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科常见疾病:乳腺增生症、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我们的治疗特色:乳腺增生症发病率高,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公认首选中医治疗,我们运用辨证施治的手段,根据女性月经周期前后生理状况的不同,经前注重于疏肝活血,经后注重于补肾养阴,运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调治,疗效好。乳腺炎包括有“哺乳期乳腺炎”及“非哺乳期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我们运用中药疏肝通乳,清热解毒,配合特色药膏外敷,必要时予细针穿刺引流,避免了切开引流的创伤,大部分病人均能很快痊愈,并可保持哺乳功能。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包括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疑难病,病程迁延,缠绵难愈,往往给病人造成较大的痛苦,我科采用小切口清创法配合中药辨证施治,疗效好,病程短,乳房外观变形小,目前我科已成为全市收治此种疾病最多的乳腺外科,深受广大患者好评。乳腺纤维瘤是乳腺外科最常见的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常规均采用肿物表面放射状切口,术后疤痕明显,且一个切口只能切出一个肿物,我们创新手术技巧,对所有的乳腺纤维瘤均可采用乳晕旁切口,术后几乎看不到疤痕,极大的满足了广大女性爱美的需要。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西医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常规手术方式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手术,保乳手术大部分病人不适用,而传统的改良根治术造成乳房缺如极大的破坏了女性的外观美,对女性心理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为了使乳腺癌患者既能根治肿瘤,又能保持乳房的外观形态,我科于1996年始在国内首先设计开创了乳腺癌皮下根治背阔肌脂肪瓣一期乳房再造术,该手术保留了整个乳房的皮肤、乳头和乳晕,再造乳房外观非常自然美观,与健侧乳房基本一样,切口隐蔽,几乎看不出患者做过手术,给广大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见附图:
直播时间:2022年04月21日19:20主讲人:李志新主任医师深圳市中医院甲乳外科问题及答案:问题:术后康复过程中,胸壁、肩背部疼痛,晚上睡觉时怎么躺都不舒服,影响心情和睡眠,有什么方法解决吗问题:医生请问术后康复过程中,胸壁、肩背部疼痛,晚上睡觉时怎么躺都不舒服,影响心情和睡眠,有什么办法解决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医生,晚上老睡不着觉,感觉很恐惧该怎么办呢?问题:乳腺癌术后,饮食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医生请问乳腺结节3级,左边乳房有针刺样疼痛,医生说定期检查。请问这样就可以了吗?问题:主任,我是手术化疗后医生说用他莫昔芬的,但是我认识的病友在广州用了依西美坦。这两个药有什么区别。哪个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如果想进行比较可行的心理治疗,在家里可以怎么办?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乳腺结节16mm?9mm钙化4a级,需不需要手术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问题:双乳和腋下结节可以按摩消除吗?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子宫颈癌,多见于40~60岁女性,全世界每年有约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约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男性亦可发生乳腺癌,但较罕见,其发病率约为女性的1%。乳腺癌属于中医学“乳痞”“乳岩”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做为手术治疗、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等乳腺癌西医主要治疗的重要补充,在减轻乳腺癌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所致的毒副反应,增强其治疗效果,降低乳腺癌术后的复发转移率,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等并发症,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等方面均有显著积极的作用。一、乳腺癌术前常见辨证分型证治1.肝郁气滞证 主症:心烦易怒或情志抑郁不畅,胸闷胁胀,失眠健忘,阵阵叹息,乳房结块如石,胃纳欠佳,口苦咽干。舌暗红有瘀点,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活血消痈。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10g,枳壳10g,香附10g,郁金10g,当归10g,白芍15g,瓜蒌皮15g,浙贝母15g,白术15g,茯苓15g,炮山甲10g(先煎),山慈菇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乳房胀痛明显者,加橘核15g,青皮10g;情志不畅,多怒抑郁者,加佛手9g,木香9g理气畅中;肝火偏旺者,加丹皮10g、山栀10g。 2.冲任失调证 主证:乳肿结块,皮核相亲,坚硬如石,推之不移,伴有腰膝背痛、膝软腿弱,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五心烦热,潮热汗出,舌淡少苔,脉象弦细或无力。 治法:补益肝肾,调理冲任,软坚散结。 方药:二仙汤合左归丸加减。 淫羊藿15g,仙茅10g,龟板(先煎)30g,熟地15,山萸肉15,枸杞子15,菟丝子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生黄芪30g,炮山甲10g(先煎),山慈菇10g,麦芽30g,砂仁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阴虚盗汗明显者,再加鳖甲(先煎)30g,地骨皮30g,牡蛎(先煎)15g,浮小麦30g。 3.瘀毒内阻证 主证:乳房、腋下、胸锁乳突肌下有坚硬的肿块,皮下结节累累,甚则破溃,性情急燥易怒,胁肋攻窜刺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散结。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海藻15g,昆布15g,清半夏10g,浙贝母10g,陈皮10,青皮10g,石见穿30,重楼30g,半枝莲30g,山慈菇10g,柴胡10g,白花蛇舌草30g,炮山甲10g,海浮石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气虚乏力者加黄芪30g以益气扶正;热象明显,苔黄腻者,加黄芩10g、鱼腥草30g以清热解毒;毒热盛、疮流脓血者,加芦根15g,冬瓜仁15g清除脓毒,也可配合外治法;大便不通,加生大黄6~12g,黄芩10g通腑泄热。 4.气血两虚证主证:乳房结块溃烂,色紫黯.,时流污水,臭气难闻,头晕耳鸣,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气短,面白无华,失眠盗汗,月经延期,量少色淡或闭经;唇舌色淡,舌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治法:益气养血,祛瘀散结方药:香贝养荣汤加减香附15g,浙贝母10g,陈皮10g,桔梗10g,太子参15g,茯苓15g,白术15g,当归10g,白芍15g,熟地15g,姜半夏10g,炒枣仁30g,远志10g,生黄芪30g,鸡血藤30g,阿胶珠20g,炮山甲10g,山慈菇10g,炙甘草5g。偏寒者,加桂枝10g;偏热者,加夏枯草15g,疼痛者,加延胡索10g,乳香、没药各5g;骨转移者,加骨碎补10g、透骨草15g、鹿含草15g。二、乳腺癌术后及化放疗期常见分型证治1、脾胃不和证主症:痞满纳呆,食后腹胀或腹痛,恶心欲呕或呕吐,舌胖大,边有齿痕。次症:嗳气频作,面色淡白或萎黄,疲倦乏力,大便溏薄或排便无力,舌质淡,苔腻,脉细弱。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 山药15 白术15 茯苓15 陈皮15 木香10 砂仁5(后下)法半夏15 炒麦芽30 山楂15 苏梗15 姜竹茹15。加减:如舌苔白厚腻者,加藿香15、佩兰15,呕吐剧烈者,加旋覆花15。2、气血两虚证主症:神疲懒言,声低气短,活动后上述症状加重,面白无华或萎黄,舌淡,脉细弱无力。次症:自汗、口唇、眼睑、爪甲色淡白,月经量少、延期或闭经,苔薄白。方药:归脾汤或合当归补血汤加减:党参15或太子参30 舌淡者或用红参 黄芪30~60,白术15,茯神15 当归头10 炙远志10 酸枣仁15 木香10 龙眼肉15 鸡血藤60 黄精30加减:舌红少苔者用西洋参;纳差者,加炒麦芽30,山楂15;皮瓣缺血或坏死者,加川芎10,红花10;伴有上肢肿胀者,加桂枝10,姜黄10,木瓜15,威灵仙15。3、气阴两虚证主症:神疲懒言,口燥咽干,舌红少津,少苔。次症:声低气短,自汗盗汗,潮热颧红。治法:益气养阴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减。黄芪30 太子参30(或西洋参15) 玄参15,生地黄15,白芍15,白术15,茯苓15,五味子10 麦冬15。加减:伴腰酸痛者,加女贞子15,旱莲草15;咽喉疼痛者,加千层纸5,胖大海10,麦冬15;皮瓣缺血或坏死者,加川芎10,红花10;伴有上肢肿胀者,加桂枝10,姜黄10,木瓜15,威灵仙15。4、肝肾亏虚证主症:头晕目眩,耳鸣,口燥咽干,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次症:失眠多梦,脱发,爪甲变黑或不泽,形体消瘦,盗汗。治法:滋补肝肾,生精养髓方药:六味地黄丸合龟鹿二仙汤加减:山药15 山萸肉15 熟地15 丹皮15,泽泻10,茯苓15,生龟板50(先煎)鹿角胶15(烊化)阿胶15(烊化)人参15 枸杞子15加减:腰痛明显者,加仁仲15,寄生15,川断15;伴有脱发者,加制首乌15,肉苁蓉15;伴有爪甲变暗者,加西洋参10,田七粉3;伴有头晕头痛者,加天麻15,川芎10;夜尿频数者,加乌药15,益智仁15;伴失眠者,加合欢花15,夜交藤30。5、脾肾两虚证主症: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次症:脱发,头晕目眩,小便频数而清或夜尿频,泄泻,完谷不化,粪质清稀。治法:健脾补肾方药:六味地黄丸合四君子汤加减:黄芪50 党参30 白术15 茯苓15 山药15 泽泻10 山萸肉15 熟地15 丹皮10 仙灵脾15 女贞子15 枸杞子15或健脾补肾方:黄芪50 女贞子15 党参30 山药15 茯苓15 白术15 黄精30 鸡血藤60 仙灵脾15 桑椹子15 菟丝子15 肉苁蓉15 山萸肉15配合龟鹿二仙丹加味:生龟板50 鹿角胶15 阿胶15 枸杞子15 西洋参15 沙参306、阴津亏虚证主症:放射灶皮肤干燥,瘙痒,脱皮毛,口干舌燥喜饮,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次症:咽喉疼痛,虚烦难眠,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形体消瘦。治法;养阴生津方药:百合固金汤合四君子汤加减:百合30 生熟地各10 山药15 白术15 桔梗10 玄参15 麦冬15 茯苓15 太子参30 鱼腥草30沙参30加减:伴有口腔溃疡者,加白茅根30,半枝莲30;伴有干咳者,加炙杷叶15,款冬花15;伴有便秘者,加天冬30,瓜蒌仁30;伴有失眠者,加合欢花15,夜交藤30。 7、阴虚火毒证主症:放射灶皮肤潮红、皲裂或溃疡、疼痛,口干舌燥喜饮,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次症:咽喉疼痛,牙龈肿胀,虚烦难眠,干咳少痰,口腔溃疡,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治法: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方药:银花甘草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银花15 甘草10 水牛角30 生地黄15 黄芩15 丹皮15 白芍15 玄参20 麦冬15 太子参30 鱼腥草30 沙参30加减:伴有牙龈肿痛者,加知母15、生石膏30、栀子15;伴咽喉疼痛,口苦咽干者,加千层纸5,胖大海10,麦冬15。 一般脾胃不和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常见于术后期化疗后,化疗后常出现骨髓抑抑制,常表现为肝肾亏虚证型或脾肾两虚证型,而阴津亏虚证及阴虚火毒证则更常见于放疗后,放疗中医一般考虑为火毒之邪,易损伤阴津,化生燥热。三、常用特色专方:1、 乳癌术后方:生黄芪 30g,党参12g,白术9g,茯苓12g,南沙参10g,枸杞子15g,仙灵脾15g,巴戟天12g,肉苁蓉12g,石见穿30g,莪术30g,蜂房12g,每日一剂,常规煎煮400毫升,分早晚两次服。6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10个疗程。本方是由唐汉钧及陆德铭教授创立,具有益气健脾,温阳益肾,清热养阴,活血解毒的功效。适合于乳腺癌术后服用,本方具有明显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作用,尤其对于Ⅲ期乳腺癌的作用最为明显。2、 乳移平方:莪术12g,生苡仁12g,山慈菇12g,露蜂房12g,八月札9g共煎汤剂,每日一剂,常规煎煮400毫升,分早晚两次服。6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本方由陆德铭教授创立,针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是因“余毒旁窜”的核心病机所导致,具有散结解毒的功效,适合于乳腺癌术后服用,具有明显降低乳腺癌术后肺转移的作用,与乳癌术后方作用相近。但本方中无扶正之品,更适合于无明显正虚表现之患者服用。 3、 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方:生黄芪30~6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桑枝30克,地龙15克。伴上肢红肿热痛者,加忍冬藤30克,土茯苓30克,连翘15克;气虚明显者加党参、白术;水肿日久,按之硬韧者,加白芥子10克,鹿角片15克。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病因病机考虑为本虚标实,气虚血瘀。治疗以益气健脾,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为法。还可配合外治法:阳证者,可用如意金黄散蜜糖调成膏外敷或清热消肿膏外敷。阴证者:将四子散(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吴茱萸各120克)装入布袋包裹,加热后外敷患处以温经行气,消肿止痛或用中药水煎,药液蒸气熏蒸并温汤外冼(外冼方:川木瓜15克,艾叶30克,干姜30克,威灵仙15克,桂枝15克,姜黄15克,伸筋草30克,苏木15克,当归15克) 疾病发生于局部,其实与人的整体状态密切相关,而临床就诊的常见的乳腺癌病人,大部分都是经西医手段处理后的术后病人,其局部病灶已不存在,我们应更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建立辨体-辨病-辨证三位一体相结合的诊疗模式,运用中医药手段,来调整病人体质,使患者恢复到一个气血阴阳平和、脏器功能和谐的健康的生理状态,从而达到一个预防肿瘤复发转移的目的。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乳腺增生症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 常表现为乳房的不同部位单发或多发地生长一些肿块,质地柔软,边界不清,可活动,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在月经前、劳累后或是生气(中医称气郁)等情绪波动时,肿块增大,疼痛加重,而在月经后肿块明显缩小,疼痛减轻。疼痛一般是胀痛,很少有刺痛感。应该提醒的是,乳腺增生有转变为乳腺痛的可能,所以如果患乳腺有增生时间较长者则应去医院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现代医学则认为,它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完全是由于妇女体内的激素周期性变化所导致。当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过高,黄体孕激素过少,或者这两者分泌不协调,就可以引起乳房中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正常情况下,每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妇女的乳房的腺泡、腺管和纤维组织,在每一个月经周期里,都要经历增生和复原的组织改变过程。由于这种改变,每一个妇女在每一次月经前,都有可能出现一侧或两侧乳房或轻或重的胀痛,月经过后胀痛又自然消失,这完全不妨碍生活,学习和工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当机体在某些应激因素的作用下(如工作过于紧张,情绪过于激动,高龄未婚,产后不哺乳及患某些慢性疾病等),就有可能导致乳房本来应该复原的乳腺增生组织得不到复原或复原不全,久而久之,便形成乳腺增生,表现为增厚的乳叶和结节性颗粒,乳房胀痛及乳头溢乳等三大症状和体征。中医认为,此病发病原因多与脏腑机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病变脏腑责之肝脾,尤其是脾土虚弱之人或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损伤脾土,而致脾土运化功能失常,聚湿为痰或天生性格内向,情绪压抑,好生闷气或性情急躁、动则易怒或因七情所伤,忧思过度,而致肝失疏泄,郁而成痰等,均可导致痰湿结聚,气血凝滞而形成肿块。乳腺增生如无明显症状可不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如伴有明显疼痛或肿块等表现,则需及时就诊。根据乳癖的病因病机及患者症状的不同,乳癖的中医辨证主要分为气滞、血瘀、痰凝的三个主要证型;临床上常采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化痰软坚三大主要治法,可分别选用柴胡疏肝散、血腑逐瘀汤、蒌贝逍遥散为主方加减,部分患者合并有脾肾亏虚等正气不足之表现,则可合用补益脾肾药物以扶正祛邪。中药治疗乳腺增生在缓解症状上有明显的效果,部分患者的乳房肿块亦可明显缩小甚至消失。
阑尾周围脓肿中医诊断为“肠痈”,应属肠痈脓已成范畴。大黄牡丹汤及薏苡附子败酱散均是《金匮要略》中治疗肠痈的经典方剂,《金匮要略》有言:“……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虽然《金匮要略》提示脓成者用薏苡附子败酱汤,脓未成者用大黄牡丹汤,但从经方大师曹颖甫治疗肠痈的经验及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来看,无论是成脓或未成脓,使用大黄通腑攻下解毒,使邪毒从大便而出是治疗肠痈的捷径,若不加用大黄通下则效果明显减退,故本人临床上常用大黄牡丹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汤作为治疗阑尾脓肿基本方,方中大黄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泻下导积功效。研究表明大黄能保护肠粘膜屏障,改善肠道微循环,促进肠蠕动,抑制肠道内细菌易位,清除肠内毒性物质,防治和减轻内毒素血症的发生。芒硝可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与大黄相配更能加强通腑攻下之功。牡丹皮、赤芍、桃仁凉血活血解毒,柴胡、枳壳疏肝行气,气行则血行,可促进脓肿之消散,且肠痈位于少腹,属肝经之所属,二药又有引经之用,暗合四逆散之意。重用生薏苡仁以利湿消肿,重用败酱草排脓破血解毒,红藤为治疗“肠痈”要药,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少佐附子其作用有三: ①助薏苡仁败酱草以化湿;②振奋阳气;③附子其性善走,可达于肠中屈曲之处。《本草正义》言“附子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要药。”药理研究表明,薏苡仁、败酱草、附子均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体虚者加生黄芪可益气排脓;加皂角刺、三棱可活血化瘀,消散结聚,促进脓肿吸收。方中附子用量小且配伍大量清热解毒药,故临床无论有无发热,应用皆未见不良反应。而外用中药如意金黄散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实如意金黄散不仅有抗菌消炎作用,还可同时激活巨噬细胞,增加其吞噬能力,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中药内服配合如意金黄散的局部外敷,更进一步提高了对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若病人治疗过程中出现腹痛加重、腹部肿块增大、腹膜炎范围扩大等表现,考虑为保守治疗无效,则予中转手术治疗。中药“大黄牡丹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为加减”配合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能有效促进阑尾周围脓肿吸收,缓解腹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