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北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为一例急性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成功施行急诊的微创技术,将一名老年患者从死亡威胁中解救出来。患者是一位82岁高龄的李老爹,几日前出现腹部隐隐作痛,未做重视,就诊当天突发腹部疼痛加重,故到苏北医院就诊,接诊的消化科朱主任多了个心眼,为他做了腹部的CT检查,谁知这一检查在场的人都惊出一身冷汗,患者竟然是肚里一根大血管扩大形成的“气球”已经破裂,这种病医学上称为“腹主动脉瘤”。腹膜后出现大血肿,血肿如果一旦撑破这层腹膜,患者可以顷刻死亡。我院急诊室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争分夺秒,血管外科医生等接诊后立即组织急救,同时联系麻醉科做好各项准备。由于患者年轻大,体质衰弱,难以承受传统的“开肠破肚”大手术,医生们连夜为患者实施了微创的“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手术时间仅约50分钟,他们采用带膜支架成功地封堵住破裂口,修复了破裂的大动脉,使患者转危为安。术后第1天患者就感腹痛症状消失,并可以正常进食、下床活动,术后第5天复查CT提示“腹内炸弹”已被安全“隔离”,术后恢复很快,老人非常高兴,前后住院不到一周就康复出院。据血管外科张喜成主任介绍,腹主动脉瘤是指腹腔内的大动脉发生扩张,犹如被吹大的气球,随着其直径的增大,破裂机会就大大增加,而一旦破裂,死亡率极高,即使是能到医院及时救治,经抢救的成功率也不到50%。因此是埋藏在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在增加,由于平时没有什么症状,一般不容易被发现,有的患者无意中可以摸到肚脐后有一个“跳动”的肿物,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可以获得诊断。该病的治疗有“开刀”手术,但创伤大、恢复慢,对年高体弱的病人风险很大。而目前苏北医院开展的“微创治疗”仅仅通过大腿根部的直接穿刺,经股动脉向腹主动脉内送入一根带膜的支架“封堵”动脉瘤,这种技术是新发展出来的一项高新技术,目前已非常成熟,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已成为多数患者的首选,但对于急诊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微创技术,由于病情极其凶险、技术要求高,目前仅有少数医院能够开展。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1‰。DVT急性期可因血栓蔓延致静脉阻塞进行性加重,甚至造成股青肿导致肢体坏死需截肢,游离血栓脱落还可引发致命性肺动脉栓塞。DVT的后期具有较高的血栓后综合征(post-thombosis syndrome,PTS)发生率,即由近端静脉堵塞致静脉回流障碍以及由静脉瓣膜破坏导致的静脉逆流两者并存,引起下肢静脉高压及相应的临床表现,表现为患肢常出现肿胀、静脉曲张甚至慢性溃疡。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目前,用于急性下肢DVT的治疗方法可分为传统抗凝治疗和非传统治疗两大类。①传统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穿着弹力袜,以及抗凝和系统溶栓治疗。抗凝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但不能清除已存在的血栓,治疗效果有限,而系统性溶栓治疗的溶栓效率也较低,因此有超过50%的DVT患者在两年之内发展成为PTS,10年PTS发病率甚至高达70-90%。②非传统治疗又可称为血栓清除疗法,它包括:外科取栓术、机械性血栓清除、和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CDT)等。其中近年较多报道采用CDT治疗下肢DVT的成功经验,揭开了国际上运用CDT的篇章。2009年末在美国开始的一项关于CDT和标准抗凝治疗疗效比较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III期实验入选了30个临床中心的692例急性DVT患者,此项临床实验的结果将对未来DVT患者的CDT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CDT技术已成为当今治疗下肢DVT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导管溶栓能够使急性期血栓溶解率达到85~100%。但单纯应用这一技术,术后一年的血管通畅率仍仅为49~79%。出现这样反差的原因可能在于髂静脉受压(iliac compression,IC),即Cockett综合征,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左髂总静脉前受到右髂总动脉搏动性压迫,后壁受到骨性推挤,长期发生管壁增厚,管腔内粘连和管腔缩小,导致左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当髂静脉管径狭窄程度超过50%时,狭窄远端静脉较易发血栓形成,这也是髂静脉受压以及继发血栓好发于左侧的原因,也是血栓溶解后血栓复发或导致PTS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5年Kwak等回顾分析了合并髂静脉病变的急性下肢DVT在采用联合CDT及病变髂静脉支架置入的方法治疗后的早期及远期疗效,报道该技术的成功率为96%,术后1年通畅率为100%,术后2年的通畅率为95%;国内报道对合并髂静脉狭窄的DVT先行CDT治疗后再行髂静脉介入治疗取得良好效果,认为导管溶栓可有效地治疗急性下肢DVT,恢复髂静脉的血流通畅是维持腔内治疗中远期疗效的关键。 综合近十年来的医学文献,对于合并髂静脉病变的下肢DVT行CDT后同时处理髂静脉的病变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降低DVT的复发,减少中远期PTS发生率。“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第二版)也明确指出:推荐血栓溶解后应处理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尽管如此,目前的这些依据仅仅为国内外单中心回顾性临床资料,尚缺乏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证据,今后还需要大宗病例的前瞻性研究,从而为该病的规范化治疗提供更有力的循证医学依据。参考文献(略)
40多岁的李先生是一家公司老板,患高血压病10多年了,平时忙于工作,作息也不规律。前不久几个高中同学相约扬州聚会,老李不仅陪他们四处转转,还连续几天的推杯换盏。一天晚餐后,老李突发胸背部撕裂般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家人急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后送医院治疗。经急诊医生检查后,排除了心梗,通过CT检查证实为主动脉发生了撕裂,身体里的大动脉从上到下,从胸腔到盆腔,一直撕出了一条50厘米的裂口,也就是主动脉夹层。经过血管外科医生予以微创治疗后,成功封堵了血管破口,李先生转危为安。 主动脉壁的结构三层膜构成,就像是“三合板”,正常情况下,三层紧密结合在一起,当患者长期高血压、外伤或者其他疾病导致内层薄弱,内层发生撕裂时,血流就会由破裂处冲入中层,高压的血流就把“三合板”从中间劈开,因此主动脉壁就发生了分离,病人会感到剧烈的胸痛。主动脉夹层形成以后,由于血管壁被撕开,外壁只剩下薄弱的外膜,血流冲击后就像逐渐胀大的“气球”,因此非常容易破裂,如果一旦破裂,就如同江河决堤,患者怕是神仙也救不回来了。 李先生与死神擦肩而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完全是自己“作”出来的。他自己总结烟龄已达20余年,每天忙于工作、应酬等抽2到3包烟,关键问题是,他被诊断高血压已有10年,不仅不戒烟,也不把高血压当回事,降压药是想吃就吃,血压控制水平非常不好。这样一个患高血压的“老烟枪”,生活极不规律,还经常饮酒,熬夜。张喜成主任介绍,日常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引发主动脉夹层病发的主要诱因,不控制血压、抽烟太凶、生活不规律是直接导致他主动脉破裂的原因,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这些有毒物质会导致身体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多,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再加上他血压控制一直不好,熬夜、酗酒等使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始终居高不下,最终导致主动脉夹层。 张主任提醒中老年朋友,对于该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虽然大部分主动脉夹层可以手术或介入微创治疗,但属于急性病,治疗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患有高血压的中年男子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发人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血压,一定要尊医嘱按时服药,并且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整,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生活中应尽量戒烟少酒、少油腻,多吃蔬果,适量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患有高血压的高压工作者更应注重预防,别让这个隐匿的杀手抹灭了生活的希望。
人体的颈部有向脑部供血的四根主要动脉,这些供血的血管向脑部提供必要的养分,可以说是脑部的“生命之河”,这些血管一旦发生淤堵,常会引起脑部的缺血症状,小的可以导致“小中风”,严重的可以导致“大中风”,甚至死亡。这四根主要动脉中,其中多见的是气管旁边的2根颈动脉里长了斑块发生血管淤堵,而一旦发生颈动脉的淤堵,就容易发生脑部缺血,甚至中风。因此,一旦颈动脉发生了“淤泥堵塞”,就需要及时清除,以保持血管畅通,减少脑中风的风险。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主要3种:保守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血管支架植入术等。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控制血压血糖、适量运动等等,在药物方面可以通过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和控制斑块的进展,避免血小板聚集在斑块表面形成小血栓,从而达到降低中风的危险。当然,脑中风的预防还需要多种手段发挥作用,如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注意控制饮食和体重,戒除烟酒,以及适当的体育锻炼均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重度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则需要考虑畅通颈部血管了,以减少中风危险。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颈动脉“清淤排堵”的经典手术方式,至今已经应用了60余年,实践证明安全有效,可以显著降低脑中风的发生率,目前每年全球有数十万人接受这种手术治疗。医生通过手术打开颈部的血管,将里面的斑块完全清除,并通过相应方法重新对颈动脉进行成形,减少以后动脉再次狭窄堵塞的风险。这种手术相对安全,大部分患者可以接受该方法治疗。另外,近20余年还出现的颈动脉支架手术,目前也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微创技术,该法只需要在大腿根部穿刺,将血管支架通过特殊的管子送到颈动脉病变部位,然后扩张血管并植入支架,该法更加微创,尤其适合不能耐受麻醉的高危患者,该技术对大部分患者也有较高的安全度和良好的远期效果。
主动脉夹层也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较常见也是最复杂、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每年50-100人/10万人群,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动脉夹层的自然预后很差,据统计报道,发病后15分钟死亡率为20%。如果不经治疗和处理,第一个48小时内死亡率达50%,1年后仅有10%存活,因其如此凶险而被誉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上世纪美国女排著名主攻手海曼、国内男排名将朱刚在比赛场上猝死,罪魁祸首就是主动脉夹层破裂。因此,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主动脉夹层的“真面目”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的一根动脉,它从心脏发出后,在胸部称为胸主动脉,到达腹部后则称为腹主动脉,主动脉由紧贴在一起的三层组织构成,分别被称作内膜、中层和外膜。所谓主动脉夹层,就是由各种病理因素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在血流的冲击下逐渐剥离形成夹层,使主动脉形成“真腔”和“假腔”,血流通过内膜破口进入“假腔”,如果剥离过于严重或者“假腔”内压力过大,可使主动脉外膜呈瘤样扩张,因此得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虽然拥有“瘤”的头衔,但实际上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肿瘤”却有着天壤之别。肿瘤是细胞的异常增生,常常是恶性的,比如癌症;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动脉的异常扩张所致,它既不是恶性肿瘤,也不是良性肿瘤,但它破裂致死的凶险度却超过任何肿瘤———就如同汛期的江河决堤,一泻千里,后果不堪设想,抢救成功的机会很小,几分钟就可能死于失血性休克。另外,由于主动脉夹层形成后,可影响全身重要器官的供血,如心脏、大脑、内脏器官等,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主动脉夹层的诱因和表现主动脉夹层主要好发于45~60岁的中老年人,男女之比约3:1。病因很复杂,常见的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外伤、炎症、遗传异常等,其中,以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最为重要,它们是绝大多数中老年患者的发病原因。据统计,80%~90%的夹层动脉瘤患者合并有高血压,且发病时一般已有10~15年的高血压病史。主动脉夹层的主要症状是突发的剧烈的胸痛或腰背部疼痛,并伴有血压升高,疼痛的性质为撕裂样或刀割样,有的可出现呼吸困难、腹部疼痛等。如果夹层累及头臂干血管还会出现头晕、神志模糊、晕厥,甚至昏迷。在一般常规的体格检查中,主动脉夹层患者可表现为血压明显升高,通常收缩压可高达160mmHg以上,部分患者可出现肢体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休克;胸部X光检查,可发现主动脉影明显增宽,部分病人可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如能行主动脉的CT扫描检查,可更好地明确主动脉夹层诊断,为进一步行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十分重要的资料。制定合理治疗策略是关键为了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据主动脉夹层破口的位置和夹层累及的范围,在临床上常将主动脉夹层分为StandfordA型和StandfordB型。A型夹层病变从升主动脉开始,向远端延伸,直到降主动脉或髂动脉,并常常累及主动脉瓣、冠状动脉开口和头臂干血管,是最危重也是死亡率高的类型。该类病人一旦明确诊断,应尽快外科手术治疗。由于手术复杂,难度甚大,目前在我国只有几所大医院才能完成。B型夹层病变从降主动脉开始,向远端延伸,一般病情没有A型夹层危重,大部分病人可以采用介入的方法治疗。介入治疗的方法是从股动脉将大血管支架输送到内膜破口处,将主动脉内膜破口封闭,阻止血流从破口进入“假腔”,从而达到闭合或修复“假腔”的目的,这弥补了一部分患者行外科手术创伤性大的缺点。无论是主动脉夹层的内科治疗,还是外科或介入治疗,都要根据每个患者其发病特点制定治疗方案。有的患者在内科镇静、药物降压等治疗的基础上,可进行急诊或者择期的介入手术或者外科手术,部分病人可同期或分期进行介入和外科相结合的杂交手术治疗。
徐小姐多年前发现右侧颈部有一蚕豆大小肿块,没啥不适感觉,起初以为是淋巴结发炎,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后来肿块缓慢长大,近来长到鸡蛋大小,而且常常感到头晕,这才到苏北医院血管外科就诊,谁知经过检查,医生告诉她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颈动脉体瘤。 颈动脉在颈部下颌角初分成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在其分叉部有一个绿豆大小的颈动脉体,它是一种化学感受器,主要用来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和PH值(酸碱度),从而对自身进行自我调节。肿瘤起源于这个颈动脉体,就叫做颈动脉体瘤。这种疾病非常少见,由于它位置特殊,处于颈动脉的分叉部,颅神经分布较多、血供非常丰富,而且肿瘤缓慢生长往往会包裹颈部的大动脉,手术极易损伤该处的神经,以及容易大出血,还有术中需要阻断颈动脉或者连同血管切除重建,从而影响大脑血供,术后容易引起脑卒中,致偏瘫或死亡。因此切除颈动脉体瘤的手术,可以说是颈部最为凶险、复杂的手术之一。 经过CT检查,医生发现徐小姐的肿瘤已经完全包绕了颈部的大动脉,在做好各项准备后,医生对其进行了手术,手术中发现肿瘤约鸡蛋大小,呈樱桃红色。又好像是夹在树丫之间的“大马蜂窝”,与大血管紧紧包绕,分离困难,碰之即出血,医生们耐心细致的进行分离、止血,用了约3小时成功摘除了“马蜂窝”,由于肿瘤侵犯包裹颈内动脉,故对血管进行了重建手术,手术后患者恢复很顺利,没有任何并发症,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据张喜成主任介绍,颈动脉体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起源于颈动脉体,大多为良性病变,大约5%可发展为恶性。由于其部位特殊,手术风险极大,许多外科医生都敬而远之,该类肿瘤一经发现应早期手术,否则随瘤体增大手术风险将大大增加。
一提起“肝腹水”,大家恐怕都会想到“肝炎后肝硬化”这类难治的疾病。来自江都的薛女士多年前就曾因“肝腹水”引起腹胀到医院就诊,经诊断为“肝硬化”予以治疗,多年来她辗转多家医院求诊,病情时好时坏,一度对生活丧失信心的她,春节后来苏北医院血管外科诊查才得知,自己罹患多年的并非“肝硬化”,而是一种少见的怪病—布加综合征。 该例患者8年前出现全身乏力、腹胀,经医院检查发现有腹水,肝脾肿大,曾在南京、苏州及本地多家医院就诊,一直当成是“肝炎肝硬化”治疗,近几年患者病情每况愈下,“肝硬化腹水”这个顽魔成了全家肩上的沉重负担。近日外出打工回来的丈夫带她到苏北医院就诊,经专科医师检查后确定她并非“肝硬化”,而是因血管阻塞导致的“布加综合征”。入院后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针对患者的病情,医生们为其制订了周密的治疗计划。大夫们经颈部和大腿根部穿刺,采用导管导丝通过心脏后分别到达血管闭塞部位的上下方,然后再用特制的钢针成功将紧贴心脏的闭塞血管打通,做到闭塞部位的上下端成功会师,然后对该病变血管进行扩张成形,再次造影证实血流已完全通畅。尽管该技术属于微创技术,但对手术医师要求极高。原因是闭塞的血管紧临心脏,术中稍有分毫差错即可能戳破心脏导致心包填塞、急性心衰等危险,整个过程有惊无险。术后患者恢复很快,腹水很快消失,目前已康复出院。 布-加综合征是位于心脏下方的血管堵塞所引起的一些症状。也就是由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上的下腔静脉阻塞,导致肝脏以及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例如可以出现心慌气急、肝脾肿大、腹水,以及下肢静脉曲张、水肿等症状,严重的还可出现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导致的消化道大出血,引起生命危险。因其临床症状酷似肝炎后肝硬化,故有人称该病是肝炎的“姐妹”病,经常被误诊为肝硬化而延误治疗。因该病少见,很多人对其认识不足,误诊率竟高达85%左右。有的甚至被当作肝炎肝硬化治疗几十年。也有的诊断为肾炎、心包炎、腹膜炎,还有被误诊做了脾切除、大隐静脉曲张等手术,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 类似薛女士这样被误诊为“肝硬化”的患者我科今年已经接诊了多例。由于布加综合征和肝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迥然不同,因此一定要注意鉴别。专家提醒,对出现门脉高压征的患者,而肝炎指标阴性者,不能简单诊断为“肝硬化”,尤其对合并有下腔静脉高压症状者,如下肢肿胀、静脉曲张者,要特别警惕该病的可能。
有些人腿上出现“青筋暴露”,皮下血管犹如弯曲的蚯蚓,伴有站立时酸胀不适、瘙痒、甚至皮肤发黑、溃烂等,这些症状称之为“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据统计,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0%,它好发于长期站立工作的人,例如教师、理发师、车工和强体力劳动者。不少患有静脉曲张的年轻女士更是因双腿美观受到影响,夏天不得不放弃穿裙子,故该病也称得上女士们的“美腿杀手”。有该病的患者,轻的可以无不适症状,或者仅仅感觉站立过久后腿部沉重乏力,但随着病程发展,不少患者会出现腿部的皮疹,瘙痒难忍,重者皮肤发黑,甚至严重溃疡,经久不愈,即人们所说的“老烂腿”。手术是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但不少患者因听说手术就是“抽筋剥皮”而谈之色变,其实目前在许多正规医院,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基本都采用微创方法,手术痛苦小、恢复快,其中激光的闭合技术(EVLT)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 下肢静脉曲张采用激光治疗,就是应用半导体激光传导的热效应,将细细的光导纤维穿刺进入血管内。然后通过发射激光,精确损毁血管内壁,静脉发生纤维化继而达到血管闭合的目的,从而消除曲张隆起的血管,达到治疗作用。 目前国际上多采用的激光波长为980纳米,较以往的810纳米激光仪疗效更为确切、对周围组织损伤更小。激光治疗较传统手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手术无切口,无出血,创伤微小,手术时间短。从手术开始到结束,大约只需30分钟。2、术后疼痛轻、恢复快,麻醉解除后即可下地活动,不留疤痕,并发症少。3、住院时间短,术后一般1、2天即可出院。4、术后复发率低。近来苏北医院血管外科已采用该项技术为数十例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显著。该法创伤小、恢复快、无疤痕,尤其适合爱美的年轻女士。
腹主动脉是主动脉在腹部的延续,是人体最大的动脉,主要负责腹腔内脏和腹璧的血液供应,并继续向下延续供应双侧下肢的血液。腹主动脉瘤实际上是一种因动脉血管壁退化变性而导致的动脉扩张性疾病,而非通常意义上的“肿瘤”。腹主动脉瘤破裂时,剧烈腹痛,失血,休克;腹主动脉瘤对患者生命最大的威胁是瘤体突发性破裂导致大出血,可短时间致命。据统计,有90%以上的腹主动脉瘤破裂者会因大出血而猝死,在确诊的有症状的腹主动脉瘤患者中,两年内瘤体自然破裂率高达50%,而腹主动脉瘤破裂抢救的成功率却不足30%。 腹主动脉瘤易发生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在腹主动脉瘤患者中,一部分消瘦患者可以在腹部触摸到搏动性肿块,有少数患者可有腹部和腰背部隐痛,大多数患者在破裂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对这类患者意义重大。医学上用于检查血管的方法很多,如超声、CT、磁共振、动脉造影等。在这些检查中,血管彩色多普勒凭其无创、价廉、操作简便等优势,已成为目前筛查腹主动脉瘤的重要手段。目前一般观点认为,凡腹主动脉瘤直径超过5厘米的,应立即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直径小于5厘米的,要依据个体情况,可以手术或腔内介入治疗,也可以先随访观察,经常复查B超,评估动脉瘤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动脉瘤有显著增大趋势,应立即干预治疗。
所谓肢体溃疡,是指发生在人体四肢的破溃或溃烂。绝大多数患者会认为,出现了肢体溃疡,得去看皮肤科或外科,殊不知,许多肢体溃疡,尤其是那些经久难愈、不易收口的溃疡,大都是因为周围血管疾病造成的。造成肢体溃疡的周围血管疾病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动脉性疾病好发于下肢末端足部,疼痛剧烈,溃疡特点为边缘开始不规则,后来呈锯齿状,底部有灰白色肉芽组织覆盖。触之不易出血。此类疾病在早期未破之前,往往先有肢体缺血性表现:如下肢发凉、怕冷、酸胀、麻木、疼痛,夜间疼痛尤为明显。引起肢体溃疡的动脉性疾病主要有: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等。因动脉性疾病所致溃疡多为缺血性溃疡,故其治疗应以改善肢体的缺血状态为主。 静脉性疾病其特点为好发于小腿远端1/3的内外踝上方,溃疡浅而不规则,面积较大,触之容易出血。一般不会引起疼痛。引起肢体溃疡的静脉性疾病主要有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回流障碍、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等。由于静脉性疾病所致溃疡多为淤积性溃疡,因而其治疗应以改善肢体的循环状态,促进血液回流为主。 周围血管疾病引起的肢体溃疡因其有慢性、难以愈合、愈合易复发的特点,往往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尤其是动脉性疾病所致溃疡,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最终会导致截肢或截指(趾)的严重后果。对于肢体溃疡,尤其是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别忘了去看血管外科,以便获得早期正确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