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儿童白内障术后为啥要配眼镜?因为咱们天生的眼睛里的晶体没有了,无晶体眼缺少一个晶体,而人工晶体也不能像自己的晶体那样能够变形来调节看远看近的焦点,要靠眼镜来帮忙调节。二问怎么配眼镜?无晶体眼:一般验光是一个高度的远视眼镜代替自己的晶体的度数。此时一般宝宝是因为比较小,所以没有一期植入人工晶体。理论上需要二副眼镜,一副看远(就是验光度数),一副看近(在看远度数的基础上加上+300度)。但是由于宝宝比较小,来回换二副眼镜比较麻烦,而且这时候的宝宝主要以看近为主(看近促进视觉的发育),再者宝宝生长快,每三个月可能就会换一副眼镜,而此时这个高度数的眼镜价格也很不一般,考虑到这三个因素我们一般优先配看近的眼镜。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少附加的度数,达到中距离清楚,方便宝宝活动。再大一点有阅读和上课需求的时候就要配成二副眼镜啦。人工晶体眼:人工晶体眼本身不能调节。我们植入时设计的度数一般是按照看远清楚设计的,那看近就需要戴+300度的眼镜。但是由于孩子本身的原因(检查时配合不到位,眼球震颤)导致一定程度的计算误差,术后还会有一定的屈光度(远视、近视、散光),这时候需要配二副眼镜:一副看远(就是验光度数),一副看近(在看远度数的基础上加上+300度),为了方便可以配成双光镜(就上半部分看远,下半部分看近的镜片)。很多孩子看远视力也还行,就会不愿意戴看远眼镜,但是看近时会喜欢戴看近的眼镜。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近视飘移,此时又会表现为看远喜欢戴眼镜,看近不需要戴眼镜的状态。也有的孩子有残余的调节力,一副眼镜就能满足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三问儿童为啥不用多焦点人工晶体?因为儿童还在生长,眼轴还在增加。即使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也会随着眼轴的增加,近点前移,慢慢的就没有多焦点的作用啦。而且儿童术后后发障,人工晶体移位的发生率较高,也会使多焦点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青光眼是一组以进行性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丢失及由此引起的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预计2020年全世界青光眼患者人数约为7600万,2040年则可达到1.118亿。2020年,我国有2100万的青光眼患者,产生近630万盲人及超过1000万的视觉残障人士,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通过手术降低眼内压是进展期青光眼以及药物不耐受的青光眼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传统的小梁切除术和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作为主要的青光眼外引流手术,具有很好的降眼压效果,但存在滤过通道瘢痕化影响手术成功率、滤过泡相关并发症,以及眼表损伤等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青光眼微创手术发展迅速,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相较外引流手术,很多微创手术更注重于不依赖滤过泡的生理性房水引流途径的恢复或重建,被称之为青光眼内引流手术。其术后降眼压效果不依赖于滤过泡,避免了滤过泡相关并发症,内引流手术日益得到青光眼医生的关注,并成为未来青光眼手术研究的热点。目前几乎所有青光眼内引流手术都依赖于房角的开放,因此主要应用于各类开角型青光眼。而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尤其是各类难治性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尚缺乏理想的内引流手术。闭角型青光眼房水引流的主要阻力位于关闭的房角处,理论上,小梁网后的房水引流通道保持完好。这一特点为闭角型青光眼内引流手术的设计提供了解剖基础。“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通过切除局部小梁网(或深层角巩膜缘组织)和周边虹膜实现不依赖于房角开放状态的前房与schlemm管直接沟通,达到房水内引流的目的。该术式保留了粘小管成形术内引流和非滤过泡依赖的特点,同时通过紧密缝合巩膜瓣,大大降低小梁切除相关的低眼压、浅前房等并发症,降低滤过泡相关的术后并发症和眼部不适,降低了小梁切开术术后的前房出血房角粘连的并发症。自2015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梁远波教授实施首例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以来,目前全国各地眼科医院已完成逾600例手术,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外伤房角后退性青光眼、青睫综合征继发青光眼、ICE综合征继发青光眼等多种青光眼类型中均取得较好效果,且未见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为各类难治性青光眼提供了新的可选择的治疗方法。目前通过已经完成的近460例穿透性粘小管成形术,临床观察发现该术式在多种类型青光眼患者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在最长的患者已经随访60个月,术前平均眼压37.2±11.5mmHg,平均青光眼用药2.7±1.3种,术后6月平均眼压16.8±6.2mmHg,术后6月平均青光眼用药0.4±0.9种,术后并发症较小梁切除术也大为减少,累积成功率在术后2年至术后5年稳定在78%左右,证明这种手术方式在多种类型青光眼患者上是有效可行的,远期成功率高且稳定。
2005年,APROP (Aggressive Posteri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这个术语作为ROP的一个特殊形式被创造提出是R-ICROP(revisited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的一部分,“一次就诊即可诊断,不需要随时间推移进行评估”。临床特点:发生在后极部,通常位于I 区或者Ⅱ区后部,进展迅速、常累及4个象限,病变平坦,嵴可不明显,血管短路不仅发生于视网膜有血管和无血管交界处,也可发生于视网膜内;病变可不按典型的1至3期的发展规律进展,严重的“附加病变”,迅速进展至视网膜脱离,虹膜可有新生血管,瞳孔散不大,常发生在极低体重的早产儿。因此:APROP:早发现、早治疗、勤复查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 2014年)1.出生孕周和出生体重的筛查标准:(1)对出生体重<2000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2)对患有严重疾病或有明确较长时间吸氧史,儿科医师认为比较高危的患者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2.筛查起始时间: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l ~32周开始。3.干预时间:确诊阈值病变或1型阈值前病变后,应尽可能在72 h内接受治疗,无治疗条件要迅速转诊。4.筛查间隔期:( 1) I 区无ROP,1期或2期ROP每周检查1次;( 2) I 区退行ROP,可以1—2周检查1次;( 3) Ⅱ区2期或3期病变,可以每周检查1次;(4) Ⅱ区1期病变,可以1~2周检查1次;( 5)Ⅱ区1期或无ROP,或Ⅲ区1期、2期,可以2—3周随诊。5.终止检查的条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终止随诊:( 1) 视网膜血管化(鼻侧已达锯齿缘,颞侧距锯齿缘1个视乳头直径);( 2)矫正胎龄45周,无阈值前病变或阈值病变,视网膜血管已发育到Ⅲ区;( 3) 视网膜病变退行。APROP典型图片,来自Andrés Kychenthal B. Paola Dorta S.Editors的书《Retinopathyof PrematurityCurrent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女BW1900gGA33W+6PMA38W双眼眼内注药术后79天一个幸运儿!!!宝宝生活不受影响。
女,GA 28W+6BW 1000gPMA 34W+6第一次查眼底:视网膜血管细,刚过1区,建议1周复查因为疫情未去复查PMA 40W+6第二次查眼底:右眼视网膜全脱离,左眼视网膜全脱离到我院查眼底,PMA 42W+2结局:PMA47W+2右眼全视网膜脱离,左眼部分视网膜脱离,仅后极视网膜在位谁之过???
3期2期1期先天性纤维血管瞳孔膜,也称先天瞳孔虹膜晶体膜,是瞳孔残膜的一种,单眼发病,自虹膜瞳孔缘伸出白色机化膜,较韧,遮盖全部或者部分瞳孔,同时可能伴有虹膜周边牵拉,房角发育异常,晶体往往是透明的。病情可能会进展,导致眼压升高。早期手术可以改善视力,防止眼压升高。
北京儿童医院能够开展人工玻璃体植入术啦,这是重度视网膜脱离患儿眼球摘除前一个新的选择
今天接诊第四例水弹枪击伤眼球导致前房出血的孩子,仅仅二天时间就接诊四例,不仅着急,马上百度了一下水弹枪的威力,不看则已,一看吓一跳:https://www.sohu.com/a/230465645_404517 厦门日报记者亲自测试:记者分别购买了3把不同威力的水弹枪: 手枪型玩具(以下简称玩具手枪) 仿加特林机关枪型玩具(以下简称玩具“加特林”) 仿M4冲锋枪型玩具(以下简称玩具M4)3把水弹枪的射击距离均在14米以上。一开始,记者选择威力最小的玩具手枪,在1米开外朝A4纸射击。仅发射了3发子弹,A4纸就被打穿。然后,记者使用威力中等的玩具“加特林”射击苹果,子弹很快致使苹果凹陷;连续射击约30秒后,苹果被打穿了。换成玩具M4再试一次,苹果没几秒也被打穿了。同样,鸡蛋也能轻易地被玩具“加特林”打碎。最后记者用玩具M4进行射击试验:在1米开外射击黄瓜,子弹快速飞射出来,黄瓜瞬间就被打断。虽然我没有机会亲自测试,但是我相信水弹枪确有如此威力,因为这四个被水弹枪击中眼球的孩子无一例外都前房出血了,一个眼压升高,瞳孔不圆,视网膜有小片出血。虽然这在眼外伤里面还不是最严重的,但是仍然有可能损伤视力,甚至需要手术治疗。夏季来临,疫情期间不能上学,相信孩子们不在楼下疯跑确实是在家里待不住了,但是请孩子和家长注意安全:第一,玩水弹枪时要戴护目镜;第二,不要近距离射击;第三,不要对着人射击。可以拿一个物品做射击目标,比赛一下射击的准确性,戴好防护目镜,万一打偏也能不至于受伤。还有水弹一定要多泡泡,泡软后威力会小一些。眼球一旦受伤,要尽快到医院就诊,疫情期间做好防护,前房出血后要少活动,卧床休息,避免二次出血,如果眼球胀痛,眼压高及时到医院用药,必要时及时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