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式呼吸----可以锻炼呼吸肌,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还能镇静安神益智,调节睡眠,减缓焦虑。还能减少腹部脂肪。是一种简单易行又非常有效的锻炼方式。尤其适合慢阻肺,哮喘,慢性咳喘,失眠,焦虑,腹型肥胖患者。 要点:深吸慢呼,鼻吸口呼,腹部在动 体位:站、坐、卧、行皆可
寡谷精神爽,思多血气衰。少杯不乱性,忍气勉伤财。贵向勤中得,富从俭里来。温柔终有益,强暴必招灾。正直真君子,刁唆是祸胎。暗中休使箭,乖里带些呆。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衙门戒出入,乡党要和谐。安分身无辱,闲非口莫开。世人依此语,全福乐康哉!
癔症的临床表现(一)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分离性障碍,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部分或完全不相符合,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以下几种:1.意识障碍癔症患者的意识障碍包括周围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障碍。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又称意识改变状态,主要指意识范围的狭窄,以朦胧状态或昏睡较多见,严重者可出现癔症性木僵,也有的患者表现为癔症性神游;自我意识障碍又称癔症性身份障碍,包括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等,也较常见。2.情感爆发是癔症发作的常见表现,患者表现为在精神刺激之后突然发作,时哭时笑、捶胸顿足、呼天撞地、吵闹不安,有的自伤、伤人为人、毁物,有明显的发泄情绪的特征。在人多时,可表现得更明显,内容更十分丰富。历时数十分钟,可自行缓解,多伴有困难选择性遗忘。3.癔症性痴呆为假性痴呆的一种。4.癔症性遗忘又称阶段性遗忘或选择性遗忘,其遗忘往往能达到回避的目的。表现为遗忘了某阶段的经历或某一性质的事件,而那一段事情病人往往与精神创伤有关。5.癔症性精神病为癔症性精神障碍最严重的表现形式。通常在有意识朦胧或漫游症的背景下出现行为紊乱、思维联想障碍或片断的幻觉妄想以及人格解体症状,发作时间较上述各种类型长。(二)癔症性躯体障碍,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以躯体症状形式表现出来。其特点是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1.运动障碍较常见为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或阵挛、肢体瘫痪、行走恢复不能等。其中痉挛发作与癫痫大发作十分相似,但无口舌咬伤、跌伤及大、小遍失禁,持续时间也较长,抽动幅度大,多发生于有人在场时。局部肌肉抽动和肌阵挛与癫痫局部发作或舞蹈症十分相似,两者区别主要靠脑电图与临床观察。癔症性肢体瘫痪可表现为单瘫、截瘫或偏瘫,伴有肌张力增强或驰缓,无神经系统损害的体征,但病程持久者可有废用性肌萎缩。部分小孩患者可出现言语运用障碍,表现为失音、缄默等。2.感觉障碍包括感觉过敏、感觉缺失(局部或全身感觉缺失,缺失范围与神经分布不一致)、感觉异常(如咽部梗阻感、异物感,又称癔症球;头部紧箍感,心因性疼痛等)、癔症性失明、癔症性失聪等。(三)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或称癔症的集体发作。多发生在共同生活、经历和观念基本相似的人群中。起初为一人发病,周围目睹者受到感应,在暗示和自我暗示下相继出现类似症状,短时内爆发流行。这种发作一般历时短暂,女性较多见。其他还有赔偿性神经症、职业性神经症等,有人认为也属于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癔症的诊断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2.有下列表现之一可诊断:癔症性遗忘、癔症性漫游、癔症性双重或多重人格;癔症性精神病、癔症性运动和感觉障碍、其他癔症形式。3.其他症状妨碍社会功能。4.有充分根据排除器质性病变和其他精神病。
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85岁高龄而终,其实也是一位养生家。可以用诗来体会陆游的养生智慧:秋风弃扇知安命,小柱留灯悟养生他认为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有个极限,就像菜油灯内的油量有个燃烧极限一样。如果大喜大悲,酗酒纵欲,暴饮暴食,毫无节制,则如大柱留灯,很快就油尽灯干。如果情绪稳定,清心节欲,饮食清淡,保精育神,则如小柱留灯,虽不太亮却可节油。读书有味身忘老,病须书卷作良医陆游一生大多数时间都用于读书赋诗,他还将他的卧室起名为“书巢”。读书是“却老方”,作诗吟诗可以抒情开郁,使气血流畅,思维活跃,对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大有好处,现代医学称之“诗疗”。有哲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道德高尚的朋友谈话。法国图卢兹有个老年大学,座右铭是“停止学习之日,即是开始衰老之时。”志高心宽身康泰,童心不泯似童儿陆游淡泊名利,襟怀坦荡,心境平和,豁达乐观,保持一颗无忧无虑的童心,因而气血畅通,心身康泰,延年益寿。素食香茶粥养生,充足睡眠菊作枕晚年的陆游是个素食主义者,他认为素食可以洁净身心,有益健康,尤其喜欢食粥,又嗜茶,茶可以提神醒脑,消食助兴,有利身心。保持充足睡眠很重要,菊花枕可以醒脑助眠降压,特别适合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血压高的人群。气功按摩经脉通,洗脚梳发气血畅陆游受道家传统影响,时常静坐练气,养生健身,在家里专门腾出一间屋子进行打坐。还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睡前热水泡脚、晨起梳头的养生方法。现代研究证明梳头能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神经衰弱、失眠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有的人体态丰满,性格不紧不慢,动不动就出一身汗,这些人易患“三高”,随便吃点什么就会长胖;有的人,身材偏瘦,性情急躁,常常口舌生疮,或是大便干燥,却怎么吃也长不胖;有的人面部和头发总是油乎乎的,大便也时常解不痛快,肚子胀,粘马桶;还有的人,容易过敏,过敏性鼻炎,哮喘总是偏爱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我们每个人的体质类型不一样,中医把人分为九种体质,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 特禀质。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那么,你是哪种体质呢?判断出自己的体质类型后,日常调理应该注意哪些呢? 一、平和质 (A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二)调理方法: 起居调摄:起居顺应四时阴阳,劳逸结合。 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即可。 精神调适:心态平和,乐观豁达。 饮食调理:饮食有节制,不要常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 药物调养:不需。 二、气虚质 (B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劳,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 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二)调理方法: 起居调摄:夏避暑;冬避寒;防过劳。 体育锻炼:不宜剧烈运动,宜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精神调适:祛除杂念,少思虑,清净平和。 饮食调理:多食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等。少食空心菜、生萝卜等。 药物调养:成药玉屏风颗粒或黄芪颗粒。 三、阳虚质 (C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二)调理方法: 起居调摄:注意防寒保暖温,春夏养护阳气,少吹空调,多晒太阳。避免风、寒、雨、雪,注意足、背、肚脐部位的保暖。 体育锻炼:锻炼时间宜根据四时气候,选择气温舒适的时段。 情志调适:应保持沉静内敛,消除不良情绪。 饮食调理:平时可多食牛肉、羊肉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 药物选择:成方可选金匮肾气丸。 四、阴虚质 (D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 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 (二)调理方法: 起居调摄:夏应避暑,秋冬养阴。居室应安静。不熬夜,不剧烈运动,不在高温下工作。 体育锻炼:适合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项目。 精神调适:少思多做,心态平和,避免急躁。 饮食调理:多食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性温燥烈之品。 药物调养:常用方有六味地黄丸。 五、痰湿质 (E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二)调理方法: 起居调摄:远离潮湿;阴雨季避湿邪侵袭;多户外活动;穿透气散湿的棉衣;常晒太阳。 体育锻炼:因体形肥胖,易于困倦,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精神调适:易神疲困顿,要多参加各种活动,多听轻松音乐,以动养神。 饮食调理: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煎烤烹炸甜甜粘,勿过饱,可多食冬瓜等。 药物调养:代表二陈丸。 六、湿热质 (F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二)调理方法: 起居调摄:避暑湿,环境宜干燥通风、清凉舒爽。 体育锻炼:适合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精神调适:多参加团体性活动,放松身心。 饮食调理: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的食物。 药物调养:代表方为二妙丸或四妙丸。 七、血瘀质 (G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心理特征:易烦,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症瘕及痛证、血证等。 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 (二)调理方法: 起居调摄:冬防寒。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劳逸结合。 体育锻炼:可参加各种舞蹈、步行健身法、徒手健身操等。 精神调适:情绪宜乐观平和,气行则血行,气血调和,血脉才通畅。 饮食调理:多食山楂、醋、玫瑰花等,少食肥肉等滋腻之品。 药物调养:代表成药血府逐瘀胶囊。 八、气郁质 (H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瘦者为多。 常见表现: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及郁证等。 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阴雨天气。 (二)调理方法: 起居调摄:居住环境以宽敞明亮,常开窗通风。 体育锻炼:不要总待在家里,要多参加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 精神调适:多社交活动、或参加公益性活动。 饮食调理:多食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 药物调养:代表成药逍遥丸或疏肝解郁胶囊 。 九、特禀质 (I型) (一)表现特征: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心理特征:随禀质不同情况各异。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五软、解颅、胎惊等。 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 (二)调理方法: 起居调适:居室宜通风良好。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可防止对尘螨过敏。 体育锻炼:适度身体锻炼,以舒适为宜。 精神调适:心态平和,乐观季节,有利于增强体质。 饮食调理:多食益气固表的食物,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等。 药物调养:代表方药过敏煎(银柴胡、防风、乌梅、五味子、甘草)。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由于大部分人都是多种体质的复合体质,临床判断和调适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具体请遵医嘱。
1、炎炎夏季,您是否开始变得口干、口苦、心烦意乱?四肢沉重,神疲困乏?皮肤油腻、湿疹、皮肤瘙痒?舌苔厚腻、口臭、食欲差,胃腹胀满、大便粘马桶? 2、为什么一到夏季,很多人就会有上述不适呢? 夏季气候炎热、多雨潮湿,中医“天人相应”观认为,夏季应心,人在这个季节更容易心火旺,心火上炎,表现出口干、口苦、口舌生疮、心烦意乱、失眠多梦,尤其心脏不好的人群,更容易烦躁不安、情绪激动,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脾虚有内湿的人群,更易感受外湿,四肢沉重、神疲困乏;湿阻脾胃,运化失常,就会舌苔厚腻、口臭、食欲差、大便粘马桶;皮肤出油多、湿疹、皮肤瘙痒都是湿热重的表现。 3、中医清心、祛湿能给您带来哪些好处? 中医清心,能够帮助人体心脏和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能够明显改善上述不适症状,有利于人体的阴阳平和、气血调畅。 4、那么如何清心、祛湿,有没有简、便、廉、验的方法吗? 春季我们已经推出过“调肝饮”,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强烈建议我们再推出一款适合夏季养生保健的茶饮方,为此经过精心配伍我们推出了“夏季清心饮”,此茶饮可以清心除烦、益气祛湿,重要的是口感还很不错。 组成:白茅根、佩兰、淡竹叶、太子参、麦冬、冬瓜皮等。
针灸:体针、耳针、皮内针、梅花针、电针、艾灸等,需医疗机构针灸专业医师实施;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简单易行。按摩:头部选印堂、太阳、风池等穴; 腹部选中脘、气海、关元等穴; 腰部选心俞、肝俞、肾俞等穴; 四肢选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具体手法需经按摩专业医师指导。刮痧:头颈部: 太阳穴、额旁、额顶带后1/3,顶颞后斜下1/3 ( 双侧) ; 胆经的双侧风池穴。奇穴--四神聪、安眠穴。 背部: 膀胱经--双侧心俞、脾俞、肾俞。上肢: 心经--双侧神门穴。下肢: 脾经--双侧三阴交穴。药枕:芳香中药,春季桑叶青蒿枕、夏季菊花蚕砂枕、秋季绿豆枕、冬季灯心枕。梳头:手指、木梳、牛角梳,梳叩结合,从前往后,从左往右。气功:需专业人士指导。温水泡脚:睡前,配合足底按摩,涌泉穴。催眠疗法:需专业人士实施。音乐放松疗法:柔和的音乐、民俗音乐。精神心理治疗:消除焦虑、抑郁。
咳嗽是临床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咳嗽超过8周叫慢性咳嗽,慢性咳嗽也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很多患者缠绵难愈,严重影响了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药在这方面颇具优势。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中医治则理论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现代医学理念,我们不仅要重视慢性咳嗽发作期的治疗,更要重视缓解期、稳定期的防治,以防疾病复发,从而达到根治疾病和改善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具体预防措施如下:1.生活调摄:嘱患者注意气候变化,尤其冬春季,要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感冒;注意防雾霾防风沙,恶劣天气减少出门,必须出门戴口罩;戒烟,避免二手烟、三手烟;做饭带口罩,减少油烟刺激;避免其他异味刺激;保持居室干净卫生,空气清新流通;作息规律,劳逸结合。2.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积极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卫外功能,也有助改善肺功能,可以根据个人爱好选择气功、太极拳、八段锦、吐纳训练等,掌握简单易学的呼吸操、腹式呼吸。3.穴位贴敷及按摩:属寒性体质的可进行三伏贴、三九贴,尤其适合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体虚易感冒及鼻炎患者,可进行迎香穴保健按摩。4.灸法:选取大椎、肺俞、风门、膏肓等穴位,进行艾条灸,每日1次,每次5-10分钟,适合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变应性咳嗽患者;体虚易感冒者,可进行足三里艾灸。5.饮食宜忌:皆以清淡饮食为主;进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痰多者不宜食肥甘厚味及生冷,以免蕴湿生痰;风热、风燥、痰热、肺阴虚者,不宜食辛辣香燥之品及饮酒,以免伤阴化燥助热;气道高反应者,不宜辛辣、寒冷、刺激性食物;脾虚痰湿者,平日多食用山药、扁豆、生姜等;肺阴虚者,多食用百合、山药。6.药物预防:根据患者体质,辨证用药,对于平日易出汗,易感冒的肺卫不固者,可服玉屏风散;肺阴虚、气阴两虚者,可服生脉散;热性体质者,平日可用金银花、菊花、桑叶、麦冬、甘草等代茶饮;肺脾气虚、肺阴虚者,可服用膏方。7.季节养生:春季防肝旺,夏季防暑湿,秋季防秋燥,冬季防风寒。
如何煎煮中药?1、怎样选择煎药器具?历来认为用砂器、陶器最好,另外,也可使用搪瓷器皿或不锈钢器皿。2、煎药用多少水?一般来说,加入的水以高出锅内药面3厘米为宜。但是要注意,一剂药大都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时可多加一些水;煎第二次时,就可适当少加一点水。3、煎药用多大火力并煎多长时间?通常在水未沸之前用大火煎煮,待水沸后再改用小火,直至煎成。至于煎多长时间,不同的方剂有不同的要求,一般煎15分钟就行了;对于易于挥发的药物,煎煮10分钟就可以了。中药特殊煎煮法:1、先煎:有些矿物药和贝壳类以及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要单独煎煮30分钟~1小时后,再加入其他药物一同煎煮。2、后下:对于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一般应在汤剂煮好前5~10分钟后加入,以免其药性挥发。3、包煎,有一些种子类和粉状药物要先用纱布包起来再煎煮。4、蒸兑:因为一些胶质类药物,如阿胶、鹿胶等宜单独放入器皿中,加入少量的水蒸化后,再兑入药液中服用。5、冲服:一些名贵的中药,如牛黄、珍珠粉等,应研成细末,加水冲服。服用中药注意事项:1、服药前后2小时内忌饮茶、咖啡、酒类等以及兴奋药品。2、服药期间忌食海鲜、辛辣、甘肥、油腻、生冷等食品。3、服药期间应避风湿寒冷,防止感冒,慢性病服药期间,感冒发热停服。4、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危重症服药时要慎重观察病情变化。5、孕妇、妇女经期期间应按医生吩咐服药。6、服药期间睡前不要做娱乐活动,保证充足睡眠。7、早上起床后最好不要空腹喝药,少吃点心或者早饭后半小时服药,或者按医生吩咐服药。
脾胃为后天之本中医所说脾胃为消化系统之代名词。《素问?六节藏象》里说:脾胃大小旸三焦膀胱者, 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意思是脾胃于人体好比仓库,能够把饮食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充养周身。好比大地滋养万物。 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人生之前为先天,由天地父母所赐,有生之后为后天,后天的生长发育与脾胃气血供养是否充足有重要关系。故脾胃功能的健康与否与人体健康有重要关系。 举例: 1.脾胃虚弱,则身体羸瘦,抵抗力下降。 2.胃不和则卧不安。胃不舒服的情况下睡眠也不好,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 3.脾胃运化功能不好,再加上饮食失调,就容易产生积滞。比如会产生口中异味,舌苔厚腻的情况。 所以,好好保养自己的脾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