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主动脉壁间血肿(intramural hemorrhage and hematoma,IMH)指主动脉壁内出血或主动脉壁内局限血肿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主动脉夹层。1920年Krukenberg最早描述IMH为“夹层没有内膜破口”。流行病学:主动脉夹层的年发病率约为5-30/100万人口,大约8~15%的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是主动脉壁间血肿,通过各种影像检查发现疑诊主动脉夹层的病人中壁间出血和血肿的比例约10-30%,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病人中尸解10%为壁间血肿。文献报告这种急性夹层变种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年龄70岁),伴长期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症,而典型夹层病人更年轻些(平均56岁)。病因和发病机理:最常见原因是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和滋养血管破裂或“主动脉壁梗塞”,血液溢出至中膜外层靠近外膜的部分;另一可能原因是斑块破裂。Stanson等认为壁间血肿可以来自穿透性溃疡和斑块破裂。此外高血压、胸部钝击伤和巨细胞性动脉炎也是可能的原因。不考虑发病的解剖位置,慢性高血压(84%)和马凡综合征(12%)是两个主要相关因素,其他如糖尿病、妊娠、大量连续的吸烟史或腹主动脉疾病等也常见于IMH病人,因而其发病原因是多因素的。根据文献报道认为:壁间血肿的发生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因滋养血管破裂产生,经各种影象检查或手术/尸解证实没有内膜裂口或溃疡与主动脉管腔相通。后者常继发于硬化斑块破裂或主动脉溃疡,也可以发生于典型夹层或局限性夹层近端,可能是血液成分在主动脉管腔内高压下经溃疡口或夹层破口渗入因中层病变而疏松的主动脉壁间形成。临床表现:和典型夹层一样,几乎所有病人都表现有突发的急性胸或背痛,部分病人表现为腹痛,个别病人无症状。其疼痛可以表现为锐性的切割样痛、撕裂样痛或钝痛,病人对疼痛的描述可能因人而异,但主动脉夹层病人疼痛的特点在于其转移或扩展性胸痛。 在最初疼痛后可能会随之一个无痛阶段,持续几小时到几天,然后部分病人再次疼痛。这种无痛间隔后的复发疼痛是一个不祥之兆,通常预示即将破裂。IMH诊断:CT下壁间血肿定义为新月形或环行主动脉壁增厚>0.5cm,可伴有内膜钙化斑内移。分层的外观纵向延伸1~20cm,无内膜片或内膜裂口。 新鲜的壁间血肿密度强于临近主动脉壁,通常CT值在60~70HU;当部分或完全血栓形成则表现为密度增强的多层表现。增强CT可以清楚显示新月形或环行增厚的主动脉壁。IMH在MRI表现为新月形或环行沿主动脉壁的高密度区域。T1像难以区分,而T2像新鲜血高信号,而1~5天的IMH呈低信号强度。亚急性IMH由于高铁血红蛋白形成而呈强T1T2信号。MRI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5~100%。Yamada等指出由于血管边缘的血流慢,MRI显示的血肿厚度可能超过实际。主动脉造影:由于没有内膜破口,所以主动脉造影对IMH的诊断意义不大,但仔细而全面的检查有助于我们排除主动脉溃疡或微小局限夹层继发的壁间血肿。诊断: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诊断主要根据影象学资料,主动脉壁因出血呈现分离的多层表现或主动脉壁增厚>0.5cm。在断层影象上主动脉壁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厚改变。治疗:除了那些血压低的病人,所有病人一旦考虑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应立即开始静注抗高血压药物。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降低左室收缩力,从而降低主动脉脉搏波的dP/dt ,在不影响生命器官灌注的前提下血压降得越低越好。目前主动脉夹层标准药物治疗是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扩张药(如硝普钠)。一旦考虑诊断主动脉夹层就应当将病人转入有介入或手术支持的医学中心。如果出现下面的情况就应积极外科干预:1.在积极的内科治疗下疼痛不减轻或疼痛复发;2.出现主动脉快速的局部扩张;3.存在渗漏或者有破裂风险,特别是在原有主动脉瘤的基础上;4.大的分支血管压迫;5.原有结缔组织异常。升主动脉受累因其内在的破裂、心包填塞、和冠状窦受压风险,通常被认为是外科手术的指征。而来自亚洲的资料认为近端IMH的保守治疗效果较好。远端IMH推荐严密观察、择期或急诊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Mohr-Kahaly S,等报告TEE可以看到壁间血肿的壁层之间随着心动周期有矛盾运动。我们认为这种矛盾运动不利于壁间破裂的滋养血管的止血,而且这种波动对主动脉外膜的刺激不利于疼痛的缓解进而影响血压的控制。而覆膜支架可以有效抑制内膜的这种矛盾运动,减轻血流对管壁的直接冲击,并对壁间血肿形成一定的压迫,从而使壁间血肿终止发展,并逐渐吸收。迄今我们采用支架治疗的远端壁间血肿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而且壁间血肿得以很快吸收。预后:主动脉壁间血肿的自然史和典型夹层相似,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和受累部位有关。除了内膜破裂转变为典型夹层外,还可以向深部穿破主动脉壁导致破裂或假性动脉瘤形成。心包、胸腔或纵隔渗出非常重要,预示将要破裂,应当积极干预。支架治疗是近年广泛采用的治疗主动脉夹层尤其是B型夹层的重要方法,目前腔内治疗围手术期死亡率约2%,壁间血肿腔内治疗围手术期无死亡。因而我们主张对有潜在破裂风险的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应当积极实施腔内支架植入。治疗病例的图像分享发病之初的CT图像保守治疗过程中,主动脉周围渗出增加伴有胸水出现急诊介入微创治疗
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胎儿时期肺呼吸功能未启用,来自右心室的肺动脉血经导管进入降主动脉,而左心室的血液则进入升主动脉,故动脉导管为胚胎时期循环所必需。出生后,肺膨胀并承担气体交换功能,肺循环和体循环各司其职,不久导管因废用即自行闭合,如持续不闭合则形成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2%~15%,女性约两倍于男性。约10%的病例并存其他心血管畸形。出生三个月后若仍未闭合,应施行手术闭合。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主动脉至肺动脉分流血量的多少以及是否产生继发肺动脉高压和其程度。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常见的症状有劳累后心悸、气急、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和生长发育迟缓。晚期肺动脉高压严重,产生逆向分流时可出现下半身发绀。检查方法:1、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与肺动脉分叉之间可见异常的管道交通;彩色多普勒显示降主动脉至肺动脉的分流。2、升主动脉造影检查左侧位连续摄片示造影剂经此处分流入肺动脉内,并显示出导管的外形、内径和长度。3、CT血管成像可以清楚的显示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异常同道,并且可以测量分流管径的大小。治疗方法:动脉导管闭合手术一般在学龄前施行为宜。如分流量较大、症状较严重,则应提早手术。年龄过大、发生肺动脉高压后,手术危险性增大,且疗效差。1、开放手术 部分患者可以采用侧开胸结扎导管,对于一些不适合结扎的患者,需要体外循环下进行直接修补或补片修补;2、小切口封堵术手术需要在胸壁上切开约3厘米切口,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封堵。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避免患者暴露在射线下。3、介入封堵术通过大腿根部针眼大小的孔完成操作,术后无任何手术瘢痕。 下图是我们做的手术病人图片。
老年患者,因为腹部疼痛发现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破口位于内脏动脉区,手术方案预计有四种:第一,行开放手术做血管置换,因为患者年龄偏大,有脑梗病史,而且两个月前有菌血症,手术估计难以耐受。第二,行覆膜支架原位开窗植入,封闭隔绝瘤体。存在三个风险,其一,由于瘤体压迫真腔,考虑支架打开后无法局部微调,造成封闭内脏动脉,造成难以挽回的结局;再次,不排除感染造成的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后一旦感染,同样可能致命;最后,开窗的费用昂贵。第三,多层裸支架技术,容易造成内脏动脉的血流受影响。第四,裸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术前3D重建,了解瘤体的位置和走形以及与周围内脏动脉的关系。术中造影显示瘤体的大小术后即刻造影
布加氏综合征(InferiorVenaCavasyndrome简称IVCS)是由于下腔静脉先天发育异常或受邻近病变侵犯、压迫或以及腔内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的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征候群。布加氏综合征是20世纪初期由法国医生布尔·加尼首先发现并由此得名,这是一种血管源性疾病。布加氏征是一种罕见疑难病,因其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常易被误诊误治。因其临床症状及其转归酷似肝炎后肝硬化,故有人称该病是肝炎的“姐妹”病。该病的误诊误治率相当高,据统计,该病误诊率高达83.6%。有的竟将其当作肝炎肝硬化治疗几十年。还有的将其诊断为肾炎、心包炎、腹膜炎、消化道出血,少数人还被误诊为大隐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而做了手术,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尽管布加氏综合征与肝炎症状十分相似,但前者症状较重,而肝功能损害却往往较轻。另外,两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截然不同,所以还是可以鉴别的。例如肝炎是由病毒感染侵及肝脏,造成肝细胞损害,需要依靠药物治疗;而布加氏综合征则是肝脏和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肝内瘀血肿胀,造成肝细胞损害,需要依靠介入或手术解除静脉血回流受阻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布加氏综合征具有中青年发病多,男性发病多,肝脏和下腔静脉同时阻塞的特点。患病后,由于肝脏和下腔静脉压力均升高,可比正常高出2倍。故诊断要点为:“一黑”——下肢皮肤色素沉着,“二大”——肝、脾瘀血性肿大,“三曲张”——胸腹壁静脉、精索静脉、大隐静脉曲张,“二多”——中青年发病多、男性发病多。肝脏超声检查是无创伤且能最早、最快发现本病的方法,故称为“前哨检查”。下腔静脉造影既能明确诊断,又能分清类型,且能为设计治疗方案提供良好依据,故称其为“黄金检查标准”。病例分享:男性患者、反复消化道出血十余年。近期因为下肢水肿就诊我科。一系列检查诊断为“布加氏综合征”。通过介入治疗,重新开通闭塞的下腔静脉,很快腹胀、下肢水肿等消退。深受疾病折磨的老人,“骨瘦如柴、腹大如鼓”术前造影,下腔静脉完全阻塞。术前造影,下腔静脉完全阻塞。术后即时造影,下腔静脉开通,血流通畅。
一、什么是微波消融治疗?利用CT或超声等影像技术定位引导下,把一根仅直径约2mm的特殊微波消融针插入肿瘤中心,CT再次扫描证实针的位置合适。通过穿刺发射的微波,局部组织内的水分子高速运动,摩擦产生热效应使肺脏局部肿瘤组织在几分钟内达到70℃以上的温度,引起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而周围组织极少或不受损伤。5-10分钟就把一个近鸡蛋大小的肿瘤完全“烧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二、肺癌微波消融的适应证:1、原发性周围肺癌: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不能手术切除或不接收手术或其它局部治疗后复发的单发结节。2、转移性周围肺癌:一侧肺病灶数目≤ 3个 , 肿瘤最大径≤ 5厘米。3、姑息减少肿瘤负荷或减轻症状。三、肺癌微波消融的禁忌证:1、病灶距离肺门≤1厘米、治疗靶皮距≤2厘米、无有效的穿刺通道者。2、病灶周围感染性及放射性炎症没有很好控制者。3、有严重出血倾向或血小板小于50×109/L和凝血系统严重紊乱者。4、肝、肾、心、肺、脑功能严重不全者,严重全身感染、高热(>38.5℃)者。5、晚期肿瘤患者KPS积分﹤70分。四、微波消融术有哪些并发症?气胸和血胸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20%,但是需要处理的仅占5%。其它如脓胸、肺空洞、感染、咯血等,发生率较低。邻近器官的热损伤、穿刺处烧伤,发生率极低。五、微波消融治疗肺癌有哪些优点?(1)疗效确切。对于部位良好的小肿瘤(直径3厘米以下),局部消融可达到外科切除效果。(2)创伤小。局部消融只需借助一个2毫米的针眼便能达到治疗目的。(3)更安全。虽然局部消融也有一定风险,但与外科切除相比,并发症发生率低、程度轻,易于处理;和放疗相比对正常肺组织损伤轻。(4)恢复快。顺利的话,外科手术大都3天以后下地,8天以后拆线,10天左右才能出院,而局部消融术后即可下地走路,稍作留院观察第二天即可出院。(5)可重复。血管介入治疗可多次进行,但是疗效远逊于局部消融;外科手术疗效最高,但损伤较大、难以多次实施。局部消融疗效接近外科切除,但组织损伤范围小,因此对复发病灶可以反复多次进行。六、微波消融治疗肺癌有哪些缺点:消融治疗涉及影像学、肿瘤学、介入放射学、外科解剖等多个学科,对于手术医生的要求非常。
“小姑娘,这是血管外科吗?”一位满头花发、文质彬彬的老爷爷来到北大医疗鲁中胸心血管外科护士站,微笑着问道。“是啊。爷爷,有什么可以帮您吗?”“我在查体科的宣传屏幕上看到咱们科能够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我想来咨询一下”“对,这是我们科从去年开始新开展的手术,我给您介绍一位医生,让他详细的给您讲讲。”说完,热情的燕丽静护士就把老爷爷请进了医生办公室,听完小燕护士的介绍,傅庆涛医师放下手头的工作,耐心的解答起老人的问题。原来老爷爷在五年前就诊断出“颈动脉狭窄”,但是寻遍淄博的医院都建议老人做颈部血管支架治疗,介入手术虽然是微创,却需要花费7、8万元,对一个农村的普通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大开销”。同时,老人担心支架置入的远期效果,于是手术一拖再拖。可是从今年开始,老人常常感到头晕、胳膊乏力,早上刚刚睡醒也是哈欠连连,来医院一查发现一侧颈部血管狭窄达到了90%以上,一筹莫展的老人却意外发现了血管外科的宣传视频。 但是老人术前的颈部血管CT成像检查发现左侧颈内动脉次全闭塞伴有颈总动脉狭窄。这样老人的病情就复杂多了,“老人家,您现在的情况单纯的颈动脉内膜剥脱不能解决您的问题,我们考虑要联合介入手术,彻底解决您两处狭窄问题。利用手术解决颈内动脉的斑块造成的狭窄,介入解决颈总动脉狭窄。因为颈总动脉紧靠主动脉,开放手术的风险大、创伤也大。”李泽树主任组织全科医生讨论完老人的病情后坦诚的说道。 “那得需要多少钱?”老人犯难的问道 “大概需要4万块钱,报完销后,你自己需要花费2万元左右。” “行,听你们的!” 手术在老人入院4天如期进行,通过介入导管室及手术室麻醉科兄弟姐妹的配合支持,在完成左侧颈内动脉内膜剥脱后,又在DSA下应用支架打通了老人紧邻主动脉的颈总动脉,经过3个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后老人恢复顺利,经过4天的康复治疗就平安出院了。据李主任介绍,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可以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甚至脑梗死等。目前,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技术已经成熟,但鲁中地区开展此项此项技术的医院并不多。据文献报道,对颈动脉狭窄≥70%的有症状病人,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使其脑梗死的5年发生率下降16%;若首次脑梗死后,采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使其年复发率降至2%。并且此项手术较介入手术相比,住院费用大大减少。
近日,浙江一80多岁老人下肢动脉闭塞没有及时就诊,导致右腿剧烈疼痛、溃烂,只有通过截肢才能保命,但家属为给其留全尸拒绝截肢,放弃治疗出院。等待患者的结局可想而知,令人唏嘘。 动脉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动脉的疾患,不仅可累及心脑血管,而且还会累及内脏和肢体动脉,其中下肢动脉硬化会严重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导致下肢缺血坏死而进行截肢,甚至引发败血症,可以带来致残、致死性后果。 下肢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下肢的表现,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当血中的脂质成分沉积在通往下肢的动脉内膜下,或内膜下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内膜面向管腔内突起,随着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的形成,使动脉狭窄,血液流速减慢,通往下肢的血流减少。随着病变的进展,管腔越来越狭窄,当狭窄到一定程度,甚至使管腔闭塞时,血流供应不能满足肢体运动时对氧和营养的需求就会出现下肢抽筋、发凉、麻木、肌肉痉挛,行走时下肢肌肉对氧的需求增加,而病变的血管不能提供足够的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迫使肌肉细胞进行缺氧代谢,由此而产生大量酸性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刺激神经末梢进而引起疼痛。当运动停止代谢废物被血液循环带走,疼痛感消失。 从开始行走到出现疼痛被迫停下来的距离叫跛行距离,随着病变的进展跛行距离逐渐缩短。当动脉干发生狭窄或闭塞时,远侧动脉局部低血压,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导致侧支小动脉扩张,通过微血管扩张代偿维持营养血流。病变进一步发展,当侧支代偿也不足以维持肢体的需求时,血供最差的趾端部分出现昼夜不停的疼痛,最终肢端出现坏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主要以45岁以上的男性比较多见,往往发生在“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中,最坏的后果是下肢由于严重缺血、缺氧发生坏死,最终只能截肢,因此要尽早发现此病。发生间歇跛行后,应尽早到医院诊治,行超声检查、动脉节段性测压、核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或血管造影检查。 下肢动脉硬化的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适用于轻症或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如戒烟、保暖、适当锻炼、高压氧疗、以及各种扩血管、抗凝、活血化瘀药物等。外科治疗方法因人而异,主要有硬化内膜剥脱和搭桥两类,如果病变较局限多采用局部硬化内膜剥脱,否则就须行搭桥术,需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在狭窄闭塞段的两端分别与正常动脉吻合,从而越过狭窄段向远端肢体供血。 相对于介入治疗,搭桥手术创伤较大,失血量大,一般需全麻或半身麻醉,术后须卧床5~7天,2周方可拆线。介入治疗局麻下通过动脉穿刺,引入导管,对狭窄部位行扩张和(或)支架植入术,几乎所有的下肢动脉病变都可以通过介入技术得以解决,不仅具有微创的特点,而且当病变复发时可以重复;外科开刀手术虽然也可以再次手术,但二次手术时难度大大增加。无论是介入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都有血栓形成再栓塞的可能,所以仍要继续采用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是节段性病变,大多有条件介入或搭桥,但如果堵塞时间过长,远端血管内继发血栓形成,则将失去治疗的机会,最终导致截肢,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糖尿病不好好控制血糖,长期的结果就是循环系统被破坏。老人脚趾破溃,夜间疼的不能入睡,单纯换药没有办法控制。介入开通血管,疼痛缓解、溃疡愈合。
“李主任,我今天就出院了!”5月9日上午9点,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胸心血管外科病房走廊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后的张大爷热情地与为他手术的李泽树主任打着招呼。 “大爷,要出院了,跟我们李主任合个影吧?”记者赶紧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好!好!”大爷开心地笑着,与李主任紧紧地靠在一起。 张大爷今年73岁,却已发生过三次脑梗了。一个月前又出现了头晕,右腿麻木,特别是走路时间一长就麻的厉害,休息也不减轻。颈部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张大爷与其家人经多方打听及查阅资料,找到鲁中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李泽树主任。5月2日,李泽树主任和他的团队为张大爷成功实施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成形术,手术非常顺利,今天就出院了。 这是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成功开展的首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在本地区也属首例。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鲁中医院在治疗颈动脉狭窄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专业技能获得进一步提升。 资料显示,颈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头、面、颈部的大血管,是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60%以上的脑梗塞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造成,因为严重的脑梗塞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故颈动脉狭窄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因其好的效果和预后,目前已经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治疗的“金标准”。 鲁中医院李泽树主任去年被公派到意大利专门学习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他告诉记者,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在中国,由于普及率的问题,选择介入治疗的患者往往更多一些。而在欧美等国家,50%以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会选择颈动脉内膜剥脱,也就是手术治疗。李主任说,其实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效果更好,愈后更佳,费用更低,只有一些位置较高或者伴有脑部病变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因条件所限选择介入治疗更好一些。 无独有偶,5月8日,李泽树主任又为一位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做了颈动脉内膜手术,这位患者的情况就比较特殊,手术中发现内膜病变并不严重,颈动脉狭窄是左房粘液瘤脱落导致的,将一团果冻样的组织取出,简单处理就好了。如果选择支架治疗,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很有可能造成脑梗塞。哪些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呢?换言之,手术的适应症是什么?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属于预防性手术,目的在于经过手术干预,预防脑卒中,也就是脑梗塞的发生。”李主任说,“只要病人有症状并伴有50%的狭窄,或者没有症状,经检查狭窄却在70%以上,就建议手术积极干预。”
“李主任,我今天就出院了!”5月9日上午9点,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胸心血管外科病房走廊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后的张大爷热情地与为他手术的李泽树主任打着招呼。 “大爷,要出院了,跟我们李主任合个影吧?”记者赶紧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好!好!”大爷开心地笑着,与李主任紧紧地靠在一起。 张大爷今年73岁,却已发生过三次脑梗了。一个月前又出现了头晕,右腿麻木,特别是走路时间一长就麻的厉害,休息也不减轻。颈部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张大爷与其家人经多方打听及查阅资料,找到鲁中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李泽树主任。5月2日,李泽树主任和他的团队为张大爷成功实施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成形术,手术非常顺利,今天就出院了。 这是北大医疗鲁中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成功开展的首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在本地区也属首例。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鲁中医院在治疗颈动脉狭窄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专业技能获得进一步提升。 资料显示,颈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头、面、颈部的大血管,是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60%以上的脑梗塞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造成,因为严重的脑梗塞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故颈动脉狭窄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因其好的效果和预后,目前已经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治疗的“金标准”。 鲁中医院李泽树主任去年被公派到意大利专门学习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他告诉记者,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在中国,由于普及率的问题,选择介入治疗的患者往往更多一些。而在欧美等国家,50%以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会选择颈动脉内膜剥脱,也就是手术治疗。李主任说,其实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效果更好,愈后更佳,费用更低,只有一些位置较高或者伴有脑部病变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因条件所限选择介入治疗更好一些。 无独有偶,5月8日,李泽树主任又为一位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做了颈动脉内膜手术,这位患者的情况就比较特殊,手术中发现内膜病变并不严重,颈动脉狭窄是左房粘液瘤脱落导致的,将一团果冻样的组织取出,简单处理就好了。如果选择支架治疗,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很有可能造成脑梗塞。哪些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呢?换言之,手术的适应症是什么?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属于预防性手术,目的在于经过手术干预,预防脑卒中,也就是脑梗塞的发生。”李主任说,“只要病人有症状并伴有50%的狭窄,或者没有症状,经检查狭窄却在70%以上,就建议手术积极干预。”
加入的其他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