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宫颈癌筛查不可少,每年应该检测一次 宫颈癌是迄今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明确病因的癌症。引起宫颈癌变的“元凶”是一种叫人乳头瘤的病毒。研究发现,在几乎所有宫颈癌病人的宫颈组织中,均可以找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存在。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数据均显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流行因素。可以肯定地说,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发生宫颈癌的必要前提条件,只有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才会有发生宫颈癌的风险。人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后,病毒基因可整合到宫颈的上皮细胞内,可能发生两种转归:对于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来讲,感染的期限比较短暂,通常在8~10 个月左右会通过自身免疫系统将病毒清除掉,也就是“一过性感染”。另一种结局是,机体免疫系统虽可识别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但无力将其清除,致使感染持续存在,进而引起宫颈细胞的增生、异型性变,最终发生癌变。然而,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不一定就会得宫颈癌。这是因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非常常见,特别是在性活跃年龄段的女性。多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以被机体免疫功能清除,所以这些感染是“一过性”的,并不引起宫颈病变。只有少数持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才会引起宫颈癌变。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到宫颈细胞的异型增生,再到侵润性宫颈癌,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一般要 5到 10 年左右时间。只有高危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才会引致宫颈癌,低危型感染极少引发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只是“带毒”状态,不能说必定发生宫颈癌。在临床检测中发现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并不等于可以诊断为宫颈癌。因为人乳头瘤病毒使正常宫颈细胞发展到宫颈癌,需要经历一系列转变过程。临床上通常以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来反映宫颈癌的演变与进展,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了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而宫颈非典型增生就是通常所说的宫颈“癌前期病变”。由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为侵润性宫颈癌,总的风险几率是 15%。一般来说,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时的程度越高,罹患宫颈癌的风险就越大。因此,要想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有性生活史的妇女,均不可避免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风险。因此,初次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不必过分紧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以掉以轻心,因为持续的感染或反复的感染,甚至同时感染不同型别的病毒,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将大大增加。造成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和宫颈癌前期病变的危险因素包括:(1)开始性行为的年龄早、生育早、多产。(2)初次性行为年龄在 18 岁以前,其宫颈癌的患病率比 20 岁以后者高 13.3~25 倍;初产年龄在 18 岁前比 18 岁后者高 3.2 倍。(3)性伴侣多。(4)男性伴侣性乱史或患有生殖器病毒感染等。(5)吸烟、不注意个人卫生、慢性炎症刺激、病毒感染等。预防宫颈癌,正确的做法是坚持进行规律的筛查。在美国,宫颈癌筛查时间是从女性开始性生活后 3 年左右,不晚于 21 岁,终止时间是 70 岁以后;要在 10 年内有 3 次以上满意而正常的细胞学检查。筛查间隔是,传统细胞学涂片检查每年一次;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法(TCT)每两年一次。30 岁后,连续 3 次正常者,可 2~3 年一次。结合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可减少宫颈癌漏检风险。
子宫颈息肉在已婚妇女中比较多见,是慢性宫颈炎表现的一种。来源于宫颈粘膜的息肉,表面有一层柱状上皮覆盖有丰富的微血管,因而颜色鲜红、柔软脆弱。轻轻触动就会出血,以至于经常发生感染而形成溃疡。另有一种来自宫颈阴道部分的息肉,表面由复层鳞形上皮所覆盖,由于间质内主要为纤维结缔组织所以颜色浅红,质较韧,基底较宽病位表浅。子宫颈是子宫下端的部分,其内腔呈圆筒形或梭形,称为宫颈管。它的上端为宫颈内口,下端为外口。宫颈管表面有一层粘膜,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使得颈管粘膜不断增生,堆积,并且从粘膜的基底层向宫颈的外口突出,从而形成了息肉。息肉的根部大多附着在宫颈管内或宫颈的外口,一般比较小,直径多在1厘米以下,单个或多个。也有较大者,直径可达数厘米,有蒂,随着生长而突出于宫颈口外。息肉小的,则仍留在宫颈管,仅微现于宫颈口。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比如长期炎症会容易导致宫颈息肉。宫颈息肉易被忽略因为 1/3以上的患者缺乏明显症状 ,只是医生检查时才发现 ,即使有症状大多也轻微 ,主要是少量点滴出血鲜红色 ,或在性生活后少量出血 ,有时被误认为是“回经”少数人的出血量可与月经相似部分患者平时可有黄色白带 ,多数有异味 ,或白带中带有血丝 ;还可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 ,未婚的患者多表现为阴道口有肿物脱出。极小的宫颈息肉常无自觉症状,大多在妇科检查时才被发现。息肉较大的,则容易出现血性白带或接触出血的症状,特别在性生活或排便用力后,可以发生少量出血。这些症状与早期的宫颈癌很相似,应该及早检查及时治疗。宫颈息肉本身若是蒂浅做阴道镜下摘除,若深最好是在宫腔镜下切除,术后再根据病理和激素变化给予药物调节。若伴发有炎症时先要控制感染;出血时则以止血为主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息肉。虽然罕有癌变的,但癌变率亦在0.2%~0.4%,对于年龄超过45岁,尤其是更年期前后患有宫颈息肉的手术切除后应将息肉送作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征象就要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此外本病容易复发手术后应定期复查每三个月复查一次。
绝经期后出血或出现血性白带,在排除宫颈癌和阴道炎后,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而施行刮宫术。 子宫内膜癌占女姓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发病率逐年上升。遇到下述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做子宫内膜检查。 1.绝经期后出血或出现血性白带,在排除宫颈癌和阴道炎后,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而施行刮宫术。 2.年过40岁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虽经激素治疗仍不能止血,或一度止血后又复发者。 3.年龄较轻,但有长期子宫出血不育者。 4.阴道持续性排液者。 5.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出血的患者。或阴道涂片屡次发现恶性细胞者。 子宫内膜癌发展较慢,转移也以直接侵犯为主,所以治疗效果比较好,手术治疗颇能奏效,有的要加用放射治疗。非早期(原位癌或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晚期病人,也可应用激素。但应注意,子宫内膜癌和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所以应用雌激素要小心。
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宫颈癌的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以下10类人,你只要避免如下情况的发生,就可以远离宫颈癌。 (1)、初次性交年龄低的女性; (2)、其男性性伴侣有宫颈癌性伴侣的女性; (3)、有多个性伴侣或性交过于非常频繁者; (4)、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女性; (5)、吸烟的女性; (6)、有过宫颈病变,如患有慢性宫颈炎不及时治疗、生殖道恶性肿瘤病史的女性; (7)、曾经患有或在患有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女性; (8)、现在或以往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女性; (9)、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女性; (10)、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尤其是多种性传播疾病混合存在的女性。 以上这10种情况就是宫颈癌的高发人群,因此要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才能有效的避免宫颈癌的发生。宫颈癌从早筛早治到早防1.女性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明确关系。2.宫颈癌存在较长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同时早期宫颈病变的治疗效果远比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好得多。宫颈浸润癌的五年生存率是67%,而宫颈原位癌则几乎达100%。因此,宫颈癌的筛查和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3.宫颈癌筛查包括常规妇科检查、宫颈刮片检查、宫颈HPV检查及阴道镜检查。上述检查最好每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