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持续“走热”,病人越来越多,且呈现年轻化趋势。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西医手术、激素和中医治疗等。必须指出的是,此类疾病多为良性,恶变比率为0.13%-1.39%,患者切不可因心急而匆忙手术,而应根据不同的年龄、症状、肌瘤大小、生育情况等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治疗子宫肌瘤这种病,在我多年的从医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以不手术的创新中医“百通疗法”为主要治疗方式,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中药内服、外敷、灌肠等多种给药方式,让药效发挥的更佳,取得了满意效果。 病例举隅 吴女士,38岁,发现子宫多发性肌瘤8个月。2015年2月上节育环时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未曾治疗。10月20日B超复查:子宫多发性肌瘤,大小分别约43*44mm,37*33mm。 月经史:月经初潮15岁,在15-36岁期间,月经周期37天,经期7天,量中;在36-38岁期间,月经周期37天,经期7天,量多(考虑与患者子宫多发性肌瘤有很大关系,长期下去容易引起贫血等问题)。 末次月经:9月25日,经行6天,量多如冲,挟有血块,腰酸,左下腹胀痛,舌淡暗苔薄,脉弦细。 处方: 1) 百通疗法肌瘤方辨证加减:水煎服。 2) 百通丹鳖胶囊。 复诊:11月3日 10月20日月经来潮,量多,经行6天,无腹痛,腰酸好转,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处方: 1) 10月20日方辨证加减:水煎服。 2) 百通丹鳖胶囊。 三诊:11月17日 11月15日月经来潮,无腹痛,量较前减,略感腰酸,苔薄白脉弦。 处方: 1)10月20日方辨证加减:水煎服。 2) 百通丹鳖胶囊。 诊治结果:再经原法调治3月余,该患者月经量恢复正常,腰酸逐渐减轻,2016年3月9日经来,量中,无血块,无腰酸腹痛。 3月16日B超复查,子宫多发性肌瘤只有一枚,且已缩小至9*8mm。嘱其继续治疗,以巩固疗效。 病例点评 子宫肌瘤属于中医癥瘕范畴,临床常见,该患者因为子宫肌瘤,已经引起月经量明显增多,有血块,腰酸。组方以百通方组-子宫肌瘤方辨证加减,方中杜仲、生地、炙鳖甲、木馒头等益肾,夏枯草、象贝母、玄参、炙鳖甲软坚散结,当归、地鳖虫、石见穿、木馒头、川芎、赤芍等活血化瘀。治疗约5月,经量恢复正常,子宫肌瘤一个消掉,另一个缩小至9*8mm。效果显著! 百通疗法不仅充分运用辨病与辨证结合、个性与共性相参、整体调节的中医治病理念,从而避免了激素类药物在使用中只见肌瘤,不见人,女性内分泌系统被打乱的弊端,还防止了中成药物应用证型单一,疗效欠稳定的尴尬,充分发挥了中医药个性化治疗的优势,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我提倡“肌瘤与人和平共处”的诊疗理念,建立了泰坤堂诊治肌瘤的七大整体治疗目标,即: 1> 肌瘤增大趋势得以停止; 2> 肌瘤缩小至2cm左右,以至消失; 3> 子宫体缩小到孕6周以下以至恢复正常大小; 4> 主要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出血量正常、月经周期趋于正常; 5> 未见新肌瘤出现; 6> 体质状态得到改善; 7> 卵巢功能:中青年人得到改善;老年根据需要顺时衰退。 另外,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建议在平时生活工作中应注重劳逸结合、疏缓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每周应坚持至少4小时的有氧运动,增强体质;宜多吃芹菜、西兰花、西红柿、香菇、豆腐、菠菜、黄瓜、冬瓜、海带、水果等;少吃羊肉、虾、蟹、黑鱼等食品;不吃蜂王浆、羊胎素等雌激素成分含量较高的食品,以免促进病灶生长或导致疾病复发。
镇静催眠药物(安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而引起镇静和催眠作用的药品的总称。当今治疗失眠的安眠药有很多,如苯二氮卓类的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和咪唑吡啶类的唑吡坦(思诺思),以及佐匹克隆(忆梦返)等等,尽管上述这些安眠药仍然是当今精神科和非精神科医师治疗失眠的常用药品,但是他们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宿醉、耐受性、依赖性、戒断反应、记忆损害等,这些不良反应会给失眠患者,除了失眠本身之外,带来很大的痛苦,这也是当今临床医学界的难题之一。所以说安眠药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他们既有镇静催眠作用的一面,又有诸多不良反应的一面。理想的安眠药应当是:能快速诱导睡眠;不妨碍自然的睡眠结构;能确保足量的高质量睡眠;病人睡醒后感觉精神饱满,没有"延续效应”; 不应当引起药物依赖;停药后也没有其他的停药反应。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真正既安全又有效的理想安眠药。笔者长期从事失眠专科临床医疗研究,具有大量的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实践经验,对于失眠患者如何对待安眠药这个问题,认为:1、发生了失眠,尤其是初次失眠,安眠药不宜作为首选药物;2、安眠药确有镇静催眠作用,短时服用可以帮助睡眠,长期依赖利少弊多;3、服用安眠药应掌握短时期、小剂量、停停服服和几种安眠药交替使用的原则。(待续)( 施明 著名中医失眠专家 主任医师)
在我国,针灸治疗失眠犹如针灸治疗其他疾病一样,历史悠久。如今临床针灸医师常用的治疗失眠的方法有体针、耳穴贴压、电针、灸法、皮肤针叩刺、腕踝针等,其取穴思路大致有循经取穴(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与脏腑的联系来取穴和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与脑的联系来取穴)、根据现代解剖生理知识来局部取穴和根据老中医经验来取穴等。此外,在治疗方法上同时应用两种治疗方法比较普遍,如体、耳针合用,针、灸合用,针、药合用,耳穴配合药物,体针结合推拿等等。对于针灸治疗失眠的操作时间,少数医师认为,选择下午或临睡前进行针刺治疗,对于失眠患者的睡眠深度的改善较明显,大多数医师都认为,耳针在临睡前加强刺激,效果较好。虽然临床报道针灸治疗失眠不少,但从临床科研角度来看,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的问题。(待续)( 施明 著名中医失眠专家 主任医师)
不少失眠患者是由于家庭关系不顺、事业失败、爱情受挫、人际矛盾、社会压力、遭受惊吓等精神心理原因所致,因此,心理疗法对这部分患者来说,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从理论上说,心理治疗需要有计划性,一般隔一段时间做一次心理治疗。心理医生以亲切交谈的形式,详细了解病人的各方面情况,包括与发病有关的各种因素,如社会背景、家庭情况、生活状况和人际关系以及性格个性特点等,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作一些相关的检查。如此可以帮助失眠患者分析病情,树立信心,找出心结所在,然后加以正确疏导,有助于失眠病症的缓解和治愈。(待续)( 施明 著名中医失眠专家 主任医师)
(13)、失眠与痴呆的相关性失眠与痴呆存有非常密切的相关性。痴呆患者的大脑神经变性,可使机体睡眠—觉醒周期的中枢调节功能受累而产生失眠,反之,失眠又可加重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使痴呆病症加重。这些患者的睡眠障碍多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和间断多醒、睡眠呈片段性,临床上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健忘、计算力和定向力降低,以及学习新知能力下降。(14)、失眠与癫痫的相关性癫痫的发作与睡眠—觉醒周期的变化密切相关,在癫痫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与睡眠障碍有关。研究证实,由于失眠会使脑神经元产生异样放电,所以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癫痫,睡眠障碍都可能是其促发因素。反之,癫痫发作时的痫样放电,干扰了机体的正常睡眠结构,从而诱发或加重了患者的失眠病症。(待续)( 施明 著名中医失眠专家 主任医师)
失眠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长期失眠患者除了晚上失眠之外,还常可伴随许多不适症状,如头晕目眩、体倦乏力、头胀头痛、口干口苦、耳鸣脑响、心悸气短、不思饮食、嗳气泛酸、烘热汗出、急躁易怒、心惊胆怯、胸胁胀满、便秘或腹泻、腰酸腿软、夜间尿频、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眼眶发黑、面颊色斑、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等多脏器功能紊乱现象,有的甚至出现消极厌世情绪。 ( 施明 著名中医失眠专家 主任医师)
患有失眠的病人非常痛苦,但却有许多人不了解他们的苦恼和痛苦,对之没有给予应有的理解和关心。那么,长期失眠患者究竟有那些苦恼和痛苦呢? 苦恼和痛苦之一,是失眠病症本身的折磨。失眠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除了晚上上床难以入睡,或早醒难再继睡,或间断多醒;或多梦、恶梦,似睡非睡;或通宵难眠外,白天还会出现昏昏沉沉,神疲乏力,头晕或胀痛,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口干,口苦,心慌,心烦易怒,或烘热,汗出,或胃脘不适,嗳气,泛酸,或耳鸣,脑响,眼眶发黑,面颊色斑,月经失调等不适症状,长期失眠还会出现多脏器功能紊乱,免疫功能降低,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对健康人来说,晚上睡觉是一种休息享受,而失眠症病人则一到夜晚就害怕,担心“漫漫长夜如何过”。苦恼和痛苦之二,是亲友、同事、邻里等的不理解。部分失眠症病人由于长期失眠,还会出现一些抑郁、焦虑症状,如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心烦急躁,时悲伤欲哭,或心悸胆怯,紧张不安,总感到浑身不舒服、不自在。患者周围的人往往不理解,说病人白天太空没事干,所以晚上睡不着,埋怨其太“作”等。对一些曾去心理咨询门诊就诊过的患者,常在背后议论“某某某脑子有毛病,是神经病”,这些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加重了病情,有的还会由此产生轻生念头。苦恼和痛苦之三,是投医无门。由于睡眠医学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虽然当今失眠症发病率很高,但在各医院失眠专科还很少,有的医院虽然设有失眠门诊,但主诊医生却是一般的普通内科医生,而不少西医内科、神经内科,中医内科等医生,对失眠病症的复杂性了解不够和长期失眠给患者所带来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多不分析研究其发病原因和临床症侯规律,就眠与不眠论治,常常开点镇静催眠药(安眠药),简单化处理,就打发走人,这样既解决不了问题,又使病人非常失望。苦恼和痛苦之四,是广告泛滥,陷阱丛生。由于当今患有失眠的人群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医疗市场,不少企业都想从中谋取自身的经济利益。但是他们往往不是从科学实践出发,而是热衷于广告宣传效应,部分失眠患者治病心切,怀着姑且试试看的想法,一旦陷入,后悔莫及,既化了钱,又增加了痛苦。苦恼和痛苦之五,是安眠药成瘾。笔者在失眠专科门诊常常可见很多失眠患者既受失眠困扰,又摆脱不了镇静催眠类西药(安眠药)的依赖,非常痛苦。笔者曾调查了820例失眠症病人,发现其中有670例(占81.71%)在就诊前已服安眠药,其中有近70%病人对这些药品产生了明显的依赖性,并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白天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降低、口干舌燥、口苦、大便干结、手抖、肌肉跳动、内分泌紊乱(痤疮、月经紊乱、性欲降低)、耐受性(剂量越吃越大)、依赖性(成瘾)等。这给患者除失眠本身之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施明 著名中医失眠专家 主任医师)
更年期女性更易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在绝经前后,机体内环境原有的平衡被打破,而新的平衡尚未完全建立所致。更年期女性除失眠外,常常可伴有易急躁、烘热、汗出等症状。因此,及时改善睡眠状况,对于此年龄段的女性安全度过更年期非常重要。( 施明 著名中医失眠专家 主任医师)
对于患有较多乳房结节的患者以及异常乳腺增生的患者,都会建议手术切除,但是通常会发生的情况是隔了若干年会再次复发。手术治疗只能是一种应急手段。 药物方面,并没有西药宣称直接针对乳腺增生和乳房结节,只有预防癌变的化疗药物,但是使用必须充分评估患癌可能性高于平均水平的情况下才会使用。主要2类药物是:1)以他莫昔芬和雷洛昔芬为代表的雌激素效应抑制剂;2)以阿那曲唑和依西美为代表的芳香酶抑制剂。但是必须提醒的是这些药物均具有较严重的副作用。其中雌激素效应抑制剂容易造成血栓;不适用于已怀孕或者准备怀孕患者;不适用于哺乳期妇女;与某些避孕药不能同时使用;不适用于小于35岁的患者,建议绝经以后适用。而芳香酶抑制剂只适用于绝经后妇女;容易造成骨质疏松。
经常有病人询问我,不想开刀做手术,巴雷特食管炎能治好吗?根据我对于该病十多年的治疗经验,回答是当然可以并且完全逆转。早在2012年,我名医工作室的学术继承人就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5)发表了“补清养胃法治疗Barrett食管4例”。现简要归总如下:【例1】毛某,男性,55岁,2009年4月24日被上海新华医院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曾服用拉唑类药物6个月和中药一年,初始有效,半年后复发加重,服原有药物无效而来诊,随后改用中药方剂治疗,每日温水煎服。同时嘱咐患者注意饮食调护和自我按摩保健。后随症加减服药近一年,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于2010年3月再次在上海新华医院作胃镜及病理活检,诊断为慢性胃炎表现,无Barrett食管。2011年4月2日第3次在上海新华医院复查胃镜及病理活检,仍诊断为慢性胃炎表现,无Barrett食管。【例2】冯某,女性,73岁,2009年11月18日初诊,于2009年11月17日行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局灶萎缩、齿状线舌形上移、Barrett食管炎。病理: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诊断:Barrett食管,萎缩性胃炎伴糜烂。随后改用中药方剂治疗。同时嘱咐患者注意饮食调护和自我按摩保健。后根据病情不同随症加减。患者病情稳定,咽部不适、呃逆、嗳气、反酸、反胃、呕吐、胸骨后疼痛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每日1次。患者于2010年11月再次作胃镜及病理活检,诊断无Barrett食管,为非萎缩性胃炎表现。【例3】王某,女性,45岁,旅美华人,2008年10月初诊。患者因多年来常有反酸、烧心、上腹及胸骨后痛,2003年在美国居住地宾夕法尼亚州的卢卡斯医院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体重明显下降,美国医生予服雷贝拉唑连服5年,第一年病情有所减轻,以后反复并加重。2008年7月2日例行复查胃镜,食管末端活检为肠上皮化生,诊断为Barrett食管。因家族中有胃癌死亡史,对病情的发展尤感惊恐,对西药已感失望,回国专程经介绍而来找本人诊治。后改用中药方剂治疗2周后症状减轻,患者1个月后回美国,定期电话联系,随症加减服药,2年后于2010年7月9日复查胃镜及食道末端四周病理活检多块,未见肠上皮化生,诊断为慢性胃炎,无Barrett食管表现。患者寄来治疗前后由美国卢卡斯医院同一位医师签字的2008、2009、2010年3份胃镜报告为证。【例4】陈某,女性,40岁,2010年1月25日初诊。患者因反酸、反胃、嗳气、咽部不适、吞咽困难、精神不振、反复年余,曾服拉唑类药物3个月,因未能控制症状,加重2个月余而来诊治。查体:舌苔黄、脉细数。于2010年1月30日行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见片状扁平糜烂,有岛状橘红色改变、Barrett食管伴淋巴滤泡形成,Hp(+)。西医诊断:Barrett食管。后改用中药方剂8个月后于2010年9月28日复查胃镜及病理活检,诊断为慢性胃炎,无Barrett食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