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精选
(3)
全部
(213)
视频
(15)
病例
(1)
糖尿病足大讲堂
(55)
踝部扭伤大讲堂
(35)
足部畸形大讲堂
(23)
足底筋膜炎大讲堂
(16)
足部常见疼痛大讲堂
(16)
视频
(15)
韧带疾病大讲堂
(12)
足踝骨折大讲堂
(9)
案例
(7)
直播回放
(7)
医学科普
(6)
典型病例
(4)
媒体报道
(2)
就诊指南
(2)
图文文章
(2)
案例
(1)
分类
精选精选 如何治疗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以及足部畸形的疾病状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早期表现为下肢感觉异常,如蚁行感、肢体麻木、感觉减退或消失、脚踩棉花感、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下肢发凉、怕冷等,随着疾病的进展,晚期病情加重会出现足溃疡和坏疽。糖尿病足应当如何治疗呢?糖尿病足是个需要多学科介入的疾病,涉及到内分泌科、血管外科、骨科、足踝外科、修复重建外科等。首先,对于平时血糖控制不佳、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重患者,需加强宣教工作,积极干预改善整体情况,稳定病情,避免进一步恶化。对于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需血管外科介入治疗,支架或球囊改善血运。对于小腿及足部血管狭窄、闭塞,肢体远端无血运的情况,则需要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改善患肢微循环,达到改善创面血供、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对于肢体严重缺血,伴随剧烈静息痛,夜间无法入睡,经保守治疗无效,无法行外科或介入手术的患者,可以选择脊髓电刺激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舒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流,同时促进内皮保护和新的血管生成。在改善血运的基础上,感染伤口需积极清创引流,及时控制感染、避免恶化,后期植皮或皮瓣软组织覆盖;而当糖尿病足患者发展为坏疽时,则会采取截肢治疗,尽量保留功能肢体,便于安装假肢,最大限度保证术后生活质量。糖尿病足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截肢率高等特点,是隐藏在身边的无声杀手。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它的危害,及早预防,避免病情发展及恶化。一旦发现预兆或伤口,需及早就诊,避免病情恶化。祝各位糖足患者早日康复!
img
赵会副主任医师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846人已读
评论
1
精选精选 如何才能挂上赵会医生的号?
如何找赵会医生看病就诊门诊信息:每周三上午周五上午专家门诊北京朝阳医院本部骨科门诊621诊室每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北京朝阳医院常营院区门诊骨科11诊室医生如有停诊会在好大夫上发布停诊,就诊请携带所有辅助影像检查资料。方法一:可以使用朝阳医院微信公众号挂号:第1步:微信进入“北京朝阳医院患者服务”小程序第2步:进入“北京朝阳医院患者服务”公众号,点击预约挂号第3步:搜索“北京朝阳医院本部或者常营院区”第4步:进入“门诊挂号”第5步:外科系统-骨科第6步:找到周三上午,周五上午,周一上午的赵会医生门诊方法二:通过好大夫微信小程序或APP,查找在线赵会医生主页,查看赵会医生门诊时间,预约免费加号名额,预约成功后门诊找赵会医生加号。操作流程图如下:方法三:现场加号现场加号仅限复诊病人与急需治疗需求的患者,如病情不着急也可以先线上咨询。
img
img
img
赵会副主任医师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3561人已读
1
5
精选精选 扭伤脚的你现在好了吗?
最近我们团队连续收治了几名踝关节反复扭伤的病人,并为其实施了踝关节镜微创手术修复了损伤的韧带,重塑了关节稳定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病人踝关节扭伤以后会很快恢复,而有的病人则反复地出现扭伤,并导致踝关节不稳,继而发生严重的退变老化。这样我们先看一下踝关节的解剖示意图。就在上图标蓝色韧带就是导致患者反复扭伤,这个韧带就是距腓前韧带,它提供踝关节外侧60%的稳定性,如果这个韧带发生断裂,即使愈合了,也只能恢复原来50%的强度,因此踝关节的稳定性会下降,所以说容易出现反复的扭伤,或者行走时疼痛,如果长此以往,这容易继发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听起来好像很可怕,其实更可怕的是大家对踝扭伤以后的忽视,或者说视而不见,因为踝关节扭伤太常见了,许多病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等到真正出现踝关节的创伤性骨关节炎时,对于治疗来说就已经相当棘手了。当我们在门诊碰到这样的病人,应该做什么检查,首先应该是评估环节的稳定性,比如做踝关节X线片子,先看看有没有撕脱骨折,然后做踝关节核磁看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连续性,结合踝关节查体:看看抽屉试验是不是阳性,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如果评估的结果是需要手术,那么接下来就需要通过踝关节镜微创手术修复关节的稳定性了,所以说当不慎扭伤或者是经常扭伤,甚至感觉到踝关节不稳的时候,就应该及时的进行就医,让医生给你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不要把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给你误了。祝大家有健康的踝关节,享受快乐的运动人生!
img
赵会副主任医师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6162人已读
17
45
足部畸形大讲堂足部畸形大讲堂 拇外翻应该怎么治疗?
拇外翻是最常见的足踝部畸形疾病,在某些地方上也叫大脚骨病。主要表现为大脚趾向外偏斜,同时伴有内侧的突起。从发病性别上来看,拇外翻在女性的发病率多于男性,特别容易发生于那些爱美女士,这和她们长期穿高跟鞋,或者是前部比较狭窄的鞋子是有关系;另外,拇外翻的发生也和遗传有关系,在扁平足的患者中常会伴发拇外翻。拇外翻的疼痛通常表现在第一跖趾关节的内侧,也就是说足内侧凸起最明显的部位,如果局部神经受到压迫,还可能会出现麻木不适的感觉。除此之外,拇外翻还会引起足部其他位置的疼痛,比如前脚掌的底部,医学名词叫转移性跖骨痛,这是由于足底的受力点发生变化引起的;也可以引起其它小脚趾的畸形,因为和鞋子的摩擦而引起疼痛甚至不易愈合的伤口;更有甚者,拇外翻可以引起足中部的疼痛,也就是中足关节炎。那么拇外翻应该怎么治疗呢?1,首先我想说的是,并非所有的拇外翻都会出现疼痛,没有症状的拇外翻患者一般是可以继续观察,不用进行特殊的治疗;2,轻微疼痛常常与穿着不合脚的鞋子有关,即时更换前部比较宽敞舒适的鞋子,多可缓解疼痛;3,如果更换了舒适的鞋子,适应了一段时间,还是不能缓解症状,则可以应用拇指矫形器,针对足底疼痛可以选用定制的矫形鞋垫,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病人都可以控制症状,缓解疼痛;4,对于经过严格的保守治疗,都不能缓解患者的症状,而且疼痛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的时候,我们选择进行手术治疗。拇外翻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恢复足部的外形,以及行走时的正常的足底应力分布,消除疼痛,改善行走功能。由于足部解剖比较复杂,而且每一位病人又具有各自的特殊性,手术难度相对于其它大关节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同钟表师傅修理手表和修理座钟的区别,对于足踝专业的骨科大夫来说,就需要全面地掌握足踝疾病的理论知识和手术技术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对付各种情况。拇外翻手术包括足部的软组织平衡与骨性结构力线的重排,前者是对大脚趾周围韧带肌腱关节囊调整,后者只是对大脚趾的骨骼进行重新排列,再固定于正常的解剖位置,恢复正常的力线排列。单纯的切除内侧的突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时候还需要对其他脚趾进行处理。很多患者担心手术会对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其实对于大部分骨骼质量比较好的中老年患者来说,术后恢复还是很快的,一般术后1-2天疼痛可以缓解,可以在专业术后鞋的保护下进行行走,术后6-8周左右,骨性融合以后就可以穿回普通鞋子正常的生活了。祝大家有一双健康美观的双脚,享受运动的快乐!
img
img
img
赵会副主任医师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4806人已读
7
11
案例案例 中年女性糖足患者保肢成功一例
患者中年女性,2型糖尿病病史20余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1周前走路磨破第3趾,渗液较多,后趾体逐渐变黑伴脓液。就诊于当地医院,行抗炎治疗,症状无好转。坏死范围进一步扩大,蔓延至足背及足底皮肤,伴高热。当地医院建议截肢,未采纳;为行保肢治疗,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img
赵会副主任医师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254人已读
评论
案例案例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糖尿病足创面
患者中年男性,48岁,既往2型糖尿病病史13年,血糖控制差。1月前出现右足皮肤破溃、逐渐发展为坏疽。于当地医院就诊,行多次手术治疗,清创、截趾,感染控制不佳,当地医院建议截肢,未采纳。现为行手术治疗,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术前创面,一期手术清创、控制感染完善下肢血管检查,足部血管显影尚可感染控制后,于对侧大腿设计并切取皮瓣,供区皮内缝合游离皮瓣完全覆盖创面术后1月随访,保肢成功
img
赵会副主任医师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52人已读
评论
案例案例 糖尿病足老年患者保肢成功一例
患者老年男性,65岁,右足破溃、流脓2月余入院。
img
赵会副主任医师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43人已读
评论
图文文章图文文章 中年男性糖尿病足患者保肢成功一例
患者中年男性,右足皮肤破溃1月,第4、5趾变黑、坏死10天。发现2型糖尿病病史2年余,未治疗。入院伴高热,重度感染,右足湿性坏疽,伴恶臭。入院积极手术清创控制感染,抗炎、调控血糖。
img
赵会副主任医师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203人已读
评论
图文文章图文文章 脊髓电刺激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什么是脊髓电刺激?将电极植入椎管硬膜外腔,刺激器发出电脉冲信号通过电极传至脊髓,阻断疼痛信号经脊髓向大脑传递,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它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医生Shealy和Walter在动物模型中展示了脊髓电刺激的治疗效果。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顽固性疼痛的治疗,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疼痛的治疗,有效缓解疼痛的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肢血管痉挛、促进微循环再生,达到改善患肢血供,促进糖尿病足创面快速愈合的目的,从而提高保肢率,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跟经济压力,早日回归正常生活。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缺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常表现为疼痛、感染及坏疽。治疗原则是在改善血供的基础上彻底清创,控制感染并使创面愈合。传统的改善下肢血运方式包括血管介入手术及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等,但各自有其局限性,如介入手术无法有效改善患肢远端以及微小血管的血供,骨搬运手术创伤相对较大,且作用时长有限。脊髓电刺激相较于糖尿病足的传统治疗方法,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1.手术风险低:相较于传统手术,大部分患者局麻下就可以完成手术,且术后恢复时间短。对于高龄糖尿病足患者,常常合并较为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肺功能不全、肾衰等多系统疾病,麻醉风险较高,避免全麻可以明显降低麻醉相关风险;2.针对性强且效果明确:患者术中保持清醒,根据疼痛部位,动态调整电极的刺激位点,全面覆盖疼痛区域,效果立竿见影;3.可调控性:在脊髓电刺激治疗的全过程中,全程跟踪,根据病情变化通过体外程控仪动态调整参数,做到随机应变,始终保持最佳疗效,而无需进行多次手术治疗;4.可逆性:如果治疗无效或患者无需再进行治疗,可以随时拆除电极,无需再次手术治疗。电极位置效果展示综上,脊髓电刺激是一种微创、安全的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疼痛,促进创面愈合,提高肢体存活率,避免截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img
赵会副主任医师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151人已读
评论
1
案例案例 糖尿病足系列~老年糖足患者保肢成功一例
患者老年男性,66岁,拇趾局部坏死3月入院。既往2型糖尿病病史20余年,未予重视及规律治疗。
img
赵会副主任医师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64人已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