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的院外治疗至关重要。因此,医院就诊回家后,除了定期复查,应该注意点什么呢,以去除疣体和防止复发。首先是如何涂抹医生建议的外用药物?相对常见的有,咪喹莫特、鬼臼毒素、干扰素等等。1.咪喹莫特软膏每周3次用药(星期一、三、五或二、四、六),临睡前用药,均匀涂抹一薄层于疣体部位,轻轻按摩直到药物完全吸收,并保留 6-10小时,之后用清水清洗掉。直到疣体完全清除。用药最多不超过16周。 2.0.5%鬼臼毒素酊每日用药2次,连续3天,停药观察4天为一疗程。如病灶尚有残留可重复一个疗程,但最多不超过三个疗程。3.干扰素(常见的是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或软膏)每日4次涂抹于患处,连续应用6周。涂药注意事项:1.涂药前应把疣体表面分泌的粘液、分泌物、痂皮尽可能清洗、去除掉。有些痂皮去不掉也不要用力撕脱。2.外用药物应由外向内涂抹,并覆盖疣体周围一定范围,建议1-2cm。不要将疣体中心的病毒带到周围。如用棉签涂抹,最好每处用不同的新棉签。3.包皮、阴道口、肛周等地方,由于生理结构比较特殊,涂抹时要细心一些,把褶皱等展平涂抹,做到不遗漏,这样治疗效果才理想。4.一般来说,咪喹莫特、鬼臼毒素、还有中药等外用药物涂抹后会造成一些皮肤红肿、破溃等反应。如果红肿比较重,出现破溃,要减少用量及次数,甚至暂停应用。出现后最好咨询医生。5.治疗尖锐湿疣的外使用药物,可能早期没有明显变化。一般建议观察2周,如果没有明显好转甚至加重,建议咨询医生。还要注意些什么?1.早期建议每1-2周医院就诊复查。后期时间可相对延长。2.在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同时建议伴侣,进行检查。3.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紧张、疲劳,适度运动锻炼,提高个人免疫能力。4.保持局部干净、干燥。注意烫洗内裤,生活用品最好单独应用,尤其是坐便可能与他人间接接触的用具等。提醒:尖锐湿疣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去进行治疗。定期复查非常重要。要有战胜尖锐湿疣的信心。(本文具有普适性,如有个性化需求,建议您咨询医生。)
为什么要正确使用外用药物?先说两种最经常碰到的不恰当的外用药使用情景:过度涂抹现象:有些患者经常每天多次、大面积涂抹,不管是皮疹处还是非皮疹处,认为这样效果好。也不论药膏说明是一天多次还是一天一次。有时一支药膏一次都不够用。这样的使用方法“性价比低”,而且还可能有副作用。过度担心现象:对于一些家长或者女性患者,非常担心外用药物的成分以及副作用。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含不含激素,并谈激素色变。其实,只要是医生推荐下并正确使用药物,就算是外用糖皮质激素也是无需担心的。而有时不用外用药物,反而会导致病情的迁延甚至加重。外用药物是皮肤科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看似使用简单,但需要正确的涂抹或外搽药物才能发挥最好的疗效。如果没有掌握外用药的使用方法,非但没改善病情,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本文特别阐释外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一些注意事项,以便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如何正确使用外用药物1.使用频率:皮肤科外用药使用前,要看说明书,不同药物使用频率不一。不要为了追求疗效而增加私自增加使用次数,除非医生特别指出。一般常见药物多为一天2次。2.使用剂量:从开口直径5mm的软管从成人食指的远侧指间关节挤至指尖距离的外用药剂量,这个量称为一个指尖单位(1FTU,见下图)。一个指尖单位足以涂满两个手掌大小的面积。 比如,面颈部为2.5个FTU,单侧上肢3个FTU,单侧下肢6个FTU,单足2个FTU。小儿用药更要注意。详见示意图。对于外用药膏,抹药面积一般覆盖皮损外缘一定范围,一般为3-5mm,适当按摩,让药膏充分吸收。勿过厚及面积过大,浪费了药膏,还可能造成其他不良反应。太稀薄的话也不行,起不到治疗作用。其他剂型一般仅需直接涂抹即可。怎么涂?首先应该清洁双手,然后将药膏挤在患处或是一只手指的指腹上,然后用指尖将药膏均匀的涂开,并轻轻的按摩患处,这样做便于吸收,使药物尽快起作用。2种特殊用法:1.封包:封包可以增加局部药物的吸收,提高疗效,用于一些特定情况(比如手足皲裂等)。通常是在治疗区域用保鲜膜、塑料袋等,包裹住已涂抹药物的患处,时间为30分钟至8小时不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2.湿敷:湿敷是皮肤科外用药很重要一种治疗方法。把药物原液或稀释液倒入容器,用6-8层的医用纱布浸湿溶液,稍拧至纱布刚好不滴水为宜。湿敷到患处,10-20分钟一次,每天1-3次,避免大面积湿敷及着凉。涂多久?要遵医嘱。一般过敏或毛囊炎等急性症状,大多数用药3-7天即可。而脚气、慢性湿疹等病程长的疾病,需规律治疗足够疗程,不能随意停药。有哪些其他注意事项呢?1.使用前是否需清洗?一般不需要。联用外用药时,应分开单独涂抹,间隔2小时,一般无需清洁或擦去之前涂抹的药膏。2.过敏体质的患者应用外用药时,用药前,最好小面积皮肤试涂后,如无异常后再应用。3.如果外用药后局部出现红斑,瘙痒等症状,应暂停使用,并咨询医生。4.外用药膏的保存应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的储存条件。大部分是室温即可。总之,一定要合理正确使用外用药物。有疑问可以随时通过好大夫平台与我交流。 图片来自皮肤病学第2版(Jean L Bolognia著)或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天气湿冷,又要长冻疮遭罪了”。相信很多人都得过冻疮。反复复发的恼人特性,让冻疮更折磨人。那么什么是冻疮?又怎么能不得冻疮呢?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冻疮小知识。首先来说,冻疮是什么?冻疮是一种好发于冬季的常见皮肤炎症性疾病,由于寒冷、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异常,容易复发。什么样的人好发冻疮呢?长期处于寒冷与潮湿的外界环境的人群易发生冻疮。自身血液循环不好也是导致冻疮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女性、儿童肢体末梢循环常较差。此外,自主神经紊乱、肢端血运不良、鞋袜过紧、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及一些慢性疾病常为本病诱因。因此,这些群体更需要关注并预防冻疮。冻疮表现如何呢?冻疮好发于本病好发于四肢末端及暴露部位,比如耳部、鼻部、面颊、手足等。表现多为一个至数个红色至深蓝色斑疹、丘疹或者结节,严重时会出现水疱、坏死、溃疡,甚至继发感染。自觉瘙痒、烧灼感、肿胀或疼痛。起了冻疮如何治疗呢?受冻后,首先应脱离低温、潮湿环境。如手、足受冻,应先揉搓促进血液循环,然后用温水浸泡揉搓,千万不能用温度高、过热、过烫之水洗烫。对于轻型的冻疮,可不治疗,防寒保暖,注意观察即可。饮食方面可以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而若患者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则需及时就医,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治疗通常以外用药物为主,病情严重者配合口服系统药物治疗。如冻疮处表皮完整,可擦保湿乳液等护肤品或者复方肝素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辣椒酊、冻疮软膏等药物,瘙痒和肿胀明显的也可外用激素软膏,比如糠酸莫米松等等。如局部有感染表现,可外擦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药物。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硝苯地平、烟酰胺等改善循环的药物。每日还可配合红外线等物理治疗。对于一些网上的偏方,不要轻易相信,有可能会产生刺激过敏和感染。那么如何预防冻疮产生呢?对于冻疮而言,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1、平日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2、注意防冻、保持局部温暖,特别是手、足、耳、鼻等肢端等暴露部位或者曾生过冻疮的部位。潮湿的环境容易增加局部寒冷,诱发冻疮的发生,保持局部干燥可预防冻疮的发生;3、平日可涂护肤霜多加防护。不要以是否感觉到冷为依据。衣服、鞋袜要穿暖和,不穿过紧衣物、鞋子以及袜子,会使得末梢血液循环不畅,这样反而易生冻疮。4、尽量不要吸烟,因为吸烟对肢端血液循环有影响。5、伴有其他相关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平时应注意。冬天要特别留意手足的保暖,防止因疏忽造成严重后果。6、容易长冻疮的人可以每天坚持温热水泡脚,以确保足部血流畅通。还可在提前用红外线照射局部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最终给大家一个建议,想要解决冻疮问题,合理的保暖是必不可少的!
尖锐湿疣治疗专家共识(2017)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性病学组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 以皮肤黏膜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高复发性是本病的特点。 目前 CA 的治疗主要是去除疣体及 HPV 感染组织, 而非针对 HPV 的病原学治疗, 因此尚没有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解决CA 的复发问题,现阶段必须针对不同个体采取综合的防治策略, 尽可能消除疣体周围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减少复发。 1 处理原则 尽早去除疣体,改善症状,尽可能消除疣体周围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减少复发。 2 治疗方法[1-2] 2.1 医院外治疗 包括外用 0.5%鬼臼毒素酊 (或 0.15%鬼臼毒素乳膏)、5%咪喹莫特乳膏及中药等。 ①0.5%鬼臼毒素酊(或 0.15%鬼臼毒素乳膏):每日外用 2 次,连续 3 d,停药 4 d,为 1 个疗程。 如疣体未完全脱落,可重复治疗,最多 4 个疗程。 对柔软、 非角质化的较小疣体效果较好。用药疣体总面积一般不应>10 cm2,日用药总量一般不应>0.5 mL。 ②5%咪喹莫特乳膏[3]:隔日 1 次晚间用药,用药 10 h 后,以肥皂和水清洗用药部位,每周 3 次,最长可用至 16 周。 对柔软、非角质化的疣效果较好,复发率较低。 ③中药:有报道中药用于 CA 复发的治疗,但受限于难以标准化及所采用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含鸦胆子等中药的复方制剂对于各部位 CA 疣体的去除及清除 HPV 病毒亚临床及潜伏感染有一定效果[4]。 任何外用药物治疗都可能引起皮肤黏膜的不良反应,包括瘙痒、灼热、糜烂以及疼痛等[5-7]。 2.2 医院内治疗 包括 CO2 激光治疗、液氮冷冻治疗、手术治疗、光动力治疗、 三氯醋酸或二氯醋酸溶液及微波治疗。 ① CO2 激光治疗:适用于不同大小及各部位疣体的治疗,可有效清除疣体,但该治疗复发率高,需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以减少复发。 ②液氮冷冻治疗:适用于大多数体表部位,但冷探头慎用于腔道内疣,以免发生阴道直肠瘘等。 缺点是复发率高,疼痛明显,皮下组织疏松部位治疗后可致明显水肿。 ③手术治疗(包括高频电刀、剪切术及刮除术):皮损较少时,适合剪切术,辅 以电灼等治疗破坏残余的疣体并控制出血;对于巨大 疣、广泛疣、肛周疣或肛内疣及儿童特殊疣体,可选择手术治疗;对药物或 CO2 激光治疗后仍有短期内反复发作的疣体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④光动力治疗[8]:局部外用光敏剂氨基酮戊酸,再以半导体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LED)进行局部照光治疗,光源一般采用红光(630~635 nm), 每周 1 次, 若 3 次治疗后皮疹消退<50%,建议换用其他治疗方法。 对腔道内 CA 具有一定的优势, 对外生殖器及肛周直径>0.5 cm 或角化增厚型疣体可联合其他治疗方法。⑤80%~90%三氯醋酸或二氯醋酸溶液:单次外用,如有必要,隔 1~2 周重复 1 次,最多 6 次。 适用于治疗小的皮损或丘疹样皮损,不能用于角化过度或疣体较大、数目多以及面积较大的疣体。 治疗时应注意保护疣体周围的正常皮肤黏膜。 ⑥微波治疗:通过振动中产生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使疣体组织凝固、脱落达到治疗目的,具有止血效果好、无烟尘、无刺激性气味及安全可靠等优点,但和其他物理治疗一样复发率较高,需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以减少复发。 3 治疗方案选择[1-2] 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任何一种治疗方案优于其他治疗方案,也没有任何一种治疗方案适合于所 有患者以及所有疣体。 需根据疣体大小、数目、部位和形态,并充分考虑患者年龄、个体差异和依从性,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3.1 外生殖器 CA 男女两性外生殖器部位可见的中等以下疣体(单个疣体直径<0.5 cm,疣体数目<10 个)主张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疣体大小和数量均超过上述标准者,建议用物理方法或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单个疣体直径<0.5 cm, 疣体 团 块 直 径<1 cm 者也可直接采用光动力疗法治疗, 超出以上疣体大小建议采用其他物理疗法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 3.2 宫颈 CA 对宫颈外生性疣患者,在开始治疗之前,需要确定HPV 型别、明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等级、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并且活检了解病灶是否存在癌变情况,必要时可请妇科专家协助诊治。 确诊的低危型宫颈 CA可采用 CO2 激光、光动力、手术治疗、液氮冷冻、三氯醋酸溶液及微波等治疗方法。 3.3 阴道 CA 可选择高频电刀、CO2 激光、三氯醋酸溶液及微波等治疗方法,也可选用液氮冷冻,但不可使用冷探头进行治疗。 3.4 尿道 CA 光动力疗法在尿道 CA 的治疗上有独特的效果已被国内多项实验所证实[8-9]。 此外,也可选用手术、CO2 激光、液氮冷冻及三氯醋酸溶液治疗。尽管对应用鬼臼毒素、 咪喹莫特和含鸦胆子等中药的复方制剂治疗尿道口远端疣的评估资料有限, 一些专家还是主张在此类患者中应用这些治疗方法。对于反复发生尿道口 CA的患者,应行尿道镜明确是否存在尿道内 CA。 3.5 肛周疣及肛内疣 肛周疣可采用液氮冷冻、CO2 激光、 三氯醋酸溶液、手术或光动力治疗。 肛门疣有时并发直肠黏膜疣, 对肛门疣的患者应常规检查直肠黏膜, 可采用直肠指诊、常规肛镜或高分辨肛镜。必要时可请肛肠科专家协助诊治。治疗上可予手术治疗或液氮冷冻,而三氯醋酸溶液适合体积较小的病灶,咪喹莫特也具有一定疗效,此外单独采用光动力疗法配合柱状光源或采用物理方法联合光动力疗法也可用于肛管疣的治疗。 3.6 巨大 CA 多采用联合治疗方案。 建议在治疗前做组织病理检查明确组织是否发生癌变(如反复发作、易出血、生长迅速或医生认为必要时)。 首要的治疗是去除疣体,可以选择手术或者高频电刀切除疣体, 然后配合光动力治疗或外用药物治疗。 3.7 亚临床感染 CA 复发与亚临床感染关系密切,因此在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前, 可先作醋酸白试验, 明确可疑感染部位,尽量清除亚临床感染,以减少复发。 对于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如果没有并发 CA,以密切随访及预防传染他人为主。 4 特殊情况的处理 4.1 妊娠[10] 妊娠期忌用鬼臼毒素和咪喹莫特。 由于妊娠期疣体生长迅速,在妊娠早期应尽早采用物理方法如液氮冷冻或手术治疗。 如无其他原因,没有足够的理由建议患 CA 的孕妇终止妊娠, 人工流产可增加患盆腔炎性疾病和 HPV 上行感染的危险性。 在临近分娩仍有皮损者,如阻塞产道,或阴道分娩会导致严重出血,最好在羊膜未破前行剖宫产。 出生后的新生儿应避免与HPV 感染者接触。 必要时需请妇产科和性病科专家联合会诊处理。 4.2 并发免疫功能受抑制患者(包括并发 HIV 感染者)[11] 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 HIV 感染或其他原因使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常用疗法的疗效不如免疫正常者,治疗后也更易复发。 依不同情况,可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 这些患者更容易在 CA 的基础上发生鳞状细胞癌,因而常需活检来确诊。 4.3 反复复发的患者[12-13] 复发是 CA 治疗的常见问题, 复发者以同样疗法治疗仍然有效。 复发常见于治疗后 3~6 个月。 处理时,应对患者进行适宜的健康教育,可在冷冻、激光或手术清除疣体后局部外用免疫调节剂如咪喹莫特、局部注射干扰素或外涂 α2b 干扰素凝胶[14]。 而系统使用免疫调节剂如白细胞介素(IL)-2、卡介菌多糖核酸、胸腺肽及干扰素等尚缺乏明确有效的临床证据。 局部应用光动力疗法,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可降低复发率。 如出现疣体易出血、生长迅速,或医生认为必要时,应行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4.4 儿童 CA 医院内进行的 CO2 激光、液氮冷冻、微波及三氯醋酸等治疗方法由于疼痛及需要多次治疗, 故患儿耐受性较差且不易接受。尽管鬼臼毒素、咪喹莫特和含鸦胆子等中药的复方制剂应用于儿童的大规模临床评估资料有限,仍有报道在儿童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15-16],有专家建议可以在监护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并注意使用方法的优化,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 5 随访 CA 治疗后的最初 3 个月,应嘱患者每 2 周随诊 1次,如有特殊情况(如发现有新发皮损或创面出血等)应随时就诊,以便及时得到恰当的临床处理。同时应告知患者注意皮损好发部位,仔细观察有无复发,复发多发生在最初的 3 个月。 3 个月后,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随访间隔期,直至末次治疗后 6 个月。 6 判愈与预后 CA 的判愈标准为治疗后疣体消失,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治疗后 6 个月无复发者,则复发机会减少。CA的预后一般良好,虽然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但通过正确处理最终可达临床治愈。 7 健康促进与保健 CA 患者应行性传播疾病筛查,尤其是梅毒和 HIV 的筛查。女性患者应定期行宫颈细胞学检查,但并不需要比普通人群更频繁。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与疣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因此久治不愈患者应戒烟。 8 性伴的处理 患者 6 个月内所有性伴都应接受性传播疾病筛查和体格检查,同时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 男性 CA 患者的女性性伴可做宫颈细胞学筛查及高危 HPV 检查[2]。 9 预防 9.1 健康教育 加强健康教育, 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如非婚性行为等。 9.2 安全套 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生殖道 HPV 感染的危险性,也可以减少 HPV 感染相关疾病 (即 CA 或宫颈癌)的危险性[17-18]。 但是 HPV 感染可以发生在未被安全套覆盖或保护的区域如阴囊、阴唇或肛周。 9.3 HPV 疫苗[1,19-20] HPV 疫苗可有效预防特定型别的 HPV 感染,但不能用于治疗已发生的 HPV 感染和已存在的 CA。 目前在美国已获批的 HPV 疫苗有 3 种: 二价疫苗预防HPV 16、18 型感染;四价疫苗预防 HPV 6、11、16 和 18型感染;九价疫苗预防 HPV 6、11、16、18、31、33、45、52 和 58 型感染,其中二价疫苗在国内已经上市。 女性可接种任意一种 HPV 疫苗,而男性推荐接种四价或九价 HPV 疫苗,并可间接降低女性 HPV 感染风险。 接种年龄推荐 11~12 岁,最早可低至 9 岁,13~26 岁未接种过或未完成疫苗系列接种者可补接种; 之前未接种过HPV 疫苗的免疫功能不全者(包括 HIV 感染者)和男男性行为者(MSM)推荐在 26 岁前接种疫苗。 目前国内 HPV 疫苗应用时间尚短,长期大规模临床评估及远期不良反应监测资料有限,有待进一步验证。 本文为转载,侵权请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