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痹又称久痹,是指长期反复发作、久久不愈的顽固风湿病。前人对顽痹病证的论述很多。《内经》有“久痹”“痼痹”“留痹”的名称。“顽痹”之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性关节炎等,病程较长、病情顽固缠绵、久治不愈等疑难风湿病。顽痹如何诊断1.常见于年老体虚患者。可因其他痹病久治不愈演变而成。2.本病历时较长,反复发作,经年难愈,日久多内舍脏腑。3.肢体关节筋骨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甚则关节畸形。4.肌肤顽厚、发硬、皮无光泽;皮肤可见瘀斑、痰核或皮下结节。5.病变部位固定,反复发作,常因劳累或遇风寒等而复发或加重。引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 《中医风湿病学》2010年1月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几乎人人都听过“薏米除湿”的说法,那么古籍中是如何描述其功效的呢?据《本草纲目》所载,“薏苡仁,甘,微寒,无毒。主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久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除筋骨中邪气不仁;利胃肠,消水肿,令人能食。炊饮,作面食,主不饥,温气;煮饮,止消渴,杀虫尤虫。治肺痿,肺气,积脓血,咳嗽,涕唾,上气。煎服,破脓肿,去干湿脚气,大验。健脾益胃补脾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治小便热淋。”可以看出薏苡仁,即人们常说的薏米,功效非常多:1.舒筋除痹;2.利水消肿;3.健脾祛湿等。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它具有降血糖、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抑菌、抗病毒、抗血栓、降血压、驱蛔、抑制骨骼肌痉挛以及美容护发等多种功能。使用禁忌:津液不足者慎用。孕妇慎用。本品微寒,阳虚体质不宜多服久服。推荐薏米药膳:薏米粥。注意:薏米较难煮熟,可提前先用水浸泡煮熟,再与其他米类同煮薏米粥。小贴士:为了便于煮早餐稀饭,建议提前一天将定量煮熟的薏米冷藏保存,煮早餐稀饭时再与其他米类一起煮。参考文献:靳士英。岭南医药启示录_续篇五[J]。2009.9(5)。撰写:陈 鹤编辑:苗诗琪
1男性居多,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40岁以后、8岁以前发病者比较少。2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3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休息不能缓解。4起病时疼痛为间歇性而不被病人重视,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疾病后期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5女性病人周围关节受侵犯较常见,常为非对称性关节肿痛,通常进展较缓慢,脊柱畸形较男性病人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需要看风湿科医生。
什么是产后痹?来自公众号“风湿高论”中医古代医学论著中无“产后痹”这一病名。用“产后关节痛”“产后风”“产后身痛”、“产后风湿”等名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目前规范病名为“产后痹”。“产后痹”是指女性在生产、流产或引产后百日内,感受外邪、情志变化、过早劳役等诱因,出现关节、肌肉的酸楚、麻木、沉重、疼痛。“产后痹”属中医“风湿病”、“痹病”、“痹证”范畴。有下述症状需要警惕是否有产后痹伴有汗出、恶风、畏寒、情志不畅等症状;上述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无明显关节肿胀、功能障碍等体征;风湿病相关性指标无异常。下列风湿病需要排除才能诊断产后痹排除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致密性骨炎、风湿性多肌痛、反应性关节炎、肌筋膜炎、纤维肌痛综合征等风湿免疫性疾病者。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高明利等制订《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产后痹》团体标准微信:lnsy20120125
通俗的说,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构,类似军队或是公安部门。当他们发现有外来入侵者或机体内代谢过程中出现异己者,就会攻击它,消灭它,保护人体的安全。当免疫系统发生故障时,会错误地把人体自身的一些正常的组织器官当成异己者,进行攻击,导致自身的损伤。因此免疫紊乱是导致风湿病的根本原因。并不仅是天气单因素造成,也非免疫能力低下。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某些疾病或药物病理性损害骨代谢所诱发的骨质疏松,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肾脏疾病、消化道疾病和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引起的骨质疏松,可由一种致病因素或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如下:(1)内分泌代谢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功能减退、非正常绝经、垂体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糖尿病、慢性肾病所致的肾性骨营养不良、慢性肝病等。(2)骨骼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转移瘤、淋巴瘤、贫血等。(3)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4)营养因素由于各种胃肠疾病和营养性疾病所致的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D缺乏,胃肠吸收功能障碍致钙、蛋白质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等。(5)药物因素糖皮质激素、肝素、抗惊厥药、抗肿瘤药、抗癲痫药、甲状腺激素、免疫抑制剂、性腺功能抑制剂等。(6)制动性(废用性)因素长期卧床、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所致的瘫痪、骨折后制动、航天失重等。
脊柱骨关节炎可引起椎间盘脱出、椎体脱位和椎小关节较大的骨赘形成,当这些改变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或脊髓时就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椎动脉受压可出现眩晕、视野缺损、共济失调等;神经根受压引起支配区域肢体的疼痛、麻木、反射减弱及肌肉痿缩;严重受压时可致偏瘫甚至截瘫;偶见颈椎前缘的大骨赘引起吞咽及呼吸困难。
男,65岁,一月前于我处就诊,该患年轻时长年处寒冷潮湿之地工作,日久渐觉下肢发凉疼痛,因治疗及时而很快痊愈。今年冬,因未注意保暖,致旧疾复发。不仅两下肢发凉疼痛,而且足趾周围皮肤冰冷发紫,部分皮肤紫黑。曾经中西医治疗无多大起色。来诊时症见行动迟缓,畏寒乏力,纳谷不馨,大便稀薄,双下肢冰冷疼痛,肤色青紫,肤阳脉未触及。舌淡胖,质有瘀斑,舌白滑,根黄腻。脉微细,沉迟无力。证属脾肾阳虚,寒凝血脉,络道痹阻。治宜温肾补脾,活血逐瘀,通脉疏络。方拟阳和汤加味7剂,水煎服。二诊:药后乏力及便溏好转,余症如故。拟上方合附子理中汤继进10剂,服半个月。三诊:上方加减进退共服二十余剂。畏寒消失,肢体转温,肤色微退疼痛减轻,知饥纳谷,大便成形。
甲状腺的高功能状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增加和自主神经系统失常,以Graves病最为常见。常伴有肌肉的病变,语言、吞咽困难,可合并甲状腺危象,导致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较多见,表现为上下肢带肌进行性无力、萎缩,还可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Graves 病发生在重症肌无力者仅有1%。甲状腺素过多使代谢加速,可因为骨吸收增加和负氮平衡引起全身性骨质疏松,出现骨痛症状。20%的患者出现肩关节周围炎。X线片显示指(趾)骨末端骨膜反应,骨膜下增生。1%的患者出现甲状腺杵状指(趾),发生机制不明。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及对症治疗,包括抢救措施。中西医证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病变。甲减在新生儿为果小病,成人为黏液性水肿,皮肤呈非凹陷性水肿,肌肉收缩和松弛均减慢,以肩背肌等近端肌肉为主,也可表现为强直、挛缩和疼痛。受寒及感染可诱发昏迷,严重时危及生命。黏液性水肿累及关节时患者出现对称性关节肿胀,疼痛通常较轻,伴有关节积液。膝关节最多见,手和足小关节受累时与类风湿关节炎症状相似。早期出现一种类似纤维性肌痛的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