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心衰药物治疗新趋势——小议心衰药物治疗进展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心脏的机构及功能收到损害从而影响了心脏的功能,静脉血不能有效回流,动脉又不够血,全身重要器官均缺血、水钠潴留(水肿)的一种综合征。心衰非常常见,而且发病率不断升高。治疗方面除了心衰诱因去除如控制感染、控制血压,治疗原发基础疾病如开放狭窄的血管、消除心律失常病灶外,药物治疗依然是心衰治疗的基础。心衰药物治疗近些年有长足的进步,本文将就近期心衰治疗领域的新药物、新推荐进行简介,以期广大患者能了解最新治疗资讯,从最前沿的医学进展中获益。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终身治疗的疾病,规范优化用药对于控制疾病进展、减少急性发作及改善预后、提高生活治疗至关重要。随着医学界对心衰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不断提高及药物研发领域的不断推陈出新,心衰药物治疗格局也在不断变革、迭代。最早是‘强心、利尿、扩血管’的“三驾马车”,然后是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β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的“金三角”。金三角时期持续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诺欣妥)的问世打破了这个格局,与β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组成“新三角”。ARNI 是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能够在抑制脑啡肽酶,增强利钠肽系统的同时,抑制RAS系统,有效改善心脏重构、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减少再住院风险。多个研究显示ARNI在心衰治疗领域有替代ACEI/ARB的趋势。之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伊伐布雷定在心衰中的治疗获益也逐渐得到关注。2020年顶级医学杂志Lancet有研究比较了三项重要的心衰研究结果EMPHASIS-HF (n=2,737), PARADIGM-HF (n=8,399), 和DAPA-HF (n=4,744),显示与传统治疗(ACEI/ARB+β-blocker)相比,SGLT2i、ARNI、β阻滞剂和MRA“新四联”治疗可降低62%的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入院组成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风险。 分别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衰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50% (HR 0.50; 95% CI 0.37-0.67), 68% (HR 0.32; 95% CI 0.24-0.43), 和47% (HR 0.53; 95% CI 0.40-0.70)。无事件生存时间在80岁亚组延长2.7年,55岁亚组延长8.3年。该研究提示心衰药物治疗正式进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除了理想心衰药物种类的选择外,心衰药物使用的前后顺序也是近期研究热点。传统治疗常遵循这样一个顺序,即ACEI/ARB开始,然后再β阻滞剂,然后是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再换血管紧张素受体 / 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最后使用SGLT2i,并建议每个药物的剂量最终要达到靶剂量。新近2021年,Circulation杂志一篇评述性文章认为,这个顺序有改善的空间。原因如下:首先,“先来先得”并不一定最好。比如,洋地黄已经使用200多年,但已经不再是治疗的基石。其次,认为药物只有靶剂量才有效也不对,如较低剂量也能降低心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三,临床试验中,大多数患者没有达到推荐的靶剂量治疗。按照这种用法,可能需要6月以上才能使用上4种推荐药物。但6个月时间太长了,因为每种药物在开始治疗的30天内就能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包括3个步骤,30天完成,前提是使用了利尿剂,血容量正常。第1步:同时启用β阻滞剂和SGLT2i。β阻滞剂可以说是治疗心衰最有效的药物,特别是在减少猝死方面。SGLT2i可显著降低心衰住院风险,这种益处还可能可降低β阻滞剂使用后可能发生的短期内心衰恶化风险。第2步:在第1步后的1~2周内添加沙库巴曲缬沙坦。如果患者的收缩压<100 mmHg,在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前,首先评估在低血压情况下药物的耐受性,可先给予ARB类药物,之后改用ARNI。低血压时,药物可以逐渐加量,或调整利尿剂的剂量。第3步:如果血钾正常,肾功能未严重受损,则在第2步的1~2周内添加MRA。在使用ARNI和SGLT2i的情况下,加用MRA对肾功能改善和血钾更安全。如果患者血压低,第2步也可以添加MRA。在停用静脉利尿剂几天后,如果患者血容量正常,肺部无啰音和腹水,外周水肿消退,可以开始应用β阻滞剂。在适当的患者中使用这个方案,在4周内用上所有4种药物。此后继续至目标剂量。新方案理论上可最大化减少死亡和住院风险,同时保证了治疗的耐受性。 新方案的提出基于以下5个原则:首先,每一类药物的治疗获益与其他药物的益处无关。 第二,低起始剂量的药物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三,增加一类药物所带来的获益要大于现有药物的增加。第四,增加药物的顺序可以提高安全性和耐受性。第五,因为基础治疗药物的益处是在30天内出现,所以最佳的治疗方案应该在30天内使用所有4类药物。该文章建议的用药顺序尚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及更广泛的实践进行论证。在有确凿证据之前,个体化治疗和密切的病情监测尤为重要。虽然西医药治疗心衰已取得可喜的进展,但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不能完全改善症状,心衰患者除呼吸困难、浮肿等症状外,常伴失眠、纳差口淡、腹胀、怕冷又或者多汗等不适,单纯抗心衰药物无法很好地解决。同时西药的毒副作用使得药物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如服用β受体阻滞剂容易疲倦、使用ACEI容易出现咳嗽、应用利尿剂有导致电解质紊乱的可能。肾功能不全或低血压时,ACEI药受到用药限制;伴支气管哮喘或有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者,β-受体阻滞剂受到限制。而中医药在心衰治疗中有一定的优势。首先中医药着重整体思维,平衡脏腑阴阳。而心衰起始并不是心脏一个器官的病变,而是涉及了心肺、肝、肾、内分泌等多个系统。这时就需要有整体的观念。全国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的学术思想认为心衰病位在心,其实“五脏相关”,多脏器互相制约、影响,可成为心衰的诱发或加重因素,而心衰亦可导致他脏功能损害。因此中医认为心衰治疗必须调补五脏之气血阴阳,不可局限于治心。此外,中医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身体素质,预防心衰反复发作等方面有积极的改善作用。但中医药的一个困局是疗效不能定量验证,缺少科学严谨的临床研究结果,因而在更大范围的使用受到限制。心衰治疗领域的“芪苈强心胶囊”成功迈出了这艰难的第一步。芪苈强心胶囊是选用 11 种中草药 组成的复方中药,包括黄芪、人参、附子、丹参、葶苈子、泽泻、玉竹、桂枝、红花、香加皮和陈皮。黄芪及附子是主要的药物成分。芪苈强心胶囊的组方原则是“气血水同治分消”。其中黄芪、附子、人参、桂枝益气温阳,主治“气分”也就是气阳虚乏,对应西医的神经体液调节异常;丹参、红花活血通络,主治 “血分”也就是脉络瘀阻,对应西医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葶苈子、泽泻、香加利水消肿,主治“水分”也就是尿少水肿,对应西医理论的钠水潴留。芪苈强心胶囊于 2004 年经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芪苈强心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循证研究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JACC(美国心脏病学杂志, IF=20.589),该杂志是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的会刊,是美国心脏病学会官方杂志,国际心血管领域排名第一,是心血管内科领域最常被引用和影响力最大的一份杂志。该项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由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联合全国23家三甲医院执行。共纳入512例慢性心衰患者,所有 CHF 患者除接受心衰标准药物治疗外,同时被随机分配服用安慰剂或者芪苈强心胶囊。研究结果显示在慢性心衰标准药物治疗背景下,芪苈强心胶囊进一步降低了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此外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在 NYHA 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6 分钟步行距离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安慰剂组。研究结果表明芪苈强心胶囊可用作于CHF患者的药物联合治疗。JACC副主编Barry H. Greenberg 教授评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循证研究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开展治疗慢性心衰循证医学研究的中药,为今后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工程院高润霖院士也给与芪苈强心临床研究极高的评价: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严格践行循证医学方法评价中药疗效,必将成为中药国际化的典范。芪苈强心胶囊已作为唯一推荐中成药被纳入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及2021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早期防治专家建议》。当肆虐的新冠疫情逐渐趋于缓和,以心血管疾病为首的慢性疾病仍然是全人类面临的巨大难题。而且,基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心血管毒性的了解,后新冠疫情时代的心血管疾病将有增无减,而心衰作为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共同通道必将形成更大的医疗负担。心衰药物治疗也势必有更大的应用和发展空间。衷心希望每一颗衰竭的心脏都有机会再次强壮。 具体病情所对应的用药种类及顺序请遵从主诊专科医生建议,本文不构成具体用药建议及更改治疗方案依据,敬请留意!参考文献:1. 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 Vaduganathan M, et al. Estimating lifetime benefits of comprehensive disease-modifying pharmacological therapie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Lancet. 2020 May 213. McMurray JJV, Packer M. How Should We Sequence the Treatments for Heart Failure and a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A Redefinition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irculation, 2021, 143(9):875-877.4. 高秀芳,李勇,葛均波,等. 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新型抗高血糖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中国循环杂志,2020, 35:231-238.5. 2018年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6. 2021舒张性心力衰竭早期防治专家建议
很多人医院就诊或者到体检中心体检后,看到心电图报告上写着“窦性心律”就很担心,不知是否正常。其实窦性心律就是正常的心律。为何正常的心律被称作“窦性心律”呢?这是因为我们心脏中负责指挥跳动的“部门”叫做“窦房结”,所以从窦房结发出来的指令引起的心脏跳动节奏被称为“窦性心律”。如果不是窦性心律而是窦房结之外的异位心律反而需要引起警惕注意,及时就诊了。我们说‘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心律,但并不是所有的“窦性心律”都完全正常。这又是为什莫呢?正常心跳,不仅要看是否遵守的是窦房结的命令(是否是窦性心律),还需要看心跳的次数是否正常,是否有过快或者过慢的情况存在。一般用一分钟心跳了多少次,也就是心率来判断心跳的快慢。‘心率’和‘心律’这两个医学用语在中文中的发音是一样的,经常被混淆. 但实际上两者代表的意义完全不同,‘心率’指的是心脏跳动的频率,以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来表示。‘心律’指的是心脏跳动的节律,指的是心脏的跳动是由哪个具体的‘部门’发放的指令所指挥的,如窦性心律指的是窦房结发放的心跳指令,房颤是心房发放的心跳指令,室性心律指的是心室发放的心跳指令。两个概念的英文表达区别比较明显,有利于大家的理解。‘心律’是rhythm, ‘心率’是rate。正常的心率范围是60-100次/分,低于60次为心动过缓,高于100次为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动过速都是非常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将重点讨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指的是窦性心律情况下心脏跳动频率超过100次/分。窦性心动过速分为生理性窦速和不恰当窦速两种情况。生理性窦速指的是在日常生活状况下出现的短暂的,有可解释因素诱发的,诱发因素去除后一定时间内可恢复的心跳加快。常见的情况有运动、激动、紧张、失眠、咖啡浓茶、吸烟饮酒。某些疾病也会伴发心率增快,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一般体温每升高一摄氏度,心跳增加10次/分。此外一些药物也有心跳加速的副作用,如某些哮喘治疗药物,某些精神类药物,某些短效的降压药物也有反射性增加心率的作用。骤然停用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等也可能引起心跳加快。但这些情况下窦速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当诱因去除后,心率会逐渐恢复正常范围,而不会持续地增快。不恰当窦性心动过速(inappropriate sinus tachycardia, IST)指静息状态下窦性心律的心跳次数持续性增加,增快的心跳与刺激因素如生理、激动、病理状态或者药物影响无关或者不一致。相对于生理性窦速来讲,不恰当窦速相对少见。IST一般为排除性诊断,需要先排除有没有引起窦速的诱发因素并给予干预,排除或者干预了常见的诱发因素后仍持续存在的窦速需要考虑IST的可能。2015年6月美国心律杂志发表了美国心律学会关于不恰当窦速(IST)的专家共识。以下将依据本共识介绍IST的定义、病理生理、诊断以及治疗建议。IST 定义IST指静息状态下窦性心律>100次/分 (24小时平均心率>90次/分),且无原发疾病,常伴有与情绪相关的心悸。IST发病机制引起IST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有几种疾病可以导致IST,包括窦房结自律性增加,肾上腺素能超敏感、迷走神经张力减弱、神经体液调节受损等。IST诊断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寻找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的可能原因,如甲状腺疾病、药物副作用、药物滥用及低血容量等。检查建议:A 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12导联心电图检测; B 全血细胞检查及甲状腺功能测定可能有意义; C 可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 D 可进行尿样及血样药检; E 可进行自主神经功能检测。 F 可进行平板运动试验。IST治疗IST常常伴有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由于目前没有相关的长期、前瞻性、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故可以显著改善预后的治疗手段尚不明确。因为IST患者独特的心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所以需要更多的护理和治疗。关怀和有效沟通可以改善预后。应尽早建议所有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受体阻滞剂部分患者有效,但可能出现副作用。其他治疗手段包括氢氟可的松、扩容、弹力袜、鲁米那、可乐宁、心理干预、运动和红细胞生成素。伊伐布雷定(可兰特)是治疗IST非常有希望的药物,阻断If离子流,而且值得关注的是该药对心率的影响耐受性很好,5-7.5mg每日两次的剂量可以减慢心率25-40次/分。几项小样本的病例研究报告伊伐布雷定减慢心率、改善生活质量。而且,有资料表明美托洛尔联合伊伐布雷定安全且有效。只有极少数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包括窦房结改良术、外科消融及去肾交感神经术,但手术治疗不推荐作为常规治疗。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只有对使用最佳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持续存在,且患者已了解手术风险之后才建议考虑。
心脏区别与其他器官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心脏可以规律地跳动。当心脏跳动不正常了,医学上便称之谓心律失常。室早学名室性期前收缩,是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室早是指一些原来不具备“指挥心脏跳动”功能的心室肌异常地发放电冲动,提前导致心脏收缩。在一个提前的心跳后面往往跟着一个较长的间歇。因此虽然是过早的搏动,病人往往感觉到的是较长的停顿。早搏又因而被称为“偷停”。室早可发生于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病人。正常人发生室早的机率随着年龄增加,也就是说年龄越大,发生室早的机会越多。正常人发生室早的常见诱因包括精神紧张、过量烟酒、咖啡浓茶、熬夜失眠、情绪刺激等。本文主要讨论发生在没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室早处理。伴有基础心脏疾患的室早以及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室性心动过速将另文叙述。室早的处理需要从患者的不适症状、是否存在诱发因素、室早类型、发作频率、心脏结构功能等多方面评估,然后确定不同的治疗方式及治疗终点。临床上如果医生怀疑您有室早,一般会建议进行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这两项检查均可在门诊进行,部分医院需要预约检查时间,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能当天进行检查。动态心电图比较耗时,一般需要往返医院3次,第一次佩戴心电图监测仪,第二次是24小时后去医院拆机,第三次一般是24至48小时后去医院取报告。超声心动图则检查当日可取报告,检查时间一般在数分钟到十余分钟。两项检查均无需禁食空腹。动态心电图检查一般的监测时间是24小时,现在也有医院推出72小时监测,也有更长时间的居家监测。长时间的心电图记录可以更准确的记录室早的发作时间、类型、次数以及同时伴发的其他不良事件如缺血、长间歇等。超声心动图检查则是了解心脏的结构及收缩、舒张功能有没有受损。通过这两项检查结合患者的病史、主观不适和发作特点,医生一般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有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室早的风险程度,从而确定不同的治疗方式。通常来讲在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室早不会增加心脏性死亡的危险性。因此,如果病人没有自觉的不舒服,在评估了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均正常后,往往不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随访定期复查即可。如果病人自己感觉心跳、心悸明显,治疗上以消除病人的不舒服为主要目的,不宜为了“消除”室早,得到“完美的心电图”报告而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注意寻找室早发作的诱因并加以避免,如吸烟、咖啡、应激、熬夜焦虑等。尤其应该做好解释工作,说明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是不会增加心脏性死亡的风险,预后是良好的。对于需要药物来改善不适的患者,药物可以选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合贝爽和普罗帕酮等。倍他乐克是较常选用药物之一,多数患者可缓解心悸、心跳症状。副作用相对较小,但在有哮喘、外周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中应慎用。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若长时间使用,停药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停用,不能骤然停用。否则,心跳容易反跳性增快。潘南金可以补充体内钾镁水平,促进心肌细胞的电稳定性,可作为室早的辅助药物。中成药如参松养心胶囊具有整合调律,快慢兼治的作用,对室早也有减少发作和减轻症状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参松养心胶囊在缓解患者焦虑改善睡眠方面也有比较好的疗效,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均获改善,相得益彰,单用或者与西药合用临床效果明显。对于少部分发作频繁(一般大于10000/天),症状明显,对于药物反应不理想,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可以考虑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不同起源部分的射频成功率不同。总之,室早有可能发生于正常人,大部分的室早是不需要治疗的,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即可。部分症状非常明显的室早需要专科医生药物干预。少部分患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术。
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发病及死亡的主要疾病。同时心血管疾病也是猝死的最常见“罪魁祸首”。很多人都非常担心自己会因心血管疾病而猝死、早死。其实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谋已久’,只是您没有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都不相信心血管病最大的特点是可预防。其中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就是生活方式的调整。民以食为天,吃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那如何吃出健康的心血管呢则是我们今天本文讨论的内容。之前我写也写过一些心血管疾病的饮食建议,但比较概括性,本文将推荐给大家两个拿来就可以用的方法,一个是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饮食宝塔及餐盘法,见下面的图1和图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被告知,运动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可以预防很多疾病。尤其在当下跑步APP风靡时代:“奔跑吧,少年”已经成为一种热门而又时髦的健身运动。在今天,大量运动狂热者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奔跑运动,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过度的运动未必事件好事,尤其是对那些心脏功能不是特别好的人群。来自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调查了2400名心脏病患者后发现:每周跑步运动量在30英里(48公里)、或者走路量少于46英里(74公里)的适度运动者,其死于心脏疾病的概率要低于其他的人。适度运动有益于心脏健康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已经确定了一个适度运动的临界点,当运动量超过这个临界点时,锻炼失去保护作用并且变得非常危险。他们研究的临界点在每天是跑步超过4.4英里(7.4公里)或每日走路超过6.6英里(10.6公里),其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超过运动量临界点早死概率显著增加在这项统计数据中发现,有二十分之一的人群存在过度运动现象,他们过早死亡的风险也显著增加。从这项研究中,他们发现过度的运动量会带来“心脏过度伤”。对于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讲,运动更需要注意方式,方法。长期没有运动习惯的心血管患者在开始运动锻炼计划之前一定要专科就诊,先进行运动评估,确定适合的运动方式。综上所述就是科学运动有利健康、盲目运动或者运动缺乏对健康有害。那么为了增加或者维持心血管健康,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运动呢?以下从运动种类、时间、频率、强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运动种类: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力量运动)为辅,长期没有运动或者大病初愈患者建议先进行一段时间(1到3个月)的有氧运动,再逐渐增加抗阻运动。运动频率:每周3-5次,最好每天一次。要避免‘周末勇士行为’(工作日基本不动,周末大量剧烈运动)运动时间:每次30到45分钟,注意开始的热身以及运动后的放松。运动强度:中低强度的运动。如果有进行运动测试的个体,可以根据运动测试结果确定自己的运动强度。否则,可用最大心率预测法。个体最大心率为220-年龄。中等运动强度时心率范围是最大预测心率的60-70%,低强度运动范围心率是最大预测心率的50-60%.最后,祝大家都能科学运动,在科学饮食吃出健康的基础上科学运动,动出健康来!
一提到“心口窝”,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心脏,要不为何叫心口窝呢?那心口窝痛,就是心脏痛了,是不是就是冠心病了呢?是不是心肌梗死了?会不与有生命危险呀?其实汉语口语中的“心口窝”对应的是医学解剖学中剑突下上腹部的位置,相当于中医的胃脘。这里正对应的内脏器官是消化系统的食道和胃。其实人体心脏的位置在“心口窝”上方的胸腔中间偏左,大致正中胸骨到左侧乳头线的位置。心口窝痛的常见病因除了大家经常警惕的冠心病外,还需考虑“胃食道反流症”。胃食道返流症的不适特点是:①多在饱食、平躺或睡觉时发生;②坐起后缓解; ③胸口有‘胀满’及灼热感,嘴里有时有返酸;④与运动关系不明显,在快步走、跑步以及爬楼梯时均无明确发作。冠心病引发的心绞痛特点如下:①多运动当时发生,如快步走、上斜坡、打球、吵架情绪激动以及追赶公共汽车等运动量比较大时发生,运动停止或者减量后胸痛缓解;②胸痛的位置多在上胸、有压迫感或者紧缩感;③疼痛多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有时伴有冷汗、头晕。如疼痛持续15分钟以上,休息不能缓解,伴有头晕、冷汗等不适需即刻急诊就医。本文系冷秀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绝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用降压药。血后正常往往是因为服用了降压药物,一旦停用后,血压会逐渐升高。甚至在一些应激如生气、劳累、失眠或受凉感冒时出现血压剧烈反弹,以致于要急诊处理。更有甚者会出现脑卒中而导致不可逆的残疾,追悔莫及。另一方面如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降得过低,如收缩压(高压)低于110mmHg并同时伴有头晕、乏力等低血压表现,则可以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适当对降压药物进行减量调整,而不是自行停药。高压有风险,停药需谨慎。
目前的医疗情况下,原发性高血压不能被根治。但这并不是说原发性高血压是不治之症。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众多研究表明,只要充分降压,长期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高血压可能造成的危害就能降到最小。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得当,寿命几可等同正常人。而且当前医药技术的进展日新月异,不久的将来,高血压的根治也许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