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多癫痫患者十分关心的问题,癫痫在老百姓中又被成为“羊角风”,事实上癫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大类以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的脑功能失调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癫痫患者一般病史较长,多次经历类似癫痫症状的短暂性发作。 癫痫的发病率较高(人群年发病率为50-70/10万),是神经系统中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的第二大常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青少年尤为多见,其中,儿童患病率高达1.25%,可以理解为每100个小朋友就有一个是癫痫患者。 癫痫发作时,患者通常大叫一声,随即倒地,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小便失禁,数秒或几分钟消失,也有的病人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或者局部的肢体抽动。2017版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将癫痫发作大致分为局灶性起源,全面性起源,未知起源三大类。癫痫的病因十分复杂,大致可分为遗传性、感染性、结构性、免疫性、代谢性及病因未明六大类。 不同人的癫痫可能是由于不同病因导致,即便是同一病因,临床表现也千差万别。诊治癫痫,尤其是初次诊断,需要到正规大医院的相关专科,最好是找癫痫中心的癫痫专家。总体而言,大约七成的癫痫是可以通过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控制、甚至治愈的;经过抗癫痫药物系统治疗后仍然频繁发作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转载自王军博士谈癫痫) 关于难治性癫痫的确切定义尚有争议,大部分情况下认为,两种以上抗癫痫药物的正规两年以上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仍然无法控制,即可确诊难治性癫痫。难治性癫痫中很大一部分属于颞叶癫痫(TLE),病理改变主要是海马硬化,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CD)等,大部分情况下,手术效果好。约70%的颞叶癫痫患者经过手术,结合抗癫痫药物,可以达到长时间无癫痫发作,即可认为癫痫治愈。再比如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导致的癫痫,绝大部分也是可以治愈的。(见王军大夫工作站文章,这种难治性癫痫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 目前认为,癫痫是跟高血压、糖尿病类似的长期病、慢性病,是脑神经网络异常导致的系统性疾病。只是由于外科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术前致痫灶定位技术,才使得部分患者经过系统的癫痫术前评估,正确的手术,合理的术后管理,达到癫痫控制,甚至治愈。 癫痫的治疗,尤其是难治性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以合理的抗癫痫药物为基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外科手术、神经调控及生酮饮食等。
引言始终站在脑病抗战最前沿,努力确保个体方案最优化。 --by Dr. JWang帕金森病是一种年龄相关的、慢性退行性脑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估计每100个老年人就可能有1人罹患帕金森病,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步态缓慢等。帕金森病早期阶段对于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较好,药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在接受左旋多巴治疗5年的患者中一半以上会出现运动症状波动和异动症。在小于50岁就发病的帕金森病患者中,这些症状更加常见,有研究表明,这是左旋多巴独有的现象。所谓的运动症状波动为患者出现“开”、“关”期之间的交替,“开”期是指患者对用药反应良好,“关”期则是指患者出现基础疾病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异动症主要表现是异常的不自主运动,患者常常表现出舞蹈样动作或肌张力障碍性症状,程度加重的时候,表现为投掷样或肌阵挛性动作。一般来说,异动症在患者“开”期出现,有时又会以痛性肌张力障碍的形式出现在“关”期,或者,有时随着多巴胺水平升高和下降表现为“双相”形式(“剂初”和“剂末”异动症)。脑起搏器(又称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帕金森病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脑起搏器是通过立体定向手术,将刺激电极中植入脑深部特定核团,对核团进行慢性刺激,调节临床症状的异常电活动,从而消除或改善病灶症状,以达到临床治疗目的。脑起搏器以其创伤小,可控性好,可逆性和副作用少,以逐渐取代核团毁损术成为外科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手段,尤其其对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症状波动等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详见 王军等.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及手术靶点的选择)临床上常用的核团有: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 STN),苍白球内侧部(internal globus pallidus, Gpi)等。脑起搏器植入术后脑起搏器植入术后脑起搏器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经典的基底节生理学环路模型认为,在帕金森病中黑质变性和多巴胺缺乏的两个下游效应是丘脑底核对苍白球内侧部的过度兴奋和苍白球内侧部对丘脑的过度抑制。这些效应进而使丘脑皮层的活动减少,从而,介导了运动缓慢和强直症状。脑起搏器的高频电刺激可抑制神经元的活动,同时激活离开靶神经核的传出纤维通路。哪些帕金森病患者适合脑起搏器呢?在神经内、外科医生,影像诊断专辑及康复、护理人员组成的脑起搏器医疗小组的认真评估后,目前倾向于认为,下列情况采取脑起搏器手术比较合适:1.对左旋多巴反应好(多巴胺冲击试验至少改善30%)、伴症状波动(“开”-“关”现象“)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从脑起搏器中获得更多好处;2.药物治疗曾一度控制病情,但药物疗效逐渐下降或出现运动并发症,如异动症,或无法耐受抗帕金森病药物副作用的患者可考虑脑起搏器手术;3.病程相对较短(仍然需要5年以上)、生活质量要求高的患者可考虑;4.年龄不宜超过70岁,但是近期有研究表明,大于70岁的帕金森病患者依然可能从脑起搏器中获得改善。(详见 王军等.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及手术靶点的选择)哪些帕金森病患者不宜接受脑起搏器手术?对于伴重度痴呆、精神症状或晚期重度帕金森病患者,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或有明确手术禁忌症的患者不宜考虑手术治疗。脑起搏器手术会有怎样的获益?通常,术前对左旋多巴的反应是脑起搏器手术后出现术后改善的一个很好的预测指标。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病例,手术的效果只会与术前对左旋多巴的最佳反应一样好。反过来说,术前左旋多巴无效的症状,在术后不太可能改善。但是,在术前由于不良反应已限制左旋多巴剂量的一些病例中,与未达治疗剂量的左旋多巴治疗相比,脑起搏器手术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脑起搏器手术的获益能持续多长时间?在电极植入后,可提供至少3-5年的持续抗帕金森疗效,这期间需要根据病程、患者的症状反应,进行程控,即对刺激靶点、参数等进行调整。一项meta分析纳入了11项非随机观察性研究的数据,评估了脑起搏器在3年之后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作用。平均随访期为4.5年,DBS后主要体征(震颤、运动迟缓和异动症)的改善得到保持,而姿势不稳和步态障碍却在DBS最初的改善后出现了恶化。尽管受高失访率困扰,一些在DBS术后随访5-10年的研究显示出类似的结果,即DBS使患者在运动方面(震颤、强直、运动症状波动和异动症)有持续获益,同时在构音障碍、姿势不稳、步态冻结和认知功能方面有恶化。(引自BestPractice)脑起搏器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1.手术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意识模糊/定向障碍、
响应国家号召,主动拥抱科普。感谢广东科技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王军博士主编的科普书籍《癫痫知识手册》正式上线,欢迎推荐、选购。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820920595980&skuId=5697166754378癫痫患者可以通过每周三上午王军博士难治性癫痫专病门诊免费领取哦,200本,领完即止。
1.片子的上传问题 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往往离不开影像学的检查,如头颅CT或核磁共振MRI,因此许多朋友在网上咨询时上传了许多影像片子,但相当一部分看不清楚,最常见原因是上传的每张照片包含了整张CT或MRI的图像(可能每张CT或MRI片有20-30幅图),这样照片上的每幅图的分辨率非常低,而且真正有疾病的地方显示得很小,又不能放大,模模糊糊,很难判断。因此建议网上上传的图片如下要求:(1)每张照片最好只包括1-2幅图,这样每张CT或MRI片需要拍10-20张照片上传;(2)如果这样拍照片太多的话,也可以只拍有问题的地方,把有问题的地方放大点拍(如果不知道哪里有问题可以咨询一下当地的医生);(3)拍照片时不要抖动,否则成像很模糊。 2.只有不适症状,没有任何检查 有的朋友在网上的问题太笼统,如“我头晕头痛,请问怎么办?",这类问题我只有建议患者先去当地医院看看,做好相应的检查如头颅CT或MRI,有个基本结果后再来咨询,必要时需要上传图片(按上述要求拍照上传)。同时我要说明的是,我是神经外科医生,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果当地查出有颅脑肿瘤或椎管内肿瘤,血管病或先天畸形,或脑积水颅骨缺损等,属于我的诊治范畴,如果单纯头痛头晕,片子拍出来没有上述疾病的,建议看神经内科(神经科)。 3.问手术成功率 经常有患者朋友在网上询问手术成功率多少,风险多大,我能理解,但这些确实很难回答,即使回答了可能对于个体的病人实际意义不大。首先“成功率”的概念模糊不清,如果手术保住了生命,但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如偏瘫、面瘫、复视、饮水呛咳、视力下降,甚至昏迷等),这是成功还是不成功?保住了生命是成功了,但功能受损了算不成功了吧;其次所谓“成功率”是群体病例的统计结果,如一年的手术总量中,死亡率多少,昏迷发生率多少,偏瘫发生率多少等等,是一个统计结果,对于个体病人意义不大,假如医生告诉你“成功率”为99%,如果万一你不幸发生了,那你可能就是那1%啊(比喻不恰当请谅解!!);其三,所谓“成功率”与不同手术位置、病人年龄、有无基础疾病等有很大关系,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脑干及附近位置死亡率和神经功能障碍率比其他位置的手术偏高;其四,手术不是简单的机械操作和重复,医生面对每一例手术都是集中智慧和体力在和疾病战斗,和自己的经验和极限在战斗,即使一个医生前100次手术都成功了,他也不能保证第101个病例会像前面100个病例一样成功!!每一次手术都是一次挑战,前面的手术成功不一定就意味着后面的也一样。可以说每个外科医生的一生都有与手术有关的死亡病例,都有与手术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病例,我们也知道每一个结果不好的手术都牵动着多少家属的心,往往家属又花了许多金钱!但医学是一门科学,目前还存在许多未解的迷,有很多未知数,不是每个疾病都能治好,也不是每个手术都能完全如愿!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全心全意!尽心尽职!病人信任我,把生命托付给我,这是一种庄严的托付,我们只能用自己所学到知识和技术,尽最大的努力,不考虑自己的荣辱得失,全身心地去手术去诊治病人,争取最好的结果,如果大家尽了最大的努力,不好的结果还是发生了,也希望大家能理解医生!请相信,医生和家属一样,都希望病人的手术成功!第五,如果哪个医生告诉你,他的手术成功率是多少,我估计那也是他随口说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诚如上述,就是成功率99%,又有谁能保证你就是在那99%之内呢?你会因为医生甲的“成功率”为99%,医生乙的“成功率”为95%,而选择医生甲吗?因此,问成功率意义不大,关键是看医生是否尽心、尽职、尽责! 4.问门诊时间 有的朋友在网上询问我的门诊时间,实际上我的门诊时间可以在好大夫网站上都能轻易查到,而且会实时更新。 5.问当地医院诊治是否正确的问题 有的病人朋友在外地或当地就诊手术,有的可能还在重症监护室一直昏迷未醒或发热或有其他一些当地医院还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家属在网上咨询当地医院诊治是否正确。这确实给我出难题了,对这类问题我一般建议家属还是详细当面咨询当地的主治医生或当地的手术医生。因为以下几个原因:(1)病家在网上汇报的病情不专业或不详细,仅凭自己的感觉或当地医生平时给家属交代的病情在汇报;(2)我没有亲自检查过病人,对患者情况了解不全面;(3)没有动态分析患者系列影像学片子;(4)对同行医生在家属面前随便评说诊治是否正确,也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有职业道德的医生。如果家属对当地诊治有疑问完全可以和当地医生详细沟通;如果医患有纠纷,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如当地医院行政出面协调或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如果是想请上一级医院会诊,完全可以要求当地医院通过正规途径邀请外院会诊,这些通道都是敞开的。(5)如果医生在网上给你一些意见,你再转述给当地医生,容易产生误解和不准确。(6)如果家属确实想咨询和了解病情,建议请当地医生写个病情简介,并带上所有术前后的片子到门诊,当面详细交流,网上毕竟交流的信息有限,只是一些原则上的简单的咨询。 6.网上开药的问题 由于未能当面检查患者,仅凭网上的交流就给患者建议具体药物的,是一种危险的诊疗行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医生,我建议有关用药的问题还是到医院当面诊治。好大夫网站也有提醒,网上的一切建议和咨询回答都仅供参考,不能代替当面就诊!
《羊城晚报》羊城派3月30日报道,《歪脖子不一定是落枕,医生建议查查脑神经》,采访了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王军博士,通过典型案例,详细科普了痉挛性斜颈的表现,发病过程,治疗及其可能的机制。最后,王军博士提出,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更好认识我们的大脑,更好治疗疾病,南方医院率先在国内开办《神经网络外科学》公修课。截止目前,已成功开办三期,受到广泛关注。原文链接:https://ycpai.ycwb.com/amucsite/template/#/newsDetail/120643/1564371.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