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厌学的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在心理门诊经常听到孩子家长讲,我的孩子曾经非常优秀,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厌倦了学习。 其实是这样的 孩子们对学习的厌倦是有个过程的,只不过家长没认识到而已。 有的孩子尽管学习成绩优异,但从内心里对学习没兴趣,不喜欢,只不过在家长和老师的高压政策下,惯性的学着而已。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的孩子适逢青春期,本来情绪就不稳定,孩子们的学习和生存压力又大,已经不堪重负,这时候的最后一根稻草就可能是孩子的抑郁、焦虑问题。 抑郁的孩子可能会不开心、不快乐,注意力不集中,想过去,看未来尽是不开心的问题,对周遭的状况负性的放大,正性的忽略或者缩小,对亲人挑剔、抱怨、指责或者自责!学习成绩随着情绪的起伏而波动!家长这个时期通常会注意到孩子的成绩波动和情绪的变化,而没有注意到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应该及时找到专业的心理医生给孩子进行评估,如果是轻度的抑郁问题,调整孩子的看问题的角度,调整孩子对学习的预期,有氧运动也是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 焦虑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种担心,担心上课迟到、担心上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担心作业写不完、担心书看不完、担心父母会生病等等,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惊慌失措,睡眠不好,也会出现头痛、心慌、腹泻等躯体症状。这时孩子的学习会出现问题。或者,平时孩子的学习还好,一旦考试,就会出现心理或者躯体问题,导致考试成绩和平时的水平不相符合。这类孩子家长要注意不要空洞地对孩子许诺、劝解,及时请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要针对孩子的焦虑问题或者考试焦虑进行调整! 这些孩子如果心理治疗或者运动、调整心态无效,就要找到医院的心理医生,评估后进行专业的治疗! 二、休学有技巧,心理医生不可少面对休学的孩子,我在门诊经常碰到休学一年的孩子在新学期开始发现自己的状态不对来看医生的。对于这些孩子和家长,有说不出的话,不吐不快,说出来影响孩子和家长的关系。 有很多家长拗不过孩子的坚持,选择了休学。美其名曰在家自己调整。 应该说对于那些就想通过休学,拓展知识面,或者问题轻,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孩子来说,调整一年后,有可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对于心理出了问题的孩子休学在家,很可能的状态就是宅在家里,睡眠,饮食全部混乱,每天下定决心学习,每天都在浑浑噩噩中渡过,时光飞逝,很快一年的休学时间过去,反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还是建议准备休学的孩子要进行心理评估,如果有心理问题,就要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除此之外,问自己为什么要休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如果是轻度的心理疲劳,要注意制定合理适度的运动计划。运动不要家长想当然,要选择孩子有兴趣的,适合孩子的运动计划。每周三次以上的运动。 2、如果觉得自己的知识面不够,那么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计划不宜太过于追求完美,要劳逸结合,要有运动的计划。对于自己学习上的缺项,要有针对性的训练,评估后或者从基础知识入手,或者提升自己,加强专业训练! 所以,建议孩子和家长不要盲目的休学,要边看心理医生,边成长 当然,厌学和休学的孩子也会出现其他的心理问题,我们这里只讨论了抑郁和焦虑的问题。 请家长和孩子们慎重对待厌学或者休学的问题。对待那些和孩子沟通不好的家长尤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和家长自己的心理问题,要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本文系安钢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已被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转载。另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1、药物控制症状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是焦虑,它会让人产生极其不舒服的感觉,甚至发疯感,因此,强迫症的治疗早期,尤其是较重的强迫症,强调药物迅速有效地控制不适症状,这是建立患者信任和治疗延续的关键,如果不能在8周内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痛苦症状,谈什么“森田疗法”“弗洛伊德”都是枉然。很多人不理解,强迫症怎么靠药物治疗?目前,强迫症的发病机理是不明确的,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强迫症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有关联,包括:5-HT功能低下;DA功能障碍等。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抗焦虑药,同时有些抗精神病药也可以治疗强迫症状。这些药物一方面作用于大脑的5-HT、NE等多种神经递质,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缓解强迫症状本身带来的负性情绪;另一方面通过直接干预这些神经递质水平,从而减少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抗强迫药物治疗要遵循足量、足疗程的原则。足量:抗强迫药物治疗的剂量通常比治疗抑郁症的剂量大,具体在药物说明书上均有提示。因此,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严密监测药物副作用和定期检测肝肾功能情况。足疗程:一般是分3个阶段:急性期:药物治疗6-8周评估一次,药物使用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到治疗量,迅速减少症状的出现频度和严重程度,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巩固期:当治疗4-8个月后,病人症状缓解或消失,继续用药,防止反复,同时开始进入心理治疗阶段。维持期:目的还是预防症状反复,维持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病人情况逐渐减少药物剂量至停药,但应密切监测复发的早期征象,一旦发现症状复发,应迅速恢复原有治疗剂量。2、心理治疗的关键性:强迫症的治疗,药物治疗仅仅是治疗的开始,而治疗的关键点则是进入巩固期后开始的心理治疗。通常临床上常用的有家庭人际关系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暴露结合反应预防法等等,此处不再赘述。强迫症的自我心理治疗1、重新认识:强迫症的起病是源于内心的“三不”,当我们用各种防御机制来缓解这“三不”症状后开始厌恶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因此,强迫存在的根本是由于自己的反强迫,即认为的自己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是病态的。你可能会考虑,为什么大家不这样,为什么偏偏我会这么做?实际上,你只是在用大多数的行为方式来要求和束缚自己,换句话讲,可能这种强迫行为对别人是病态的,而对你自己来讲绝对是有益的。当你利用这样的思维或行为达到你的目的后,你又开始对这种思维和行为进行苛刻的批判,是不是有点类似“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呢?重新认识你和你的行为,重新去接纳这些所谓的强迫症状,而不是冠以疾病的名义,这是你开始治疗强迫的第一步。2、寻找根源:根据资料显示,强迫症患者中近70%为强迫性人格,性格使然,也成为很多人继续自己强迫行为的托词和借口,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强迫性人格?强迫性人格的特点是什么?他们不愿再继续自我探索。譬如,追求完美,做事尽善尽美的目的是什么?“别人看的起”可能在他们的答案中出现的频率最多。我们何不进一步的问问自己,让别人瞧得起自己的目的又是什么?实际上,你只是希望通过别人的肯定和你做事的成绩来时刻巩固自己的自信而已,于自我而言,你总是习惯于否定自我,所以你需要把目光投射到外界,通过别人的肯定和做事成绩来建立平衡,很遗憾的告诉你,这样很不安全。完美的性格引导你去追求更好的东西,你总是在反省,自我批评,在兢兢业业的往前赶,而忽略了自己身后美好的东西,所以当你总是关注你所欠缺的东西的时候,你会荒谬地发现,你仍然什么都没有,你满眼满心都是自己的缺陷和命运的多舛,这会加重你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于是乎,你的不满足感被进一步激化。事实上,你的注意力欺骗了你,人的注意力是有宽度的,如同相机的聚焦功能一样,当你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其他的事情自然而然的成为背景而被大家忽略。但是忽略不代表不存在,正如你自己一样,你还是那个有能力,不甘于人后,不甘于现状的人,只是在你自我否定过程中,它们被忽略了而已。因此,强迫症的根源便在于对自我的接纳和肯定,人们给它一个名字叫:自信!3、具体实施:道理好讲,事情难做。譬如自信,大家都知道是好东西,但是怎么建立成就感,如何肯定自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你有没有瞻前顾后,畏手畏脚?你总是很谦虚谨慎,或者你总是不会拒绝。这些均是不自信的表现形式。第一步:你可以尝试从思想上先矫枉过正,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不否定自己,对伤害自己利益的毫不犹豫的拒绝。不要担心这种大胆尝试会让你尴尬和难堪,也毋庸顾虑自己会轻狂的失去控制。强迫性人格本身的自律性是非常强大的,而且这种禁锢力是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逐渐建立,你暂时的矫枉过正并不能摆脱这种力量的驾驭。这种练习只是让你体验一下尊重自我是怎样的感受。第二步:记录你的成长笔记,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万言书,尝试每天都记录下自己的进步点,注意只是如实记录你的进步点,并于每周末固定时间里翻看自己的笔记。它会让你找回被自己“感觉选择”遗忘的东西,让你重新评价和定位自己。一般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时间为三周左右,所以当你刚刚开始实施该项时总有很多理由来暂停或者终止它,希望你能坚持三周,没有任何理由,仅仅是做好它,或许你会发现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一面。第三步:转移注意力,我们无法保证每天的生活都是按部就班的,无法规避生活潜在的危害性和风险性。实际上,当我们小心翼翼的保护自己,远离那些沮丧和痛苦时,我们便犯了逻辑学的错误。让人沮丧和痛苦的根本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待它们的角度。所以很遗憾,当你无法避免这些糟糕的体验时,可以尝试转移一下你的视线。任何有趣的、丰富的行动都可以,最好是自己的嗜好,如:散步、慢跑、爬山、玩篮球等有氧运动。它们一方面可以让你从纷繁芜杂的琐事中抽身,重新思考事情本身;另一方面可以让你暂时摆脱负性情绪对你判断的干扰。这种“逃避”可以让你远离应激源,从而降低你的应激反应,但是“逃避”不代表畏缩,只是方式上的一种迂回战术而已。在运用这一策略时,很多人会产生习惯性转移注意力,这只能是一种自我的放纵了。第四步:行为塑造,意志力的训练是强迫症治疗的核心环节。通俗讲,强迫症是因为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去驾驭自己的本性,相反,却被自己要求完美的性格所胁迫了。所以,你的想象力和决策力一点问题都没有,你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加重愈来愈有想象力,你的目标也堆积的愈来愈臃肿,但是很不幸,当你无数次表决心后发现,你还是迈不出哪怕第一脚。每天去重复一件相同的事情,比如定点起床,定点散步等,它们可以让你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同时,在你非常好的完成任务后,及时给予自己奖励,绝对不能吝啬,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驾齐驱。这会让你的行为得到不断强化,它们出现和重复的频度日益增加。最后,强迫症从其定义上讲,它只是一个症状学的描述词,当你认为它是疾病时,你可能很难摆脱这种恶劣的体验,而当你仅仅把它当成一种症状时,可能你很快就遗忘了它。所以强迫症的治疗不要过分迷信于药物和医生,而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你自己。相关文章:临床医生如何诊断强迫症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 http://yanglejin.haodf.com
在我门诊接待的来访者中,有相当一部分这样的案例,他们最初来到我这并不是遭受到什么样的不良情绪的困扰,而是成年累月的遭受着各种身体上的痛苦。他们症状可谓五花八门,头晕头痛、耳鸣、虚弱、乏力、皮肤过敏、颈部僵硬、腰酸腰痛、腹胀腹痛,便秘腹泻、胸闷气短、心慌心跳、尿频、尿急、血压不稳、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似乎他们的全身都出现了问题,即刻就要死掉。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看上去好像病入膏肓的人,在走遍了几乎全部临场科室,做过全面彻底的身体检查之后,居然没有找到任何器质性疾病能够解释上述的身体症状。我曾经仔细统计过来我门诊就诊的人,他们在来到这里之前平均花费8000元用于各种身体检查,最多的花了20000多。所有的这些检查结果都显示为阴性,就是表示没有任何疾病。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么多患者都感到如此痛苦呢?难道这些病痛都是患者自己空想出来的吗?当然不是,或许有些人会为了某种目的来装病,但是没有人愿意为此付出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的代价。这些患者的痛苦是实实在在的,作为医生,我看在眼里,体会在心上,患者的所承受的痛苦非常巨大,而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在我们临床经常提到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者称为躯体化障碍。这也的确不是一种器质性疾病,它就是常常被人们提起的亚健康,也可以叫做功能性紊乱。植物神经又称自主神经,其中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能使人活跃,副交感神经能使人安静,两者相互配合,支配整个机体和全身脏器活动。植物神经在调节机体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媒介,医学上把这些媒介称为神经递质。然而如果一个人长期郁郁寡欢,心情不好,总是在现实中不如意。或者是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大,长期处在一种应激状态下。我们身体的这些神经递质就会被很快的消耗掉。神经系统缺少了神经递质,这样就引起了我们在一开始提到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调节的紊乱导致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过度反应,身体这个时候开始大量释放应激激素,这样就引起了全身脏器的抑制或者亢进。于是各种躯体上的症状就出来了。当心肺的正常运行被干扰时,就出现了诸如心慌、心跳、胸闷、气短、憋气感,血压升高等等。当胃肠的正常运行被干扰时,各种消化问题如腹胀、腹泻、反酸、嗳气、恶心、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就出现了。当身体已经长期紧张,身体的肌肉神经失调,就会导致肌肉的持续绷紧,这样腰部的肌肉勒紧就表现为腰酸腰痛,胸部的肌肉绷紧表现出胸疼、胸前区不适,另外头疼,颈部痛,面部(尤其是两侧挂钩处)疼痛,关节疼痛,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就像这样,由于神经系统作用于整个机体,原本习惯于被压抑下去的情绪问题,到最后通过躯体不适的方式释放出来,最终完成了从心理到生理的转变。很多人一开始并不相信情绪问题会有这么大威力。然而,周围的大量相同相似的病例让他们不得不承认,而且他们自己在使用了抗抑郁药治疗之后,身体上的症状居然消失了。原本只是心情问题,没什么大不了的,却没想到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这和我国传统中医中的养病先养心也不谋而合。而中医中所说的阴阳平衡,和这些能使身体活跃的交感神经以及能使身体安静的副交感神经之间就没有什么关联吗?目前在我国社会中,绝大部分人对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认识是错误的,是肤浅的,人们要不就含有偏见的认为这些人精神有问题,要不就想当然的以为抑郁的人都是意志薄弱,难受的想死的人。正是这样带有偏见和轻蔑贬低的成见,使得很多人即便是有一些困扰也耻于承认更别说来找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了。其实焦虑抑郁在我国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是想死想自杀的那种人,绝大部分人的焦虑和抑郁是轻微的,甚至是隐匿的。而且抑郁焦虑也不是只有那些精神有问题的人才会出现的问题,你,我,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的人,都是抑郁和焦虑的侵袭对象,只有多增加这些方面的知识,正确的看待和认识这些情绪的问题,才能使我们避免受到它们的伤害。
丛中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最经典的神经症之一,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强迫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强迫思维”和“强迫疑虑、反复检查”以及“怕脏、穷迫洗涤”。近年来统计数据提示强迫症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的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迁延等特点,常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调查中发现,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另外患者常出于种种考虑在起病之初未及时就医,一些怕脏、反复洗手的患者可能要在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后才来就诊,起病与初次就诊间可能相隔十年之久,无形中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我们应当提高对强迫症的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强迫症,在得病之初,往往会有一些心理诱发因素,比如,学习压力大,受到批判和委屈等,患者会存在一些现实原因所导致的内心痛苦。如果只有这些现实原因,往往不构成强迫症的发病,最多也只能是急性应激障碍,或者演变成创伤后应激障碍。遇到诱发因素,导致强迫症,往往还跟得病前的个性因素有关,比如,内向,固执刻板,追求完美,缺乏安全感,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和自尊,消极思维,缺少积极主动的行为应对,不善交往,缺少朋友和社会支持,等。这些个性特点,跟早年生活经历有关,特别是幼年创伤,缺乏母爱和社会支持。强迫症患者,往往会采取压抑、隔离和转移、理智化(包括合理化)等防御机制,躲避压抑其痛苦情绪。强迫症病人内心,充满理想与希望,同时却缺少真正的乐趣,也缺少自信心,低自尊,不敢相信自己是可爱的,缺少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思维联想,就像是一列火车。如果这列火车一直得不到检修,就会出问题;如果每跑一千公里,检修一次,就比较合适;如果每跑一公里就停下来检修一次,这会使火车无法正常运行。强迫症病人的思维,就像是列车,每运行一小段,就要进行强制检查,结果就会导致思维联想无法自然顺畅地进行,出现强迫思维。人活着,总是要受很多苦的。强迫症病人,面对自身的人生痛苦,往往采取排斥的态度,总是会说“不,我不要痛苦!”并想尽各种方法来逃避痛苦,比如,当恐惧感染疾病的时候,内心不安,就去反复洗手,以换得暂时的内心平安,短暂地缓解痛苦,而不去真正面对“人生本来就会得病、最终会死去”的人生现实。强迫症患者,经常会把“幻想”当现实,把低概率事件当作是高概率事件,把或然发生的事情当作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比如,入室抢劫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这是概率而非必然。过马路,有可能会被汽车撞死,我们在过马路的时候,要多一些注意和小心,但是,不能因此而这辈子不出行。游泳,有被淹死的危险,我们不能杜绝游泳。活着,就有得癌症的概率,我们不能因此而不活着;生命的尽头是死亡,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出生。强迫症患者的“强迫行为”,往往是用尽各种方法,防范低概率的“万一”可能出现的危险,比如,万一门没有锁好,会有歹徒闯入,后果不堪设想。“歹徒入室抢劫”,这是低概率事件,而且,是来访者头脑中幻想出来的事情。患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现实检验能力的局部下降,会把幻想当成现实,把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当作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病人这些特点,往往跟其幼年的心理创伤有关。潜意识中有情感和需要,存留了针对外界事件的内心反应模式,却没有时间和空间。所以,潜意识,虽然服从因果律,但不是 “前因后果”,而是过去和现在“共时性”地同时存在于当前的潜意识之中。早年发生的外部事件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个体对当前事物进行反应的内心依据,正在参与着他现在的情感和行为。强迫症患者,缺乏自信,怕自己出错,认为上次强迫检查的结果不可信,所以,就会重复强迫检查。强迫症患者内心具有弱小感,其所采取的应对方法是“增强控制,强迫检查”,“强迫思维,用思维代替行动”,或者, “干脆不行动,以防出差错”。如何提高自信?积极行动!以行动提高能力,以能力提高自信。对待各种危险(包括疾病、外伤、被伤害、死亡等)和各种痛苦的态度,反映了个体对待生活、生存和生命的根本态度。不能因为有痛苦和危险,就不出生,不生活。所以,在危险和痛苦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要去承受和担当这一切。而强迫症病人却拒绝接受这个“客观现实”,总是否认、排斥和逃避现实。强迫症病人为什么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人生痛苦呢?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往往是“孤军奋战”,缺少社会支持,缺少理解和关爱,特别是在他们幼年的时候,往往具有母爱的缺失,经历过很多心灵痛苦,导致他们内心的弱小感,无力感,不确定感,不安全感。所以,他们就会极尽全力、尝试各种方法摆脱痛苦。家长带着“强迫症”、“焦虑症”或“抑郁症”的孩子前来看病,家长总是抢在孩子前面着急地跟医生报告病史:“孩子读高三,原来成绩非常优秀……”我一听这样的报告方式,就会为孩子感到难过,为家长感到可悲。难道,在家长眼里,只有孩子的“成绩优异”吗?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的爱去哪里了?强迫症病人,排斥现实痛苦的同时,倾向于采用“幻想式满足”的方式,麻醉自己,缓解内心痛苦。强迫症患者,内心深深眷顾怀念着很多美好的幻想或生活经历,包括幻想的或曾经的辉煌,经常会闭上眼睛,心里怀想着:“如果有一天,我做到了十分完美,绝对完美,我的生活该多么幸福呀!”睁开眼,更加痛苦。强迫症患者,对于美好现实的幻想和未来的憧憬,具有强烈地执着心,几乎达到了偏执、脱离现实的程度。他们会说:“我这个人就是追求完美”。其实,他们的所谓“追求完美”,准确地讲,应该是“强求完美”,即,我的美好愿望,必须、立刻实现;如果实现不了,我就痛苦,我不能接受现实(不完美)!强迫症患者总喜欢这样说:“我原来曾经学习成绩优异,都是因为强迫症,我的高考失败了。据说强迫症是心理上的癌症。很多年,我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治愈。我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看医生上了,再也没有去读书,更没有去找工作。我的人生都让强迫症给毁了。如果没有强迫症,我会是多么的完美和优秀啊。”强迫症患者最初是不切实际地要“强求完美”、“回避痛苦”,后来就出现了强迫症状,伴着着焦虑等痛苦。强迫症患者又把“强迫症状及伴随痛苦”当作“异物”去排斥,一心想着要战胜强迫症状。只顾愿望,不看效果,最终陷入了恶性循环,陷入无力自拔的泥潭。就像一个人掉进沼泽里,越挣扎,陷进去的越快。人,试着跟自身的痛苦在一起,这是需要勇气的。好多人,以为“跟痛苦在一起”会让自己变得更痛苦。其实,如果有勇气“跟痛苦在一起”的话,痛苦往往不是加重,而是悄然减轻,你甚至还可以以苦为乐,苦中作乐。无论抑郁或者是焦虑,如果你有勇气跟它们呆在一起,静观其变,然后自然就会“物极必反”了。强迫症患者会说:“由于我患有强迫症,所以,我就无法看书了。据说强迫症是心理上的癌症。总也无法治愈,结果总是在看病,一直都没有看书。等我把强迫症彻底治愈了,我就可以重新开始看书了,那时候,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学习效率高极了,看一天书就能顶一千天。我就能把所有失去的时间都补回来。”“先治疗强迫症,等强迫症彻底痊愈之后,我再去看书学习。”这是强迫症患者经常采用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即,把看病和看书,割裂开来,当作是“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对立的两件事。结果,这样的思维和应对方式,导致病人无法走出强迫症的泥潭。只有愿望是不够的,关键要有现实有效的行动。行动所取得的效果比愿望和幻想更重要!我经常会跟强迫症患者探讨:“你当初是为了读书、参加高考。后来,你患上强迫症,你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跑医院、看医生了。你迫切想要治愈强迫症,然后你去看书、参加高考。可是,你休学后的这些年,你每周拿半天时间看医生,其它时间你是否去看书学习了?你看多少次医生,能抵得上看一页书?”正确做法是:边看病,边看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有的中学生认为:谈恋爱与学习是对立的,谈恋爱就耽误学习,所以,克制自己忘掉自己所喜欢的异性,强制自己去背单词。结果是“单词记不住,异性忘不了。”让自己喝一杯“忘情水”,服一片“三A忘不了”,最终导致了强迫症等神经症。有的中学生会这样做:边恋爱,边看书;恋爱学习两不误,互相促进。对于“完美和理想化”的幻想,强迫症患者往往会要求自己“必须、立刻达到完美”,其实,往往会欲速不达。飞机是可以飞上蓝天的,但是,飞机起飞的时候,是需要有一段长距离的跑道的。如果没有这段跑道,飞机是难以起飞的。垂直起飞的难度,是非常高的,要求引擎的推力简直要像火箭发射。如果强迫症病人能够带着症状去生活,坚持现实有效的积极行为,而不是停留在幻想之中、无休止地让自己去做强迫行为,能够接受现实的不完美,能够接受挫败,能够坚持“十年磨一剑”的话,强迫症也会逐渐痊愈的。你想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吗?好,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学着像健康人那样去生活。很多的强迫症病人,自身并不主动前来寻求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首要条件是:来访者要有求助动机。如果你已经告诉他如何找到心理治疗与咨询的资源了,剩下就是尊重他的个人决定了。来访者具有自主决定权,决定是否接受心理治疗,或者,决定是否结束心理治疗。如果他暂时决定不接受心理治疗,这个决定也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会建议强迫症患者去看心理治疗师,接受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尝试着跟别人沟通与交流,建立爱与信任的人际关系;获得关爱和自尊,逐渐放下那些“强求完美”;接纳现实痛苦的同时,积极行动,从事有建设意义的活动;承受痛苦的同时,创造内生的快乐。
1.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是通过调节脑内的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影响情绪和睡眠的化学物质发挥作用的,抗抑郁药多数同时具有抗焦虑的作用,有些药物还同时具有抗强迫、抗冲动的作用(虽然说明书上可能没有写),药物起效(症状缓解)的时间一般需要1-4周,平均在2周左右,达到理想的效果(症状基本消失)可能需要8-12周或更久。而对于强迫症起效时间往往更长,需要4-8周甚至12周的时间,症状的进一步缓解需要更长的时间。抑郁、焦虑、强迫或冲动暴躁等症状往往与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低下有关,所以相应的症状可以通过药物得到缓解。2.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效果不够理想,首先考虑治疗时间是否足够,药物剂量是否足够。医生让患者定期复诊主要就是考虑每一位患者服药需要的起效时间和药物剂量并不相同,而患者本人难以自行做出判断,时常因为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改善或是担心副作用就放弃治疗,尤其是治疗初期,更容易中断治疗,为了取得好的疗效,推荐按要求的时间门诊或电话复诊,沟通治疗后的情况,让医生可以对药物作出及时的调整。3.每一种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的有效率大概都在70%左右,如果治疗时间和药物剂量都已经足够,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疗效,医生可能会换药或联合用药。在一种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很多患者会认为自己吃药也好不了了,因此感到绝望,其实这时换药或联用药物往往会有效。4.如果诊断了抑郁症(抑郁障碍),一般来说如果药物有效,应该维持原剂量进行巩固治疗,以预防复发,就是说痊愈后仍然需要服用足量的药物,而非减少药量,在痊愈状态下(即症状完全消失)足量药物巩固4-9个月。如果是复发的抑郁症,治疗时间应该更长以防止再次发作,维持治疗的具体时间医生要结合患病次数以及严重程度来综合判断。如果诊断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强迫症、社交恐怖症,疾病好转后,需要至少1年的巩固治疗以预防病情波动或复发。5.关于药物副反应:一切疾病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都是“利大于弊”,其实,疾病本身带来的"副作用"(比如抑郁焦虑的痛苦、长期负面情绪对健康的损害)往往超过药物可能的副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主流的药物比过去的老药副作用变得更少。对多数人来说,药物副作用通常有限而且可控,一般在服药初期出现,常见的是恶心、厌食、腹泻、头晕、头痛、乏力、困倦、嗜睡或失眠等,约1/3的人出现这些反应,多数人并不会出现,即便出现一般1或2周内可逐渐减轻。此外,部分焦虑患者由于身体敏感度很高,对副作用也相对敏感,吃药第1周可能会觉得焦虑加重、感觉心慌、不安,这时不必担心,一般第2周后会逐渐减轻。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是体重增加,这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药里面含有激素,其实属于两种情况:第一、服药后睡眠和食欲改善,抑郁引起的失眠和体重减轻得到改善,体重恢复正常。第二、是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如果增重明显(如每月增加了体重的5%),请告知医生,医生会评估有无必要换药。6.抗抑郁抗焦虑药物,除安定类药(XX唑仑、XX西泮)之外,都不具有成瘾性,也极少会影响肝肾功能(但需要注意:阿戈美拉汀、丙戊酸钠、丙戊酸镁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碳酸锂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很多人认为精神类药物有成瘾性、刺激大脑、抑制脑神经、对身体伤害大等等,所以难以完成规范的全程治疗,其实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现今主流的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每种药物的研发都需要耗费大约十亿美元,而且需要经历十年的研发和临床试验才会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在医生指导下长期使用安全性通常没有问题。7.青少年用药:很多家长看到说明书上写的要求18岁以上就会很担心,国内并没有18岁以下用的药物(更新:氟西汀在2021年5月刚刚在国内获批用于8岁以上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但有些药物(如氟西汀、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度洛西汀)在国外已经被批准用于儿童青少年,医生通常会选择这些被国外批准的相对安全的药物用于青少年。从医学角度,12岁以上青少年用药也基本可以参照成人,安全性通常不会有问题。8.关于药物相互作用:抗抑郁药物和多数内科药物不发生冲突,但不可与镇咳药右美沙芬、名称中带“美”字样的感冒药(含有右美沙芬),抗帕金森药咪多吡(司来吉兰)、安齐来(雷沙吉兰),以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如吗氯贝胺、苯乙肼)同服。如必需服用上述药物,须停用抗抑郁药两周方可。帕罗西汀、氟西汀不建议与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同服。如需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具体建议查阅说明书中有无禁忌。9.其他注意:感冒期间、女性月经期、拔牙打麻药可正常服药,无需停药。服药期间不影响接种各种疫苗(如乙肝、宫颈癌、狂犬、流感、新冠疫苗等),但拉莫三嗪除外,2周内有接种疫苗、病毒感染、或发生皮疹时,不应使用拉莫三嗪。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饮食方面需避免进食西柚(葡萄柚)或含西柚的果汁,会升高药物浓度引起副作用增加。由于可能存在镇静作用,服用抗抑郁焦虑药物,尤其是睡前服用的带有镇静作用的药物,应避免驾车或高空作业等操作。此外,青光眼患者需慎服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服药需监测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宜服用抗抑郁抗焦虑药。10.停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全程治疗并最终指导如何停药,但有部分患者会出于多种原因中途退出治疗,突然停药除了可能引起病情反复还可能会引起头晕、恶心等停药反应,停药的总原则是服药越久停药过程越慢,如果服药两周以内可以直接停药,如果治疗半年以上,建议在两个月内每隔1-2周逐渐减量直到停药,如果服药多年,减量到停药的周期需要更长。在所有抗抑郁焦虑药中,氟西汀和伏硫西汀的停药反应最少,减量停药的过程相对容易,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的停药反应最大,应该以更慢的速度减量直到停药。感谢阅读,早日康复!作者:陈伟医生哈医大一院心理科欢迎您点击阅读我的其他文章:《电话咨询的优势》,《心理精神疾病治疗的17个误区与真相》,《心理科常用药的优缺点及副作用处理》,《抑郁症常见的16个问题答疑》,《强迫症的16个科学知识》,《躯体化障碍:身体不舒服的心理疾病》,《惊恐障碍:貌似心脏病,实为焦虑症》,《失眠患者的20个必读事项》,《焦虑障碍是什么病?如何治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时间的紧迫感和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受到焦虑的困扰。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当面临应激或危险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感到担忧、害怕或焦虑。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情绪反应是正常的,如果反应过分强烈,或体验到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反应时,那就会影响正常生活秩序。如果经常无缘无故地出现无明确对象或无固定内容的紧张害怕,提心吊胆,就可能患了焦虑障碍。焦虑患者对自己的问题非常苦恼,并想方设法去控制这种局面,当感到无法控制时,焦虑情绪则更像是“火上浇油”。其实对于焦虑的应对,可以从认知、行为方面来加以矫正,从而淡然面对。首先,对于引起焦虑的原因要有一定的认识,事实上是没有毫无缘由地焦虑的。认知理论认为,各种片面或错误的想法将导致忧虑的恶性循环,使焦虑不断升级。如一个人在赶班车的时候会想,错过这一班就要迟到,迟到了老板就会有意见,公司裁员的时候我就会首当其冲地被砍掉,现在的就业环境这么严峻,很难再找到工作,我就一无所有了。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人整天处于“战斗”状态。圣经中有一句话非常有意义“愿上天给我一颗平静的心,让我平静地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给我一颗勇敢的心,让我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给我一颗智慧的心,让我分辨两者!”,能认识到我们能改变和要接受的东西就可以减少焦虑情绪。另外出现焦虑情绪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做一些放松训练,如深呼吸,逐步肌肉放松法等。 深呼吸,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时,会出现心慌、呼吸加快、肌肉紧张、头部不适、四肢发抖等不适反应,通过深呼吸和放松技术,可以减轻这些不适反应。正确的深呼吸方式要点是:保持一种缓慢均匀的呼吸频率,如缓慢吸气,稍稍屏气,将空气深吸入肺部,然后缓缓地把气呼出来。在深呼吸时应该可以感受到自己胸腔和腹部的均匀的起伏。放松训练主要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法,通过全身主要肌肉收缩(紧张)——放松的反复交替训练,通常由头面部开始,逐步放松,直至全身肌肉放松。主要通过使人体验到紧张和放松的不同感觉,从而更好地认识紧张反应,最后达 到心身放松的目的,并能够对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起到调整作用。放松可以产生与焦虑反应相反的生理效果,如心率减慢、外周血流的增加、呼吸的平缓,以及神经肌肉的松弛。有许多方法可以产生深度的肌肉放松,如瑜珈、禅、气功、沉思等技术。现代社会中, “焦虑”似乎无处不在。生活中无数个叫做“应该”、“必须”、“万一”、 “可能”的词汇,都多多少少的在我们的心灵里埋下了“焦虑”的种子,当我们感觉世界变化太快,而自己能够掌控的东西越来越少,这个“焦虑”的种子悄悄发芽,生长。由于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自以为对一切成竹成胸、总能保持平和心境的人,也会时不时顿生焦虑之感。其实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适度的焦虑能激励我们发挥才能,当出现过分的焦虑,我们要学会认清其真面目,通过适当的放松调节,就能平静从容地面对,做到波澜不惊。
本文发表于《心理与健康》2014年NO.5 p.12-13)如果你的孩子畏惧体重增加,怕发胖,因为担心体重而限制进食,或因为担心食物卡路里和脂肪含量而拒绝食物,那么你就需要警惕了。厌食症的早期危险征兆是什么?1.健康儿童的日常评估显示体重不增或体重下降。2.否认明显的消瘦或体重下降。3.总是诉说冷或穿好几层衣服。4.大多数时间手脚摸起来冰冷,皮肤颜色青紫。5.掉头发增多(枕头上或刷子上的头发增多),头发显得稀疏而干燥。6.脸上或身体上长胎毛(类似新生儿身上的软毛)。7.哭的时候没有眼泪(因为脱水所致)。8.皮肤发黄,归因于胡萝卜素浓度增高(因为吃超量的蔬菜,和/或肝功能差)。9.诉说头晕眼花。10.虚弱。11.限制摄入液体。12.为他人准备食物,但自己不吃。当父母发现了孩子有厌食症的早期征兆时,需要及时纠正不任其发展到病态,下面是一些有效的策略。1.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让他意识到自己能控制生活的重要方面:如在学业或运动方面的自信,或在社会地位和外形方面的自信。帮助孩子意识到,他的个性发展是受到认同的;你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些机会,让他参与家庭的重要决策。2.对抑郁的孩子给予帮助。情绪抑郁的孩子更易罹患进食障碍,他们往往会通过暴食或饥饿的方法把自己从抑郁的情绪中转移开来,如果你发现孩子有一些消极的行为,建议你首先教给孩子一些健康的情绪应对策略,如果上述方法不起效,建议寻求专业人员帮助。3.教给孩子健康的应对策略。教孩子如何以健康方式应对焦虑、恐惧、沮丧、抑郁。你应当鼓励孩子识别并理解自己的情绪,哪怕是沮丧的情绪,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碰到困难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而不是通过吃东西来发泄情绪。有些父母让孩子吃快餐食品来打发时间,其实你可以有一些更好的办法,如让孩子做一些运动,不鼓励孩子边吃快餐边看电视。4.观察完美主义、强迫的早期征兆。完美主义的人无论是对饮食、运动还是外貌都有近乎完美的追求,这样的人群是进食障碍的高危人群。尽管我们无法改变人格特质,但可以鼓励有完美主义个性的孩子关注一些创造性的领域,如一些不关注外形的运动、艺术、戏剧。强迫人格的人往往给自己强加一些“规则”,如饮食和运动,他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关注细节,担心犯错误。5.需要警惕和留意孩子的某些情绪和行为特征。如果你的孩子存在冲动控制困难、情绪化、过分沉溺娱乐活动,你就需要警惕。拥有这些特质的孩子对自己的行动缺乏思考,与其他孩子相比,当遭遇不愉快时更容易用食物解决问题。6.注意青春期体内激素的急剧变化会导致体形、情绪的变化,身体脂肪的蓄积容易引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孩子们会对自己的改变感到苦恼,你要做好足够的准备来应对孩子的负性情绪,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些改变能给他们带来自豪和快乐。让孩子明白这是一个正常的改变,并且要以一种友好的方式告知孩子,你很高兴他所经历的这些改变。7.注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要为孩子营造一种温暖、关注、共情、接纳的亲子关系。积极的亲子关系能够避免孩子遭受不良影响,提高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研究证实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在进食障碍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和父亲关系亲密的女孩子较少有进食和体重方面的问题。8.允许孩子有一些隐私。营造一个温暖、亲密的家庭氛围并不意味着控制孩子。孩子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确保他的私人物品、信件、日记不被侵犯。9.不要偏离你作为父母的角色。父亲要摆正和女儿的关系,尽量不要在女儿面前开有关性的玩笑或讨论其他女人,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谈论私人的问题,以及让孩子觉得不舒服的身体接触。10.避免形成让孩子感到羞耻的场面。羞耻感由于孩子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足而产生。让孩子知道自己不是有缺陷的。当孩子犯错误时,你需要正确地引导、纠正、甚至采取一些惩罚措施,而不是羞辱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问题,并从错误中学会成长不等于包容孩子犯错误。11.当家庭中增添了新的孩子时,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家庭中一个新的孩子的到来无疑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应激事件,特别是父母对现在的孩子没有给予足够的关爱。
一、定义 性取向是“持久的对某一特定性别成员在性爱、感情或幻想上的吸引”; 同性恋指的是“对自身性别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倾向”; 同性恋只是其中的某一种性体验和性行为方式而已。二、历史在人类社会中, 人们普遍把以生殖为目的的男女两性之间性器官的接触(性交) 作为最合理、最正常的性行为方式, 而把与此相背离、走向歧途的异乎寻常的性行为方式看作是违背道德、有伤风化、戕害身心的变态行为, 甚至是犯罪行为。同性恋的性行为,曾经被认为属于性犯罪。不过不同的国家、民族和社会集团对性行为有不同的价值观, 人们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某种性行为的评价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的历史中,从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到风流倜傥的才子,从财主商人到市民村夫,其同性性爱的记录遍及四处,举不胜举。唯一可以看到的对同性性行为进行制约的法律条文只见于1784 年的满清律法,但这一条文从没有认真执行过。因而对同性恋的认识也较为宽松,同性恋没有被列入“淫乱”。把同性恋视为“不正常”是从“五四”开始的,是从信奉基督教的白人文化中“借鉴”过来的。而历史上,西方对同性恋的认识与中国截然不同。西方人关于同性性行为有罪的信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同性性行为被基督教会谴责为罪恶,并在一些欧洲国家,包括英国,被定为违法。在某些情况下,男人会因为介入同性性行为受到监禁。十九世纪末期,在欧洲和美国,同性性倾向被认为是一种医学上病态,同性恋同时也被当作是罪恶的和违法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进入21 世纪后,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们对这种偏离行为的看法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比如对于同性恋从最早的认为是犯罪过渡到非罪或有病, 再从非罪过度到非病。国际科学界主流观念从心理卫生和精神医学层面上否定了同性恋和社会道德相关的观点。随着精神医学界对同性恋者在智商、心理平衡能力、判断能力、可信赖程度、职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否定了将其认定为精神障碍的观点。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分类系统去除。虽然如此,世界卫生组织编定的《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我国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版本CCMD-3》依然把包括同性恋在内的性心理障碍作为一个诊断类别保留了下来,但其中有一项显示: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当前某些西方国家对同性恋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在北欧几国,如芬兰、挪威、瑞典等都有了有关同性恋者婚姻或类似婚姻关系的法律条文。另外德国和法国最近也颁布了相关条例。在美国的一些州,也有对同性恋者权利的保护条文。一般关于同性恋者的婚姻或类似婚姻的规定,对他们在彼此的法律权利和义务,身后财产继承,共同领养孩子上都有相关保护。三、同性恋的类型绝对同性恋:顾名思义,只对同性有性的欲望。双性恋:他或她能同时被同性及异性唤起性欲,与相同和不同性别者均发性行为,也都能有性高潮。境遇型同性恋:是一种纯属客观因素造成的同性性行为模式。一旦能够脱离这种环境,就又会恢复原来的异性恋性行为。通常是男女与其同性被长期关在一起的结果,例如在监狱中,其同性性行为的目的主要是性欲的宣泄。主动型和被动型:同性性行为有时也成为行使权利的象征,一方借此显示对另一方的控制。主控的一方叫做“主动型”,受控的一方叫做“被动型”。实际上,在同性恋者的具体性爱活动中,他们会在主动与被动之间交换角色。四、流行学根据德国著名性学创始人和同性恋现象的最早研究者赫兹菲尔德的估计,同性恋及双性恋这两种人要占到全部人口的1%至5%。后来,美国多项调查发现同性恋占人口的10%。在中国,素质性(绝对的)同性恋在自然人群中约占2至4%。素质性同性恋,具有跨种族、跨文化普遍存在的特征。五、原因与机制关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至今原因不明。总体来说,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生物学理论目前,科学家对先天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理因素的测定上。但至今仍没有一种理论得到确证和一致的公认,其中包括(1)胎儿期染色体因素;(2)大脑因素;(3)荷尔蒙因素。生理学研究同性恋的先天因素,如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大脑结构的影响等等。在生理因素的研究上,关于遗传因素影响的最新研究引人注目,它通过对同卵双生兄弟和异卵双生兄弟中同性恋发生的比例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遗传因素部分地影响了同性恋倾向的形成。它的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兄弟发生同性恋的占57%、而异卵双生兄弟的只占24%,而一般兄弟为同性恋者占13%。对于女性同样的研究显示同性恋女子同卵双生姐妹的50%、异卵双生姐妹的16%和一般姐妹的13%也同时是同性恋者。2、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等注重研究同性恋后天的形成因素,即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以及造成所谓境遇性同性恋的环境因素,个体存在对性爱对象的自我理想化移情,等等。心理学界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对于同性恋的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同性恋的遗传倾向不一定表露出来,其表现程度取决于家庭及环境的影响以及早期的性经历、性经验。正常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其正确的性取向至关重要。比如:(1)家庭中存在“阴盛阳衰”的情况:由性格懦弱的的父亲,好生气、有破坏性的,或是消极的、孤僻的、无足轻重和强大的母亲,盛气凌人,过分庇护孩子,使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2)童年期的性别认同因素,比如男孩玩女孩玩具,同女孩游戏等。(3)早年的性经验,尤其是首次性经验,即青春期(性朦胧期)的遭遇和经历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第一次性经验极其重要,如果是发生在同性朋友之间,就可能终身同性恋。但是,也有调查显示,在首次同性发生性行为的四年之前,当事人内心就已经具有了对同性的性欲望和性幻想。(4)性教育被忽视,或者被拒绝。(5)恋母情结。六、表现许多动物之间也有同性活动,但以此作为唯一性活动方式仅见于人类,表现程度可有所不同,有些只是纯精神性的,主要是思想和情感上的依恋,并无肉体上的接触。这类人从幼年起即出现一些迹象,如游戏时爱扮异性角色,愿同异性玩耍,愿穿异性服装等。这时他(她)们的同性恋倾向是模糊的。到青春期后性爱倾向明朗化,他(她)们对同性开始感兴趣,有爱慕之心,而对异性则否。同性恋者对待同性恋伴侣情投意合,甚至欲建立“家庭”。因此,一旦当伴侣离开,他(她)们会引起极大的悲哀和痛苦,有的因此产生抑郁反应,甚至自杀。有同性性行为的两个人,可能只有一个是真正的同性恋者,另一个为异性恋者。如果双方都是真正的同性恋者,那么在性行为中,会轮流更换主动位置,而在心理上他(她)们都会认定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多数同性恋之间有具体的性行为,在男性中有几种表现形式:(1)口腔生殖器接触;(2)相互手淫,互相取乐;(3)肛门性交。女性除了口腔生殖器接触相互手淫之外,往往采取拥抱、阴部相互摩擦、使用人工阴茎或类似于阴茎的物体。同性恋者之间的“感情”联系,女性之间比较固定,男性较不稳定。同性恋之间私下交好,若不损害第三方利益,多数国家不予追究。但若因同性恋活动导致一些刑事、民事纠纷,法律将予以过问。国内已有多起同性恋因“失恋”而导致的伤害案例。另外,同性恋者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主流文化,一旦为外界所知,在各个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以及舆论的排斥,有些人深感痛苦、自责,自杀者亦不少见。特别是在青少年期经常出现性定向的痛苦,必须作出是继续还是压抑同性恋感情的决定,到了中老年同样面临很多社会心理问题。七、心理咨询同性恋不属于病态,但是,许多同性恋者过着封闭孤寂的生活,除了在自己内心的自我否定的痛苦和压力之外,还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心理压力。常见的心理压力有:1.社会行为规范的压力,比如正常的家庭、婚姻、恋爱、性别角色、行为规范等;2.来自周围人群的误解、偏见、厌恶和仇视;3.无法向任何人表明自己的真实性倾向,不得不过双重生活,作两面人所造成的不适感。4.找不到理想的伴侣,尤其是生活在中小城市及农村的同性恋者。5.感情和生活上得不到社会支持。他们所感受到的压力主要不只是来自内心,而是来自外部;不只是来自痛苦的自责,而是来自对社会规范的恐惧。这类人当中也有严重的压抑和心理不适感,但其根源不在同性恋倾向本身,而在于因同性恋倾向导致的社会适应问题。大约有27%的同性恋者曾有过自杀行为。心理咨询的目的不是改变其性取向,而是促进当事人自我接纳,适应社会,人格的健康发展。心理咨询要点如下。1、如何判定同性性取向:(1)内心有着强烈的跟同性发生过性关系的欲望和冲动,无论是否有过同性性经历;(2)当有这些欲望和冲动时,会出现明显的性兴奋的身体反应;(3)个体的性身份没有明显的改变。2、向当事人及其家人普及知识,并说明:当前的科学研究没有明确的结果;医学已经取消了同性恋作为疾病的诊断;性取向,不是自主决定的,不是故意而为的,所以,不属于道德问题,当事人没有责任;目前医学没有有效的方法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性取向一旦形成,无法通过自主或他人意志加以改变。3、向同性恋者及其家人说明:同性恋者,除了性取向指向同性,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与异性恋者无异。4、关注、尊重、接纳同性恋者的性取向;鼓励当事人自我接纳的同时,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积极适应社会;5、探讨隐私权与是否出柜;6、讨论结婚和生育问题:不建议同性恋者以欺骗的方式与异性结婚;不必担心同性恋者所收养抚养的子女将来也被培养成同性恋者。7、未成年人如果出现“同性恋倾向”,咨询师不要给当事人贴“同性恋”的标签,而应继续观察其未来的发展和变化8、如果当事人同时存在焦虑或抑郁等精神障碍,则建议当事人去精神科就医,或寻求心理治疗帮助。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系丛中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心理医生孩子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对学习、交友及未来的生活的想法和判断出现问题,用通常的观点难以理解, 1、觉得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瞧不起自己了; 2、一贯认真学习的小孩突然对学习感到厌倦,提出辍学或不定期经常请假; 3、孩子的身体出现各种不舒服,去医院检查不出问题的; 4、孩子突然出现自伤行为或者自杀的想法的; 5、一贯有礼貌的孩子变得不耐烦、叛逆、对父母师长口出不逊的 6、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见人、不出门 二、发现心理问题要找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及时求助1、不要在孩子心理上出问题之后,找能说会道的亲友团对孩子采用车轮战 孩子从出现心理问题到表现明显需要一个过程,这个时候,一般意义上的聊天劝说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要找到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进行谘商. 2、不要轻易寻求民间疗法使问题复杂化 经常看到患病的孩子被父母、亲友带着去跳大神、或者求神问卜,使本来就很脆弱的孩子出现更复杂的问题 3、有的问题休息一段自我调节是有效的,但很多心理疾病的孩子在假期的所谓的调整就是随心所欲的生活,这于事无补,寻求专业的心理服务,根据不同问题实施个性化的治疗,等到开学时问题有了基本的改善,开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寻求口碑好、服务好的医生寻求治疗期家长要做足够的功课,选择口碑好、服务好的医生。 这方面,好大夫网站的信息比较全方位,可供参考! 四、带着以往的治疗方案和检查结果,给医生做参考经常碰到患者有顾虑,隐瞒以往的治疗方案,这并不可取! 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患者以往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判断患者以往是否足量、足疗程治疗,药物选择是否合理。 本文系安钢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对于心理或精神障碍,是否进行科学的诊治,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患者是否能够痊愈,将来是否容易复发,决定了疾病对生活造成损害的大小。但患者往往基于某些考虑不愿来医院寻求帮助,或不愿坚持治疗,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的有以下17个原因和误区:常见误区一:得心理疾病的人是心眼小,是自己想不开,是软弱的表现。真相:人人都避免不了疾病,心理疾病也一样。约五分之一的人经历过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心理问题的困扰,是否患病取决于先天素质(比如小时候对同样的刺激会产生比别人更强烈的情绪反应)、成长经历和后天环境变化几个因素综合的结果,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导致的。抑郁的人很多都是有才智的人,并不是小心眼、想不开的人,更绝非软弱。很多名人得过抑郁症,比如:美国总统林肯、克林顿,英国首相丘吉尔,王妃黛安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川端康成,主持人崔永元等等,这些人都有着杰出的头脑和强大的人格魅力。而焦虑障碍更为常见,由于焦虑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本能,有时焦虑过多就会发展为疾病,容易焦虑的人往往有着更强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做人做事更为认真。常见误区二:去看心理医生会遭到别人的嘲笑。真相:医生护士的工作就是为了帮助患者,即便面对患者难以启齿的问题,也不会嘲笑患者(但患者可能由于自己的人格特质倾向于认为别人的笑像是嘲笑)。而就诊的患者都在想着自己各自的问题,根本无暇顾及别人,更不要说嘲笑了。很多人因为害怕嘲笑或羞辱选择默默忍受疾病的折磨,不求助于医生,这会给生活带来很大损害,给人生发展带来很大限制,而前来就医,接受规范的诊断,进行基于科学研究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问题往往可以得到解决。常见误区三:抑郁症就是有心结解不开,心结解开就好了。真相:这种观点常常存在于患者家属心中,家属往往向医生表示,患者一定是有什么心结,你跟他唠唠,帮他把心结解开,病就好了。这种观点我倒希望它是真的,我希望我们医生有那么神奇的手段,像变魔术一样一次性就把患者变好。这种误区的本质是: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精神疾病不是病,也不需要治。对正常人来说,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心情不好,有点“心结”,几天之后慢慢就会调整过来,因为人是有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的。超过两周持续不缓解的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同时伴有疲劳、食欲下降、失眠、自杀的观念等等,就属于疾病了,需要进行规范的治疗才行。并不是一个人心情不好就需要吃药,一定同时符合多条其它的症状,超过两周,才会被诊断为抑郁症,才会用药。很多患者在吃药的同时是有必要配合心理治疗的,但心理治疗的工作并不是做思想工作,不是说教讲道理,不是“解心结”劝人想开,而是一种基于支持、理解和陪伴的沟通过程、是患者与治疗师的互动和合作、而不是治疗师单方面将疗效给予患者。心理治疗是一门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但和药物治疗一样见效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通常要在每个星期固定的时间规律地开展,每次45-60分钟,才能逐渐产生疗效,遗憾的是出于对心理治疗的种种认识误区,可以坚持全程治疗并从中充分获益的患者很少(见我的文章《对心理治疗的10个误解与真相》)。常见误区四:吃药是抑制神经,对大脑有刺激,长期吃药能把人吃傻。真相:抗抑郁焦虑药物的机理是调节大脑内负责情绪的物质比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并不会刺激大脑,更不会让人变傻。恰恰相反,长期的抑郁、焦虑或强迫可以直接引起大脑海马区体积的缩小,导致记忆力注意力的下降,所以说对大脑有“刺激”的是疾病而非药物,药物反而可能会改善和逆转疾病引起的大脑功能下降,增加海马区的体积,恢复由于疾病原因受损的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常见误区五:我吃了几天药,感觉很不舒服,网上说的太吓人了,还是别吃了。真相:有些抗抑郁药服用初期会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头晕、头痛、心悸、震颤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通常会在一到二周内减轻乃至消失。如副作用显著无法忍受,可相对医生建议的药量再进一步减半或减到四分之一,缓慢逐渐加量,一般都可规避明显的副作用。很多患者在网上看到别人吃药后出现的各种副作用以及一些对精神心理类药物的负面评价,之后对吃药更加望而生畏。其实这很像网上对一件商品的评价,再好的商品也会有1-2%的差评,药物也一样,再好的药,也会有少数人吃了不舒服、效果不好,但一件好的商品同时有90%多的好评,可对于药物,吃药之后副作用不明显而且效果良好的人通常不会上网发表观点,所以就导致我们只看到了那少数的差评,而往往看不到更多的那些好评,但是医生很清楚所有患者吃药后的反应,无疑多数都是好评。常见误区六:我吃了几天药,感觉症状加重了,看来我得的不是这种病,医生诊断错了。真相:尤其对于焦虑的患者,由于他们的体质比较敏感,更容易感觉到不适,服药初期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是正常的,比如心悸、震颤、焦虑、惊恐的感觉变得更加突出,一般缓慢加量可避免这类反应出现,药物一般见效需要两周,等到两周后往往效果开始出现,而加重焦虑的副作用通常会消失不见。常见误区七:我吃了一段时间药,感觉已经好了,没有必要再治疗了,也不愿意去医院。真相:无论对于抑郁、焦虑、强迫,或是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必须经过维持治疗才能巩固疗效并预防复发,刚刚好转就停药往往很快症状就会再次出现,将来复发的几率同样会升高。感觉变好往往是在药物的帮助下变好的,所以这个时候离开药物很可能再次变得不好,这时有人会问,那这么说是不是要永远吃药呢?其实多数疾病不需要终身服药。我有时会给患者打个比方,药物的维持治疗的原理很像是用棍子支撑一棵要倒下的树,如果支撑的时间过短就拿开这个棍子,树还是会倒下,而如果连续支撑几个月的时间,再慢慢移开这个棍子,我们会发现这棵树没有支撑也不会倒下。长期服药会重新塑造大脑神经的功能,所以维持治疗后复发率会明显下降,并不像兴奋剂那样只是吃的时候有效停掉就失效。常见误区八:吃药就好,不吃就犯,药有依赖性,不能靠药,要靠自己。真相:目前的主流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都是没有依赖性的,并不会“上瘾”。痊愈后足量维持治疗可以预防复发,维持的时间因病情而异,有的需要3个月、6个月,有的需要12个月、24个月或更久,达到疗程后方可逐渐减药停药,到了疗程后再停药就不容易再犯了。只有安定类药物长期服用存在依赖性,由于能快速缓解焦虑,患者也容易在心理上依赖这些药,此类药包括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地西泮等,可用于治疗初期来快速缓解焦虑症状,由于有成瘾倾向,不推荐应用一个月以上。“靠自己”很多时候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患者往往受症状的折磨被不良情绪淹没而难以自救,就像掉在井底,自己爬不上来,而药物就像放在井里的绳子,会帮助患者爬出来。“靠自己”这种误区的本质就是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是自己想的,不需要治疗(患者家属常有这样的认识)。而无论是抑郁、焦虑、强迫还是精神类疾病也好已经经过大量研究证实属于疾病,也有相应的科学治疗手段。常见误区九:西药都是伤肝肾的。真相:心理精神领域的大多数药物都没有伤肝肾的作用。西药伤肝肾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国人心中,很大程度是由于这些年电视广告的灌输,一些卖中药或保健品的广告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无根据无底线地毁谤西药,这都是极不道德的行为,最终损害的就是大众的利益。人们花了很多钱去买这些产品,最终钱花了很多,病不但没有好,而且耽误了应有的治疗。类似降压药、降血脂药、降糖药在医生的指导下都是可以长期服用的,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也是一样。对于一些敏感人群,某些抗抑郁抗焦虑药引起一过性的肝功异常是有可能的,但停药减药后是可以恢复的。而某些中药,由于含有重金属成分,尤其是长期服用明确对肝脏肾脏具有毒性,可以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大家不要忽视一点,自古以来我们国家的人就在吃中药,那时的中药比现在的好,无农药纯天然,但是古人寿命并不长,得了结核和肺炎就会致命,相反,人类的寿命是随着近几十年来众多至关重要的西药的问世得以延长,让很多过去治不了的病得到了治疗,生命质量得以提高。常见误区十:西药不去根。真相:很多患者害怕疾病复发,想要将疾病“去根”,这样的心情很让人理解。可除了像阑尾炎这样的病可以将阑尾切除“去根”,很遗憾大多数疾病还是存在复发的可能。不过好的消息是大量研究表明对于心理和精神疾病进行维持治疗可以把复发几率降到最低,维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减药最终实现停药,而且即便真的复发,我们还是有办法再一次把病治好、控制住,这比很多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要乐观多了。但中药,据我所知,也许对轻度的抑郁焦虑失眠是有效的,但对很多心理精神疾病并无显著效果,更不要提“去根”了,门诊常常见到喝了几十副汤药没有效果的患者,治疗了一年没有好转,还是认为中药“见效慢”。中药“去病根”的说法,其实完全属于误传,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先不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病,就感冒这个小病来说,中药能否将感冒去根让人永远不再感冒?人都是避免不了要得病的,但经过科学的治疗,可以使疾病变得可控,减少发作次数。中药去根西药不去根的说法,属于伪科学。我们期待有一天会有像青蒿素这样基于我国传统医药的伟大发现可以有效治疗心理和精神障碍,而且优于西药,但至今尚无这样的药物问世。常见误区十一:西药说明书上写着一大堆副作用,副作用太大了,吃中药没有副作用。真相:西药基于科学研究,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发现的副作用都会被罗列在说明书中,而每一种副作用的发生率都有相应的具体百分比。精神心理科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多数集中在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以下,很多副作用属于罕见,而且对于每种副作用医生都会有相应的处理对策。相比而言,中药并非没有副作用,“是药三分毒”说的恰恰是中药,这句话出自明代太医刘纯,当时世界上还没有西药这种东西。中药说明书中副作用通常写着“尚不明确”,因为并没有做过相应的科学研究,所以并不知道患者吃了之后会出现怎样的副作用,也不知道对哪些患者不适合应用,我想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可以掌控的药物。有些西药的说明书中写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其实并不是说吃这些药会导致这些病,打个比方来说,一座年久失修的危房,会怕风吹,但是好的房子并不怕风吹,对于身体健康状况差的人,做医生的会像维护危房一样,用药会很小心,因为在严重疾病状态下身体失去了正常的调控功能,稍有刺激这些疾病就可能加重,但对于健康人来说服药过程中通常不会出现严重问题。常见误区十二:药物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真相:并没有这样的作用,药物不会作用于人体负责生长发育的部分。但不可否认,国内基本没有批准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因为药厂没有在国内申请相应的适应症,没有经过相应的研究,但同种药物在欧美常被批准用于青少年,因为进行过的研究比国内充分。青少年得了病,我们国内的医生并不会放任不管,会经常给18岁以下的患者应用抗抑郁抗焦虑药,因为安全性通常没有问题。医生治病,其实在为每一位患者权衡治疗的利弊,通常利远大于弊我们才会给患者用药,如果可能出现的损害多于疗效,医生绝不会给患者使用。很多家长会很担心给孩子用药,觉得能不用药尽量不用,事实上如果达到了用药的程度,相比药物副作用来说抓紧把病治好是一件更重要的事。疾病本身带来的“副作用”,要远远多于药物可能的副作用。长期的抑郁焦虑会给生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损害,而药物的副作用,通常有限而且可控。常见误区十三:吃药后病情好转了,尽早减少药量。真相:为预防复发,多数疾病是需要足量维持治疗的,也就是说初期吃哪个药量有效,就在维持期(无症状的状态下)继续服这个药量。尽早减少药量的想法多是出于上述提到的种种误区,出于对服药的顾虑。常见误区十四:吃药后体重增加了,药里面有激素。真相:激素一般用于抗炎,对所有的心理精神障碍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引起抑郁和焦虑,所以医生不可能用含有激素的药物。但是不可否认,有些药物因为其药理特性对一些患者是会引起体重的增加,一旦出现显著的体重增加,应及时在复诊时将情况反馈给医生,我们会根据情况调整药物,控制患者增重或设法使体重下降。常见误区十五:我感觉好多了,没必要再治疗了。真相:“好多了”往往并不意味着痊愈,部分缓解的状态不等于痊愈,定期复诊,医生的目的是关注那些残存的尚未消失的症状,积极去调整药物(加量、合并其他药物、换药)以使患者达到痊愈。以抑郁症为例,容易残留一些认知症状,具体说就是疾病导致的记忆力注意力损害没有完全恢复,这时如果现有的药物不能起到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我们会尝试换一种有改善认知作用的抗抑郁药物。疾病症状完全消失后,再经过维持治疗,复发的风险会非常显著地降低。而部分缓解,过早停药,直接预示着复发的可能。总之,治疗一般都分为两步:第一步,积极调整药物,达到痊愈,而非只是缓解;第二步,足量药物的足疗程巩固治疗。二者缺一不可。很多患者第一步都没有完成,这时就一定要定期找医生复诊,这直接决定了将来的治疗结果。常见误区十六:吃抗抑郁药能把人变成抑郁症,吃抗精神病药能把人变成精神病。真相:这种观念我听很多患者说起过,可见民众对精神类药物误解颇深。如果我们吃降压药能否把我们变成高血压患者?吃降糖药之后能否变成糖尿病?答案是不可能。抗抑郁药也不会使人变成抑郁症,因为这类药物是起到提高情绪的作用,不会压抑人的情绪。对一些抑郁焦虑的患者,我们还可能会小剂量用一些抗精神病药,来改善睡眠、食欲、缓解焦虑、或用来缓解冲动行为,或者有时作为强迫症治疗的增效剂,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普遍具有抗抑郁作用,规范应用这类药物安全性通常是没有问题的,更不可能把人变成精神病。常见误区十七:吃了一段时间的药,感觉没有任何好转,看来吃药解决不了问题。真相:药物起效时间一般平均需要两周,有时还会延迟到二到三个月,而且抗抑郁抗焦虑药的有效率在三分之二左右,总会有患者对某种药物不敏感,但这并不代表所患的疾病是无法治疗的,如果一种药物在最高剂量仍然无效,我们常常会合用另外一种药物或直接更换其他药物,近年来陆续有新型的药物问世,有时可以达到过去药物达不到的效果。有时我们还会在服药的同时合并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等,之后往往会出现效果。切勿轻易就放弃治疗,因为心理精神障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医生虽然不是万能的、也同样有很多局限,但仍然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述的种种误区,就是一些常见的阻碍患者疾病康复的原因。只有相信科学,全程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才会有更好的疗效,获得更多痊愈的机会。可惜很多患者拒绝就医,不相信自己的问题可以通过医生的帮助得到解决,或是在就诊一次之后不再复诊,无形中错过了康复的机会,最终让疾病迁延不愈,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如果路途遥远不便前往专业的医院就诊或不便经常复诊,可申请好大夫在线的电话咨询定期(治疗初期2-4周,治疗后期2-3个月)联系医生,医生会在访谈中详细评估病情、疗效和副作用,然后指导下一步治疗,最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局。医学界公认,患者的“依从性”决定了疾病的预后,就是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只要患者愿意去相信,愿意去坚持配合治疗,就可能会从中受益。感谢阅读,祝您早日康复!作者:陈伟医生哈医大一院心理科欢迎您阅读我的其他文章:《心理科常用药的优缺点及副作用处理》,《失眠患者的20个必读事项》,《强迫症的16个科学知识》,《躯体化障碍:身体不适的心理疾病》,《焦虑障碍是什么病?如何治疗》,《人格障碍: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障碍》,《惊恐障碍:貌似心脏病,实为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