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也会发生异常子宫出血,近期我院集中收治多名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青春期女性,虽然月经来潮,但女性性腺轴不成熟,卵巢功能没有那么好,排卵障碍,孕激素相对缺乏,子宫内膜难以彻底脱落,导致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月经过多/经间期出血等,严重者导致重度贫血、严重影响青春期女性身体和生殖健康。本次我们就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最新指南,和大家进行探讨。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AUB)以排卵功能障碍所致AUB(AUB-O)及凝血相关疾病所致AUB(AUB-C)最为常见。青春期AUB的出血模式主要为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月经过多(HMB)、经间期出血及无月经。对于急性HMB的青春期女性首要治疗方法是药物紧急止血,在急性期止血后维持用药以长期管理月经,避免异常出血的反复发作,并注意随访和监测。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定义异常子宫出血(AUB)是青春期女性就诊于妇科最常见的症状。WHO定义青春期为10~19岁。青春期AUB是指青春期女性在非妊娠状态下发生与正常月经相比,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出血量、经期长度任何一项不符合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青春期AUB基于年龄特定阶段的生理特点,以AUB-O最为常见;AUB-O中约95%是由HPO轴不成熟所致,其他病因还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及下丘脑功能障碍等。出血性疾病(BD)是因先天性或遗传性及获得性因素导致血管、血小板、凝血、抗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等止血机制缺陷或异常而引起的一组以自发性或轻度损伤后过度出血为特征的疾病,在妇科以月经缺乏自限性的HMB或经期延长为主要表现。青春期AUB的管理青春期AUB的管理目标包括(1)紧急止血、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2)纠正急性或慢性贫血;(3)恢复正常月经周期;预防复发;(4)预防远期并发症,包括失血性贫血及贫血相关并发症、排卵障碍相关的不孕症、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糖脂代谢异常、低雌激素相关的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等。出血期的处理(1)首选药物治疗,包括激素类和非激素类止血药,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单独或联合使用。激素止血是核心,需结合出血模式、出血量和贫血程度个体化选择用药方案。(2)住院指征:(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心动过速、低血压)的患者,需要立即静脉补液、输血、血浆扩容和激素治疗以迅速控制出血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2)Hb<70g/L或<100g/L伴大量活动性出血;(3)伴有贫血且有乏力、嗜睡等症状的患者需要住院观察,给予静脉补液、输血、血浆扩容等治疗或手术干预。(3)手术治疗:(1)子宫球囊压迫止血。(2)宫腔镜检查及手术,可采用阴道内镜技术完成手术,以保护少女的处女膜。(二)纠正贫血根据缺铁采用口服或静脉补充铁剂,应补铁至贫血情况缓解,并再补充3个月的铁储备,可通过监测血清铁和铁蛋白等指标进行评估。(三)长期管理调整月经周期:排卵障碍的青春期AUB患者很难在短期内建立规律的月经周期,而BD患者固有的凝血功能障碍,均需要在急性期止血后维持用药以管理月经,避免复发。减少月经量:能够减少月经量的药物包括口服短效避孕药、孕激素类药物、曼月乐(有性生活史的患者)、氨甲环酸及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原发病:对于合并BD、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患者,应同时治疗原发病。患者宣教:多数患者可随年龄增长而症状改善,但也有可能持续无排卵,应通过宣教引导患者及家属认识疾病的可能进程,了解用药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最大程度配合治疗和长期管理,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合并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及其他因素的BD患者,月经管理应从初潮开始直至绝经。随访和监测1.随访和监测的意义在于,短期内观察治疗效果,如果效果不理想,需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远期则应关注并发症的预防。2.能否停药取决于导致出血的病因是否已去除,部分患者需要长期用药直至妊娠、分娩或绝经,而AUB-O患者需定期评估其HPO轴的功能状态。3.长期用药的患者,每年至少1次全面的体检,包括肝肾功能、血脂血糖代谢、子宫和乳腺超声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诊治。 希望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密切关注青春期女性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做个有心家长,关注其月经情况。如果孩子存在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月经过多、经间期出血及无月经等异常,一定及时就医。
孕囊居然长在子宫肌壁里!方英姬、接雪梅、沈承承2024-06-29【科普】孕囊居然长在子宫肌壁里!发生率仅为1:30000原创妇科二区济南市妇幼保健院2024-01-1517:29山东先来看一个病例38岁的吴女士,因为月经推迟半个月还没来,担心意外怀孕来就诊,结果的确很“意外”。血HCG高达8000mIU/ml,B超提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紧急收入妇科二病区。住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拟定了手术方案——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考虑到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都属于异位妊娠,且位置上仅“一步之遥“,该患者也不完全排除宫角妊娠可能,所以同时备宫腔镜检查。然而,术中再次遭遇“意外”,腹腔镜下反复探查双侧输卵管均未发现异常,仅子宫后壁近宫角处有一直径约4cm的腺肌瘤病灶。宫腔镜检查宫角部亦未见妊娠囊。妊娠到底发生在哪里?主刀医生接雪梅主任临床经验丰富,突然意识到这绝不是一例普通的异位妊娠,果断呼叫超声科尹娟主任到场,用超声探查发现孕囊仍在术前定位的位置。可是为什么宫腹腔镜下都看不到?两位主任反复讨论后考虑可能是罕见的“子宫肌壁间妊娠“?在超声引导下切开宫角处的子宫腺肌瘤,在深达2cm处果然发现了孕囊,后顺利清除妊娠组织。患者术后在医生和护士的悉心照料下,恢复迅速,术后3天复查血HCG下降十分理想,顺利出院。子宫肌壁间妊娠,顾名思义,是受精卵在子宫肌层内着床发育,胎儿及胎儿附属物被子宫肌层完全包绕,与宫腔、宫角、输卵管、圆韧带完全不相通的一种状态,是一类特殊且非常罕见的异位妊娠。相关文献报道子宫肌壁间妊娠发生率仅1∶30000,不足全部异位妊娠的1%。子宫肌壁间妊娠主要表现为停经、腹痛、阴道出血,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漏诊或误诊为输卵管妊娠、间质部妊娠、宫角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等。子宫肌壁间妊娠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综合既往文献报道可能有如下几点:①子宫内膜及肌层受损,如宫腔镜手术、清宫、子宫内膜炎、既往剖宫产和子宫肌瘤剔除史等破坏了子宫内膜或子宫肌层的连续完整性,使受精卵着床时侵入子宫肌层定植并逐渐向子宫肌层发育。②子宫腺肌病,腺肌瘤可形成窦道,使受精卵经窦道种植于子宫肌层,且异位子宫内膜受雌、孕激素影响后发生蜕膜化,更利于胚胎发育。③子宫穿孔,如流产不全伴子宫穿孔,辅助生殖技术移植胚胎时穿透子宫内膜层,使受精卵沿穿孔部位直接定植在子宫肌层着床、发育。子宫肌壁间妊娠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等方法。子宫肌壁间妊娠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其本质的异位妊娠属性,随着孕周的进展,大概率上是要破裂的,可能引发大出血、休克、DIC、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明确诊断,需要尽早干预终止妊娠。在这里提醒广大育龄期女性朋友,如果有子宫肌壁间妊娠发病的高危因素,在可疑妊娠后一定及时就诊,确定妊娠部位,及时发现并治疗,避免酿成可怕的后果。吴女士是幸运的,遇到技术高超、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最终“化险为夷”。妇科二病区团队注重学科建设,诊疗水平不断攀升,是市级重点精品专科,妇科肿瘤、盆腔器官脱垂、痛经及内分泌疾病诊治,宫腹腔镜微创手术为科室特色,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TheEnd-供稿|沈承承核稿|方英姬编辑|宣传科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官网http://www.fybjy.com.cn/阅读2832刊载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Q2NjkzNA==&mid=2651112153&idx=1&sn=b49f1c3dd664459cc0d0545b66a1e7d3&chksm=84a1fe80b3d677965cfb08f17ea85249444b55a42b2c0c4f0a9c59a5ea4f2dd0e46d2522f22e&mpshare=1&srcid=0615WiOIDv7ChucJVN5FwkgW&sharer_shareinfo=fce649cef700ebfd12f7a9063db3d135&sharer_shareinfo_first=fce649cef700ebfd12f7a9063db3d135&from=singlemessage&scene=1&subscene=10000&clicktime=1718438724&enterid=1718438724&sessionid=0&ascene=1&fasttmpl_type=0&fasttmpl_fullversion=7250619-zh_CN-zip&fasttmpl_flag=0&realreporttime=1718438724431&devicetype=android-34&version=28003157&nettype=WIFI&abtest_cookie=AAACAA%3D%3D&lang=zh_CN&countrycode=CN&exportkey=n_ChQIAhIQs27wkcb3Y%2Fi8rbMXLJ3CZhL2AQIE97dBBAEAAAAAAHtOGAiMvZUAAAAOpnltbLcz9gKNyK89dVj0Lj5fBYqI9TDCdq%2B3KP7YpGm5ufX8k1BRi1F1qwUaqNDBwZOIB232bZYyCsmjR5Wv%2BwUA76I9Z%2BrkhWf4VxHESY4tTIRPZbpX%2BNazEBNeFaXIYL2kDLtfYhzhjGTTlgvqaG8H1SGOZ%2FiscR%2F%2Bn7kdEOuJsfTLllBVhyrNixM3ML%2BOwmsZWJG1EAIgrLev0kMC6I0ivq0PJsZQJU%2BZg7pw90NxAgNn1aawyeGZp9F0dbLTf0rh7GjgDUQHjYjlHmccOwI57t3syZVG82qjDpAQ8w%3D%3D&pass_ticket=SUtv4VdlLAfmFSuVhWdf3zYS7LqtQRyqQzOmKyLDXtm9CXPJGlGJY5Kl4gKwFKnO&wx_header=3声明:本文由入驻健康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健康中国官方版立场。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恶性肿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其中,很多女性因多种因素尚未完成生育,造成个人和家庭的重大遗憾。下面为大家着重介绍下年轻子宫内膜癌。(一)临床特征:月经不规律,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少数患者月经无异常;病史中经常合并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及不孕不育等。(二)病理组织类型:多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通常由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发展而来,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阳性,病变进展缓慢,预后好。(三)I期高分化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风险较低,为1%~5%,预后较好。正因如此,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保留其生育功能。子宫内膜癌患者往往存在代谢综合征、PCOS等不利生育的多项因素,故而在治疗前及治疗中要进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的综合评估、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随访,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