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脉玄妙而神奇,关于治病用药的医书那是不计其数,但关于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的医书却为数不多,今天小编将把人迎气口脉法详细介绍给大家,一睹中医诊脉的精髓。“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整本《伤寒论》都是以这种体例书写,沿着文意读下来便是:如果一个人得了太阳病,同时又表现出“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则这个人的处方就是桂枝汤,思路简洁易懂。但问题是张仲景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知道这个人病在太阳,虽然太阳病有提纲证,但是很多太阳病人没有提纲证的表现,通过提纲证无法辨别六经病。那如何准确知道病在哪一经便是六经辨证的首要问题。幸运的是《内经》中提到的人迎气口脉法详细记录了如何明确辨明六经病,或许是因为《内经》里已经详细记载了怎么辨六经,故而张仲景书中未再提如何明辨六经。“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 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 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 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灵枢经·终始》)从经文看很简单吧!《内经》是用如此简单的方法便轻易区分出了六经病。《内经》云:“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只要用人迎穴所在位置的动脉与太渊穴所在位置的动脉比较就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六经病。这种脉法操作起来并不比独取寸口的脉法复杂,但是为何古人却不用呢?其实只要试过几个病人答案自然就会揭晓。因为这套脉法不正确。懂点西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人迎脉实际是颈总动脉,寸口脉实际是桡动脉,颈总动脉的宽度大于桡动脉许多倍,因此只要公正诊脉,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两个粗细相似的脉管可以相互比较, 相差如此悬殊的颈动脉与桡动脉如何比较?因此以人迎穴与太渊穴的动脉对比方法不能诊断六经病。我从梳理出不同的脏器与藏象理论并确立从藏象理论入手开始,人迎气口脉法就一直困扰着我,经过痛苦的三年学习才突破这个瓶颈。这期间不停地看书,直到有一天我真的弄通了这套脉法,那时我欣喜若狂,郁堵多年的能量一下子全释放出来了,学习到的大量知识重新有条理地排列起来,对以前很多看不上眼的医论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如果没有亲历过痛苦的思考,无论我怎么强调这套脉法的重要性你都不会有感觉,但当你真的掌握了这套脉法,就可以轻松准确地判断六经病的病位,临床疗效便有了质的飞跃。“《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壳、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 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 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真的太感谢王叔和了,如果没有他,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人迎与气口的位置,也永远不会真正弄懂人迎气口脉法。在这里我不禁要为王叔和抱不平:后世医家在注解《伤寒论》时,只要解释不通,就把责任推到王叔和身上,说是王叔和乱改导致后世看不懂《伤寒论》。其实仔细阅读《脉经》就可以知道王叔和对文献的收录很重视原貌,《脉经》中可以看到很多古朴的文字,这些文字未经润色,从此可知王叔和更不会乱改张仲景的文字。王叔和对中医的贡献非常大,他在《脉经》中收录了大量失传的古脉法。很多脉法由于年代久远,失于传承,基本定义已不可知,很难应用于临床。在《脉经》中,有一篇失传了的《脉法赞》,从文字上看,很古朴,类似这种古朴的文字在《内经》里很多见,故可知《脉法赞》的成书很早,这篇文献对人迎与气口的定位记载是: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现在明白了人迎、气口位置,便很容易分出阳病与阴病:左右手关前一分比较,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右手脉大就是阴病。下面解释一下何为一盛、二盛、三盛: “盛”字下为“皿”字,为器皿之意,上为象形,代表高高耸起的谷物,其原始意思为器皿中放满了满溢的谷物等祭祀用品,后来演变成一种计量单位。一盛、二盛、三盛即是脉搏小、中、大三种衡量标准,通过关前一分的大小判断病在哪一经。如果关前一分很小就是少阳病或厥阴病;关前一分中等大小就是太阳病或少阴病;关前一分特别大就是阳明病或太阴病。这么理解的话问题又出现了:人有高低胖瘦之分,针灸取穴所用尺寸的长度因人而异,关前一分的盛数如何因人而异?究竟关前一分多大是标准的一盛大?这个问题我在经典中没有找到答案,带着这个疑问上临床,我提出过无数种假设,否定了很多想法,最终找到了答案:关脉的大小为标准的两盛。如果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则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则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则为三盛。下面详细说一下人迎气口脉法的具体操作细节。以高骨定关,高骨到腕有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长度为一寸,因此叫寸口。一寸分十份,只要过了高骨,刚到缺口的位置便是关前一分。诊脉时先通过左右手关前一分大小的对比,判断病人是在阳病还是在阴病,如果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如果右手脉大就是阴病。然后将盛的一侧关前一分与关脉比较,判断病人具体病变所在。以左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少阳;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太阳;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阳明。以右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厥阴;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少阴;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太阴。可以画一个脉形图来表示,每一对中,上为寸下为尺,左为左手脉,右为右手脉。根据这套脉法,临床便可精确判断六经病,无论病 柴胡汤,并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适当加减。如果病人主诉为头晕,一摸脉整体脉也是弦脉,但同时气口二盛,我 们便可初步判断为少阴病,再进行方向性的问诊如是否 没精神、怕冷等,如果证状又能证明是少阴病,则就可 以应用真武汤加减。当我将人迎气口诊法应用于临床时,我的疗效有了 质的飞跃。后来再翻看后世医家的书,真是后悔自己的 眼睛被知识蒙蔽了太长时间。我以前看到的金元四大家 的医书与现在看到的完全不同,李东垣、朱丹溪都用人迎气口脉法,而且人迎气口的定位都在关前一分,只是 我以前看到他们写的书时总想对他们做一下评价或从他 们的医学体系中抽出部分对自己有用的医论,而不是真正想深入完整地学习,因此对这些人迎气口的记载都持批判态度或观望态度。有了这种临床的实际体验,更加坚定了我学习经典的信心,下面我们要做的是继续放空自己,继续读经典。
周日,放松一天,老同学四爷电话说他亲戚双手干燥脱皮十多年了,多方求治无效,由于最近临近毕业,应聘有可能受影响,所以心急想治疗,于是求教于我. 这是一例典型的主妇手,医学名叫进行性指掌角化症,是一种常见性顽固性难治性皮肤病,西医认为病因未明,而方法也很有限,效果差.除了使用常用的激素类膏药与保湿润肤类外用药,配合一些维生素类药口服外,再也难找到满意疗法,当然,个别配合放疗,效果还算可以. 中医对此病治疗效果就不错,多年经验,此病多因肝脾问题引起,早期多为肝虚气郁,导致脾胃虚寒,再而影响气血,于是发病.治疗方面,通过了解患者体质气机,使用中药调治,配合中药膏药生肌润肤,大多得到满意效果.
导读:脸上长痘痘,让人很苦恼,其实脸上长痘痘与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重点介绍了额头、双眉间、鼻翼两侧、唇周边、发际、左脸颊、右脸颊、太阳穴、腮边颊等长痘原因与健康关系分析,以及对应的改善建议。一、额头痘VS肝脏长痘原因:压力大,脾气差,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环有问题。中医研究发现,长期思虑过度、劳心伤神的人,额头上常常会长出痘痘来,一般此类人心理压力比较大,脾气也不太好,一点小事就容易放在心上,也容易斤斤计较,工作中不乏细致,但生活中却易流于琐碎,从而引起心火旺盛、心火上炎。改善建议:额头总是长痘痘,说明你的肝脏积累过多毒素,不规律的生活、昼夜颠倒、长时间熬夜都不会让肝脏在正常时间(夜里10点~12点)工作,毒素就会积累下来。让肝脏按时工作,应早睡早起,晚10点按时上床睡觉,让身体进入休眠状态。哪怕睡不着,就是放松状态下也有利于肝脏排毒工作。另外多喝水,以便排毒。二、印堂痘(双眉间)VS心脏长痘原因:出现在双眉中间的痘痘最不能轻视,回忆一下是否最近经常出现心悸、胸口闷的症状,当心脏活力减弱时这里才会长痘。改善建议:注意保护心脏。远离剧烈运动,增加睡眠,远离烟酒和刺激,同时尽快咨询心脏方面的专家,找出问题所在。中医认为,五脏当中,心为君主之官,主理人体的神志和血脉功能,如果多思多虑的话,必然耗伤心气,容易出现入睡困难、睡中多梦、晨醒过早等睡眠问题,也容易造成气血运行阻滞,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这类情况的降火应以养心为先。心是体内的主宰,配合其他所有脏腑的功能活动,它推动血液输送全身,并统管全身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养心锻炼应注意“三适”:适时,时间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适量,提倡轻松运动,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强度适当减小;适地,尽量到户外运动,选择公园、湖边、庭院等阴凉通风的地方。应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睡眠充足,特别是要尽量改变多思多虑的生活习惯,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方式。三、鼻翼痘VS胃长痘原因:当鼻翼处长出痘痘时,除了此处油脂分泌旺盛的原因外,还是胃火过大、消化不良的表现。如果鼻头还有轻微脱皮现象,表明血液循环也不是很好。另外,经常便秘和胃胀气的人也容易长鼻痘。改善建议:少食刺激性食品(与卵巢机能或生殖系统有关。不要过度纵欲或禁欲,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减少肉类摄取,谢绝火锅、冷食和辛辣食品。食物和水都要用温热的,以免刺激胃液分泌过多导致胃酸,胃酸也会让胃火加剧。一般由于皮脂分泌较多。也可能跟卵巢机能或生殖系统有关。定要及时清除毛孔污垢。另外,不要过度纵欲或禁欲。多多享受健康自然的环境。四、唇周痘VS肠长痘原因:便秘或者肠热、吃了太多辛辣、油炸食物是嘴唇周围长痘的原因,当然,如果使用含氟过多的牙膏也会刺激长痘。改善建议:舒肠助排毒(便秘导致体内毒素累积,或是使用含氟过量的牙膏。应多吃高纤维的蔬菜水果,调整饮食习惯。若长在人中部位,则可能是泌尿与生殖系统问题,女性可能会有白带问题,男性则常出现频尿,一定要就医治疗。)服用一次轻泻剂帮助缓解症状,可以配合腹部按摩帮助排出宿便。连吃几天富含纤维的食物疏通肠道,问题就迎刃而解。五、发际痘VS毛孔长痘原因:因为卸妆没卸干净,或者清洁时忽略了这个小细节,造成角质太厚,毛孔堵塞,容易在发际或眉间形成细小痘痘。改善建议:清洁照顾边缘细节,每天洁面时注意发际边缘的清洁,及时清除会堵塞发际周围毛孔的毛孔代谢物。六、左脸颊痘VS血液循环长痘原因:左脸颊长痘说明你的血液排毒能力降低,有可能是肝脏出现了问题或是血液循环出现了问题。改善建议:加速血液循环(肝功能不顺畅,有热毒。注意作息正常,保持心情愉快,该吹冷空气就吹,不要让身体处在闷热的环境中。)不要让身体处在闷热中,可以用温度略低于体温的水洗澡,多到户外活动,吃一些凉血的食物,如丝瓜、冬瓜、柿饼、绿豆等。一般表示肝气郁滞,压力过大。如果平时压力过大,又没有学会适当调节、又没有个给自己“解压”的人,常常会感到莫名其妙地心烦意乱,甚至为一点点小事而暴跳如雷,这是肝气郁滞的表现。应该照照镜子,看看舌头是不是有点发紫发暗呢?中医理论认为,长期的情志不抒,也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如果此时你发现在左侧脸颊长出了痘痘,这就提醒该注意放松心情、消除紧张感了。在中医理论中,肝不仅管理着情志,更有藏血的功能,如果长期情志不畅,造成气机郁滞且不及时调整的话,还会影响到女性的月经,甚至生殖生育的过程。这类情况的降火应注重呵护肝脏。肝是身体里藏血的脏器,它努力工作,脾胃功能就能正常,气、血、水的运行正常。养肝就要梳理它的性情,性情急躁只能助长它的暴脾气,所以在精神上要保持柔和、舒畅,力戒暴怒和抑郁。这样就不会让肝气过旺,肝可以维持正常的疏导功能。凌晨1~3点,是肝最强的时间,我们能做的就是睡眠,给肝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肝最弱的时间是下午1~5点,所以建议把辛苦的工作尽量堆在上午。肝怕劳累,虽然一天中任何时候都应该注意休息,但下午1~5点这段时间更重要。如果必须工作,肝脏在体表开窍于眼睛,至少每隔一小时让眼睛休息5分钟。七、右脸颊痘VS肺长痘原因:右脸颊痘痘是肺部有炎症的反映。如果你肺火上升、喉咙干燥、痰多咳嗽,留意一下右脸颊痘痘。改善建议:禁食易敏食物(肺功能失常。注意保养呼吸道,尽量避免芒果、芋头、海鲜等易过敏的食物。)停止吃海鲜和芒果、酒类食物等易敏食物,过敏会让你的气管、支气管、肺部更加不适。一般表示有肺火蕴热,肺气不宣等的“肺火型”证候。不过这种痘痘多在秋天出现,而且多会伴有咳嗽、咽痒、咽痛、有痰等症状。肺处于五脏最高的位置,被称为华盖,它主司呼吸运动,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又把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是心脏的辅臣,帮助新陈代谢顺利进行。这类情况的降火不妨以滋补润肺为主。上午7~9点是肺最强的时间,有什么运动最好放在这会儿做。在肺最有力的时候做些有氧运动,比如慢跑,能强健肺功能。肺最脆弱的时间是晚上9~11点,所以我们经常发现晚上咳嗽得更厉害些,建议晚饭后口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时吐掉。润肺最适合吃百合,百合性甘微苦,擅长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对肺病治疗有很好的帮助。八、太阳穴痘VS胆囊长痘原因:是不是吃了太多的工作餐、盒饭、快餐食品?如果太阳穴周围长痘,那是你的胆汁分泌不足,因为吃了过量的油脂而让胆囊负担加重。改善建议:给胆囊减负。每天一杯苦瓜汁是最快捷的方法,或者食用其他瓜类,比如黄瓜、冬瓜,这些都能很好地吸收油脂。太阳穴附近出现小粉刺,显示你的饮食中包含了过多的加工食品,造成胆囊阻塞,需要赶紧行体内大扫除。如果不是太严重,也不用太担心,要是有越来越严重的迹象你最好到医院去检查一下为好。九、腮边颊痘VS淋巴循环长痘原因:长期肝脏负担加重后,会在耳际、脖子和脸交界处产生痘痘,反复爆发在同一位置,上升为淋巴循环不畅。改善建议:促使肝胆排毒。不可劳累,饱饮饱食,适度增加睡眠时间,让大量供应到大脑、肠胃的血液有充分时间供应肝胆排毒。特别要减少睡前饮食的习惯,不加重肠胃负担。、对于痘痘,除了治疗外,饮食也是很重要的,个人经验,很多长痘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饮食不当的问题,特别是当今社会,冷、凉、腻、燥的食物很多,建议有痘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饮食情况,凡是极端的食物,希望尽量不要吃,如凉茶、冰冷饮料、冰冻水果、牛奶、油炸的食物都要尽可能少吃。
这是一例色素发型荨麻疹治疗的坎坷过程,与大家分享:患者,男,1岁1个月。缘皮肤出现红、紫斑伴瘙痒17天就诊。患者于2015年10月9日开始皮肤出现红斑、瘙痒伴发热39度,曾在某附属医院就诊,考虑病情较重建议住院治疗,患儿父母未接受医生意见,于是转另一三甲医院就诊,该三甲医院传染病科怀疑“手足口病”收入住院,使用用病毒唑、热毒清、五水头孢等治疗,效果不佳,皮疹仍反复出现,治疗三天病情无明显改善而出院,转皮肤科就诊,此时患者皮疹反复发作明显,部分皮肤消退后遗留紫黑色斑片,皮损处皮肤粗糙并见少量鳞屑,10月12日所在医院皮肤科考虑“多形红斑”给予酮替芬,地氯雷他定、玉屏风、曲安奈德益康唑治疗,效果差。10月20日再到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考虑“急性荨麻疹”给予地米、朴尔敏、肤痒颗粒、炉甘石治疗,效果仍差,于10月21日下午到我科就诊。体查:头面、躯干部见大片红斑、风团,另全身均可见紫黑色斑片,表面皮肤粗糙,并见少量鳞屑。弥漫对称分布。考虑“色素性荨麻疹”给予酮替芬半片口服,每天2次,同时从中医角度考虑脾胃湿郁,食积所致,给予小柴胡汤+香苏散+山楂神曲等治疗,患者服药后当晚症状消失,原色素斑渐淡,三天后复诊情况良好考虑病情已痊愈停药观察。
提起扁平疣,可能大部分皮肤科医生都见过,诊断不难但治疗起来很多人都觉得很棘手。 对于此病,从西医角度说是病毒感染引起,治疗当然以抗病毒为主,但目前的抗病毒药好象不怎么好用,所以更多的是用外治为主,激光、冷冻、腐蚀、局部注射等等,林林总总,但效果好象都不怎么的,特别是皮损在面部的,更是左右为难,激光有可能留下痕迹,更主要是痛,让好多人都不好受。 中医对此病称扁瘊,属于“瘊子”、“疣目”的范畴,是由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聚皮肤而致病。治疗此病方法也很多,除了内服中药外还有针灸、中药药液外涂等,百度一下此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不外乎一些薏仁、板兰根之类的中药,好象基本也是套用西医的方法,以抗病毒为主,并不是中医特色的治疗,所以临床疗效也不佳。 本人近几年也用心研究此病的治疗,但一直都没找到一个满意的方法,虽然很好时候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也不错,几乎都可治愈,但疗效得不到显著,且效果不够稳定,最近,接诊一位年龄仅6岁的患者,病史2年多,激光、冷冻、注射等多种方均治疗效果差,考虑到小孩年龄小,且害怕有创治疗,于无意中想到一种方法,也是使用中药酒泡外涂治疗,但并不是从既往西医抗病毒角度去用药,结果效果十分显著,大仅外涂1周便可痊愈70%,2周后疣体完全消失,此后使用此方法治疗多例,均获得满意效果,且性能稳定。
这是一例全秃患者,女,30岁,脱发3年,湛江市雷州人。曾在广州、广西等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2009年本人在佛山三水某医院上班时,患者慕名从湛江到佛山三水本人上班的医院找我治疗,效果显著。上面是患者治疗前后的图片。后面3张图片是治疗疗程结束(治疗疗程共4个月左右)后5个月患者在家里自拍后转发给我的。
当归7桂枝6生白芍6川芎3丹皮6麦冬6党参6炙甘草6生姜2小片水煎温服,亦可水煎外洗面部皮肤功效: 1、滋润干燥的皮肤,特别适合干性皮肤或冬天皮肤脱皮者。2、活化晦暗皮肤,使皮肤亮丽、有光泽。3、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月经情况。 此方源自于温经汤的变方,黄煌教授称其为“能美手的温经汤”,治疗烦人的手掌皲裂效果十分明显。后来我发现温经汤加减后不仅对手掌皲裂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对脚皲裂、干燥性皮肤、冬天皮肤掉皮、面色晦暗、气血不佳等都有明显效果。将本方水煎后直接外洗,亦能起到明显的滋润效果。隧将原方化简为“温经汤变化”,适合内服外洗。
带状疱疹是由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涉及皮肤与神经方面问题的皮肤疾患,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对于此病的治疗,相信从事皮肤科的医生都是很熟悉,以阿昔洛韦之类抗病毒治疗为主,配合消炎止痛治疗。这是西医理论上的治疗方案;而中医方面,也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疗,有些可能配合针或灸,但很多时候,对于一些患者,很多医生都发现,按此方案治疗之后,很多患者会后遗棘手神经疼痛问题。如果一个带状疱疹患者出现有后遗神经痛问题,可以说是治疗失败,这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两个方面,一是错过最佳治疗用药时间,二是治疗用药不够周全。前者有可能是由于患者自己大意或者找错医生,误诊而又误治了,后者可能是医生经验不足只知道治疗其一而忽略治疗其二,纯属于误治。一般来说,在患者患上此病十五天后,经治疗后皮肤已痊愈而仍有疼痛,就可以说是后遗神经痛了。对于出现后遗神经痛的问题,虽然是一种治疗上的失败,但还是可以补救的,如何补救?从西医上说,以神经营养为主,消炎止痛为辅;从中医上说,以活血化瘀为主,扶正驱邪为辅。但本人观点,中西医不分家,最好是采用中西医结合。西医方面可使用一些神经营养药,如甲钴胺、维生素B1、布洛芬之类的止痛药,中医方面以桃红四物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最近有人提出,此后遗神经痛以虚为主,主张补中益气为主,本人也尝试过,效果也相当不错。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工作、生活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人们面部皮肤出现过敏的情况较为多见,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人对面部皮肤病的护理和治疗知识的缺乏,加上一些不法药品、保健护肤品厂商见利忘义,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而在一些护肤品中非法添加了激素类药,导致很多人在治疗或使用面部皮肤病的药物或保健护肤品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过多过量使用了激素类药品,以致很多人的面部皮肤对激素出现依赖,这种反复发作的面部皮肤病,临床上叫激素依赖性皮炎,是面部复发性皮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对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临床上很多医生都觉得很棘手,目前,西医方面以抗过敏、止痒、加强免疫力等方面治疗,抗过敏以抗组胺类药为主,可配合免疫调节类药,如雷公藤、反应停等;外用以一些抗过敏类膏药如塞庚啶膏、布特膏等,还有就是肝素类膏,如海普林,这些治疗对于一些病人可以达到不错的疗效,但对于严重的患者,特别是面部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的一些患者,疗效就不是很满意了。于中医方法,可用清热、解毒、祛风、滋阴、凉血、活血等方面来治疗,方剂多用消风散加减,过敏煎加减,但疗效也不是很肯定,治疗方案也不是很成熟。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本人使用中药紫草膏配合中药紫草治疗此病,得到不错的疗效,特别是使用强抗氧化物OPC3等配合治疗,疗效相当满意,皮肤不但恢复良好,大部分患者的皮肤在治疗后肤色更靓丽,更细腻,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