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薛杲骨伤工作室2020-3-7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急慢性下腰痛为主要症状。该病的病程一般较长,轻者功能受限,重者卧床不起,生活难自理,原有的生活节律被破坏,因此产生一系列负面的情绪,如悲伤、焦虑、抑郁、恐惧及躯体化症状等,这些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还会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由疼痛及其他因素所引发的心理变化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疼痛更是被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而目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相关性心理变化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只是将LDH患者疼痛相关的心理问题归纳为疼痛相关性心理变化。在临床骨科医生、心理科医生及护理的参与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本文将对近年来由疼痛及其他因素所引起的LDH患者心理变化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焦虑心理变化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焦虑情绪有密切关系。其引起的焦虑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疼痛相关焦虑,一种是其他因素导致的焦虑。疼痛相关焦虑是患者对自身的疼痛和失能的反应,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占有很大比例,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的因素主要为焦虑心理或精神因素在慢性腰痛的发生、发展、持续或加重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疼痛的程度与焦虑持续的时间有密切联系,在疼痛与焦虑的双重作用下,患者对外界压力的敏感性会显著增高,疼痛相关焦虑对于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甚至比疼痛本身的影响更为严重。除疼痛外,其他原因也可引起焦虑,比如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治疗措施以及预后疗效的担心程度,还有家庭和工作的影响、对医生技术水平的信任以及患者对手术前后疼痛的害怕等,都有可能不同程度地诱发焦虑情绪。研究发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情绪和焦虑障碍与神经功能障碍有关。随着患者自身功能的丧失及机体活动的减少,必然会降低其依从性、减弱自我管理的决心,从而对疾病的预后产生影响。因此,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克服心理障碍对治疗疼痛、疾病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支持性心理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扭转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表明心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认知度。必要的临床宣教、对症的心理疏导等局能够加速疾病愈合,这与新的医学模式是相适应的。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抑郁心理变化 抑郁是LDH患者发生率最高的心理症状,严重的还可伴随躯体症状的出现,如失眠、食欲下降等,是慢性腰痛伴发的又一典型心理障碍。研究报道显示国外慢性疼痛患者抑郁发生率在17.8%~92.4%之间,国内发生率在21.9%~55.13%之间。有学者研究发现疼痛相关抑郁比疼痛焦虑影响更大,两者关系亦更加密切。而目前研究者们对于疼痛与抑郁两者的因果关系仍有争议,1982年提出了抑郁-疼痛综合征这一术语,认为负性情绪可通过影响下丘脑的内分泌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造成内分泌的异常,引起内源性致痛物质增高和抑痛物质降低,使得痛阈下降,从而导致疼痛加剧,形成“慢性疼痛-心理障碍-慢性疼痛加重-心理障碍加重”的恶性循环。疼痛相关抑郁同焦虑一样,其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于疼痛本身给人带来的不适,且大多数研究认为抑郁是腰痛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这一结论是公认的。除了与疼痛相关之外,抑郁的产生亦是多方面的。例如:年龄、病程长短、有无焦虑及VAS得分均与抑郁有关,后者与抑郁率呈正相关。结果显示长海痛尺的刻度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发现抑郁障碍患者中以中度抑郁居多,且多伴随有焦虑、阻滞及躯体化等临床表现。另有研究表明,轻度的抑郁即可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与时间的长短可呈正相关。研究发现病程在10年以上,独居的老年LDH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心理症状表现,更加注重心理上的干预治疗。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恐惧心理变化 恐惧是人在面对危险及厌恶的事情而产生的惊慌及紧张的状态时出现的应急反应。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由于病情迁延反复,患者长期活动受限,缺乏与外界接触,常会感到孤独、寂寞,会把绝大多数的精力集中在病情变化上,稍有不适便会产生情绪变化,由此而产生的回避行为,称为恐惧回避行为,源于疼痛及患者对疾病的错误理解。根据“慢性疼痛-心理障碍-慢性疼痛加重-心理障碍加重”这一公式,患者还可能因为恐惧活动带来的疼痛感,而出现“恐动症”,导致疼痛易感性增强,痛阈升高,会增加二次受伤的危险性。据此还可推理,患者对腰腿痛的恐惧带来的疼痛泛化及恐惧回避信念的产生,会导致其神经根损伤并没有恶化,却会进一步导致躯体活动受限出现,从而使这一恶性循环形成并一步步加重。这些打击会使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拒绝治疗。与焦虑及抑郁一样,恐惧的心理变化同样给患者心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同的是焦虑与抑郁多以慢性发作为主,而恐惧带来的伤害可能更为直接,在进行干预时需要花费较多精力方能使患者配合,积极的心理干预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敌对心理变化 敌对是人对所厌恶的事情产生的一种排斥心理,与自己内心需要不能表达和满足有关,严重时会有不可控制的情绪爆发。在疼痛等因素的刺激下,LDH患者难以接受疾病带来的伤害,往往会引起情绪的波动,产生敌对和偏执心理。研究表明,人在接受寒冷压力后情绪识别在敌对程度和听觉功能上存在差异,敌对情绪可对情绪和疼痛处理的神经心理产生影响。敌对情绪在LDH患者中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心理变化,一旦这种情绪爆发,将会导致患者身心两方面均受影响,使病情加重、生存质量下降,很难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证明了得失情境下人的不良情绪便会启动,进而会对自身产生影响。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躯体化心理变化 所谓躯体化是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状,其检出率高达27.56%,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类精神症状的检出率呈递增趋势,最高可达到84.00%.躯体化症状的出现也多与疼痛呈相关性,表现在疼痛的调节系统中伴随着患者精神和情绪的变化。如前文所述,抑郁也会伴随着躯体化的产生,可见躯体化是患者心理变化的一种普遍症状,患者在应对这种相对复杂的症状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相应的将会使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影响着自身的健康。即患者采取的消极应对方式越多,心理健康水平越差。一旦如此,躯体化对疾病本身和疗效及患者生活方面的影响就会显现出来。 小结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心理变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单方向因素分析,疼痛可作为LDH心理变化诱发的主要因素。从相互联系上看,LDH患者疼痛的发生与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变化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LDH疼痛与焦虑、抑郁都呈正相关,两者是相互推进的关系,一旦出现就会同时影响到其后的发展、转归。长期的疼痛极易产生消极的情绪,采用有效的方法如积极寻求帮助、直面困难,勇于面对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可以减少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发生。目前国内研究者对于LDH与心理变化关系的研究正在进一步发展,样本与数据仍比较少,相关研究成果仍需进一步验证,心理干预方式的选择缺乏客观权威的参考指南。因此,研究并形成一个系统指导、治疗LDH心理变化的方法与机制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渭南市华州区中医院骨科 薛杲 俗话说得好“人老腿先老”,下肢承载着我们人体绝大部分的重量,我们的直立、行走、跑跳都离不开下肢的支撑,当我们的腿部肌肉过于瘦弱到难以支撑全身重量,或由于年龄、性别、遗传性、肥胖,或受伤、受寒、或长期、过度的负重导致病变关节至受累肌肉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随病程缓慢进展,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等。膝关节因疼痛而功能严重丧失,运动受限、关节畸形和关节内紊乱等丧失活动功能。而大部分中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存在膝关节疼痛的困扰。由于病情程度不一样所以治疗的方式也不太一样,但是有很多中老年朋友还没太弄清楚疾病性质就匆忙的做了手术,或者做了其它治疗,导致有很多患者治疗结果并不满意。所以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些简单实用的膝关节康复锻炼的方法,尤其适用一些刚开始出现膝关节疼痛的中老年朋友,如果坚持,系统规范的做,会有意想不到效果哦! 以下将介绍膝关节自我康复功能锻炼动作,本康复动作对退行性膝关节病、慢性膝关节炎病患。其主要作用是改善膝周组织及膝关节血液循环,通经活络,驱风散寒,加强股四头肌肌力。同时还可配以或结合推拿按摩、针灸、物理因子治疗、中药等方法。膝关节医疗体操每日2∽3次,坚持练习即可。 具体如下:两腿自然伸展坐床上,患膝关节下垫枕头,使膝关节微曲,小腿肌肉放松(最好是穿短裤)。 1.推摩小腿:两手掌紧贴小腿下段两侧,自下而,左右交替推摩到膝关节,各20次。 2.推摩大腿:两手掌紧贴膝关节处,大腿两侧,一手掌沿大腿下内自下而上推摩到大腿根部,另一掌从膝盖骨正上方推摩到大腿根,左右交替各20次。 3.揉捏小腿:两手掌紧贴小腿下段两侧,两手上下错开(半掌/一掌),拿起肌肉再松开,自下而上,交替到膝关节,重复各20次。 4.揉捏大腿:两手上下错开紧贴膝关节上方大腿下段的两侧,左手掌拿起肌肉再松开,自下而上做到大腿根。再用右手在膝盖骨正上方拿起大腿前面肌肉接着松开,自下而上做到大腿根。各20次。 5.揉擦间隙:用两手拇指沿膝关节内外骨缝自后向前揉动。揉时紧按皮肤随手指一起揉功,一圈一圈顺序揉到膝盖下端,每一次从两侧开始,如此重复,各20次。 6.揉擦髌周:两手拇指沿髌骨周边揉擦,自下而上,一圈为一次,共20次。 7.静止收缩:去掉膝下枕头,做股四头肌的静止收缩,使膝盖骨拉上和松下,而膝、踝两关节保持不动,做200次。每次收缩要维持2秒钟,放松停2秒钟,再做第二次收缩,收缩时要尽力。 8.屈伸膝节:最大范围屈伸膝关节,各屈伸20次,叩打肌肉:两手握拳叩打小腿前后肌肉,自下而上,再自下而上叩打大腿两侧和前面的肌肉。抖动肌肉:用右手抓住小腿肚肌肉左右来回抖动,再抓住大腿前面的肌肉左右来回抖动,各20~40次。 以上方法简单实用,容易操作,疗效可靠。尤其适用于中老年朋友。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系统科学规范,切不可盲目锻炼,如果锻炼过程有不适的地方,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完成。
治疗前跟骨粉碎性骨折经跗骨窦切口的微创治疗,在保证手术疗效的同时,有效避免了伤口延迟愈合,伤口感染的问题。治疗后治疗后0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都在说PRP,PRP到底是什么?从学术角度来看,血清细胞、血小板换肤其实不是什么神秘的、危险的东西。导致很多保守的人谈「血」色变的原因通常都是某些误导大众的媒体,从而让我们想做PRP的心浮浮沉沉。PRP是单词Platelet-Rich Plasm的缩写,意即“富血小板血浆”。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有何神奇之处?我们知道人体有自愈的能力,所有组织损伤的早期都有数百种生长因子参与组织修复,但创伤愈合时间推移,这种高浓度大量的生长因子就大大减少了,不利于组织修复。 科学界一致认为提取浓缩富血小板血浆含有高浓度的生长因子,注射损伤部位后,在整个愈合期都保持高度的再生能力,而血液学科学家们在20世纪70年代创建了术语富血小板血浆(PRP),以描述血小板计数量高于外周血的血浆,也叫做富含血小板的生长因子(GF),富含血小板的纤维蛋白(PRF)基质,PRF和血小板浓缩物。 PRP最初是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输液产品,后来PRP开始作为血小板的纤维蛋白(PRF)用于颌面外科手术,一方面因为纤维蛋白具有粘附和稳态特性,另一方面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及其抗炎特性来刺激细胞增殖。 随后,PRP主要用于肌肉骨骼领域的运动损伤,最初被开发用作止血剂, 但PRP很快被发现还具有促进增长的特性,可以利用它来加速修复老化和受损组织。逐渐,它在专业运动员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现已知PRP含有许多生长因子,营养素,蛋白质稳定剂(如白蛋白)和其他重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可以用于细胞和组织再生。最近几年PRP在整容手术领域的使用也变得流行,部分原因在于它易于分离和使用。 血小板中究竟富含了哪些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对各种损伤的疗效与高浓度血小板血浆的生长因子浓度是高浓度血小板血浆能否用于组织修复的理论基础。 添加凝血酶和氯化钙可活化收集到的血小板,从而使血小板α颗粒释放生长因子。高浓度血小板血浆含有下列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 PDGF),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group - TGF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 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 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 FGF)和其他因子。这些分子调整身体的愈合级联,包括炎症、细胞增殖、表皮细胞再生、血管发生和组织重塑过程等。 PRP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1.PRP治疗中早期骨性关节炎 2.PRP修复肌腱、韧带 3.PRP修复软骨损伤 PRP的治疗优点传统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治疗不当将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PRP中的血小板和各类生长因子通过自我生理调控和修复,加速组织的恢复进程,减轻疼痛和控制炎症,达到修复损伤组织的功能。对某些病症,PRP治疗效果明显、安全、作用持久;来源充足;治疗范围广,理论上能治疗大部分疾病;在尚未完全了解疾病发病的确切机理前也能应用。 PRP是根本性治疗方法,激活人体自然治愈过程,参与损伤组织的再生过程。 PRP临床应用的禁忌症由于临床用于软组织损伤及疼痛治疗所采集的PRP 都来自于自体血,所以临床自体输血相关的禁忌证,如近期有感染发热、脓毒症、肿瘤患者等同样不适用PRP治疗。由于PRP疗效与血小板功能及数量密切相关,所以对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功能不全及应用了影响血小板功能药物的患者,不宜采用PRP 治疗。由于PRP 治疗仍然是注射治疗的一种,所以对注射局部存在破溃、感染等不适合注射治疗的患者同样不能注射PRP。 PRP的治疗适应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中早期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炎、腱鞘炎、骶髂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及关节炎等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关节疼痛患者。 PRP的功效以及优势关节PRP功效 1.调动软骨细胞愈合潜能和促进软骨愈合。 2.促进软骨细胞的再生与修复。 关节PRP优势 PRP的优势 关节PRP利用高科技分离培养血小板浓缩液,自动化程度高、血小板纯度浓度高。 关节PRP不需要寻找供者,利用自身血液提取富含高浓度生长因子的血清进行治疗,无免疫排斥反应。 关节PRP所注射的高浓度生长因子富含大量白细胞,极大程度降低感染机率。 关节PRP具有其他治疗方式无法达到的双重功效,既能清除关节腔的局部炎性介质,也能促进软骨细胞增殖与软骨基质修复。 关节PRP无需开刀,靶向注射受损关节软骨处,操作便捷,无创伤。一般约需外周血50ml;治疗时间约30分钟;无痛苦,疼痛轻微;可以选择门诊治疗或者住院治疗,若住院的话只需1-2天;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活动,无须特别处理,基本不影响生活或工作;定期复诊;严密科学、个体化的功能康复训练。 如果大家想更深入了解PRP的相关问题可以关注好大夫在线薛杲医生哦!
“骨刺”一个疼痛的背锅侠骨刺,它的另一个名字叫“骨质增生”,光听着名字都感觉到痛,尤其是当身体真的疼痛,影像学又提示有骨质增生时,我们都认定疼痛和骨质增生有着扯不清的关系。麻也怪它、痛也怪它,他就是身体不舒服的背锅侠。那这“骨刺”到底是个啥? “骨刺”是什么?骨质增生即俗称为骨刺,又称骨赘。 它是指骨关节边缘上由于长期慢性损伤引起瘢痕组织增生,是人体骨骼新陈代谢变化后一种应激性反应,日积月累可产生钙质沉着变成骨质而形成的,可以说是人体衰老的必然结果。 是因为长了“骨刺”才"疼痛"吗?如果我告诉你骨质增生和疼痛没有关系,你会不会惊掉眼球。 其实,骨质增生只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变化现象,本质是人体骨骼的一种“衰老”适应现象。 随着年龄增长,不良的生活姿势、运动损伤等使人体的关节和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的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使关节、脊柱、肌肉的力学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关节和脊柱的不稳定。 机体为了适应这些变化,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就会通过骨质增生的方式增加骨骼的接触面积,减少骨骼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使脊柱或关节更加稳定。 例如椎间盘退化萎缩以后,在大多数情况下,骨质增生的出现起到了取代丧失的椎间盘部位的功能。而在骨关节产生炎症时,关节软骨损失严重,关节变得不稳定,骨质增生则能起到稳定关节的作用。 所以说,骨质增生现象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是机体的一种本能,在提醒我们关节正在退化,从某种意义上说骨质增生是“好”东西。 只有极少数人在产生骨赘的同时伴随着对其周围组织的压迫或刺激,引起临床症状才需要治疗。 既然骨刺不是真凶,那就有了治疗的伪命题,治骨刺能止痛吗?骨质增生大部分发生在接触面积大、关节活动频繁的关节,例如颈腰椎、膝关节等,人们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关节上,而忽略了保护这些关节的肌肉韧带以及关节软骨和关节滑液。 而引起临床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的往往是这些被忽视的细节: 当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后产生的非特异性炎症刺激, 或软组织损伤后机化粘连增生肥厚阻碍了局部的血液循环, 或者是关节软骨退化、关节滑液减少,关节之间摩擦加剧时 都会产生疼痛,也就是中医说的“不通则痛”。 所以通过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等方式能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疼痛虽然消失,但我们并没有改变“骨质增生”的现象,可见疼痛和骨刺并没有必然联系。 骨质增生防不胜防,关节退化在所难免,但是有意识的补充和预防,却可以使关节维持在当下阶段的最佳状态,极大的减缓关节退化的过程。 小提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1.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以增加关节稳定。 2.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的压力。 3.尽量避免关节的超负荷运动,避免过度的爬山爬楼锻炼,以减少对关节面的磨损。 4.冬天防寒保暖,夏天不能让空调直吹关节。 5.关节疼痛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明确诊断下进行治疗和锻炼。
01/腰椎间盘突出该如何治疗? 绝大部分的腰椎间盘突出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而痊愈。突出的椎间盘,尤其是突出到椎管并游离的椎间盘,往往会在几个月或更长时间后逐渐缩小,甚至消失的无影无踪,伴随的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也会逐渐改善或消失。 但如果出现以下4种情况,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①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超过半年,效果差且经常反复发作,疼痛症状加重; ②剧烈发作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因疼痛难以行动及入眠,被迫屈髋屈膝侧卧位,甚至跪位; ③出现单根神经麻痹或马尾神经麻痹,表现为肌肉瘫痪或出现排便排尿障碍;④因剧烈疼痛希望可以早日返回工作岗位及生活的。 02/按摩推拿可以治疗腰间盘突出吗? 腰椎间盘突出来势汹汹,但是大众对它的误区却不少,比如很多人在腰痛治疗中过度依赖按摩推拿。 临床上许多病人对骨科疾病的认识只停留在疼痛上,认为不痛就是没病,痛减轻了就是病情有所好转,但事实上疼痛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是不平行的。有的患者首次磁共振(MRI)显示椎间盘突出,经过数月的按摩等保守治疗,复查MRI发现原来突出的椎间盘变小或消失,于是将其归功于按摩。 研究证实,部分突出的椎间盘经过数月后确实可以变小,甚至消失,可能机制有三种: (1)回缩理论:突出的髓核经破口回缩进椎间盘内,多见于脱出的髓核仍与母体髓核相连的椎间盘突出; (2)脱水理论:髓核脱水后出现皱缩,体积变小,多见于包容性椎间盘突出; (3)新血管形成炎症反应:突出髓核暴露于循环系统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大量巨噬细胞及分泌物对髓核进行清理和溶解,多见于游离碎片的椎间盘突出。 说了这么多,按摩到底能不能使椎间盘突出复位呢? 研究表明,无论治疗与否,无论采取何种保守治疗方式,突出的椎间盘均有可能变小或消失,与按摩与否无关。 按摩能够缓解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症状,但并不能将“突出的椎间盘按回去”。 椎间盘处在两个椎骨之间,椎间盘之后还有容纳神经组织的椎管,所以直接把突出的椎间盘推回去是不可能的。对有明显脊髓压迫的患者,不当的推拿有可能加重脊髓损伤,严重时还可造成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 03/腰间盘突出的几点误区 (1)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只是一个临床上的影像学诊断,是影像学上(CT、MRI等)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客观影像,只能说明您的腰椎间盘发生了变化,如果没有引起相对应的病态症状,就不能得出“有病”的结论。 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了神经根并导致患者产生了相应的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2)腰疼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很多时候腰疼可能是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腰椎小关节突功能紊乱引起的,当然还可能是腰椎感染、腰椎结核、骨质疏松症等等疾病所致,而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3)突出的大就严重,小就不严重 并不是突出越大症状就一定越重,突出越小就症状越轻,主要是与它突出的位置,以及对神经根压迫程度等因素有关。 (4)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睡软床 (5)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不手术,手术就瘫了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明显突出型、髓核脱出或游离型的患者,只有通过手术的方法才能缓解症状,保守治疗无效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否则可能会遗留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总结一下哦,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首先明确诊断,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如果保守治疗3月以上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手术,手术治疗以微创手术为主。最后预祝广大突友朋友们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跑步百利唯伤膝有一千种拒绝跑步的理由,上面这个可能是最「正当」的理由了。绝大多数跑者,选择跑步是为了更加健康的身体,而不是捂着自己的膝盖大叫:跑步误我! 关于跑步是不是真的伤膝盖,我们做过详细的解释,答案当然是:不!不过从结果上看,喜欢跑步的同学们,的确容易受到膝盖的困扰。让你膝盖不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错误的跑姿冲击膝盖,比如对膝盖的过度的使用,不过,有一个原因,很可能是你忽视的,那就是:你的屁股,没劲儿!没劲儿......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膝盖?说起跑步引起的膝盖伤痛,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跑步膝」了,你看,频繁到大家都专门用跑步这个词来作为这个伤病的前缀了。 所谓跑步膝,其实主要是指髂胫束综合征,而大家对其的初始印象便是膝关节外侧疼痛。 除了膝关节外侧疼痛,下面几种症状也可能是髂胫束综合征的表现: 1.上下楼梯时,膝盖骨内部及周边疼痛 2.蹲坐时,膝盖骨内部及周边疼痛 3.感觉膝盖无力或不稳固 4.当弯曲或拉伸膝盖时,会发出摩擦声或咔嗒声 5.膝盖骨摸上去感觉很软 针对髂胫束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有三种解释:第一种也是比较经典的解释认为,紧张的髂胫束在膝关节做伸膝屈膝的动作中不断的摩擦股骨外上髁,将髂胫束综合症的疼痛原因解释为过度摩擦,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也经常将髂胫束综合征称为髂胫束摩擦综合症的原因。 第二种观点认为,髂胫束综合征更倾向于一种压迫综合征而不是摩擦综合症。 第三种解释是有学者认为是髂胫束与股骨外侧髁之间的滑囊发炎从而产生疼痛,在髂胫束综合征患者的MRI结果中,此处的滑囊经常处于“高危”状态。 有髂胫束综合症患者在做过滑囊摘除术之后疼痛明显减轻,该说法的支持者也经常将此现象当做有力佐证。 膝盖痛,是屁股的事吗?虽然现在关于髂胫束综合征的病因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是加重病情的因素已然有了大体的共识,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指我们跑步的时候的一些做法,容易引起膝盖疼痛,主要有:错误的跑步姿势、在下坡道跑步、突然增加速度或距离等。 内在因素:主要指我们身体的一些因素,容易引起膝盖疼痛,比如:膝内翻(o型腿)、胫骨过度内旋、足过度内翻和髋外展肌群肌力不足。 外在因素基本上都是可以人为可控的,你可以选择更健康的跑步姿势(戳我),少一点儿下坡跑,跑步循序渐进等。 内在因素却比较难改进,比如膝内翻(o型腿)、胫骨过度内旋、足过度内翻这三点,都是先天的,很难改变。 但也有可以改变的,那就是髋外展肌群(臀部侧面)肌力不足。 那么,为什么是髋外展肌群呢?为什么髋关节肌肉的强弱会影响到膝关节的疼痛呢? 人作为一个整体,任何一个部位的健康,都可能影响到其他部位,比如颈椎病可由腰肌劳损引起,踝关节习惯性扭伤可由髌骨劳损引起等等,所以将人看做整体分析便不难理解臀中肌的重要性。 首先,骨盆位置和髋关节稳定性的重要性对于整个人的运动至关重要,骨盆处在人体正中,骨盆不稳定,往上可影响到肩胛骨,往下可影响到踝关节稳定性。 跑步的基础姿势是不停交换的单脚着地的动作,其运动链的核心就是骨盆的正确位置。试想如果骨盆错位,在长跑过程中相当于不停的重复这个错误的姿势,疼痛的产生也就理所应当了。 而固定骨盆最重要的肌肉便是臀中肌。臀中肌的重要性也是近些年才被运动科学界提上日程的,在以前有髌股疼痛综合征的运动员总被认为是股四头肌不够强壮才导致髌骨移位力线不正确,但是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臀中肌的薄弱对于膝关节甚至踝关节的影响比股四头肌薄弱的影响严重的多。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臀中肌的功能是稳定骨盆,并使髋关节做除了内收以外所有方向的运动,当稳定髋关节的肌肉薄弱,稳定骨盆的任务就需要膝关节和股骨外侧的肌群来承担,也就是说,当你的臀中肌弱就去跑步,臀中肌所不能承受的力向下传导便由膝关节承受,自然而然的膝关节就会出现各种毛病。 膝盖长期过度承受较大的压力,膝关节就容易退化,膝盖外侧的髁筋束,也会因为长期紧绷而引发疼痛,导致“髂胫束综合征”。
1.什么是股骨头坏死?股骨就是我们俗称的“大腿骨”,是人体最重要的骨骼,股骨头则是大腿骨的最上端,与髋臼配合形成髋关节。人的直立行走、活动、劳动都依靠股骨头的支撑作用,所以股骨头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股骨头坏死,既往也曾被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由于各种致病原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使得骨细胞及骨髓成分部分死亡及发生随后的修复,继而引起骨组织坏死,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及塌陷,引起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疾病。 2.引起股骨头坏死有哪些原因?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其中80%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其中又约80%为双侧股骨头坏死)。创伤性致病因素主要包括髋关节近端骨折、脱位及挫伤,而非创伤性的致病因素主要有激素类药物应用、长期过量饮酒、减压病、血红蛋白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此外吸烟、肥胖等也增加了股骨头坏死的风险。 由于股骨头坏死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这个时候也正是股骨头治疗的“黄金时期”,因此如果有上述致病因素,尤其是长期服用激素、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曾有髋部外伤史的,要高度重视股骨头坏死的风险,及时的就医进行评估。 3.股骨头坏死有什么症状?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可以无任何症状,这个时候主要依赖致病因素进行筛查和影像学评估。随着股骨头塌陷的进展,可以出现一系列症状: 1.疼痛: 以髋关节及大腿根部疼痛为主,有时可向膝关节内侧及臀部放射。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由于疼痛的部位及加重因素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容易被误诊。 2.髋关节活动受限 髋关节僵硬、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等。 3.跛行 因髋关节疼痛或股骨头塌陷及脱位导致不敢负重,常常会出现跛行,早期常为间歇性跛行,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加重。 4.股骨头坏死有什么危害?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有股骨头坏死患者约1000万人,为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临床上尚无法实现针对病因的治疗,因此被称为“不死癌症”,严重影响关节的活动功能,许多人因病致残,因病致穷。 股骨头坏死有哪些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中西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保护性负重、牵引与制动等。尤其是活血化瘀、补肾健骨等中药能够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保髋手术效果。 手术治疗则主要包括保髋手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大类。对于中早期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首选保髋手术,而对于股骨头塌陷严重、关节功能严重丧失或中度以上疼痛的,应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治疗的难点与关键在于如何获得更早期精准诊断、让早期的患者避免手术、让将要塌陷以及轻度早期塌陷患者尽量保髋、让晚期严重塌陷患者接受更高质量的关节置换术、以及人工髋关节失效后的翻修术。 针对上述难点与关键问题,我们华州区中医院骨科在中医整体理念和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总结出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的概念,围塌陷期影像、病理、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和系列保髋技术,包括以中医药为核心的非手术保髋技术,以“打压支撑植骨技术”为核心的保髋手术技术,让许多患者得以免除或延缓关节置换。 温馨提示股骨头坏死重点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千万不要听信祖传、神医以免延误病情!
颈椎曲度变直在临床中非常常见,患者往往出现头晕、头痛、颈肩疼痛的典型症状,如果不给予正确的治疗,会进一步加重,可能会导致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之类的更为严重的病变,危害人体健康。 以下就跟大家分享对于颈椎曲度变直的认识以及治疗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平时大家都经常会遇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并且都关心能恢复吗? 实际上一旦人体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就很难恢复到和以前一样的状态了,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治疗锻炼和治疗的方法恢复一些,但是要想完全回到和以前一样是不太可能,因为人会衰老,颈椎会蜕变,诱发的因素随时都存在,所以临床上是不太可能恢复到以前那样的程度。虽然不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但是并不代表无须治疗。患者出现了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症状之后可以寻求一些相应的治疗方法,消除症状,保持颈椎稳定,避免病变继续加重。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如何恢复呢?颈椎曲度变直常用的治疗方法很多:牵引、按摩、针灸、针刀,各种偏方等等。但是有过经历的朋友都知道,病情反反复复,缠绵难愈。事实上,学术上根本没有明确的治愈颈椎曲度变直的方法,所谓的矫正颈椎曲度也只是理论上的,有待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可以肯定,治疗颈椎曲度变直等复杂的疾病,肯定需要漫长的矫正过程。 以下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常见的颈椎生理曲度矫正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牵引疗法如病情较重或不能坐位牵引时,可以采用卧位牵引,牵引效果主要与牵引的角度、时间和重量等因素关系密切。牵引对于曲度恢复可能会有些帮助,但是稍有不慎,会有加重的可能性。所以牵引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角度:如主要作用于下颈段,牵引角度应稍前倾,可在15-30°之间,如主要作用于上颈段或环枢关节,则前倾角度应更小或垂直牵引,同时注意结合患者舒适来调整角度。 (2)重量:间歇牵引的重量可以其自身体重的10%-20%确定,持续牵引则应适当减轻。以初始重量较轻,以后逐渐增加为好。 (3)时间:牵引时间以连续牵引20分钟,间歇牵引则20-30分钟为宜,每天一次,10-15天为一疗程。 (4)方式:多数用连续牵引,也可用间歇牵引或两者相结合。 2.垫圆枕正确的使用國枕有助于减轻症状和改善颈椎的曲度,垫枕有一定程度慢牵引的作用,在和不少病友交流,垫枕后颈部症状更明显,甚者垫枕后出现落枕。其实,垫枕是有一定技巧的,过伸位片失稳的和过屈位失稳,垫枕是有学问的,首先是要顺应其病理角度,在发病期间一定要遵循舒适原则,过于追求力学角度的垫枕可能会适得其反。其次要把握垫枕时间,并不是垫枕的时间越多越好,如果垫枕时间过长,尤其是睡着垫枕往往会加重 3.颈椎功能锻炼颈椎适度的锻炼,能够提高颈椎抗病能力,同时恢复颈椎韧带韧性,如此更好地防治疾病。 (1)低头仰头:先低头看地,使下颏尽量紧贴前胸,停留片刻。然后头后仰,两眼看天,仍停留片刻。如此反复进行。以不感到难受为度。 (2)左右旋转:头颈向右转,双目向右后方看;--还原;--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左后方看:一还原。动作也要配合呼吸缓慢进行。 (3)手抱颈项:两手十指交叉,上举屈肘,用手掌搂抱颈项部,用力向前,同时头颈尽量用力向后伸,使两力相抗,随着一呼一吸有节奏地进行锻炼。 (4)伸颈拔背:头顶部向上伸,每次持续3~5秒:还原。重复12~16次。 (5)双肩环绕:双肩同时向前环绕5次,再向后环绕5次,重复5回。 4.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治疗颈椎病有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整复错缝等作用。通过专业的手法,可以帮助适当的恢复一些曲度,消除常见症状。 5.注意事项以上便是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矫正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针对性的选择。当然,如果患者曲度严重伴随有头晕、颈肩部疼痛的症状,应该积极地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帮助消除病症。日常注意做好颈椎护理。避免和减少急性损伤,如避免抬重物等:改正不良姿势,减少劳损,每低头或仰头1一2小时,需要做颈部活动,以减轻肌肉紧张度:要改善坐姿,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此防治结合,我们的颈椎才能好更好地治疗和恢复。
经常会有无缘无故的手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引起手麻的原因有很多,但通常手麻都是某些疾病发出的信号。今天就和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引起手麻最常见的5种疾病以及预防方法。 1.腕管综合征工作中涉及手腕活动的各种人员,比如家庭主妇、程序员等,在工作中会导致手腕慢性劳损,使原本容积正常的腕管相对狭窄,导致从中穿行的正中神经受到压迫,使其中的感觉传导系统受累,进而出现手指发麻的状况,这种情况被称为腕管综合征。主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受压,导致麻木、疼痛。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缺血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其中感觉障碍如手发麻等是其中的症状之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暂时功能丧失,脑细胞死亡,中老年人易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当累及颈内动脉系统或者椎-基底动脉系统时均会出现手发麻的情况。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暂时堵塞 动脉完全堵塞。 3.颈椎病长期久坐使脊髓生理弯曲,发生变化和椎间盘突出,致使局部感觉传导神经受到压迫刺激从而会出现手发麻等情况。 4.维生素B12缺乏性周围神经病维生素B12缺乏会导致,包括手发麻在内的四肢发麻等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研究表明,维生素B12是核蛋白合成及髓鞘形成所必需的辅酶,缺乏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手麻。可能是维生素B12缺乏。 5.糖尿病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40%的糖尿病人会有手足麻木疼痛感。另外,还会伴发蚁走感等感觉障碍。长期的高血糖可能导致周围神经损害,严重时会导致肢体瘫痪。 那么有没有什么预防手麻的方法?1.防止腕部的慢性损伤。如做家务和长时间使用鼠标时最好中间能休息一下,使手部肌肉、肌腱和神经得以放松,从而防止腕管狭窄压迫神经传导束导致手麻。 2.老年人要监测自身血压水平、低盐低脂饮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改善脑供血进而防止手麻。 3.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变,及时变换体位,可适当地做一些颈部保健操,可避免颈部血管和神经受压而导致手麻。 4、不挑食,多吃水果和疏菜,保持体内营养充足,防止体内维生素B12缺乏引起手麻。 5.定期监测自身血糖水平,生活中避免食用过多含糖量多的食物,进而防止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而引起的手麻。 温馨提示:如果出现手麻,就近先行在正规医疗机构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加入的其他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