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以下肢对称性、鲜红色或紫红色痛性结节性损害为临床特点,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真皮血管炎和脂膜炎症。可以是一种单独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好发于青年女性,某些患有全身性疾病的男性(如白塞病)也可有结节红斑样表现,一般以春秋季节发病为多。病因有1.感染 其中链球菌感染、结核、肠道感染、系统性真菌感染及病毒(痘病毒、肝炎病毒、类疱疹病毒)等均可引起,2.药物 如磺胺药、溴化物、碘化物、避孕药等。3.见于某些全身性疾病或内脏性疾病,如白塞病、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结节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克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4.约50%患者无明显原因。 皮损主要对称分布于双胫前及其两侧,表现为鲜红色至暗红色稍隆起皮面的疼痛性结节,直径1-5厘米结节表面光滑发亮,略带水肿性,散在分布互不融合。多见于年轻女性,发病前有发热、头痛、乏力、肌肉关节痛等前驱症状,排除其他原发风湿性疾病可诊断,皮肤活检确诊。 常起病缓慢,结节主要位于小腿屈侧,一般为3-5个,呈暗红色,核桃大小,质地较硬,可融合成块状常可形成溃疡,慢性病程。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活检确诊。 硬红斑 主要发生于年青人和中年人,通常表现为双肺门淋巴结病、肺部浸润及眼部和皮肤病变,其临床特点为1.皮肤损害常累及躯干、四肢及头皮。2.皮疹为暗褐色。3.红斑大小不一、形态不一。4.皮损有清楚的边缘。5.可表现为无痛、无痒的皮下结节。6.皮损发病从数月至数年不等。7.皮损常于肺部、眼部及周围淋巴结病变合并存在。 结节病 反复口腔、外阴溃疡;眼炎;皮肤病变;针刺试验阳性。 白塞病 临床以发热、皮肤疼痛性结节和班块、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高为特征,本病为自限性,但可反复发作。皮损初为鲜红色丘疹或结节,两侧分布,但不对称,很快扩大为暗暗红色肿胀性斑块。大部分患者有有发热和不适,部分有关节痛、眼结膜炎及肾脏损害。活检确诊。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多见于30-60妇女皮损为皮下结节至较大地浸润块。好发于下肢,特别是小腿后侧,常不对称,结节有自发痛或压痛、发展缓慢,但有时呈急性经过,表面皮肤有红热。有的结节排列呈线状,多不发生溃疡,约2-4周后消失或遗留纤维性结节。活检确诊。 结节性血管炎 体重下降大于或等于4公斤;网状青班;睾丸疼痛或触痛;肌痛、无力或下肢痛;单神经病或多神经病;收缩压大于90mmHg;BUN或 Cr水平升高;已型病毒性肝炎;动脉造影异常;小到中等动脉活检见多形核细胞。符合3条或以上即可诊断。 结节性多动脉炎 颊部红斑;盘状狼疮;光敏感;口腔溃疡;非侵蚀性关节炎;尿蛋白大于0.5g/d或尿细胞管型;癫痫发作或精神病;胸膜炎或心包炎;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抗ds-DNA抗体或抗 sm抗体或 LE细胞或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符合4条或以上确诊。
临床表现:1.中老年人多见;2.多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3.发病前可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表现;4.静息时发病较多,常在睡醒后出现症状;5.症状多几小时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加重;6.多数病人意识清楚,有失语、偏瘫、头晕、乏力、全身不适、纳差等表现。临床类型:1. 完全性卒中 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重,常于数小时内(6小时)达到高峰。2. 进展性卒中 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小时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3.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 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持续24小时以上,但可于3周内恢复。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检查多正常。 头颅CT检查 发病24小时内不显示密度的变化,24-48小时后逐渐显示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的低密度梗死灶,如梗死体积较大可有占位效应。出血性脑梗塞呈混杂密度改变。 头颅核磁共振检查 脑梗死数小时内病灶区即有信号改变,能早期诊断脑梗塞。 血管造影 可发现血管狭窄与闭塞部位。目前多以核磁血管检查代替。治疗原则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低氧血症病人,要给予吸氧治疗。2. 合理使用降压药 在发病3天内一般不使用降压药。3. 抗感染 出现感染证据与意识障碍者使用抗生素。4. 纠正血糖5. 静脉溶栓6.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7. 抗凝治疗8. 脑保护治疗9. 降纤治疗10. 神经细胞营养剂治疗11. 外科治疗12. 康复治疗
震颤 共济失调 发作性不自主运动,以抖动为主,还有跳、摆、颤抖、舞蹈样或粗大震颤样外观,常累及一侧肢体或单肢,持续数秒、数分,常在卧位到坐位到站位、长时间站立时出现,立刻躺下或坐下立即停止。 颈内动脉血管异常。 抖动性TIA肢体抖动综合症(LSS) 不可逆锥体外系综合症, 常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病人。核磁特征表现为双侧苍白球、中脑、红核周围以及垂体前叶出现高信号。 肝脑变性 中老年常见,发病缓慢、 逐渐进展静止性震颤(初期可为一侧),随意运动后减轻 情绪激动时加重, 动作缓慢、肌强直、 姿势步态异常,多巴胺治疗有效 (早期可能仅诉背、颈、肩痛, 四肢无力、 轻度僵硬、 运动缓慢。 易误诊为脑梗死)。 帕金森病多为青少年起病,表现为各种形式肌张力障碍、步态异常、晨轻暮重。小剂量多巴胺有戏剧性效果。 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青少年多见,锥体外系损害为主的运动障碍,表现为姿势性肌张力障碍、肌强直、舞蹈与手足徐动样震颤,伴皮质脊髓束受累、精神异常与痴呆,病程进展缓慢。核磁呈“虎眼征”。 苍白球黑质红核色素变性(HSD)临床与HSD相似, 常为一侧肢体僵硬 、强直少动、后发展到双侧,无精神症状、 小脑体征、随意运动及反射异常。 纹状体黑质变性进行性加重肌阵挛 、癫痫与青年期智能减退。脑干等病理切片示嗜碱性包涵体, 皮肤、肌活检有Lafora小体 Lafora病多老年缓慢发病,进行性加重 初呈步态不稳、易跌倒,后呈核上性眼肌麻痹、假麻痹与轴性肌张力障碍(动作迟缓、转身困难)与轻度痴呆。部分病人核磁示中脑明显萎缩。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 青壮年多发,缓慢波动进展。肌强直呈波动性(因随意运动、紧张、刺激诱发)、中轴性(骨盆带、肩胛带、腰肌受累多见)。肌电图在静息时呈连续运动单元活动 ,发作时肌电发放增加。血中可检出GADA自身免疫抗体。核磁多正常。 僵人综合症 缓慢发病, 逐渐进展的舞蹈样运动、 精神异常 、痴呆 、遗传史。核磁示大脑皮层及尾状核萎缩。 亨廷顿病(HD) 缓慢发病,逐渐进展对称性共济失调症状,伴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下丘脑等受累,还可有肌肉、心脏、内分泌、眼肌皮肤受累表现。 遗传史。核磁示受累神经萎缩。基因确诊。 遗传性共济失调 青少年发病, 特征表现为动作性肌阵挛、 小脑性共济失调(站立不稳、步态蹒跚、辨距不良、协调不能 快速轮替运动异常、呤诗样语言、粗大眼球震颤、肌张力降低)。可伴癫痫发作。 遗传史。 肌阵挛性小脑协调不能 多亚急性发病, 早期出现典型小脑弥漫性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多与恶性肿瘤同时出现, 晚期核磁示小脑萎缩或信号异常变化。 亚急性小脑变性 大脑的额、顶、枕叶与小脑半球之间有额桥束、颞枕桥束联系, 故当大脑损害时也可出现共济失调, 但症状较轻, 眼震少见。 大脑性共济失调 脊髓后根、后索损害时表现为睁眼时共济失调不明显, 闭眼时明显, 闭目难立征(Romberg)阳性。 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站立或步行时躯体易向病侧倾斜, 摇晃不稳, 沿直线行走更明显, 改变头位可使症状加重。 常伴眩晕、呕吐、眼震。 前庭功能检查异常表现。 前庭性迷路性共济失调
痴呆 进行性加重, 肌阵挛、 共济失调、 视力受损、 锥体系及锥体外系体征。 脑电图周期性高波幅棘-慢波(典型三相波)。 核磁脑白质变性 。 活检确诊。Creutzfeldt-Jabob病 多有卒中史 ,认知障碍发生于卒中后3个月内, 可突然发生或阶梯式缓慢进展。 神经系统局灶体征。 影像学显示多发梗死灶。。血管性痴呆 进行性智能减退、记忆、认知障碍与精神症状。 锥体外系症状出现较晚。 影像学示额、顶叶萎缩明显。阿茨海默病(AD) 早期表现为人格改变, 自知力差和社会行为衰退、 遗忘、空间定向及认知障碍出现较晚。 影像学示额、颞叶萎缩。 病理可见新皮质或海马神经元胞质出现银染色包涵体Pick小体。Pick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痴呆、帕金森综合症及以视幻觉为突出代表的精神症状病理见Lewy包涵体。早老期或老年期发生痴呆,历时数周或数月,至少有下列之一:1.常伴幻视或幻听。2.轻度锥体外系特征或对神经安定药敏感综合症。3.反复找不到原因地跌倒或短暂的意识模糊或丧失。排除其他疾病,包括脑卒中。Lewy包涵体痴呆 多见于老年人, 以皮质及基底节功能均出现症状为特征,可伴帕金森症候群, 症状常非常不对称, 应用复方多巴胺制剂有效 。尸检确诊。皮质基底节变性 有痴呆及帕金森表现, 静止性震颤、 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以及左旋多巴治疗有效。帕金森病痴呆 帕金森症状, 视幻觉、 波动性认知障碍, 伴记忆力、警觉异常。 运动症状通常出现在精神障碍1年以上, 易跌倒 ,对精神药物敏感。路易体痴呆(DLB) 与早期轻度认知障碍易混淆, 最主要区别是健忘经提醒可改善。 神经心理学量表显示其远近记忆力正常, 无人格、精神障碍。老年人健忘症 多发生于脑部疾病、头颅外伤后或为特发性, 出现痴呆、步态障碍、排尿障碍等典型三联征。 痴呆表现以皮质下型为主, 轻度认知功能减退、 自发性活动减少。 后期情感反应迟钝、 记忆障碍。可出现焦虑 、攻击行为和妄想 。早期尿失禁、尿频。后期排尿不完全、尿后滴尿现象。 影像学示脑室扩大。 脑脊液压力正常。正常颅压脑积水(NPN)晕厥 眩晕
晕厥 眩晕 晕厥定义为短暂性意识丧失,平均5-22秒,具有一过性、自限性、短时性、无外部因素。基本机制是短暂性大脑半球低灌注(脑缺血)可发生抽搐、尿便失禁。发生原因有脑血流骤然减少,当脑灌注压降至45-60mmHg时发生;神经反射性调节障碍,主要是通过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心跳减慢甚至骤停,全身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下降,脑灌注压降低(见于直立性低血压、颈动脉窦过敏、咳嗽、吞咽、排尿时所致);心排血量降低或心律失常;脑部病变或功能障碍,其他如神经性、代谢性比较少见。 多见于青春期体质较弱女性,其诱因多为情绪紧张、焦虑、饥饿、疲劳,有短暂的前驱症状,如头晕、恶心、出冷汗、无力 , 继则短暂(昏迷者时间长) 意识丧失、跌倒、血压迅速下降、脉弱缓,病人可很快恢复知觉(癫痫恢复慢 晕厥很少有咬破舌、尿失禁 而癫痫大发作常见)血管减压性晕厥(血管抑制性晕厥、单纯性晕厥) 吞咽、排尿、咳嗽、体位改变、颈部突然转动等压迫颈动脉竇,通过血管迷走反射导致心脏抑制和全身血管扩张, 使心输出量降低引起晕厥。反射性晕厥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顽固性干咳,发作时可无其他明显呼吸道症状和体征,可发生晕厥。临床上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协助诊断。变异性哮喘 头晕或晕厥发生在由卧位变为站立时,或站立时间较长,有反复发作史;排除应用降压药、抗焦虑、利尿剂、腹泻、大量出汗;直立30秒后收缩压下降>15mmHg,同时立位心电图可记录到ST段下降,T波低平。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临床常见于心律失常(过快或过慢)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肥厚性心肌病、急性心梗、左房粘液瘤(阵发性二尖瓣阻塞综合症,杂音随体位变化、心尖部肿瘤扑落音)致使心输出量下降, 导致急性脑缺血, 临床表现为突然晕厥, 偶有癫痫样发作。心源性晕厥 多数患者有晕厥或猝死家族史,家族成员可能有异常心电图携带者;多见于青年男性,反复发作晕厥,部分患者以猝死为首发症状,晕厥或猝死往往在睡眠中发作,多无先灶,发作时可记录到多形室速或室颤;心电图特征:一般都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V1-V3导联ST段抬高、Q-T间期正常;钠通道阻滞剂激发试验,可抬高诊断敏感性;基因诊断。Brugada综合症 患侧上肢乏力、易疲劳,上肢运动时出现头晕或眩晕、视物模糊,甚至晕厥;患肢血压明显低于对侧或测不出,锁骨上窝听到血管杂音;血管超声发现狭窄部位和程度,影像学确诊。血管盗血综合症 临床表现为因脑局部供血不足及脑干病变或脑外伤,影响延髓的血管运动中枢而引起晕厥。 晕厥时间较一般晕厥为长, 有时发生面部或全身抽搐。脑源性晕厥 典型的三联征为发作性眩晕, 波动性、渐进性、感因性的听力减退和耳鸣, 眩晕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眼球震颤、病人闭目卧床不敢翻身。眩晕发作每次历时数小时或数天,多可自行缓解(眩晕与晕厥不同是无意识障碍)。梅尼埃病 病人于某种体位时出现短暂的眩晕,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重复该种头位时即可重复出现。作头位位置试验时可见在引起眩晕的同时,有短暂的水平兼旋转性眼球震颤,持续10-20秒, 短期重复多次检查可逐渐适应而不出现眩晕与眼震,无听力及其他神经系统损害。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为突发性眩晕,首次发作常在上感后数日发生。部分病人有慢性病灶性感染的证据。严重眩晕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但无耳鸣、耳聋,以青年、成年人多见。发作时常有自发性水平性眼球震颤, 变温试验示病侧前庭功能减退或丧失,有时双侧均有损害,听力不受影响,症状逐渐减轻,一般在数月内自行缓解,很少复发。前庭神经元炎 中耳炎并发弥漫性化脓性迷路炎时可突发眩晕,伴恶心、呕吐、眼震、 听力严重丧失。病侧前庭功能消失,此外还可有耳痛、耳漏、头痛、发热等中耳感染症状。中耳炎迷路并发症 患者年龄较大,起病甚快,有身体其他部位动脉硬化征像。产生急骤严重的眩晕 伴恶心、呕吐、虚脱,如耳蜗分支同时受累则伴有耳聋、耳鸣。迷路卒中 突然出现眩晕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 、病侧肢体共济失调及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症,吞咽困难及同侧软腭麻痹、声带麻痹,病侧面部及对侧肢体、躯体的痛温觉减退或消失。动脉硬化史。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 临床常见的症状为发作性头晕,其发病与头颈转动有密切关系。此外,可伴有疼痛、猝倒、闪光、视野缺损 及上肢麻痹。 影像学颈椎肥大性病变。颈性眩晕 临床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及脑神经受累的症状、体征,同时伴有眩晕。影像学示脑干、小脑有占位性病灶或病变累及前庭神经、前庭核或其中枢联系,颅脑损伤也可使前庭核及中枢连接受损而产生眩晕。中枢性眩晕震颤 共济失调 发作性不自主运动,以抖动为主,还有跳、摆、颤抖、舞蹈样或粗大震颤样外观,常累
今年是中国航空工业成立60周年,在院党委组织座谈会上和大家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今天,院领导又让我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讲讲从业经历、感想和体会。我于1968年进入航空系统,风风雨雨一起走过。40多年来,我和同事诊治几十万病人,成功抢救上百例重症患者,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计收锦旗、镜匾近百个,拒收红包5万余元,发表论文50多篇,获科研成果奖二项,多次获得奖励与表扬。三次应邀参加国际会议。事迹收入“中华魂”等书。1990年被评为航空部及国家工委优秀共产党员,在人大会堂受到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接见。1992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我深知,上述成绩的取得与各届领导关怀分不开、与同事、同道大力支持、帮助分不开,也与我有朴素的感恩之心、航空情结及严谨、认真、勤奋的协和精神影响分不开。我出身苏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党和人民培养,使我们家二人从协和毕业,一人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因此,很早就立志,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向雷锋同志学习(爱憎分明的立场,助人为乐的精神,生活上向下看,工作上向上看),做白求恩式好医生(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我在大学分配志愿书上写道:生平无所好,任凭党需要,哪里需要人,就往那里调。听分配小组同志说:先是林业部要我,后被国防科工委分配到洛阳火控研究所,而成为一名航空人。几十年的体会很多,主要讲三点,如果对大家有点帮助和启发,就很满意了。一.当领导 开拓进取 争创一流当领导小至班组长,大到国家主席、部长都应搞好工作,争创一流。我先后担任过卫生所所长、门诊部主任、职工医院院长、内二科主任。要搞好工作,我体会,必须依靠组织,团结群众,以身作则,公正廉洁,不怕困难,开拓进取,就一定能逐步打开局面并取得成效。作为研究所的医疗单位,工作要创一流,首先要为职工服好务、多服务。我们抓常见病防治、预防接种、健康体检、环境消毒、心脑血管病重症救治与及时转院。不到二年就获得全所上下一致好评。1970年代表全所参加空军三代会。另外,我们扬长避短,利用研究所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医学研究,提高诊治水平,扩大影响,争医疗市场一席之地,我们研制的心脏体外反博器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治疗100例冠心病疗效观察,1986年发表在航空医药创刊号上。”超声照射家兔实验研究”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1974年在全国超声学术会议上交流。北京评剧演员新凤霞正是看到该文而去洛阳治疗,去时靠人背着入院,出院时独自走出北京站,并开始了病后10年第一次清唱。为了搞好内二科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以病房为家,一心为科室,每天早来晚走,外出回院,必首先到病房查看,节假日更是主动多值班。那时医院新建,我们采用少花钱多办事,引进激光治疗仪与体外反博器,治疗心脑血管病,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4000多元一台激光器,一年能创收10多万元。二是想方设法着力提高诊疗水平。与朝阳医院、北医专家建立定期查房、会诊制度。送骨干到外院进修、培训,大力提倡在职自学,业务水平明显提高,诊治了不少疑难病人,如肺结节病、急性间歇性肝性血仆啉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也迎来众多回头客,不仅周边地区,就连洛阳、内蒙、山西、东北、张家口的病人也慕名而来。患者王以棉因珠网膜下腔出血,其亲戚为市卫生局领导,已联系好宣武医院也不肯去。家住大屯地区原办公厅主任王刚的父亲,患脑血栓不去附近大医院而直奔内二科病房。2001年作家朱启二次住院,很有感触,采访了大部分住院患者,又进行部分家访,写了一篇以我的事迹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一个播种生命希望的人”,收集在无悔人生一书中。三是科学管理调动积极性,我们除严格执行市卫生局与医院所规定的各项制度外,还另有奖惩条例,如成功抢救危重病人、防范医疗事故,为科、院争得荣誉、发表学术论文等均获得一定奖励,相反要扣除一部分奖金。奖金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也是影响团结的敏感因素,作为科主任及职称较高者,工资相对较高,而年轻的医生、护士,工作辛苦、收入低、困难多,因而我们长期实行人均奖,即使院领导强调按系数拉开,差距也不是太大,而是向一线倾斜,调动大家积极性。四是积极参加国际科研,为国争光,为航空添彩。1989年至今,我先后带领郑志荣、张进虎、王志兴等人参加四项大型国际课题,仅我院为二级医院,其余均为省市大医院。我们在院领导关怀下,在兄弟科室大力支持下,不怕困难,不管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也不怕路途遥远,西至香山,东到通州,20多年来,500多次坚持定期随访,保质保量,高标准,严要求,获得国内外有关部门好评。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知名度。二.做医生 爱岗敬业 争当名医常言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算好兵,也可以说不想当名医的医生不算好医生。有人对做好医生的素质要求归纳为’“政治家的敏锐、艺术家的才能、运动员的体魄”。我认为,做个好医生首先要思想好、医疗水平高,另外,还要协作精神好、外语水平高、肯钻研、撰写学术论文,当然,也要身体好,不能雄心万丈,躺在床上。思想好,就是要牢固树立病人至上,待病人如亲人。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在朝阳医院进修期间,收治一位心梗病人,患者便秘,排便困难、烦躁不安、满头是汗。尽管病人澳抗阳性,我仍毫不犹豫用手指掏出一块块坚硬的大便。1993年,亚北地区一位老人因大面积脑梗塞、昏迷入院,合并肺部感染、支气管痰栓、呼吸衰竭,而我院既无支气管镜又无呼吸机,我几次与安真医院联系,并亲自送病人转院,家属很感激,送1万元红包,拒收不成,就转交党办。我深深体会到医生的时间是病人安排的,不管什么时间,也不管当时在干什么,只要病人需要,几十年来我基本上是随叫随到,常常是不叫也到。1987年秋,矿工胡某因心梗入院,后合并心律失常与心衰,病情多次反复,患者及家属均丧失信心,欲放弃治疗。我就每天晚上到病房劝说、鼓励,病情变化时及时处理,一个月后好转出院,家属写信至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进行表扬。技术高就是要诊治水平比同事、同道技高一筹。1987年冬,洛阳庄某因右上腹痛、发热、消瘦半个月,在当地几家医院查核磁共振诊断为胆囊癌肝转移,抱一线希望.来京治疗。我检查询问,了解到既往有类似表现,用庆大霉素后好转,双侧腋温相差不大,不支持恶性肿瘤,诊断为胆囊炎、胆结石。当日上午查B超证实。后在我院外科手术,胆囊壁厚1.3厘米,二块结石分别位于胆囊颈部与底部。在某大医院进修时收治一位年轻女性,因头痛、呕吐,在急诊室作腰穿示血性脑脊液,请神经内科主任复查也如此。按蛛网膜下腔出血收入院。我检查发现患者鼻腔、耳道有血迹,疑诊颅底骨折,再查头部有血肿,后经X片证实。不到3小时患者由神内转神外,且为进修医生否定主任诊断,一时传为佳话。关于撰写学术论文,我谈一点体会,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善于积累资料。朝阳医院内科急诊平均每天要死1-2人,我利用一个月业余时间收集整理,和王大夫合写“1012例急诊室死亡分析”,1986年发表在英国杂志上,这是该院晋升三甲时唯一在国外发表的文章。三.搞医疗 警钟长鸣 防范事故医疗无小事,医疗行业风险极大,医疗行为正如张孝骞教授所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几十年来我的做法和体会是;夜班不睡着、闲时病房瞧、新老认真看、难病常思考、重症全力治、学习医术高。夜班不睡着,和衣入睡,抢救病人方便,争分夺秒;闲时病房瞧,帮医生护士堵漏洞。1999年秋,某日上午,我到病房看到一病人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走近一看,液体已走完。患者为间脑综合症、高血压脑病,予以加压脱水治疗。护士忘记及时巡视,我立即进行处理。新老认真看,即认真对待每一病人,退休返聘也是这样。2009年5月,某中年男性,因右上胸痛、憋气,在某大医院按冠心病治疗一个月无效就诊。我检查分析,疼痛性质与部位均不支持冠心病,中年人应警惕肿瘤,随后检查示右上纵膈肿瘤。难病常思考,即遇到疑难病人,我总是吃不好、睡不香,不停查找资料,或是与同道商讨,或是请外院会诊,直到诊断明确、治疗收效才放心。重症全力治,即对重症患者一定要全力救治,不要轻易放弃。一是绝大部分病人可以抢救成功,二是即使不成功,绝大部分家属也可以谅解。2002年某周六中午,我闻讯一位即将出院的DDV中等患者突然呼吸骤停,值班邱大夫立即口对口呼吸,我赶到病房组织抢救,使用呼吸机 ,又请朝阳医院急会诊,诊断为中间综合症,他们遇到二例,仅一例抢救成功。那天我12多点回家 凌晨3点又赶回病房。那是我从医以来压力最大的一次,如抢救不成功,患者年轻,要价很高;离医院近,家属可随时来医院闹。因此,下决心打一场硬丈,全科不准请假、换休,全力以赴,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经过9天9夜奋力抢救,精心护理,终于痊愈出院。某年冬夜,我闻讯一位即将出院的脑梗塞患者突然呕吐、昏迷,我赶到病房检查发现血压很高、瞳孔不等大,立即按脑出血、脑疝救治,并通知家属来院,她目睹我们奋力抢救通宵,尽管无效,心情难受,但也没有什么怨言,并安慰我们说;你们已经尽力了。当然,也有少数人找麻烦。2003年春天,正值非典肆虐,病房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护士忘记让一位正在输液的病人用纸遮盖双眼,病人出院后2天,诉左眼不适、发红,家属认为是医疗事故,一连几天来吵闹,要求赔偿。我说;如果是紫外线所致,应是双眼发病,交谈中了解到患者近一年来常有口干、眼干、鼻干,疑诊干燥综合症,要他们去协和医院确诊。后来告知正是这样,也就不再来了。 最后谈谈学习医术高,俗话说,俭能养廉,勤能补拙。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适应环境变化与科学飞速发展。提高技术,除了进修、培训,对于在职职工,主要是自学、看书、上网查资料、参加学术讲座、病例讨论。几十年来,我几乎每天都看书,进城必去书店,经常购买监别诊断之类书籍。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前进的动力。学习的自觉性、持久劲,来源于高标准、严要求,来源于进取精神及事业心,来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样,才能积极主动、持之以恒、永不自满、精益求精。 年轻的同道们,我很羡慕你们赶上好时光,无论是国家还是医院都处于历史发展最好时期。现在医院条件不知要比以前好多少倍,我相信你们肯定会超过我们,事实上在座的不少同志表现出色,值得自己学习。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医院越来越好,航空部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好。
浅谈如何防范医疗事故 航空总医院 王成輊 医疗无小事,医疗行业风险极大,医疗行为正如医学泰斗张孝骞导师所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一警言也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几十年来我和所在单位同道诊治几十万病人,抢救上百例重症患者,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我的做法和体会是:值班不睡着,闲时病房瞧 ,新老认真看 ,难病常思考 ,重病全力治 ,学习医术高 。值班不睡着 值夜班不管在小诊所还是在大医院,都是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的首要任务与职责。值班自然要收治病人,观察病情变化,问史、查体、书写病历、开医嘱、检查单,忙得不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我通常接班后先全部查房一次,做到心中有数,分清轻重缓急,做好预案,不致手忙脚乱。对重症或当日住院者,中途至少查看一、二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血压、血糖、体温过高、心率过快或过慢,予以适宜处置,防患于未然。睡前再巡视一次病房,即使躺在床上也在回想重症处置是否合理?病情会有怎样发展变化?预后如何?疑难病人如何确诊?几十年来夜班我几乎都是和衣入睡,不敢睡着,听见走廊有人走动就常起来看看,为的是分秒必争,及时救治。1987年秋某日深夜,听到护士小马急促的脚步声,不等她叩门就已出去,她说;“主任,快,抢救室老戴呕吐了”我大步赶到那里。戴某,部属老干部,3天前因昏迷、瘫痪2小时入院,影像学检查示脑干出血,经救治病情稳定。我检查发现 呼吸变慢,瞳孔不等大,遂按脑疝治疗,几小时后转危为安。此后10多年又反复住院,前不久,我在楼道遇见他,虽不能讲话,但仍点头示意。 闲时病房瞧 作为临床医生顾名思意就要经常到病床边去,只有亲自问史、查体 才能获得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要观察病情变化更是如此,只有多次询问、检查才能了解实时病情,获得重要体征。一旦观察到典型的症状与体征,如蝶形红斑、二尖瓣面容、杵状指、哮鸣音、发作性抽搐、叹息样呼吸、闻及海鸥鸣、奔马律对于明确诊断与判断预后极有帮助。几十年来我已养成习惯,不管夜班、白班闲时就去 看病人 。某年6月凌晨,我去监护室 巡视,恰好见到某老年女性,双眼上翻,上肢抽搐,心电监护示心率32次,陪床家属仍在熟睡,我立即按阿斯综合症进行处理,十多分钟后恢复正常。1998年秋某日上午,又到病房巡查,见一女性,在输液过程中突感胸闷、憋气、烦躁不安,我疑为输液反应,立即赶过去,见输液瓶已空,随即予以吸氧等治疗。本例因间脑综合症高血压脑病加压脱水治疗,某护士忘记按时观察处理所致。作为科主任、老党员,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应以病房为家,心系病人。从医几十年以来几乎每天都牵挂着科室、病房,每次开会、出差定要安排好科室工作,每天有高年资医师坐阵。每逢节假日,医务人员少,而来就诊者往往病重复杂,稍有疏忽更易发生意外,因此我总坚持多值班。即使在家休息也常看书、查资料,如见到需要观察某种体征、进行某种检查,就会随即到病房观察处理。新老认真看 即对新老就诊者都要认真对待。医生一般对首诊病人多能仔细询问,认真查体,而对老病人往往习惯思维、简单从事,有时易于发生差错。因为病人的症状、体征、生化指标常常发生变化,只有按照实时状况调整用药、合理处置方获满意疗效。多年来我坚持新老病人同样认真对待。对别人意见应当尊重,但不能盲从,自己要思考、辨别。2009年5月某日,一位54岁患者,诉说右上胸痛、憋气,在某大医院按冠心病治疗一月无效。我检查分析,患者有冠心病危险因素,但右侧胸痛在冠心病少见,胸痛性质不支持,且按冠心病治疗无效,中年持续胸痛应警惕肿瘤,遂查CT发现右上纵膈肿瘤。1989年冬某日深夜,得知一位即将出院的脑梗死患者突然呕吐、昏迷,我立即赶到病房。徐大夫问:“夜间安静状态下发病是否脑梗死再发?”我检查发现血压很高,瞳孔散大,按脑出血脑疝救治,并通知家属来院,虽经通宵奋力抢救也无力回天,但家属看到我们已尽全力,也就没有什么怨言了。难病常思考 每遇疑难危重病人我总是经常思考,不断看书,查阅资料,或是与同道探讨,或是请会诊、送检查,直至诊断明确、治疗收效才放心。某女,25岁,因腹痛、停止排便、排气5天入外科病房。既往有3次肠梗阻史,且一次行手术治疗,此次经对症治疗好转,但随后出现频繁发作性四肢抽搐而转入神内病房。先后相继出现高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低血钠、四肢瘫痪、声嘶、吞咽困难,脑电图示广泛慢波,脑脊液蛋白增高。我思考,抽搐常见于癫痫大发作,但从发作形式及脑电图所见可以排除。植物神经性发作临床常见心动过速、高血压、寒战、发热,少数伴意识障碍、四肢抽搐,但腹痛、瘫痪难以解释。上下运动神经元病可引起瘫痪,但其它表现不支持。查阅资料,血卟啉病为罕见不明原因代谢病,急性间歇性肝性血卟啉病多见于20—40岁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腹部及神经系统三大症候群。下视丘受损可有低钠血症,颅神经受损出现声嘶、吞咽困难,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有高血压等表现,其尿加热呈红色为其特征表现。我随即取尿液放在热水器上,不到10分钟变成柠檬色,提供有力佐证,后经协和医院检查确诊。曾在内科系统进行病例讨论,且发表在航空航天医药杂志上。重症全力治 医院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要做到有序有效就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制定预案、规范流程、常备不懈、随时应战、分秒必争、紧张有序。1968年9月某日下午,我到洛阳刚参加工作不久,一患儿,因肺部感染肌注青链霉素,尽管皮试阴性,为防止意外我们常规留观 半小时,约20分钟左右,患儿突然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呼之不应。我立即按过敏性休克处理并陪同转院,10多分钟后到其急诊室,查心电图示心跳停止,帮助进行心脏按压,30多分钟后恢复窦性心律而化险为夷。1987年夏某日晚,我在原外科楼门前见到一辆三轮车,医生的警觉使我意识到急诊室可能有重病人,就赶到那里。王淑荣医生正在给一民工作心电图示急性心梗,不一会出现室颤,我们就在诊断床上 进行心肺复苏,常规应用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等药,3小时后抢救成功,尽管全身是汗,筋疲力尽,但都感到很欣慰。2005年某日中午,我闻讯一位即将出院的DDV中毒患者突然呼吸骤停,邱志勇大夫立即口对口呼吸,并请麻醉科行气管插管。我赶到病房组织抢救,使用呼吸机及对症处理,又急请朝阳医院会诊,诊断为中间综合症,他们遇见2例,仅一例抢救成功。当日我12点多回家,凌晨4点又赶到病房。经过9天9夜全科共同努力,患者终于痊愈出院,避免了一起医疗事故。学习医术高 医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以哲学思想为指导,以疾病各自特征为依据,采用药物和器械来解除病痛。对医务工作者来说,和病人生命打交道,学习业务就显得更为重要。业务水平低,知识不足,诊治不当,不仅影响疗效,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加之科学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我体会学习的自觉性、持久劲来源于进取精神及事业心,来源于高标准、严要求,这样才能积极主动、持之以恒、永不自满、精益求精。首先是学习本专业,其次是与本专业有关学科及边缘学科知识,再次是有关诊断、治疗新技术与新进展。对于在职人员来说,以自学为主,向书本学习,向周围同志学习,参加讲座、学术会议、病例讨论、进修培训。即使退休返聘我还常参加学术会议,看书学习,有时到协和图书馆或亚运村图书大厦看书摘录。功夫不负有心人,诊治水平不断提高。早年参加新医学思考病例讨论多次获奖,即使在全市病例讨论会上也多次发言,获得好评。曾诊断或治疗了绿色瘤、肺结节病、马凡氏综合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疑难病例。也避免不少误诊与医疗纠纷。2003年春天,非典肆疟 ,病房每天常规紫外线消毒,某女在输液治疗,护士忘记属其双眼盖上,出院第2天她左眼结膜充血、不适,家属认为是紫外线所致,要求赔偿、吵闹,我分析如是紫外线引起应是双眼发病,交谈中了解到患者一年来有口干、眼干、鼻干史,疑诊干躁综合症,要他去协和医院确诊,并达成协议,如是该病就不要来闹,不日告知果真如此,也就不了了之。
试论如何获得正确诊断航空总医院 王成轾问史查体全面认真收集资料是正确诊断的前提。对于基层医生来说几乎完全依靠病史、体征与常规检查,即使在大医院,无论仪器如何先进,它们也只能是人体感官延伸,并不能代替问史查体。相反,只有在对病人仔细全面询问,对体征正规严格检查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地应用这些仪器。如某中年男性,因低热、咳嗽、乏力一个多月,查体无异常所见,先后按“上感”、“结核”、“伤寒”治疗无效,遂转上海某大医院行多种检查,多次会诊,又取肺组织活检,才拟诊为“肺结缔组织病”。但三个月后又出现偏瘫、失语,一次偶然的机会,家属发现咳在地上的痰呈异样,要求查痰,方确诊为肺吸虫病。追问病史始知患者发病前曾吃醉蟹几只。又一位16岁女性,因腿疼月余,抽搐4小时,以“抽搐原因待查”入院。量左上肢血压为160/110mmHg,与年龄不符,而右侧量不出,且右颈动脉,股动脉搏动减弱,右上腹可闻及杂音,遂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肾性高血压,症状性癫痫”,次日,主任查房也表示同意,后经血管造影证实。某中年男性,因上腹痛、呕吐、发热、消瘦在外地查磁共振诊断为“胆囊癌肝转移”,抱着一线希望专程来京,经仔细询问,既往有类似发作,应用抗生素好转,而疑诊胆囊炎、胆结石。后查腹部B超示两块结石,分别位于胆囊底部及颈部,且经手术证实,胆囊壁厚1.3cm。特别所见特别重视所谓正确诊断乃是揭示了疾病本质,符合客观实际的诊断。各种疾病虽有其共同规律,但在具体病人身上,由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个体反应等因素互异,其表现可以千差万别。医生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那些特殊检查,如CT、磁共振,对于脑血管病、肿瘤,B超对于心血管病确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那些特殊症状与体征往往反映本质或提示诊断的重要线索,故应特别重视。某年轻女性,因头痛、呕吐6小时,急诊来院,腰穿示血性脑脊液,而疑诊“蛛网膜下腔出血”,请主任复作腰穿,也诊断为此病而入院治疗,但进修医生检查发现其鼻腔与右耳道有血迹,显然以“蛛网膜下腔出血”难以解释,而推测为颅底骨折所致,又见患者回答问题有隐晦之处,故又复查发现头皮血肿,作头颅X片证实为颅底骨折。张某,因上腹痛4小时入院,检查发现主动脉瓣区双期杂音及手指较长而拟诊“马凡氏综合征”,后经超声检查证实。某男,9岁,因发热3天,肌注安乃近后出现荨麻疹,且伴心悸、右膝关节痛,疑诊急性风湿热,后又出现右小腿肿痛,而以“急性蜂窝织炎”收入院治疗,但仔细检查患者右膝关节并无红肿,而其胫骨粗隆明显压痛,这是疾病的本质所在,为骨髓炎的有力佐证,一年后患者出院时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急性骨髓炎,急性蜂窝织炎,慢性骨髓炎。”反复推敲 辩证思考分析疑难病例,往往将全部临床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归纳出病例特征,再抓住一个主要矛盾或一组症状,联想到几种可能,应用排除法逐步缩小范围,推测病变部位与性质,提出初步诊断,并用其解释临床表现,如解释得越合理,越充分,正确诊断的可能性也越大,如不能解释其主要临床表现,还要考虑同时患有二个或多个疾病或并发症,甚至是其它疾病之可能。某男,56岁,他人发现倒地而送急诊室,心电图示Ⅲ°A-VB。但患者常欲坐起,烦躁不安,单纯心律失常难以解释,疑合并颅内疾患,查瞳孔双侧不等大,右颞部皮下血肿,提示颅骨骨折,颅内血肿,后为头颅X片及脑血管造影证实。又如某男,因突然失语,继而构音不清,左侧偏瘫1年入院。检查血压160/100 mmHg,肝脾肿大肋下3 cm。本例特征为“高血压、脑血管栓塞、肝脾肿大”,脑血管意外为常见病,肝脾肿大亦病因甚多,但同时兼有者仅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与骨髓纤维化,又查得血红蛋白为19.5克,红细胞670万,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请北医大教授会诊,亦同意上述诊断。某女,26岁,因尿潴留第四次住泌尿外科,查脑脊液及脊髓核磁均未见异常,请外院会诊亦未明确诊断。请神内会诊检查发现左Hoffman阳性,局部有感觉障碍,又了解到患者半年前有一过性视力障碍,故病变累及视神经与脊髓,又病程反复缓解发作,而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后经治疗好转。学习更新 提高水平医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以哲学思想为指导,以疾病各自特征为依据,采用药物或器械来解除病人的痛苦。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和病人生命打交道,学习业务就显得格外重要。业务水平低,知识不足,诊治不当,不仅影响疗效,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加之科学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必须不断提高业务技术。笔者体会,学习的自觉性,持久劲来源于进取精神及事业心,来源于高标准、严要求,这样才能积极主动、持之以恒、永不自满、精益求精。首先是学习本专业,但不满足记诵简单概念,而是要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区别与联系,熟悉疾病特征;其次是与本专业有关学科及边缘学科知识,再次是有关诊断,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不断提高诊治水平。1992年去内蒙科右中旗医院协助工作。见一位8岁女孩,因贫血、脾肿大3年,先后到省会、吉林、长春等地也未能确诊。查体脾大脐下2 cm,红细胞增多,因未见过此病就翻阅资料,对着图谱阅血涂片而诊断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某女,25岁,因腹痛、停止排便、排气5天入院,既往有3次肠梗阻史,且1次行手术治疗。此次,经对症治疗好转,但出现发作性抽搐而转科治疗。后渐出现高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发热、血钠低、四肢瘫痪、声哑、构音障碍、排尿困难、脑电图示广泛慢波,脑脊液蛋白增高。抽搐常见于癫痫大发作,但从发作形式、脑电图可除外。植物性神经发作,临床常见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寒战、发热、少数有意识障碍、四肢抽搐,但腹痛、瘫痪难以解释,亦不支持腹型癫痫。上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可引起瘫痪,但本例易除外。而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亦可除外。血卟啉病为罕见、原因不明代谢疾病,急性间歇性肝性血卟啉病多见于20-40岁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腹部及神经系统三大症候群。下视丘受损可有低钠血症,颅神经受损出现声哑、吞咽困难、植物神经障碍可有高血压,偶有括约肌障碍。本例尿经加热后呈红色,经协和医院查尿卟胆原、血卟啉阳性而确诊。总之正确诊断取决于医生的知识水平,临床资料,思维方式及临床经验。然而,正如张孝骞导师所言:“事实上做到诊断的完全正确是不大可能的,每一诊断无论如何深化,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一阶段的认识。”临床医师正视这一点,就能谦虚谨慎、刻苦努力、不断前进。
浅谈怎样成为一名好医生航空工业中心医院王成轾 主任医师 荣誉主任 我生于苏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受党和人民培养,59年考入协和医科大学医疗系。三年基础课在北大生物系,67年毕业。几十年来,受严谨、认真、勤奋协和精神的影响,抱着一颗感恩之心,一贯认真看病,努力工作,勤奋学习。诊治数万患者,抢救数百例危重病人,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但也有不少教训、体会与心得,愿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我以为,做一名好医生要具备思想好;牢固树立病人至上、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技术高;诊疗水平高,抢救能力强;会科研 、撰写论文;外语水平高;协作精神好。 思想好,就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近年来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优质服务,创建放心医院。带着感情下病房,想着患者开处方,就是体现一句话,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戚朋友,大家都知道应该怎样做了。我毕业后分配到基层,只要病人需要尽力满足患者要求,早来晚走,经常加班加点,几十年如一日。某日深夜刚刚为一名患者作完急诊阑尾手术,又接到病重求救电话,就骑自行车20多里路赶到病人家中进行救治,待病情好转后,赶回单位时天已大亮,又坚持上班。69年某民工因“低热、咳嗽”在外院按结核治疗无效,且咳黄痰,胸片示右上肺高密度影。我疑诊肺脓疡,带病人到外院请一名高年资主治医师会诊,胸透后仍诊断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我提出不同看法,请再次透视,我进X光室,强调肺脓疡可能性大,请仔细透视近20分钟,观察到实变影可以与胸膜分开而确诊,经看抗感染治疗而痊愈。又一患儿,因发热、右膝关节痛,肌注安乃近后出现荨麻疹,抗过敏后中间消退。带病人到洛阳市几家医院会诊,诊断为风湿热,理由是发热、环形红斑、心电图示心动过速。我查病人发现在右胫骨粗隆处压痛明显,疑诊骨髓炎。 所谓环形红斑,实际上是中央先行消退的荨麻疹。但某医院按风湿热收儿科病房,后又按急性蜂窝组织炎转外科。我听说后写信谈自己的看法,患儿为急性骨髓炎继发蜂窝织炎,半年后出院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急性骨髓炎,蜂窝织炎。87年调航空医院不久,一位矿工因急性心梗入院,频发室早,心衰,病情多次反复,患者及家属均丧失信心,欲放弃治疗。我反复劝说、鼓励,每天晚上到病房查看,及时对症处理,一个多月后患者出院,家属写信到北京广播电台广播表扬。 2000年五月某周六中午,我讲完课到病房查看病人后回家刚吃过饭,闻讯一位DDV中毒患者,已准备近日出院,突发呼吸骤停,值班的邱志勇大夫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又请麻醉科行气管插管。我随即到病房组织抢救,那天忙到深夜12点多才回家,凌晨3点又赶到病房。经过9天9夜全力抢救,精心护理,患者终于转危为安,出院时亲自制作一面锦旗。 患者王某,女性,60岁,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疑诊脑动脉瘤破裂急诊入院。其两姐妹均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外院救治无效而死亡,患者又认识市卫生局负责同志,宣武医院也准备随时接诊,但患者及家属对我科医疗质量与服务相当满意,不肯转院,一个月好转出院。到宣武医院做磁共振检查证实脑动脉瘤所致,术后专程来我院送上红木玻璃屏风价值3200元,上写:王成轾主任、内二科全体“医术精湛、医德高尚”。那时科计收锦旗20多面,镜匾30多个,拒收现金3万多元,仅一次就拒收1万元,获得广大患者及家属好评,70%病人是回头客,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 恰好当时作家朱启第二次住院,听了众多患者称赞很受感动,就主动收集资料,又到出院病人家中采访,写了一篇报告文学“一个播种生命希望的人”,收入无悔人生一书。 医术高,就是要力争成名医,既要正确诊治本专业以内的常见病、疑难病,也要能诊治专业以外的许多疑难杂症。这就要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坚持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提高。早年在新医学《思考病例讨论》中多次获奖,后又几次参加《高血压杂志》疑难病例讨论.即使在全市举行的病例讨论会上,也多次发言,获得好评。被《中华误诊学杂志》编委会评为疑难病专家。我诊断或治疗了特殊表现的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平滑肌肉瘤肝转移、肺结节病、绿色瘤、干燥综合征、马凡氏综合征,1例脑型恶性疟疾瘫痪患儿,治疗后可站立行走。 某男,63岁,因突发意识丧失入急诊室,既往无高血压病史,经询问,患者因头痛、视力障碍3个月专程来京到同仁医院求治,尚未挂上号,而疑诊脑瘤卒中,当时我院无CT及脑外科,就联系306医院检查,确诊为“脑膜瘤”手术治疗。某中年男性,因上腹痛、恶心、呕吐、低热、消瘦一个月在洛阳做核磁共振,诊断为胆囊癌肝转移。抱着一线希望专程来京。经询问,患者既往有类似发作,双侧腋温相差不大,而疑诊胆结石、胆囊炎。当日上午查腹部超声示两块结石分别位于胆囊颈及底部,且粘连不能移动,患者爱人当场喜极而泣。后为手术证实。(董宝玮会诊) 1992年,我去内蒙古科右中旗医院协助工作,见一8岁女孩因贫血、黄疸、脾大3年,先后到省会、吉林、长春等地均未能确诊.体查脾大脐下2㎝,红细胞增多,而初诊“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因未见过此病,就与检验科主任一起对照图谱阅血图片而确定诊断。切脾后好转。因努力工作,虽仅二个月,但反映很好,送别时依依不舍,又献哈达又敬酒。 某女,26岁,因尿潴留第四次入泌尿外科,查体无异常发现,脑脊液及脊髓磁共振检查亦正常。邀我会诊,检查发现左手 Hoffman 征阳性,局部感觉减退,又了解到患者半年前出现过一次视力障碍,而诊为“视神经脊髓炎”,转科应用激素等治疗后好转。 某老中医,60岁,因眼睑、下肢水肿,半年做了7次CT、磁共振检查,按“肺心病、心功能不全”,予以强心、利尿剂无效,从房山县来我科。检查发现血压低、心率慢、皮肤干燥、唇厚、怕冷,疑诊“甲减”。B超示中等量心包积液,T3、T4低,TSH高,两天确诊,服甲状腺片,一周见效,两个月后明显好转。某女,28岁,因腹痛、停止排便、排气3天入外科。既往有3次“肠梗阻”史,且行一次手术治疗。此次经对症治疗好转,但出现发作性抽搐而转我科,后渐出现血压高,阵发性心动过速、发热、低血钠、四肢瘫痪、声哑、构音障碍、排尿困难。脑电图显示广泛慢波,脑脊液蛋白增高。某女,28岁,因腹痛、停止排便、排气3天入外科。既往有3次“肠梗阻”史,且行一次手术治疗。此次经对症治疗好转,但出现发作性抽搐而转我科,后渐出现血压高,阵发性心动过速、发热、低血钠、四肢瘫痪、声哑、构音障碍、排尿困难。脑电图显示广泛慢波,脑脊液蛋白增高。查资料疑诊为急性间歇性肝性血卟啉病。该病多为20-40岁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腹部及神经系统三大症候群。下视丘受损可有低钠血症,颅神经受损出现声哑、吞咽困难。植物神经障碍可有高血压,偶有括约肌障碍。本例尿经加热后呈红色,后经协和医院复查而确诊。(大内科讨论) 我在某院神经内科进修时,曾收一年轻女性,因头痛、呕吐6小时急诊腰穿示血性脑脊液,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请科主任复作腰穿,也诊断此病。我检查发现其鼻腔与右耳道有血迹,头皮血肿,而推测为颅底骨折所致,经查X片证实,立即转入脑外科。 2003年5月6日刚上班,一对夫妇带一女生来看病。说她1日和同学去植物园玩,可能受凉,次日高烧去某大医院,查血 、照胸片排除“非典”,几天输液无效,今晨更高。我听诊闻及左上肺少许湿罗音,胸片左上肺大片阴影,高度疑诊”非典“立即收隔离病房,次日确诊转小汤山医院。2008年9月,某男,56岁,因右上胸痛、憋气,在某院按冠心病治疗一个月无效。心绞痛发生在右上胸少见,疼痛规律不符,可除外此病。胸部CT诊断为纵隔肿瘤,收外科治疗。我体会正确诊断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即医生的知识水平、临床资料、思维方式以及临床经验。显然与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认真检查有关。 会科研首先要有科研兴趣,培养提高科研能力。选课题无非是做有心人,自己找或主动争取(申请项目),参加国内外协作。当然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73年听了一次超声治疗脑血管病的学术报告,但讲者未作实验研究,不知道超声照射头部多长时间、多大剂量是安全的。为此,我们进行了“超声照射家兔头部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1.5瓦/c㎡ 60次内是安全的,强度大、时间长可致脑细胞轻度水肿,血管周围胶质细胞浸润,此文在全国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亦被收入“超声治疗仪”一书。北京评剧演员新凤霞因脑出血后遗症看了该书专程从北京来洛阳治病,家人背着入院。3个月后出院时可自行走出北京站,并开始了病后十年第一次清唱。来信感谢又给照片留念。1979年一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无意中观察到患侧腋温比对侧高0.5℃,这是偶然现象还是具有某种规律性?于是对病房有关病例进行观察,大部分均如此。就随即进行了人体双侧腋温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先后得到了张孝骞与邝贺龄教授支持,也发表了两篇论文。来院后面对冠心病、心肌炎、 - 受体功能亢进症的病人如何鉴别感到困惑,当时无心脏超声,就利用心功能测定仪,观察几种主要参数在上述疾病中差异,统计发现冠心病早期主要是舒张功能受损,心肌炎主要是收缩功能下降,而 - 受体功能亢进症均无改变,对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曾发表于航空医药杂志. 近二十年来,我和张进虎、郑志荣、王志兴等人先后参加大型国际课题的研究,如PROGRESS、 ADVANCE、 HYVET与八五,十一五课题等研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资料质量高,获得国内外同行好评。曾三次应邀出席国际学术会,为国争光、为医院添彩、为患者造福。(唯一的二甲医院) 要撰写学术论文,只会看病,不会发表与交流论文的医生,不算一个合格的好医生。尽管搞医学研究,容易发表论文,然而即使仅仅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只要做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资料,也可撰写论文,如个案报道、误诊分析、经验总结、文献综述等等。四十多年来,我发表交流了50余篇论文,多数出于临床实践,如:《发热》、《心律失常》、《非梗塞性Q波》、《肺部球形病灶正确诊断策略》、《高血压诊治新进展》、《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等。当然首先要做有心人,抓住有意义的病例,如83年在朝阳医院内科进修期间,仅内科急诊室每天死亡2-3例,2年1000多例,如能分析总结很有意义,国外一般无如此多病例。我利用一个多月业余时间整理、分析、统计、处理,与朝阳医院王大夫书写成文《1012例急诊死亡分析》,发表在《北京医学》与《英国复苏杂志》,该文成为1986年朝阳医院晋升三甲时唯一一篇在国外发表的文章。 做一名好医生,外语水平要高,这是显而易见的,总体来讲西方医疗技术发展快,医学研究水平高,要学习交流、参加国际会议、发表论文,没有较高外文水平将寸步难行。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要我参加芬兰会议,因口语不好而未能成行。协作精神好也是不可少的,医疗是集体劳动,特别是疑难复杂操作,个人无能为力。医生技术水平再高,离开护士、医技人员协助、支持也难以奏效。我院参加的大型国际科研,如没有检验科、眼科、护士协助就不可能顺利完成。 最后成为一名好医生,一定要有一个好身体,这是最基本的条件。绝不能“雄心万丈,躺在床上”。五十年代,北大、清华就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40年而锻炼身体”。几十年来我一直注意锻炼,因而很少感冒、发烧,且精力充沛。医者身体好也是本人治病、养身有效的佐证。 年轻的同道们,人总是要有一定精神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前进动力。学习的自觉性、持久性来源于强烈的进取精神及事业心;来源于高标准、严要求;来源于医德高尚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来源于剧烈的市场竞争;这样才能主动积极、持之以恒、永不自满、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