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胸痛很常见,困扰家长和医生双方。胸痛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且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据国外报道,胸痛的原因包括8大类50余种。不要说家长,就是专科医生想在短时间内做出精确的诊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童胸痛最常见的3个原因是:肋软骨炎、胸壁骨骼肌肉创伤和呼吸道疾病。这3种情况占全部病例的45-65%。心脏病引起的胸痛可能性很小,约占全部病例的4%以下。心理性因素造成的胸痛,很少在12岁以下的儿童中见到,12岁以下的男孩中就更少见。肋软骨炎在女孩中多见,胸壁一侧疼痛,集中于胸骨和肋骨结合处。注意:胸骨和肋骨结合处出现梭形、柔软的肿块,就很可能是Tieize综合征(一种特殊的肋软骨炎),请及时就诊。胸壁创伤可以发生在体育运动、打斗、意外之后,或者干脆是由于咳嗽导致胸壁肌肉的过度收缩所致。剧烈运动和外伤史往往能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呼吸道疾病可以占儿童胸痛病例的1/5,炎症、胸膜刺激或者气胸都会产生疼痛,体检时存在啰音,深度呼吸会加重疼痛。注意:此时需要进行胸部X线检查。心源性胸痛比例不高,但很复杂,心脏缺血、感染、心律失常都可能引发疼痛。疼痛部位可以在心前区、胸骨下、颈部、下颌、手臂、后背或腹部。疼痛更多地被描述为压迫、窒息或压榨感。注意:这种情况下,至少需要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等检查的结果才能够综合判断。孩子的胸痛对于家长来说不是小事,有时候即使找不到特定的病因,让家长知道心脏不是胸痛的原因对于缓解焦虑情绪来说,就已经非常重要。
心肌致密化不全,又叫左心室致密化不全、左心室高度小梁化或海绵状心肌。正常胎儿于妊娠第1个月心室肌的疏松网状结构发生正常致密化,如果子宫内的致密化过程停止,则引起本病。儿童和不同年龄段的成人都有报道本病。超声心动图特征是左心室壁节段性肥厚,包含2层:一层菲薄的致密脏层和一层极度增厚的非致密心内膜,后者小梁结构突出,伴有深凹陷。下壁和侧壁的心尖和心室中段最常受累。本病均累及左心室,可伴有右心室受累,导致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不全,临床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常不伴有先天性心脏畸形,但可存在病理性面容。1/4的病例有家族性发病史。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其次是血栓栓塞、室性心律失常和W-P-W预计综合征。即使治疗恰当,病情也会不停进展。治疗措施主要是抗心力衰竭,如应用洋地黄、利尿剂、ACEI,还包括口服抗凝剂、植入ICD和心脏移植。本文系季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面对患儿家长的这个问题,有时候真的很难一两句话解释清楚。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原因很多:体内基因自发性突变;从父母遗传来的基因突变;外部或环境影响导致的变化;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事实上,两个不同孩子患上相同的心脏病,他们的病因可能完全不同。 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单独的心脏疾病,也可能导致包含心脏病的综合症,这种综合症会从不同方面影响身体、身体的各个器官和功能。有些情况下,心脏病可能是病人患上某种综合症的第一征兆。因此,如果孩子患有心脏病,应确定孩子是否患上某种综合症而心脏病只是此综合症的一部分。比如唐氏综合症,是由于一条额外的21号染色体导致的,即出现了3条21号染色体,因此也被称为21-3体综合征。三体变异是由于细胞分裂出现错误而导致的。唐氏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伴随发生的先天性心脏缺陷是房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法洛四联症、主动脉弓中断、室间隔缺损。 先心病患者的同胞和子女中,先心病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10~14倍;若父母健康,第1个孩子患有先心病,第2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1~6%;若父母健康,连续2胎皆为先心病者,再生先心病患儿的可能增至10%;若第1个孩子患病,父母任何一方也患病,第2个孩子患病危险增至3~18%。 总之,遗传只是先心病病因之一,而且机制也并未彻底为人们所认识。
临床上,经常遇到忧心忡忡而来患儿家长,因为健康体检过程中被告知发现“心脏杂音”,怀着忐忑的心情来让我做出“判决”。其实,心脏在没有结构异常的情况下,也会存在杂音,而且在儿童中更常见。80%以上的儿童在幼年时有过心脏杂音。这些杂音又称功能性杂音(或生理性杂音、无害性杂音),孩子在运动后、情绪激动时或发烧时,杂音会更明显。 辨识这些杂音唯一的方法是在儿科心脏专家的指导下多次听诊,并结合心电图、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判断。如果孩子伴有临床症状、杂音较响或向身体其他部位传导、有青紫、伴有心电图或胸片的异常等情况出现,应该警惕是否是病理性的杂音,以免延误治疗。本文系季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1. 非青紫型先心病不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出院后应坚持服药1个月帮助心功能恢复,1个月复查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可停药。2. 非青紫型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建议服药3个月,出院时带药1个月。用完1个月药量到医院复查用药情况,并根据康复情况调整药量继续用药。3个月后复查时可根据情减停或继续用药。3. 青紫型先心病患儿,术后恢复比非青紫型慢,至少服药3个月,出院带药1个月。1个月复查时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药量继续用药,3个月复查时可根据情况减停或继续用药。4. 进行过双向Glenn、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体肺分流术的患儿,术后需小剂量阿司匹林,不能擅自停药,何时能停药需咨询专业医生。本文系季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日常诊疗过程中,打疫苗的问题非常普遍,也着实困扰很多家长。建议大家掌握几个原则:1、简单先心病患儿一般可按计划接种;2、反复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喂养困难、体重不增的患儿,应该警惕是否合并免疫缺乏,患儿接种减毒疫苗,如脊灰糖丸、麻疹疫苗、卡介苗等时应警惕;3、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建议术后3个月开始进行预防接种;4、接种前2周内如发生明显发热、腹泻、皮疹等时,应推迟接种,避免和正常的预防接种反应相混淆;5、常规免疫接种的禁忌证包括: ⑴免疫缺陷、恶性疾病(肿瘤、白血病)及应用放射治疗或抗代谢药而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者,不能使用活疫苗; ⑵接种对象正在患有发热或明显全身不适的急性疾病,应推迟接种; ⑶以往接种疫苗有严重的不良反应者,不应继续接种; ⑷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如癫痫、婴儿痉挛等,不应接种含有百日咳抗原的疫苗。本文系季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术后3个月内不建议接种疫苗。国家规定的儿童基础免疫疫苗可以按顺序后延:如白百破、脊髓灰质炎糖丸、麻疹、风疹、腮腺炎、乙肝疫苗等。其他按季节、流行病学因素需要接种的疫苗,如乙脑、流脑、流感、甲肝等疫苗也尽量延后至术后3个月后。接种后若出现高热、呼吸心率增快,应及时与当地儿科医生联系,说明作过心脏手术,正在服用何种药物,必要时予以对症治疗。
各位宝宝的家长: 您的宝宝如果符合下述情况之一者,请留意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情况! 建议您咨询儿童专科医院的先心病专科门诊医生,以获得专业的解答。反复发作肺炎,原因不清者;口唇、甲床青紫者;婴幼儿体检发现心脏杂音,不予免疫接种者;孕妇产检时,发现胎儿心脏异常者;持心脏超声结果,来院咨询者;不明原因胸闷、心慌者;游戏、运动时突发异常者,如喘憋、蹲踞、猝倒、晕厥等;曾接受心脏手术或介入治疗,随访复查者。
1. 首儿所心脏外科其中设计床位21张,其中一、二级监护床位15张。心脏外科、手术麻醉、体外循环、术后监护、术前诊断团队齐全,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实力雄厚,手术创伤小、畸形矫治成功率高、并发症少。2.心脏外科依托首儿所心内科、呼吸、重症、新生儿、神经、肾脏、腔镜外科、麻醉、病理生理和遗传研究等优势学科,建立了先天性心脏病全方位综合治疗体系,形成了优于其它心脏中心的鲜明特色。对于合并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及骨骼畸形的患儿,我中心可通过一次麻醉,进行心脏及其它畸形的同期矫治,极大地降低了患儿的痛苦和住院时间。反复罹患呼吸道感染和小年龄低体重,是先心病手术的难点,我中心拥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挽救了众多被其他中心拒之门外的此类患儿。3.病区拥有相对独立、安静的住院环境,安排住院快,生活服务设施完善,交通便利,便于患儿及家长休养。住院患儿术前及术后均可由家长陪住,便于家长照料低龄患儿,尤其是哺乳期患儿;避免母子分离给患儿带来的焦虑情绪,使患儿更快适应住院环境。4.病区检查设备齐全、快捷,可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术前基本检查,并为复杂先心病患儿优先安排检查,安排手术快,住院时间短,减少了婴幼儿重症患者术前院内交叉感染机会及住院治疗费用。5.重症患儿家长可直接带孩子来心脏外科病房,由医护人员为您安排相关检查,避免等待检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命危险,缩短检查周期,减少患儿家长奔波之苦。6.为新生儿和重症患儿提供“绿色通道”,做到快速住院,快速检查,保证患儿得到及时救治。7.2岁或以上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等简单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入院3个工作日内手术,术后1周左右出院。8.出院前为家长提供全面和细致的医疗知识宣教,出院后长期接受电话随诊,将治疗延伸至院外,最大程度地为患儿的医疗安全提供支持,使家长能安心出院。
在这个国际评估者盲的随机对照、等效性试验中,研究人员招募了妊娠超过26孕周且60孕周以下出生的婴儿,并且这些婴儿进行过腹股沟疝修补术,这些婴儿来自于澳大利亚、意大利、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和新西兰的28家医院。 这些婴儿被随机分配(1:1),以接受清醒的局部麻醉或七氟烷基全身麻醉。基于网络的随机化的两个或四个块完成,并在出生地点和孕龄进行分层。如果他们存在神经损伤危险因素,则这些婴儿被排除在外。 该研究的主要成果将是在5岁时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测验量表第三版(WPPSI-III)全量程智商得分。次要结果是在2岁时评估的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III复合认知得分。该分析是根据每一个协议调整了出生时的胎龄。平均五分(1/3 SD)的差异预定义为临床等效界。 在2007年2月9日和2013年1月31日之间,363名婴儿接受清醒局部麻醉,359名婴儿接受全身麻醉。清醒局部麻醉的238名婴儿的结果数据可用,全身麻醉组的294名婴儿的结果数据可用。 在按照每协议的分析中,清醒局部麻醉组的认知综合得分(平均[SD])为98.6(14.2),全身麻醉组为98.2(14.7)。组间平均值是相等的(清醒局部麻醉减去全身麻醉为0.169,95%Cl为2.30 2.64)。全身麻醉组的中位时间为54分钟。 对于这个次要的结果,研究人员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与局部麻醉相比,在婴儿期只需不到1小时的七氟烷麻醉会增加2岁时不良神经发育结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