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主办2014年全国诱导免疫耐受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新进展研讨会,移植后环磷酰胺诱导免疫耐受疗效显著由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主办,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承办的“2014年全国诱导免疫耐受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新进展研讨会”于2014年11月30日在北京金台饭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专家300人参加会议,国内知名血液病专家,血液免疫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王德炳教授和和北京军区总医院陈竹副院长为会议的召开致开幕词。本次会议主题清晰,诱导免疫耐受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的基础和临床实践,探讨诱导免疫耐受前沿课题和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学术氛围,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专家Luznik做了精彩报告,国内血液学及免疫学知名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专题演讲,会议是高水平的学术盛会。诱导免疫耐受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核心技术,特别半相合移植,意义重大,已经获得长期随访结果,美国专家Luznik提出的移植后诱导耐受新技术,首次在国内报告实验室基础和临床的结果,引起国内专家关注,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就采用的诱导耐受技术和临床做了专题报告,诱导免疫耐受新技术在再障病人移植治疗的结果做大会报告和交流,会议内容特别受欢迎,会议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
会议期间,陈惠仁教授与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王振义教授合影 第十四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分会承办,会议于2013年11月15-16日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专家做精彩的专题讲座,围绕血液肿瘤生物学和靶向治疗、干细胞和造血调控、血栓和血管生物学和血液免疫学等主题,介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搭建合作与交流的平台,这是一个高学术水平和富有成果的盛会。
由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因而缺少同胞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扩大骨髓库的规模,使找到非血缘供者的机会增加;另一方面也需要探索采用亲属间半相合的供者进行移植。一般来说,几乎每一个需要移植的患者至少有一个半相合的供者,如兄弟姐妹、父母、子女等。要成功开展半相合移植需要克服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和免疫功能重建等难题。 研究组做了大胆探索、缜密设计,采用独特的移植方案,使半相合移植获得成功,取得了与同胞相合移植相似的疗效与总生存率,我们在陈惠仁主任主持,在1998年率先实现单倍型移植技术,拥有最长随访病人,已完成300例半相合移植,重复性很好。陆道培教授开展此项工作,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的血液学领域杂志《Blood》上,受到国际社会的瞩目。 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主任陈惠仁是作为第四完成者,联合申报单倍型移植成果,先后荣获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进步一等奖及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重大进展,将根本解决供者短缺的问题,使更多急待移植而缺乏相合供者的病人可通过半相合移植获得新生北京市成果见网站http://www.bjjlb.org.cn/jlgg/2006gg/1.htm
2011年12月18日,由国家卫生部医管司和健康报主办的“2011改革创新医院”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院长们走过红地毯步入会场,巨型液晶显示屏上,不断闪现着改革创新医院管理者优秀代表们的身影。 “改革创新医院”评选活动始于2010年,评选活动从今年4月启动以来,以“汇集改革亮点、共享创新成果、推进医改进程”为宗旨,对一大批医院的改革亮点进行了专题展示,推出了120家“2011医院改革创新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继去年获得后,今年是第二次获得此殊荣
10月中旬,中国医院协会第三届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学术年会暨2011年度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西安市举行,国家人社部、卫生部领导及全国各省市各级医院3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在“2011年度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中,共有34家医院和35名医院医保管理工作者分别被评上全国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北京军区总医院荣获“2011年度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医疗保险科李科长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先进个人”。我院是代表全军唯一获全国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的单位。 一直以来,医院坚持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为工作目标。在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医保病人已成为医院的主流病源的形势下,医院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医保政策,规范医保病人管理,热情为医保病人服务,全院职工齐心合力,医保管理工作又上新台阶。
转解放日报头版新闻: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吴晶晶邹声文)中共中央、国务院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人民大会堂里灯光璀璨,鲜花吐艳,气氛庄重而热烈。奖励大会开始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代表。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他强调,崇尚科学技术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有大批创新型人才。“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支撑和引领。要把科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继续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计划,大力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温家宝指出,必须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大力增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要建立健全企业主导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协作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要鼓励广大科研人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企业和产业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活力。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发扬学术民主,倡导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为科技进步和优秀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讲话全文另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大会时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共同肩负起科教兴国的重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师昌绪在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时表示,中央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央领导同志向获奖人员代表颁奖,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科技工作者的热情关怀。全体科技工作者要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将自己的专长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紧密结合起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出席奖励大会并参加会见的中央领导同志还有:王岐山、刘淇、刘云山、李源潮、张德江、徐才厚、令计划、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周铁农、马凯、杜青林、陈奎元、黄孟复、万钢、陈宗兴以及中央军委委员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和首都科技界代表等共约3300人出席大会。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56项(人)。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0项,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73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31项、二等奖239项;授予5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始建于1913年,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出以华益慰军医为代表的不愧对患者的杰出医务工作者,医院以严格的管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血液科是医院建设重点学科,为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造血干细胞移植特色鲜明,全国最高水平半匹配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及可靠的医疗保障,有一支具有高度敬业精神及良好专业素质的团队,对血液疾病及恶性血液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位居国内前位,可以为来自国内外血液病患者提供一流的救治。 专科技术力量雄厚,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发展基金和军队科研项目基金研究。现有教授、主任医师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专科分普通血液病房、洁净病房和配套齐全的实验室3部分,临床部分重点开展血液恶性肿瘤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普通血液病房床位43张,新建国际标准的洁净病房11间,是国内最大规模造血干细胞移植单位之一,每年可以完成移植近100例。收治来自全国各地和军队的复杂及危重病例,改善难治白血病恶劣预后。医疗技术过硬,骨干都是10年血液病治疗和骨髓移植工作实践的专家,技术已十分成熟。实验室具有程控降温仪及现代化细胞冻存系统、血细胞分离机、荧光显微镜、荧光倒置显微镜、临床级磁免疫细胞分离机(Clin Macs)等现代医疗和科研仪器设备,开展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造血干细胞分离与培养,为白血病病人治疗和成功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重要保障。 学科带头人陈惠仁教授,医学博士,中国抗癌协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免疫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军血液专业委员。美国血液病学会(ASH)会员,于1999年2月国内率先取得单倍型骨髓移植成功,现工作仍在延续,已总结300例单倍型移植的结果,安全性HLA全相合移植方法接近,移植排异的发生率无显著增高,无病生存方面在白血病进展和难治复发病例均显示了优越性。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权威《Exp Hematology》杂志,论文被引用近百次,开创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时代。
网络就诊指南:我就在你身边 能够帮助患者解决病痛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首先感谢你浏览到我的网络工作室,希望能给你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也能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1、不方便来医院的患者建议使用“在线看病”,要把你的信息病历填写完整,这样能给你最中肯的建议指导、诊断。 2、情况紧急的或者想要得到快速解答的患者可以申请“电话咨询”节约时间成本。 3、需要长期随访的患者,可以申请“家庭医生服务”此服务无咨询次数的限制,如病情需要长期咨询和我保持联系的,可以选择此服务,每月两次与我的紧急通话;避免不必要的来回医院奔波劳累。 如果,不习惯这些方式看病,也可以通过以上方式预约我的门诊。祝您健康 !
目前的治疗白血病方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更多新的进展表现在靶向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而且靶向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则是抗白血病治疗中里程碑式的进展,这些治疗对人体正常器官损害小而且治疗效果显著。即使如此,依然有部分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复发,成为肿瘤治疗过程中难以逾越的屏障。最新的研究证实:许多肿瘤细胞缺少MHC-I类抗原,从而使肿瘤细胞能够对正常免疫细胞产生抵抗与逃逸,最终导致肿瘤治疗失败。生物免疫治疗包括细胞免疫治疗及细胞因子治疗,细胞免疫治疗从LAK细胞开始逐渐发展到包括CIK、DC-CIK、CTL、NK细胞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性治疗,而细胞因子主要为可以刺激淋巴细胞功能的白介素2等及干扰素。在所有免疫细胞当中,自然杀伤细胞(NK,natural killer cell)是免疫系统中的哨兵,可是快速响应并杀死病变细胞。目前普遍认为NK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后杀伤作用出现较早,在体外1小时、体内4小时即可见到杀伤效应;NK细胞的靶细胞主要有某些肿瘤细胞(包括部分细胞系)、病毒感染细胞、某些自身组织细胞(如血细胞)、寄生虫等,因此NK细胞是机体抗肿瘤、抗感染的重要免疫因素。NK细胞的杀伤活性无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限制,而且不依赖抗体。然而最新有研究认为缺乏MHC-I类抗原的肿瘤细胞会灭活NK细胞,而许多肿瘤细胞缺少MHC-I类抗原,能抵抗NK细胞的监视和杀伤。在Journal of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特定细胞因子治疗能增强NK细胞杀伤缺乏MHC-I类抗原肿瘤细胞的能力。利用小鼠模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acid Raulet 确定,缺乏MHC-I类抗原的肿瘤细胞会灭活NK细胞。DavidRaulet认为:由MHC-I类抗原阳性肿瘤细胞和MHC-I类抗原阴性肿瘤细胞组成的混合瘤也会引起NK细胞变得无反应,即NK细胞无法识别及杀伤肿瘤细胞。NK细胞无效与MHC-I类抗原阴性肿瘤细胞干扰或损害早期信号传导同时出现;即使阴性细胞在混合肿瘤中所占比例极少,也可以产生同样结果。这一机制表明MHC-I类抗原缺失可以促使肿瘤细胞引起NK细胞失活,从而逃避NK细胞的杀伤作用。更重要的是,治疗MHC-I类抗原缺失的肿瘤小鼠,用细胞因子IL-12和IL-18或突变形式的IL -2可恢复NK细胞活性,减少肿瘤大小,并增加小鼠存活;但是对于具有MHC-I类相合的肿瘤,上述方法是无效的。
一、怎样尽早发现CML?许多CML患者是因为其他原因查血常规,或者常规做查体的情况下发现白细胞升高,外周血分类可以看到不成熟的粒细胞,如杆状核细胞增多,甚至可以找到早幼粒细胞及原始细胞。经过血液专科骨髓形态、染色体、BCR/ABL1融合基因,而诊断CML。还有一部分患者是出现了乏力、体重下降、低热、腹部包块等不适症状,到医院就诊,发现白细胞异常升高,进一步检查后发现CML。所以,出现头痛脑热,身体不适的时候做最基本的血常规检查,往往可以较早的发现血象异常,早期就诊。二、CML诊断的标准CML往往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白细胞异常升高、嗜酸嗜碱细胞升高,脾肿大,骨髓增生异常活跃等。特异性的诊断标准是,费城染色体(Ph)阳性,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这是CML诊断的必须条件。少数患者虽然有典型的CML的表现,但是Ph染色体或者BCR/ABL1融合基因阴性。Ph染色体及BCR/ABL1基因存在变异性,可以通过FISH或者BCR/ABL1基因筛查的方法,发现变异型CML。变异型CML对靶向药物TKI类药物仍有效。而不存在Ph染色体及BCR/ABL1基因的患者,是要排除CML诊断的,考虑不典型慢粒等MPN诊断,相应的治疗原则也是完全不同。三、诊断了CML,应该怎么办?对于刚刚诊断CML的患者,往往感觉是天都塌了。“白血病”,多么可怕和陌生的名词。许多家属选择暂时不告诉患者疾病诊断。CML,尤其是慢性期,疾病进展相对缓和,不会像急性白血病那么来势凶险,许多患者可能只需要门诊治疗。由于有靶向药物,异基因移植的效果也最好,CML是白血病中疗效最好的类型之一。一旦确诊CML,需要尽快治疗。有条件,尽快应用伊马替尼这类的靶向药物。另外,CML需要长期规律服药,定期随访,以便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四、CML的药物治疗选择说到CML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疾病分期。慢粒自然病程分为3个期: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绝大多数患者刚刚诊断CML时处于慢性期,约20%的患者在诊断慢粒时已经处于加速期,极少数患者发现时就已经急变了。(一)慢性期的药物治疗首选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也就是格列卫。对于经费困难,不能够负担格列卫治疗的患者,备选的治疗是干扰素。羟基脲等化疗药物多用于病初,降低高白细胞负荷。伊马替尼:2001年中国上市,成为慢粒的一线治疗。慢性期400/日。著名的IRIS研究,对于刚刚诊断的CML,8年总生存率85%。评估预后的金指标也是细胞遗传学检查。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作为疗效评估金指标的医保遗传学检查指的是G显带的染色体检查,而不是FISH。近两年,基因学检查,BCR/ABL定量的结果越来越受到重视,格列卫治疗3个月、6个月的基因定量的检查<10%备认为是早期预后的重要指标,以指导患者早期改变治疗策略。二代TKI类药物:尼洛替尼及达沙替尼在欧美已经纳入到初诊CML的一线治疗。目前中国的CML指南仍把二代药物放在二线的治疗位置。往往用于格列卫效果不满意的CML。干扰素从1980开始应用于CML,1990年后成为CML-CP患者的一线治疗。2000以后,其一线位置被格列卫取代。但对于经费困难、格列卫不耐受、妊娠期等的患者仍在广泛应用。中国CML指南,仍将其放在一线治疗。低危、中危、高危慢性期CML的中位生存率分别为98个月,65个月,42个月。与传统羟基脲及化疗相比相比,确实使一部分患者的生存率明显延长。干扰素治疗的最重要的预后指标是细胞遗传学反应,也就是有没有Ph染色体的消失。干扰素对进展到加速期及急变期的患者疗效差。羟基脲 上个世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一度曾经是CML的一线治疗。目前仅作为发病初期,高白细胞血症期间的辅助治疗。化疗 慢性期患者,除非伊马替尼等治疗效果不佳,一般不做推荐。(二)加速期及急变期的治疗TKI 对于疾病没有应用过格列卫类药物治疗的患者,首选TKI类药物:伊马替尼、尼洛替尼及达沙替尼。对于应用TKI类药物过程期间疾病进展的患者,需要做TKI的耐药突变,筛选可能有效的TKI药物。联合化疗 :高三尖杉酯碱上个世纪70年在我国开始应用,多用于进展期治疗。对于干扰素或5、格列卫耐药的患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疗效。由于作用机制不同,对T315I突变的患者有效。价格便宜,应用安全。对于进入急变期的CML,根据是AML变还是ALL变,选择相应的化疗方案治疗。五、HSCT异基因移植从1973年开始用于CML的治疗,成为唯一的彻底根治的手段。随着移植技术的提高及支持治疗的加强,疗效也在不断改善。不同的移植中心结果差异很大。慢粒的移植指证1、进展期慢粒,唯一的方法,只要有条件,疾病控制后快移植。供者可以选择同胞相合、非血缘相合、半相同供者。2、慢性期药物效果不好的对于慢粒慢性期患者的治疗选择。IRIS研究8年长期总生存率85%。而道培团队慢粒慢性期进行同胞相合移植长期生存率90%,非血缘全相合总生存率为85%。欧美国际指南为一线或二线TKI。异基因移植放在二线甚至三线的位置。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CML指南仍然将异基因移植放在一线的位置。但是,对于格列卫疗效好的CML-CP患者,不主张进行半相合移植。3、儿童慢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