遗留失眠症状,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2)继发性失眠,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运动障碍等相关的失眠。4、失眠的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流行病学相关调查显示,失眠障碍的现患率是4-50%,2002年全球10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TO)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大约有27%的人被睡眠障碍困扰,2006年中国睡眠研究会在6个城市的研究表明:中国内地成年人失眠患病率高达57%,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全球大约有7亿多失眠者。也许与调查方式,诊断标准等不同相关,具体地区的发病率差异较大,无论采取何种标准和抽样方法,均表明失眠是一个普遍的睡眠问题。二、失眠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1、失眠的病因:失眠与多种因素有关系:环境、躯体疾病、心理和生理行为、年龄、性别、疼痛、精神疾病、药物等等。西医认为失眠与以下因素有关:(1)年龄:老龄,(2)环境:噪音,温度等,(3)生理:遗传,生物钟等,(4)心理:情绪,创伤等,(5)躯体疾病:疼痛,瘙痒,(6)精神疾病:抑郁等,(7)药物:激素,可卡因等,(8)其他:应激性失眠,主观性失眠,睡眠时相紊乱。中医认为失眠与以下因素有关:(1)情志所伤,(2)饮食不节,(3)劳倦失度,(4)久病,年龄大,(5)体质虚弱等,都能引起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形成不寐。失眠的心理学病因:情绪紧张、害怕、情绪不舒服、睡眠信心下降、强迫入睡、对环境敏感,2、失眠按具体表现可分为:(1)入睡困难:入睡困难是指躺在床上30分钟仍未能入睡者,(2)易醒:易醒是指入睡后的两个小时里,觉醒次数增加或觉醒时间延长。通常睡眠中觉醒时间持续不到7分钟,第二天醒来时不能回忆其觉醒。但是,频频觉醒或觉醒时间过长,会引起次日疲倦和烦躁。(3)早醒:早醒是指比正常睡眠早醒1~4小时,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不足。原因与精神压抑,情绪低落等有关,是抑郁症患者的特征性失眠。失眠的核心临床表现为:(1)入睡困难:睡眠潜伏期延长(2)睡眠维持困难:中间醒、早醒(3)睡眠时间减少:总睡眠时间<6小时?(4)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梦多(5)日间功能/残留效应:乏力、头痛、精力差、注意力不能集中等3、失眠的临床诊断:3.1《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失眠可引起病人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症状标准】(1)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2)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严重标准】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排除标准】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说明】如果失眠是某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另诊断为失眠症。3.2《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要求失眠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存在以下症状之一: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或日常睡眠晨醒后无恢复感。(2)在有条件睡眠且环境适合睡眠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上述症状。(3)患者主诉至少下述1种与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①疲劳或全身不适;②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③学习、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④情绪波动或易激惹;⑤日间思睡;⑥兴趣、精力减退;⑦工作或驾驶过程中错误倾向增加;⑧紧张、头痛、头晕,或与睡眠缺失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⑨对睡眠过度关注。3.3《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失眠的诊断标准(1)主诉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或睡眠质量不佳(2)该症状至少每周发生3次,且持续至少一个月(3)关注失眠,在夜间和白天过分担心其造成的影响(4)不满意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并引起明显的忧虑症状或影响日常活动4、中医学心理学对失眠病因的认识:4.1睡眠的病因及症状(1)外因:生活事件、环境因素、认知(2)内因:行为、情绪、人格倾向、其它(3)症状:多梦、入睡困难、早醒/中间醒、睡眠浅、日间功能障碍焦虑、过度期待、心烦易怒、睡眠信心下降、躯体症状、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4.2不良情绪与失眠慢性失眠患者体验失眠带来的痛苦,同时对睡眠过度关注并期待理想的睡眠状态和睡眠时间,所以在睡前往往都有焦虑情绪和对失眠的恐惧,如害怕失眠、担心失眠引起的躯体症状和日间效应等。这些负性情绪并不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干扰正常的睡眠心理生理过程,引起睡眠唤醒的增加。越担心越睡不着,越睡不着就越担心。同时失眠后造成的不良情绪体验又再次加重对失眠的不合理认知和负性情绪,导致负性情绪—失眠行为—不合理认知—负性情绪的恶性循环。4.3不合理认知行为与失眠不合理认知行为导致失眠的不同症状,改变患者的不合理认知及行为,对失眠的治疗有着明显的效果。4.4不良人格和失眠失眠患者群体具有较为显著的人格特征,失眠患者倾向于内倾、不稳定型人格、易紧张、敏感多疑、谨小慎微的特点,这些内化的心理冲突,容易导致情绪唤醒,睡眠期间生理活动加强。失眠随着负性情绪唤醒和生理警醒度的提高而发生。这些人格因素造成患者对失眠的过度关注,患者更关注于失眠的体验和失眠带来的负性情绪及对躯体的不利影响。失眠者往往在睡前有不愉快的侵入性思维和过度及不可控制的担心。这些失眠相关的人格因素隐藏在不合理认知和行为及症状表现的表象之下,发挥影响作用。矫正患者的不良人格倾向,从而从根本上治疗失眠,符合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理论。三、失眠症的治疗慢性失眠障碍需要规范性治疗,短期失眠一般去除诱因后会恢复正常,但有一部分患者会转成慢性患者,故对于短期失眠患者仍需要积极治疗。1、失眠治疗的目标(1)改善睡眠质量增加有效睡眠时间;(2)改善失眠相关性白天损害(3)减少或消除短期失眠转向慢性失眠,(4)减少或消除失眠相关躯体疾病的风险;(5)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2、失眠治疗的方案失眠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苯二氮卓类药物、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抗抑郁药物、抗组胺药物、抗精神病药物;非药物治疗包括:睡眠卫生健康教育、心理行为治疗、饮食疗法、芳香治疗、中医治疗;药物干预仍然占据失眠治疗的主导地位药物治疗: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对于亚急性或慢性失眠患者,无论是原发还是继发,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当辅以心理行为治疗,即使是那些已经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失眠患者亦是如此。非药物治疗:针对失眠的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知行为治疗(CBT),目前国内能够从事心理行为治疗的专业资源相对匮乏,具有这方面专业资质认证的人员不多,单纯采用CBT也会面临依从性的问题,其他非物治疗如饮食疗法、芳香疗法、顺势疗法、光照疗法、按摩等缺乏令人信服的大样本对照研究;中医心理疗法:TIP技术全称为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是现代中医心理疗法之一,它是在心理治疗中体现中医整体论与辨证论治思想的同时,建立在低阻抗学说和意念导入学说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导引、气功疗法与西方的暗示、催眠疗法进行某种结合,可以有效治疗失眠患者的错误认知、不良情绪以及不良人格,从而对失眠起到治病必求于本的效果。3、药物治疗介绍:3.1苯二氮卓类药物(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安定类药物)这类药物就是大家熟悉的安定类催眠药物,也是害怕成瘾的药物,它的优点是镇静催眠效果好,价格便宜,缺点是副作用偏大,如早晨醒来头晕,肌肉无力,还容易造成白天警觉性下降,不能从事开车这样的工作,长期大量使用容易产生药物依赖。药物依赖包括心理依赖:内心深处渴望服用药物,即使不服药,只要身上有药就会很踏实;躯体依赖:一旦不服药,原来的症状如失眠,烦躁等会再次出现,还会出现心慌,恶心,出汗等多种躯体方面的症状。一般来说患者会出现服药剂量越来越大,但是药效却越来越差的情况,这就是依赖的表现。如果患者服药剂量在常用的范围内,药效一直很好,这种情况不认为患者出现了依赖。3.1.1按照安定类药物的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1)短效的药物:药物起效快,药效消失得也快。优点是解决入睡困难效果好,第二天醒来副作用小,缺点是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常用的有:咪达唑仑,常用剂量7.5-15mg,睡前15-30分钟服用,建议短期临时使用。2)中效的药物:镇静催眠效果肯定,第二天醒来副作用偏大,优点抗焦虑效果好。常用的有:艾司唑仑(舒乐安定):常用剂量1-3mg,睡前15-30分钟服用;奥沙西泮:常用剂量15mg-30mg,睡前15-30分钟服用,也可以7.5-15mg临时服药抗焦虑;阿普唑仑:(佳静安定)常用剂量0.4-0.8mg,睡前15-30分钟服用。也可以0.4mg临时服药抗焦虑;劳拉西泮:(罗拉)常用剂量1-2mg,睡前15-30分钟服用。也可以0.5-1mg临时服药抗焦虑。3)长效药物:优点是镇静催眠效果在安定类药物中最强,缺点是副作用较大。氯硝西泮(氯硝安定):常用剂量2-4mg,睡前15-30分钟服用。白天易出现头晕,身上乏力。药效最强,副作用也最大;硝西泮(硝基安定):常用剂量5mg-15mg,睡前15-30分钟服用;地西泮:(安定)常用剂量5-10mg,睡前15-30分钟服用。3.1.2安定类药物的使用原则:1)间断服药原则:每周用药2-4次,能不用药就不用药,不长期大量服用。2)最低有效量原则:小剂量管用就不用大剂量3)定期换药的原则:如果是病情需要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建议3-4周就换另一种安定类药物或者第三代安眠药,可以有效地避免依赖的产生。注意换药时,原来的药慢慢减,新加上的药慢慢加,一般来说3-5天减一次,一次减一半的药量。两种药物交叉服用一段按时间后,再撤掉原来的药物,把新药加到治疗量。如果是服用的短效安定药,减药的过程相应延长。如果患者年龄偏大,服药剂量不大,疗效较好时,也可以不换药,只要安定类药物服用的剂量不增加,在正常范围内,疗效不减弱,就认为患者是需要而不是依赖。3.2非苯二氮卓类药物:(选择性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具有催眠作用,无镇静、抗惊厥作用,可改善睡眠结构,但不影响正常的生理睡眠结构,无安定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为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半衰期短,不产生积蓄、后遗作用少,对白天的影响轻微。一般不产生反跳性失眠、耐药和依赖。1)唑吡坦:常用剂量5-10mg,睡前15-30分钟服用。2)佐匹克隆:常用剂量7.5-15mg,睡前15-30分钟服用。3)扎来普隆:常用剂量5-10mg,睡前15-30分钟服用。4)艾司佐匹克隆:常用剂量3-6mg3.3其他改善失眠的药物:1)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5-10mg,喹硫平50-200mg,适合精神分裂症或者抑郁症患者使用,单纯失眠症患者不建议服用。2)抗抑郁药物:米氮平15-30mg,曲唑酮50-100mg,氟伏沙明50-100mg,阿米替林25-50mg,多虑平50-75mg等,适合抑郁症患者使用,失眠症患者也可以服用,没有依赖性,但是阿米替林片,多虑平副作用大。3)抗组胺药物:本身是抗过敏的药物,有催眠的作用,没有依赖性,常用的是苯海拉明、异丙嗪25-75mg。4)褪黑激素受体激动剂:雷美替胺,睡前8mg口服。。5)中成药:根据患者的辩证分型合理选择药物,有乌灵胶囊、心神宁、七叶神安片、枣仁安神液、路优泰、甜梦胶囊、安神补心丸、败酱片、柏子养心丸、朱砂安神丸等等。6)中药汤剂:3.4不同失眠类型的药物选择1)入睡困难:选用诱导入睡作用快速的药物,其中绝大多数为短半衰期的药物,如扎来普隆、佐匹克隆、唑吡坦等。2)存在明显焦虑者;可选用劳拉西泮、奥沙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3)夜间易醒:选择能够延长NREM睡眠第3、4期和REM睡眠时间的药物,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硝西泮、氯硝西泮等4)早醒:多见于抑郁症,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选用中、长效的药物,如氯硝西泮、硝西泮、地西泮等,异丙嗪也可以。如果患者的失眠继发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可以考虑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服用。
一、失眠的常见误区:1、失眠小问题,吃点安眠药就可以了安眠药可以让人入睡,对于调整时差、倒班,或者面临重大人生考验的人,偶尔吃一次确实可以助睡眠。但安眠药带来的是浅睡眠,且睡得时间短。最重要的是安眠药只能临时解决一下问题,无法从根本上治疗失眠症。打个比方,失眠就像一头小狮子,一开始他很小,很容易驯服,如果你害怕他,这时候你给他喂吃的,(就像你对失眠妥协,吃安眠药),那随着他越来越大,他的胃口也越来越大,最终你的食物都喂完了,你也就对他束手无策了。由于身体有耐受性,安眠药总有一点会对你不起作用的。安眠药还会产生心理依赖,不吃就睡不着,最终的戒断时,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失眠,一切又回到原点。2、睡不着时也要躺着试图入睡有不少网友建议睡不着还是要躺在床上并试图入睡,这个方法我也试过,偶尔会起作用,可以换来一点浅睡眠,或者真的睡着了,但是那是以长时间躺在床上无聊、烦躁、担忧换来的,而且不可持续,第二天晚上又要面对同样的问题。实际上,“躺在床上并试图入睡”,或者“躺在床上即使睡不着也是在休息”,都是十分错误的做法。首先躺在床上,身体和心理并没有放松,实际上根本没得到休息。其次,如果你试图入睡,那么你必然无法放松下来,而只有放松下来,才能真正入睡。因此“躺在床上并试图入睡”和我们的目标:入睡,是非常矛盾的。那么躺在床上睡不着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如果你躺在床30-60分钟,还睡不着,感觉自己很清醒,或者比较烦躁,沮丧,那么,果断起床,做一些家务,或者读书,或者到户外走走,看看电视、听音乐什么的,总之,就是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等真的困了在上床。这个时候,我们大部分都能睡着。当然,白天给自己安排好晚上的这些活动,而不要晚上临时去想,这样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另外,所做的事情必须自己感兴趣,这样可以吸引注意力,以防止自己“老是想着回床上睡觉”,而不是专著于手头的事情。这样很快就会放松下来,很快就会困的。3、寻找一切机会使自己睡着。很多失眠的朋友,都会通过在白天找机会打盹,或者晚上提前上床,或者早上醒了很久睡不着,还躺在床上,试图争取点睡眠。其实这也是不对的。这会使我们的睡眠机会与睡眠能力不符,导致睡眠平衡系统紊乱,最终在我们晚上想睡的时候,根本无法睡着。我们每个人需要的睡眠量是固定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失眠的人来说,如果你白天睡多了,晚上肯定很难入睡。打个比方,如果你在银行存10块钱,你中午去了1块,那你晚上只能取到9块钱。而且在白天试图入睡,或者晚上早早上床等行为,往往不能真正实现睡眠,反而造成失败、沮丧的心理,从而再一次恶化了“床——卧室”和“睡眠”之间不愉快的条件反射,久而久之对床和卧室产生害怕心理。而正是这种条件反射,使我们的失眠持续下去,变成慢性失眠。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我们往往因为一件事情而担心导致失眠,最后,变成慢性失眠时,我们可能早对起初担心的事情不在意了,而只剩下对失眠的担心,这就是一些失眠的“维持因素”导致我们失眠持续下去。我的建议是,每天规定时间上床和起床,比如你1-6,到了早上6点,准时起床,不管昨晚睡没睡好。这样慢慢训练自己的身体,知道什么时候醒,什么时候睡觉,重新建立生物钟和床、卧室与睡眠之间积极正向的条件反射。其次,除了睡觉和做爱,不要在床上呆着,也不要在卧室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以弱化这种坏的条件反射。4、喝酒助眠。酒精确实会让人放松,进而入睡,但酒精会导致浅睡眠和早醒,甚至酒依赖。5、我有严重失眠,几乎么每时每刻都睡不着。很多朋友认为失眠会一直持续下去,也有人认为失眠治好后就不会复发,其实不是这样的。美国医学界对失眠严重性的定义是:每周必须至少有三个晚上有失眠问题,这就默认了失眠一般不可能每晚都发生。人体有自我调节系统,一旦睡眠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即便是你很焦虑你也能入睡,这时候你会很高兴自己忽然能睡,但内心里搞不清为什么就能睡了,所以带着焦虑的心情,期待自己不要再次失眠,而往往这个时候由于我们不知道如何调节这种焦虑的心情,在身体恢复一段时间以后,又马上陷入新一轮失眠状态之中,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失眠好好坏坏,反复发作。失眠的发作时,很多人由于没有心理准备,会变得更加惊慌失措。他们会忘记之前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重新陷入新一轮的恐慌、沮丧当中。实际上,失眠复发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也可以说是失眠走向康复的必经阶段,必须要经理几个反复,而且复发的康复进程会一次比一次快。如果你对此早有心理准备,那你就不会太惊慌,你只要告诉自己:“哦,这种感觉又来了,他很熟悉,他虽然令我难受,但不会对我产生什么太大影响,更不会致命,我能处理好,我以前就曾经处理的很不错,我会一次比一次处理的好,我可以正好利用这次失眠复发,来总结经验教训、锻炼自己学习来的应对方法,这样我以后就更能应对自如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次复发是好事,说明我向真正的康复又进了一步!”。通过有效的支持性的自我对话,可以大大降低对失眠的焦虑。这样,经历过几次复发以后,我们对失眠不再恐惧和焦虑,失眠自然慢慢离我们远去。6、睡前喝牛奶、睡前散步、褪黑素以及各种中成药能治好我的失眠。睡前喝牛奶、睡前散步、褪黑素以及各种中成药等等,这些东西对促进改善睡眠却是有帮助,前提是你的睡眠基本正常。但对于治疗失眠基本没什么用,反而在每天睡眠前作这些准备动作,就是在提醒自己我今晚可能失眠。而且,一旦某个晚上没条件作某个准备动作时,还会产生预期性焦虑,导致真正的失眠。还不如晚上什么都不做,该干嘛干嘛,到了睡觉的点,直接上床,睡不着感到烦躁了,就起来。没有准备才是最好的准备。关于散步,却是很好,但内心里不要把它和睡眠联系在一起,就是想着愉悦身心的就好。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却是能改善睡眠结构,能够促进深睡眠,缩短潜伏期,应坚持,但不能在睡前进行,最好在睡前2,3个小时以前进行锻炼。二、睡眠卫生教育(合理睡眠建议):1、你只需要睡到第二天能恢复精力即可。限制在床时间能帮助整合和加深睡眠。在床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会导致片段睡眠和浅睡眠。不管里睡了多久,第二天按时规律起床。2、每天同一时刻起床,一周7天全是如此。早晨同一时刻起床会带来同一时刻就寝,能帮助建立生物钟。3、规律锻炼。锻炼帮助减轻入睡困难并加深睡眠。但不要在睡前3小时进行高强度锻炼,因为锻炼后身体很难马上恢复平静,会导致入睡困难。睡前可以散步,听听舒缓的音乐。4、确保卧室很舒适,且不受光线和声音干扰,必要的时候花点钱重新装修一下卧室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5、规律进餐,不要空腹上床。饥饿可能会影响睡眠,但吃的过饱也会影响睡眠。睡前吃少量零食(碳水化合物类)有助于入睡。应避免过于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6、确保卧室的温度事宜,不要太冷和太热。7、夜间避免过度喝饮料。8、减少所有咖啡因内产品的摄入。咖啡因会引起入睡困难、夜间觉醒和浅睡眠,即使白天早些时候使用也会影响夜间睡眠。9、避免饮酒,尤其是在夜间。尽管饮酒能帮助紧张的人容易入睡,但会导致浅睡眠和夜间觉醒。10、吸烟影响睡眠。尼古丁是一种兴奋剂,有睡眠障碍时,尽量不要于睡前几个小时抽烟。(我自己是因此把烟戒了,当然刚开始戒烟时更加睡不着,更焦虑,但过了这段时间,戒烟的好处就来了,睡眠的确变得更快更好了。)11、别把问题带到床上。晚上要早些时间解决自己的问题或制定第二天的计划。在床上想事情会干扰入睡,并导致浅睡眠和早醒。如果心里有事放不下,那就起来把他写在纸上,列好解决方法和计划,然后告诉自己我现在不用再担心它了,等明天再说吧。12、不用试图入睡。这样只能把问题变得更糟。相反,如果发现自己很长时间没能入睡(推荐30-60分钟),自己很清醒,或者感到很烦躁,那么,打开灯,离开卧室,做一些事情转移注意力,如读书。不要做兴奋性活动,只有真正感到困了再上床。13、晚上不要看时间,避免引起挫败感和愤怒、担心、沮丧。14、避免白天打盹和小睡。白天保持清醒可以累积睡眠债务,增加睡眠压力和入睡动力,有助于夜间睡眠。15、避免为睡眠做准备。晚上为了睡眠做一些所谓的准备时,实际上就是在提醒自己可能睡不着,而且一旦某一晚上没有条件做准备时候,会产生预期性焦虑,导致失眠。每天晚上该干嘛干嘛,到了规定时间大胆上床睡觉,睡不着就起床,不做准备才是最大的准备。16、拥有生理和心理上都满意的性生活有助于促进睡眠。17、学会接受失眠,坦然面对,与失眠和平共处,把它当做生活的一部分,或者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与之抗争。对睡眠抱有平常心,即使头天晚上只睡了一、二个小时,第二天也可以正常上班,越是不挣扎、不休息、不恐惧,失眠的干扰也就越少。什么时候对失眠不再恐惧了,也就战胜了失眠。18.不要躺在床上玩手机。19.绝不在一夜糟糕的睡眠之后试图补觉,因为那样很可能根本就睡不着,即使睡着也是非常浅的睡眠,而且在白天补觉,会打乱身体的昼夜节律,导致失眠持续下去。我的经验是,不管头天晚上睡得是如何,第二天准时起床,该干嘛干嘛。这样累积一定的睡眠债务,到晚上规定的时间上床(失眠者应该规定上床和起床时间,规律作息),就很容易入睡。慢慢建立的生物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