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为了改善医疗环境,于今年六月起搬迁至正骨医院B楼四楼,原来的联系电话不变。原来的科室名称不变,联系电话02061251921或者02061251841(医生办),02061251921(护士办)。
2012年我科被医院定制为正骨医院小儿骨折治疗中心,结合儿骨科特点,集合全科技术力量及先进器械,大力开展微创手术治疗儿童骨折,疗效显著。
人们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事实上并非如此。 伤筋也叫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肌肉、肌腱,腱鞘、筋膜、韧带、神经、血管、关节囊、软骨、椎间盘和脊髓等损伤;而动骨一般指的是骨折。一般来说,皮肤、肌肉、肌腱,腱鞘、筋膜、血管、关节囊的损伤恢复时间为1—2周左右,韧带、关节囊和软骨的恢复时间稍长,约3周左右,而神经、椎间盘和脊髓恢复时间较长,因为神经每日的生长速度为0.1毫米,椎间盘因缺乏充足的血运,恢复也较缓。骨折的愈合则与其部位有关(前提条件是骨折后复位较佳),而且分为临床愈合和骨性愈合,具体各部位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见下表:成人常见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参考表骨折部位临床愈合时间 (周)骨折部位临床愈合时间(周)锁骨4~6肱骨外科颈4~6肱骨干4~8肱骨髁上3~5尺、桡骨干6~8桡骨远端3~6掌、指骨3~5股骨颈12~24股骨转子间7~10股骨干8~12髌骨4~6胫、腓骨干7~10踝关节4~6肋骨4~5跖骨4~6趾骨3~5 另外有许多骨折,如腕骨、跗骨、脊柱骨等骨折,无法完全按时间来衡量,应当把X线表现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参照治疗时间的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定。小儿因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年龄越小其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越短,而老年人则恰恰相反。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如下:(1)局部无压痛(2)局部无纵向扣击痛(3)局部无异常活动(4)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5)功能测定:上肢向前平举持重一公斤达一分钟;下肢不扶拐在平地连续行走3分钟,不少于30步(6)连续观察两周,骨折处不变形者。必须注意临床愈合标准的(3)、(5)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骨性愈合的标准:(1)具备临床愈合标准的条件(2)X线片显示骨痂通过骨折线,骨折线消失或接近消失。 必须指出的是,神经若为震荡或牵拉伤愈合时间相对较短,而神经断裂伤则恢复时间较长,甚至不愈合。在全身骨骼中,腕舟骨、距骨、股骨颈及胫骨下三分之一部位发生骨折后,由于骨折端血液供应不足,易发生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所以说骨折后的恢复时间因骨折部位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同一部位的骨折,又因不同类型而不同,像跟骨的裂纹骨折愈合时间就明显短过粉碎性骨折。病人在骨折复位及固定后千万不能想当然的拆除固定物,应按照医生的医嘱行事,防止出现不良后果。
许多人认为没热没痛、能吃能睡、能干能走就是没病,就是健康,果真如此吗?让我们来看一些令人深思的数字:三国时期的周瑜因妒忌34岁撒手人寰,孔明忠心辅佐、终日劳累死于54岁;当今的数学家罗健夫(47岁)、光学家蒋筑英(43岁)、数学家张广厚(50岁)、音乐家施光南(55岁)、小说家路遥(42岁)等一大批英才在他们风华正茂的年华过早的离开了人间;难道真的是天妒英才吗?而拥有健康强壮体魄的排球运动员海曼、短跑名将乔依娜及我国的健美之星马华之死,不得不使人震惊和深思。英年早逝的现象,其实就是十几年前日本提出的“过劳死”,它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工作负荷量不断增大、生活节奏加快和心理负担过重等因素有关。 很多人总认为自己身体好、精力充沛,其实人在25岁以后就开始出现多个系统功能的退化,包括骨质、脊柱的椎间盘、皮肤、肌肉及听力等功能的退化,而人体的主要免疫器官之一的胸腺,在青春期后便开始萎缩,其功能也随之减退;35岁之后各器官功能减退的速度逐渐加快,因此日本科学家太田邦夫概括指出:20岁以前为生长期,20岁以后开始老化,30岁以后各器官和功能开始衰老。健康是人的第一状态,生病是人的第二状态,在两者之间还存在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有研究表明,全世界人群中,处于第一和第二状态的人群均占20%左右,而60%左右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城市中,这种群体多于农村;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症状有:食欲不振,心绪不宁,头痛头晕,疲劳无力,萎靡不振,失眠健忘,抑郁烦躁及皮肤干燥等。多种因素可以引起亚健康状态,它们涉及社会、环境、气候、生物、营养、心理、生活方式及行为等各方面。具体来说,吸烟、嗜酒、劳逸无度、饮食不节或偏食等不良生活习惯,来自水、环境、空气和农产品中的污染,以及现代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都可危及健康,导致亚健康状态;在人的一生中,它可间断或连续地存在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不能及时纠正,将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在生命过程的某些阶段,象产前期、产后期及更年期等也会出现亚健康状态,还有的人在季节交替时也会表现亚健康状态的症状。 17世纪以后到20世纪40年代以前所开展的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卫生革命,其目的是消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以保护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所以,当时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就是没有疾病,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生物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在一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不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而因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所引起的不良生活方式病,如脑血管病、高脂血症、癌症、心血管病、肥胖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就成了威胁人类的主要疾病,在我国,各种死亡原因中,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占44.7%,居首位;在美国,该比例更高达50%,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就包括吸烟、嗜酒、不当饮食、缺少体力活动、心理失衡和精神障碍等。因此,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第二次世界卫生革命,WHO于1948年提出了健康的新定义:健康乃是人在躯体、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也就是说,这一定义把健康的内容扩展到人类活动所涉及的身体、心理及社会3个领域。 总之,健康新概念应该是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状态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均不能算健康。
过去帮亲不帮理的人常说的一句俗语是“胳膊肘往内拐”,其实胳膊肘不是向内拐,它实际上轻度向外拐。 如若不信,我们可以将两上肢向前伸直,掌心向上,这时你就可以清楚的发现胳膊肘真的是向外拐的,临床上称之为“携带角”。如果胳膊肘真的向内拐,是一种异常,称肘内翻,除了少数因为先天性原因所致外,大部分是儿时肘部骨折的后遗症,活泼好动的儿童跌倒时手撑地容易引起肘部骨折,其中以肘部两侧(我们称之为“内上髁”和“外上髁”)的髁上骨折多见。此类骨折愈合后可能发生肘内翻,肘内翻病人明显的表现就是行走时患肢拍打屁股,而且会导致支配肘关节活动的肌肉力量减弱,用力方向偏离,提物无力、不便,长时间,可出现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疼痛。 如果肘外翻超过正常范围,就是另一种畸形——肘外翻,其发生的原因与肘内翻差不多。除了外形难看外,可能发生肘关节屈伸或前臂旋转功能障碍,也可以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特别严重的是,在我们的肘关节内后侧有尺神经通过,如果肘内翻严重,尺神经长期受到牵拉、压迫和摩擦,可造成慢性的神经损伤,引起手部肌肉萎缩,活动障碍,部分皮肤感觉迟钝等,称迟发性尺神经炎。 肘内翻和肘外翻多见于青少年,应到医院矫形治疗,方法是根据畸形类别和程度进行手术截骨,约一个月骨头就可以长好,加上功能锻炼,肘关节很快就可以恢复功能。如有迟发性尺神经炎,可将尺神经“搬家”,从后方移到前面,防止再受到牵拉损伤。过往认为青少年时期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早期手术影响较大,实际上,上肢的生长发育任务主要由肩、碗的骨骼来完成的,肘部所起的,所以现在我们多主张适当提前手术,早期矫正畸形。 预防骨折后肘内翻和肘外翻畸形,主要是防止儿童时期肘部受伤,受伤后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争取骨折解剖复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以腰腿麻痛为主,严重的引起下肢肌肉萎缩及下肢瘫痪,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应该如何选择治疗?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简单来讲:1,刚刚出现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牵引、理疗、以及中西药物治疗,多半能够控制病痛,但是以后一定要注意不要弯腰搬重物,少爬山,多游泳,同时加强腰部的肌肉功能锻炼,才能减少日后反复。2.中期,病情发展多数超过2年以上,治疗不彻底,临床症状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加上平时缺乏针对性的腰部肌肉锻炼,症状加重,这时仍然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包括:椎管注药,中西药物治疗,推拿按摩,理疗等。3.后期,病情在五年以上,治疗不彻底,出现肌肉萎缩及椎管狭窄综合征,步行200米后需要学习的,这时保守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最好选择手术治疗。
运动系统扭伤或慢性损伤,常常用到封闭治疗。封闭治疗指取少量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局部麻醉药混合,直接注射到病变肌肉、关节、筋膜和肌腱等部位。 肾上腺皮质激素又简称“激素”,激素本指由人体内分泌器官制造出来并能够产生生理效应的活性物质,种类很多,如男性激素、女性激素、甲状腺紊和胰岛素等。但在一般情况下已约定俗成,如不特别指出,激素即指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考的松类物质。 封闭治疗主要是利用药物的抗炎作用,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症状。常用的主要有强的松龙、甲强龙和曲安缩松等,注射时常和低浓度的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混合,以缓解疼痛,增强效果。 封闭疗法简便有效,花钱也不多。网球肘、腱鞘炎和滑囊炎等病人经过1次或几次封闭治疗后,绝大多数症状完全消失,并且不易复发。有时封闭治疗作为对症处理或辅助治疗;也是功不可没。 有人听说激素有副作用,认为封闭会导致“骨枯”(骨质疏松)而不敢接受封闭治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考的松一类的激素应用后的确会引起一些副作用,但这是指长期、大剂量反复应用后才出现的现象。而封闭治疗激素用量很小,一般不会产生副作用。 封闭注射应在医疗单位进行。封闭前用肥皂和清水洗净皮肤,注射后观察15分钟,防止过敏反应和其他反应。有的人注射后有轻度头昏症状,躺下休息一会即可恢复,极少数反应重的,经医生采取措施后也可以很快好转。 封闭治疗后3天内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污染。有的人在1~2天内局部症状可能稍有加重,或轻度肿胀,这属于正常反应,很快可以消失。 根据病情,有的人封闭一次就够了,有的人却要连续3~4次,每次间隔7~10天。如需继续注射,间隔时间宜更长一些。
抽筋,即肌肉痉挛。临床上最多发的部位是腓肠肌的痉挛,也就是说小腿抽筋,其次是双手的抽搐及全身的痉挛。主要表现为身体平滑肌的挛缩,如果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则会引起腹痛、呕吐;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会出现哮喘;喉肌痉挛会出现窒息或呼吸暂停;动脉血管的平滑肌痉挛,则会出现血压升高、供血不足的症状。引起肌肉痉挛的原因很多,低钙是常见的原因之一。钙离子参与身体神经肌肉的兴奋收缩过程,缺钙容易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发生肌肉痉挛。孕妇、产妇和老年人的小腿抽筋,婴幼儿的手足搐搦等症状,大多数是因为缺钙引起的。 但是,抽筋的原因并不限于缺钙,还有好多原因可以出现,如:癫痫发作、低血糖、高热、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部感染、药物中毒、妊娠高血压症、癔病、破伤风、狂犬病及食物中毒等等均可以出现抽筋症状,因此,出现抽筋还是应该及早去医院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以免耽搁治疗时机,因为上述疾病所引起的抽筋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脑不可逆的损害。因缺钙引起的抽筋,补充钙营养或使用钙剂治疗会得到迅速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