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气滞胃痛颗粒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2 胃苏颗粒 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用于气滞型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3 温胃舒胶囊 温中养胃,行气止痛。用于中焦虚寒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冷痛、腹胀嗳气、纳差食少、畏寒无力;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4 虚寒胃痛颗粒 益气健脾,温胃止痛。用于脾虚胃弱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加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5 健胃消食口服液 健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积,症见不思饮食,嗳腐吞酸,脘腹胀满;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6 养胃舒胶囊 扶正固体,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灼热胀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消瘦等症。 7 荜铃胃痛颗粒 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胃脘胀痛、刺痛;慢性胃炎见有上述证候者。 8 摩罗丹(浓缩丸) 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症见胃疼、胀满、痞闷、纳呆、嗳气等症。 9 胃复春 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胃癌手术后辅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属脾胃虚弱证者。10 达立通颗粒 清热解郁,和胃降逆,通利消滞。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痞满证,症见胃脘胀满、嗳气、纳差、胃中灼热、嘈杂泛酸、脘腹疼痛、口干口苦;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症状者。 11 金胃泰胶囊 行气活血,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湿热瘀阻所致的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12 胃康胶囊 行气健胃,化瘀止血,制酸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疼痛、痛处固定、吞酸嘈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13 三九胃泰颗粒 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用于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隐痛、饱胀反酸、恶心呕吐、嘈杂纳减;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14 荆花胃康胶丸 理气散寒,清热化瘀。用于寒热错杂症,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胀闷疼痛、嗳气、返酸、嘈杂、口苦;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15 甘海胃康胶囊 健脾和胃,收敛止痛。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 16 东方胃药胶囊 舒肝和胃,理气活血,清热止痛,用于肝胃不和,瘀热阻络所致的胃脘疼痛、嗳气、吞酸、嘈杂、饮食不振、燥烦易怒等,以及胃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17 延参健胃胶囊 健脾和胃,平调寒热,除痞止痛。用于治疗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慢性萎缩性胃炎。症见胃脘痞满、疼痛、纳差、嗳气、嘈杂、体倦乏力等。 18 胆胃康胶囊 舒肝利胆,清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黄疸,以及胆汁反流性胃炎、胆囊炎见上述症状者。
1 健康宣教,改善行为 通过健康宣教,加强自我监督,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戒酒,严格限制过多热量的摄入,低糖低脂平衡膳食,加强锻炼,以中等量有氧运动为主。 2 饮食、体重控制控制饮食,建立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纤维素及低脂低糖的食谱,忌肥腻、辛辣、甜食,可常饮淡茶。肥胖者还要适当控制体重,减少腰围。 3 情绪调畅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4 运动调节 依据不同体质情况,安排合适的体育运动,以主动方式消耗体能,促进脂肪代谢,但也需要注意 避免因消耗过大而造成补充过多的弊端。体育运动尤其适用于肥胖性脂肪肝患者。 5 控制相关病症 积极控制代谢综合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 等原发病。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代谢紊乱。 6 避免肝损害 减少附加打击以免加重肝脏损害。避免体重急剧下降,避免接触肝毒性物质,严禁过量饮酒,慎重使用可能造成肝损害的药物和食物。 7 积极控制并发症 在肝硬化阶段,积极处理并发症,严禁饮酒,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为宜,脂肪摄入不宜过多。 8 完善检查 推荐患者经常测量体重、腰围、血压、每3 ~ 6 个月检测肝功能、血脂和血糖,每年完善包括肝脏、胆囊和脾脏在内的上腹部影像学检查。
首先我们先来确定一下人体的哪个部位是“肝区”!肝区是指肝脏映射到体表的部位,一般是指右侧腹部的肋弓以上至右侧乳头以下2公分之间的区域(见下图)。门诊经常碰到患友说自己“肝区”痛,但部位并不在肝区,而是在腹部或背部。乙型肝炎感染很少会导致腹部疼痛。当慢性乙型肝炎患友出现腹部疼痛时,经常会怀疑该疼痛是否与肝脏相关,以及是否乙型肝炎变得越来越严重或者已发生肝癌。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乙型肝炎患友腹部疼痛背后真正的原因。乙型肝炎发生时绝大部分患友并不会有任何症状。少部分患友可能会主诉尿黄、恶心、乏力等,通常会持续几天,但一般不会很严重,所以往往不加重视。只有很少一部分患友会出现长期症状,比如上述的“肝区”痛。这会让我们的健康问题变得非常糟糕。其实感染的肝脏不会感到疼痛。肝脏内缺乏感觉和感官功能神经,但包裹着肝脏的包膜具有神经敏感性,当肝脏受损或发炎时,肝脏肿大和挤压包膜,会导致隐隐作痛,尤其肝癌往往是作为首发症状。肝脏肿大或肿瘤导致的疼痛或不适通常发生在胃的右上方,也可能出现右侧背部和肩膀疼痛。如果肿瘤较大患友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和黄疸。然而,如果定期进行超声检查,我们能在肿瘤早期就发现肝脏占位。结合临床的经验,大部分慢乙肝患友提出的腹痛往往是胆囊的原因,因为它正好处于肝脏的下部区域。而70%以上的慢性肝炎患友有胆囊问题,胆囊区疼痛常被误认为肝痛。由于胆囊对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和一些化学物质非常敏感,会导致灼痛和放射痛,上腹部超声检查能够确定肝脏是否肿大或是否存在肝内胆管或胆囊结石。如果胆囊结石较大超过1cm,往往很难排出,如果为胆固醇结石可以口服牛黄熊去氧胆酸胶囊溶石治疗6个月。经过内科保守消炎治疗后疼痛持续即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一旦肝脏或胆囊炎症通过手术和/或内科治疗得到控制,腹痛症状就应消失。然而,有时即便病因已被控制,疼痛感觉仍会持续存在,这往往是肝损伤后留下的瘢痕组织即肝脏纤维化刺激肝包膜引起的不适,此时可以辅以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胶囊等中成药抗肝脏纤维化治疗。无论如何肝区痛不一定意味着乙型肝炎正在恶化。如果患友出现了影响生活质量的任何躯体部位的疼痛,都有必要立即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最终查明导致疼痛的原因。针对少部分肝硬化患友存在间断性或持续性肝区痛的问题,应通过积极治疗来进一步减轻脾脏肿大和门静脉高压,肝区疼痛大多可以治愈。感谢阅读!本文系袁刚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