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娩疼痛的生理机制分娩疼痛源于规律宫缩引发的子宫肌层缺血、宫颈扩张及盆底组织牵拉。疼痛信号通过T10-L1脊神经传导,属于可调控的生理性疼痛。二、分阶段疼痛特征及解决方案:第一产程(宫颈扩张大小0-10cm)1.潜伏期(0-3cm)-疼痛特征:类似痛经的间歇性钝痛,宫缩间隔10-20分钟。-生理指标:肾上腺素降低,催产素逐步升高。-缓解方案:✅自由体位活动(WHO推荐)✅热敷腰骶部(40-45℃持续20分钟)✅音乐疗法(α波音乐降低皮质醇23%)✅椎管内分娩镇痛(疼痛评分VAS在4分以上)2.活跃期(4-10cm)-疼痛特征:持续加重的痉挛痛,宫缩间隔2-3分钟。-生理变化:β内啡肽分泌达峰值(天然镇痛)。-缓解方案:💊硬膜外麻醉(使疼痛VAS评分下降80%以上)。🌊水中待产(缩短产程1-2小时)。🧘♀️拉玛泽呼吸法(降低焦虑量表评分30%)。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疼痛特征:强烈排便感伴随灼痛(会阴扩张)。-生理保护:会阴组织延展性增强300%。-缓解方案:✂️适时会阴侧切(减少III度裂伤风险)。🤲助产士手法保护(降低裂伤率40%)。💉局部神经阻滞(快速起效)或追加椎管内用药。第三产程(胎盘娩出)-疼痛特征:轻度宫缩痛(强度仅为第一产程30%)-处理方案:💊静脉注射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冷敷会阴(减轻肿胀)。三、现代镇痛技术保障:1.硬膜外麻醉:可使90%产妇疼痛评分≤3分(0-10分),目前可不以开指为椎管内分娩镇痛指征。2.脉冲波镇痛仪:非药物镇痛效率达60%。3.水中待产:可有效舒缓疼痛。四、产后恢复管理-冷敷垫:产后24小时内使用,消肿效率提升50%。-非甾体抗炎药:安全哺乳期用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疼痛控制达标率92%。-生物反馈训练:促进盆底肌恢复(有效率86%)。五、专业建议建议产前参加医院分娩预演课程,掌握:1.疼痛阶梯管理方案。2.药物/非药物镇痛选择。3.产程进展自我评估方法。现代医学已建立完善的疼痛管理系统,通过提前制定个性化分娩计划,98%的产妇可实现安全舒适分娩。一定与麻醉医生、产科医生充分沟通,选择最适合的镇痛方案。
现代女性,在日益关注拥有完美的身材的同时,乳腺的健康也逐渐重视,发现乳腺肿块、肿瘤更是让女性朋友担忧,焦虑。30余岁的张女士是一名办公室白领,近1个月感觉一侧乳房胀痛、同时伴胸闷,右手后伸时,疼痛加剧。自我检查,感觉好像右侧乳房有多个小硬块。想到是否有乳腺癌,张女士赶紧去嘉兴中医院乳腺科检查。乳腺专科郁其霞主任医师进行了认真细致地检查,并做了乳腺超声,结果查明张女士只是正常的乳腺增生,局部并无异常,排除了乳腺本身疾病疼痛,建议到疼痛科就诊进一步检查治疗。听闻张女士心里石头落地,满怀疑问来到了疼痛科。疼痛科朱波主任医师接诊后,体格检查发现张女士头前倾,耸肩,双侧颈肩部肌肉紧张,右侧胸部肌肉及颈项部有明显压痛。建议张女士做个胸片及颈椎片检查。结果发现X光片显示颈椎轻度骨质增生,第5、6颈椎有轻微旋转式错位。结合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朱医师告诉张女士右侧乳房疼痛,实质上是右侧胸大肌疼痛,是颈椎小关节错位压迫神经所致,确实并非是乳腺等乳房组织的问题,与其白领工作“低头族”有很大关系。当场对张女士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手法正骨复位。治疗后,张女士症状明显缓解,后续经过一周多中药外敷及口服少量肌肉松弛药物,连续2次针刺及手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疼痛消失。问题来了,乳房疼痛竟会跟脊柱有关系?疼痛科朱波主任介绍说,乳房疼痛在女性中相当常见,有生理性乳房疼痛,月经期和怀孕期间乳房胀痛的,有产后喂奶时乳腺导管不畅通引起的乳房胀痛,也有其他原因导致乳腺增生,乳腺结节,肿瘤造成的疼痛,及时至乳腺专科检查均可以鉴别。年轻女性颈椎导致的乳房疼痛近年疼痛科接诊中逐步增多。其中诱发因素与平时工作、生活的状态有很大的关系。工作生活经常对着手机,电脑,老是维持着单一的固定化的低头姿势;长期的不良姿势,巨大的工作压力,紧张的精神状态,平时又没有进行体育锻炼,让颈椎疲惫不堪,日积月累,最终导致颈椎病的发生。颈源性的乳房疼痛原因是颈肩部肌肉的慢性损伤、颈椎间盘突出或颈椎椎体错位等,压迫了来自C5-C7的胸外侧神经,引起了胸大肌的疼痛而酷似乳房疼痛。这一类乳房疼痛,需要医者丰富的临床经验仔细鉴别,才不易误诊、漏诊。如何预防颈椎病?颈椎因其自身特点需要支撑沉重的头颅,非常容易发生局部肌肉的劳损。需要我们重在未病先防。首先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以长时间低头工作,如伏案工作不妨每隔半个小时左右就稍作休息,抬头看看天空,伸伸上臂,舒展脊椎骨。手机控们也是一样,别看这只是几个简单的动作,当中蕴含的道理对预防颈椎病可大有益处。其次夜间使用合适的枕头也同样重要。当一天的疲劳工作,活动后人们需要睡眠恢复体力,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也需要休整。合适的枕头高度,良好的睡姿,都会彻底放松颈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带走导致疼痛的炎性物质。不睡枕头及“高枕无忧”都说错误的,可使用高度适中的颈椎乳胶专用枕。治疗上可以优先采取针刺,正骨复位、药包外敷等纯自然中医疗法,直至微创的射频治疗。2018年国际疼痛学会提出10月15日世界镇痛日主题为“卓越疼痛教育”,意在提高患者慢性疼痛疾病的认识与普及防病意识。朱波主任指出乳房疼痛,专科检查无异常或专科治疗无效时,不一定就是乳房本身的问题导致的,有时不妨多往其他角度想想,“柳暗花明又一村”,还有可能是颈椎、脊柱引起,到疼痛专科及时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日前嘉兴中医院疼痛科与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成立疼痛专科医联体,杭城疼痛专家可随时指导治疗各类疑难疼痛疾病,更大地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
写在“世界镇痛日”来临之际慢性疼痛,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严重问题。围绕疼痛而产生的问题与日俱增。为此国际疼痛学会(ISAP)定在每年10月的第3个星期一为“世界镇痛日”,随后的一周也被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定为“中国镇痛周”,2007年卫生部发文建立疼痛科,开展诊疗服务,对广大急慢性痛患者是极大的福音。嘉兴市中医院疼痛科医生在“世界镇痛日”来临之际提请广大患者尤其是老年人,遇有顽固性三叉神经痛尽早到医院进行早期,正规治疗,别让疼痛成为你不能承受之痛!姜老伯,来自嘉善,六十七岁,除有高血压外,一直以来身体健康,全国到处跑着做生意。但在1年前突然出现右下颌、上下牙齿闪电样剧烈疼痛,尤其是吃饭时抽痛非常明显,在当地检查为三叉神经痛,服用卡马西平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逐渐加重,药物加量至一天吃9颗仍无法忍受疼痛,吃饭也受影响,寝食难安,人也日渐消瘦,血压升高。最终来嘉兴市中医院疼痛科就诊,经过详细的头颅磁共振检查发现,最终原因是三叉神经上小有血管压迫引起的继发性第二、第三支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首选开颅行微血管减压术。疼痛科医生给姜老伯详细讲解了手术利弊后,姜老伯认为开颅风险大、恢复慢,生意受影响而毅然选择了微创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入院后疼痛科医生在局部麻醉及CT的精确引导下经过1个多小时的手术,彻底解决了他的疼痛,住院6天后不用任何药物出院,继续他的跑生意去了。为何三叉神经痛会引起如此严重的顽固性疼痛呢 ?据嘉兴市中医院疼痛科朱波主任医师介绍,因为三叉神经为颅内神经,就像树杈一样有三个分支,从颅骨内穿出分布于头面部,发作时疼痛非常剧烈,被誉为“天下第一痛”,并以第三支三叉神经痛最为多见,且经常被老百姓误为牙齿疼痛,被拔除牙齿。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为某一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如颅内的肿瘤以及三叉神经分支部位的小血管畸形机械性压迫。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首选服药治疗。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但药物有较大的副作用,大量服用后可能对血细胞、肝肾功能有影响,需要定期复查。年轻人发生血管压迫引起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开颅微血管减压手术,其作用时间长,能彻底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而对于老年人,微创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起效快的优点,其消除了神经的敏感性,尤其适合有严重的慢性心肺疾病的患者,术后除面部麻木外无明显不适。患者姜老伯为较为复杂的第二、第三支三叉神经痛,射频了两根神经,消除了顽固的疼痛。朱大夫同时指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联合中医的针灸及电针治疗,可以明显缓解疼痛,减少药物的使用及副作用,甚至治愈。个别开颅手术失败的患者可以选择再次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及药物、电针等综合治疗。镇痛及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减少药物副作用是三叉神经痛治疗的关键。
说到腰痛,想必大家都有过,多由于肌肉疲劳,一般休息后都能明显缓解,但有些顽固的腰痛,检查也没有腰肌劳损,也没有大家熟知的腰椎间盘突出,拍片也没有异常,休息、反复针灸、理疗、推拿、按摩,腰痛也不见缓解,久坐,久站还加重,严重影响生活。王阿婆就是这样患者,最近她不再需要四处奔波求医问药,在嘉兴中医院疼痛科施行了腰椎间盘微创射频手术治疗后,解决了她的痛苦。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腰椎间盘,腰椎间盘是人体脊柱中,两个椎体中间一种结缔组织构成的类似于橡胶垫的结构,由中间的髓核和周围的纤维环以及上下的软骨板组成。它平时具有平衡和缓冲人体重量的作用,腰椎间盘组织本身里面没有血液供应,所以修复能力很差,营养供应主要靠渗透。 椎间盘的神经支配非常复杂,感觉主要通过各种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及窦椎神经等组成神经网。腰椎间盘后侧还有脊髓及神经根,如果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或髓核破裂致椎间盘内的炎症,椎间盘老化退变都会刺激神经引起腰腿痛。王阿婆今年65岁了,平日一直干农活,反复腰痛10年多,做各种检查如腰椎CT都没有发现明显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磁共振显示腰椎间盘退变,她尝试过多种治疗手段(针灸、理疗、局部注射治疗等)都没有很好地控制症状。带着一线希望,她来到了中医院的疼痛科门诊。朱波主任医师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结合进一步的相关辅助检查后,最后诊断为腰5骶1椎间盘源性腰痛。入院后科室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手术方案,在完善术前准备后,择期在CT精确引导定位下,使用两根1毫米直径进口射频针,清醒状态局部麻醉下,绕开重要器官及神经,在腰5骶1椎间盘行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术,术中几乎没有出血,术毕腰背部仅有2个针眼,术后恢复很快。经卧床3天,联合消炎,营养神经,中医中频,中药外敷等治疗,腰部已无明显疼痛,术后5天患者顺利出院。 据朱波主任介绍,椎间盘源性腰痛现日益多见,尤其中老年是该病的高发人群 ,盘源性腰痛的发生基础是椎间盘内的炎症,例如椎间盘内髓核受压后液体顺着破裂的纤维环裂隙流到外层刺激窦椎神经,遗传因素也在盘源性腰痛的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遗传的原因椎间盘化学组成有差别,可能更容易发生化学性变化,间盘退变脱水,对外界的压力和剪切力承受性变差,日复一日的加压和撕扯最终导致纤维环的破裂。另外营养状态、活动强度等也与盘源性腰痛的发生有关。因此体力劳动者,长时间伏案工作及汽车司机较为多见。其比较典型的症状包括持续性腰痛、腹股沟疼痛,负重时加重,卧床缓解,坐立、弯腰、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腰椎压力的动作会诱发症状。一般不会放射至下肢,尤其是小腿,也不影响行走能力。患者可能有过后背急性疼痛发作,即纤维环被撕裂导致的剧烈疼痛。疼痛主要集中在背部中央区域,查体常无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CT/磁共振检查可帮助发现椎间盘异常,如退变,黑盘征象。近来疼痛科开展的椎间盘靶点射频消融技术,在CT下准确定位,导航系统精确引导射频针,达到靶点后,射频治疗仪将射频针尖加热至90摄氏度,直接把椎间盘髓核变性、凝固;收缩减小体积,解除压迫,不伤及正常的髓核组织,同时修补了纤维环的破裂、灭活了盘内新生病变超敏的神经未梢,整个治疗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使治疗更绿色化、更人性化。优点是微创、高效安全、精确定位、能监测到治疗范围25px 内的神经,精确鉴别运动神经还是感觉神经,分辨不同组织包括髓核纤维环、钙化点,骨质和血管等。朱波主任同时提到,盘源性腰痛可能还伴有其它如腰椎小关节的紊乱及腰部肌肉痉挛,肌筋膜炎症等情况,除射频手术治疗外,仍需其它综合治疗包括中医针刺,理疗等综合治疗消除相关腰痛影响因素。术后一月活动佩戴腰围,注意适当的腰背部的肌肉力量锻炼,如俯卧位进行简单的抬头挺胸抬腿的飞燕式腰背部锻炼,同时避免久坐,久站,负重物及剧烈运动,保持正确的坐姿及站姿,减少弯腰取物,腰部避寒保暖,相信此技术的应用,将会为更多的病人带来福音。
一个月前, 张老伯感冒后左侧脸部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刺痛和像火烧一样痛, 几日后皮肤上长出了一个个红色的疱疹, 也没在意, 问亲戚朋友说可能是得了疱疹, 即嘉兴话所谓的“蛇缠”,虽然大家都说“嘚一嘚”就好了,不用去看,但张老伯的儿女们还是很有文化的,觉得迷信不靠谱,赶忙把他送到当地卫生院看病, 医院及时给予他挂盐水、搽药膏等治疗,十来天后脸上疱疹也长好了,也就不再吃药和挂盐水。但是不多久脸上越来越痛,他想皮肤都长好了,忍忍就好了,可万万没想到渐渐眼睛也有点睁不开,孝顺的儿女把他带到嘉兴中医院眼科。医生看了以后发现仍有疱疹性角膜炎,继续入院治疗,几日后病情逐渐稳定,眼睛不适也明显好转,但额头和左脸部疼痛仍十分剧烈,晚上不能入睡,吃饭也受影响,张老伯心里一直纳闷为什么皮肤疱疹好了,怎么这个疼痛总好不了还这样厉害呢?眼科主治医生及时请疼痛科会诊,朱波主任接诊后仔细检查后确认为张老伯患的是头面部带状疱疹神经痛。他向张老伯和儿子解释道:带状疱疹这个疾病根本问题不在于皮肤,而是病毒侵犯了神经。就比方说神经像电线一样,病毒把外面的塑料皮弄破后,当然就漏电,非常疼痛了。通俗的解释让张老伯明白了其中缘由。在转疼痛科经过一次神经阻滞治疗,阻断疼痛及营养神经,当晚张老伯术后疼痛明显缓解,一个月来睡了第一个好觉。2日后经再次超声引导下行微创射频脉冲手术治疗,通过降低神经对疼痛的敏感度,联合中药内服及经络物理治疗一周后张老伯痊愈出院。嘉兴中医院疼痛科朱波主任医生介绍,嘉兴话所谓的“蛇缠”,即感染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它多在儿童时期感染,水痘痊愈后体内仍然少量病毒寄存于脊神经节等处于潜伏状态,当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时潜伏于神经节内的病毒再次被激活引起带状疱疹。因此带状疱疹这个疾病本身就是病毒侵犯神经使其发生炎症或坏死等改变,引起相应区域的疼痛;当病毒沿神经移至皮肤上,在皮肤上产生带状疱疹所特有的节段性水疱。皮肤水疱一般易愈合,而被病毒侵犯的神经节等不容易修复,尤其是老年人,免疫力差的人及伴有肿瘤的患者。一般我们最常见的是胸腰部的带状疱疹,而张老伯患的是头面部带状疱疹,相对较少,疼痛可能更为剧烈,并且治疗困难。朱波主任医生再次告戒广大患者,带状疱疹疼痛的患者治疗要抓住两个关键时间段,一个月以内和三个月以内。这个时间段内受损的神经还有可能通过各种方法包括抗病毒、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受累神经根附近神经阻滞治疗和微创射频等介入治疗,联合中药口服等得到修复,否则难度更大。疼痛也是是否神经恢复的一个标志,据国外文献报道,带状疱疹后疼痛越剧烈,后遗神经痛的可能性更大,一旦疼痛三个月以上,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往往需要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甚至行脊柱内脊髓电刺激、鞘内药物泵植入等微创介入治疗,价格非常昂贵。因此得了此种疾病,一定要早期正规治疗,千万不要迷信土办法。皮肤疱疹好了,疼痛剧烈,及时到疼痛科就诊,疼痛需要及时治疗,千万不能在急性期忍忍就算了,以致演变为后遗神经痛。同时饮食上可以适当多食如草莓、黑莓、樱桃、苹果、橘子、香蕉等。香蕉中还有泛酸成分,是人体的“开心激素”,能减轻心理压力,排解紧张、忧郁等情绪,睡前吃香蕉有镇静作用。治疗期间患者禁食辛辣温热食品,如烟酒、生姜、辣椒、羊肉、牛肉等,多饮水,喝银花紫草茶。药膳食疗上可以吃菱角粥,马齿苋炒肉丝,莲子赤豆茯苓羹等有益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