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十大误区,被再被蒙在鼓里了特大绯闻: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多人到医院检查,拍片子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就很怕,以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实腰椎间盘突出(以下简称腰突)并不等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症状。腰突只是一个临床上的影像学诊断,是影像学上(CT、MRI等)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客观影像,只能说明您的腰椎间盘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引起相对应的病态症状,就不能得出“有病”的结论。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了神经根并导致患者产生了相应的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感觉麻木、无力等,严重者可出现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由于椎间盘的不断退变,人到了一定年龄后腰椎间盘都会多少有点突出,尤其老年人,三个人到医院拍片子就有两个人显示腰椎间盘有突出,如果这种突出没有引起腰腿疼症状的话,就不必给自己扣上腰突症的帽子!简单说就是,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并没有造成腰腿疼的表现,是不能算病症。打比方就像抑郁和抑郁症,抑郁只是你一种情绪,是人喜怒哀乐的一种,虽然不是良好的状态但属于正常情况;而抑郁症就是一种病症,不仅抑郁心境低落,还伴随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如近事记忆力下降、乏力、食欲减退等等症状,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绯闻2:腰疼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腿疼就是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一定有腰疼,而腰疼更不一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很多时候腰疼可能是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腰椎小关节突功能紊乱引起的,当然还可能是腰椎感染、腰椎结核、骨质疏松症等等疾病所致,而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要满足以下三个要素:影像学检查存在腰椎间盘突出;有受压神经根相应分布区的疼痛、麻木等症状特定的神经根损害体征。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与病情不一定平行,有时候需要多方面考虑。而临床上,腰椎间盘突症患者可表现出多种症状,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症状当属腿痛。很多时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没有腰痛,倒是有臀和腿疼。这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造成腰椎管内的神经受压,而这些神经主要支配臀部和下肢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所以虽然病变在腰椎,而腿痛腿麻却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打个比方,突出的椎间盘就像一个导体,如果突出压到神经,就像给控制腿疼的开关通了电一样,打开了腿疼的开关。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最好发于下腰椎,而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参与构成支配下肢的坐骨神经,所以腰椎间盘突出会引起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打喷嚏和咳嗽等腹压骤然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也就是说,虽然它开关在腰上,但不控制腰的疼痛,所以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可能没有腰疼,反而表现为腿疼或是腿麻。绯闻3:症状缓解不疼了就是痊愈了,突出的椎间盘就复位了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疼痛可以得到明显缓解,就自认为痊愈了。其实椎间盘突出仍然存在,疼痛的缓解只是因为神经根压迫减轻和局部炎症水肿消退了。疼痛减轻不等于病症就轻,有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程度与病情并不一致。有时患者疼痛轻了,下肢力量却降低了,腿麻比以前更厉害了,甚至出现大小便困难,这都表明可能病情反而加重了。绯闻4:突出的大就严重,小就不严重临床上经常碰到一些患者椎间盘突出非常大,却没有任何症状,反而有些患者很小的椎间盘突出却导致严重的疼痛。所以说并不是突出越大症状就一定越重,突出越小就症状越轻,主要是与它突出的位置,以及对神经根压迫程度等因素有关。绯闻5:症状缓解就可以恢复剧烈运动了在缓解期或已经缓解仅有轻微症状的病人,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如果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不恰当的剧烈运动可能会造成症状复发。因为症状缓解以后并不代表腰椎间盘突出就痊愈了,突出的腰椎间盘就复位了。所以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护腰,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肆无忌惮地进行剧烈活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在急性发作期,宜禁止体育运动。在病症缓解初期,可以做一些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的体操,循序渐进的增加腰部活动度,一个原则就是减少腰椎间盘的负重,以免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绯闻6:按摩推拿可以使突出的椎间盘复位腰椎间盘突出并不像骨头错位,而类似于夹心饼干里面的馅被挤出来一样。通过保守治疗症状消失,并不是彻底治愈了,如果症状消失后,你还是采取不正确的姿势活动、久坐,不注意保护腰椎,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很容易复发的。实际上,腰椎间盘一旦突出就很难复位,只有少数膨隆型的椎间盘突出经卧床休息或牵引等保守治疗后可有部分回纳或复位,但并不是推拿的结果,推拿只能缓解疼痛症状。绯闻7: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睡软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中,常常建议患者睡硬板床,可是这里提到的硬板床并不是硬木板子床,许多患者对此都有或多或少的误解。硬板床是相对‘硬’而不是绝对‘硬’,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光板床。这经常给患者带来了困扰,导致很多人越睡腰越疼。腰椎有正常的生理曲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要的床是一种软硬适度,能在各个角度维持腰椎生理曲度的床,硬板子不能配合人体脊椎的正常曲线,腰部得不到合适的支撑,这反倒会使脊柱变形不利于恢复。虽然医学上的硬板床并没有准确的数据要求,但床垫的厚度一般在10cm以内确保躺下去的时候,床垫可以给腰部一定的支撑,起到维持或恢复其正常的生理曲度的作用,有利于减低腰椎间盘和椎间关节的压力,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绯闻8: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就一定要手术很多人以为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就要做手术,其实决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不需要手术治疗。初发患者采取常规保守治疗后,通常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如果疼痛程度比较轻,不影响睡眠,一般保守治疗就可以。比如静卧修养,腰背部的肌肉锻炼,服用药物,理疗、牵引等,就能使症状缓解或完全消失。但部分症状严重患者,因突出的髓核造成神经严重压迫,疼痛程度在中度或重度以上,严重影响睡眠,经过正规保守治疗2~3个月以上症状没有好转,并且出现神经损害的表现时,就建议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否则受损的神经将出现不可恢复性功能障碍。绯闻9:手术治疗就是把突出的椎间盘推回去对于手术治疗的作用,并不是将腰椎间盘突出的部分“推回去”,由于腰椎间盘的纤维环自愈能力差,一旦破裂就难以恢复,故目前没有将突出的腰椎间盘复位的方案,而是以摘除突出椎间盘,解除神经压迫,消除患者症状为首要目标。绯闻10: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不手术,手术就瘫了很多人一听手术治疗就心存恐惧、盲目的拒绝手术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明显突出型、髓核脱出或游离型的患者,只有通过手术的方法才能缓解症状,保守治疗无效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否则可能会遗留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对于那些病情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有不能坚持保守治疗的患者来说,手术也是一个行之有效又快速解决的办法。随着目前医疗水平和技术的提高,脊柱外科手术的规范化,经过严格培训的脊柱外科医生均能顺利完成此类手术。腰椎间盘突出本身并不可怕,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不可怕,但要是一直拖着,就会拖出很多的并发症来,这才是腰椎间盘突出最可怕的地方。找到权威、专业的骨科医院正确及早治疗很快就可以解除痛苦,避免产生更多更为严重的并发症。但不论选择哪种方式,日常保养和护理都是必不可少的。
寰枢关节紊乱概述1.是寰枢关节及寰枕关节的微小错位及其周围组织损伤、劳损、退行性改变等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为主要特点的病症。2.临床表现为斜颈,颈部僵直、疼痛,活动受限(尤以旋转活动受限最为明显)、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个别出现眼眶胀痛、视物不清等症状。3.寰枢关节半脱位,由Corner在1907年首先报道,但对该病认识和治疗,目前仍相对滞后,尚处于摸索阶段。4.概念比较模糊,无统一确切认识:名称较多: “寰枢关节半脱位”、“寰枢关节侧向半脱位”、“寰枢关节旋转性半脱位”、“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寰枢关节紊乱”、“寰枢关节错缝”、“寰枢关节错位”、“寰枢关节移位”、“寰枢关节失稳”、“寰枢关节损伤”、“上颈椎不稳症”、“寰枢关节紊乱症”、“寰枢关节齿状突偏歪”等病名尚属同一病症。生物力学分析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寰枢关节和脊柱其它节段一样,是以运动节段为基本单位,即脊柱的功能单位(Function Spinal Unit FSU)(panjabi1980,1981;戴克戎1987;过邦辅1993)。以FSU(寰枢关节)椎体中心为原点引出三条互相垂直的轴,x轴(冠状轴)、Y轴(纵轴)、Z轴(矢状轴),在X、Y、Z轴上,其活动由三维方向,六个自由度组成,以及这三条轴上综合运动的过渡,即所谓藕合运动。卢一生等研究发现寰枢关节在进行屈伸和侧屈运动时伴有耦合轴向旋转运动,说明正常的寰枢关节具有相当的稳定功能,同时也存在潜在旋转不稳的趋势。将椎骨视为不变形体,将椎骨的连结(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看成可变形体。寰枢关节稳定的条件维持寰枢关节稳定的三方面因素:1)寰枢椎骨性结构的完整。2)横韧带、翼状韧带等对抗拉伸应力功能的正常。3)保持生理范围的寰枢关节耦合运动。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是以变形体生物力学平衡遭到破坏为主要因素,致使不变形体正常解剖对合关系发生改变。正常自然体态下,颈椎处于相对平衡稳定应力状态,相拮抗的各组肌群与韧带处于相互平衡状态,一旦该平衡稳定性造破坏,会导致关节对合关系异常。引起寰枢关节力学失衡的原因失衡的原因01慢性劳损长期颈部不良姿势,过度的前屈、后伸及旋转,造成颈部肌肉调节动态平衡能力下降,即动力性平衡失调,同时改变寰枢关节内在应力平衡能力下降,致使横韧带、翼状韧带等受到异常牵张,韧带损伤、松弛。如头颈部过度侧倾、侧屈可造成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或翼状韧带损伤,易于发生寰枢关节旋转移位;长期屈颈、不良睡姿或用枕不当,可使寰椎受到向前或侧方或斜向的力的移位。据以上分析,长期颈部不良姿势是导致寰枢关节失衡的主要原因。02外伤当外力达到一定程度,造成主动运动伤、被动运动伤,引起关节囊、韧带损伤撕裂或伴有骨折,如横韧带损伤,使其丧失限制齿突后移功能;翼状韧带损伤,导致寰枢关节过度旋转。翼状韧带和横韧带异常损伤会导致寰枢关节侧方移位。03病理因素导致本病发生的常见病理因素有感染性炎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炎症多发于儿童,由口腔及咽部炎症、扁桃体及唾液腺术后等原因造成,炎性积液进入齿突周围囊和寰枢外侧关节,导致关节囊和周围韧带松弛,关节的水平向失衡,加之头颅重力作用,使寰椎前弓前移,引起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成人病例多继发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过程的破坏性炎症改变和继发于脉管炎的组织变性导致韧带和关节囊松弛,这种慢性炎症过程还引起邻近骨破坏和关节滑膜肉芽组织形成;另外,结核和肿瘤等直接破坏骨性和或韧带结构,也可引起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01、寰枢关节相关解剖结构02、寰枢椎的骨性结构与肌肉韧带寰椎(Atlas),取自希腊神话中背负着地球的泰坦巨神阿特拉斯。指高等脊椎动物的第一颈椎。寰椎成环形,没有椎体、棘突和上关节突,而由前弓、后弓和两个侧块(lateral mass)构成。寰枢椎均属于非典型椎骨。寰椎外观呈椭圆状,无椎体,由前、后弓和两侧块组成。前弓占寰椎的 1/5,中部增厚为前结节;后弓占 3/5,中部向后凸起为后结节侧块是寰椎两侧增厚的部分, 其上下有椭圆形和圆形关节面。枢椎自椎体向上有一柱状突起,称齿突,长 14-16 mm , 分尖、体、基底 3 部分。枢椎椎弓根短而粗,椎板较厚,其棘突末端膨大而明显分叉,在体表易触及,可作为体表定位的骨性标志。寰枢椎之间无椎间盘,通常所谓的寰枢关节由 4个关节组成:2个是寰椎两侧块的下关节面与枢椎的2个上关节面构成的关节,称为磨动关节;一个是寰椎前弓正中后面的凹形关节面与齿突构成的关节,称为寰齿关节;另一个是齿突与寰椎横韧带间形成的关节,有学者称之为滑囊。颈椎表层肌肉包括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中层肌肉为头夹肌。颈后三角的肌肉由头后小直肌和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组成。注意:椎动脉在C2上缘的位置,它位于中线外侧。在C1远端,椎动脉位于横突孔中,关节突关节前方。枢椎作为 10块肌肉的起止点 ( 棘突 6块:左右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颈半棘肌;横突 4 块:左右中斜角肌,肩胛提肌 ) 。这些肌肉都参与头颈部的旋转 、屈伸、侧屈运动,这种结构特点使它成为上颈段的应力中心,其中肩胛提肌起于颈 1 - 4 横突,止于肩胛骨内上角。夹肌与最长肌均止于上颈椎横突和乳突;头后大直肌起于枢椎棘突,止于枕骨下颈线的外侧;头下斜肌起于枢椎棘突,止于寰椎横突。维持寰枢关节稳定的结构还包括横韧带 、 翼状韧带 、寰枢前后覆膜、齿突尖韧带及关节囊等。其中横韧带附着于寰椎两侧块内侧面,是寰枢椎间最强有力的韧带,是维持寰枢椎稳定的主要韧带,有限制齿突过度活动,防止寰椎向前移位的作用,并将齿突与颈脊髓阻隔开。齿突尖韧带起于齿突顶端,翼状韧带附着于齿突两侧,此韧带的主要功能是限制头部过度前屈和旋转。基于上述解剖及功能上的特点,当颈部处于自然的生理姿势时, 相互拮抗的各组肌群与韧带处于力平衡状态,寰枢关节也就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功能,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由于寰枢关节解剖及功能上的特点,使其易于发生半脱位。在长期低头中,由于不良姿势,头部过度向一侧旋转时,或头枕外伤,颈部附近软组织发生炎性改变时,以及退变或其他原因都可引起单侧肌紧张、痉挛或劳损,使两侧肌张力平衡失调,两侧肌力不平衡从而导致寰枢关节半脱位。附着于寰椎的肌肉一侧发生劳损或损伤,出现渗出、水肿、痉挛时,在转颈时极易牵拉寰椎,导致寰椎偏移。长期低头可使横韧带过度牵扯而导致慢性积累性损伤,使其失去正常功能,易造成寰椎向前半脱位。过度旋转或侧屈可造成一侧胸锁乳突肌痉挛,翼状韧带损伤,易于发生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寰枢椎毗邻的神经血管01 颈1 - 3脊神经第 1 颈神经自枕骨与寰椎后弓之间穿出,其走行被夹在椎动脉与后弓之间,与后弓上缘与椎动脉下缘接触紧密,其后支即枕下神经明显粗于前支,自枕下三角穿出,枕下三角较狭小,枕下神经在其出口处由周围筋膜固定。第 2 颈神经从寰椎后弓下方和枢椎椎板上缘之间穿出,出口较紧,有别于其他颈脊神经从宽阔的椎间孔穿出,该神经的感觉支广泛分布至颈枕部、颅顶、耳后等处皮肤。第 3 颈神经后支在寰枢外侧关节的外侧向后绕过关节突时与关节囊之间有明显的筋膜相连,相互之间关系较固定。由于上述的结构因素,第 1 - 3颈神经后支在其行径中有几处易受卡压或激惹,当寰枢关节移位时:寰椎的移位,可使其后弓上缘直接卡压枕下神经;枢椎的移位可使枕大神经的出口变窄,头下斜肌受牵拉可卡压和激惹枕大神经;寰枢关节错动移位也可使两侧的关节囊受到更大的牵拉,直接影响与其紧密相贴的第 3 颈神经。02 颈上神经节颈上神经节是交感神经干中最大的神经节,位于第 2 颈椎水平。其节后纤维血管支重点到颈动脉系统,其中颈外动脉支支配面部血管扩张和面部汗腺分泌;颈内动脉支,其分支去向有:1)与三叉神经眶上支并行,支配额部汗腺。2)去眼睑支配眼睑平滑肌。3)去瞳孔支配瞳孔扩大。4)组成睫状神经节支配眼球血管 。5)去口鼻支配口鼻黏膜 、腺体。其节后纤维( 灰交通支 ) 还进入第 1 - 4颈神经,与第1、2颈神经相交通的还有脑神经中的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此外,其发出的节后纤维外侧支中部分分布于寰枢关节滑膜及其周围组织,部分参与形成了椎动脉周围神经丛。故寰枢关节的错动移位或周围炎症波及时可引起颈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其支配组织或器官的正常功能。03椎动脉据观察,椎动脉在寰枢段有 3 种不同形态,即直柱型、C 型和 L 型。在旋转头部时,无论转向同侧或对侧,直柱型的椎动脉在寰枢横突间均受到明显的牵拉和扭转,使管腔变窄,而 C 型和 L 型的椎动脉由于有一定的活动余地,虽被牵拉但不出现血管扭转 、管腔变窄等改变。寰椎横突以上至枕骨大孔段椎动脉紧靠在寰枕关节的后方和内侧,由于头部旋转时,寰椎和枕骨几乎一起转动,故该段的椎动脉未见明显变形。图 4.3.3.9—3 颅骨暴露解剖此外,解剖观察还发现,当寰枢关节失稳时,旋转运动寰枢关节 ,可看到同侧寰椎下关节外缘可以对椎动脉形成卡压,而对侧椎动脉由于在寰椎下关节的后外侧,旋转时则远离寰椎下关节面,但是易在寰椎横突孔部以及枢椎横突孔的上口处形成椎动脉的牵拉和卡压,使该处弯曲度加大,血管明显折曲,在活体则会影响到血液供应。椎动脉主干及其分支主要分布到脑干、小脑及脊髓系统。椎动脉管壁有丰富的交感神经纤维缠绕,并随其分支而分支,当寰枢关节构成改变时,椎动脉一方面受到牵拉、 挤压和扭曲,另一方面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而反射引起椎动脉痉挛,引起椎 - 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寰枢关节半脱位可伴发的症状基于寰枢椎的结构因素,寰枢关节可因先天的关节异常致结构不稳固,稍有外力作用即发生半脱位;或因颈部软组织或器官的感染,涉及关节囊、寰椎横韧带,使之松弛而继发半脱位,或因长期工作体位不当、睡眠姿势不当以及退变等因素,引起单侧肌紧张、痉挛或劳损,使肌张力平衡失调导致寰枢关节半脱位;此外,急性外伤等外力作用可直接引起寰枢椎半脱位。当寰枢关节的错动移位导致其毗邻的第 1 - 3颈神经、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神经血管受到激压时可相继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这些临床症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 局部症状,以颈部僵硬、疼痛、活动受限为多见。② 头部症状,以椎 - 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和枕大小神经受刺激受压为主,如眩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血压异常,患者有头痛及偏头痛。上述症状极少单独存在,多为几种症状同时并存,仅为严重各异而已。③ 五官症状,如视力调节障碍、视力疲劳、眼胀痛、复视眼蒙。此外,尚有鼻塞、鼻过敏、耳鸣、听觉障碍、口舌干燥、颞颌关节紊乱等。④ 脊髓症状,脊髓凭借助两侧齿状韧带固定在椎管内,枢关节的旋转或偏移,一旦超越日常的生理范围,齿状韧带遭到过度的牵拉,就会影响脊髓外侧长纤维的神经传导而导致步态失稳,双下肢软弱无力的所谓的“打软腿”等症状。此外,椎动脉受到刺激,也可引起脊髓前动脉痉挛、缺血,所以在头颈转动时就会发生缺血的突然猝倒现象。⑤ 全身症状,以周身困累、四肢疲乏为主。
强直性脊柱病炎(AS)多见于青少年,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慢性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也可累及内脏及其其他组织的风湿性疾病。与HLA-B27呈强关联。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杆菌)与易感者自身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可引发异常免疫应答。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科任树军典型病例X线片表现为骶髂关节明显破坏,后期脊柱呈“竹节样”变化。流行病学1、我国AS的发病率为0.25%。2、有明显家族聚集现象,并与HLA-B27密切相关,AS患者HLA-B27的阳性率在我国高达90%左右,健康人群的阳性率为4%-8%。3、有报道,AS一组亲属患AS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出20-40倍,国内调查AS一级亲属患病率为24.2%,比正常人群高出120倍4、发病年龄在13-31岁,高峰年龄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少见,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2-3:1)HLA-B271、HLA抗原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的表达产物,在免疫系统中主要负责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和诱导免疫反应,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2、HLA-B27基因属于Ⅰ型MHC基因,基本上表达在机体中所有有核的细胞上,尤其是淋巴细胞的表面有丰富的含量。早在二十多年前,人们就已发现HLA-B27抗原的表达与强直性脊椎炎有高度相关性。3、AS病人HLA-B27阳性率高达90%-96%,而普通人群HLA-B27阳性率仅4%-8%,HLA-B27阳性者AS发病率约为10%-20%,而普通人群发病率为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病理1、AS病理的特征性改变是韧带附着端病,病变原发部位是韧带和关节囊的附着部,即肌腱端的炎症,导致韧带骨赘形成、椎体方形变、椎骨终板破坏、跟腱炎和其他改变2、因为肌腱端在生长期是代谢活跃部位,导致幼年发生AS,至于为何好发于肌腱端,仍不明了。3、病变最初从骶髂关节逐渐发展到骨突关节炎及肋椎关节炎4、AS周围关节的滑膜改变为以肉芽肿为特征的滑膜炎。滑膜小血管周围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滑膜增厚,经数月或数年后,受累滑膜有肉芽组织形成。关节周围软组织有明显的骨化和钙化,韧带附着处有明显的韧带骨赘,不断向纵向延生,成为两个直接直临椎体的骨桥,椎旁韧带及椎前韧带钙化,使脊柱呈“竹节状”临床表现一、关节表现:(1)慢性下腰痛:隐袭性、钝痛、臀部或骶髂区深部、单侧、交替性(2)背部发僵以晨起为著,活动后减轻(3)外周关节炎:多出现髋关节和外周关节病变,膝、踝和肩关节居多,肘与手、足小关节偶有受累,多为非对称性下肢大关节的关节炎为本病外周关节炎的特征之一。二、关节外表现(1)急性前色素膜炎(急性虹膜炎)(2)升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传导障碍(3)肺实质病变(4)神经系统病变(5)骨骼肌受累三、体征(1)骶髂关节压痛(2)骨盆挤压试验和分离试验阳性(3)脊柱活动度和胸廓活动度减小(4)“4”字试验阳性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表现骶髂关节X线表现早期:关节面模糊,毛糙。改变主要在髂骨侧前部,关节间隙大多正常。中期:关节软骨开始破坏,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可见虫蚀样骨质破坏及骨质硬化。晚期:关节间隙消失,关节强直,伴有明显的骨质疏松。骶髂关节CT表现骶髂关节MRI表现1、MRI能更早地发现骶髂关节炎症2、骨髓水肿是最早期活动性表现3、滑膜、软骨异常脊柱X线表现1、早期椎体及椎小关节骨小梁模糊,骨质疏松2、进展期椎体呈“方椎”:椎体前缘正常内凹陷消失,为椎体前缘上、下角骨炎所引起。3、晚期椎间盘纤维环和前纵韧带钙化、骨化,韧带骨赘形成,使相邻椎体连合,形成椎体间骨桥,呈特征性的“竹节椎”。诊断表现1984年纽约标准(1)临床标准A.腰痛、僵硬在3个月以上,活动改善,休息无改善。B.腰椎屈曲、侧弯活动受限C.胸廓活动度低于正常水平。(2)放射学标准双侧骶髂关节炎大于2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3~4级诊断(1)肯定AS:符合放射学标准和一项以上临床诊断依据(2)可能AS:A.符合三项临床标准 B.符合放射学标准而不具备任何临床依据
有调查数据显示,84% 的人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间段出现腰痛,膝关节疼痛则有 25%,而且这样的疼痛症状越来越年轻化。虽说疼痛和多种因素相关,比如病毒感染等,3但不良姿势带来的潜在身体风险是明确的。我们盘点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伤身的 10 个姿势,你可能每天都在做。01错误姿势:长期单边跷二郎腿很多人只要坐下来超过十秒钟,就开始不自觉翘起二郎腿,还会不自主地抖动起来先来看看跷二郎腿的时候身体是怎样的?对,你的骨盆倾斜了(弯了),身体侧腰的肌肉也保持持续的拉伸(紧绷)状态。而很多人只习惯右腿(或者左腿)在上,另一侧极其不习惯,这样让一侧的肌肉一直处于长期紧绷的状态,容易产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改掉实在太难?那就试试经常换换边,不要单侧的肌肉承担太多。如果能改掉跷二郎腿的坏习惯,可以试试坐在椅子的前半部分(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让坐骨能够垂直向下正对椅面,同时双腿分开约 60 度角,此时骨盆会更加稳定,身体也会有被支撑的感觉。这样就更容易挺直背,避免翘腿。02错误姿势:单手提重物旅行出差的行李箱、超市购物的拎袋,很多人都习惯用单手提。有些男生还特别喜欢单手提双肩包。有研究发现,当包的重量达到身体自重的 20% 的时候,和背痛发生高度相关,而如果单手提重物,对身体的影响就更大了。单身提重物的时候,最直接可以看到的是,单侧肩膀会耸起。很容易出现高低肩这时候,主要用力的就是肩膀和脖子这一侧的斜方肌,长期这样使力,会变得发达,女孩子想要的好看的天鹅颈可就不见了。还有些人会用胯顶住重物帮忙,这样腰椎会由于受力不均,还容易产生突发的损伤。最简单可以考虑用工具替代,比如选择双肩包、带轮子的购物袋,减少单手提重物的机会。另外,也可以试着把提重物变成一种训练:先收腹、沉肩,再提重物,这样可以加强手臂力量及耐力,获得良好体态。03错误姿势:趴睡睡觉这件怎么都舒服的事情,却有一个姿势是绝对不推荐的,那就趴着睡。趴着睡的时候,关节、肌肉、内脏都会受到压迫,背部也可能是拱起的。而且趴着睡的时候,为了呼吸顺畅,一定是扭着脖子偏向一侧喘气,这样一觉到天亮,不酸痛才怪。我们更推荐平躺仰睡,这时候的肌肉是放松,身体没有过多的压力。04错误姿势:单侧久站等车、坐地铁或是站着和朋友聊天,我们会形成一些下意识的站立习惯。比如,不自觉的让右腿(或者左腿)变成主要的支撑腿。这个时候,骨盆是倾斜的,两侧腰部肌肉也是不均衡。试着用你不常用的脚站立,你会发现很快就会默默换回去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并想象你的骨盆变窄收缩。这样可以启动我们的深层肌肉来稳定身体。05错误姿势:单肩背包单侧背包是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十分频繁的错误姿势。道理和单手提重物一样,它也会造成单侧斜方肌发达。有些人即使不背包也能看到明显的高低肩,而且一旦习惯一侧背包就很难改过来,形成恶性循环。有时我们还会用胸廓的倾斜力顶起背包,这样更容易引起胸椎侧弯(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尤其需要注意)。当我们单肩背包的时候,很难让我们的两边的肩膀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如果可以,优先考虑换一个双肩包,让两侧的肩膀受力差不多。或者记得有意识的交替着肩膀背包,这样可以缓解对于身体的影响。06错误姿势:经常穿高跟鞋有些人觉得穿高跟鞋最多是对脚有些伤害,穿完多休息下脚就好了。但事实上,高跟鞋影响的不只有脚,还可能伤到全身,引起腰痛。这是因为穿高跟鞋后,身体前倾加大,重力线越出脚支撑面前界。为了保持平衡,胸腰部须更向后挺直,腰部前凸加大,周围肌肉必须加强收缩。这样让这些肌肉更容易疲劳,日久会造成腰背部肌肉和韧带劳损,引起慢性腰疼。其实大部分时候,女生穿高跟鞋的姿态都是像前 3 个形象,很难做到像第 4 个女生一样。如果有必须穿高跟鞋的场合,那么尽量选择 5 厘米以内的粗跟高跟鞋。实在抛弃不了高跟鞋,那么试着想象你的骨盆变窄、两个坐骨向中间靠拢,试着激活盆底肌群的,让身体更稳定一些。让踩高跟鞋也变成一种日常核心训练!07错误姿势:腰部悬空瘫着刷个动态、看个剧,很多人习惯瘫在沙发上、床上。是不是觉得这样特别舒服?你的脊柱和背部肌肉可不这么觉得。其实瘫着的时候,你的腰部是悬空的。这时候主要是腰部的大肌肉群发力,形成一个错觉——更舒服。有研究就发现,保持正确坐姿的上班族通常在 10 分钟之后就变成了不良坐姿,比如拱背。但是一旦时间久了,肌肉力竭到无法维持腰椎稳定了,问题就来了。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一个简单的缓解办法:可以让臀部完全贴合床板或者椅子,在腰部放一个毛巾卷,让腰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不过,无论怎样的姿势,都建议 1 小时左右就起来动一动。08错误姿势:椅背上靠枕放错误位置现在很多人办公椅上都会放一个靠枕,让腰部获得支撑的确是不错的一个方式。但可惜,很多人坐着坐着就会变形。有研究发现通常坐下 20 分钟后就会出现坐姿下滑或者骨盆倾斜的情况。良好的坐姿的确很难维持,倒不如借用工具让身体舒服一些,只需要改变下靠枕的位置就可以。让身体完全贴合椅背坐下(臀部也要贴合),将靠枕略微提高一些(大概在胸腰结合处)。这样能真正顶住背部,避免拱背。或者也可以选择更贴合人体的人体工效学的办公椅,但记得一定要把背部、腰部贴紧椅子,释放背部的紧张感。09错误姿势:手臂悬空操作电脑伏案工作到忘我时,你是这样的:手肘悬空在桌子外边,头却前伸、扬着下巴看电脑。这时候,其实肩膀会很辛苦,它必须长时间发力提住手肘不让它掉下去,这也是很多办公族打一天电脑下来肩膀酸痛的原因。想要做一些改变,让肩膀更舒服一些,其实很简单:尝试把你的工作台再往里推一推,让桌子托着手肘,头也不需要再凑近屏幕了,简单实用。10错误姿势:低头看手机街上、地铁里、餐厅内随处可见「低头族」。这大概是一天里坚持最久的一个动作,时间久了,脖子痛、肩膀痛、胳膊痛……很快就会找上门。这是因为,颈椎的健康前屈角度为 45 度,直接低头向下时往往会超出这个范围,椎体间形成挤压,增加颈椎的压力,颈部的肌肉也会处于紧绷的状态。有研究发现低头玩手机随着低头的角度变大,颈椎的压力也会变大,最大可以达到 50 多斤的压力,相当于头顶 11 瓶 2 升的可乐!此刻的你,是不是也正低着头看着这篇文章呢?快跟我们试着调整下姿势吧。把手机放到你的正前方,和地面呈 90 度的姿势,然后微收下巴。这就是你脖子的颈椎和肌肉不受压迫的最舒适的姿势(没错了,想象一下奥特曼打怪兽的样子)。
每个人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花在睡觉上,有的人一觉醒来神采奕奕、精神百倍;有人却越睡越累,即使刚起床,还时哈欠连连、满脸疲惫、全身酸痛不已。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恶劣的睡觉环境、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睡觉时辗转反侧,以及在精神及生理上有压力外,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睡觉的姿势(睡姿)问题,影响了睡眠的质量,甚至导致失眠。 其中,如使用过高、过低或太硬的枕头,或是床板和床垫的问题,甚至是趴睡使颈部长时间处于偏转的姿势,这样不仅肌肉将会渐渐紧绷、僵硬,导致颈椎病或落枕,还会导致睡觉不爽,睡眠质量低下等问题。其基本原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了解:一、脊柱的正常生理弧度 何谓脊柱生理弧度呢?自己可以体会一下就知道的!请先仰躺在床铺或地板上,维持这个姿势不变,开始自我评估: 1.头部、双肩、上背部、臀部有没有平稳的贴在床铺上? 2.颈部、腰部是贴在床铺上,还是有半月型的空凹?将手由腰侧穿进腰部是否很容易? 3.从耳侧将手穿进颈部后侧是否也不难?二、选择合适的寝具很重要 由于我们的颈椎与腰椎在仰卧时会呈现悬空状态,如果在睡觉中的7~8个小时里,颈部与腰部都没有获得外在支撑,那么,人体天然的铁衣--背部肌肉,势必要很用力来保持住才行,结果睡了7~8个小时,这样不会越睡越累才怪呢!为了让睡眠具有最理想的休息效率,寝具与睡姿可都是有讲究和要注意的重点。 1.选择能够充分支撑头颈部的枕头,其高度、宽度、长度与硬度都是必须要认真考虑的因素。 即应选用符合生理要求的枕头:(1)仰卧时,枕头能保持颈曲的弧度,枕头边缘应保持弧形,不能呈斜坡形。(2)枕头高度要符合个人的肩宽需要。粗略的标准是,仰卧枕高约一拳(根据个人自己的拳),侧卧枕高应为一拳加二指。 2.选择软硬适中、可均匀支撑分散人体的重量、不弹性疲乏,且足以保持脊柱生理弧线,让肌肉得以完全放松的床垫。三、养成正确的睡觉姿势 睡觉时,不仅要注意减少身体上的压力,维持脊柱自然的"S"字形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应选择让自己最舒适自在,能快速进入香甜梦乡,清晨起床又不会有肩膀僵硬、腰酸背痛的睡觉姿势。如姿势不正确,会造成背部肌肉操劳过度,结果产生背痛或背部僵硬的问题,也会影响气血的畅达,继而影响睡眠的质量。 那么,正确的睡眠姿势是以仰卧为主,左、右侧卧为辅。要保证仰卧时枕头维护颈部的生理弯曲,使胸部在仰卧中保持呼吸畅顺,全身肌肉能较好地放松,这样还有利于加深睡眠深度,提高睡眠质量。1、睡觉的姿势 有的人仰睡,有的人习惯侧睡,有的人则非要趴着才能入眠,然而并没有那种睡姿是最理想的,只要是自己感觉最舒适自在,不会增加腰背部压力的睡姿就是最好的姿势。现在让我们检查一下自己的睡眠姿势,只要略加调整,就可以达到减轻腰背部压力的效果。 (1)仰睡多数人在仰躺时,腰椎是处于悬空的前凸状态,使得自己在休息睡觉状态时,背部的肌肉仍不得闲,往往一觉醒来更觉得腰酸背痛,越睡越累。 仰睡时,可以在双膝下垫一个枕头,使膝盖略为弯曲,而让原本悬空的下背部下沉,即整个背部可以完全平贴在床铺上,以避免肌肉持续用力去支撑悬空的腰部。 (2)侧睡 采取侧睡时,枕头的高度要和自己的肩膀宽度相当,才能充分支撑住头颈部,以免头偏向一边,导致颈部肌肉僵硬。 侧睡时,膝盖会略为弯曲,如果弯曲蜷曲成一团,容易过度拉长背部的肌肉。靠近床垫那一侧的膝盖稍微弯曲,可以让腰部侧面平贴在床垫上。如果要增加舒适感,还可以在两膝盖间放一个枕头,减少骨盆的倾斜程度。 (3)趴睡 趴睡时多数人都会使用枕头,为了要呼吸,头部势必需要偏向一边,而这样却很容易造成颈部的扭转受伤。 如果是习惯趴睡的人,建议头部不使用枕头,可将枕头放在小腿位置,使小腿略抬高,这样可以让背部更加放松。2、良好睡姿有利于健康 很多人都喜欢侧着睡,尤其是采取右侧卧的睡姿,认为这样不会压迫心脏,是正确的健康睡姿。但对于脊柱不好的人来说,长期偏重于某一侧卧位,脊柱会逐渐侧弯,轻者醒后腰背僵硬不适,需要起床活动方可恢复正常,重者则可能使原有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那么,什么样的睡姿对脊柱健康最有利呢? 研究显示,最利于脊柱健康的睡眠姿势应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要左右交替,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而睡,都属于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例如,有人喜欢趴着睡,为了呼吸,只能将头扭向一边,这样会发生1~4颈椎扭伤。颈轴侧弯,达到失代偿时,就会出现头昏、头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状。又如,有些妇女带孩子睡觉,常面向孩子侧卧,如果枕头不合身材高度,将置颈胸椎于强迫体位,容易形成侧弯,可导致脊柱病。睡觉时头部应放于枕头中央,以防落枕。 另外,有脊柱疾病的患者应选择相对较硬的木板床,而弹簧床对脊柱生理平衡没有任何好处。所以,不要说太软的席梦思床。太软了,就没法维持脊柱的自然曲线和正确的睡姿。 与此同时,纠正生活中的很多不良姿势对脊柱的保健也十分重要。比如,有人平时姿势尚好,但当看小说、看电视时,不是窝在沙发里,就是趴在床上,而且习惯把头靠在床栏杆上或沙发扶手上,长期维持这样的姿势便会形成屈颈、屈背、扭腰等不良姿势,这样会因脊柱椎间韧带损伤而致该段脊柱失稳,导致脊柱疾病。3、好的睡姿还可以减少皱纹 睡觉的体位不仅关系到睡眠的质量,而且与美容有关。有专家指出,真正能减少皱纹的并不是什麽化妆品,而是科学的"睡相"--仰卧。 仰卧使面部肌肉处于最佳松弛状态,血液循环不受任何干扰,面部皮肤由此而得到充分的氧气与养分供给。美国医生尤金强调从婴儿期起就应坚持仰卧。婴儿处于形体容貌未定型的阶段,可塑性极大,仰卧有助于五官端正,脸庞倩丽。对于中老年人尚有防病意义。 据国内外专家对2000例脑梗塞病人的调查,侧卧等姿势是促成脑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仰卧则有预防作用。因此,除患病或女性怀孕外,健康人宜多用仰卧方式睡觉。四、注重睡觉来提升睡眠健康 1.应将枕头改为符合颈部人体工学设计的健康枕头,避免睡高枕或不睡枕头。高枕可以无忧,但健康可有忧。 2.睡姿以仰睡及侧睡为主,避免长时间趴睡,以免造成颈椎神经压迫,趴睡对呼吸和心脏也不利,对睡眠质量也会造成影响的。 3.仰睡时,最好于两膝盖下面垫一个高垫子(大约一般两个枕头的高度)。侧睡时,应以上半身往后倾斜30~45度,且靠近床铺的脚伸直、另一脚弯曲的方式睡觉,这样可以提升睡眠质量。 4.床垫软硬度须适中,原则上,较胖的人睡较硬的床垫,以免因过重的体重将脊柱压弯;而较瘦的人则需要睡较软的床垫。 总之,注重睡姿,既能维持脊柱的自然曲线之美,保证脊柱健康,同时,还能促进睡眠质量,增进睡眠健康。可谓是一举两得。
“我自己就是病人。”1993年读研时,一次弯腰提重物,猛地起身,医生一不注意得了急性腰椎间盘突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科任树军“没法穿鞋子和袜子,寝室四人相约出去吃饭,我站起来就要花上5分钟,因此比旁人更能体会腰不好的窘境。”那么,医生之后做了哪些事情,至今20年腰伤再也没发作呢?1.不弯腰,而是下蹲拿重物1996年,医生到医院上班,开始进行物理治疗。有了专业知识与经验,他再取物时必然小心翼翼,尽量避免提重物,先下蹲再起身,腰痛再没有发作。看到身边人更换桶装水时,他常提醒一句:“别弯腰,下蹲后将水桶抱起贴近身体,挺直腰背后慢慢站起来。”2.锻炼核心肌群要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必须增强腰部核心肌群的力量。悟出这一点后,便在家坚持进行“五点式”锻炼:身体仰卧,用头、双手、双脚支撑,抬起腰部,使身体保持拱桥姿态。“呼气时抬起腰部,保持10到20秒,再吸气放下。每天做3到4组,每组10次。”医生提醒,刚开始务必循序渐进,不能锻炼过猛。还有一招是“飞燕式”:身体俯卧,将双手、双脚、头部一齐抬起。他建议,老人和肥胖者四肢力量不够,可以只抬起上半身,这种俯卧后伸锻炼,也有锻炼腰部核心肌群的效果。3.每坐45分钟就要起来活动“腰椎间盘突出者不能久坐,每过45分钟就要起来活动,椅子也别选老板椅。”作为骨科专家,办公椅是一张硬板凳,凳子的高度适中,保证坐下时腰背基本挺直,大小腿呈直角;他还专门在车上放置了腰靠,开车时用以支撑腰背部。“有条件的,可以买一张按摩椅放在家里,或在公共场所的按摩椅上按摩几分钟,但别盲目去外面的小店推拿、按摩。”医生提醒,正骨、复位是一项专业活,推拿前必须明确疾病程度,否则适得其反。4.天气潮湿,用双手手掌摩擦后腰入梅后,天气潮湿,寒湿是腰椎病的推手。到了这个季节,尤其注意保健,常在空闲时挺胸平视,将双手叉在胯部上方,随后用双手手掌摩擦后腰,直到身体发热。“摩擦腰部能增加血液循环,刺激局部穴位。中医上将痛点称为‘阿是穴’,平时多寻找痛点,多按揉。”5.睡觉时腿下垫一只枕头放松腰肌“以前我爱垫高枕头,半躺在床上看手机,后来发现久了容易躺出问题。人半躺时,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腰更不行了,还伤颈椎。”现在,医生在睡前习惯将一只枕头垫在腿下,减轻腰部压力。建议喜欢侧睡的人,不妨在双腿间夹一只枕头。6.建议进行跑步和游泳锻炼时间充裕,还建议跑跑步、游游泳。“许多人觉得跑步伤膝盖,但在我们骨科医生里,跑马拉松的也不少呢。”只要早晚有空,他也会在小区里慢跑,一天跑1万多步。每半个月,还安排一次游泳或爬山项目。但只要感觉疲劳,这一天便不再做大强度运动,只是走走路。7.成人35岁以后更需要补钙除去锻炼,食补也很重要。干了多年的骨科工作发现,年轻时注意补钙,年老时更不容易骨质疏松,也常建议患者适当补钙。“人到中年以后,体内的钙质开始大量流失,尤其是女性到了更年期雌激素降低,更容易骨质疏松,因此要早点补钙,最好从小开始。”孩子幼时要多喝牛奶,多晒太阳,并定期通过超声骨密度和双能X光筛查是否存在骨质疏松。成人35岁以后更需要补钙,少喝碳酸饮料和咖啡,多喝牛奶,吃贝壳类海鲜和豆制品等钙含量高的食物。有条件的可以到药店买一瓶普通的碳酸钙片,每天嚼服一片。提醒,碳酸钙片别盲目选择含量高的,过量的钙很难被人体吸收,而且容易导致结石和便秘,因此在服用期间要注意多喝水。8. 提醒:连续戴护腰别超6周身边常有腰痛的亲朋好友咨询哪种护腰合适,不忘提醒一句,护腰白天戴,晚上睡觉时得解开,只能连续戴上3到6周,以免出现腰背肌肉萎缩。
腰椎间盘突出注意事项1、急性期应注意休息,尽量减少运动。2、症状明显好转后,可逐步进行背肌锻炼,深蹲的锻炼。3、做好腰部保暖,不要睡地板及竹席。4、正确的站立姿势,平时工作生活中要劳逸结合,注意姿势的正确,避免抬重物。5、避免剧烈运动如篮球,足球,网球及高尔夫球,瑜伽,跳舞等扭转的运动。6、注意戒性生活一个月,保障更好的恢复。一定要确保椎体是没有移位的,彻底解除神经及韧带肌肉的卡压及牵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对于已经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来说,都想快速远离疼痛,恢复腰部功能的康复期至关重要。但往往很多运动和锻炼还会加重,在这个时期进行适量的有效的腰部锻炼,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现把腰部锻炼概括为“十字口诀”,既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快来看看吧。一是“悬”: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悬垂时要放松腰部和下肢,使重量自然下垂,以达到牵拉的目的。悬垂的动作一定要缓慢而轻,避免因跳上跳下操作腰椎。悬垂锻炼要逐渐增加运动量,并持之以恒。注意事项:动作要轻柔,缓上慢下,尽量 让家人在一旁协助保护。二是“撑”:即撑腰锻炼,不适宜做悬垂锻炼者可做撑腰锻炼。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随着双臂缓慢上举的同时用鼻缓 缓吸气。双臂高举过头顶,眼看天,腰部向上直撑到最大限度,这时停片刻。然后,随双臂慢慢放下的同时用嘴慢慢呼气。照此法反复做36次,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最好选择空气清新地方做。注意事项:以自己能够承受的力量做,不要急着来,适应后可逐渐用劲。三是“拱”:即拱腰锻炼。双手扶墙壁或其它物,身体与被扶物要有适当距离。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先稍用力以中等速度向前拱腰向后拱腰,做完前后方向的拱腰为一次,每日做两次,每次做36下。注意事项:动作轻柔,力度适中。四是“倒”:即倒走锻炼。倒走时要选择平坦而又安全的场地进行退步走。走时要挺胸收腹,平视前方,双手自然前后挥动,尽量少回头,倒退走的速度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每次一般倒走15分钟,每日两次。注意事项:注意控制速度,小心摔倒。五是“多”:即多角度不同方位的腰部运动。如左右侧弯腰、前后大弯腰,左右转腰、 晃腰等,每项各做36下,每日做两次。注意事项:动作轻柔舒缓,幅度不宜过大。最好在复位治疗后一个月在做此锻炼。六是“蹲”:即下蹲锻炼。两脚叉开与肩同宽,双手平举,缓慢深蹲,脚尖着地,脚跟抬起。下蹲要到位,初练下蹲可扶墙等物半蹲,逐渐增加下蹲次数,逐渐做到深蹲。每日做两次,每次下蹲36次。 注意事项:动作轻柔,下蹲要慢,防止摔倒。七是“后”:即腰部后伸锻炼。有统计数据表明,腰椎每天前屈高达3000到5000次,但后伸的动作很少,同时,现代人在工作中常常处于前屈坐位,这个体位使腰椎长期处于屈曲位,长此以往,会造成腰椎间盘应力的不平衡,腰椎后韧带过度牵伸,从而引起腰痛。 双臂置于腰部,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在腰部向上直抻的同时腰背向后抻36次,每日做两次。另外仰卧法亦可做腰后伸练习,双臂将上半身尽量撑起,下半身贴床,使腰部尽量后伸,反复做这一动作36次。注意事项:动作轻柔,防止摔倒。八是“摩”:先按摩肾俞穴(腰眼),用两手分别按揉肾俞穴100次以上,后用双手交替敲打此穴各100次,最后,稍猫腰用双手握拳同时敲打臀部100下,接着用双拳分别敲打胯部100次。以上每日做两次。 穴位:第二腰椎棘突下缘旁1.5寸处,即从脐向后对到脊椎旁1.5寸,再往下1寸之所在。按摩法:脊椎两侧有多处穴位,可沿脊椎 两侧由上而下,轻轻扣击背部。九是“暖”:即腰部保暖。患“腰突症”者或腰痛者,在季节交替,天气变冷时要比常人 提前添加衣服,严寒季节要穿毛、棉背心,夏季要做好腰部防潮湿着凉受寒工作,因这些都是腰病发生的诱因。十是“保”:即对腰部的保护。如不久站、不久坐、不负重、不大弯腰(最好以下蹲代替弯腰)、不抱小孩、不坐低板凳、不劳累、不做有损腰部的动作、不睡弹簧软床、不睡过分太硬的床等,不良姿势要纠正。
肩周炎,分为三期急性期急性期是肩周炎发生的初期,病期为一个月左右,有时延至三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周部疼痛,可为钝痛、刺痛、冷痛、酸痛,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粘连期粘连期也称冻结期。肩痛较前减轻,但仍疼痛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以外展、外旋、前屈、后伸等运动障碍最为显着。甚至可以影响日常生活:穿衣、梳头、吃饭、系腰带等可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本期病理特点是无菌性炎症减轻,粘连较重,症状以活动受限最为明显。缓解期称为肩周炎的恢复期。本期病程六至十八个月。肩痛明显减轻,甚至只出现酸楚不适感,肩关节活动度逐渐增加,病人可出现自愈倾向。本期病理特点是无菌性炎症基本消失,肩周粘连逐渐松解,疼痛粘连逐渐减轻,病情向愈。 肩周炎,并不是忍忍就能过去的不少50岁左右的朋友都会被肩膀痛所困扰,这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肩周炎”。在疼痛不影响日常生活时,多数人会选择不治疗,认为忍忍就过去了。肩周炎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肩关节疼痛。起初患者会感觉肩关节有些许疼痛,一般都不会太在意。但这种疼痛会慢慢加重,且在夜间明显,患侧卧位时疼痛加剧,逐渐演变为肩关节活动受限,反手摸背艰难,影响穿衣、梳头、洗脸等正常生活。肩周炎病程很长,起码是六个月,最长可达2年,在整个患病的过程中,如果能有正确的认识,得到有效的治疗,再配合自身积极的自我保健功能恢复锻炼,可大大缩短病程,疼痛程度也能得到改善,功能受限也不会那么明显。 打开肩周粘连,做好医学康复锻炼对付肩周炎,坚持科学的功能锻炼是治疗关键,因为只有活动锻炼才能把肩关节粘连的韧带、软组织一点一点地分开,并防止再度粘连。1.扯毛巾2.用正常的上肢(右)帮助患肢(左)上抬3.双手上举做抱头状,双肩部同时做外展和内收运动4.用正常的上肢(右)抓住患肢(左)手腕,尽量上拉5.用正常的上肢(右)握住患肢(左)肘部,尽量使患肢肘关节贴近胸部6.爬墙,尽量将患肢抬高肩周炎日常保健1、避免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伏案工作者常低首耸肩,长时间这一姿势将使颈部及肩部肌肉的负担增大,导致肩周肌肉群的劳损。另外在工作30~45分钟后,最好起立作5~15分钟的康复运动,舒展腰肢,转动头颈,舒松肩关节。2、洗澡不宜用过凉的浴水:洗澡水温热是最重要的,在温热的浴水中慢慢浸泡,可以松弛紧张的肌肉,祛除一天的疲劳。热烫的水不提倡,因会过度刺激肌肉皮肤,加重痉挛,一般以40°C为宜。3、避免关节受凉:初春时期,外出时注意肩部保暖,因为房间内外大的温差,将影响肩部的血流。有条件者,可在暖房里裸露肩膀,患部贴敷温湿毛巾,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松弛紧张僵硬的肩周肌群。
同样都是坐着,为啥就我的腰椎间盘突出?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腰椎间盘,腰椎间盘位于两个腰椎的椎体之间,厚度为8mm~10mm,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三部分构成。图片标红处是腰椎间盘当你弯腰驼背身体前倾的坐着时,腰椎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腰椎间盘内的髓核在腰椎屈曲时往后移动,上下两个椎体向后挤压椎间盘,椎间盘后部的压力异常增加,髓核突破纤维环的限制,对后方的神经产生压迫,就变成了我们常说的腰椎间盘突出了。当你长时间保持一个错误姿势时,肌肉容易发生劳损,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会越来越差。上半身的重量全部压在椎体上,椎间盘受力越来越大,磨损自然就越来越严重。长此以往,你不突出谁突出呢?正确的坐姿长这样当然,除了坐姿外,还有睡觉的姿势、站立的姿势,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腰椎健康。另外,弯腰活动,特别是弯腰搬重物时,椎间盘的压力升高2-3倍,因而极易导致椎间盘急性破裂。一个动作让你腰背轻松—飞燕展翅华润武钢总医院疼痛科告诉大家:这个动作特别适合繁忙的“久坐族”,可以在工作之余随时起身锻炼的动作:站立位,双手置于身后交叉,腰部背伸,胸部前挺,感受胸前扩张和后背收缩紧张感,维持10秒,缓慢回到初始位,稍停留后依次重复10-15次,会觉得腰部很舒服。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就是要改变错误的生活习惯,少弯腰和避免久坐久站,加强腰背肌的力量,给椎间盘减减压。改变,从今天开始吧!
脖子酸痛,经常头晕,偶尔还恶心、想吐不舒服,这大概是“低头族”最常见的症状了。常常这样也不放心啊,去医院拍个颈椎的片子吧,结果一看,生理曲度变直。这是什么鬼?严重不?能治得好吗?一堆问题向医生抛过来。不急,咱们慢慢聊聊这个不大不小的问题。颈椎的构造了解一下人的颈椎由7节椎骨组成,每节椎骨之间由前方的椎间盘和后方的小关节相连,另外椎骨周围特别是颈后部有很多的肌肉把它们连接在一起。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颈椎骨连在一起会形成一条向前突出的曲线,就像是一张向前拉开的弓,而颈后部的肌肉就像是弓弦。形成这样的曲线,或者称为“生理曲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人的脊柱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其中胸椎和骶椎的曲度是与生俱来的,而颈椎和腰椎的曲度却是我们生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与四足行走的绝大部分脊椎动物不同,人类是直立行走的。如果没有颈椎、腰椎和胸椎、骶椎相反弧度的相互平衡,我们的重心是后移的,极易跌倒。由于直立行走,从足底向上传递的冲击力必须被尽可能的抵消掉,否则会对脆弱的大脑造成严重的伤害。这些缓冲机制包括足弓、椎间盘等,而脊柱曲度的变化也能吸收部分冲击力,如同弹簧一般。那为什么会出现生理曲度变直呢?颈椎生理曲度的维持,主要是靠颈椎间盘前宽后窄的楔形角度以及后方肌肉的弓弦牵拉。所以这两个静态和动态因素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颈椎生理曲度减小、消失甚至向后突出(反弓)。年轻人的椎间盘虽然有一些老化,但还不到引起临床症状的程度,更常见的原因是颈后部肌肉的劳损、无力。这一病因非常简单:智能手机看多了!长时间的低头看东西,会让我们颈后部的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日积月累,跟我们跑完八百米的小腿酸痛一样,这些肌肉会出现痉挛、充血、水肿、无菌性炎症、萎缩、瘢痕形成,其主要临床表现,就是颈后部、肩部酸痛。长此以往,会让我们的颈椎间盘和关节处于不正常的受力状态,加速它们的老化过程,引发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病。所以生理曲度变直并不是一个疾病,我们可以看做是身体发出的一个警告信号:大兄弟,大妹子,别再老盯着手机刷朋友圈了。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1改变不良姿势是第一步。把电脑屏幕垫高,最好是平视,舍得花钱的话买个屏幕支架。尽可能的少低头,打麻将打半个小时起来歇会,换换手气。2枕头不宜过高。晚上睡觉的枕头不宜过高,原则上跟一个竖起来的拳头一样高就可以了,一定要使颈后部受到支撑,头略微后仰。枕头只是在我们睡觉时让颈部肌肉尽量得到放松,而不是像白天一样继续受伤害。各种颈椎保健枕都号称能改变生理曲度,实际上只要你在脖子后面塞个东西都能改变平卧时的曲度,站起来之后一样回到原来的样子。3颈后部肌肉锻炼很重要。教您两招可以有效缓解颈部软组织劳损的方法,每天坚持抽时间做一做,有效!①靠墙站立,背对墙壁,用头尽量向后顶墙;②双手抱住后脑勺,让头尽量向后顶,与双手的力量相对抗。同时,打打羽毛球,游游泳,也是对颈椎有益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