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与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合作开设宁波神经外科华山中心,并建立周良辅院士工作站,并由高翔教授担任中心主任。中心建设8年以来,已开展各类颅脑手术9000余例。其中颅脑肿瘤手术2500余例,实现无死亡。这一结果的取得得以于设备的投入。高端显微镜、神经内镜、神经导航、超声刀、神经电生理监护等现代化神经中心所需要的设备一应俱全。同时得益于精湛的医疗显微技术和严格管理,使得手术的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今年,政府将继续投入千万元,进一步提升学科的软硬化实力,更好地服务于宁波市民。
现在,随着CT、核磁共振检查的普及,以及健康人群体检的深入,被检查出脑部有动脉瘤的人群越来越多。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体检或者偶然检查发现出的脑动脉瘤,到底要不要治疗?”目前医学界对此也有很多研究,大家都在通过研究动脉瘤的大小、形状、年龄、位置,希望能够得到出一个公式或者一个模型,来分析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有多大,是否需要治疗?很遗憾,目前为止,所有的模型都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也就是说,目前这个问题还是无解。由于动脉瘤它毕竟有破裂的风险,所以我只能讲一下我对这个疾病的理解和看法。动脉瘤目前认为每年破裂的概率是在3%,对于老年人或者有高血压的人而言,这个概率可能会高一点,接近4%。对于一个50岁的人而言,假设他活到75岁,那么他动脉瘤破裂的总风险就是3%✕25=75%,他有75%的概率动脉瘤会破裂。现在治疗动脉瘤的手段主要是微创治疗,微创治疗风险可能只有1%-2%。这样就得出一个问题:选择1%-2%的手术风险,还是选择75%的破裂风险,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微创手术,毕竟一旦动脉瘤破裂,会直接危及生命的。有1/3的病人在动脉瘤的第一次破裂时就会因出血过多而死亡。
经常有神经外科患者问医生,我的手术是不是微创?在神经外科里面究竟什么是微创手术?首选,微创实际上也是创伤,微创并不等于无创。所以这两个概念不能混淆。目前脑外科里面微创最多指的是介入治疗,因为介入治疗只需在大腿根部扎针,然后将治疗导管送到脑部,经脑部的血管治疗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这类疾病。病人几乎没有切口,只有皮肤上的一个穿刺洞眼,这个就是标准微创。 第二种微创就是指我们可以不打开头颅来治疗脑内肿瘤。比如我们可以经过鼻腔来做手术,因为有些肿瘤就在大脑的底部,我们就可以通过鼻腔孔隙进去,到达鼻腔深部,也就是大脑底部。切除这个部位肿瘤。由于头上是没有刀疤,这个手术可以称之为微创。第三个就是在脑部仅仅钻一个小孔。这类手术,像帕金森,我们可以通过小孔将电极植入治疗疾病。或者是一些慢性出血,我们只要仅仅钻一个小洞就能把血放出来。这些手术也都可以称之为微创手术。 最后,一些手术要在头部做一个切口,然后将一部分颅骨打开,基本上还属于是开放性手术。但是,随着我们现在神经外科水平越来越高,这方面的切口也是越做越小。有些手术,只有几公分切口就够了。 不管什么切口,现在的手术越来越安全,不必紧张,脑部已不再是以往的禁区。
胶质瘤作为一种脑部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复发。对于复发的胶质瘤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再手术切除;适合于第一次手术为二级胶质瘤的患者,或者是位置比较表浅的三级患者,这样的话还是可以考虑再手术。对第一次手术时已经是3、4级或者位置比较深,容易造成功能障碍的患者,目前也不是很主张手术治疗。除了切除手术之外,现在还有一些新的方法来治疗胶质的复发。第一,电场治疗,电场治疗也是近五年来应用的技术。它本身就是利用电产生的磁场来干扰肿瘤细胞分裂,从而起到延缓肿瘤生长的目的。第二,换用其他的化疗药物,一些传统的药物如斯莫斯汀,对一些患患者也有效果。第三就是粒子植入,我们可以将一些放射性的粒子植入复发的肿瘤,通过粒子来杀灭肿瘤,对部分患者也能起到比较好的疗效。
垂体瘤系列之面相------这种面相很危险,快来看看你有没有!! 原创: 赵尔福 摸得着头脑 9月24日 古代的中医,望闻问切是基本技能,延续到了现代医学,“望”仍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神经外科医生出诊时看到有些病人,会先来一句“嘘~先不说话,让我猜猜你什么病”。 (咦,这个对话似曾相识) (不不不,不是这个剧本。) 其实呢,并不是我们医生故弄玄虚,而是有些疾病,日积月累之后会在给人的外观带来特别的改变,使患者呈现出特定的面容,有经验的医生,一看面相,就能知道疾病。 这就是我今天介绍的疾病——生长激素型(GH型)垂体腺瘤 这种疾病是一个潜伏在人体最深处的恶魔,往往无法察觉,却无时无刻不在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GH),偷偷影响着我们的身体,最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外观的改变,尤其表现在鼻尖、下颌增大,颧骨高耸,嘴唇增厚,四肢尖端粗大等等。 久而久之,帅哥变样了,美女走形了。 曾经纤细的指尖,也不知不觉变粗了。 不管男女老幼,最终都殊途同归地长成一个样子。 尤其对于爱美的女性朋友,这简直是最恐怖的灾难! 除了面相的改变,身体内部各种看不见的脏器也在受到侵蚀,比如: 内脏普遍肥大,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心室肥大,心脏扩大,动脉硬化,伴随高血压,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直线上升; 呼吸道黏膜组织肥厚和软腭、舌肌肥大,造成睡眠呼吸暂停和打鼾,长期低氧血症睡眠质量直线下降; 出现胰岛素抵抗,诱发糖尿病,影响血脂代谢,增加血管意外发生可能,等等等等。 最通俗地说,得了这个病,减寿! (码字的小编也被吓了一跳,赶紧照个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 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这种疾病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先进,从以往的开颅手术到经鼻显微镜手术,再到全内镜时代,手术的风险也越来越小,治疗效果越来越好,多数病人术后隔日即可活动及行走,5至7天可出院。 请将本文收藏或转发给亲戚朋友,让有需要的人比对一下,避免小病不发现,大病吃苦头。只要大家经常注意自身的细微变化,就能防患于未然,早日揪出这个藏身体内的恶魔。 同时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骚扰小编,小编会尽快回复的!
分娩后二周发现巨大听神经瘤,肿瘤虽大,更重要的是保留新妈妈的面神经功能,让她能以笑容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们做到了。
由于平时工作较为繁忙,患者及家属不宜联系我。可至2号楼9楼,神经外科病房,通过病房医生与我联系。特此致谢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犯我安危者,虽深必诛’脑干深部大型海绵状血管瘤,顺利摘除。(图一、二、三术前,图四术后)至此,宁波地区已完成神经外科所有高难度手术,向学科一流进步。
金报讯(通讯员赵冠菁记者贺艳)脊髓里长血管母细胞瘤,全世界经报道的病例才40多例。要在脊髓里切除肿瘤,手术难度可想而知。近期,宁波第一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宁波分中心的高翔主任带领着他的团队为病人小杨成功完成这个手术,脊髓里的肿瘤完整切除。这是宁波独立完成的首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手术。年轻女子脊髓里长了一个瘤小杨25岁,马上要步入幸福的婚姻殿堂。可是近来,小杨觉得自己腰背部疼痛,最后痛到无法站起,双腿就像注了铅一样沉重。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脊髓里长了一个瘤子,瘤子里面血管很多,而且有恶性可能,医生表示对这样的肿瘤无能为力,让她赶紧去上海或者北京的大医院就诊。小杨得知结果,每日茶饭不思,以泪洗面。高医生看过小杨的检查结果后,认为这是一个少见的血管母细胞瘤,是良性肿瘤。他告诉小杨,以前上海也曾经成功切除过此类肿瘤,他有信心帮小杨从病魔手中解脱出来。医生6小时手术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医生打开小杨的骨板,看到肿瘤所在的脊髓明显肿大,肿瘤表面有多根血管,像蚯蚓一样盘曲。高医生在显微镜下仔细切开脊髓,沿着肿瘤边界,小心翼翼地切除一根根肿瘤的供血动脉。一切都必须非常细心,在分离肿瘤过程中,血管如果破裂,就会造成大出血;同时,肿瘤周围的脊髓神经每一根有着特定的功能,有少许损伤就会给小杨造成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后遗症。随着血管被一根根切断,肿瘤开始皱缩。经过6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小杨的肿瘤终于被完整切除。
脑内肿瘤引发视力下降 这类患者越来越多见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0年10月26日 12:48 中国宁波网讯 市第一医院最近接连接诊了2例视力减退的患者,病因均是脑内长了肿瘤引起。比较可惜的是,其中一例因发现较晚,肿瘤被切除后,术前就近乎失明的左眼已经无法恢复。 陈先生今年52岁,3年前,他开始出现视力下降。当时,他以为自己年纪大了,出现了老花眼,未予重视,今年发展到看报、看书都很吃力。他到眼科去就诊,眼科医生给他做了检查,配了老花镜,用了眼药水,但效果不明显。上月末眼科医生给他做了头颅核磁共振,结果,医生在其脑部影像上发现了一个3厘米见方的“脑垂体瘤”。 10月9日,陈先生经人推荐到市第一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宁波分中心就诊。收住入院后,该中心主任高翔医生采用内窥镜经鼻腔为他切除了肿瘤。术后,陈先生的视力迅速得到了恢复。 和陈先生有着类似遭遇的黄先生就没有如此幸运。尽管视力一直在下降,但他根本没有考虑到脑部病变。等到做核磁共振发现有脑内肿瘤时,他的左眼已近乎失明,右眼也只能看清眼前数米的东西。由于肿瘤较大,他不再适合鼻腔手术。因此市一院的专家只能选择开颅来切除肿瘤。但遗憾的是,由于术前黄先生的视力已严重受损,手术后只有右眼的视力得到了恢复。 “引起视力下降的原因很多,除了眼球本身病变外,颅内肿瘤压迫视神经,或挤压眼球引起视力下降或屈光度改变,也越来越多见。”高翔医生说。据统计,颅内鞍区肿瘤中有1/3的患者首发症状是视力下降。(宁波晚报记者 叶海英) 稿源:宁波晚报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