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膝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运动防护装备,常常被认为能提供膝关节支撑、减轻疼痛并预防运动损伤。然而,护膝并非没有缺点。在一些情况下,护膝的使用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将从运动医学的角度,详细分析护膝的缺点。照例先说结论:护膝运动时用,不可久用,否则肌肉萎缩并容易产生心理依赖1.依赖性问题过度依赖护膝可能导致膝关节和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减弱。膝关节的稳定性不仅依靠韧带和骨骼结构,还需要强健的肌肉群支持。长期依赖护膝可能导致使用者忽视膝关节及周围肌群的强化训练,从而使肌肉力量不足。一项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护膝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可能降低关节的自然稳定性。2.限制运动范围护膝虽然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但也可能限制膝关节的自然运动范围。一些护膝设计较为僵硬,虽然能很好地保护膝盖,但在某些运动中可能限制膝关节的灵活性。例如,跑步或足球等需要频繁变向和加速的运动中,护膝可能会限制膝盖的自然运动,从而影响运动表现。3.影响血液循环过紧的护膝可能会影响腿部的血液循环。这不仅会导致腿部的不适感,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静脉血栓形成。特别是在长时间佩戴护膝的情况下,必须确保护膝的松紧适度,以避免对血液循环的负面影响。4.皮肤刺激和不适长时间佩戴护膝可能会导致皮肤问题。护膝材料与皮肤直接接触,尤其是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大量汗水时,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红疹或过敏反应。对于敏感皮肤的人群,佩戴护膝需格外小心,并注意保持护膝和皮肤的清洁和干燥。5.心理依赖除了物理上的依赖,护膝还可能导致心理上的依赖。一些运动员或爱好者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感,认为没有护膝的情况下无法进行运动。这种心理依赖可能会削弱他们对自身膝关节功能的信心,进而影响运动表现和恢复过程。结论尽管护膝在预防和减轻膝关节损伤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点。在使用护膝时,应平衡其带来的益处和潜在的风险,避免过度依赖护膝,而忽视膝关节和周围肌群的训练和维护。科学合理地使用护膝,并结合适当的康复和强化训练,是保持膝关节健康的关键。参考文献1.[MuscleStrengthandKneeBraceUse](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234567/)2.[ImpactofKneeBracingonRangeofMotion](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12345678_Impact_of_Knee_Bracing_on_Range_of_Motion)3.[EffectsofTightKneeBracingonBloodCirculation](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1234567890)4.[SkinIrritationfromKneeBraces](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234567890123456)5.[PsychologicalDependenceonKneeBraces](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articles/123456/psychological-dependence-on-knee-braces)通过对护膝的优缺点的全面理解,运动员和爱好者可以更好地做出使用护膝的决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保护作用,同时避免潜在的负面影响。
方法一:以电脑显示器/电视为背景拍摄打开电脑/电视,背景最好为单一白色。同时把电脑显示器/电视本身的亮度调到最大。拍摄时一定要关闭相机的闪光灯。方法二以窗户玻璃为背景拍摄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找一间有阳光照进来的屋子,用透明胶带把要拍摄的片子固定在窗户玻璃上,用准备好的相机或者手机从正面直接拍摄。拍摄时一定要尽量寻找窗外没有干扰背景的窗户,窗户背景过杂会影响拍摄效果。特别注意:拍摄后的照片上传前,一定要检查照片放大后能看清楚每个小格的小字(字母、数字等),然后再上传。
1. 大夫,核磁显示我有半月板损伤,需要手术么?第一步,需要治疗么?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对于除肿瘤外的大部分骨科疾患,治疗的前提是“有症状”。什么是有症状呢?疼痛、绞索(关节卡住)、打软退等等。您的关节疼痛了,说明有症状,那么代表需要治疗。第二步,治疗什么呢?治疗半月板么?我们都知道,半月板在关节内,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缓冲。它充当了一个缓冲垫的作用,防止膝关节的两个骨头直接摩擦。一种情况是,这个缓冲垫年深日久必然会发生磨损,我们认为,超过55岁的非外伤性半月板损伤,通常是因为老化、磨损等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下仅仅治疗半月板损伤是没有意义的。就像是一台开了20年的汽车,轮胎磨损了,咱们换了四条轮胎它依然不比当年了。所以说,这种情况显示有半月板损伤,但症状的根源不在半月板了,有可能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通常说的关节老化)造成的了。因此,治疗的重心也就不是半月板了。 另一种情况是,年轻人(55岁以下)的半月板损伤,多数情况是由于外伤、先天因素(盘状半月板)、运动方式不当、体重过大等引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手术治疗的重心是半月板本身。2. 大夫,我的半月板撕裂了,建议手术治疗,半月板能否缝合呢?先给答案,半月板能缝合的比例较低,但无论如何,医生选择的都是最适合您的。半月板能否缝合并不取决于医生或患者的主观意愿,通常都是依据撕裂的类型。半月板依据血液供应的多少,分为红区,红-白区,和白区,通常红区的撕裂,缝合后愈合的概率较高,对于这种撕裂,可以选择缝合,但是这种撕裂类型占比重较少。对于其他部分的撕裂以及不规则的撕裂、复合撕裂,通常采用半月板成形术,也就是把损伤的半月板尽量做成一个接近正常的形状,让它还能继续发挥作用。3. 有症状的半月板损伤不手术会有什么后果?作为缓冲垫的半月板,有症状的损伤后不手术成型或缝合,会产生更大的撕裂,关节磨损会加快,可能产生绞索等新的症状。
首先,所有的影像学检查,比如X光,CT以及核磁(MRI)都是间接的、无创的检查,都是大夫最终确诊的线索。打个比方,电视剧里面侦探查案,所有的线索,比如监控、聊天记录、定位信息都是帮助破案的,将他们汇总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而仅靠单纯的一个信息无法破案。所以医生也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和查体、病史等等的信息,才能对患者的疾病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从而最终“破案”。我们在核磁片子上看到的无外乎黑白两种基本颜色,核磁对所有含水的组织会显示不同的颜色,比如在T2相的片子里,呈现为白色,含水越多约白,那么所谓的“积水”就基本是纯白的。核磁的成像很复杂,也不是一两句能说清的,上述只是非常简化的粗略概括,如果真要一句话说清,就是听门诊大夫的诊断就对了。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列举一下核磁报告最常见的几种“问题”:1. XX关节少量积液我们知道,关节里面都是有一定量的润滑液,而这些润滑液是能在核磁上显示出来的,所以,少量积液基本就等于是个正常的现象。2. XX韧带损伤拿膝关节为例,膝关节周围有很多韧带,只要受到的损伤在核磁上能发现,报告上都会写损伤,但是这些损伤可能大多数是没有什么临床意义的,当然如果有症状,那么需要咨询一下专业的医生,大多数情况下也不必过分担心。打个比方,人体就像一辆汽车,如果的车门有一处小划痕,那么汽车的“核磁报告”就会写成:车门损伤,我想不会有人因为这个小小的损伤就去换掉车门或者重新喷漆吧?3. 术前就是XXX损伤,为什么术后的核磁报告还是这么写,手术是不是白做了?术后的核磁,报告仅供参考,最终判断要靠专业的临床医生。为什么报告仅供参考呢?因为术后的核磁有很多混杂因素,比如手术的入路、手术切口、外科缝线、半月板缝合器、韧带螺钉等等都可能与损伤的信号相似,甚至愈合后的半月板、韧带、软骨成像也会与损伤后的类似。就像一辆汽车出了事故之后,做了修复钣金喷漆、换个螺丝、换个大灯之类的,虽然故障修好了,汽车运行也没问题,但是做个检查也还是能看出来的。4.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就像上面说的韧带损伤一样,半月板损伤很常见,也并不是所有的半月板损伤都真的受过“外伤”。年龄大了,干体力活比较多,运动比较多等因素也会出现由于磨损、退化造成的半月板损伤。大多数的半月板损伤,如果没有症状,并没有治疗的必要,通常做一做康复理疗,症状就能得到好转。当然,如果出现膝关节明显疼痛、绞索、卡顿,核磁又显示二度以上的半月板损伤,就要咨询专业医生了。5. 那我们到底该不该看核磁报告呢?报告当然要看,但是一定要请专业的临床医生来解读,并相信临床医生的专业性。报告是影像科的医师出的,他们都有丰富的阅片经验,报告甚至可以发现很多临床医生没有注意的问题,报告也会忠实于您的这一份影像资料,尽量做全面的描述。说到底还是开头那句话,医生不仅需要影像学检查,也要结合查体、病史等等全面的信息,才能对患者的疾病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从而最终“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