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巨大,饮食结构的变化,使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直肠癌趋于年轻化。据济南肛肠医院王保学院长介绍,目前临床上已经发现14岁的晚期大肠癌患者。为啥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高,术后5年生存率低,主要原因是没有早期发现,把便血症状误以为是痔疮引起,习惯认为“十人九痔”,以致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痔疮的常见症状是便血,一般发生在排便前后,不与大便相混合,早期手纸带血,严重时呈点滴状或喷射状,并伴有痔核脱出肛门不适,但大便次数习惯没有改变。也与辛辣饮酒有关。 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当癌组织直径1.5厘米以上时刺激直肠粘膜表现为粘液便,排便次数增加,便意频繁,里急后重,排便习惯改变。一旦便血表明癌组织表面破溃,表现为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或暗红,量不多,当癌组织表面感染时会伴有脓血便有臭味。 大肠癌60—70%发生于直肠,直肠癌90%是中低位,距离肛门5-10厘米间。所以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到正规医院的肛肠科做一个指捡能清楚许多,有可疑做进一步检查就能明确诊断防患于未然。
直肠癌的早期表现为便血,大便习惯的改变等,与痔疮等肛肠常见病表现极为相似。这时如果到医院肛肠科做一个简单的直肠指诊就可以检查出75%的直肠癌(因为国人直肠癌75%为低位直肠癌,能在直肠指检时触及)。再加上病史,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腔内B超不难做出临床诊断,准确率可达95%以上。因此,凡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等症状均应直肠指检。指检可查出肿瘤的部位,距肛缘的距离,肿瘤的大小,范围,固定程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结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易被忽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我想告诉大家如何预防,尽量使大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家庭。 有以下任一表现的40岁以上成年人都应视为高危人群:(1) 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患过结肠直肠癌的;(2)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的;(3) 有癌症史,肠道腺瘤或息肉史的;(4) 有 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精神创伤史5种表现其中两项以上的,应该尽早到医院找专科大夫咨询, 最后祝大家 健康长寿,幸福永远 李裕
进入冬季,北方地区干燥寒冷,人们习惯吃辛辣食物,再加上新鲜蔬菜摄入不足,极易造成大便干燥,进而引起很多肛门疾病,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调起居,节饮食,谨防便秘,因为便秘是很多肛肠疾病的祸根
前面提到便秘是许多肛肠病的罪魁祸首,结合门诊患者统计分析,便秘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大敌,过度用力排便会诱发该病,影响百姓健康。这里就便秘的预防给网友提点建议共勉, 1 合理饮食 最好的药物是食物。每天可根据大便的性状及时调整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常规是 蔬菜500——1000克(1斤到2斤),水果4到8两(像苹果葡萄之类最好洗干净连皮吃),喝水4斤左右,根据出汗情况增加饮水量。便秘者牛奶要凉喝,早晨起床喝1斤凉白开,及时活动有利排便。平时零食要吃富含植物油的花生,桃仁,瓜子。粗茶淡饭有益健康。 2 定时排便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是预防便秘的关键。一天每个人有4次排便反射(起床,三餐后),尤其早晨起床后最为强烈,抓住这些机会就能慢慢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 3 经常运动 最好的治疗是运动。运动可以增加肠胃蠕动,再加上食物重力作用,食物残渣就会向肛门方向移动, 仅供参考。
大便表面带血或便前便后滴血甚或呈喷射状多为内痔出血;若便时同时伴有撕裂样疼痛或便后持续性钝痛多为肛裂;若血色暗红与大便相混便时下腹隐痛有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或其它肠道疾病,总之,有便血一定要及早到医院看专科医生,早诊断早治疗,莫失良机
肛瘘是肛周脓肿的后遗症,绝大多数肛瘘只有手术才能治愈、不可能自愈。 首先,一般肛瘘都有内口且位于直肠末端与肛管皮肤交界处,由于直肠腔内的气压远远大于大气压,气体带着细菌就会从内口进入瘘管而发生再感染。其次,大多数肛瘘早期都是单纯性的,手术相对简单、手术后肛门功能不受影响。如果久拖不治,感染有可能向不同方向延伸,从而造成高位的和或复杂性肛瘘,治疗给手术增加了难度、给患者造成了痛苦、更有可能影响肛门功能。再就是,医学已经证实肛瘘可以癌变,时间越久的肛瘘(局部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反复发作,炎性增生)癌变率越高。所以说患了肛瘘要想痊愈尽早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