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说,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构,类似军队或是公安部门。当他们发现有外来入侵者或机体内代谢过程中出现异己者,就会攻击它,消灭它,保护人体的安全。当免疫系统发生故障时,会错误地把人体自身的一些正常的组织器官当成异己者,进行攻击,导致自身的损伤。因此免疫紊乱是导致风湿病的根本原因。并不仅是天气单因素造成,也非免疫能力低下。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某些疾病或药物病理性损害骨代谢所诱发的骨质疏松,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肾脏疾病、消化道疾病和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引起的骨质疏松,可由一种致病因素或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如下:(1)内分泌代谢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功能减退、非正常绝经、垂体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糖尿病、慢性肾病所致的肾性骨营养不良、慢性肝病等。(2)骨骼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转移瘤、淋巴瘤、贫血等。(3)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4)营养因素由于各种胃肠疾病和营养性疾病所致的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D缺乏,胃肠吸收功能障碍致钙、蛋白质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等。(5)药物因素糖皮质激素、肝素、抗惊厥药、抗肿瘤药、抗癲痫药、甲状腺激素、免疫抑制剂、性腺功能抑制剂等。(6)制动性(废用性)因素长期卧床、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所致的瘫痪、骨折后制动、航天失重等。
脊柱骨关节炎可引起椎间盘脱出、椎体脱位和椎小关节较大的骨赘形成,当这些改变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或脊髓时就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椎动脉受压可出现眩晕、视野缺损、共济失调等;神经根受压引起支配区域肢体的疼痛、麻木、反射减弱及肌肉痿缩;严重受压时可致偏瘫甚至截瘫;偶见颈椎前缘的大骨赘引起吞咽及呼吸困难。
男,65岁,一月前于我处就诊,该患年轻时长年处寒冷潮湿之地工作,日久渐觉下肢发凉疼痛,因治疗及时而很快痊愈。今年冬,因未注意保暖,致旧疾复发。不仅两下肢发凉疼痛,而且足趾周围皮肤冰冷发紫,部分皮肤紫黑。曾经中西医治疗无多大起色。来诊时症见行动迟缓,畏寒乏力,纳谷不馨,大便稀薄,双下肢冰冷疼痛,肤色青紫,肤阳脉未触及。舌淡胖,质有瘀斑,舌白滑,根黄腻。脉微细,沉迟无力。证属脾肾阳虚,寒凝血脉,络道痹阻。治宜温肾补脾,活血逐瘀,通脉疏络。方拟阳和汤加味7剂,水煎服。二诊:药后乏力及便溏好转,余症如故。拟上方合附子理中汤继进10剂,服半个月。三诊:上方加减进退共服二十余剂。畏寒消失,肢体转温,肤色微退疼痛减轻,知饥纳谷,大便成形。
甲状腺的高功能状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增加和自主神经系统失常,以Graves病最为常见。常伴有肌肉的病变,语言、吞咽困难,可合并甲状腺危象,导致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较多见,表现为上下肢带肌进行性无力、萎缩,还可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Graves 病发生在重症肌无力者仅有1%。甲状腺素过多使代谢加速,可因为骨吸收增加和负氮平衡引起全身性骨质疏松,出现骨痛症状。20%的患者出现肩关节周围炎。X线片显示指(趾)骨末端骨膜反应,骨膜下增生。1%的患者出现甲状腺杵状指(趾),发生机制不明。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及对症治疗,包括抢救措施。中西医证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病变。甲减在新生儿为果小病,成人为黏液性水肿,皮肤呈非凹陷性水肿,肌肉收缩和松弛均减慢,以肩背肌等近端肌肉为主,也可表现为强直、挛缩和疼痛。受寒及感染可诱发昏迷,严重时危及生命。黏液性水肿累及关节时患者出现对称性关节肿胀,疼痛通常较轻,伴有关节积液。膝关节最多见,手和足小关节受累时与类风湿关节炎症状相似。早期出现一种类似纤维性肌痛的综合征。
痛风性关节炎极易被误诊,国内一项资料统计,误诊率高达85%,专科门诊误诊率36%,非专科门诊误诊率94%。误诊率之高不能不引起重视,痛风性关节炎最常被误诊为以下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蜂窝织炎等病。痛风性关节炎有以下特征:(1)男性占78%~95%,35~50岁多发。近年来发病逐渐年轻化。未绝经的女性很少发作痛风。(2)关节炎下肢多于上肢,首发关节炎以跖趾关节多见,占50%-70%(3)急性关节炎常在夜间骤然发病,疼痛剧烈。(4)再次发作多为单关节或多关节交替发作。(5)不经治疗,约一周左右炎症可自行缓解,之后可反复发作,间歇期关节可完全恢复正常。(6)急性关节炎发作时,血尿酸水平一般増高(少数患者血尿酸水平可在正常范围),还有血尿酸降低的。(7)足量秋水仙碱可在24小时内控制痛风发作。
链球菌感染后综合征是指在急性链球菌感染的同时或以后2~3周内出现低热、关节痛抗O(AS0)效价升高,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增快等症候群。其诊断标准为:有咽炎、扁桃体炎、ASO效价升高等近期链球菌感染的证据,伴发热、乏力、关节痛并轻度红肿、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或CRP阳性。既往无风湿性疾病史。治疗上可给予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还可加用激素。患者在临床上此类疾病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具有游走性特点,一部分人怕风、怕冷,汗出,中医辨证治疗调和营卫,通络止痛,效果还是很好的。在门诊就诊的患者,有一部分属于此类患者,患者未意识到链球菌感染所造成的危害,但详细的追问病史,还是有据可循的。这类关节炎的预后还是很好的。
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均以关节受累为主,多伴有全身表现,但两者在许多方面有不同之处。如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发病较急,以膝、踝和肘等大关节的游走性红、种、热、痛为主;病程短、无晨僵;治疗后不遗留畸形;抗O(ASO)升高及类风湿因子阴性;关节X线片无异常。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年龄以中老年多见,发病较慢;主要表现为四肢大小关节对称性、进行性、畸形性病变,肿胀关节有时不伴红、热;晨僵明显,抗O(ASO)正常,类风湿因子可为阳性;如未及时治疗,关节X线片可出现骨质破坏和关节间隙变窄,关节也可发生畸形改变。因此,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关节疾病,治疗方法、病程和转归均不尽相同,所以对这两种疾病不要造成混淆。
放射学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因为所有强直性脊柱炎均有骶髂关节炎,且骶髂关节为本病最早受累部位,所以对怀疑有强直性脊柱炎者,应做骶髂关节CT。骶髂关节CT上可以表现为骶髂关节两侧的斑点状硬化、侵蚀、关节间隙狭窄,最后骶髂关节融合强直。虽然骶髂关节病变发生早,而且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但最为典型的X线表现是腰椎的竹节样病变,因此,腰椎的正、侧位片在这些病人不能省去。骶髂关节在平片\CT、放射性核扫描、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会提供很大帮助。强直性脊柱炎的血液化验常无特异性改变。虽然90%以上病人血清中HLA-B27阳性,但也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疾病活动期的病人大多血沉增快,半数以上的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和免疫球蛋白升高,因此可用作辅助指标来监测疾病的活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