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青运,原是一位乡村赤脚医生,恢复高考制度后,于1979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录取,1984年毕业后就职诸城市中医医院,2014年退休。现为诸城市龙城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在中医内科、儿科以及肝病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 忆往昔,40年前,刚刚高中毕业的臧青运,凭着满腔的热忱和强烈的求知欲,经当时的公社医院短期培训后当了一名赤脚医生。他出身农民,深知农民疾苦,为解决缺医少药问题,就自采自种中草药百余种,然后土法上马,自制膏、丹、丸、散、注射剂等达三十余种。对当时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同时也减轻了农民负担,深受群众好评。被当时县卫生局授予“农村卫生革命先进卫生室”荣誉称号。有着8年的赤脚医生经历,积淀了一定的临床知识,这对臧青运以后的大学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毕业后臧青运在中医院先后从事过内科、儿科、肝病科临床工作。1985年,臧青运担负起了创建肝病科的重任,经近30年的不断发展,该科现已成为我市设备齐全、力量雄厚、执业规范的肝病专科,承担着全市肝病的诊断、治疗、保健、咨询工作,先后被批准为诸城市中医肝病研究所、潍坊市重点中医专科、中国肝病治疗研究中心协作单位、中国重型肝炎协作组成员单位。他本人也成为山东省中医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诸城市中医肝病研究所所长,2000年被市委、市府授予“诸城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多年来,臧青运一直潜心从事肝病的临床及研究工作,先后到北京、青岛、济南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并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他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把传统的中医辩证施治体系与现代先进的科学实验研究成果灵活地结合在一起,既遵守传统的辩证施治理论,又不拘泥于古方,创立了独特的辩证施治方式。针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生理病理特点,精心研制了一系列科研配方,历经多年的临床验证,几经修正,终成行之有效的成方。研制的清肺口服液、疏肝解毒丸、保肝片、肝毒清片、活血祛瘀丸等自制制剂均获得省批准文号,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其科研成果获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奖1项,潍坊市科技进步奖2项。在《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中国消化病学杂志》、《山东中医杂志》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8篇。出版著作《常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中药的辩证辨病应用》2部。 从医以来,经他治愈的肝病患者不计其数, 2001年诊疗一男性患者,皇华人,有乙肝和肝癌家族史,就诊时肝功异常、大三阳、AFP阳性,B超提示肝硬化,肝内占位(3cmX3cm),考虑肝癌。经用保肝汤治疗3个月后复查,肝功完全正常,转小三阳,AFP转阴(定性化验),B超提示肝硬化、肝内占位消失,又巩固治疗2年后停药,每年复查,至今未复发。 密州街道有一女性患者,经山大医院确诊为胃癌幽门梗阻,伴肺内转移。因家人拒绝手术,求中医治疗,臧青运用独创的消积汤施治,5副药后病人就能进食软饭,梗阻缓解,大便畅通。后长期巩固治疗,目前病人已存活2年。 一位家住市区的女性患者,因哮喘经西药静滴治疗11天后病情恶化,循环、呼吸已衰竭。患者家人求助中医治疗,臧主任看过病人,见其呼吸短促乏力、不能平卧、双手背高度肿胀,已现心肺衰竭之象。但视其舌象舌质红、舌苔薄黄而润,提示胃气尚存。诊其脉弦滑而有力,提示宗气尚在。臧主任认真分析了病人的治疗过程,家人回顾,病人自从输液(每天7瓶)治疗后,一天比一天喘的厉害。故考虑是由于输液过度,导致循环负担过重,从而喘憋加重。臧主任认为该病人生机还在,应停止输液,给予独创的清肺化痰汤治疗,吃1副药后,病人喘憋明显缓解,治疗1月后,病人步行至3楼门诊未见其气喘,自述无不适,随停药。第2年冬季又复发,又吃清肺化痰汤10副而愈。 还有一位高血压病人,男性,昌城人,患高血压病十余年,4种降压药联合应用,血压仍在150/100mmHg,经服用臧主任的降压汤1周后停西药2种,2周后西药全部停掉,1月后血压平稳,维持在140/90mmHg,后巩固治疗半年停药,1年未复发。 梅花香自苦寒来,四十多年的奋进和不断探索,臧青运在浩瀚博大的祖国传统医学领域里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神话。难以计数的身患顽疾的患者在他的精心治疗下得到治愈,让他们重新享受到幸福和安康。 “面对病人的感激,我常常无言以对。行医济世,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能做的就是尽量为病人解除病痛,减轻负担。这也是我一生的追求。”这是臧青运的心声,也是他崇高医德、为民从医、服务患者的一个真实写照。
高血压病即原发性高血压,其病因不详,据报道发病率占人口11%以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大家也耳熟能详。多数病人用西药可以控制,也有部分病人用西药效果不佳求中医诊治者。据近几年用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诊治体会,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多数病人在短期内就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很多病人在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以停药。并且中药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据临床观察,我认为高血压病人在临床辨证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火旺型,二是阳虚型。火旺型主要表现在肝胆火旺或阴虚火旺;阳虚型主要以脾肾阳虚为主。临床表现多有头晕头痛。肝胆火旺者以急躁易怒、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为主。阴虚火旺者有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阳虚型表现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等症。在治疗上,要遵照辩证施治原则再结合现代医学对中药的药理研究进行组方用药。肝胆火旺型选用清肝火潜肝阳且具有降压作用的药有:龙胆草、草决明、野菊花、茵陈、黄芩、栀子、大黄等等。阴虚火旺型选用滋阴潜阳同时具有降压作用的有:天麻、钩藤、白菊花、刺蒺藜、生龙骨、生牡蛎等。阳虚型选用既温补脾肾阳气又有明显降压作用的有:仙茅、淫羊藿、杜仲、巴戟天、刺五加、补骨脂等药物。经临床验证,只要辩证正确,再参考现代药理研究,对症下药,就有事半功倍的临床疗效,这也是倡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初衷所在。中医治病强调的是辩证施治,治疗的目的是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状态,使各脏腑间功能协调通达,也就是中医常说的“调整阴阳、以平为期”,于是便体健如常。
冬季是咳喘病的高发时令,或新患或宿疾复发,多有久治难愈者临诊。据多年临床观察,咳喘病在中医治疗方面存在某些认知误区,隅发心悟,冀同道斧正。 咳喘病是咳嗽和哮喘的统称。其发病有外感、内伤诸因。无论何因所致,其病机已达共识。咳嗽是由肺气宣散太过而致咳难止;哮喘是因肺气失宣而致呼吸困难。另外哮与喘亦有别,“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总之,咳与喘病理机制是截然相反的。前者是肺气宣散太过,后者是肺气歛而失宣。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具有宣发和粛降之功能。正常的健康之体,肺气宣降有节,呼吸均匀有律。若肺有疾,则宣降失司、诸症可见。由以上病机可提示治疗大法:咳是由肺气宣散太过所致,治则以歛肺止咳为主;喘是因肺气失宣而致,治则以宣肺平喘为要。故咳与喘在治疗大法上是截然相反的。然而,有诸多中药书籍在介绍某些中药功效时,常谓之具有止咳平喘之功,殊不知止咳的歛肺和平喘的宣肺是相反的。若盲从之,其效果不得而知。临床常有咳喘久治难愈之人,多有用药不得要领之处。这就是笔者所谓咳喘病的中医治疗误区。 在治疗上,要抓住主要矛盾,首先应明确是咳重还是喘重,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喘症,就要先宣肺平喘,当喘证缓解后,咳嗽则一歛而止。古有‘治咳不治喘,治喘丢了脸’之说,说明喘证治疗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临床习惯用药:平喘常用麻黄、细辛、石韦等宣肺平喘之类;止咳多用桔梗、百部、枇杷叶等歛肺止咳之类。然而,化痰应当贯穿咳喘病的治疗始终。因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咳喘病缠绵难愈的病因。常用海浮石、旋复花等化痰祛痰之类。另外,蛤蟆草、蛇莓、白屈菜等药物,既能止咳又能化痰,也是临床常用良药。当然,临床上还有个体差异,治疗上还要调节各脏腑间的平衡状态,所以不可一概而论,要因人制宜,辩证用药。
评论推荐 77例 name=title> 臧青运 盂宪亮 山东诸城市中医院中医肝病研究所,诸城262200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年第10卷第3期页 数:共1页页码范围:169-169页关 键 词:保肝丸 原发性肝癌 中医药疗法 不良反应 陈皮 香附 白术 学科分类:R285.6[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临床药理] R273.57[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中医肿瘤科] 相关文章:主题相关 参考文献(1篇) 耦合文献(309篇)